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0035A - 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0035A
CN102040035A CN2009102016022A CN200910201602A CN102040035A CN 102040035 A CN102040035 A CN 102040035A CN 2009102016022 A CN2009102016022 A CN 2009102016022A CN 200910201602 A CN200910201602 A CN 200910201602A CN 102040035 A CN102040035 A CN 102040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fluid hole
port
air inlet
seal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16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伟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q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q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q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q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016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0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0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0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涉及一种底部捏压出液的装置,现有底部开口是用带有圆形塞子的盖封闭圆形出液孔,使用的时候要打开盖子很不方便,本发明由出液器、容器和回气器组成,出液器在容器的顶部,回气器在容器的底部,出液器由主体、密封装置、启闭装置、保险装置、回气器组成,主体由封口、出液腔、受压腔、引导槽、出液孔构成,密封装置由密封块、内套、外套、弹簧组成,启闭装置由移动件、弹簧组成在受压腔内,移动件由受压圈、牵拉杆、定位杆组成,保险装置由固定柱、保险柱、限位柱和保险轮构成,回气器由主体和密封片组成,密封装置、启闭装置、回气器在主体内,保险装置在受压腔后端的外面。

Description

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的出液装置,特别是盛放清洁液容器的底部捏压出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存放液体的容器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两种形式,顶部开口在使用的时候要打开瓶口盖子倾倒液体或用压嘴泵出液,存在不方便,不卫生,产生残余液体的问题;底部开口是用带有圆形塞子的盖封闭圆形出液孔,使用的时候要打开盖子很不方便。显然,拿起来捏一下出液就出液不捏就自动关闭符合方便节能的要求,是发展趋势。
中国专利200420114211.X中提出的容器口向下的开关装置解决以上问题,但是结构比较复杂,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打开开关的动作才能完成操作。中国专利2005200474362中提出的压迫出液的容器,用简单的结构解决以上问题,该发明的支撑与瓶体是一体的,其缺点是形状受到很大的限制生产成本高,产生了成型困难和外观变化少的问题,另外,因为装置的出液孔只受到胶套的密封,如果在运输和物流中受到挤压或碰撞,就会产生一个意外泄漏的问题。中国专利2006200393694中提出一种压迫出液的容器装置解决以上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产生一个在使用中保证引导管、胶套不脱落的问题和在引导管底部有少量液体黏滞悬挂的问题,以及在生产中用统一的出液孔模块适应容器的大小形状千变万化节约成本的问题。
无塞子捏压出液的装置是通过捏压容器产生的内部压力移动出液孔上面的密封块,使液体流出来,捏一下容器内的液体自动流出来不捏自动关闭,这是一个理想的使用方式。问题是受捏压的容器必须是一个密封的状态,在容器受捏压出液后扁瘪变形,如果不能迅速进气使容器恢复原状,再捏压就不能出液。因为出液孔与密封块的位置配合是很紧密的,从出液孔进气比较缓慢。理想的解决方法是在容器的顶部设置一个进气阀,安装进气阀的要求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容易不影响外观、不脱落不泄漏。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捏压容器产生的内部压力移动出液孔上面的密封块,使液体流出来,捏一下容器内的液体自动流出来不捏自动关闭,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形状容器的捏压出液装置。
该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由出液器、回气器和容器组成,出液器在容器的底部,回气器在容器的顶部,其特征是:出液器由主体、密封装置、启闭装置、保险装置组成,出液器是封口向上固定在容器口向下的塑料容器上使用的,主体由封口、出液腔、受压腔、引导槽、出液孔构成,封口在出液腔的上端,封口与容器口相匹配,引导槽在出液腔的底部,引导槽低于出液腔底部的表面,引导槽的前端有一个出液孔,出液孔是一个长条形的透孔,出液腔的侧面是水平状的受压腔,受压腔与出液腔相联通,受压腔的开口端上方有一个向前伸出来的滑动固定端,滑动固定端上有一条滑动槽,受压腔的底部有个定位孔;密封装置由密封块、内套、外套、弹簧组成,密封块在引导槽内贴在出液孔的上面,密封块的顶部有一个凹坑,内套是底在下的中空圆柱杯状体,内套放在凹坑的里面,外套是顶在上的中空圆柱杯状体,外套套在内套的外面,弹簧在内套和外套的中间,外套的顶的上面有引导头,引导头在滑动槽的里面;启闭装置由受压圈、牵拉杆、定位杆、弹簧、密封膜套组成在受压腔内,受压圈是一个外径不大于受压腔内径的圆片,牵拉杆的一头垂直地连接在受压圈的前面上,牵拉杆的另一头连接在外套上,密封膜套呈管状柔软有弹性,牵拉杆在密封膜套的中间,密封膜套一端的周边连接在受压圈上,密封膜套的另一端的周边连接在受压腔的内壁上,定位杆的一头垂直连接在受压圈的后面上,定位杆的另一头穿在定位孔内,弹簧套在定位杆上,弹簧的一头顶在受压圈的后面,另一头顶在受压腔的底部;保险装置在受压腔底部的外面,保险装置由固定柱、保险柱、限位柱和保险轮构成,保险轮上有固定口、缺口和2个限位坑,固定口套在固定柱上,保险柱在缺口内;回气器由进气管、密封体、固定壁和密封片构成,密封体呈扁平状中间有一个透孔,密封体的一个面是光滑平整的密封面,密封面的四周是突出的固定壁,固定壁上有二个定位口和二个引导口、二个缺口,一个定位口与一个引导口和一个缺口相联通的,进气管的一头连接在密封体的另一个面上,进气管的进气口与透孔相通的,进气管的另一头是一个倒钩,倒钩在容器的外表上,密封片的平整光滑的密封面贴放在密封体的密封面上,密封片有二个定位条,定位条在固定壁的定位口内。
其中,引导边是引导槽的长度,引导边之间的距离是引导槽的宽度,引导边是直线平行的,出液孔是长度小于宽度的长条形透孔,出液孔位于引导槽内的前端,出液孔的长度方向与引导边的方向是一致的,密封块的长度和宽度大于出液孔的长度和宽度,密封块的长度的两条边是平行的,密封块宽度小于引导槽宽度的尺寸不超过0.10毫米,止前条到出液孔首边的距离不大于3毫米。
其中,引导槽的表面的形状与密封块底面的形状是啮合一致的。
其中,密封块的首边的形状与出液孔首边的形状是一致的,密封块的首边与密封块长度边的夹角度数和出液孔首边与引导边的夹角的度数是一致的,
其中,滑动槽的方向与引导槽的方向是一致的。
其中,固定柱中心点到限位柱中心点的距离和固定口中心点到限位坑中心点的距离是相同的,固定口中心点到缺口中心点的距离和固定柱中心点到定位孔中心点的距离是相同的。
其中,缺口的面积大于定位孔的外径。
其中,定位条的厚度小于定位口的高度,定位条的宽度小于定位口的宽度,定位条的厚度大于引导口的高度。
其中,引导口是斜的,一端在定位口的高度的中间与定位口联通,另一端与在固定壁顶端的缺口联通。
其优点是:密封块即使在出液孔中受到向上的外力也不能从出液孔向上离开出液孔,可以给出液孔上保险,并且可以随时解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图1是静态时总体侧视示意图。
图2是静态时出液器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静态时出液器后视示意图。
图4是静态时出液器俯视示意图。
图5是静态时回气器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是动态时总体侧视示意图。
图7是动态时出液器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8是动态时出液器后视示意图。
图9是动态时出液器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动态时回气器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回气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滑动槽,2、滑动固定端,3、引导头,4、弹簧,5、出液腔内,6、容器内,7、液体,8、容器口,9、出液器,10、容器,11、封口,12、受压腔内壁,13、密封膜套,14、启闭装置,15、弹簧,16、受压腔底部,17、定位孔,18、缺口,19、保险柱,20、固定柱,21、保险装置,22、保险轮,23、定位杆,24、受压圈后面,25、受压腔,26、受压圈,27、受压圈前面,28、牵引杆,29、引导槽,30、密封块,31、出液孔,32、凹坑,33、出液腔底部,34、主体,35、引导边,36、内套,37、止前条,38、密封装置,39、出液腔,40、外套,41、限位柱,42、限位坑,43、固定口,44、密封块的首边,45、引导边,46、密封块的宽度,47、密封块的长度,48、出液孔的宽度,49、出液孔的长度,50、出液孔的首边,51、密封体,52、倒钩,53、回气器,54、进气口,55、进气管,56、安装孔,57、定位条,58、密封体的密封面,59、密封片的密封面,60、透孔,61、密封片,62、固定壁,63、定位口,64、回气器,65、引导口,66、缺口。
参照图1,图1是静态总体侧视示意图。容器(10)的顶部是回气器(63),容器(10)的底部是出液器(9)。
参照图2,图2是静态时出液器侧视剖面示意图。出液器(9)由主体(34)、密封装置(38)、启闭装置(14)、保险装置(21)组成,出液器(9)是封口(11)向上固定在容器口(8)向下的塑料容器(10)上使用的。
主体(34)由封口(11)、出液腔(39)、受压腔(25)、引导槽(29)、出液孔(31)构成,封口(11)在出液腔(39)的最上端,封口(11)与容器口(8)相匹配的,引导槽(29)在出液腔底部(33),引导槽(29)低于出液腔底部(33)的上表面,引导槽(29)的前端有一个出液孔(31),出液孔(31)是一个长条形的透孔,出液腔(39)的侧面是水平状的受压腔(25),受压腔(25)与出液腔内(5)相联通,受压腔(25)的开口端上方有一个向前伸出来的滑动固定端(2),受压腔的底部(16)有个定位孔(17)。当封口(11)拧在容器口(8)上的时候,出液腔(39)与容器内(6)是相联通的。
密封装置(38)由密封块(30)、内套(36)、外套(40)、弹簧(4)组成,密封块(30)在引导槽(29)内贴在出液孔(31)的上面,密封块(30)的顶部有一个凹坑(32),内套(36)是底在下的中空圆柱杯状体,内套(36)放在凹坑(32)的里面,外套(40)是顶在上的中空圆柱杯状体,外套(40)套在内套(36)的外面,弹簧(4)在内套(36)和外套(40)的中间,外套(40)的顶的上面有滑动固定端(2),滑动固定端(2)在滑动槽(1)的里面。
静态时,密封块(30)因为弹簧(4)的压力压在出液孔(31)上,出液孔(31)是处于封闭的状态;同时,因为密封块(30)顶部到滑动槽(1)的长度和外套(40)的高度是一样的,密封块(30)即使在出液孔(31)中受到向上的外力也不能从出液孔(31)向上离开出液孔(31)。
启闭装置(14)由受压圈(26)、牵拉杆(28)、定位杆(23)、弹簧(15)密封膜套(13)组成在受压腔(25)内,受压圈(26)是一个外径不大于受压腔(25)内径的圆片,牵拉杆(28)的一头垂直地连接在受压圈的前面(27)上,牵拉杆(28)的另一头连接在外套(40)上,密封膜套(13)呈管状柔软有弹性,牵拉杆(28)在密封膜套(13)的中间,密封膜套(13)的一端的周边连接在受压圈(26)上,密封膜套(13)的另一端的周边连接在受压腔(25)的内壁(12)上,定位杆(23)的一头垂直连接在受压圈的后面(24)上,定位杆(23)的另一头穿在定位孔(17)内,弹簧(15)套在定位杆(23)上,弹簧(15)的一头顶在受压圈的后面(24),另一头顶在受压腔的底部(16)。
参照图3,图3是静态时出液器后视示意图。保险装置(21)在受压腔底部(16)的外面,保险装置(21)由固定柱(20)、保险柱(19)、限位柱(41)和保险轮(22)构成,保险轮(22)上有固定口(43)、缺口(18)和2个限位坑(42),固定口(43)套在固定柱(20)上,保险柱(19)在缺口(18)内。
保险轮(22)可以左右转动,保险柱(19)在缺口(18)内,制约了保险轮(22)旋转的距离,因为固定柱(20)到限位柱(41)的距离和固定口(43)到限位坑(42)的距离是相同的,所以旋转保险轮(22)可以使保险轮(22)的2个限位坑(42)中有一个在限位柱(41)上。
当保险轮(22)的B限位坑(42)在限位柱(41)的时候缺口(18)不在定位孔(17)处,启闭装置的定位杆(23)受保险轮(22)的制约不能从定位孔(17)穿出来,所以即使启闭装置(14)受到任何大的压力,因为启闭装置(14)的定位杆(23)在定位孔(17)处被封闭,启闭装置(14)和密封装置(38)都不能作任何的移动,这样就保证了密封块(30)在受到任何压力的时候都能在出液孔(31)的上面将出液孔(31)封闭。
当保险轮(22)的A限位坑(42)在限位柱(41)上的时候,参见图4,缺口(18)在定位孔(17)处,启闭装置的定位杆(23)可以从缺口(18)处伸出来。
参照图4,图4是静态时出液器俯视示意图。引导槽(29)是位于出液腔底部(33)的凹槽,引导槽(29)有二条引导边(45),引导边(45)是直线平行的,引导边(45)是引导槽(29)的长度,引导边(45)之间的距离是引导槽(29)的宽度。
出液孔(31)在引导槽(29)的左侧前端,出液孔(31)是长条形的透孔,宽度(48)很大,长度(49)很短,出液孔(31)的长度方向与引导边(45)的方向是一致的,密封块(30)也是长条形的宽度(46)很大,长度(47)很短,密封块(30)因为有止前条(37)的制约不能向前移动,密封块(30)受引导边(45)的约束只能在引导槽(29)内从止前条(37)处向后移动。
止前条(37)在出液孔(31)的前端,密封块(30)的首边(44)紧贴止前条(37),密封块(30)在引导槽(29)内覆盖在出液孔(31)的上方,因为引导槽的表面的形状与密封块底面的形状是啮合一致的,所以当密封块(30)在出液孔(31)上面的时候出液孔(31)是处于密闭的状态。
根据常理知道密封块(30)覆盖出液孔(31)周围的面积越大,密封的效果越好,但是捏压出液是依靠将捏压容器产生的压力转变为移动密封块(30)的力才实现的,所以要求密封块(30)移动的行程越短越好,止前条(37)到出液孔首边(50)的距离不大于3毫米,目的是为了既要可靠地密封出液孔(31)又要移动尽量小的距离打开出液孔(31)。
参照图5,图5是静态时回气器(53)侧视剖面示意图。回气器(53)是从容器内(6)将进气管(55)穿过安装孔(56)固定在容器(10)上的,倒勾(52)是在进气管(55)穿过安装孔(56)以后热熔形成的,倒勾(52)在容器(10)的外表上。
密封体(51)呈扁平状中间有一个透孔(60),密封体(51)的向下的一个面是光滑平整的密封面(58),密封面(58)的四周是向下突出的固定壁(62),进气管(55)的一头连接在密封体(51)的上面,进气管(55)的另一头是倒勾(52)。
密封片(61)是个一面是平整光滑密封面(59)的、有两个位置相对的定位条(57)的圆片,密封片的密封面(59)与密封体的密封面(58)相对,密封片(61)的定位条(57)的厚度小于定位口(63)的高度,定位条(57)的宽度小于定位口(63)的宽度,2个定位条(57)的位置是相对称的,密封片(61)的面积小于密封体(51)的密封面(58)的面积。
密封片的密封面(59)可以紧贴在密封体的密封面(58)上,也可以稍微离开密封体的密封面(58),当密封片的密封面(59)紧贴在密封体的密封面(58)的时候,进气口(54)是封闭的,当密封片的密封面(59)离开密封体的密封面(58)的时候,进气口(54)是开启的。
总之,静态的时候,密封块(30)是密封在出液孔(31)的上面,出液孔(31)是封闭的;密封片的密封面(59)是不紧贴在密封体的密封面(58)的,进气口(54)是开启的,容器外的空气可以从进气口(54)进入容器内(6),容器内外的气压是一样的。
同时,图例显示以下情况:
1,密封块(30)不能向上移动。因为密封块(30)的顶部就是外套(40)的底部,外套(40)的顶部就是滑动槽(1),外套(40)的外径大于凹坑(32)的外径,当密封块(30)受到从出液孔(31)来的向上的力量的时候,密封块(30)受外套(40)的制约,外套(40)受滑动槽(1)的制约,而滑动槽(1)是固定的不能向上移动的,所以外套(40)也不能向上移动,密封块(30)不能向上移动。
2,密封块(30)保持一个向下的压力。密封块(30)向下的压力来自内套(36),内套(36)向下的压力来自弹簧(4),弹簧(4)的上端顶在外套(40),外套(40)的顶端顶在滑动槽(1),滑动槽(1)是固定的,所以,密封块(30)无论在什么地方始终保持一个向下的压力密封在出液孔(31)上面。
3,密封块(30)只能沿着引导槽(29)和滑动槽(1)的方向移动的。首先,密封块(30)是在引导槽(29)内,要受制于引导槽(29);其次,密封块(30)的移动直接是受制于内套(36),内套(36)是在密封块(30)的凹坑(32)里,移动内套(36),密封块(30)必然跟随移动,而内套(36)是在外套(40)的里面,内套(36)受制于外套(40),外套(40)移动,内套(36)必然跟随移动,外套(40)的顶部的外面上有一个引导头(3),引导头(3)顶在滑动槽(1)内,引导头(3)可以在滑动槽(1)内移动,外套(40)的引导头(3)移动的时候,弹簧(4)仍然保持对密封块(30)的压力,内套(36)仍然保持对密封块(30)移动的控制力。同时,这个向下的压力也迫使密封块(30)只能在引导槽(29)内活动。
4、受压圈(26)通过牵拉杆(28)连接外套(40)与密封装置(38)的密封块(30)连成一体,动静相同一起行动。
启闭装置(14)与密封装置(38)是动静同步的,要移动一起移动,要不动一起不动,不动的时候密封装置(38)在出液孔(31)的上面,出液孔(31)是封闭的,移动了以后密封装置(38)离开出液孔(31),出液孔(31)是开启的。
5、因为密封膜套(13)的一端的周边连接在受压腔内壁(12)上,另一端的周边连接在受压圈(26)上,密封膜套(13)和受压圈(26)已经在受压腔(25)内将受压腔(25)的前部密封起来,以密封膜套(13)和受压圈(26)为界,受压腔(25)的前部与出液腔内(5)联通,受压腔(25)的后部与出液腔内(5)隔绝。
6、启闭装置(14)移动的时候启闭装置的定位杆(23)要穿出于定位孔(17),让启闭装置的定位杆(23)穿出定位孔(17),启闭装置(14)和密封装置(38)才能移动和开启出液孔(31)。
不让启闭装置的定位杆(23)穿出定位孔(17)启闭装置(14)和密封装置(38)就不能移动,出液孔(31)就保持在一个封闭的状态。
出液孔(31)能否启闭的关键在于启闭装置的定位杆(23)能否从定位孔(17)穿出。
7,保险轮(22)的缺口(18)不在定位孔(17)处,定位孔(17)就被堵住了,定位孔(17)堵住了,启闭装置(14)的定位杆(23)就不能从定位孔(17)中穿出进行移动,启闭装置(14)不可以移动就是密封装置(38)不能移动,密封装置(38)不能移动就是出液孔(31)处于封闭状态。
8,如果静态的时候将容器口(8)向上,回气器(53)在容器(10)的底部,回气器(53)是不会漏液的,因为液体(7)压在回气器(53)上面的时候,密封片(61)在受到液体的压力的时候,会紧贴在进气口(54)的上面将进气口(54)封闭,液体(7)是不能出来的。
同样,容器(10)如果被捏压,容器内(6)会产生一个压力,密封片(61)同样会将进气口(54)封闭。
以上是静态时的状况,下面是动态时的状况。
参照图6,图6是动态时总体侧视示意图。动态时指的是容器(10)被捏压,图中显示的容器(10)向内变形,这时候容器内(6)产生一个压力,压力被传递到容器内(6)的四面八方,在压力的作用下,首先是回气器(53)被封闭,其次是出液器(9)被打开,紧接着是出液器(9)关闭和回气器(53)打开,一切恢复到静态时的状况。
图7、8、9、10分别表述出液器(9)和回气器(53)在动态时的瞬间的状况。
参照图7,图7是动态时出液器侧视剖面示意图。本图是从侧面显示启闭装置(14)在出液腔内(5)有压力的时候,带动密封装置(38)向后移动离开出液孔(31)的动态状况示意图。
如果有一个压力从上面容器内(6)通过液体(7)传递下来成为一个在出液腔内(5)向各个方向扩展推力,受压圈的前面(27)受到液体(7)传递的向后的推力。
当液体(7)的推力大于受压圈后面(24)弹簧(15)的弹力的时候,如果定位杆(23)没有被保险轮(22)堵住,受压圈(26)就在受压腔(25)内向后移动;当受压圈前面(27)的压力小于后面弹簧(15)的弹力的时候,受压圈(26)就在受压腔(25)内向前移动。
因为受压圈(26)的移动,牵拉杆(28)带着密封块(30)作同步的移动,当受压圈(26)向后移动的时候密封块(30)跟随移动从出液孔(31)上面向后移开,出液孔(31)上面的密封块(30)移开以后压力把液体(7)从出液孔(31)中压出去,随着液体(7)的出去,出液腔内(5)压力就消失了,受压圈前面(27)的推力也同时消失,受压圈(26)在弹簧(15)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密封块(30)同步向前移动,密封块(30)重新恢复在出液孔(31)的上面将出液孔(31)封闭。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参照图8,图8是动态时出液器后视示意图。保险轮(22)的A限位坑(42)在限位柱(41)上,缺口(18)在定位孔(17)处,启闭装置的定位杆(23)可以从缺口(18)处伸出来。
参照图9,图9是动态时出液器俯视示意图。动态时密封块(30)只能在引导槽(29)内左右移动,然后准确恢复到静态的位置。
图中,密封块(30)已经从出液孔(31)的上方向右面移动离开出液孔(31)。
因为密封块的首边(44)的形状与出液孔首边(50)的形状是一致的,密封块的首边(44)与密封块长度(47)边的夹角度数和出液孔首边(50)与引导边(45)的夹角的度数是一致的,所以,密封块(30)在引导槽(29)内只能作直线平行的移动,无论密封块(30)在什么位置,密封块的首边(44)与出液孔的首边(50)均保持平行的位置,所以密封块(30)向后移动的时候,是用最短的行程完全打开长条形的出液孔(31),出液孔(31)整个长条形的宽度(48)同时暴露出来可以使液体最快速度地出来,密封块(30)在向前移动的时候,密封块(30)不会有任何倾斜地重新回到出液孔(31)上面,是准确地将出液孔(31)同时全部密封住。
参照图10,图10是动态时回气器侧视剖面示意图。容器(10)在受到捏压以后,不管容器内(6)有无液体(7),容器内(6)都会产生一个压力,密封片(61)在受到压力的时候只能向密封体(51)的密封面(58)上紧贴,压力越大贴的越紧,密封片的密封面(59)与密封体的密封面(58)紧贴就将透孔(60)给封闭了,压力保持下去封闭的状态就一直维持下去,一旦容器内(6)的压力消失,容器内(6)的压力小于容器外的空气压力,容器(10)外的空气就通过进气口(54)将密封片(61)的密封面(59)向容器内(6)推,迫使密封片的密封面(59)离开密封体的密封面(58),使容器(10)外的空气就进入容器内(6)直至容器内外的压力相同。
参照图11,图11是回气器的侧视示意图。引导口(65)的一端联通在定位口(63)高度的中间,另一端与固定壁(62)顶端的缺口(66)联通,2个定位口(63)、引导口(65)、缺口(66)的位置是相对称的。
安装的时候将密封片(61)的定位条(57)放在缺口(66)内,因为定位条(57)、缺口(66)、引导口(65)、定位口(63)的位置是相对称的,沿着引导口(65)旋转密封片(61)就可以将定位条(57)从引导口(65)转入到定位口(63)内,进入定位口(63)以后,因为定位条(57)的厚度大于引导口(65)的高度,定位条(57)不能从定位口(63)内脱出来。

Claims (9)

1.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由出液器(9)、回气器(53)和容器(10)组成,出液器(9)在容器(10)的底部,回气器(53)在容器(10)的顶部,其特征是:出液器(9)由主体(34)、密封装置(38)、启闭装置(14)、保险装置(21)组成,出液器(9)是封口(11)向上固定在容器口(8)向下的塑料容器(10)上使用的,主体(34)由封口(11)、出液腔(39)、受压腔(25)、引导槽(29)、出液孔(31)构成,封口(11)在出液腔(39)的上端,封口(11)与容器口(8)相匹配,引导槽(29)在出液腔的底部(33),引导槽(29)低于出液腔底部(33)的表面,引导槽(29)的前端有一个出液孔(31),出液孔(31)是一个长条形的透孔,出液腔(39)的侧面是水平状的受压腔(25),受压腔(25)与出液腔(39)相联通,受压腔(25)的开口端上方有一个向前伸出来的滑动固定端(2),滑动固定端(2)上有一条滑动槽(1),受压腔的底部(16)有个定位孔(17);密封装置(38)由密封块(30)、内套(36)、外套(40)、弹簧(4)组成,密封块(30)在引导槽(29)内贴在出液孔(31)的上面,密封块(30)的顶部有一个凹坑(32),内套(36)是底在下的中空圆柱杯状体,内套(36)放在凹坑(32)的里面,外套(40)是顶在上的中空圆柱杯状体,外套(40)套在内套(36)的外面,弹簧(4)在内套(36)和外套(40)的中间,外套(40)的顶的上面有引导头(3),引导头(3)在滑动槽(1)的里面;启闭装置(14)由受压圈(26)、牵拉杆(28)、定位杆(23)、弹簧(15)、密封膜套(13)组成在受压腔(25)内,受压圈(26)是一个外径不大于受压腔(25)内径的圆片,牵拉杆(28)的一头垂直地连接在受压圈的前面(27)上,牵拉杆(28)的另一头连接在外套(40)上,密封膜套(13)呈管状柔软有弹性,牵拉杆(28)在密封膜套(13)的中间,密封膜套(13)一端的周边连接在受压圈(26)上,密封膜套(13)的另一端的周边连接在受压腔(25)的内壁(12)上,定位杆(23)的一头垂直连接在受压圈的后面(24)上,定位杆(23)的另一头穿在定位孔(17)内,弹簧(15)套在定位杆(23)上,弹簧(15)的一头顶在受压圈的后面(24),另一头顶在受压腔的底部(16);保险装置(21)在受压腔底部(16)的外面,保险装置(21)由固定柱(20)、保险柱(19)、限位柱(41)和保险轮(22)构成,保险轮(22)上有固定口(43)、缺口(18)和2个限位坑(42),固定口(43)套在固定柱(20)上,保险柱(19)在缺口(18)内;回气器(53)由进气管(55)、密封体(51)、固定壁(62)和密封片(61)构成,密封体(51)呈扁平状中间有一个透孔(60),密封体(51)的一个面是光滑平整的密封面(58),密封面(58)的四周是突出的固定壁(62),固定壁(62)上有二个定位口(63)、二个引导口(65)和二个缺口(66),一个定位口(63)与一个引导口(65)、一个缺口(66)相联通的,进气管(55)的一头连接在密封体(51)的另一个面上,进气管(55)的进气口(54)与透孔(60)相通的,进气管(55)的另一头是一个倒钩(52),倒钩(52)在容器(10)的外表面上,密封片(61)的平整光滑的密封面(59)贴放在密封体(51)的密封面(58)上,密封片(61)有二个定位条(57),定位条(57)在固定壁(62)的定位口(6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引导边(45)是引导槽(29)的长度,引导边(45)之间的距离是引导槽(29)的宽度,引导边(45)是直线平行的,出液孔(31)是长度(49)小于宽度(48)的长条形透孔,出液孔(31)位于引导槽(29)内的前端,出液孔(31)的长度(49)方向与引导边(45)的方向是一致的,密封块(30)的长度(47)和宽度(46)大于出液孔(31)的长度(49)和宽度(48),密封块(30)的长度(47)的两条边是平行的,密封块(30)宽度(46)小于引导槽(29)宽度的尺寸不超过0.10毫米,止前条(37)到出液孔首边(50)的距离不大于3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引导槽(29)的表面的形状与密封块(30)底面的形状是啮合一致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密封块的首边(44)的形状与出液孔首边(50)的形状是一致的,密封块的首边(44)与密封块长度(47)边的夹角度数和出液孔首边(50)与引导边(45)的夹角的度数是一致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其特征是:滑动槽(1)的方向与引导槽(29)的方向是一致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固定柱(20)中心点到限位柱(41)中心点的距离和固定口(43)中心点到限位坑(42)中心点的距离是相同的,固定口(43)中心点到缺口(18)中心点的距离和固定柱(20)中心点到定位孔(17)中心点的距离是相同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其特征是:缺口(18)的面积大于定位孔(17)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定位条(57)的厚度小于定位口(63)的高度,定位条(57)的宽度小于定位口(63)的宽度,定位条(57)的厚度大于引导口(65)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引导口(65)是斜的,一端在定位口(63)的高度的中间与定位口(63)联通,另一端与在固定壁(62)顶端的缺口(66)联通。
CN2009102016022A 2009-10-10 2009-10-10 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 Pending CN102040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16022A CN102040035A (zh) 2009-10-10 2009-10-10 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16022A CN102040035A (zh) 2009-10-10 2009-10-10 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0035A true CN102040035A (zh) 2011-05-04

Family

ID=43906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16022A Pending CN102040035A (zh) 2009-10-10 2009-10-10 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00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802A (zh) * 2017-10-06 2017-12-29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
CN108545305A (zh) * 2018-03-26 2018-09-18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可压缩出液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802A (zh) * 2017-10-06 2017-12-29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
CN108545305A (zh) * 2018-03-26 2018-09-18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可压缩出液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23941U (zh) 一种压式托盘不漏吸管盖
CN2772411Y (zh) 一种调味品瓶
CN104443719A (zh) 一种压式托盘不漏吸管盖
CN102040035A (zh) 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
CN104443721A (zh) 一种托盘不漏吸管盖
CN201538469U (zh) 一种捏压出液与自动进气装置
CN110002094A (zh) 一种弹簧泡沫泵及包装容器
CN103359370A (zh) 一种软体瓶瓶盖
CN206239272U (zh) 一种不滴油的油壶
CN20270415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闭功能的饮料瓶
CN102910355B (zh)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饮料瓶
CN201559861U (zh) 一种捏压出液器
CN102040036A (zh) 捏压出液器
CN204236938U (zh) 一种自动密封式托盘瓶盖
CN102887276A (zh) 一种带隐藏吸管式饮料瓶
CN208264911U (zh) 一种饮用水水桶的封装结构
CN202784180U (zh)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饮料瓶
CN104326152A (zh) 一种压式托盘防漏瓶盖
CN102040025A (zh) 内置式倒封口固定压簧式回气器
CN201545270U (zh) 一种内置式倒封口固定单密封回气器
CN201545269U (zh) 一种内置式倒封口固定片式双重密封回气器
CN104210744A (zh) 一种不漏压式带托盘吸嘴
CN204323947U (zh) 一种托盘不漏吸管盖
CN219173124U (zh) 一种简约方便瓶盖
CN208828399U (zh) 一种防喷溅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