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9767A - 便携式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9767A
CN102049767A CN2009102128687A CN200910212868A CN102049767A CN 102049767 A CN102049767 A CN 102049767A CN 2009102128687 A CN2009102128687 A CN 2009102128687A CN 200910212868 A CN200910212868 A CN 200910212868A CN 102049767 A CN102049767 A CN 102049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unit
work bench
portable work
support
stay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28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格雷厄姆·格哈德
沃伦·布朗
哈利·索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128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9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9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9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工作台,包括:第一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壁,该第一支撑壁的上侧设有第一支撑表面,从该第一支撑壁上向下延伸的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第一侧壁;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支撑壁,该第二支撑壁的上侧设有第二支撑表面,从该第二支撑壁上向下延伸的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第二侧壁;支撑腿组件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或第二支撑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第二支撑单元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上;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平行且第二支撑表面到第一支撑表面的距离小于一个第一侧壁和一个第二侧壁的高度和。

Description

便携式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台,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工作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作台通常包括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支撑单元具有支撑表面,动力工具例如斜断锯等被放置于该支撑表面上,工作时,就可以在该支撑表面上通过动力工具来加工工件了。但是,这种工作台由于体积较大,不易搬运,也不易储存,比较占用空间。
中国专利申请CN 200710084025.4号揭示了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台,该工作台包括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其中,支撑腿组件可折叠的安装于支撑单元上,这样以来,当需要储存或搬运时,将支撑腿组件折叠起来,体积就会相对变小。但是,运输过程中,当需要放在小汽车的后备箱中时,这样的体积还是显得有些大。
美国专利申请US2008/0149802A1号揭示了一种体积较小的工作台,该工作台包括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其中,支撑腿组件可折叠的安装于支撑单元上,并且支撑单元分为两个部分,这两部分支撑单元可相对折叠,从而使得工作台可变的更小。这种工作台象一个箱子一样,其折叠后的厚度等于两部分支撑单元各自厚度的总和。所以,折叠后使得工作台的总体厚度显得比较厚,在空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会使得存放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便携式工作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工作台,包括:第一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壁,该第一支撑壁的上侧设有第一支撑表面,从该第一支撑壁上向下延伸的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第一侧壁;
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支撑壁,该第二支撑壁的上侧设有第二支撑表面,从该第二支撑壁上向下延伸的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第二侧壁;
支撑腿组件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或第二支撑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
第二支撑单元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平行且第二支撑表面到第一支撑表面的距离小于一个第一侧壁和一个第二侧壁的高度和。
在本发明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中,当工作台被折叠后由于第二支撑表面到第一支撑表面的距离小于一个第一侧壁和一个第二侧壁的高度和,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便携式工作台折叠后体积更小,运输或者储存更方便。
本发明的优选实现方案还可是以下几种:
优选的,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单元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优选的,本发明的第一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侧壁,第二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一枢转轴穿过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并使得第二支撑单元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绕所述枢转轴枢转。
优选的,本发明的便携式工作台包括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锁紧不可转动,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释放并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枢转。
优选的,本发明的第二支撑表面到第一支撑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侧壁的高度。
优选的,本发明的便携式工作台上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本发明的把手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上,该把手呈U形。
优选的,本发明的支撑腿组件包括四个支撑腿,其中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上。另外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上。
优选的,本发明的第一支撑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支撑表面的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在完全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从另一个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当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的局部分解图。
图5为图3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当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枢转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完全折叠好后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的从侧向看的示意图。
图中:
20.便携式工作台    76.第二较长侧壁         136.扳手
24.第一支撑单元    80.支撑腿               140.滑块
28.第二支撑单元    84.第一连接部           144.上通孔
32.支撑腿组件      88.第二连接部           148.下通孔
36.第一支撑壁      92.第一通孔             152.销子
40.第一支撑表面    96.第二通孔             156.锁紧螺栓
44.第一侧壁        100.螺栓                160.套筒
45.凹陷部          104.螺母                164.螺母
48.第一较长侧壁    108.第二连接部侧壁      168.弹簧
52.把手            112.第二连接部收容腔    172.钢珠
56.第一收容空间    116.第一滑槽            176.第二连接部垂直壁
60.第二支撑壁      120.锁紧部              180.盖子
64.第二支撑表面    124.释放部              h1.第一侧壁高度
68.第二侧壁        128.第二上滑槽          h2.第二侧壁高度
72.凹陷部          132.第二下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便携式工作台20包括第一支撑单元24、第二支撑单元28和用于支撑该第一支撑单元24和第二支撑单元28的支撑腿组件32。
进一步参照图2,第一支撑单元24包括一个第一支撑壁36,该第一支撑壁36为一个较薄的长方形板状结构,该第一支撑壁36的上侧设有第一支撑表面40,该第一支撑表面40为一个平面,该平面大致呈长方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壁36可以是一个铝制薄板,且可以是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24上。
该第一支撑壁36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较长的侧边缘(未标示)。其中,分别从第一支撑壁36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两个第一侧壁44。两个第一侧壁44大致平行设置。第一侧壁44为较薄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在此将该作为第一侧壁44的长方形板的宽度定义为第一侧壁44的高度h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44可以是由两个较薄的金属板焊接而成,该金属板的材料可以是铁等。每个较薄的金属板上都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45,凹陷部45可以是三角形,设置凹陷部45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强度。
从第一支撑壁36的其中一个较长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一个第一较长侧壁4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较长侧壁48可以做成镂空状的,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便携式工作台20的整体重量。
在第一较长侧壁的中间部设有把手52,该把手52大致呈U形设置。该把手52的U形的两个自由端与第一较长侧壁48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把手52可以是一体成形于第一较长侧壁48上。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把手52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一较长侧壁48上,例如通过铆钉等方式连接于第一较长侧壁48上。
第一支撑壁36、两个第一侧壁44和第一较长侧壁48一起限定了第一收容空间56。该第一收容空间56用于收容第二支撑单元2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单元28是完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的,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单元28也可以是部分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的。
第二支撑单元28包括一个第二支撑壁60,该第二支撑壁60为一个较薄的长方形板状结构,该第二支撑壁60的上侧设有第二支撑表面64,该第二支撑表面64为一个平面,该平面大致呈长方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表面40的面积大于第二支撑表面64的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壁60可以是一个铝制薄板,且可以是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二支撑单元28上。
该第二支撑壁6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较长的侧边缘(未标示)。其中,分别从第二支撑壁6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两个第二侧壁68。两个第二侧壁68大致平行设置。第二侧壁68为较薄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在此将该作为第二侧壁68的长方形板的宽度定义为第二侧壁68的高度h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68可以是由两个较薄的金属板焊接而成,该金属板的材料可以是铁等。每个较薄的金属板上都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72,凹陷部72可以是三角形,设置凹陷部72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强度。
从第二支撑壁60的其中一个较长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一个第二较长侧壁7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较长侧壁76可以做成镂空状的,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便携式工作台20的整体重量。
支撑腿组件32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24或第二支撑单元28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支撑腿组件32一共包括四个支撑腿80,其中有两个支撑腿80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24上,该两个支撑腿80的安装位置分别靠近两个第一侧壁44与第一较长侧壁48的连接处,每个支撑腿80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24上。
另外两个支撑腿80安装于第二支撑单元28上,该两个支撑腿80的安装位置分别靠近两个第二侧壁68与第二较长侧壁76的连接处,每个支撑腿80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28上。
参照图3,为支撑腿组件32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此时,支撑腿80均被枢转的处于图3中的折叠状态,并且第二支撑单元28及可枢转的连接于其上的两个支撑腿80一起可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参照图6)。这样一来,当便携式工作台20需要被运输或储存时,会使得整体体积比较小。
进一步结合图4,第二支撑单元28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24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单元28可枢转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24上。
第二支撑单元28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2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64和第一支撑表面40位于同一平面内(参照图1),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单元28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单元28可全部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参照图6)。并且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64和第一支撑表面40平行且第二支撑表面64到第一支撑表面40的距离S小于一个第一侧壁44的高度h1和一个第二侧壁68的高度h2之和。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64和第一支撑表面40平行且第二支撑表面64到第一支撑表面40的距离S小于一个第一侧壁44的高度h1(参照图7)。
在第一侧壁44上远离第一较长侧壁48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84,这样的第一连接部84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第一侧壁44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84为金属件,该第一连接部84通过铆钉等方式固定的连接于第一侧壁44的一端。
在第二侧壁68上远离第二较长侧壁76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88,这样的第二连接部88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侧壁68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88焊接于第二侧壁68的一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88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侧壁68的一端,例如可以通过铆钉连接等方式将第二连接部88连接于第二侧壁68的一端。
第一连接部84上设有第一通孔92,第二连接部88上设有第二通孔96。一枢转轴穿过该第一通孔92和第二通孔9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枢转轴为螺栓100,螺栓100穿过第一通孔92和第二通孔96,螺栓100带螺纹的一端通过螺母104安装于其上,从而将第一连接部84和第二连接部88相连接,并且使得第二连接部88相对第一连接部84绕该螺栓100枢转,由于第二连接部88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28的第二侧壁68上,第一连接部84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24的第一侧壁44上,从而使得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绕上述螺栓100枢转。
在第一支撑单元24的第一连接部84和第二支撑单元28的第二连接部88之间设有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被锁紧不可转动;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被释放,第二支撑单元28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枢转。
第二连接部88为中空的长方体状,其具有两个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侧壁108和一个第二连接部收容腔112,前述的第二通孔96有两个,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侧壁108上,螺栓100穿过这两个第二通孔96。
锁紧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滑槽116,该两个第一滑槽116对称的设置于第一连接部84的一侧,第一滑槽116呈L形,该L形第一滑槽116的一边为锁紧部120,L形第一滑槽的另一边为释放部124。第一连接部84上的第一滑槽116之所以对称的设置两个是因为这样一来第一连接部84就可以作为一个通用件,可以安装在两个第一侧壁44上的任何一个上。
锁紧机构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二上滑槽128和两个第二下滑槽132。两个第二上滑槽128分别对应的安装于第二连接部88的两个侧壁上,两个第二下滑槽132分别对应的安装于第二连接部88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侧壁108上,且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上滑槽128的下面。
锁紧机构还包括扳手136和滑块140,滑块140收容于第二连接部收容腔112内,滑块140上设有上通孔144和下通孔148,锁紧机构还包括销子152,该销子152的一端与扳手136连接,销子15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上滑槽128和滑块140的上通孔144进入并收容于第一滑槽116内。锁紧机构还包括一个锁紧螺栓156,该锁紧螺栓156的一端与扳手136连接,锁紧螺栓156上设有套筒160,该锁紧螺栓156和套筒160一起穿过第二下滑槽132和滑块140的下通孔148,锁紧螺栓156的另一端通过螺母164连接。
锁紧机构还包括弹簧168和钢珠172,该弹簧168完全收容于滑块140内,钢珠172部分的收容于滑块140内。第二连接部88还包括两个垂直于第二连接部侧壁108的第二连接部垂直壁176,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垂直壁176邻近并与第二侧壁68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部垂直壁176远离第二侧壁68。弹簧168朝向远离第二侧壁68的第二连接部垂直壁176的方向抵压钢珠,远离第二侧壁68的第二连接部垂直壁上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定位孔(未图示),钢珠172可操作的分别置于两个定位孔中的一个中。
第二连接部88的上侧设有一个盖子180,将第二连接部88盖起来。
使用时,如果销子152的一端在第一滑槽116的锁紧部120中,此时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钢珠172位于上面一个定位孔中,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24被锁紧不可运动,向下拨动扳手136,此时扳手136带动销子152和锁紧螺栓156一起运动,同时销子152和锁紧螺栓156一起带动滑块140运动,此时销子152沿着第一滑槽116和第二上滑槽128运动,锁紧螺栓156沿着第二下滑槽132运动,当销子152运动到第一滑槽116的释放部124时,此时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钢珠172位于下面一个定位孔中,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被释放,第二支撑单元28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枢转。反之,如果想再要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就要向上拨动扳手136,使销子152运动到第一滑槽116的锁紧部120,钢珠172位于上面一个定位孔中即可。
使用时,先将便携式工作台20完全打开使其处于如图1所示的状态,此时就可以在第一支撑表面36和/或第二支撑表面40上放置动力工具,例如斜断锯等。或者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纯的工作台面使用。工作完成后,先转动支撑腿80,使其处于折叠状态(参照图3),然后向下拨动扳手136,使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此时就可以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转动第二支撑单元28。当然也可以是相对第二支撑单元28转动第一支撑单元24。
参照图5,为第二支撑单元28被转动过程中的示意图。参照图6为第二支撑单元28被转到底的示意图,此时,第二支撑单元28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这时,便携式工作20就像一个箱子一样被存放和运输。
折叠好后,再将扳手136向上拨动,使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此时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24被锁紧不可运动,这样会使得搬运过程比较安全。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工作台,包括:
第一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壁,该第一支撑壁的上侧设有第一支撑表面,从该第一支撑壁上向下延伸的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第一侧壁;
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支撑壁,该第二支撑壁的上侧设有第二支撑表面,从该第二支撑壁上向下延伸的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第二侧壁;
支撑腿组件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或第二支撑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
第二支撑单元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其特征在于:
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平行且第二支撑表面到第一支撑表面的距离小于一个第一侧壁和一个第二侧壁的高度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可枢转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一枢转轴穿过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并使得第二支撑单元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绕所述枢转轴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工作台包括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锁紧不可转动,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释放并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表面到所述第一支撑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工作台上设置有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该把手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上,该把手呈U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支撑腿组件包括四个支撑腿,其中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上。另外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支撑表面的面积。
CN2009102128687A 2009-11-02 2009-11-02 便携式工作台 Pending CN102049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28687A CN102049767A (zh) 2009-11-02 2009-11-02 便携式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28687A CN102049767A (zh) 2009-11-02 2009-11-02 便携式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9767A true CN102049767A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5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28687A Pending CN102049767A (zh) 2009-11-02 2009-11-02 便携式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97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7571B1 (en) Tool and task box storage, transport, and workbench system
US20130127129A1 (en) Modular container assembly
EP2628311B1 (en) Array element rigging component
US9358564B2 (en) Painting stand for vehicle body panels
CN102049766B (zh) 便携式工作台
US20180001466A1 (en) Workbench and articles associated therewith
EP3762182B1 (en) Pipe fitting stand
US20210253189A1 (e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support and transport assemblies
CN201573186U (zh) 便携式工作台
CN201559188U (zh) 便携式工作台
US11820411B2 (en) Transport vehicle and transport device
CN102049767A (zh) 便携式工作台
CN106927358A (zh) 夹装吊具
JP6721941B2 (ja) 遮断器現地保守点検作業台
CN213956301U (zh) 一种高适应性夹紧汽车后门检具装置
CN209831616U (zh) 一种工具车
CN212825324U (zh) 一种工具服务车
CN218983974U (zh) 夹持机构、加工装置及加工设备
US20090145335A1 (en) Portable work station
CN112476386A (zh) 一种便携式五金工具隔分式工具箱
US20160228878A1 (en) Manually Operated Jaw Crusher
CN220112615U (zh) 可旋转的电焊操作台
JP2010188467A (ja) 位置決めシステム
CN220312302U (zh) 一种麻将桌组装台
CN210942924U (zh) 一种飞轮齿圈存放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