CN102053272A - 一种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3272A
CN102053272A CN2009102361291A CN200910236129A CN102053272A CN 102053272 A CN102053272 A CN 102053272A CN 2009102361291 A CN2009102361291 A CN 2009102361291A CN 200910236129 A CN200910236129 A CN 200910236129A CN 102053272 A CN102053272 A CN 102053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ground roll
frequency band
time
ellip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61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3272B (zh
Inventor
杨振武
唐建明
李显贵
孔选林
徐天吉
马昭军
赵爽
黄玉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361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32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3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3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包括采集步骤,用于获取地震波原始R、Z分量;滤波步骤,用于获取低频频带范围内的面波R、Z分量;单频分解步骤,用于将面波R、Z分量以多个频带进行频带分解;椭圆拟合步骤,用于获得针对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叠加步骤,用于将分别从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的椭圆面波R、Z分量进行叠加,获得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以及去噪步骤,用于从采集步骤获得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中减去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获得去噪后的地震波R、Z分量。本发明提供的多分量去噪方法能够有效去除面波,提高有效信号保真度。

Description

一种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领域,尤其涉及多分量地震勘探中的地震数据处理。
背景技术
在地震资料数据处理过程中,叠前面波去噪是一个必须的处理环节,这是因为有效信号在低频部分与作为噪声干扰的面波在频率上重叠,为了突出有效信号,为后续的岩性解释和油气识别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必须将有效信号与噪声进行分离。
多分量地震勘探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勘探方法之一。多分量地震勘探主要指的是由三分量检波器在每个接收点上同时记录沿XYZ三个正交分量上的地震波信号的勘探方法。常规的去噪方法都可以在多分量地震数据上应用,例如对规则噪声的一维区域带通滤波技术,f-k域、τ-p域的二维滤波技术和自适应相干噪声压制技术等等,都可用于压制面波噪声。这些常规的叠前去噪方法大多都是利用有效信号与噪声在频率特征、运动学特征等上的差异而将有效信号与噪声区分开来,从而进行噪声的压制和衰减。但是,当有效信号与噪声在频带上重叠的时候,这些去噪方法则会在滤除面波的同时将部分有效信号一起滤除或使得有效信号畸变,从而破坏了地震信号原本的振幅特征,降低了信号保真度,这一缺点对地震资料后续岩性解释和油气识别将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中现有的去噪方法在滤除面波的同时容易将部分有效信号一起滤除,由此降低信号保真度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压制面波、完整地保留有效信号、提高信号保真度的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包括:采集步骤,用于在给定时间段T内在一个检测地点对地震波数据以时间间隔为dt的时间点进行连续采集,以获得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其中T≥5s,dt为1-10ms;滤波步骤,用于对获得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进行滤波,以获得低频频带范围内的面波R、Z分量;单频分解步骤,用于将获得的面波R、Z分量按以df为带宽的多个频带进行频带分解,其中0.1Hz≤df≤1Hz;椭圆拟合步骤,用于分别对每一频带上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运算,以获得针对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叠加步骤,用于分别从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对应于所述每个时间点的椭圆面波R、Z分量,将分别在各个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的椭圆面波R、Z分量进行叠加,以获得对应于所述每个时间点的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以及去噪步骤,用于从采集步骤获得的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中减去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以获得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去噪后的地震波R、Z分量。
多分量地震勘探采用的是单点激发单点接收方式,在每个接收点上按大地坐标系沿着炮捡方向同时记录XYZ方向地震波信号,通过对XY分量的地震波记录进行炮捡旋转处理得到RT分量,可真实地恢复出在检波点RTZ正交坐标系地震矢量波场质点的空间运动偏振轨迹(极化特征)。
由弹性波动力学理论可知:对于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体波(纵波和横波),就纵波而言,质点的偏振方向与传播路径方向一致,而横波的质点偏振方向则与传播路径方向垂直,这两种波从偏振特性上看均属于线性极化波,即只在R、T、Z某一分量上有投影。而面波与纵波和横波均不同,面波是体波在地表半空间衍生出的另外一种性质的波,同时在R、Z分量上有投影,它的质点在空间的运动轨迹为一逆进椭圆,就偏振特性而言属于椭圆极化波。本发明正是利用多分量数据中不同波型的质点偏振方向不同这一特点来对面波进行压制,也就是说,利用体波(纵波和横波)与面波(噪声)在偏振方向上的差异而将R分量和Z分量中的面波进行滤除。
通过对面波进行偏振分析,可以看到对于单一频率的面波而言,其质点运动轨迹类似一椭圆,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多分量去噪方法通过对单一频率上的面波进行椭圆拟合,即直接对面波按照椭圆极化方程求解,进而将多分量数据中的面波成分定量地提取出来,然后将提取到的面波分量从原始地震数据中减去,以得到去噪后的有效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利用体波(纵波和横波)与面波在偏振特性上的差异来将纵波分量和横波分量中的面波滤除,采用椭圆拟合的方式直接对面波按照椭圆极化方程求解,将地震数据中的面波成分定量地提取出来,之后从地震数据中减去,进而完成多分量地震数据的去噪过程。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去噪方法对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可以有效地提取面波,进而去除面波、完整地保留有效信号,由此提高了有效信号的保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包括:采集步骤,用于在给定时间段T内在一个检测地点对地震波数据以时间间隔为dt进行连续采集,以获得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其中T≥5s,dt为1-10ms;滤波步骤,用于对获得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进行滤波,以获得低频频带范围内的面波R、Z分量;单频分解步骤,用于将获得的面波R、Z分量按以df为带宽的多个频带进行频带分解,其中0.1Hz≤df≤1Hz;椭圆拟合步骤,用于分别对每一频带上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运算,以获得针对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叠加步骤,用于分别从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对应于所述每个时间点的椭圆面波R、Z分量,将分别在各个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的椭圆面波R、Z分量进行叠加,以获得对应于所述每个时间点的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以及去噪步骤,用于从采集步骤获得的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中减去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以获得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去噪后的地震波R、Z分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首先,在给定时间段T内,按时间间隔为dt的时间点对地震波数据进行连续采样,获得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地震波原始XYZ分量,并且通过对XY分量的地震波记录进行炮捡旋转处理,以获得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这里的R分量为水平分量,Z分量为垂直分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给定时间段T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定,例如可以为5s、6s等等,通常情况下T≥5s。两个检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dt通常在1-5ms之间,通常为1ms、2ms或4ms。
由于作为噪声干扰的面波主要存在于低频频带范围内,为了准确地提取面波,避免面波有效频带外的信号成分参与该方法提取面波的过程,提高面波初始模型的准确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首先限定滤波频带,以便在面波存在的频带范围内提取面波。因此,在得到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之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滤波步骤,对获得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进行滤波,滤除高频信号,以获得低频频带范围内的面波R、Z分量。
这里采用滤波方法的目的在于保留面波存在的低频频带范围内的面波R、Z分量数据,为本领域常用的用于滤除高频信号,保留低频信号的滤波方法,例如可以是一维低通滤波、二维FK滤波、二维t-p滤波、二维小波滤波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由于面波的主频大约为12Hz,本发明选择的面波低频频带范围为5Hz-20Hz,以更好地限定有效滤波频带,提高面波初始模型的准确度。
由此,可以针对获得的低频频带范围内的面波R、Z分量进行后续的提取过程。由于获得的面波R、Z分量是由多个不同频率的面波叠加在一起构成的,而通过偏振分析可以得知,只有对于单一频率的极化波而言,其极化曲线才是一椭圆。因此,在对所获得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运算之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单频分解步骤,将获得的面波R、Z分量按以df为带宽的多个频带进行频带分解,以获得每一频带上的面波R、Z分量。
所述单频分解的目的在于将不同频带上的面波R、Z分量区别开来,为本领域常用的用于区分频带的单频分解方法,例如可以是小波变换分解、频滤限定带通滤波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接着,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椭圆拟合步骤,分别对每一频带上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运算,以获得针对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其中,针对每一频带的面波椭圆拟合步骤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对于每一频带,在给定时间段T内选取时间段N,对针对时间段N内的每个时间点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之后,每次将时间段N按时序平移至少一个时间点,并对针对平移后的时间段N内的每个时间点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直到完成给定时间段T内的所有时间点的椭圆拟合,将各次拟合得到的椭圆模型进行寻优以得到一个最优椭圆模型,将该最优椭圆模型作为针对该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其中5dt≤N≤100dt。
对于每一频带,首先,在给定时间段T内选取一个椭圆拟合时间初始点,并以此点为中心确定一组采样时间点作为时窗样点,该时窗即为上述的时间段N。对时间段N内的每个样点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得到当前样点的椭圆拟合数据,之后,每次将所述时窗按时序平移至少一个时间点,同样对平移后的时间段N内的每个样点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直到完成给定时间段T内的所有时间点的椭圆拟合,将各次拟合得到的椭圆模型进行寻优得到的最优椭圆模型作为针对该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
所述椭圆拟合运算的原理是将至少5组R、Z分量数值代入椭圆曲线方程求取椭圆曲线方程的解,该椭圆拟合的计算过程是线性代数中求取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常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而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是在给定时间段T内选取一个时间段N,根据从该时间段N内的所有样点中选取的以5为组合的R、Z分量数值来求取椭圆曲线方程的解,进而实现对该时间段N内的所有时间点的椭圆拟合。针对单频分解后的其中一个频带,所述椭圆拟合过程如下:
首先,椭圆标准圆锥曲线方程表示如下:
Ax2+Bxy+Cy2+Dx+Ey+F=0                                    (1)
公式(1)中的圆锥曲线系数A、B、C、D、E与椭圆几何参数、即中心位置(x0,y0)、长轴和短轴(a,b)、长轴的转角θ存在如下关系:
X 0 = BE - 2 CD 4 AC - B 2 - - - ( 2 )
Y 0 = BD - 2 AE 4 AC - B 2 - - - ( 3 )
{ a , b } = 2 - 2 F A + C ± B 2 + A - C F 2 - - - ( 4 )
θ = 1 2 tan - 1 B A - C - - - ( 5 )
对于时间段N内的所有样点所对应的面波R、Z分量数值而言,每次至少需要分别选取5个不同的R、Z分量数值组成一组才能拟合成一个椭圆。每组R、Z分量数值可以从时间段N内针对每个样点的面波R、Z分量数值中任意选取。假设在时间段N内共有W个时间样点,设在所述W个样点中选取的5个不同的R分量数值和Z分量数值分别为x1,x2,x3,x4,x5和y1,y2,y3,y4,y5,则在W个样点中任意选取不重复的5组数值的组合表示如下: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 C W 5 ( R )
{ y 1 , y 2 , y 2 , y 4 , y 5 } ∈ C W 5 ( Z )
MX=Y                                                        (6)
其中:
M = x 1 2 x 1 y 1 y 1 2 x 1 y 1 x 2 2 x 2 y 2 y 2 2 x 2 y 2 x 3 2 x 3 y 3 y 3 2 x 3 y 3 x 4 2 x 4 y 4 y 4 2 x 4 y 4 x 5 2 x 5 y 5 y 5 2 x 5 y 5 X = A B C D E Y = 1 1 1 1 1
使得
M′MX=M′Y                                                  (7)
其中M′为M的转置矩阵,而M′M是实对称阵,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可以计算出A、B、C、D、E的值,当满足B2-4AC<0时,可得到
Figure B2009102361291D0000076
组离散数据椭圆曲线方程的解。
对W个样点中的任意5点的面波R、Z分量数据解矩阵得到的
Figure B2009102361291D0000077
组椭圆参数进行寻优可以得到一个最优椭园。
Figure B2009102361291D0000078
组椭圆参数寻优过程可以按对椭圆长轴排序去掉所选取最大最小值所代表的椭圆,然后按扁率排序,以扁率中值所代表的椭圆为最优椭圆,或按去掉所选最大最小扁率所带表的椭圆,余下的椭圆参数取平均为最优椭圆。这里采用的椭圆寻优方法所涉及到的数据排序、数据取平均、数据取中值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数学统计方法,最优椭圆即可作为针对所述W个样点所代表时间段N的椭圆拟合结果。
之后,每次将时间段N按时序平移至少一个时间点,则平移后的时间段N内的W个时间样点与平移之前的时间段N内的W个时间样点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采用上述同样的步骤计算针对每次移动之后的W个样点的椭圆拟合结果,直到完成给定时间段T内的所有时间点的椭圆拟合。将各次拟合得到的椭圆模型进行寻优,以得到一个最优椭圆模型,则将该最优椭圆模型作为针对该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为了保证椭圆拟合的精确度,时间段N的选取通过试验得到,通常选取5dt≤N≤100dt,以保证每个时窗内样点的个数至少在5个以上。为了提高椭圆拟合的精确度,优选情况下,15dt≤N≤50dt。每次将时间段N按时序平移的时间点的个数可以为相同或不同。优选情况下,每次将时间段N按时序平移的时间点的个数相同,以提高椭圆拟合的精确度。
同样地,分别针对其它各个频带进行上述的椭圆拟合过程,以得到针对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之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叠加步骤,分别从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对应于给定时间段T内的每个时间点的椭圆面波R、Z分量,将分别在各个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的椭圆面波R、Z分量进行叠加,以获得对应于给定时间段T内的每个时间点的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该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即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而提取到的面波噪声,由此完成了对面波的提取过程。
为了将提取到的面波数据从原始地震波数据中减去,以达到有效去噪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去噪步骤,从最初的采集步骤获得的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中减去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以获得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去噪后的地震波R、Z分量,由此得到的地震波数据即是去除掉面波之后的有效数据,达到了面波去噪的目的。
由于通过一次椭圆拟合运算获得的面波拟合结果精确度不高,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面波拟合结果,优选情况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椭圆拟合步骤与叠加步骤之间还包括:迭代步骤,分别从在椭圆拟合步骤中获得的针对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对应于所述每个时间点的椭圆面波R、Z分量,将得到的椭圆面波R、Z分量作为椭圆拟合步骤中的面波R、Z分量,并针对该频带再次执行椭圆拟合步骤,并计算该次在椭圆拟合步骤中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与上次在椭圆拟合步骤中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之间的变化率k;循环执行该迭代步骤,直到当某一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与上一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之间的变化率k小于或等于一阈值x时,将该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作为叠加步骤中的该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针对每一频带,在从椭圆拟合步骤中获得椭圆面波模型之后,首先从该模型上获取对应于给定时间段T内的每个时间点的椭圆面波R、Z分量,将获得的椭圆面波R、Z分量重新作为新的面波R、Z分量代入到椭圆拟合步骤中,针对所述新的面波R、Z分量再次执行椭圆拟合步骤,以再次得到一个新的椭圆面波模型,之后将从该新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得的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椭圆面波R、Z分量又一次作为面波R、Z分量代入椭圆拟合步骤,又一次执行椭圆拟合,由此循环;同时,在每一次获得椭圆面波模型之后,都以上一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作为标准,将该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与上一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进行比较,计算它们之间的变化率k,直到当某一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与上一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之间的变化率k小于或等于一阈值x时,可以认为此次得到的椭圆面波模型已经相对精确,由此停止循环,将该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作为最终需要代入到之后的叠加步骤中的椭圆面波模型。迭代次数、每次迭代控制阈值x可主观设定或通过试验得到,通常情形下,阈值x应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趋于收敛。通常情况下,阈值x≤30%,优选情况下,阈值x≤5%,以保证得到的椭圆面波模型更精确。
以其中一个椭圆模型为标准,计算两个椭圆模型之间的变化率k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所述计算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计算两个椭圆面波模型上的相应点之间的距离来实现,设存在包络Er’、Ez’,Rp、Zp为当此得到的椭圆面波模型上的某个点的R、Z分量,Rp-1、Zp-1为上一次得到的椭圆面波模型上的相应点的R、Z分量,计算何时两个椭圆面波模型上的相应点之间的距离为最小,相应点之间的距离最小即代表两个椭圆模型之间的变化率最小,这里的最小指的是小于或等于一阈值。公式表示为:
||(Rp-RP-1),E′r||min
||(Zp-ZP-1),E′z||min
当变化率k小于或等于一阈值x时,停止循环,将该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作为代入到之后的叠加步骤中的椭圆面波模型。以同样的方式,针对各个频带分别确定最后需要代入叠加步骤中的椭圆面波模型。最后,从针对各个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对应于给定时间段T内的每个时间点的椭圆面波R、Z分量,将获取的椭圆面波R、Z分量进行叠加,以获得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再从最初采集步骤获得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中减去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即完整地完成了面波去噪过程。

Claims (11)

1.一种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集步骤,用于在给定时间段T内在一个检测地点对地震波数据以时间间隔为dt的时间点进行连续采集,以获得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其中T≥5s,dt为1-10ms;
滤波步骤,用于对获得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进行滤波,以获得低频频带范围内的面波R、Z分量;
单频分解步骤,用于将获得的面波R、Z分量按以df为带宽的多个频带进行频带分解,其中0.1Hz≤df≤1Hz;
椭圆拟合步骤,用于分别对每一频带上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运算,以获得针对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
叠加步骤,用于分别从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对应于所述每个时间点的椭圆面波R、Z分量,将分别在各个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的椭圆面波R、Z分量进行叠加,以获得对应于所述每个时间点的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以及
去噪步骤,用于从采集步骤获得的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中减去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以获得对应于每个时间点的去噪后的地震波R、Z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dt为1-5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椭圆拟合步骤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对于每一频带,在给定时间段T内选取时间段N,对针对时间段N内的每个时间点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之后,每次将时间段N按时序平移至少一个时间点,并对针对平移后的时间段N内的每个时间点的面波R、Z分量进行椭圆拟合,直到完成给定时间段T内的所有时间点的椭圆拟合,将各次拟合得到的椭圆模型进行寻优以得到一个最优椭圆模型,将该最优椭圆模型作为针对该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其中5dt≤N≤100d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15dt≤N≤50d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每次将时间段N按时序平移的时间点的个数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在椭圆拟合步骤与叠加步骤之间还包括:
迭代步骤,分别从在椭圆拟合步骤中获得的针对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对应于所述每个时间点的椭圆面波R、Z分量,将得到的椭圆面波R、Z分量作为椭圆拟合步骤中的面波R、Z分量,并针对该频带再次执行椭圆拟合步骤,并计算该次在椭圆拟合步骤中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与上次在椭圆拟合步骤中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之间的变化率k;
循环执行该迭代步骤,直到当某一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与上一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之间的变化率k小于或等于一阈值x时,将该次获得的椭圆面波模型作为叠加步骤中的该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阈值x≤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阈值x≤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低频频带范围为5Hz-20Hz。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频分解步骤中的频带分解采用小波变换分解或频滤限定带通滤波来实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滤波步骤中的滤波采用一维低通滤波、二维FK滤波、二维t-p滤波和二维小波滤波中的一种来实现。
CN2009102361291A 2009-10-28 2009-10-28 一种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 Active CN102053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61291A CN102053272B (zh) 2009-10-28 2009-10-28 一种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61291A CN102053272B (zh) 2009-10-28 2009-10-28 一种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3272A true CN102053272A (zh) 2011-05-11
CN102053272B CN102053272B (zh) 2012-11-14

Family

ID=43957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61291A Active CN102053272B (zh) 2009-10-28 2009-10-28 一种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327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8684A (zh) * 2011-10-11 2013-04-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分量地震资料面波压制方法
CN103091714A (zh) * 2011-10-28 2013-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面波衰减方法
CN103135133A (zh) * 2013-01-25 2013-06-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分量地震资料的矢量降噪方法及设备
CN104781698A (zh) * 2013-03-14 2015-07-15 雪佛龙美国公司 用于隔离地震数据中的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6932828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地勘探方法及装置
CN108431636A (zh) * 2015-12-02 2018-08-21 斯伦贝谢技术有限公司 平均至少相隔二十米且成对排列的陆地地震传感器与相邻多分量地震传感器
CN111308557A (zh) * 2020-03-17 2020-06-19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地质与工程参数约束的微地震数据去噪方法
US10775522B2 (en) 2016-06-15 2020-09-15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ttenuating noise in seismic data and reconstructing wavefields based on the seismic data
US10928535B2 (en) 2015-05-01 2021-02-23 Reflection Marine Norge As Marine vibrator directive source survey
US10996359B2 (en) 2015-05-05 2021-05-04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moval of acquisition effects from marine seismic 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1040A (en) * 1995-02-06 1996-04-23 Western Atlas Internaitonal, Inc.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optimum vibrator spacing for ground roll reduction
CN100460893C (zh) * 2005-06-03 2009-02-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皮尔森体系独立分量分析地震去噪的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8684B (zh) * 2011-10-11 2015-10-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分量地震资料面波压制方法
CN103048684A (zh) * 2011-10-11 2013-04-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分量地震资料面波压制方法
CN103091714A (zh) * 2011-10-28 2013-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面波衰减方法
CN103091714B (zh) * 2011-10-28 2015-11-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面波衰减方法
CN103135133A (zh) * 2013-01-25 2013-06-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分量地震资料的矢量降噪方法及设备
CN104781698A (zh) * 2013-03-14 2015-07-15 雪佛龙美国公司 用于隔离地震数据中的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US10928535B2 (en) 2015-05-01 2021-02-23 Reflection Marine Norge As Marine vibrator directive source survey
US10996359B2 (en) 2015-05-05 2021-05-04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moval of acquisition effects from marine seismic data
CN108431636A (zh) * 2015-12-02 2018-08-21 斯伦贝谢技术有限公司 平均至少相隔二十米且成对排列的陆地地震传感器与相邻多分量地震传感器
US10948615B2 (en) 2015-12-02 2021-03-16 Westerngeco L.L.C. Land seismic sensor spread with adjacent multicomponent seismic sensor pairs on average at least twenty meters apart
CN106932828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地勘探方法及装置
US10775522B2 (en) 2016-06-15 2020-09-15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ttenuating noise in seismic data and reconstructing wavefields based on the seismic data
CN111308557A (zh) * 2020-03-17 2020-06-19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地质与工程参数约束的微地震数据去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3272B (zh)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3272B (zh) 一种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
Chen et al. Empirical low-rank approximation for seismic noise attenuation
CN101915939B (zh) 一种面波压制方法
CN109669212B (zh)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地层品质因子估算方法与装置
CN104020492A (zh) 一种三维地震资料的保边滤波方法
CA2855734A1 (en) Coherent noise attenuation
CN102681014A (zh) 基于多项式拟合的规则线性干扰压制方法
US20210311218A1 (en) Surface wave prediction and removal from seismic data
CN103926622A (zh) 一种基于l1范数多道匹配滤波压制多次波的方法
CN111045077B (zh) 一种陆地地震数据的全波形反演方法
CN105445801B (zh) 一种消除二维地震资料随机噪音的处理方法
CN104280772A (zh) 一种井中微地震震相识别方法
CN103364832A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最优核时频分布的地震衰减定性估计方法
CN107894613A (zh) 弹性波矢量成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4330826A (zh) 一种去除复杂地表条件下多种噪音的方法
CN107870355A (zh) 一种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克希霍夫型波束偏移方法
Lu et al. Instantaneous polarization filtering focused on suppression of surface waves
CN104614769A (zh) 一种压制地震面波的聚束滤波方法
CN105182417A (zh) 一种基于形态成分分析的面波分离方法及系统
CN104635264B (zh) 叠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338886B (zh) 一种有效衰减三分量地震记录中面波的极化滤波方法
CN105510975A (zh) 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的方法及装置
US9594176B1 (en) Fast beam migration using plane-wave destructor (PWD) beam forming
CN103558636A (zh) 一种从叠后地震数据采集脚印衰减的方法
US5182729A (en) Reduction of sideswipe noise from seismic data by null stee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Zhenwu

Inventor after: Cheng Bingjie

Inventor after: Yang Yu

Inventor after: Xie Gangping

Inventor after: Tang Jianming

Inventor after: Cai Xiyuan

Inventor after: Li Xiangui

Inventor after: Kong Xuanlin

Inventor after: Xu Tianji

Inventor after: Ma Zhaojun

Inventor after: Zhao Shuang

Inventor after: Huang Yuj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Zhenwu

Inventor before: Tang Jianming

Inventor before: Li Xiangui

Inventor before: Kong Xuanlin

Inventor before: Xu Tianji

Inventor before: Ma Zhaojun

Inventor before: Zhao Shua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Yuj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ANG ZHENWU TANG JIANMING LI XIANGUI KONG XUANLIN XU TIANJI MA ZHAOJUN ZHAO SHUANG HUANG YUJING TO: YANG ZHENWU TANG JIANMING CAI XIYUAN LI XIANGUI KONG XUANLIN XU TIANJI MA ZHAOJUN ZHAO SHUANG HUANG YUJING CHENG BINGJIE YANG YU XIE GANGP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