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5144A -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5144A
CN102045144A CN2011100098400A CN201110009840A CN102045144A CN 102045144 A CN102045144 A CN 102045144A CN 2011100098400 A CN2011100098400 A CN 2011100098400A CN 201110009840 A CN201110009840 A CN 201110009840A CN 102045144 A CN102045144 A CN 102045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information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user terminal
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98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雪娟
沈祖康
林亚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1100098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5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5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51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LTE-A系统的系统性能,该方法为:结合LTE-A系统可以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特点,重新设计了ACK/NACK信息和ACK/NACK反馈比特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ACK/NACK反馈比特指示UE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而不是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数目,从而在ACK/NACK反馈信息与其他上行反馈信息通过PUCCH同时传输时,可以通过有限的K个比特的ACK/NACK反馈比特,准确反映出多个下行载波中的多个下行子帧的接收状况,尽可能减少ACK/NACK反馈比特的多对一映射造成的基站对用户终端数据接收情况的错误判断,以避免不必要的重传,进而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中,简称LTE-A系统,为支持比LTE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如100MHz,通常是采用以下两种频谱分配方式:
一种是采用单频谱的方式直接分配100M带宽的频谱,具体如图1所示。
另一种是采用频谱聚合的方式,将分配给现有系统的频谱聚合成100M带宽供系统使用。如图2所示,采用频谱聚合方式时,LTE-A系统中上下行载波可以不对称配置,即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可以占用N1≥1个载波进行下行传输,占用N2≥1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在LTE-A系统中,目前确定最多可支持5个载波进行聚合,则UE需要在同一个上行子帧内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及下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肯定/否定应答信息),反馈信息量较大。目前LTE-A系统中已经确定,对于FDD系统,UE反馈的ACK/NACK信息比特数基于配置的下行载波和每个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即UE在一个上行子帧需要反馈
Figure BDA0000044122400000011
比特ACK/NACK信息,其中Ci为每个下行载波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1,多码字传输时C=2),不同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即码字数)可以不同,N为UE配置下行载波数;对于TDD系统,UE反馈的ACK/NACK信息比特数可基于配置的下行载波、每个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以及需要在同一上行子帧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数确定,即UE在一个上行子帧需要反馈
Figure BDA0000044122400000012
比特ACK/NACK,其中M为UE需要在同一上行子帧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数量,对于不同的上下行配置及上行子帧,M的取值不同,即表1中每一栏K的数量。
表1K :{k0,k1,ΛkM-1}
Figure BDA0000044122400000021
LTE-A系统中已确定了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和PUCCH format 3作为ACK/NACK信息的复用传输方式,其中,采用PUCCH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时,ACK/NACK信息的最大传输比特数为4比特,而采用PUCCH format 3传输方式时,ACK/NACK信息的最大传输比特数为20比特。
在传输ACK/NACK的上行子帧中还可能同时存在其他的上行反馈信息,如,SR(Scheduling Request,上行调度请求)信息和/或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
下面对上述两种上行反馈信息分别作出介绍。
首先,介绍SR信息。SR信息是周期性的进行反馈,通常传输SR信息的PUCCH的传输方式为PUCCH format 1,PUCCH format 1信道资源的编号是由高层预先分配的。
在LTE Rel-8系统中,当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同时传输SR信息和ACK/NACK信息时,当SR信息为positive SR(肯定SR)信息时,ACK/NACK信息将在承载SR信息的信道资源上进行传输,即,在PUCCH format 1信道资源上进行传输;而当SR信息为negative SR(否定SR)信息时,ACK/NACK信息将在专用承载ACK/NACK信息的信道资源上进行传输,例如,当UE在采用PUCCH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传输ACK/NACK信息时,ACK/NACK信息在channel selection方式选定的PUCCH format 1b信道资源上进行传输,或当UE采用PUCCH format 3传输方式传输ACK/NACK信息时,ACK/NACK信息在PUCCH format 3信道资源上进行复用传输。基站可通过检测承载SR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是否存在数据传输来确定UE是否存在调度请求传输。
对于TDD系统,当ACK/NACK信息与肯定SR在同一上行子帧同时存在时,ACK/NACK信息将在在承载SR信息的信道资源PUCCH format 1信道资源上传输,此时,由于PUCCH format 1只支持2比特信息传输,因此对应多个下行载波和下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需经过一定的映射得到2比特的ACK/NACK反馈比特,称为b(0),b(1),在PUCCH format 1信道资源上发送,其中b(0),b(1)表示UE接收的数据包中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个数,即反馈信息为ACK的数据包的个数。
参阅表2所示,LTE Rel-8系统中,ACK/NACK信息与ACK/NACK反馈比特b(0),b(1)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其中UDAI表示动态调度的数据包(即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以及指示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半持续调度)资源释放的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NSPS表示SPS数据包的个数:
表2
Figure BDA0000044122400000031
Figure BDA0000044122400000041
例如,假设UE正确接收了3个数据包,则需反馈的ACK/NACK信息为[ACK ACK ACK],那么,映射为ACK/NACK反馈比特,便是[0,1]。
其次,介绍CSI。CSI包括周期CQI/PMI/RI信息,CQI是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的英文缩写,PMI是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的英文缩写,RI是秩指示(Rank Indicator)的英文缩写。
在LTE Rel-8系统中,基站可通过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半静态配置UE是否支持ACK/NACK信息与周期CSI在PUCCH同时传输。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为False时,则表示不支持同时传输,此时,如果ACK/NACK信息与周期CSI需要在同一上行子帧中采用PUCCH传输,则UE将丢掉周期CSI,只在ACK/NACK信道资源上发送ACK/NACK信息,例如,当UE在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传输ACK/NACK信息时,ACK/NACK信息在channel selection方式选定的PUCCHformat 1b信道资源上进行传输,或当UE采用PUCCH format 3传输方式传输ACK/NACK信息时,ACK/NACK信息在PUCCH format 3信道资源上进行复用传输。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为True时,表示支持同时传输,那么,在常规CP(循环前缀)下,在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信道资源上同时传输周期CSI和ACK/NACK信息,ACK/NACK信息映射在一个上行子帧包含的各时隙内的第二列导频中进行传输;而扩展CP下,则在PUCCH format 2信道资源上传输周期CSI和ACK/NACK信息,ACK/NACK信道级联在周期CSI信息后进行联合编码传输;此外,当ACK/NACK信息采用PUCCH format 3传输方式时,周期CSI和ACK/NACK信息还可在PUCCHformat 3信道资源上进行联合编码传输。
对于TDD系统,与ACK/NACK信息和SR信息的同时传输类似,由于PUCCH format 2/2a/2b/3信道资源能够传输的比特数有限,且周期CSI的反馈比特数本身较多,因此对应多个下行载波和下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需经过一定的映射得到2比特的ACK/NACK反馈比特,称为b(0),b(1),通过上述方式与周期CSI同时传输,其中b(0),b(1)表示UE接收的数据包中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个数,即反馈信息为ACK的数据报的个数。在LTE Rel-8系统中,ACK/NACK信息与ACK/NACK反馈比特b(0),b(1)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样可以参考表2,在此不再赘述。
在LTE Rel-8系统中,由于ACK/NACK反馈比特b(0),b(1)只有2比特,仅包含4个状态,而表示数据包接收状态的ACK个数可能包含表2中所示的10种状态,因此数据包接收状态和2比特ACK/NACK反馈比特b(0),b(1)状态之间存在多对一映射,例如表2中所示,表示UE正确接收1个或4个或7个数据包的状态映射出的b(0),b(1)均为[1,1],当基站接收到ACK/NACK反馈比特为[1,1]时,如果基站实际只调度了1个数据包,则基站可明确判断UE正确接收1个数据包,但如果基站实际调度了4个数据包,则基站无法确定UE正确接收了1个数据包或是4个数据包或是7个数据包,因此会影响基站的数据重传。
在LTE-A系统中,由于采用了载波聚合技术,因此需要反馈的ACK/NACK信息的比特数较多,重用LTE Rel-8中的映射关系会造成更多的多对一映射关系,因此,LTE Rel-8系统中制定的ACK/NACK信息与ACK/NACK反馈比特之间的映射关系便不再适用于LTE-A系统,相应的,LTE Rel-8系统中ACK/NACK反馈比特,与SR信息和/或周期CSI同时传输的方式也同样不再适用于LTE-A系统,需要重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LTE-A系统的系统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数据,并生成ACK/NACK信息,其中,N>1,M>1;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生成的所述ACK/NACK信息获得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所述用户终端产生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并确定发送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
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一种接收ACK/NACK信息的方法,包括:
基站确定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并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其中,N>1,M>1;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接收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并根据所述确定的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数据重传。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数据,并生成ACK/NACK信息,其中,N>1,M>1;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生成的所述ACK/NACK信息获得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单元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产生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并确定发送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一种接收ACK/NACK信息的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确定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并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其中,N>1,M>1;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并根据所述确定的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数据重传。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LTE-A系统可以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特点,重新设计了ACK/NACK信息和ACK/NACK反馈比特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ACK/NACK反馈比特指示UE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而不是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数目,从而在ACK/NACK反馈信息与其他上行反馈信息通过PUCCH同时传输时,可以通过有限的K个比特的ACK/NACK反馈比特,准确反映出多个下行载波中的多个下行子帧的接收状况,尽可能减少ACK/NACK反馈比特的多对一映射造成的基站对UE数据接收情况的错误判断,以避免不必要的重传,进而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下单频谱方式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下频谱聚合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向基站反馈ACK/NACK信息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接收UE反馈的ACK/NACK信息流程图;
图5A和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接收基站采用单码字模式传输的下行载波及下行子帧并生成ACK/NACK信息及相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示意图;
图6A和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接收基站采用双码字模式传输的下行载波及下行子帧并生成ACK/NACK信息及相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功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LTE-A系统内,对于配置或激活了N(N>1)个下行载波的UE,当UE需要通过同一上行子帧在PUCCH信道同时传输ACK/NACK反馈比特和其他上行反馈信息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假设UE在M(M>1)个下行子帧、N(N>1)个下行载波上接收数据,并生成相应的ACK/NACK信息,则UE根据生成的ACK/NACK信息获得相应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该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UE在M个下行子帧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接着,UE生成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并确定传输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以及通过传输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发送确定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进一步地,UE会将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和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同时在传输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
相应地,基站确定UE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并在该信道资源上接收UE发送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该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其中,N>1,M>1;接着,基站根据接收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确定UE的数据接收结果,并根据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数据重传。
本实施例中,所谓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即是指ACK/NACK反馈比特,ACK/NACK反馈比特包含K个比特,K≥0,较优的,K=2;而所谓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即是指SR信息(上行调度请求信息),或者,周期CSI(包含CQI、PMI和RI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下面以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是ACK/NACK反馈比特,而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是SR信息或周期CSI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UE向基站反馈ACK/ANACK信息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300:UE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数据,并生成相应的ACK/NACK信息,其中,N>1,M>1。
步骤310:UE根据生成的ACK/NACK信息获得相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该ACK/NACK反馈比特用于指示UE在M个下行子帧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称为T。
本发明实施例中,重新设计了ACK/NACK信息和ACK/NACK反馈比特之间的映射关系,ACK/NACK反馈比特包含2比特,称为b(0),b(1),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0044122400000091
根据表3可以看出,若ACK/NACK信息表示UE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没有接收到数据、或者UE存在错误接收的数据(即存在至少一个NACK信息,用于表示至少一个子帧/数据包/传输块错误接收)、或者UE检测出数据丢失(即存在至少一个数据包/子帧丢失),则UE获得的ACK/NACK反馈比特包含的2比特记为[0,0],表示UE在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T,T=0;而若ACK/NACK信息表示UE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均正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即接收的数据对应的均为ACK信息),则UE将相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记为[1,1]、[1,0]或[0,1],表示UE在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T,T>0,即是指UE在这T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数据均正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
本实施中,由于ACK/NACK反馈比特表达的状态有限,因此可以对ACK/NACK反馈比特表达的状态进行复用,采用同一个ACK/NACK反馈比特状态,同时表示UE在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到了i个下行子帧以及UE在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到了k个下行子帧,i≠k;例如,如表3所示,当ACK/NACK反馈比特记为[1,1]时,表示UE在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了1个或4个下行子帧。
另一方面,UE在发送ACK/NACK反馈比特时,会通过一定的调制方式将其映射为一个传输符号,而为了基站能够更为准确地识别出T=0和T>0的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UE需要将ACK/NACK反馈比特映射为不同的传输符号,即UE将T>0时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包含的信息比特,和T=0时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包含的信息比特,分别映射为不同的传输符号。而在T>0时,ACK/NACK反馈比特在记为不同取值时,可以映射至相同的传输符号。
步骤320:UE产生SR信息或周期CSI,并确定发送SR信息或周期CSI的信道资源,即确定发送SR信息或周期CSI的PUCCH信道资源。
步骤330:UE在发送SR信息或周期CSI的信道资源上发送获得的ACK/NACK反馈比特。
在执行步骤330时,UE可以在用于发送SR信息或周期CSI的PUCCH上,同时传输获得的ACK/NACK反馈比特;具体为:
当与ACK/NACK反馈比特同时传输的上行反馈信息为SR信息时,UE在PUCCH format 1信道资源上发送ACK/NACK反馈比特,其中,PUCCH format1信道资源由高层配置。
当与ACK/NACK同时传输的上行反馈信息为周期CSI时,UE按照以下两种方式同时发送ACK/NACK反馈比特和周期CSI:
第一种方式为:沿用Rel-8方式,在常规CP下,UE在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信道资源上同时发送周期CSI和ACK/NACK反馈比特,其中,ACK/NACK反馈比特在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信道资源中的一个上行子帧包含的各时隙的第二列导频发送;而在扩展CP下,UE将周期CSI和ACK/NACK反馈比特进行联合编码,并在PUCCH format 2信道资源上同时传输周期CSI和ACK/NACK反馈比特;其中,PUCCH format 2或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信道资源由高层配置。
第二种方式为:UE对周期CSI和ACK/NACK反馈比特进行联合编码,在PUCCH format 3信道资源上同时传输周期CSI和ACK/NACK反馈比特;其中,PUCCH format 3信道资源为PDCCH中的ARI(资源指示域指示)指示的高层预先配置的多个PUCCH format 3信道资源中的一个。
基于上述实施例,相应的,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接收UE发送的ACK/NACK信息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400:基站确定UE发送SR信息或周期CSI的信道资源,并在该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UE发送的ACK/NACK反馈比特,该ACK/NACK反馈比特用于指示UE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其中,N>1,M>1。
本实施例中,基站在UE发送SR信息或周期CSI的信道资源(即PUCCH)上接收UE同时传输的ACK/NACK反馈比特,以及SR信息或周期CSI。
第一种情况下,当基站确定当前上行子帧为系统配置的周期SR上行子帧时,即确定该上行子帧中存在SR信息和ACK/NACK反馈比特的同时传输时,基站在专用承载ACK/NACK信息的PUCCH信道资源上(例如PUCCH format1a/1b/3信道资源)和高层配置的传输SR信息的PUCCH信道资源上(如,PUCCH format 1信道资源)同时进行检测,以确定UE在哪种PUCCH信道资源上传输了信息:若基站检测到在专用承载ACK/NACK信息的PUCCH信道资源上存在数据传输,则基站确定当前上行子帧中不存在肯定SR,即UE没有发送上行调度请求,那么,基站根据从专用承载ACK/NACK信息的PUCCH信道资源上接收的数据解码得到ACK/NACK信息;若基站检测到传输SR信息的PUCCH信道资源上存在数据传输,则基站确定当前上行子帧中存在肯定SR,即UE发送了上行调度请求,那么,基站进一步根据从传输SR信道的PUCCH上接收的数据解码得到ACK/NACK反馈比特。
此外,基站还可以先在传输SR信息的PUCCH信道资源上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数据传输,如果不存在,则基站进一步在专用承载ACK/NACK信息的PUCCH信道资源上进行解码,得到ACK/NACK信息,并确定当前上行子帧中不存在肯定SR,即UE没有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如果存在,则基站不需进一步在专用承载ACK/NACK信息的PUCCH信道资源上进行检测,直接在传输SR信息的PUCCH信道资源上获得的数据解码得到ACK/NACK反馈比特,并确定当前上行子帧中存在肯定SR,即UE发送了上行调度请求。
第二种情况下,当基站确定当前上行子帧为系统配置的周期CSI反馈上行子帧时,即该上行子帧中存在周期CSI和ACK/NACK反馈比特的同时传输时,
若UE采用步骤330中记载的第一种方式同时传输ACK/NACK反馈比特和周期CSI时,基站沿用Rel-8方式,在常规CP下,基站在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信道资源上接收周期CSI,并从各时隙的第二列导频上解码得到ACK/NACK反馈比特,而在扩展CP下,基站在PUCCH format 2信道资源上接收数据,并通过联合解码得到周期CSI和ACK/NACK反馈比特;
若UE采用步骤330中记载的第二种方式同时传输ACK/NACK反馈比特和周期CSI,则基站在PUCCH format 3信道资源上接收数据,并通过联合解码得到周期CSI和ACK/NACK反馈比特。
步骤410:基站根据接收的ACK/NACK反馈比特确定UE的数据接收结果,并根据确定的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数据重传。
若基站接收的ACK/NACK反馈比特为[0,0],则按照表3,表示UE在M个下行子帧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T=0,说明UE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没有接收到数据,或者存在错误接收的数据,或者检测出数据丢失;那么,基站应当将所有数据全部进行重传;
若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表示该用户终端在M个下行子帧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T,T>0,说明UE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均正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并且UE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T,即UE在T个下行子帧中每个下行子帧中,在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数据均正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那么,基站需根据实际调度情况确定重传方式,即当基站实际调度的下行子帧为T个时,基站判断UE正确接收所有下行子帧,不需进行重传;当基站实际调度的下行子帧数目大于T时,基站确定UE存在下行子帧丢失,但由于不能确定哪个下行子帧丢失,基站需要将所有调度的下行子帧进行重传。
另一方面,如果基站接收到的ACK/NACK反馈比特存在多对一映射,如表3中所示的[1,1]状态,则较佳的,基站根据实际调度情况进一步判断UE传输的ACK/NACK反馈比特表示哪种UE接收情况,即如果基站实际调度的下行子帧数目仅为1个,则基站可判断UE正确接收到1个下行子帧,不需要重传;如果基站实际调度的下行子帧数目为4个,当信道条件较好时,由于UE丢失3个下行子帧的概率较低,基站可激进的认为[1,1]状态表示UE正确接收到了4个下行子帧,不进行重传,当信道条件不佳时,基站则可保守认为[1,1]状态表示UE只正确接收到了1个下行子帧,由于不能判断哪个下行子帧正确接收,基站需要重传所有调度的下行子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面以两个具体的应用实施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5A所示,假设UE配置了2个下行载波,均都采用单码字传输模式,M=2,即UE需要在当前上行子帧中针对2个下行载波中的2个下行子帧反馈ACK/NACK信息,如图5A所示,基站在下行载波1和下行载波2都调度了2个下行子帧,且当前上行子帧为SR子帧,而UE可以采用PUCCH format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那么,其具体执行流程如下:
假设UE在2个下行载波的2个下行子帧中接收数据,对每个载波上的每个子帧产生的ACK/NACK信息为[ACK,NACK,ACK,ACK];
如果SR子帧中存在上行调度请求(即肯定SR),那么,由于产生的ACK/NACK信息[ACK,NACK,ACK,ACK]中存在一个NACK信息,UE根据表3记载的映射关系确定2比特ACK/NACK反馈比特b(0),b(1)表示为[0,0],并在高层配置的SR信道资源(即PUCCH format 1信道资源)上发送2比特的b(0),b(1);
如果SR子帧中不存在上行调度请求(即否定SR),则UE在2个ACK/NACK信道资源(即PUCCH format 1b信道资源)上采用PUCCH format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传输ACK/NACK信息,即进行信道选择,并在选择的ACK/NACK信道资源上传输4比特b0,b1,b2,b3,对应ACK/NACK信息为[ACK,NACK,ACK,ACK],具体如图5B所示。
相应的,在基站侧,基站根据预设参数确定UE发送ACK/NACK反馈比特的上行子帧为SR子帧时,即确定当前上行子帧中同时存在SR信息和ACK/NACK传输时,基站同时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对应的2个ACK/NACK信道资源和高层配置的SR信道资源上进行数据检测:
如果仅在ACK/NACK信道资源上检测到数据,则基站确定UE没有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并在ACK/NACK信道资源上根据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解码得到b0,b1,b2,b3,进而确定对应的ACK/NACK信息为[ACK,NACK,ACK,ACK],并根据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即只需重传下行载波2的下行子帧1;
如果仅在SR信道资源上检测到数据,则基站判断UE发送了上行调度请求,并在SR信道资源上解码得到ACK/NACK反馈比特b(0),b(1),进一步根据b(0),b(1)所表示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例如,如表3所示,若基站解码得到b(0),b(1)为[0,0],则基站判断UE未收到任何数据,或者UE存在错误接收数据,或者UE检测出至少一个数据丢失,重传调度的所有下行子帧。
区别于上述检测方式,基站根据预设参数确定UE发送ACK/NACK反馈比特的上行子帧为SR子帧时,即确定当前上行子帧中同时存在SR信息和ACK/NACK传输时,基站也可以首先在高层配置的SR信道资源上进行数据检测:
如果检测到数据,则基站确定UE发送了上行调度请求,并在SR信道资源上解码得到ACK/NACK反馈比特b(0),b(1),进一步根据b(0),b(1)所表示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例如,如表3所示,基站解码得到b(0),b(1)为[0,0],则基站判断UE未收到任何数据,或者UE存在错误接收数据,或者UE检测出至少一个数据丢失,重传调度的所有下行子帧;基站不需进一步检测ACK/NACK信道资源;
如果未检测到数据,则基站确定UE没有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则进一步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对应的2个ACK/NACK信道资源上进行数据检测,并采用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解码得到b0,b1,b2,b3,进而确定对应的ACK/NACK信息为[ACK,NACK,ACK,ACK],并根据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即只需重传下行载波2的下行子帧1。
区别于上述应用实例,参阅图6A所示,假设UE配置了2个下行载波,均采用双码字传输模式,M=4,即UE在当前上行子帧需要反馈4个下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基站在下行载波1和下行载波2都调度了4个下行子帧,但下行子帧2丢包,如图6A所示,当前上行子帧为SR子帧,而UE可以采用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时,具体传输流程如下:
如图6A所示,UE在2个下行载波的4个下行子帧中接收数据,并对多码字的ACK/NACK信息进行空间合并,进而对接收到数据的每个下行载波的每个下行子帧产生的ACK/NACK信息为[ACK,ACK,ACK,ACK,ACK,ACK];
若SR子帧中存在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即肯定SR),则由于产生的ACK/NACK信息全部为ACK信息,且UE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3,则UE根据表3确定2比特ACK/NACK反馈比特b(0),b(1)为[0,1],并在高层配置的SR信道资源(即PUCCH format 1信道资源)上发送2比特b(0),b(1);
如果SR子帧中不存在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即否定SR),则UE在4个ACK/NACK信道资源上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传输ACK/NACK信息,即进行信道选择,并在选择的ACK/NACK信道资源上发送4比特b0,b1,b2,b3,采用时域合并方式传输,其中b0,b1为对每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下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进行时域合并后的信息[ACK,ACK],如图6B所示,b0由下行载波1中的下行子帧1、下行子帧3和下行子帧4的ACK信息合并而成,b1由下行载波2中的下行子帧1、下行子帧3和下行子帧4的ACK信息合并而成;b2,b3为辅助信息,用于表示UE在M个下行子帧中接收到动态调度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例如,b2,b3为[0,1],如表4所示,表示UE接收到动态调度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3;
表4
  接收到动态调度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b2,b3
  1   0,0
  2   0,1
  3   1,0
  4   1,1
而相应的,在基站侧,基站确定UE反馈ACK/NACK信息的上行子帧为SR子帧时,即确定当前上行子帧中同时存在SR信息和ACK/NACK传输时,则基站同时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对应的4个ACK/NACK信道资源和高层配置的SR信道资源进行数据检测:
如果仅在ACK/NACK信道资源上检测到数据,则基站确定UE没有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并在ACK/NACK信道资源上根据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解码得到b0,b1,b2,b3,确定b2,b3为[0,0],根据表4进一步确定UE接收到的动态调度的下行子帧为3个,而基站实际调度的下行子帧为4个,进而基站判断UE存在下行子帧丢失,但无法判断哪个下行子帧丢失,因此,重传调度的所有下行子帧;
如果仅在SR信道资源上检测到数据,则基站确定UE发送了上行调度请求,并在SR信道资源上解码得到ACK/NACK反馈比特b(0),b(1),进一步根据b(0),b(1)所表示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例如,如表3所示,基站解码得到b(0),b(1)为[0,1],则基站确定UE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数为3个,而基站实际调度的下行子帧数为4个,进而基站确定UE存在下行子帧丢失,但无法判断哪个下行子帧丢失,因此重传调度的所有下行子帧。
区别于上述检测试,基站确定UE反馈ACK/NACK信息的上行子帧为SR子帧,即确定当前上行子帧中同时存在SR信息和ACK/NACK传输时,基站也可以首先在高层配置的SR信道资源上进行数据检测:
如果检测到数据,则基站确定UE发送了上行调度请求,并在SR信道资源上解码得到ACK/NACK反馈比特b(0),b(1),进一步根据b(0),b(1)所表示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例如,如表3所示,基站解码得到b(0),b(1)为[0.1],则基站确定UE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数为3个,而基站实际调度的下行子帧数为4个,进而基站确定UE存在下行子帧丢失,但无法判断哪个下行子帧丢失,因此重传调度的所有下行子帧;基站不需进一步检测ACK/NACK信道资源;
如果未检测到数据,则基站确定UE没有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则在PUCCH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对应的4个ACK/NACK信道资源上进行数据检测,并采用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式解码得到b0,b1,b2,b3,确定b2,b3为[1,0],根据表4进一步确定UE接收到的动态调度的下行子帧为3个,而基站实际调度的下行子帧为4个,进而基站确定UE存在下行子帧丢失,但无法判断哪个下行子帧丢失,因此重传调度的所有下行子帧。
基于上述全部实施例,参阅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UE包括接收单元70、第一处理单元71、第二处理单元72和发送单元73,其中,
接收单元70,用于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数据,并生成ACK/NACK信息,其中,N>1,M>1;
第一处理单元71,用于根据生成的ACK/NACK信息获得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该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单元70在上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第二处理单元72,用于产生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并确定发送该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
发送单元73,用于在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获得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参阅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包括通信单元80和处理单元81,其中,
通信单元,用于确定UE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并在该信道资源上接收UE发送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该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UE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其中,N>1,M>1;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确定UE生成的ACK/NACK信息,并根据确定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LTE-A系统可以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特点,重新设计了ACK/NACK信息和ACK/NACK反馈比特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ACK/NACK反馈比特指示UE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而不是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数目,从而在ACK/NACK反馈信息与其他上行反馈信息通过PUCCH同时传输时,可以通过有限的K个比特的ACK/NACK反馈比特,准确反映出多个下行载波中的多个下行子帧的接收状况,尽可能减少ACK/NACK反馈比特的多对一映射造成的基站对UE数据接收情况的错误判断,以避免不必要的重传,进而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反馈肯定/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数据,并生成ACK/NACK信息,其中,N>1,M>1;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生成的所述ACK/NACK信息获得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所述用户终端产生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并确定发送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
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上行调度请求SR信息或周期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周期CSI包括信息质量信息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生成的所述ACK/NCAK信息获得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用户终端生成的ACK/NACK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没有接收到数据,或者存在错误接收的数据,或者检测出数据丢失,则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T=0;
若所述用户终端确定的ACK/NACK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均正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则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T,其中,T>0,所述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表示在所述下行子帧中,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均正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时,将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映射为一个传输符号,其中,所述用户终端将T>0时对应的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和T=0时对应的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分别映射为不同的传输符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为SR信息,则所述用户终端在PUCCH format1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为周期CSI信息,则所述用户终端在PUCCHformat 2或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或者,所述用户终端在PUCCH format 3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的同时,发送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
8.一种接收肯定/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确定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并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其中,N>1,M>1;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接收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并根据所述确定的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数据重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上行调度请求SR信息或周期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周期CSI包括信息质量信息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接收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时,包括:
若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T=0,则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没有接收到数据,或者存在错误接收的数据,或者检测出数据丢失;
若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T,且T>0,则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中不存在错误接收的数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且所述用户终端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T,所述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表示在所述下行子帧中,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均正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并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为SR信息,则所述基站在PUCCH format 1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并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为周期CSI信息,则所述基站在PUCCH format2或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或者,在PUCCH format 3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的同时,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
14.一种反馈肯定/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数据,并生成ACK/NACK信息,其中,N>1,M>1;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生成的所述ACK/NACK信息获得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单元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产生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并确定发送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产生的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上行调度请求SR信息或周期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周期CSI包括信息质量信息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根据生成的所述ACK/NCAK信息获得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接收单元生成的ACK/NACK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没有接收到数据,或者存在错误接收的数据,或者检测出数据丢失,则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获得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T=0;
若所述接收单元生成的ACK/NACK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均正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则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获得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T,其中,T>0,所述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表示在所述下行子帧中,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均正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时,将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映射为一个传输符号,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将T>0时对应的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和T=0时对应的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分别映射为不同的传输符号。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为SR信息,则所述发送单元在PUCCH format1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为周期CSI信息,则所述发送单元在PUCCHformat 2或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或者,所述发送单元在PUCCH format 3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的同时,发送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
21.一种接收肯定/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确定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并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在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其中,N>1,M>1;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并根据所述确定的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数据重传。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上行调度请求SR信息或周期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周期CSI包括信息质量信息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接收的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时,包括:
若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T=0,则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没有接收到数据,或者存在错误接收的数据,或者检测出数据丢失;
若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表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中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T,且T>0,则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为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M个下行子帧、N个下行载波上中不存在错误接收的数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且所述用户终端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T,所述正确接收的下行子帧表示在所述下行子帧中,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N个下行载波上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均正确,且未检测出数据丢失。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确定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并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为SR信息,则所述通信单元在PUCCH format1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确定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并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为周期CSI信息,则所述通信单元在PUCCHformat 2或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或者,所述通信单元在PUCCH format 3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在所述发送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类上行反馈信息的同时,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类上行反馈信息。
CN2011100098400A 2011-01-17 2011-01-17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045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98400A CN102045144A (zh) 2011-01-17 2011-01-17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98400A CN102045144A (zh) 2011-01-17 2011-01-17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5144A true CN102045144A (zh) 2011-05-04

Family

ID=4391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98400A Pending CN102045144A (zh) 2011-01-17 2011-01-17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5144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7825A (zh) * 2011-11-02 2012-0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437895A (zh) * 2011-11-07 2012-05-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04696A (zh) * 2012-10-10 2013-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结果的上报和确定的方法、设备
WO2013131333A1 (zh) * 2012-03-07 2013-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确认信息或非确认信息的基站、系统及方法
CN103516501A (zh) * 2012-06-29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4019541A1 (zh) * 2012-08-03 2014-02-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227266A (zh) * 2012-01-12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710659A (zh) * 2015-05-12 2018-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8400843A (zh) * 2017-02-07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传反馈及触发方法、装置
CN109347608A (zh) * 2013-01-23 2019-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804585A (zh) * 2016-10-28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arq的消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063035A (zh) * 2016-12-19 2019-07-26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
WO2019237259A1 (zh) * 2018-06-12 2019-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99151A (zh) * 2017-08-11 2020-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96038A (zh) * 2017-07-18 2020-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35871A (zh) * 2020-09-24 2021-01-15 杭州红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调度方法
CN112292882A (zh) * 2018-06-27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解析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5378553A (zh) * 2021-05-20 2022-11-2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9370A1 (en) * 2008-02-04 2009-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in which an acknowledgment message is fed back for a bundle of frames
US20100316096A1 (en) * 2009-06-16 2010-12-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ous harq operation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CN102347823A (zh) * 2010-07-30 2012-0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应答信息的合并反馈及其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9370A1 (en) * 2008-02-04 2009-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in which an acknowledgment message is fed back for a bundle of frames
US20100316096A1 (en) * 2009-06-16 2010-12-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ous harq operation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CN102347823A (zh) * 2010-07-30 2012-0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应答信息的合并反馈及其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Release 8)", 《3GPP TS 36.213 V8.5.0》,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
MUHAMMAD IMADUR RAHMAN,DAVID ASTELY: "Link level investigation of ACK/NACK bundling for LTE TDD", 《IEEE》, 31 December 2009 (2009-12-31) *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74773B2 (en) 2011-11-02 2019-08-06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CN102347825A (zh) * 2011-11-02 2012-0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437895A (zh) * 2011-11-07 2012-05-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37895B (zh) * 2011-11-07 2014-03-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9980255B2 (en) 2012-01-12 2018-05-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1240787B2 (en) 2012-01-12 2022-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0462770B2 (en) 2012-01-12 2019-10-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5227266A (zh) * 2012-01-12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227266B (zh) * 2012-01-12 2019-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3131333A1 (zh) * 2012-03-07 2013-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确认信息或非确认信息的基站、系统及方法
CN103516501A (zh) * 2012-06-29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516501B (zh) * 2012-06-29 2017-05-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585131B2 (en) 2012-08-03 2017-02-28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WO2014019541A1 (zh) * 2012-08-03 2014-02-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904696B (zh) * 2012-10-10 2015-08-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结果的上报和确定的方法、设备
CN102904696A (zh) * 2012-10-10 2013-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结果的上报和确定的方法、设备
CN109347608A (zh) * 2013-01-23 2019-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347608B (zh) * 2013-01-23 2023-08-22 北京璟石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710659A (zh) * 2015-05-12 2018-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9804585A (zh) * 2016-10-28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arq的消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063035A (zh) * 2016-12-19 2019-07-26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8400843B (zh) * 2017-02-07 2024-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传反馈及触发方法、装置
CN108400843A (zh) * 2017-02-07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传反馈及触发方法、装置
US11134378B2 (en) 2017-07-18 2021-09-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096038A (zh) * 2017-07-18 2020-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96038B (zh) * 2017-07-18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90693A (zh) * 2017-08-11 2022-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11497041B2 (en) 2017-08-11 2022-11-0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0999151A (zh) * 2017-08-11 2020-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62591A (zh) * 2018-06-12 2021-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62591B (zh) * 2018-06-12 2022-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237259A1 (zh) * 2018-06-12 2019-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92882A (zh) * 2018-06-27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解析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2235871A (zh) * 2020-09-24 2021-01-15 杭州红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调度方法
CN115378553A (zh) * 2021-05-20 2022-11-2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8553B (zh) * 2021-05-20 2024-05-1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610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02045144A (zh)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78979B (zh)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设置多个dmrs结构的方法和设备
US10531443B2 (e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format adaptatio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US9756617B2 (en) Simultaneous reporting of ACK/NACK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using PUCCH format 3 resources
EP2498561B1 (e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US8797985B2 (en) Channel selection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collision handling
US2022037683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23019B (zh)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数据传输执行ack/nack反馈的方法
CN10468580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JP5296039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CN102647261B (zh)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178942A (zh) 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075310B (zh) 载波重配置中处理ack/nack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94211A (zh) 大带宽的多载波系统中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
CN102783053A (zh) 用于在支持交叉载波调度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定义物理信道的收发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EP2498560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sending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KR20120016057A (ko)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긍정/부정 수신 확인 메시지를 피드백하는 방법
CN103918214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确认信令
CN102083211A (zh)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KR20180034539A (ko) 업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신 방법과 수신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CN10522995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的通信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2017504A (zh) 具有捆绑窗口中的所指配数据分组的信令的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CN101958777A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发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384183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