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2652B - 多室吸入换气产品 - Google Patents

多室吸入换气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2652B
CN102042652B CN200910207341.5A CN200910207341A CN102042652B CN 102042652 B CN102042652 B CN 102042652B CN 200910207341 A CN200910207341 A CN 200910207341A CN 102042652 B CN102042652 B CN 102042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fan
air inlet
secondary air
intake vent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73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2652A (zh
Inventor
洪嘉汉
李鸿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073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2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2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2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2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2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风机,所述的机体的前端面设有出风口,后端面设有复数个机体副进风口,侧面设有一个机体主进风口;所述的风机垂直设置于所述的机体中部,风机不设有电机的面为风机主入风口,设有电机的面为风机副入风口;所述的机体侧面的主进风口对着所述的风机的主入风口。本发明通过上述构造,确保风路流畅,并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多室吸入换气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换气扇,尤其是关于一种多室吸入换气产品。
背景技术
多室吸入换气产品,是一种常见的换气扇,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0,机体10内设有固定的风机20。机体10的前端面设有出风口11,后端面设有三个机体进风口12、13、14,并且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机体进风口15、16,上述机体进风口通过管道(图中未示)和室内的各个房间连通,上述出风口也通过管道(图中未示)和室外连通,机体进风口将室内的空气吸入,然后从出风口排出,从而达到换气的目的。上述三个机体进风口12、13、14和两侧面的机体进风口15、16形成“T”字形。机体10中的风机20直接水平固定在机体10的顶面17,上述五个机体进风口12、13、14、15、16的风只能都从机体10的底面21侧通过风机20被吸入,再从前端面的出风口11排出。也就是说,因为风机20的吸风口设置于一底侧面,风机20为了吸入上述全体的空气,如图所示,其在机体10内的风路已经不能扩大。
由于五个机体进风口形成“T”字形,并且只能从机体内风机20的底面21进入风路,导致五个进风口吸入的风必然在“T”字形的交叉点的区域X中相撞,结果是增大噪音和降低风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课题,特提供一种多室吸入换气产品,通过优化风路的设计,在不减少换气的风量的同时降低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风机,所述的机体的前端面设有出风口,后端面设有复数个机体副进风口,侧面设有一个机体主进风口;所述的风机垂直设置于所述的机体中部,风机不设有电机的面为风机主入风口,设有电机的面为风机副入风口;所述的机体侧面的机体主进风口对着所述的风机主入风口。
所述的机体主进风口直径大于任一机体副进风口的直径。
所述的机体主进风口的中心和所述的风机主入风口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以风机纵向中心线的延长线为分界线,所述的复数个机体副进风口分布在上述分界线的两边,分为与风机主入风口同侧的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与风机副入风口同侧的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
所述的各风口的截面积关系如下:(机体主进风口的截面积+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的总截面积)/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的总截面积=风机主入风口的截面积/风机副入风口的截面积。
所述的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的总截面积与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的总截面积相等。
所述的复数个机体副进风口的截面积彼此都相同。
所述的风机与所述的机体副进风口的距离大于所述的风机与所述的出风口的距离。
所述的机体主进风口与所述的前端出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的机体副进风口与风机的距离。
所述的风机与所述的出风口两侧的机体之间设置为封闭的结构。
所述的风机主入风口和风机副入风口位于机体纵中心线的两边。
本发明通过上述构造,确保风路流畅,并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技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总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从机体底面侧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总结构示意图。图3A、图3B、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从机体底面侧的透视图。如图2所示,一种多室吸入换气产品100,包括机体110,机体110的前端面设有出风口116;后端面设有4个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用来连接其他小房间或者洗手间,为与这些房间的大小相对应,将进风口截面积设置为较小;侧面设有一个机体主进风口111,用来连接像起居室这样的大房间,为与其的大小相对应,将进风口截面积设置为较大,也就是说,机体主进风口111大于机体副进风口112~115的任一一个。机体110内设有风机120,风机120垂直设置于机体110中央部,也就是说,使以风机120扇页的旋转轴与机体110的底面平行的方式设置风机120。而且,在机体110内,风机120的两侧和机体副进风口112~115侧形成空间。在风机120不设有电机123的面设风机主入风口121,设有电机123的面设风机副入风口122,风机主入风口121和风机副入风口122位于机体110纵中心线124的两边;机体主进风口111对着风机主入风口121。
由于机体110侧面的机体主进风口111对着风机主入风口121,使从侧面吸入的风不会和机体后端面4个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相撞。通过这样设置,可以降低噪音。并且风机120是垂直设置于机体110中部,即风机120的两边都可以吸风,从机体110后端面进入的风可以分成两条左右风路进入风机120再从机体110前端面的出风口116排出。由于减少了从侧面和后端面进入的风在机体110内的碰撞,因此风路流动顺畅,降低噪音并确保风量。
再请参看图3A,机体110的主进风口111的中心和风机120的主入风口121的中心在同一轴线400上,此为优选安装位置。由于侧面机体主进风111的直径大于后端面任一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的直径,并且机体主进风口111中心和风机120中心为同一轴线400,从机体主进风口111进入的风量比任一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进入的风量大,所以,当机体副进风口的风遇到机体主进风口的风时,会在机体主进风口大风力量的带动下顺畅地进入到风机,再从出风口116排出到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以风机120纵向中心线的延长线300为分界线,4个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分布在上述分界线的两边,分为与风机主入风口121(图中未示)同侧的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130,与风机副入风口122(图中未示)同侧的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140。其中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130包括机体副进风口112、113,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140包括机体副进风口114、115。将设置在后端面的4个机体副进风口平均分布在风机纵向中心的两边,从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130进入的风就可以顺畅地从风机的主入风口121(图中未示)进入风机,从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140进入的风就可以顺畅地从风机副入风口122(图中未示)进入风机,进入的风都再从出风口116排出室外。
为更优地换气,各风口的截面积关系如下:
(机体主进风口111的截面积+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130的总截面积)/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140的总截面积=风机主入风口121的截面积/风机副入风口122的截面积。
通过上述公式,确定了复数进风口的面积比例,确保机体内部风路的流畅。
并且,可以将4个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的截面积都设置为彼此相同。也可以只将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130的总截面积与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140的总截面积设置为相等,而不考虑各个机体副进风口之间彼此的截面积关系。
再请参考图3A,为进一步减少噪音,风机120与4个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的距离L1大于风机120与出风口116的距离L2。也就是说,从风机120的扇页的中心轴到设有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的机体后端面的水平距离与从上述扇页的中心轴到设有出风口116的机体前端面的水平距离相比,前者设置为较长。像这样,由于风机120和后端面各个机体副进风口的距离L1大于风机120和前端面出风口116的距离L2,所以确保了从后端面进风的缓冲空间,使风畅顺地流入风机120再从出风口116排出。
如图3C所示,为进一步减少噪音,机体主进风口111与出风口116的距离L3小于风机120与4个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的距离L1。也就是说,从机体主进风口111的中心轴到设有出风口116的机体前端面的水平距离与从风机120的扇页的中心轴到设有副进风口112、113、114、115的机体后端面的水平距离相比,前者设置为较短。由于机体主进风口111直径大于4个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的直径,并且机体主进风口111远离4个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所以从机体主进风口111吸入的大风不会干扰从4个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吸入的小风,起到使从机体主进风口111与4个机体副进风口112、113、114、115吸入的风量得到平衡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机体110的主进风口111的中心和风机120的主入风口121的中心在同一轴线400上,因此L3=L2
为进一步减少噪音,风机120与出风口116两侧的机体110之间设置为封闭的结构160。也就是说,从机体内的前端面到风机120的风机主入风口121及风机副入风口122部分的空间通过封闭结构160,被填充或分隔。由于是封闭的结构,可以使进入机体内的风不与前端面的壁相撞。即,与前端面相撞的空气返回时,在从上述机体内的前端面到风机主入风口121或到风机副入风口122部分的空间发生紊流,分别对被风机主入风口121或风机副入风口122吸入的空气产生干涉,但是,通过消除该空间,从而避免上述紊流的发生。因此,进入的风直接进入风机120再从出风口116排出,即没有回旋风和新进入的风相撞的状况,不会产生噪音,并使风路畅顺,确保风量。

Claims (11)

1.一种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体的前端面设有出风口,后端面设有复数个机体副进风口,侧面设有一个机体主进风口;
以所述风机扇叶的旋转轴与所述机体的底面平行的方式设置所述风机,在所述送风机中,风机不设有电机的面为风机主入风口,设有电机的面为风机副入风口;
所述的机体侧面的机体主进风口对着所述的风机主入风口,所述后端面的机体副进风口不与所述风机主入风口以及所述风机副入风口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主进风口直径大于复数个所述机体副进风口的任意一个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主进风口的中心和所述的风机主入风口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其特征在于:以风机纵向中心线的延长线为分界线,所述的复数个机体副进风口分布在上述分界线的两边,分为与风机主入风口同侧的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与风机副入风口同侧的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风口的截面积关系如下:
(机体主进风口的截面积+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的总截面积)/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的总截面积=风机主入风口的截面积/风机副入风口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机体副进风口的总截面积与第二组机体副进风口的总截面积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机体副进风口的截面积彼此都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的扇叶的中心轴与设置在所述的机体副进风口的所述后端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的风机的扇叶的中心轴与设置在所述的出风口的所述前端面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主进风口的中心轴与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所述前端面的距离小于设置在所述的机体副进风口的所述后端面与风机的扇叶的中心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与所述的出风口两侧的机体之间设置为封闭的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吸入换气产品,其特征在于:风机主入风口和风机副入风口位于机体纵中心线的两边。
CN200910207341.5A 2009-10-26 2009-10-26 多室吸入换气产品 Active CN102042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7341.5A CN102042652B (zh) 2009-10-26 2009-10-26 多室吸入换气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7341.5A CN102042652B (zh) 2009-10-26 2009-10-26 多室吸入换气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2652A CN102042652A (zh) 2011-05-04
CN102042652B true CN102042652B (zh) 2015-01-14

Family

ID=4390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7341.5A Active CN102042652B (zh) 2009-10-26 2009-10-26 多室吸入换气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26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5177A (zh) * 2021-01-05 2021-03-26 徐涛 一种医用耗材真空包装吸附用高压风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0642A (en) * 1971-10-14 1973-05-01 Vernco Corp Cooling means for motor of a wet pick-up vacuum sweeper
CN2170398Y (zh) * 1993-09-04 1994-06-29 黄宝赐 一种全方位电风扇
US6472781B2 (en) * 1999-03-31 2002-10-29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Fan Motor
JP3436601B2 (ja) * 1995-02-03 2003-08-11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ジフードファン用の送風機ユニット
EP1479917A1 (en) * 2003-05-22 2004-11-24 Nidec Shibaura Corporation Fan
JP2007032434A (ja) * 2005-07-27 2007-0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送風装置
CN101169119A (zh) * 2007-12-06 2008-04-30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送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0642A (en) * 1971-10-14 1973-05-01 Vernco Corp Cooling means for motor of a wet pick-up vacuum sweeper
CN2170398Y (zh) * 1993-09-04 1994-06-29 黄宝赐 一种全方位电风扇
JP3436601B2 (ja) * 1995-02-03 2003-08-11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ジフードファン用の送風機ユニット
US6472781B2 (en) * 1999-03-31 2002-10-29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Fan Motor
EP1479917A1 (en) * 2003-05-22 2004-11-24 Nidec Shibaura Corporation Fan
JP2007032434A (ja) * 2005-07-27 2007-0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送風装置
CN101169119A (zh) * 2007-12-06 2008-04-30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送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2652A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6711B (zh) 室内机
CN204301219U (zh) 带空气导流板结构的并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CN103322657A (zh) 一种低稳速、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
CN209026954U (zh) 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059112A (zh)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CN102865624A (zh) 一种具有双向双面进风四周全方位出风和双向出风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CN105910259A (zh) 空调室内机壳体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2042652B (zh) 多室吸入换气产品
KR20080019357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8180547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4693609U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8936308U (zh) 空调器
CN109404345A (zh) 一种磁悬浮风机的进风消音结构
CN206387012U (zh) 空调柜机
CN103134134B (zh) 送风装置
CN104913381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及其引流装置
CN201706606U (zh) 新型侧回风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AU2010227085B2 (en) Air conditioner
CN208293721U (zh) 一种降噪多能型下水管道
CN207554372U (zh) 一种出风均匀的风机
CN208652719U (zh)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CN103174677A (zh) 蜗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906604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316366U (zh) 发电机组及其通风部件
CN211739442U (zh) 进风格栅、进风面板及包含其的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