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9105B - 全反冲净水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全反冲净水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9105B
CN102019105B CN200910246024.4A CN200910246024A CN102019105B CN 102019105 B CN102019105 B CN 102019105B CN 200910246024 A CN200910246024 A CN 200910246024A CN 102019105 B CN102019105 B CN 102019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
mouth
filter core
water
deliver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60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9105A (zh
Inventor
杜也兵
冉伊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2460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9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9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9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9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9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它包括反冲滤芯、带进、出水管路的机座,还包括水路切换器、密封盖;该密封盖通过密封件与机座接触配合构成密封腔;水路切换器的转动盘与固定盘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其转动盘切换面上设置有三个水口:连通密封腔和机座进水口管路的进水弯孔、相互连通的出水盲孔和过渡盲孔;其固定盘切换面上设有与转动盘切换水口对应的多个切换水口,对应连接在串接的各反冲滤芯,并通过位于串接反冲滤芯的前、后的进水口、中间出水口分别与转动盘进水弯孔、机座进水管路,以及过渡盲孔及出水盲孔对接,并通过固定盘出水口连接出水管路。

Description

全反冲净水处理器
在先申请名称:全反冲净水器    在先申请号:200910173237.9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 
背景技术
目前,净水器在国内使用已比较普及。在使用水时,采用净水器对水中及输水管路引起杂质等进行深度过滤,较好地保护了使用者的健康。然而,随着净水器的推广,它们在应用方面的缺陷以及不足也逐步暴露出来了。净水器的滤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滤料的被杂质逐渐堵塞及吸附在滤料外表面导致过滤、吸附效果明显下降,而且,随着滤芯截留下来的杂质越来越多,往往会使该滤芯杂质的“污染”程度超过饮用水本身的“污染”程度,从而使滤芯成为新的“污染”源。特别是在一些采用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的净水器滤芯,由于筛网孔径极少,使用时很容易产生堵塞现象,影响滤芯寿命。为此,这些滤芯通常采用错流型过滤结构,在滤芯过滤层进水端一侧,设置了一个排水口,用于进行冲洗。但由于排水口与进水口处于滤层的同一侧,因此对滤层的冲洗,效果很差,虽然有些高档水处理设备通过电控系统及多路电磁阀改变水流方向,实现由出水口向进水口的反向冲洗,将截留在滤芯里的杂质冲出。但由于需要配备电源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定时装置、多个电磁阀等,导致价格很高,因此这类净水器设备虽然使用效果比较好,但价格很高,不易推广。而且,现有净水器的前、后级多采用筛网型滤料,中间级为颗粒型滤料的结构,采用逆全程反冲模式很难将中间及渗透堆积在后级筛网的杂质通过多级滤芯后由进水口排放彻底,常常出现中间杂质被正、反向来回冲洗排不出去的现象;而不具有“反冲”功能的净水器,由于使用者既担心净化效果衰退较快稳定性差,又怕滤芯过量截留杂质而产生二次污染,而不愿使用。此外,至今尚没有可以自行清洗的净水器面市,净水器长时间使用过后其管路内壁结垢现象非常严重。由于费工、费时但收费又不能高,销售单位也不愿提供上门清洗服务,故很少向用户提及机器清洗问题。因此绝大多数用户只知道更换滤芯,却极少有人知道要定期清洗机器。由于净水器的维护及更换滤芯都需要有专业人员上门服务,相应增加了用户的购机、维护和更换滤芯费用和不便。对用户自行安装、维护机器造成很大麻烦。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正逐步进入互联网购物时代,净水器厂家越来越多的采用网上直销模式,以致日趋重视净水器的运行维护,迫切需要新技术、新结构。上述缺陷及不足致影响了净水器的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全反冲净水处理器,以克服上述缺陷及不足。 
本发明包括反冲滤芯、带进、出水口的机座,还包括水路切换器、密封盖;该密封盖设有过轴孔,通过密封件与机座接触配合构成密封腔;水路切换器的转动盘与固定盘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其转动盘切换面上设置有三个水口:连通密封腔和机座进水口管路的进水弯孔,以及通过过渡管路相互连通的出水盲孔和过渡盲孔;还设有与其接触配合并联动的转动轴体;该转动轴体一端伸出机座过轴孔,并在两者间设置密封件以保持密封腔的密封;该水路切换器的固定盘切换面上设有与转动盘切换水口对应的多个切换水口,对应连接在串接的反冲滤芯两侧;固定盘通过位于串接反冲滤芯前、后的进水口和中间出水口,分别与转动盘进水弯孔、机座进水口,以及过渡盲孔和出水盲孔对接,并连通固定盘出水口及机座出水口构成过滤通道;各反冲水口均被转动盘封闭;位于固定盘同一圆周上的相邻两切换水口与盘中心连线构成等分夹角单位;转动轴体带动转动盘以等分夹角单位,每转动一个切换位置,相应改变一个反冲滤芯的进、出水口与转动盘进水口、固定盘出水口的连接关系,构成其反冲通道。 
将固定盘上位于一组串接反冲滤芯后面的连接水口设置为中间出水口,其在固定盘上的位置随串接的反冲滤芯数量而定。 
转动轴体带动转动盘以等分夹角单位,每转动一个切换位置,相应改变一个反冲滤芯的进、出水口与转动盘进、出切换水口的连接关系,构成其反冲通道。转动轴带动转动盘以等分夹角单位为一个切换位置单位,每转动一个切换位置,对应一个反冲滤芯,相应改变一次各相关水口对应的连接管路:转动盘进、出切换水口与相应固定盘连接的反冲滤芯的出、进水口密封对接,构成该反冲滤芯的反冲通道。 
鉴于密封盖与机座密封连接构成密封内腔,所以可以将密封盖视为机座的一部分,相应设在密封盖上的过轴孔可以视为设在机座上。即设在机座上的过轴孔既可以设置在机座自身上,也可以设置在密封盖上。 
开启密封盖放置密封垫、固定盘和带转动轴体的转动盘后,再将密封盖套在转动轴体上,通过密封件与机座密封连接构成密封腔;并紧压水路切换器,使转动盘和固定盘两个切换盘紧压在一起。除与转动盘进、出水口及过渡盲孔连通的固定盘对应三水口外,其他切换水口均被转动盘接触面封闭。在密封盖的紧压作用下,两切换盘接触面之间切换水口周围所形成的封闭切换界面使切换水口中的水在工作时及两个盘相互切换后不会沿接触面外漏。转动轴体通过转动盘上设置的卡位,带动其一起转动实现两盘切换面上的各水口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在不改变机座进、出水口管路的前提下,反冲滤芯的过滤通道与其反冲通道之间的的转换:由机座进水口管路进入的自来水经转动盘进水口、反冲切换水口、反冲滤芯出、进水口、转动盘出水口、机座出水口流出,将截流在该反冲滤芯进水侧,以及渗透在滤层中的杂质反向冲出。 
就反冲滤芯而言,在处于过滤模式下时,所有的反冲滤芯都参与;但在反 冲模式下,只有其中一个反冲滤芯参与。 
所述的密封腔内设有限制固定盘转动的限位,固定盘受该限位限制只能上下移动而不能转动,其各水口与机座反冲滤芯水口管路保持对接,不受转动盘的转动影响。 
所述的转动盘进水口在过滤模式下连通内腔和固定盘进水口,它既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弯孔:一端对应固定盘进水口,另一端位于转动盘圆周面上连通内腔。 
由于可以利用密封内腔作为过水通道,将转动盘进水口设置为弯孔:一端对应固定盘进水口,另一端位于转动盘圆周面上连通内腔并直接连通机座进水口管路。 
所述的转动盘三水口均布在同一圆周上,并且出水盲孔与过渡盲孔连通;所述的固定盘对应设置三个水口:其进水口对应转动盘进水弯孔;其连接机座出水口管路的出水口对应转动盘出水盲孔;反冲水口对应转动盘过渡盲孔;固定盘进水口与反冲水口之间串接一个反冲滤芯;各切换水口间隔的等分夹角单位为120°。 
所述串接在过滤通道中的滤芯为1~7个;所述对应的水路切换器固定盘上设置3~16个切换水口,其中,盘中央设置连接机座出水口的出水口,与转动盘中央出水盲孔对接,固定盘的同一圆周上设置3~15个切换水口,对应连接1~7个反冲滤芯。 
所述水路切换器的等分夹角单位以360°按固定盘同一圆周上的水口个数等分确定;转动盘出水盲孔位于盘中央,其进水弯孔及相邻的过渡盲孔位于同一圆周上;其固定盘同一圆周上设置3~8个均布切换水口,对应连接2~7个反冲滤芯,在盘中央另设连接机座出水口的出水口,与转动盘出水盲孔对接;按等分夹角单位均布在同一圆周上的其他水口,连接在相应的反冲滤芯之间,固定盘进水口和中间出水口分别与转动盘进水弯孔、过渡盲孔对应。 
为了尽量简化切换水口及相关管路,固定盘进水口在切换过程中要与转动盘出水口对接,因此各切换水口均布,转动盘进、出水口分别与固定盘的同一组水口切换。构成“闭环”切换模式: 
所述的固定盘切换面同一圆周上设置上的切换水口均布,分别设置3、4、5、6、7或8个切换水口,分别对应连接2、3、4、5、6或7个反冲滤芯。 
所述水路切换器设置的等分夹角单位个数,按所串接的反冲滤芯个数的两倍确定;其固定盘同一圆周上设有3~15个、间隔等分夹角单位的切换水口,其一组对应串接1~7个反冲滤芯构成过滤通道,另一组为与反冲滤芯个数相同且分别连通各自反冲滤芯的进水端的反冲切换水口;在盘中央另设连通机座出水口的出水口,并与转动盘出水盲孔对接;固定盘进水口与中间出水口分别与转动盘进水弯孔及过渡盲孔对接,两水口之间相隔的等分夹角单位的个数与所配置反冲滤芯的个数相同;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盘按顺序每转动一个等分夹角 单位,转动盘进水口、过渡盲孔同时按各自的一组水口依次移动一个等分夹角单位,与相应的反冲滤芯的出、进水口管路密封对接。 
所述水路切换器的固定盘同一圆周上的切换水口,按2、4、6、8、10、12或14个等分夹角单位,分别设置3、5、7、9、11、13或15个切换水口,分别对应1、2、3、4、5、6或7个反冲滤芯。 
鉴于转动盘同一圆周上的进水口、过渡盲孔与固定盘各对应水口的切换是相对独自进行的,并且固定盘进水口在切换过程中不再与转动盘过渡盲孔对接,因此只需满足各水口之间的夹角为等分夹角单位的整数倍数即可,相应的水口排布及切换模式是“开环”模式。相应的切换水口既可以均布设置,也可以按某一等分夹角单位排布,其剩余的弧度置于没有转动盘水口跨越切换的区域位置上,以反冲水口不连通、不跨越进水口为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滤芯均以二水口滤芯为例;对于采用采用双滤层的三水口滤芯而言,只需将其视为两个二水口滤芯处理,通过选择适当的水路切换器切换水口个数,上述技术方案同样适用。在此基础上,串接的反冲滤芯也可以是二水口滤芯与三水口滤芯的组合。 
所述的机座设有管路拼接装置;该管路拼接装置包括管路明槽、盖板、密封垫:各管路明槽通过密封垫与盖板接触配合构成多条密封管路;各密封管路的一端分别连通固定盘相应切换水口,另一端通过对应的盖板水口连通各相应滤芯的一个水口。 
滤芯通过安置接口固定在盖板上其进,出水口与盖板的对应水口密封对接。 
所述的机座既可以采用反冲滤芯位于盖板的一侧、与固定盘对应的机座水口位于管路明槽一侧的连接模式;也可以用反冲滤芯位于管路明槽的一侧、机座水口位于盖板一侧的连接模式。鉴于对应水路切换器固定盘水口的机座水口较多,并且都需要连接反冲滤芯水口,以致管路较复杂,因此采用滤芯管路拼接装置,以简化制造工艺难度,避免管路接错、提高生产率。可以将该部分机座设置为注塑件与水路切换器配合;装配时只需在管路明槽周围放上密封垫并以紧固件紧固密封,便构成多条连接反冲滤芯的密封管路。 
所述的密封盖既可以位于内腔的上方,也可以位于其下方。鉴于密封盖与机座密封连接构成密封内腔,所以可以将密封盖视为机座的一部分,相应设在密封盖上的过轴孔同样可以视为设在机座上,相应的管路拼接装置与密封盖同侧;虽然相关结构有些局部变动,但整体技术方案构思及结构不变。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表述的“与机座接触配合”包括“与密封盖接触配合”。 
所述的机座既可以是箱式机座,也可以是框架式机座,还可以是板式机座,以及上述机座的组合体。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双层结构。 
还包括滤芯过渡器;该滤芯过渡器设有与滤芯相同的接口及进、出水口,该滤芯过渡器通过其接口与机座连接;其进、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互连通,并串接在机座的对应水口管路之间连通过滤通道。考虑到不同的消费需求,以及产 品更新换代的需求,通过该滤芯过渡器与多切换位置水路切换器配合,可以派生出低、中、高不同档次的多种机型,为消费者所购产品的升级提供技术储备:机器的水路切换器按多反冲切换或全反冲切换模式配备;连接各滤芯的机座进、出水口管路均连接在水路切换器固定盘相应的切换水口上,使所连接的滤芯成为反冲滤芯;在同一机座上,根据不同机型的水处理要求配备不同数量的标准滤芯,派生出多种机型,对于低、中档次机型,采用滤芯过渡器取代滤芯连通过滤通道。该滤芯过渡器既可以取代反冲滤芯,也可以取代非反冲滤芯。 
此外,在由滤芯及反冲滤芯串接组合构成的过滤模式中,对于机器过滤通道中不需进行反冲清洗的非反冲滤芯,只需将其串接在水路切换器的进水或出水管路中即可。由于该滤芯没有连接在水路切换器的固定盘切换水口之间的管路上,所以不受水路切换器控制。该滤芯短接器作为备件在反冲模式下替换位于反冲滤芯后面的滤芯,以便于反冲滤芯反向冲出的杂质顺利排除。当反冲滤芯恢复到过滤运行模式时,再将滤芯换下滤芯短接器,重新安装在机座上并连通过滤通道。 
还包括支座;该支座与机座接触配合连为一体,其轴孔与转动轴体接触配合并与密封盖过轴孔同轴线,构成外伸简支梁结构; 
所述的转动轴体上设置转动手柄。既可以是单手柄,也可以是围绕转动轴体的多个手柄,还可以是手轮。 
还包括转控装置;该转控装置包括手动机构与切换卡位机构;该手动机构与转动轴体转动配合并联动;该切换卡位机构通过相互移动的两部件之间的摩擦配合紧度保持水路切换器在移动等分夹角单位后、各切换水口的对接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模式所涉及的水路切换器不限于最多配置七个滤芯。只要其受控盘能排布足够的切换水口,便可以对应连接更多的滤芯,尤其在采用“闭环”切换模式下,满足受控盘均布的切换水口比配置滤芯的个数多一个,相应的转动盘水口位置与受控盘均进水口和中间出水口对应的配合条件即可。当受控盘需均布的水口更多时,相应的等切换角度变小,各均布切换水口共处的同一圆周的直径变大。 
本发明与现有净水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构造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反冲效果好,并且可以改善净化效果、延长滤芯寿命。可以对多层滤芯或多级滤芯进行逐层或逐级较彻底地反冲清洗,并且可将杂质逐层或逐级排放,克服了现有反冲模式引起的不足。净水机管路维护方便、快捷,环境适应性强,相应提高了产品档次;用户可以自行维护,避免了由专业人员上门维护的服务支出,也方便了远程用户,有利于净水机的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框架式机座、双盘八等分夹角单位闭环切换模式水路切换器、外伸简支梁结构的水路原理示意图。 
图1中,倒置的七个反冲滤芯8均位于在机座管路拼接装置的盖板81上,并固定在其滤芯接口上。各反冲滤芯8按功能顺序前、后串接构成过滤通道,其各自的进、出水口通过管路明槽82与机座密封腔3中的水路切换器固定盘的8个切换水口连通构成过滤及反冲通道。盖板81通过密封垫9a、紧固件密封固定在管路明槽82上,构成多条刚性密封管路。位于机座密封腔3内的水路切换器,采用双盘八个切换水口、八个等分夹角为45°的闭环切换结构。其固定盘2受限位3c的限制不能转动;其转动盘1切换面上设有进、出水口11、12,其进水口11为弯孔,一端对应固定盘2切换水口,另一端对应连通密封腔3;其位于盘中央出水盲孔12通过位于固定盘盘中央的出水口22与机座出水口6管路连通;其进水弯孔11连通机座进水口5管路,与固定盘进水口11对接。此外,转动盘1还设有卡位1a与转动轴的插件7a互插接触配合构成一体以便于联动。固定盘2的八个水口与密封腔3底面的八个水口管路对接。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垫9b防止漏水。密封盖3a的圆周面上设有螺纹及密封件9与机座以螺纹密封连接,并使转动盘1、固定盘2、密封垫9b及密封腔底面紧压在一起。密封盖3a通过过轴孔3b,套在转动轴7上,与其之间也设有密封件9密封。支座71固定在机座上,并与密封盖过轴孔3b同轴心。伸出密封盖过轴孔3b的转动轴7端口插入支座71内,并通过上、下两处的支撑构成外伸简支梁结构。位于外伸简支梁结构中间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与手动机构72的大齿轮相咬合。通过采用传动比设为3的两个齿轮传动转换,将转动轴体的360°转动切换转换为夹角为120°的范围内,以便于操作。手动机构72的转盘上设有一凹坑与部分嵌入机座盲孔内的弹簧、滚珠对应,构成切换卡位机构73。手动机构72的齿轮轴一端插入机座盲孔,另一端固定在可拆卸支架上。取下紧固件并移去垫板便可以卸下手动机构72。 
图2是本发明针对单个反冲滤芯采用三等分夹角单位、闭环切换模式水路切换器的切换原理示意图。转动盘位于同一圆周上的三个均布水口对应的角度为120°其进水口11为弯孔;出水盲口12与过渡盲孔13连通,并分别与固定盘2的出水口22、反冲水口23对接。固定盘进水口21、反冲水口23之间串接反冲滤芯8。 
在图3~15的水路切换器切换模式中,所述的转动盘进水弯孔口11一端连接密封腔,连通机座进水口5管路;另一端与固定盘进水口21对接。所述的固定盘出水口22位于盘中央,连接机座出水口6管路,并与同位于位于盘中央的转动盘出水盲孔12对接,通过与出水盲孔12连通的过渡盲孔13,随转动盘转动分别与固定盘各切换水口对接连通过滤或反冲通道。 
图3是本发明针对两个反冲滤芯采用三等分夹角单位、闭环切换模式水路切换器的切换原理示意图。固定盘2同一圆周上设有三个等分切换水口21、23、24之间串接两个反冲滤芯,相隔的等分夹角单位4角度为120°另有位于盘中央的出水口22与转动盘出水盲孔12对接,并通过过渡盲孔13连通固定盘中间出水口24;转动盘1上的进水弯孔11、过渡盲孔13相邻,间隔的等分夹角单 位4对应的角度也为120°,并与切换水口21、24对应,构成过滤通道。 
图4~图8为本发明采用四至八等分夹角单位、闭环切换模式水路切换器的切换原理示意图。固定盘2的同一圆周上分别设有四、五、六、七、八个等分切换水口;各切换水口之间相应串接三至七个反冲滤芯,相应的等分夹角单位4对应的角度分别为90°~45°;位于转动盘1同一圆周上的进水弯孔11与过渡盲孔13相邻,相应的等分夹角单位4对应角度分别为分别为90°~45°。 
图9~15是本发明采用三至十五等分夹角单位、开环切换模式水路切换器的切换原理示意图。固定盘2的同一圆周上分别设有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或十五个切换水口;并分别串接一、二、三、四、五、六或七个反冲滤芯,相应的等分夹角单位4对应角度分别在150°~22°之间;串接反冲滤芯的固定盘进水口21与中间出水口分别与转动盘进水弯孔11及过渡盲孔13对接,两水口之间相隔的等分夹角单位4的个数与反冲滤芯8个数相同;固定盘进水口与最后一个反冲水口之间的夹角不受等分夹角单位4的限制,以反冲水口不连通、不跨越进水口21为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最优实施方案。采用八等分夹角单位水路切换器与七个二水口反冲滤芯组合闭环切换模式,其固定盘均部八个切换水口,相应的等分夹角单位4为45°。为了便于反冲滤芯的更换,采用倒置封闭滤芯8结构。机座采用框架式双层倒置组合结构:上层为滤芯更换区以便于装卸滤芯;下层为反冲切换区用于反冲通道的切换操作。密封盖3a外圆周面密封件9用于防止密封腔3内的水沿密封盖和机座之间外漏。密封盖3a过轴孔3b与转动轴体7之间也设有密封件9,防止密封腔3内的水沿密封盖和转动轴之间外漏。与转动盘接触配合并联动的转动轴体一端伸出过轴孔3b。 
由机座进水口5进入的自来水,经密封腔3、转动盘进水弯孔11、固定盘进水口21、管路明槽、盖板、进入第一个反冲滤芯进水管路,并依次经过串接的后续反冲滤芯,从第七个反冲滤芯的出水管路流出,再经固定盘中间出水口出水口29、转动盘过渡盲孔13、出水口12、固定盘出水口22,以及机座出水口管路6流出。七个串接的反冲滤芯依次分别是纤维粗过滤、颗粒活性炭、纤维或陶瓷细过滤、超滤膜、后置活性炭、纤维或陶瓷细过滤、麦饭石或其他水质功能化处理。由于转动轴7带动转动盘需转动360°的范围,才能针对七个反冲滤芯进行相应的反冲切换,并继续转动回到过滤运行位置,操作非常不便。采用带大、小齿轮咬合的手动机构72进行转换:两齿轮传动比选择3,相应的手柄转动夹角范围控制在120°范围,以便于操作者在侧面进行操作。为了便于两侧操作,大齿轮转动轴位于居中位置上,其固定手柄的螺纹孔设置为通孔,手柄可以正、反向安装。切换卡位机构73用于控制手动机构72的手柄转动的切换夹角,对应转动盘1与固定盘2各水口的准确切换对接。手动机构72的转盘上设有七个凹坑,随盘转动与压在弹簧上的滚珠对位。使当机器运行一段时 间后需要反冲清洗时,可将手柄转过45°,使转动盘进、出水口11、12分别与相应的反冲滤芯出、进水管路连接的固定盘相关水口密封对接。由密封腔3进入的自来水经水口11、23进入反冲滤芯,穿过滤层后再经水口21、12、22、机座出水口6管路流出,对截流在该滤芯进水侧的杂质进行反冲清洗,并单独由机座出水口6管路直接排出。依此类推,转动盘进水弯孔11分别切换对接固定盘水口24、25、26、27、28、29,其出水口12相应分别对接固定盘水口23、24、25、26、27、28,从而实现七个反冲滤芯的单独反冲清洗。 
作为改进,将转动轴7与两端轴孔之间的配合设置按轴与轴孔的配合要求设置,以避免转动轴7在转动时有大的跳动。 
此外,也可以围绕转动轴体的多个手柄直接固定在转动轴体上,以简化结构。 
为采用全反冲为了避免位于前面的反冲滤芯反冲清洗冲出的杂质,还要受到后面过滤通道中的非反冲滤芯的截流以致不能排放彻底,本发明最优技术方案采用全反冲滤芯接管模式:过滤通道中的所有滤芯均设置在固定盘后端成为反冲滤芯,其进、出水管路与水路切换器固定盘相关水口连接;每个反冲滤芯的反冲杂质,单独由水路切换器转动盘出水口、经机座出水口管路直接排出。 
同理,图3~图7分别示出针对机器设置2~6反冲滤芯,以及配套水路切换器接管及切换的另外六种切换模式。机器的其他结构不变,只改变水路切换器切换水口的个数以及等分夹角单位4的夹角即可。固定盘切换面同一圆周上的均布切换水口,分别设置3、4、5、6、7或8个切换水口,分别对应连接2、3、4、5、6或7个反冲滤芯。 
图9~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与上述反冲滤芯的反冲清洗模式的区别在于:对应1~7个串接的反冲滤芯,该水路切换器采用开环切换模式,其固定盘切换水口为3~15个。转动盘出水盲孔13转动反冲切换对接的下一个固定盘水口分别是反冲水口24、25、26、27、28、29或30。以此类推直至切换到最后一个反冲水口。各反冲切换水口分别连通各自反冲滤芯的进水端;通过转动轴体7带动转动盘1按顺序每转动一个等分夹角单位4,转动盘进、出切换水口同时按各自的一组水口依次移动一个等分夹角单位,与相应的反冲滤芯的出、进水口密封对接。固定盘的进水口21与中间出水口之间相隔的等分夹角单位4个数与所配反冲滤芯8的个数相同。 
所述水路切换器可以分别设置2、4、6、8、10、12或14个等分夹角单位,相应的固定盘同一圆周上的切换水口,分别设置3、5、7、9、11、13或15个切换水口,分别对应1、2、3、4、5、6或7个反冲滤芯。 
就图15所示对应串接七个反冲滤芯的水路切换器而言,相应的等分夹角单位可以设置为24°;位于同一圆周上的15个水口均布。随转动盘进水口的七次切换,其出水盲孔13分别对接反冲水口30、31、32、33、34、35、36,相应构成七个反冲滤芯各自的反冲通道。 
就图14所示对应串接六个反冲滤芯的水路切换器而言,相应的等分夹角单位可以设置为28°,最后一个反冲水口34与进水口21之间的夹角为24°。随转动盘进水口的七次切换,其出水盲孔13分别对接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反冲水口29、30、31、32、33、34,相应构成六个反冲滤芯各自的反冲通道。 
就图12所示对应串接五个反冲滤芯的水路切换器而言,相应的等分夹角单位可以设置为33°,最后一个反冲水口32与进水口21之间的夹角为30°。随转动盘进水口的五次切换,其出水盲孔13分别对接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反冲水口28、29、30、31、32,相应构成五个反冲滤芯各自的反冲通道。 
图9、图10、图11、图13分别示出对应1、2、3、4个反冲滤芯的四种水路切换器以及反冲管路的连接模式。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案。针对机器设置一个反冲滤芯,以及配套水路切换器接管及切换的模式。由机座进水口5管路进入的自来水,经密封腔3、转动盘进水弯孔11、固定盘进水口21进入反冲滤芯8进行过滤处理后;再由固定盘反冲水口23、转动盘过渡盲孔13、出水盲孔12、固定盘出水口22,机座出水口6流出。转动轴体带动转动盘转动错开一个切换位置后,进入进水弯孔11的自来水,经反冲水口23、反冲滤芯8出水管路穿过滤层,再由其进水管路、固定盘进水口21、转动盘出水盲孔12、过渡盲孔13、固定盘出水口22,以及机座出水口6流出。 
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方案是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配置滤芯短接器的全反冲滤芯串接模式。与多切换位水路切换器匹配组合反冲滤芯8的个数少于过滤通道中水路切换器的水口切换位个数,并以滤芯短接器串接因缺少反冲滤芯而中断的过滤通道:该滤芯短接器设有与滤芯相同的接口及进、出水口,该滤芯短接器通过其接口与机座连接;其进、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互连通,并与机座的对应水口管路连通并构成过滤通道。 
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方案是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于机器采用将多数滤芯设置在水路切换器固定盘切换水口管路中的成为反冲滤芯,个别滤芯如纳滤膜滤芯、反渗透膜滤芯和个别超滤膜滤芯,以及改善功能的后处理滤芯串接在过滤通道且不受水路切换器控制的模式,也可以将滤芯短接器作为反冲备件在进行反冲切换时,将不受水路切换器控制的滤芯用滤芯短接器替换;待完成反冲滤芯的清洗后,再以滤芯换回滤芯短接器。 
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方案是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将某两个相邻的反冲滤芯以一个三水口滤芯取代。相应的管路明槽82将原连接两反冲滤芯的四管路简化为三管路,相应的盖板81也将原有的两个相邻滤芯接口,改为一个三水口滤芯接口,其相应的三水口既可以是三个单独的凹凸插接水口;也可以是盘状环形水口:盘状环形水口的内水口为单一水口;外水口为环形多水口结构。内、外两层管壁之间有支撑体支撑,两者同心。 
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方案是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的水路切换器、转动轴、管路拼接装置、支撑机构以及转控装置的相互连接关系及各自的功能基础上,变更进、出水管路走向,并依次调换各反冲滤芯的位置。自来水由机座水口6进水,经过各滤芯处理,最终由机座水口5出水。 
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方案采用九个串接的二水口滤芯,配置十水口水路切换器和设置异盘连接及管路明槽的机座结构,闭环切换连接模式。串接的九个滤芯通过刚性管路分别与水路切换器受控盘的十个均布水口连接。相邻的两水口与盘中心形成的相应的等切换角度单位为36°。受控盘进水口对接转动盘进水弯孔并连通机座进水管路;与进水口相邻的受控盘中间出水口对接转动盘过度盲孔,并经转动盘中央的出水盲孔、受控盘中央出水口,连通机座出水管路。机座的进、出水管路与串接的九个滤芯构成机器的过滤通道。各滤芯的反冲切换模式与图3~8所示的水路切换器的闭环切换模式的原理相同。 

Claims (10)

1.一种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包括反冲滤芯(8)、带进、出水口(5、6)和内腔的机座、密封盖(3a)及过轴孔(3b),以及水路切换器;该密封盖(3a)通过密封件(9)与机座的内腔接触配合构成密封腔(3),该过轴孔(3b)或设置在密封盖(3a)上,或设置在机座上;该水路切换器设置具有相同等分夹角单位(4)的转动盘(1)和固定盘(2)及转动轴体(7);转动盘(1)与固定盘(2)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位于固定盘(2)同一圆周上的相邻两切换水口与盘中心连线构成等分夹角单位(4);与转动盘(1)接触配合并联动的转动轴(7)一端伸出机座的过轴孔(3b),并在两者间设置密封件(9),其特征在于转动盘(1)切换面上设置有三个水口:连通密封腔(3)和机座进水口(5)管路的进水弯孔(11)、相互连通的出水盲孔(12)和过渡盲孔(13);固定盘(2)切换面上设有与转动盘(1)切换水口对应的多个切换水口,对应连接在串接的反冲滤芯(8)两侧,其中包括进、出水口(21、22)和及中间出水口;位于串接反冲滤芯的前、后的进水口(21)和中间出水口分别与转动盘进水弯孔(11)、机座进水口(5),以及过渡盲孔(13)、出水盲孔(12)对接,并连通固定盘出水口(22)、机座出水口(6)构成过滤通道;转动轴体(7)带动转动盘(1)以等分夹角单位(4),每转动一个切换位置,相应的一个反冲滤芯(8)的出、进水口各自连通机座的进、出水口(5、6)构成其反冲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盘三水口均布在同一圆周上,并且出水盲孔(12)与过渡盲孔(13)连通;所述的固定盘对应设置三个水口:进水口(21)对应转动盘进水弯孔(11);出水口(22)连接机座出水口(6)管路并对应转动盘出水盲孔(12);切换水口(23)对应转动盘过渡盲孔(13);进水口(21)与切换水口(23)之间串接一个反冲滤芯;各切换水口间隔的等分夹角单位(4)为1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接在过滤通道中的滤芯为1~7个;所述对应的水路切换器固定盘上设置3~16个切换水口,其中,盘中央设置连接机座出水口(6)的出水口(22),与转动盘中央出水盲孔(12)对接,其同一圆周上设置3~15个切换水口,对应连接1~7个反冲滤芯(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切换器的等分夹角单位(4)以360°按固定盘(2)同一圆周上的水口个数等分确定;转动盘出水盲孔(12)位于盘中央,其进水弯孔(11)及相邻的过渡盲孔(13)位于同一圆周上;其固定盘同一圆周上设置3~8个均布切换水口,对应连接2~7个反冲滤芯(8);按等分夹角单位(4)均布在同一圆周上的其他水口,连接在相应的反冲滤芯之间,其进水口(21)和中间出水口分别与转动盘进水弯孔(11)、过渡盲孔(13)对应;除进、出水(21、22)和中间出水口外,其他各切换水口均被转动盘(1)封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盘切换面同一圆周上设置上的切换水口均布,分别设置3、4、5、6、7或8个切换水口,分别对应连接2、3、4、5、6或7个反冲滤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切换器设置的等分夹角单位(4)个数,按所串接的反冲滤芯个数的两倍确定;其固定盘同一圆周上设有3~15个、间隔等分夹角单位(4)的切换水口,其一组对应串接1~7个反冲滤芯连接过滤通道,另一组为与反冲滤芯个数相同且分别连通各自反冲滤芯的进水端的反冲切换水口;固定盘进水口(21)与中间出水口分别与转动盘进水弯孔(11)及过渡盲孔(13)对接,两水口之间相隔的等分夹角单位(4)的个数与配置反冲滤芯(8)的个数相同;除进、出水口(21、22)和中间出水口外,其他各切换水口均被转动盘(1)封闭;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盘按顺序每转动一个等分夹角单位,转动盘进水口(11)、过渡盲孔(13)同时按各自的一组水口依次移动一个等分夹角单位,与相应的反冲滤芯的出、进水口密封对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切换器的固定盘同一圆周上的切换水口,按2、4、6、8、10、12或14个等分夹角单位,分别设置3、5、7、9、11、13或15个切换水口,分别对应1、2、3、4、5、6或7个反冲滤芯。
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设有管路拼接装置;该管路拼接装置包括管路明槽(82)、盖板(81)、密封垫(9a):各管路明槽(82)通过密封垫(9a)与盖板(81)接触配合构成多条密封管路;各密封管路的一端分别连通固定盘(2)相应切换水口,另一端通过对应的盖板水口连通各相应反冲滤芯(8)的一个水口。
9.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芯短接器;该滤芯短接器设有与滤芯相同的接口及进、出水口,该滤芯短接器通过其接口与机座连接;其进、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互连通,并串接在机座的对应水口管路之间连通过滤通道。
10.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全反冲净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71);该支座(71)与机座接触配合连为一体,其轴孔与转动轴体(7)接触配合并与密封盖过轴孔(3b)同轴线,构成外伸简支梁结构。
CN200910246024.4A 2009-09-11 2009-11-20 全反冲净水处理器 Active CN102019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6024.4A CN102019105B (zh) 2009-09-11 2009-11-20 全反冲净水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3237 2009-09-11
CN200910173237.9 2009-09-11
CN200910246024.4A CN102019105B (zh) 2009-09-11 2009-11-20 全反冲净水处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9105A CN102019105A (zh) 2011-04-20
CN102019105B true CN102019105B (zh) 2014-06-25

Family

ID=43861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6024.4A Active CN102019105B (zh) 2009-09-11 2009-11-20 全反冲净水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91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6790B (zh) * 2012-06-01 2016-09-07 杜也兵 用于拼装式净水器的互嵌结构滤筒装置
CN105080195B (zh) * 2014-05-12 2019-08-02 杜也兵 具有轴向进、出水接口的水路切换器及净水机
CN109279668A (zh) * 2017-07-23 2019-01-29 杜也兵 净水机滤胆反冲方法及设置同向水口滤胆结构的反冲座
CN110980879A (zh) * 2018-10-03 2020-04-10 杜也兵 前置水路切换装置及具有前置水路切换装置的净水机
CN110681201B (zh) * 2019-11-01 2021-12-31 广东顺业石油化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的高效过滤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4691A (zh) * 2007-04-11 2008-10-15 杜也兵 净水器
CN101396625A (zh) * 2007-09-30 2009-04-01 杜也兵 带反冲洗的净水器
CN101450270A (zh) * 2007-12-07 2009-06-10 杜也兵 净水器管路连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199338B1 (ko) * 1995-12-29 1999-06-15 송 재 식 역삼투 냉,온 정수기의 음용수 취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4691A (zh) * 2007-04-11 2008-10-15 杜也兵 净水器
CN101396625A (zh) * 2007-09-30 2009-04-01 杜也兵 带反冲洗的净水器
CN101450270A (zh) * 2007-12-07 2009-06-10 杜也兵 净水器管路连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9105A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6625B (zh) 带反冲洗的净水器
CN102008845A (zh) 净水处理机
CN101797480B (zh) 带错流式滤芯的净水器
CN102040292B (zh) 多滤芯反冲净水机内置管路连接方法
CN102019105B (zh) 全反冲净水处理器
CN102019107B (zh) 全反冲净水处理机
CN102452735B (zh) 带连体滤仓及下置机座的水处理器
CN102107912B (zh) 具有封闭式水路切换器的净水机
CN102139177A (zh) 具有排浓口滤芯净水器管路反冲切换连接方法
CN102019108B (zh) 多滤芯反冲净水器内置管路连接方法
CN201044889Y (zh) 净水器
CN101284691A (zh) 净水器
CN101797454B (zh) 家用净水机
CN201419052Y (zh) 双排串接滤芯净水机
CN103845948B (zh) 具有多滤胆反冲切换器的净水器内置管路连接方法
CN101797453B (zh) 箱式净水器
CN101844838B (zh) 反冲洗净水器的机座装置
CN201454247U (zh) 带反冲装置净水器
CN102049157B (zh) 反冲净水器的水路切换器侧控切换方法
CN101564610A (zh) 反冲洗净水器
CN201423213Y (zh) 箱式水过滤器
CN201253509Y (zh) 带反冲洗净水器
CN110980879A (zh) 前置水路切换装置及具有前置水路切换装置的净水机
CN201423197Y (zh) 家用反冲洗净水器
CN101396621A (zh) 过滤滤芯与机座的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