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6431B - 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及协议映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及协议映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6431B
CN102036431B CN200910178755.XA CN200910178755A CN102036431B CN 102036431 B CN102036431 B CN 102036431B CN 200910178755 A CN200910178755 A CN 200910178755A CN 102036431 B CN102036431 B CN 102036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functional entity
protocol
ancp
access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87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6431A (zh
Inventor
成超文
孙默
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787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36431B/zh
Priority to JP2012530104A priority patent/JP5481561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0/070417 priority patent/WO2010145216A1/zh
Priority to KR1020107027924A priority patent/KR101364054B1/ko
Priority to EP10788612.9A priority patent/EP2400712A4/en
Publication of CN102036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431A/zh
Priority to US13/223,361 priority patent/US887475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6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4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及协议映射方法,上述交互功能实体设置在IP边缘节点内,用于实现Rp参考点协议与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之间的交互,且具有如下特征:作为Rp参考点协议的终结点,通过Rp参考点连接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运转于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与接入节点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之间,在IP边缘节点与接入节点之间代理Rp参考点消息;通过ANCP协议连接位于接入节点的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由多个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一起协调负责用户资源管理的情况下,多个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之间进行交互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及协议映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及协议映射方法。
背景技术
资源接纳控制是NGN中引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功能层位于业务控制层和承载传送层之间。通过实行资源接纳控制,向上向业务层屏蔽传送网络的具体细节,从而实现业务控制与传送功能相分离,向下感知传送网络的资源使用情况,通过接纳控制和资源控制,确保正确合理地使用传送网络资源,从而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并防止带宽和业务被盗用。
ITU组织研究并定义了RACF(资源接纳控制功能),详细框架如图1所示:
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E根据网络策略规则、业务控制层提供的业务信息、网络附着功能提供的传送层签约信息,以及传输控制功能提供的资源接纳决策结果,作出网络资源接纳控制的最后决策。
传输控制功能实体TRC-FE与具体业务无关,但与传送技术相关。TRC-FE负责收集和维护传送网的拓扑和资源状态信息,根据拓扑、连接性、网络和节点资源的可用性,以及接入网中传送层签约信息等控制资源的使用,对传送网络实行接纳控制。
传送层由策略执行功能实体PE-FE和传输执行功能实体TRE-FE组成。PE-FE是包到包网关,可以位于用户终端设备和接入网络之间、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或者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是支持动态QoS控制、端口地址转换控制的关键节点。TRE-FE执行TRC-FE指示的传送资源策略规则。
CPN为用户驻地网络,Service control functions为业务控制功能,例如多媒体系统IMS等。NACF(Network Attachment ControlFunctions,网络附属功能)负责提供用户签约数据等信息。
在传输网络中,可能存在多个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一起协调负责用户资源接纳控制的情况,例如,在接入节点与传输实体一起合置的传输控制功能实体TRC-FE,通过Rp接口与上层TRC-FE交互来实现对组播业务的接纳控制,这样可以把组播复制功能下推到接入点,从而节省了大量网络资源。对于这种情况,ITU定义了RCIP协议,通过在两个TRC-FE之间启动该协议实现交互。但是,在具体的宽带网络部署中,接入节点一般由IP边缘节点控制,即IP边缘节点通过ANCP(access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协议来连接/控制各个接入节点。对于上述情况,如果在接入节点重新部署RCIP协议,不仅需要对现网做大量的扩展,对接入节点的性能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协议映射方案,用以解决由多个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一起协调负责用户资源管理的情况下,多个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之间进行交互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该交互功能实体设置在IP边缘节点内,用于实现Rp参考点协议与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之间的交互,且具有如下特征:
作为Rp参考点协议的终结点,通过Rp参考点连接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运转于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与接入节点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之间,在IP边缘节点与接入节点之间代理Rp参考点消息;通过ANCP协议连接位于接入节点的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进一步地,上述交互功能实体包括:第一协议转换模块、第二协议转换模块,其中,第一协议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协议映射规则,将Rp参考点协议消息转换成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第二协议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协议映射规则,将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转换成Rp参考点协议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交互功能实体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其中,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Rp参考点协议消息,并将Rp参考点协议消息输出至第一协议转换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经过第二协议转换模块转换后得到的Rp参考点协议消息发送至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进一步地,上述交互功能实体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其中,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并将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发送至第二协议转换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经过第一协议转换模块转换后得到的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发送至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协议映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资源管理的协议映射方法,包括:交互功能实体在接收到来自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RCIP消息时,将RCIP消息内容转换成ANCP消息内容,并将转换得到的ANCP消息发送给设置在接入节点的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和/或
交互功能实体在接收到来自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ANCP消息时,将ANCP消息内容转换成RCIP消息内容,并将转换得到的RCIP消息发送给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其中,交互功能实体设置在IP边缘节点。
进一步地,上述RCIP消息携带有RCIP消息的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ANCP消息携带有ANCP消息的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预先设置协议映射规则,并且协议映射规则至少包括:RCIP消息的标识与ANCP消息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方案,交互功能实体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进行Rp参考点协议消息与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第一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与设置在接入节点的第二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交互,避免了在接入节点重新部署Rp参考点协议,既减少了对现有网络的扩展,又保证了接入节点的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资源接纳控制功能的结构框架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交互功能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优选交互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由Top-tier TRC-FE发起的请求组播接纳控制的交互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由Co-located TRC-FE发起的组播接纳控制的交互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方案,交互功能实体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进行Rp参考点协议(RCIP)消息与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第一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与设置在接入节点的第二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交互,避免了在接入节点重新部署RCIP协议。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设置在IP边缘节点内,用于实现Rp参考点协议与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之间的交互,且所述交互功能实体具有如下特征:作为Rp参考点协议的终结点,通过Rp参考点连接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运转于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与接入节点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之间,在IP边缘节点与接入节点之间代理Rp参考点消息;通过ANCP协议连接位于接入节点的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Rp参考点协议与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之间的交互包括:接收来自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Rp参考点协议消息,由Rp参考点协议消息的内容转换成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的内容,将转换后的ANCP消息发送至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接收来自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由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的内容转换成Rp参考点协议消息的内容,将转换后的Rp参考点协议消息发送至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但不限于RCIP协议消息来具体实施Rp参考点协议消息。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交互功能实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上述交互功能实体包括:第一协议转换模块21、第二协议转换模块22,其中,第一协议转换模块21,用于根据预设的协议映射规则,将Rp参考点协议消息转换成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第二协议转换模块22,用于根据预设的协议映射规则,将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转换成Rp参考点协议消息。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交互功能实体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23、第一发送模块24,其中,第一接收模块23,用于接收来自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Rp参考点协议消息,并将Rp参考点协议消息输出至第一协议转换模块;第一发送模块24,用于将经过第二协议转换模块转换后得到的Rp参考点协议消息发送至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交互功能实体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25、第二发送模块26,其中,第二接收模块25,用于接收来自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并将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发送至第二协议转换模块;第二发送模块26,用于将经过第一协议转换模块转换后得到的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发送至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下面以实施例一为例,对上述交互功能实体具体介绍。
实施例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优选交互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为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Top-tier TRC-FE)31,第二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为设置在接入节点(Access node)34中的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Co-locatedTRC-FE)32,交互功能实体(IWK)33设置在IP边缘节点(Edgenode)35中。
Top-tier TRC-FE 31通过Rp参考点协议(RCIP)消息与IWK 43交互;Co-located TRC-FE 32通过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与IWK 33交互;IWK 33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进行RCIP消息与ANCP消息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了Top-tier TRC-FE与Co-located TRC-FE之间的交互,避免了在接入节点重新部署RCIP协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协议映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资源管理的协议映射方法,包括:
交互功能实体在接收到来自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RCIP消息时,将RCIP消息内容转换成ANCP消息内容,并将转换得到的ANCP消息发送给接入节点的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其中,交互功能实体设置在IP边缘节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交互功能实体接收的来自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RCIP消息中,携带该RCIP消息的标识,通过协议映射规则中定义的RCIP消息与ANCP消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上述接收到的RCIP消息的标识绑定转换后的ANCP消息的标识,并将该ANCP消息的标识携带在转换后的ANCP消息中,发送至第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交互功能实体在接收到来自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ANCP消息时,将ANCP消息内容转换成RCIP消息内容,并将转换得到的RCIP消息发送给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交互功能实体接收的来自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ANCP消息中,携带该ANCP消息的标识,通过协议映射规则中定义的RCIP消息与ANCP消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上述接收到的ANCP消息的标识绑定转换后的RCIP消息的标识,并将该RCIP消息的标识携带在转换后的RCIP消息中,发送至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结合实施例一中的优选交互系统,上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Top-tier TRC-FE)通过位于IP边缘节点的交互功能实体(IWK)连接接入点内的合置传输功能实体(Co-located TRC-FE),对于这种由接入节点负责的组播接纳控制,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由Top-tier TRC-FE发起的接入节点组播接纳控制(汇聚带宽调整);
(2)由Co-located TRC-FE发起的接入节点组播接纳控制(汇聚带宽调整)。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组播资源接纳控制的交互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由Top-tier TRC-FE发起的请求组播接纳控制的交互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具体流程包括(步骤401-步骤408):
步骤401、Top-tier TRC-FE发起汇聚带宽调整操作,该汇聚带宽调整操作由具体的组播业务指定;
步骤402、Top-tier TRC-FE向IP边缘节点内的IWK发送汇聚资源分配请求消息,该汇聚资源分配请求消息基于RCIP协议设置;
步骤403、IWK接收到汇聚资源分配请求消息(RCIP消息)后,终结该RCIP消息,并初始化带宽调整请求消息,该带宽调整请求消息基于ANCP设置,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将上述RCIP消息(汇聚资源分配请求消息)转换为初始化后的ANCP消息(带宽调整请求消息);
在具体的转换过程中,IWK根据预先定义的协议映射规则,将RCIP消息中的多个字段映射到ANCP消息中,例如,将RCIP消息的aggregate resource object参数中的bandwidth字段映射到ANCP消息的bandwidth-request TLV字段中,从而实现了RCIP消息到ANCP消息的转换。
预先定义的协议映射规则还可以设置协议映射表格,该表格的每一项至少包括RCIP消息的“Connection IP Object”以及ANCP消息的“Transaction ID”,从而实现RCIP消息到ANCP消息的定位。
步骤404、IWK向位于接入节点的Co-located TRC-FE发送转换后的带宽调整请求消息(ANCP消息);
步骤405、Co-located TRC-FE根据接收到的ANCP消息,安装组播资源预算份额;
步骤406、Co-located TRC-FE向IWK发送携带安装结果带宽调整响应消息(ANCP消息);
步骤407、IWK接收到带宽调整响应消息(ANCP消息)后,终结ANCP消息,并初始化汇聚资源分配响应消息(RCIP消息),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将上述的ANCP消息(带宽调整响应消息)转换为初始化后RCIP消息(汇聚资源分配响应消息);
在具体的转换过程中,IWK根据协议映射表格,完成ANCP消息到RCIP消息的定位,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完成ANCP消息中的多个字段到RCIP消息中字段的映射,例如,将ANCP消息的bandwidth-request TLV字段映射到RCIP消息的aggregate resource object参数中的bandwidth字段。
步骤408、IWK向Top-tier TRC-FE发送携带安装结果的汇聚资源分配响应消息(RCIP消息)。
实施例三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由Co-located TRC-FE发起的组播接纳控制的交互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具体流程包括(步骤501-步骤512):
步骤501、用户设备向接入节点发送组播业务请求;
步骤502、位于接入节点的多播传输控制功能实体(MTCF)处理接收到的组播业务请求,如果用户请求的频道在接入节点尚不可用,则MTCF向Co-located TRC-FE请求该频道的资源接纳控制;
步骤503、Co-located TRC-FE执行上述频道的资源接纳控制,如果需要带宽调整,则向IWK发送带宽调整请求消息(ANCP消息);
步骤504、IWK接收到带宽调整请求消息(ANCP消息)后,终结ANCP消息,并初始化汇聚资源分配请求消息(RCIP消息),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将上述的ANCP消息(带宽调整请求消息)转换为初始化后RCIP消息(汇聚资源分配请求消息);
在具体的转换过程中,IWK根据协议映射表格,完成ANCP消息到RCIP消息的定位,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完成ANCP消息中的多个字段到RCIP消息中字段的映射,例如,将ANCP消息的bandwidth-request TLV字段映射到RCIP消息的aggregate resource object参数中的bandwidth字段。
步骤505、IWK向Top-tier TRC-FE发送汇聚资源分配请求消息(RCIP消息);
步骤506、Top-tier TRC-FE接收到该次汇聚资源分配请求消息后,执行组播汇聚资源指派;
步骤507、Top-tier TRC-FE向IWK发送携带指派结果的汇聚资源分配响应消息(RCIP消息);
步骤508、IWK接收到汇聚资源分配响应消息(RCIP消息)后,终结RCIP消息,并初始化带宽调整响应消息(ANCP消息),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将上述的RCIP消息(汇聚资源分配响应消息)转换为初始化后ANCP消息(带宽调整响应消息);
在具体的转换过程中,IWK根据协议映射表格,完成RCIP消息到ANCP消息的定位,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完成RCIP消息中的多个字段到ANCP消息中字段的映射,例如,将RCIP消息的aggregate resource object参数中的bandwidth字段映射到ANCP消息的bandwidth-request TLV字段中。
步骤509、IWK向位于接入节点的Co-located TRC-FE发送转换后的带宽调整响应消息(ANCP消息);
步骤510、Co-located TRC-FE根据接收到的ANCP消息中的指派结果,安装组播资源预算份额;
步骤511、Co-located TRC-FE向MTCF发送资源接纳控制响应消息;
步骤512、MTCF向用户设备发送组播业务响应消息。
如上所述,借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交互功能实体根据预先设置的协议映射规则,进行Rp参考点协议消息与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第一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与设置在接入节点的第二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交互,避免了在接入节点重新部署RCIP协议,既减少了对现有网络的扩展,又保证了接入节点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互功能实体设置在IP边缘节点内,用于实现Rp参考点协议与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之间的交互,且所述交互功能实体具有如下特征:
作为Rp参考点协议的终结点,通过Rp参考点连接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运转于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与接入节点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之间,在IP边缘节点与接入节点之间代理Rp参考点消息;
通过ANCP协议连接位于接入节点的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功能实体包括:
第一协议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协议映射规则,将Rp参考点协议消息转换成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
第二协议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协议映射规则,将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转换成Rp参考点协议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功能实体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Rp参考点协议消息,并将所述Rp参考点协议消息输出至所述第一协议转换模块;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经过第二协议转换模块转换后得到的Rp参考点协议消息发送至所述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功能实体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并将所述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转换模块;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经过第一协议转换模块转换后得到的接入节点控制协议ANCP消息发送至所述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5.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协议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交互功能实体在接收到来自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RCIP消息时,将所述RCIP消息内容转换成ANCP消息内容,并将转换得到的所述ANCP消息发送给设置在接入节点的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和/或
所述交互功能实体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合置传输控制功能实体的ANCP消息时,将所述ANCP消息内容转换成RCIP消息内容,并将转换得到的所述RCIP消息发送给所述顶层传输控制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交互功能实体设置在IP边缘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CIP消息携带有所述RCIP消息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NCP消息携带有所述ANCP消息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设置协议映射规则,并且所述协议映射规则至少包括:RCIP消息的标识与ANCP消息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CN200910178755.XA 2009-09-25 2009-09-25 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及协议映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6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8755.XA CN102036431B (zh) 2009-09-25 2009-09-25 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及协议映射方法
JP2012530104A JP5481561B2 (ja) 2009-09-25 2010-01-29 インターワーキング機能エンティティ及びそのプロトコルマッピング方法
PCT/CN2010/070417 WO2010145216A1 (zh) 2009-09-25 2010-01-29 交互功能实体及其协议映射方法
KR1020107027924A KR101364054B1 (ko) 2009-09-25 2010-01-29 상호 대화식 기능 엔티티 및 프로토콜 매핑 방법
EP10788612.9A EP2400712A4 (en) 2009-09-25 2010-01-29 UNIT WITH INTERACTION FUNCTION AND PROTOCOL ASSIGNMENT METHOD THEREFOR
US13/223,361 US8874758B2 (en) 2009-09-25 2011-09-01 Interworking functional entity and protocol mapp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8755.XA CN102036431B (zh) 2009-09-25 2009-09-25 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及协议映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6431A CN102036431A (zh) 2011-04-27
CN102036431B true CN102036431B (zh) 2013-11-06

Family

ID=43355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875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6431B (zh) 2009-09-25 2009-09-25 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及协议映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74758B2 (zh)
EP (1) EP2400712A4 (zh)
JP (1) JP5481561B2 (zh)
KR (1) KR101364054B1 (zh)
CN (1) CN102036431B (zh)
WO (1) WO20101452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0130A1 (zh) * 2014-05-30 2015-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编辑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KR101717665B1 (ko) * 2016-05-17 2017-03-17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프로토콜 변환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941A (zh) * 2007-04-23 2008-10-29 万里兮 交流纳米发电机及升压方法
CN101459666A (zh) * 2008-05-22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异构网络中实现用户路由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63901A1 (en) * 2001-02-06 2002-08-15 Nokia Corporation Access system for a cellular network
KR100817552B1 (ko) * 2006-09-29 2008-03-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맵핑 테이블을 이용한 IPv4/IPv6 단말 또는 응용프로그램간 프로토콜 변환 장치 및 방법과, 프로토콜 변환장치의 맵핑 테이블 생성 방법
CN101309165B (zh) * 2007-05-14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报告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090055241A1 (en) * 2007-08-23 2009-02-26 Att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Qualiifed Impression Count for Advertis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59599A (zh) * 2007-10-30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层设备策略控制的方法
KR100956314B1 (ko) * 2007-11-19 2010-05-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종 액세스 시스템간의 핸드오버를 위한 프로토콜 변환기및 프로토콜 변환 방법
US20090154478A1 (en) * 2007-12-13 2009-06-18 Alcatel Lucent Scalable Ethernet OAM Connectivity Check in an Access Network
CN101291541B (zh) * 2008-06-04 2013-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演进网络接入电路域业务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US7715391B1 (en) * 2008-07-31 2010-05-11 Juniper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al delivery of multicast content
ES2432063T3 (es) 2009-06-16 2013-11-29 Crystal Pharma, S.A.U. Procedimiento para la obtención de 17-espirolactonas en esteroid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941A (zh) * 2007-04-23 2008-10-29 万里兮 交流纳米发电机及升压方法
CN101459666A (zh) * 2008-05-22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异构网络中实现用户路由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6431A (zh) 2011-04-27
KR20120040083A (ko) 2012-04-26
WO2010145216A1 (zh) 2010-12-23
JP5481561B2 (ja) 2014-04-23
US8874758B2 (en) 2014-10-28
EP2400712A1 (en) 2011-12-28
KR101364054B1 (ko) 2014-02-21
JP2013506324A (ja) 2013-02-21
EP2400712A4 (en) 2014-01-22
US20110314172A1 (en) 201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33365B1 (ko) 액세스 네트워크의 자원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299825B (zh) 一种实现组播承载资源控制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2103779A1 (zh) 一种无线承载的建立方法、接入点设备、用户设备及系统
WO2009114976A1 (zh) 资源接纳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277315A (zh) 一种互联网业务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JP475013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通信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WO2009079844A1 (fr)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e requête de ressource en réseau de prochaine génération
CN103595764B (zh) 一种超大规模VSAT系统的多业务QoS保障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EP2472814B1 (en) Method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systems and 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system
CN101252586B (zh) 一种对家庭网关进行策略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2036431B (zh) 用于资源管理的交互功能实体及协议映射方法
WO2009103192A1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资源释放方法
CN101360113B (zh) 服务质量请求信息的实现方法以及策略执行功能实体
CN100579070C (zh) 一种实现网络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29452A (zh) 家庭网关策略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WO2008017226A1 (fr) Système et procédé de commande de multidiffusion
CN101237448B (zh) 资源接纳控制系统中的策略决策功能实体的选择方法
CN101754284B (zh) 资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282351B (zh) 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及发送资源决策请求消息的方法
CN101222501B (zh) 下一代网络中实现多粒度资源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99815B (zh) 一种业务协商方法及网关以及相关设备
CN102036167A (zh) 资源管理系统中实现资源状况上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77939A (zh)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577944A (zh) 资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025597B (zh) 一种组播接纳控制实现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