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9683A -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9683A
CN102019683A CN2010102824915A CN201010282491A CN102019683A CN 102019683 A CN102019683 A CN 102019683A CN 2010102824915 A CN2010102824915 A CN 2010102824915A CN 201010282491 A CN201010282491 A CN 201010282491A CN 102019683 A CN102019683 A CN 102019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tage
volume
blowing
blow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24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布鲁纳
埃里克·巴赫曼
F·格廷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ones AG
Original Assignee
Kron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ones AG filed Critical Kron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2019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96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9/783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blowing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9/783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blowing pressure
    • B29C2049/7832Blowing with two or more pressure levels
    • B29C2049/7833Blowing with three or more pressure le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84Means for recycling or reusing auxiliaries or materials, e.g. blowing fluids or energy
    • B29C49/42845Recycling or reusing of fluid, e.g. pressure
    • B29C49/42855Blowing fluids, e.g. reducing fluid consump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和设备。在设备(M)的吹塑模(B)中吹塑成型容器(40)的方法,设备通过来自吹塑模的恢复空气操作,该操作在具有低压(P1)的预吹塑阶段(28)和各自具有较高的压力的至少两个另外的吹塑阶段中连续地完成,随后,在具有若干压力段的恢复阶段(32)中,从各个吹塑模中供给空气,来自吹塑模的空气首先供给到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8),这优先于将空气至少供给到分配给预吹塑阶段后的压力段(29)的容积(9)中。设备包括为容积(8)中的压力而设置的吹塑控制部(CU)和控制部件,吹塑控制部包括程序部(S),程序部用于优先地将空气首先供给到容积(8),并且可以用于将容积(8)中的压力限制成低压的若干倍。

Description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设备(M)的吹塑模(B)中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在吹塑模(B)中吹塑成型容器的设备(M)。
背景技术
在根据DE 10 2004 014 653 A已知的方法中,在恢复阶段,来自各个吹塑模的空气首先被供给到分配给比预吹塑阶段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并且仅在此后,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被从该容积供给,压力被控制为预吹塑阶段的压力。预吹塑阶段之后的更高的吹塑阶段达到相对较高的大约30bar的压力,而最高的吹塑阶段的达到非常高的大约40bar的压力。仅在恢复阶段的最高压力段中,来自各个吹塑模的空气被供给到所述容积,直到近似地对应于预吹塑阶段之后的吹塑阶段的压力的压力,而在恢复阶段的下一个压力段向操作空气贮存器(operating airstorage)供给。除了在最高的吹塑阶段的高压力要求不希望的高能量需求之外,用于预吹塑阶段的、其次地供给的压力也不适当地低。在吹塑处理中,由于供给和预吹塑阶段,在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压力变化,并且由于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的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较低,在预吹塑阶段存在极其不期望的波动。预吹塑阶段可能根据温度分布(profile)已经明确地确定了预制体的材料分布,这在后面的吹塑阶段中很难再改变。这样,上述的波动则导致吹塑成型的容器的容积的恒定性并不令人满意,和/或导致容器的各段(segment)重量不均一。由于在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仅有较低压力势,此外,气流在预吹塑阶段会变得亚临界。由此,由于恢复阶段的供给而在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引起的压力变化,预吹塑阶段容积流率不能调节成严格地重复。结果,由于在预吹塑阶段中的波动,不能确保吹塑成型的容器的质量恒定。
在根据EP 1922206A已知的方法中,在恢复阶段中,若干个消耗体共用的容积首先被优先供给以在该容积中建立起相对低的大约17bar的压力,并且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仅被其次地供给,在该容积中仅强制性地形成用于预吹塑阶段的非常低的压力势,导致上述缺点。在这种已知的方法中,预吹塑阶段之后的吹塑阶段被执行为达到相对地高的大约18bar的压力,而在最高的吹塑阶段,通过要求极高能量需求的高达40bar的压力来实现操作。
在根据DE 102007015105A已知的方法中,以级联的方式建立压力,在恢复阶段中吹塑模释放压力时的最低压力段被用于预吹塑阶段用的容积中的压力建立,这会导致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的压力势相对较低,涉及上述缺点。如果预吹塑阶段被实现为最终吹塑阶段的第一压力建立步骤,则预吹塑阶段被整合在最终吹塑阶段的级联式压力建立过程中。具体地,预吹塑压力由单个贮存器建立,并且在处理中,源自最低的压力释放阶段的吹塑模的压缩气体的部分被用于建立预吹塑压力。但是,在具有若干个均由来自若干个单独的贮存器的压力的压力建立步骤的情况下,如果预吹塑阶段被实施为最终的吹塑阶段,最终的吹塑阶段的最低的压力释放步骤被用于预吹塑阶段的压力建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始所提到的方法和设备,借助于该方法和设备能够确保吹塑成型的容器,特别是塑料瓶的恒定地高的质量。
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在设备(M)的吹塑模(B)中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来实现。其中设备(M)被来自吹塑模的恢复吹塑空气操作,该操作在具有低压力的预吹塑阶段和各自具有较高压力的至少两个另外的吹塑阶段中连续完成,随后,在恢复阶段中,空气在连续的压力段中以彼此不同的低压被从吹塑模供给到全部吹塑模公用的、各单独的容积中,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恢复阶段中,按照时间顺序,首先,来自吹塑模的空气被供给到分配给低的吹塑阶段的至少一个容积中,然后,空气被供给到分配给较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
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在吹塑模(B)中吹塑成型容器的设备(M)来实现,所述设备被来自吹塑模的恢复空气操作,所述设备(M)具有:对于全部吹塑模(B)公用的、能够连接到主供应部的、被分配给预吹塑阶段和至少两个另外的吹塑阶段的独立的容积;在容积和各吹塑模之间的被有选择地致动的开关阀;以及至少为在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占优的压力而设置的可编程电子吹塑控制部(CU)和压力控制部件(F),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控制部(CU)包括程序部(S),所述程序部(S)用于相对于较高的吹塑阶段优先将来自各个吹塑模(B)的空气供给到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还用于在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建立起比压力(P1)高的压力。
通过在用于较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之前或者在任何情况下在时间上在更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之前,首先供给用于预吹塑阶段的容积,在预吹塑期间出现压力变化的可能性极其低或者不再存在,由此确保了吹塑成型的容器的良好的稳定性和所述容器的各段重量的稳定性。
在优选的方法变化例中,在恢复阶段中,用于预吹塑阶段的容积在时间上在较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之前被供给。在供给用于较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开始时,对于用于预吹塑阶段的容积的供给可以进一步持续或者同时地经过一定的时间段完成。
根据本方法,如果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在恢复阶段中被来自吹塑模的空气优先地供给,并且仅在至少一个相对地高压力阶段中供给,在至少一个另外的容积被供给之前或之后,则能够在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产生有利的压力势,例如,产生与在预吹塑阶段期间在吹塑模中或预制体中建力的压力相比较相对较高的压力,使得在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的不可避免的压力变化不再对预吹塑阶段有影响,或者最多具有明显减小的影响。由于较高的压力势或较高的压力,能够使用相对较小的节流阀,借助于该节流阀在预吹塑阶段进行操作,使得预吹塑阶段压力和预吹塑量可以严格地重复并且最重要的是对于整个预吹塑阶段基本上保持恒定。因此,通过同等的预吹塑阶段确保了吹塑成型的容器的恒定的质量。同样,用于预吹塑阶段之后的吹塑阶段的容积能够被比用于更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优先地供给,以进一步以高的恒定性成型预制体。
根据该限定,来自吹塑模的空气指来源于位于吹塑模中的容器的空气。
通过跳过压力段的技巧,其可以说被用于在恢复阶段通过将来自吹塑模的空气优先地供给到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而进一步向较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供给,所述容积然后在设备的预吹塑阶段中以基本上独立于压力变化的方式在恒定的条件下工作,以实现恒定地良好的最终质量。与压力控制装置配合,吹塑控制部的程序部一直在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提供足够高的压力势,这确保了在全部预吹塑阶段中的恒定的质量水平。如果,吹塑控制部的程序部仅次级控制供给到另外的容积的空气,例如用于至少一个另外的较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的空气供给,这对于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的压力势没有任何影响。由于优先供给,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的压力势或压力水平足够高,在预吹塑阶段中,不需要利用不适当大的节流阀,而可以为预吹塑阶段压力和预吹塑阶段空气量选择优选小的节流阀,从而出现亚临界流(subcritical flow)的可能性非常低或者甚至被消除。
在适当的方法的变化例中,在来自各个吹塑模的空气也被供给到至少一个另外的容积之前,该空气至少在恢复阶段中以最高的低压压力段被供给到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如果采用若干个吹塑阶段和若干个释放压力段,则空气在恢复阶段中优选可选地在下一个较低压力阶段被供给到用于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优选地,该供给并不需要在释放压力段的整个时间段上进行,而是可以在时间上限定成使得在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可靠地实现所期望的高的压力势。
以监测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的压力建立的方式,被供给到的空气被适当地及时限制,优选地达到近似对应于预吹塑阶段压力的2倍至5倍的压力值,或者达到预吹塑阶段压力的3倍至5倍的压力值。
在另一个适当的方法的变化例中,通过优先供给到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在该容积中建立起与预吹塑阶段相关的压力,而在预吹塑阶段中不会有亚临界流进入吹塑模。这样,预吹塑阶段的亚临界流被可靠地防止,不然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的压力变化会在吹塑模中产生影响。
在又一个适当的方法的变化例中,在预吹塑阶段后的作为中间阶段的吹塑阶段中采用一压力,该压力仅是预吹塑阶段压力的1.5倍至3倍,优选大约是预吹塑阶段压力的2倍。在该仅被进行到相对地低的压力的中间吹塑阶段中,节省了能量,并且在预吹塑阶段可选择地被稍微膨胀的并且在处理中被机械地拉伸的预制体相对快速地达到容器的尺寸,然而还未发展出容器的细节部分。这提供了优点:随后,可以进行仅达到相对较低的最大压力的较高的吹塑阶段,以精确成形和稳定该容器。然而,相对较低的最大压力在吹塑处理中节省了大量能量。
适当地,吹塑阶段中的压力被限制到大约10bar至35bar的最大压力,优选地为28bar至35bar,鉴于现有技术中通用的达到40bar的最大压力,这相当大地节省了能量。
根据该方法,来自各个吹塑模的空气在至少一个恢复阶段压力段中能够被次级供给到分给中间吹塑阶段的容积中,其中该至少一个恢复阶段压力段以比优选供给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的的压力段低的压力操作。
在具有三个具有不同的高压的吹塑阶段和对应的多个释放压力段的吹塑成型处理中,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仅在恢复阶段压力段期间在低压中的最高压力下被供给。该压力段或低压的较低的一个压力段能够被用于供给其他的容积或其他的消耗体,例如,工厂的压缩空气管道系统。
在具有处于不同的高压的四个以上的吹塑阶段的吹塑成型处理中,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可以优先在最高的恢复阶段压力段中的一个压力段期间被供给,其次,下一个较低压力段用于供给其他的容积或者其他的消耗体。最高的压力段可用于供给例如第二吹塑阶段的容积,下一个较低压力段被用于供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仅再下一个较低压力段用于供给较高的吹塑阶段的单个或多个容积。
在该设备中,节流阀能够被布置于开关阀的上游或者下游,或者被布置在开关阀内。该开关阀优选地是经由吹塑控制部控制的具有凸轮或磁体操作部的二位二通阀(2/2-way valve)。
该节流阀优选地是能够将预吹塑阶段中的处理流体分别地调节成各个所需要的流体的可调节节流阀。该节流阀或者布置于沿流动到吹塑模的方向封闭的单向节流阀,或者被单向阀旁通,其中该单向阀朝向吹塑模封闭并且使在流动到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的方向上的至少基本上不受限制的并且大的截面畅通(clear)。由此,预吹塑阶段所需要的节流阀对于从各个吹塑模到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的空气的优先供给没有任何影响,从而对于建立所需要的高压力势来说,避免了节流损失并且在每种情况中相对较短的时间段是足够的。
为避免到吹塑模的长流路和由此产生的流动影响,在吹塑成型处理中,合适的是,将容积布置于转动的设备部分中。优选地,各容积具有环形通道的形状,设备的吹塑模能够容易地连接到该环形通道。在设备中能够使用多达50个以上的吹塑模。
至少在预吹塑阶段中另外也在设备启动时已经实现最佳的状态,合适的是,将压力控制阀布置在具有压缩空气的主供应部和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之间,其中预吹塑阶段被调节到压力与能够由来自各个吹塑模的空气的优先供给产生的压力基本相同。该压力能够等于预吹塑阶段压力的若干倍,然而,由于来自吹塑模的释放压力段的恢复空气,由于设备至少能够在预吹塑并且可能至少在下一个较高的吹塑阶段中独立于主供应部地操作,通常仅需要在设备的启动阶段建立该压力。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主题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用于从变温的预制体吹塑成型容器、特别是吹塑成型塑料瓶的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其中以短划线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
图2以与图1中示出的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吹塑成型处理相关的附加解释性说明示出了处理图,和
图3示出了以短划线在图1中示出的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执行的吹塑成型处理的示意性处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实线示出的设备M(吹塑成型机)的第一实施方式包括例如压缩机或压缩空气贮存器的主供应部3,该主供应部3经由转动传输引入部(rotary transmission leadthrough)24连接到转动设备部24’中的配气机构(distribution)4。从配气机构4开始,若干个平行导管经由压力控制阀5、6、7分支到分配给若干个吹塑阶段的容积8、9、10。容积8、9、10以环形通道的形式适当地设置于转动设备部24’并且经由开关阀(具有比如凸轮操作部或磁体操作部Z等机械操作部的二位二通阀)均被单独地连接到另一个配气机构17,例如被连接到各站(未示出)处的配气器的一部分,设置在设备M中的若干个吹塑模中的每一个吹塑模B均经由导管18连接到该配气机构。可以采用多达36个或更多的吹塑模B。
压力控制阀5、容积8和开关阀11例如被分配给以压力P1或更小的压力操作的预吹塑阶段。压力控制阀6、容积9和开关阀13被分配给另外的吹塑阶段,这里是中间吹塑阶段并达到压力Pi。压力控制阀7、容积10和开关阀15最后被分配给以比压力Pi和压力P1更高的压力P2操作的另外的吹塑阶段。至少在开关阀11中设置节流阀12,节流阀12能够被布置于开关阀11的上游或者下游或者被布置在开关阀11中。用于预吹塑阶段的节流阀12被布置在单向节流阀12’中,或者能够被单向阀12’旁通,其中单向阀12’在到吹塑模B的流动方向封闭并且在到容积8的流动方向上使基本上不受限制的并且大的截面畅通。可选地,节流阀14、16还可以被设置在开关阀13、15中。
可编程的或者被编程的电子吹塑控制部CU作用为用于吹塑处理的控制部并且至少作为开关阀11、13、15的控制部。吹塑控制部CU例如包括程序部S,程序部S在恢复阶段的吹塑处理中,在例如空气从吹塑模B经由配气机构17和开关阀13被其次地供给到容积9中之前,经由开关阀11和单向阀12’将来自各个吹塑模B的空气优先或者首先供给到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8中。至少为容积8设置例如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计等压力控制部件F,并且压力控制部件F与吹塑控制部CU信号传输连接并且控制容积8中的压力或压力势,从而在吹塑模B的恢复阶段中,压力控制部CU能够根据该压力准确地调节直到在容积8中获得所期望的压力势或者压力的时间段,其中开关阀11在该时间段内被调节成打开。
此外,连接至消耗体(consumer)19的导管20被连接至配气机构17,配气机构17例如是用于各个吹塑模B的拉伸装置或者是工厂的压缩空气管道系统,例如主供应部3的压缩机能够被从该配气机构17供给。在导管20中,布置有开关阀21、分配给开关阀21的并且在到配气机构17的流动方向上关闭的单向阀22,还布置有另外的容积23。此外,开关阀25被连接到配气机构17并且具有伸入大气的排气消音器26。
在参考图1说明至此的设备M的实施方式中,图2中示出的吹塑处理例如借助于开关阀11、13、15、21和25在吹塑模B中通过三个吹塑阶段(预吹塑阶段28、中间吹塑阶段29和最高吹塑阶段30)以及若干个压力段R1、R2、R3中的恢复阶段32来执行和控制。在36处,空气被放到大气中。
在图1中,另外以短划线示出了设备M的第二实施方式,借助于该设备M,图3中的吹塑处理能够通过四个(或四个以上)吹塑阶段(预吹塑阶段28、中间吹塑阶段29、较高吹塑阶段30、最终吹塑阶段30’,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高压P1、Pi、P2、P2’)以及具有例如共计五个分别处于不同的低压的压力段R1’、R1、R2等的恢复阶段32来进行。在图3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用于最高吹塑阶段30’的另外的开关阀15’(可选地具有节流阀16’)、被分配的容积10’和压力控制阀7’。另一个导管20’从配气机构17分支到消耗体19,在导管20’中设置了开关阀21’、单向阀22’和另外的容积23’。
图2中示出的处理图以曲线K示出了吹塑模B中的压力随时间的进展。预吹塑阶段28通过将图1中的开关阀11从关闭位置切换至导通位置的开关操作来控制,持续预定的时间段,然后以恒定地保持预吹塑阶段压力P1的状态结束。然后,开关阀11再次被置于关闭位置。在预吹塑阶段中,被引入吹塑模B并且包括一定的温度分布的预制体P轻微膨胀并且优选地沿轴线方向由拉伸杆(stretching rod)39机械地拉伸。在预吹塑阶段28之后,预制体P仍未完全达到或者一点儿也没有达到吹塑模B的内壁。
中间吹塑阶段29通过开关阀13从所示出的关闭位置向导通位置的切换利用来自容积9的空气而开始。在中间吹塑阶段29中,预制体P经过达到压力Pi的预定的时间段而很大程度地达到待形成的容器40的尺寸,但没有产生最终的细节部分。一旦吹塑模B中达到压力Pi,开关阀13就被切换到所示出的关闭位置。通过将开关阀15从图1中示出的关闭位置切换到导通位置而开始随后的吹塑阶段30,并由吹塑控制部CU执行预定的时间段,直到达到压力P2(最终吹塑)。压力P2沿曲线部31保持,其中应指出这里的压力可以相对地较低并且等于30bar或者更小。在曲线部31的末端(吹塑阶段30的预定时间段之后),开关阀15被再次调整到所示出的关闭位置。完成容器40。
现在,随后为该吹塑模B进行具有若干个压力段R1、R2、R3的恢复阶段32,直到最终达到36处的减压状态。在压力阶段R1中,通过例如首先将开关阀11从图1中的关闭位置切换到导通位置,来自吹塑模B或容器40的空气经由打开的单向阀12’被供给到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8,直到在容积8建立起大约16bar至22bar的压力。在图2中,这在压力段R1到例如大约30bar的压力33的过程中完成,如箭头37所示。然后,开关阀11被再次调节至图1中所示的关闭位置。正好此时,开关阀13被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调节到导通位置,并且在下一个较低压力段R2中,来自吹塑模B的空气被供给到容积9中,并在容积9中达到大约13bar的压力,如箭头38所示。如箭头37、38所示,这里中间吹塑阶段29可以说在供给容积8的过程中被“跳过”,即,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方式实现供给,在现有技术中,供给通常以进入下一个较低的阶段的方式完成。
空气从吹塑模B到容积8或到容积9中的供给并不必须在各个压力段R1、R2的整个时间段上执行,但是其被适当地及时限制,使得在各个容积8、9中正好建立起预定的最优压力。在下一个较低压力段R3中,来自吹塑模的空气例如经由开关阀21被供给到用于其他的消耗体19的其他的容积23,并在容积23中达到大约5bar的压力35。最后,在36处,来自吹塑模B的残留空气通过致动开关阀25经由排气消音器26被最终排到大气中。沿着曲线部31,最终稳定地形成容器40,如41处所示。
在预吹塑阶段28中,用于容器40的最终结构41的、预制体P中的各段重量或材料的最终分布已经大致形成,可选地在中间吹塑阶段29中进行修正。在另外的吹塑模B的吹塑处理中,随后以时间上错开的方式进行相同的操作,从而容积8被周期性地供给。尽管在容积8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压力变化,由于该周期性的空气供给,在容积8中由于空气优先供给至容积8的而产生充足地高的压力势,借助于该压力势,经由能够被实现为相对地小的节流阀而能够获得关于压力P1和各个预吹塑空气的量的、非常恒定的预吹塑阶段状态,由于容积8中较高的压力势,经由该小的节流阀12,不可避免的波动不会在吹塑模B中产生任何影响,并且发生亚临界流的可能性非常低,直到不存在。
在图3中示出的吹塑处理中,曲线C也是通过图1中以短划线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组件而产生的。这里,利用至少四个达到例如正好大约35bar的压力P2’的吹塑阶段进行操作,并且恢复阶段32’以例如五个压力段的方式被控制。如箭头37或37’所示,来自吹塑模B的空气在最高的压力段R1’或下一个较低压力段R1期间被供给到分配给预吹塑阶段的容积8中,以在容积8中产生前述的高的压力势或充足地高的压力,借助于该高的压力或压力势,能够获得很大程度地恒定的预吹塑阶段状态。可选地,与箭头37’对应,首先供给容积9,此后立即(箭头37),供给容积8。在各情况中,在用于更高的吹塑阶段例如30’的容积被供给之前供给容积8。最高的吹塑阶段30’被通过将图1中的开关阀15’从关闭位置调节到导通位置控制。恢复阶段32’的第一压力段R1’和第二压力段R1例如通过致动开关阀11和/或开关阀13来控制,而下一个较低压力段R2能够例如通过致动开关阀15来控制。其他的压力段和在36处的放气能够通过致动开关阀15’或致动开关阀21或21’来分别控制。
压力控制阀5、6、7、7’被调节至在各情况中用于吹塑处理的各容积8、9、10、10’所需要的压力。例如,用于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的压力控制阀5被调节至大约20bar的压力,这对应于由空气从吹塑模B至容积8的优先供给所建立的压力。为启动设备M,对于全部的容积8、9、10、10’,采用主供应部3。
本发明另外包括相对于供给用于至少一个更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优先供给用于预吹塑阶段的容积8,即根本不采用恢复阶段的最低可用压力段供给容积8,而是总是至少跳到对更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的供给。这意味着,例如,首先对容积8或容积9供给,而仅在容积8供给之后对容积10供给。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设备(M)的吹塑模(B)中吹塑成型容器(40)的方法,其中设备(M)被来自吹塑模的恢复吹塑空气操作,该操作在具有低压力(P1)的预吹塑阶段(28)和各自具有较高压力(Pi、P2、P2′)的至少两个另外的吹塑阶段(29、30、30’)中连续完成,随后,在恢复阶段(32、32’)中,空气在连续的压力段(R1~R3)中以彼此不同的低压(33、34、35)被从吹塑模(B)供给到全部吹塑模(B)公用的、各单独的容积(8、9)中,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恢复阶段(32、32’)中,按照时间顺序,首先,来自吹塑模(B)的空气被供给到分配给低的吹塑阶段(28、29)的至少一个容积(8、9)中,然后,空气被供给到分配给较高的吹塑阶段的容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恢复阶段(32、32’)中,优先于至少向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之后的所述压力段(29、30、30’)的或更高压力段的容积中的一个容积(9)的供给,来自各个吹塑模(B)的空气首先被供给到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中,并且优选地在该容积(8)中建立起比所述低压力(P1)高的压力势,该压力势优选是所述低压力(P1)的至少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恢复阶段的最高的低压(33)的压力段(R1)的过程中或者优选地在下一较低压力(34)的压力段(R2)的过程中,来自各个吹塑模(B)的空气被供给到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监测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中的压力升高的方式,及时限制至少到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中的优先空气供给,优选压力升高至对应于所述低压力(P1)的大约2倍至5倍的压力值,更优选地压力升高至对应于所述低压力(P1)的3倍至5倍的压力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优先供给到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的容积(8)中的空气,在该容积(8)中建立起与所述低压力(P1)相关的压力,这至少很大程度地避免临界流在所述预吹塑阶段(28)流入吹塑模(B)。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吹塑阶段(28)之后的、作为中间吹塑阶段的吹塑阶段(29)中,以压力(Pi)并且经过一时间段完成操作,其中,所述压力(Pi)大致是所述低压力(P1)的1.5倍至3倍,优选大致是所述低压力(P1)的2倍,并且所述时间段比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时间段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阶段(30、30’)的压力(P2、P2′)被限制为大约10bar至35bar,优选为28bar至35bar。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恢复阶段的压力段(R2)中,分配给所述中间吹塑阶段(29)的容积(9)被供给,其中所述恢复阶段的压力段(R2)通向下一个比压力段(R1、R1’)的压力低的低压(34),在压力段(R1、R1’)中,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的容积(8)被供给。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力(P1、Pi、P2)下的三个吹塑阶段(28、29、30)中的吹塑成型过程中,仅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在所述恢复阶段压力段(R1)期间被以最高的低压(33)优先供给。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力(P 1、Pi、P2、P2’)下的至少四个吹塑阶段(28、29、30、30’)的吹塑成型过程中,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在两个最高的恢复阶段压力段(R1’、R1)中的一个压力段期间被优先供给。
11.一种用于在吹塑模(B)中吹塑成型容器(40)的设备(M),所述设备被来自吹塑模的恢复空气操作,所述设备(M)具有:对于全部吹塑模(B)公用的、能够连接到主供应部(3)的、被分配给预吹塑阶段(28)和至少两个另外的吹塑阶段(29、30、30’)的独立的容积(8、9、10、10’);在容积(8、9、10、10’)和各吹塑模(B)之间的被有选择地致动的开关阀(11、13、15、15’);以及至少为在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中占优的压力而设置的可编程电子吹塑控制部(CU)和压力控制部件(F),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控制部(CU)包括程序部(S),所述程序部(S)用于相对于较高的吹塑阶段(29或30)优先将来自各个吹塑模(B)的空气供给到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中,还用于在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中建立起比压力(P1)高的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阀(11)的上游或者下游,或者在所述开关阀(11)中,布置由所述吹塑控制部(CU)控制的节流阀(12),所述开关阀(11)优选是具有凸轮或者磁体操作部(Z)的二位二通开关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12)优选可调节的节流阀,所述节流阀(12)被布置在单向节流阀(12’)中或者被单向阀(12’)旁通,其中所述单向节流阀(12’)阻断向所述吹塑模(B)的方向的流动,所述单向阀(12’)阻断朝向所述吹塑模(B)的方向的流动并且在向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的容积(8)流动的方向上使非节流的并且大的截面畅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8、9、10、10’)被配置于在吹塑成型处理过程中转动的设备部件(24’)中,优选以环形通道的形式被配置于在吹塑成型处理过程中转动的设备部件(24’)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供应部(3)和分配给所述预吹塑阶段(28)的容积(8)之间配置有压力控制阀(5),所述压力控制阀(5)被调节成与能够通过从所述吹塑模(B)到所述容积(8)的优先供给空气产生的压力基本相同的压力。
CN2010102824915A 2009-09-10 2010-09-10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20196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41013A DE102009041013A1 (de) 2009-09-10 2009-09-10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lasformen von Behältern
DE102009041013.9 2009-09-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9683A true CN102019683A (zh) 2011-04-20

Family

ID=4353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24915A Pending CN102019683A (zh) 2009-09-10 2010-09-10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58080B2 (zh)
EP (1) EP2298534A3 (zh)
JP (1) JP5751773B2 (zh)
CN (1) CN102019683A (zh)
DE (1) DE10200904101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0319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变的中间压力水平的吹塑机
CN105415644A (zh) * 2015-10-29 2016-03-23 广州星一贸易有限公司 中空容器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75649A1 (de) * 2011-05-11 2012-11-15 Homag Holzbearbeitungssysteme Gmbh Bearbeitungsvorrichtung
DE102011101259A1 (de) * 2011-05-11 2012-11-15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fo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DE102011110962A1 (de) 2011-08-18 2013-02-21 Khs Corpoplas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lasformung von Behältern
FR2991227B1 (fr) * 2012-05-30 2014-07-04 Sidel Participations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recipient a partir d'une ebauche, avec retroaction en fonction d'une pression reelle de fin de presoufflage
FR2997339B1 (fr) * 2012-10-29 2014-12-12 Sidel Participations Procede de soufflage de recipients avec un palier, et machine pour ce procede
WO2014068080A1 (en) * 2012-11-01 2014-05-08 Norgren Gmbh Stretch blow molding system with simultaneous preblowing valve actuation
EP2987604B1 (de) * 2014-08-20 2016-11-16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Vakuumrecycling in einer Behälterbehandlungsanlage
DE102014115645A1 (de) * 2014-10-28 2016-04-28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Umfo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mit Querschnittsveränderung eines Volumenstroms
DE102016125552A1 (de) 2016-12-23 2018-06-28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lasformen von Behältnissen mit beweglichem Bodenteil
DE102016125586A1 (de) 2016-12-23 2018-06-28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lasformen von Behältnissen mit beweglichem Bodenteil
DE102017215461A1 (de) * 2017-09-04 2019-03-07 Krones Ag Verfahren zur Leckage-Erkennung in einer Vorrichtung zum Umformen von Behälter-Vorformlingen
WO2021054403A1 (ja) * 2019-09-20 2021-03-25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樹脂製容器のブロー成形装置およびブロー成形方法
DE102021128205A1 (de) * 2021-10-28 2023-05-04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fo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zu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mit verstellbarer Drossel
DE102022122881A1 (de) 2022-09-08 2024-03-14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Umfo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zu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mit Maschinenregelung
DE102022122879A1 (de) 2022-09-08 2024-03-14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fo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zu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mit geregeltem Druckluftrecycl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4653A1 (de) * 2004-03-25 2005-10-13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insbesondere wärmebeständigen Hohlkörpers
GB2431372A (en) * 2005-10-18 2007-04-25 Ebac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low moulding articles
CN101014458A (zh) * 2004-08-31 2007-08-08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吹塑成型过程中的空气回收
WO2009004472A2 (en) * 2007-07-03 2009-01-08 S.I.P.A. Societa' Industrializzazione Progettazione Automazione S.P.A. Method for recycling energy in a blow moulding machine for blow moulding contain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0572B2 (ja) * 1980-05-09 1983-11-11 大同酸素株式会社 ブロ−ガス回収を伴う中空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4488863A (en) * 1981-02-23 1984-12-18 The Continental Group, Inc. Recycling of blow air
DE4340291A1 (de) * 1993-11-26 1995-06-01 Krupp Corpoplast Masch Mehrfachnutzung von Blasluft
DE4340290A1 (de) * 1993-11-26 1995-06-01 Krupp Corpoplast Masch Mehrfachnutzung von Arbeitsluft
JP3666124B2 (ja) * 1995-07-18 2005-06-29 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 延伸ブロー成形部の各種駆動装置のエア作動方法及び装置
JP3801766B2 (ja) * 1998-01-27 2006-07-26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ブローエァーの回収方法
FR2827541B1 (fr) * 2001-07-20 2005-07-01 Technoplan Engineering S A Dispositif de soufflage d'emballages
DE102004044260A1 (de) * 2004-09-14 2006-04-06 Sig Technology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lasformung von Behältern
FR2889993B1 (fr) 2005-08-23 2007-12-28 Technoplan Engineering S A Sa Procede de soufflage au moyen d'un gaz d'un emballage et installation de mise en oeuvre.
ITTV20060169A1 (it) * 2006-09-26 2008-03-27 Acqua Minerale San Benedetto Spa Apparato per il soffiaggio di contenitori in materiale plastico con recupero del gas compresso di soffiaggio e relativo metodo di funzionamento
US20080191394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Ebac Limited Blow mou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02007015105B4 (de) 2007-03-29 2022-03-10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Blasformen
DE102008061492A1 (de) 2008-12-10 2010-06-17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ökonomischen Herstellung von Kunststoffbehältern
DE102009020738A1 (de) * 2009-05-11 2010-11-25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Blasfo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mit reduziertem Totvolumen
DE102010024277A1 (de) * 2010-06-18 2011-12-22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Blasmaschine mit Druckluftrecycl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4653A1 (de) * 2004-03-25 2005-10-13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insbesondere wärmebeständigen Hohlkörpers
CN101014458A (zh) * 2004-08-31 2007-08-08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吹塑成型过程中的空气回收
GB2431372A (en) * 2005-10-18 2007-04-25 Ebac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low moulding articles
WO2009004472A2 (en) * 2007-07-03 2009-01-08 S.I.P.A. Societa' Industrializzazione Progettazione Automazione S.P.A. Method for recycling energy in a blow moulding machine for blow moulding container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0319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变的中间压力水平的吹塑机
CN103770319B (zh) * 2012-10-19 2016-08-17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将塑料预制件成形成塑料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15644A (zh) * 2015-10-29 2016-03-23 广州星一贸易有限公司 中空容器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58080B2 (en) 2014-02-25
EP2298534A3 (de) 2017-04-19
JP2011056944A (ja) 2011-03-24
EP2298534A2 (de) 2011-03-23
US20110057343A1 (en) 2011-03-10
JP5751773B2 (ja) 2015-07-22
DE102009041013A1 (de) 2011-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9683A (zh)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US7320586B2 (en) Container blowing device
CN101014458B (zh) 吹塑成型过程中的空气回收
US8287798B2 (en) Method for blow-molding a packaging container using a gas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ame
US5648026A (en) Multiple utilization of blow-mold air
CA2692499C (en) Method for recycling energy in a blow moulding machine for blow moulding containers
US10022905B2 (en) Adiabatic high pressure generation
EP1777056A1 (en) Blow mou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770319B (zh) 将塑料预制件成形成塑料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46051B (zh) 用于经济地生产塑料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38658B (zh) 以横截面变化的体积流成形塑料预制件的方法和设备
CN212666666U (zh) 用于将塑料型坯重塑为塑料容器的设备
US9586358B2 (en) Blow moulding machine with cooling of the base in the stabilization phase
US20080191394A1 (en) Blow mou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5383041B (zh) 在容器处理单元中真空再循环用的装置和方法
TW201429671A (zh) 具有同步預吹閥致動之拉伸吹塑模製系統
CN111315555A (zh) 拉伸吹塑成型装置和吹塑成型方法
US20130153809A1 (en) Blowing Machine Valve
CN116001243A (zh) 用于吹塑具有可移动底部的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85257A (zh) 自动优化处理角度的吹塑机
JPS606429A (ja) 異径中空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17656431A (zh) 利用经调节的加压空气循环将塑料型坯成型为塑料容器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