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7774B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7774B
CN102017774B CN200980115215.5A CN200980115215A CN102017774B CN 102017774 B CN102017774 B CN 102017774B CN 200980115215 A CN200980115215 A CN 200980115215A CN 102017774 B CN102017774 B CN 102017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ll
data
mobile terminal
type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52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7774A (zh
Inventor
阿吉什·T·帕雅皮利
沈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17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7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7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77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04W76/36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for reassigning th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leas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数据呼叫的方法和设备,其包含:确定包应用中的所述数据呼叫是否为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以及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数据呼叫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在一个方面中,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确定所述数据呼叫的类型是CDMA 2000 1X、IS-95A/B、EVDO Rev.0、EVDO Rev.A还是EVDO Rev.B;确定所述包应用的类型;请求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以及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数据呼叫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且其中所述包应用的所述类型为默认包应用(DPA)、多流包应用(MPA)、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或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35 U.S.C.§119主张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2008年4月30日申请的题目为“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方法和设备(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Relay-ModelTethered Data Calls in Wireless Networks)”的第61/049,261号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且所述临时申请案转让给本案受让人且在此明确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用于启用系留式数据呼叫的设备和方法。更明确地说,本发明涉及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可用以在各种移动用户之间输送数据。在一个实例中,无线网络是基于用于因特网数据服务的CDMA2000 1xEVDO(演进数据优化)无线标准。包网络采用CDMA2000 1xEVDO无线标准来用于广域移动使用。包网络可上覆于现有的CDMA 2000 1x或IS-95A/B网络以提供例如网站浏览、文件传送、游戏、IP语音(VoIP)、视频电话等特定通信服务。移动用户采用无线宽带装置来接入因特网。
EMPA为EVDO Rev.A中的增强型多流包应用。MMPA为EVDO Rev.B中的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为EMPA的超集。在EMPA中以及在MMPA流1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中,终端设备(TE)期待在前向链路中经由移动台(MS)接收来自上游无线网络组件的点到点协议(PPP)包(例如,通过来自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的包控制功能(PCF))。替代地,TE接收来自MS的因特网协议(IP)包。在反向链路上,TE发送出PPP包,但下游无线网络组件(例如,通过PCF的PDSN)期待接收IP包,从而归因于在无线链路上使用经由无线电链路协议(RLP)的IP而非在无线链路上使用PPP而在EMPA和MMPA流1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中形成不兼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设备和方法。根据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数据呼叫的方法包含:确定包应用中的数据呼叫是否为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以及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数据呼叫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启用无线网络的包应用中的数据呼叫的方法包含:确定所述数据呼叫的类型是CDMA 2000 1X、IS-95A/B还是EVDO(演进数据优化);确定所述数据呼叫的类型是EVDO Rev.0、EVDO Rev.A还是EVDO Rev.B;确定所述包应用的类型是否为默认包应用(DPA)、多流包应用(MPA)、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或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中的一者;确定所述数据呼叫是系留式数据呼叫还是嵌入式数据呼叫;确定所述数据呼叫具有中继模型还是具有网络模型;请求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以及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数据呼叫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通信装置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含有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代码:确定包应用中的数据呼叫是否为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以及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数据呼叫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通信装置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含有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代码:确定包应用中的数据呼叫的类型是否为CDMA2000 1X、IS-95A/B、EVDO(演进数据优化)Rev.0、EVDO Rev.A或EVDO Rev.B中的一者;确定所述包应用的类型是否为默认包应用(DPA)、多流包应用(MPA)、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或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中的一者;确定所述数据呼叫是系留式数据呼叫还是嵌入式数据呼叫;确定所述数据呼叫具有中继模型还是具有网络模型;请求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以及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数据呼叫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的包应用中启用数据呼叫的移动终端包含: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呼叫是否具有中继模型的装置;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呼叫是否为系留式数据呼叫的装置;用于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数据呼叫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的装置;以及用于继续进行所述数据呼叫的装置。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的包应用中启用数据呼叫的移动终端包含: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呼叫的类型是否为CDMA2000 1X、IS-95A/B、EVDO(演进数据优化)Rev.0、EVDO Rev.A或EVDO Rev.B中的一者的装置;用于确定所述包应用的类型是否为默认包应用(DPA)、多流包应用(MPA)、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或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中的一者的装置;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呼叫是系留式数据呼叫还是嵌入式数据呼叫的装置;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呼叫具有中继模型还是具有网络模型的装置;用于请求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的装置;以及用于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数据呼叫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的装置。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包括存储于其上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用于确定包应用中的数据呼叫是否具有中继模型的程序代码;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呼叫是否为系留式数据呼叫的程序代码;以及用于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数据呼叫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的程序代码。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包括存储于其上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用于确定包应用中的数据呼叫的类型是否为CDMA2000 1X、IS-95A/B、EVDO(演进数据优化)Rev.0、EVDO Rev.A或EVDO Rev.B中的一者的程序代码;用于确定所述包应用的类型是否为默认包应用(DPA)、多流包应用(MPA)、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或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中的一者的程序代码;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呼叫是系留式数据呼叫还是嵌入式数据呼叫的程序代码;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呼叫具有中继模型还是具有网络模型的程序代码;用于请求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的程序代码;以及用于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数据呼叫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的程序代码。
本发明包括允许针对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同时支持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和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两者的优点。
应理解,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以下详细描述容易明白其它方面,其中以说明方式展示并描述各种方面。将把附图和详细描述视为在本质上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实例基站/移动终端系统的框图。
图2说明无线网络内的数据呼叫类型的分级结构的实例。
图3说明互连移动终端与外部网络的无线网络的实例。
图4说明互连膝上型计算机与因特网的无线网络的实例。
图5说明五层协议堆栈的实例。
图6说明用于流0的系留式中继数据呼叫的实例。
图7为用于允许针对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支持EMPA和MMPA包流的实例算法的流程图。
图8展示包含处理器的装置的实例,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以用于执行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过程。
图9展示适合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装置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所陈述的详细描述意欲作为对本发明的各种方面的描述且无意表示其中可实践本发明的仅有方面。本发明中所描述的每一方面仅提供作为本发明的实例或说明,且没有必要应解释为比其它方面优选或有利。详细描述包括特定细节以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彻底理解的目的。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在一些例子中,以框图形式展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免混淆本发明的概念。仅可能出于方便和清楚的目的而使用首字母缩写词和其它描述性术语,且无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尽管出于简化解释的目的而将方法展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应理解并了解,所述方法不受动作次序限制,因为一些动作可根据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而以与本文中所展示并描述的次序不同的次序且/或与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举例来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并了解,可替代地将方法表示为一系列相关状态或事件,例如以状态图的形式。此外,并非所有所说明的动作均可能需要来根据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实施方法。
图1为说明实例基站/移动终端系统100的框图。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FDMA环境、OFDMA环境、CDMA环境、WCDMA环境、TDMA环境、SDMA环境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无线环境中实施图1中所说明的实例基站/移动终端系统100。
基站/移动终端系统100包括基站101(也称为基站)和移动终端201(也称为无线通信装置)。在下行链路支路中,基站101(也称为基站)包括发射(TX)数据处理器A110,其接受、格式化、译码、交错并调制(或符号映射)业务数据且提供调制符号(也称为数据符号)。TX数据处理器A 110与符号调制器A 120通信。符号调制器A 120接受并处理数据符号和下行链路导频符号且提供一串符号。在一个方面中,符号调制器A120与处理器A 180通信,所述处理器A 180提供配置信息。符号调制器A 120与发射器单元(TMTR)A 130通信。符号调制器A 120对数据符号和下行链路导频符号进行多路复用且将其提供给发射器单元A 130。
待发射的每一符号可为数据符号、下行链路导频符号或零信号值。下行链路导频符号可在每一符号周期中连续发送。在一个方面中,下行链路导频符号经频分多路复用(FDM)。在另一方面中,下行链路导频符号经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在又一方面中,下行链路导频符号经码分多路复用(CDM)。在一个方面中,发射器单元A 130接收所述串符号并将其转换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模拟信号,且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或上变频转换)以产生适合于无线发射的模拟下行链路信号。接着通过天线140发射模拟下行链路信号。
在下行链路支路中,移动终端201包括天线210以用于接收模拟下行链路信号且将模拟下行链路信号输入到接收器单元(RCVR)B 220。在一个方面中,接收器单元B 220将模拟下行链路信号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转换)为第一“经调节”信号。接着对第一“经调节”信号进行取样。接收器单元B 220与符号解调器B 230通信。符号解调器B 230对从接收器单元B 220输出的第一“经调节”和“经取样”信号(也称为数据符号)进行解调。符号解调器B 230与处理器B 240通信。处理器B 240从符号解调器B 230接收下行链路导频符号且对下行链路导频符号执行信道估计。在一个方面中,信道估计是表征当前传播环境的过程。符号解调器B 230从处理器B 240接收针对下行链路支路的频率响应估计。符号解调器B 230对数据符号执行数据解调以获得对下行链路路径的数据符号估计。对下行链路路径的数据符号估计为对曾被发射的数据符号的估计。符号调制器B 230还与RX数据处理器B 250通信。
RX数据处理器B 250从符号解调器B 230接收对下行链路路径的数据符号估计,且例如对所述对下行链路路径的数据符号估计进行解调(即,符号解映射)、交错和/或解码以恢复业务数据。在一个方面中,符号解调器B 230和RX数据处理器B 250所进行的处理分别与符号调制器A 120和TX数据处理器A 110所进行的处理互补。
在上行链路支路中,移动终端201包括TX数据处理器B 260。TX数据处理器B 260接受并处理业务数据以输出数据符号。TX数据处理器B 260与符号调制器D 270通信。符号调制器D 270接受数据符号与上行链路导频符号并对其进行多路复用,执行调制,且提供一串符号。在一个方面中,符号调制器D 270与处理器B 240通信,所述处理器B 240提供配置信息。符号调制器D 270与发射器单元B 280通信。
待发射的每一符号可为数据符号、上行链路导频符号或零信号值。上行链路导频符号可在每一符号周期中连续发送。在一个方面中,上行链路导频符号经频分多路复用(FDM)。在另一方面中,上行链路导频符号经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在又一方面中,上行链路导频符号经码分多路复用(CDM)。在一个方面中,发射器单元B 280接收所述串符号并将其转换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模拟信号,且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或上变频转换)以产生适合于无线发射的模拟上行链路信号。接着通过天线210发射模拟上行链路信号。
来自移动终端201的模拟上行链路信号由天线140接收且由接收器单元A 150处理以获得样本。在一个方面中,接收器单元A 150将模拟上行链路信号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转换)为第二“经调节”信号。接着对第二“经调节”信号进行取样。接收器单元A 150与符号解调器C 160通信。符号解调器C 160对数据符号执行数据解调以获得对上行链路路径的数据符号估计,且接着将上行链路导频符号和对上行链路路径的数据符号估计提供到RX数据处理器A 170。对上行链路路径的数据符号估计为对曾被发射的数据符号的估计。RX数据处理器A 170处理对上行链路路径的数据符号估计以恢复无线通信装置201所发射的业务数据。符号解调器C 160还与处理器A 180通信。处理器A 180针对在上行链路支路上进行发射的每一活动终端执行信道估计。在一个方面中,多个终端可在上行链路支路上在其相应的被指派的导频子带集合上同时发射导频符号,其中导频子带集合可交错。
处理器A 180和处理器B 240分别引导(即,控制、协调或管理等)基站101(也称为基站)处和移动终端201处的操作。在一个方面中,处理器A 180和处理器B 240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与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或数据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器单元(未图示)相关联。在一个方面中,处理器A 180或处理器B 240中的任一者或两者执行计算以分别针对上行链路支路和下行链路支路导出频率和脉冲响应估计。
在一个方面中,基站/移动终端系统100为多址系统。对于多址系统(例如,FDMA、OFDMA、TDMA、CDMA、SDMA等),多个终端在上行链路支路上同时进行发射。在一个方面中,对于多址系统,可在不同终端当中共享导频子带。在用于每一终端的导频子带跨越整个操作频带(可能除了频带边缘之外)的情况下使用信道估计技术。此类导频子带结构是针对每一终端获得频率分集所需要的。
图2说明无线网络290内的数据呼叫类型的分级结构的实例。无线网络中的两个移动用户之间的数据发射经分类为两个数据呼叫类型:嵌入式数据呼叫和系留式数据呼叫,如图2中所示。通过在何处触发数据呼叫来区分这两个数据呼叫类型。在嵌入式数据呼叫中,在移动台(MS)中触发数据呼叫。在系留式数据呼叫中,在单独终端设备(TE)(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个人计算机等)中触发数据呼叫。在一个方面中,移动终端包括移动台(MS)和终端设备(TE)。在嵌入式数据呼叫中,因特网协议组(发射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堆栈软件在移动台(MS)自身上运行。在系留式数据呼叫中,TCP/IP堆栈软件在终端设备(TE)上运行,且移动台(MS)充当数据调制解调器以将移动用户连接到基站(BS)。基站(BS)充当用于移动用户的无线接入点。TCP/IP为因特网协议组的一部分,其为实施因特网和大多数商业网络运行所依据的协议堆栈的一组通信协议。在CDMA 2000 1x或IS-95A/B网络中,移动台(MS)与基站(BS)之间的无线链路被称为Um链路。终端设备(TE)与移动台(MS)之间的串行数据链路(例如RS232或USB)被称为Rm链路。对于嵌入式数据呼叫,仅存在Um链路,而对于系留式数据呼叫,存在Um与Rm链路两者。
如图2中所示,系留式数据呼叫进一步经分类为两个模型:中继模型和网络模型。在中继模型中,在终端设备(TE)与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之间存在一个点到点协议(PPP)链路。在中继模型中,点到点协议(PPP)并不在移动台(MS)上运行,因为其仅充当用于PPP链路的中继功能。在网络模型中,一个PPP链路在终端设备(TE)与移动台(MS)之间的链路上运行,而另一PPP链路在移动台(MS)与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之间的链路上运行。
在一个方面中,CDMA 2000 1xEVDO无线标准包括称为包应用的一组协议,其用以经由无线网络输送包。这些协议包括(例如)无线电链路协议(RLP)、位置更新协议(LUP)、流控制协议(FCP)等。在CDMA 2000 1xEVDO无线标准Rev.0中,介绍了默认包应用(DPA)。在CDMA 2000 1xEVDO无线标准Rev.A中,介绍了多流包应用(MPA)和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在CDMA 2000 1xEVDO无线标准Rev.B中,介绍了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在默认包应用(DPA)和多流包应用(MPA)中,经由无线链路传送的所有包均采用具有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成帧(经由PPP)的经由无线电链路协议(RLP)的点到点协议(PPP)。此处,无线电链路协议(RLP)并不提供成帧。在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和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中,并非所有经由无线链路传送的包均采用经由RLP的PPP。在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和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中,经由无线链路传送的一些包采用经由RLP的因特网协议(IP),其具有RLP成帧而非经由PPP的HDLC成帧。
在EMPA中以及在MMPA中存在至少两个类型的默认链路流以用于传送尽力业务:第一类型的默认链路流为流0,其中采用经由RLP的PPP经由无线链路传送包且所述包经HDLC成帧(经由PPP)。第二类型的默认链路流为流1,其中包并未经HDLC成帧。经由无线链路传送的包采用经由RLP的IP,其具有RLP成帧而非经由PPP的HDLC成帧。在一个方面中,流0用于PPP信令(例如链路设置、验证、保活等),且流1用于数据传送。
在EMPA中以及在具有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MMPA流1中,终端设备(TE)期待采用PPP作为链路层协议,但移动台与PDSN之间的链路采用经由RLP的IP而不使用PPP。在前向链路上,终端设备(TE)期待PPP包,但却从移动台(MS)接收IP包。在反向链路上,终端设备(TE)发射PPP包,但PDSN却期待接收IP包。这在终端设备(TE)中的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与EMPA或MMPA流1的使用之间造成不兼容性,因为采用经由RLP的IP经由无线链路来传送包。不同于其中TCP/IP协议堆栈在移动台(MS)自身上运行的嵌入式数据呼叫,对于系留式数据呼叫,TCP/IP协议堆栈在TE上运行且TE不采用DPA、MPA、EMPA、MMPA等。在没有额外算法的情况下,服务提供商具有两个不合意的替代方案:规定移动台(MS)不支持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或规定移动台(MS)不支持EMPA或MMPA包流。
图3说明互连移动终端310与外部网络350的无线网络300的实例。在一个方面中,移动终端310包括终端设备(TE)312和移动台(MS)315。在一个实例中,终端设备(TE)312为个人计算机(PC)、膝上型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等。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所提及的终端设备的实例并不是排他性的且在不影响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使用其它实例。在一种情况下,移动台(MS)315充当用于终端设备(TE)312的无线调制解调器。
如图3中所示,移动台(MS)315经由无线链路Um互连到基站(BS)320。在一个实例中,无线链路Um是基于CDMA 2000 1x或IS-95A/B无线标准。在另一实例中,无线链路Um是基于CDMA 2000 1xEVDO无线标准。
如图3中所示,基站(BS)320经由两个接口A8和A9互连到包控制功能(PCF)330。A8为用户业务接口,且A9为信令接口。包控制功能(PCF)330为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一部分,其管理基站(BS)320与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340之间的包中继。包控制功能(PCF)330经由两个接口A10和A11互连到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340。A10为用户业务接口,且A11为信令接口。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340充当到外部网络的网关。举例来说,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340经由标准IP接口连接到外部网络350(例如,因特网)。
图4说明互连膝上型计算机与因特网的无线网络的实例。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TE为膝上型计算机412,且移动台为移动电话415。移动电话415经由无线链路Um互连到基站(BS)420。而且,基站(BS)420经由两个接口A8和A9互连到用于支持接入因特网450的基础结构430。基础结构430充当到因特网450的网关。
通过在协议堆栈内使用常用的网络互连协议来促进采用多种中继层协议和应用程序的各种用户装置之间的网络互连。协议堆栈为用于各种用户装置之间的网络互连中的过程的理想化模型。协议堆栈的一个实例为国际标准组织(ISO)针对开放式系统互连(OSI)所提出的七层模型。然而,五层协议堆栈500的简化实例是图5中所说明的五层模型。如图5中所示,最低层被表示为中继层510,其负责跨越通信接口(有线的或无线的)输送位。中继层协议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EIA-232(用于串行数据传送)、以太网、CDMA 2000 1xEVDO、GSM、GPRS、UMTS、WiMax等。
协议堆栈中的位于中继层510上方的下一层为链路层520,其将一系列位分组成经由点到点链路的帧。每一帧由用以帮助划分每一帧的成帧位组成。在一个实例中,链路层是基于点到点协议(PPP)。位于链路层520上方的下一层为网络层530,其形成具有用以促进跨越全异数据网络来网络互连的寻址的包。在一个实例中,网络层530是基于因特网协议(IP)。在网络层530上方的是输送层540,其负责可靠的端到端数据输送。输送协议的两个实例为发射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在输送层540上方,在协议堆栈500的顶部层(即,应用层550)上载运用户应用。
图6说明用于EMPA和MMPA流0的系留式中继数据呼叫的实例。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TE)包括协议堆栈,其中经由输送层640(例如,发射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载运一些用户应用。经由网络层630(例如,IP)载运输送层640。经由链路层620(例如,PPP)载运网络层630。经由中继层610(例如,跨越Rm链路到移动台(MS)的EIA-232串行数据传送)载运链路层620。
移动台中继层612a与在一个方向上的终端设备(TE)中继层610(例如,EIA-232)兼容。移动台中继层612b也与在另一方向上的BS/PCF中继层614a(例如,RLP/1xEVDO)兼容。经由无线链路Um载运RLP/1xEVDO接口。BS/PCF物理层614b还经由接口A10与PDSN物理层615兼容。用于流0数据呼叫的PDSN具有协议堆栈,其中经由链路层625(例如,PPP)载运网络层635(例如,IP),如图6中所说明。经由中继层(例如,物理层615)载运链路层625。在图6中所说明的实例中,在终端设备(TE)与PDSN之间互连PPP数据呼叫。
图7为用于允许针对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支持EMPA和MMPA包流的实例算法的流程图。在一个方面中,当终端设备(TE)发起或终止系留式数据呼叫时采用图7的算法。在一个方面中,所述算法确定是否起始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
在框700中,加电,例如对移动台(MS)加电。而且,在框700中,尝试包应用中的数据呼叫。在框710中,确定数据呼叫的类型。如果数据呼叫类型为CDMA 2000 1x或IS-95A/B,则去往框715,其中允许包应用中的所有数据呼叫继续进行。在框710中,如果确定数据呼叫类型为EVDO,则去往框720。在框720中,确定数据呼叫的类型是EVDO Rev.0、EVDO Rev.A还是EVDO Rev.B。如果数据呼叫的类型为EVDO Rev.0,则去往框715,其中允许包应用中的所有数据呼叫继续进行。如果数据呼叫的类型为EVDO Rev.A或EVDO Rev.B,则去往框730且确定包应用的类型。如果包应用为DPA或MPA,则去往框715,其中允许包应用中的所有数据呼叫继续进行。如果包应用为EMPA或MMPA,则去往框740。在框740中,确定数据呼叫是嵌入式数据呼叫还是系留式数据呼叫。如果数据呼叫为嵌入式数据呼叫,则去往框715,其中允许包应用中的所有数据呼叫继续进行。如果数据呼叫为系留式数据呼叫,则去往框750且确定数据呼叫是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还是网络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即,确定数据呼叫具有中继模型还是具有网络模型)。如果数据呼叫为网络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则去往框715,其中允许包应用中的所有数据呼叫继续进行。如果数据呼叫为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则去往框760。在框760中,请求去活流1。在框770中,确定流1是否被去活。如果流1被去活,则允许包应用中的所有数据呼叫继续进行,如框715所指示。在一个实例中,流1被基站(BS)去活。在一个实例中,如果基站(BS)不同意去活流1或无法去活流1且流1未被去活,则接着在框780中拒绝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针对所尝试的每一数据呼叫重复图7中所描述的实例算法且在框700中的加电(例如,对移动台(MS)加电)的步骤对于所尝试的每一数据呼叫来说并不均是必要的。另外,在框715之后,在框716中,如果流1被去活,那么在终止数据呼叫之后重新激活流1。在一个实例中,基站(BS)重新激活流1。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流程图、逻辑块和/或模块可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以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施。举例来说,对于硬件实施方案,处理单元可实施于一个或一个以上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内。对于软件,所述实施方案可通过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程序、函数等)。软件代码可存储于存储器单元中且由处理器单元执行。另外,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流程图、逻辑块和/或模块还可被译码为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所携载的计算机可读指令。
在一个实例中,本文中所描述的说明性流程图、逻辑块和/或模块用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来实施或执行。在一个方面中,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待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施或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流程图、逻辑块和/或模块的数据、元数据、程序指令等。图8展示包含处理器810的装置800的实例,所述处理器810与存储器820通信以用于执行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过程。在一个实例中,装置800用以实施图7中所说明的算法。在一个实例中,存储器820位于处理器810内,而在另一实例中,存储器820在处理器810外部。在一个方面中,装置800为移动台。在另一方面中,装置800为移动终端,其包含移动台和终端设备。在又一方面中,装置800为包控制功能(PCF)或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
图9展示适合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装置900的实例。在一个方面中,装置900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来实施,所述处理器包含经配置以提供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不同方面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如本文中在框900、910、915、916、920、930、940、950、960、970和980中所描述。举例来说,每一模块包含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个方面中,装置900还由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来实施。
提供对所揭示方面的先前描述是为了使得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且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它方面。

Claims (5)

1.一种在支持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或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的无线网络上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经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确定数据呼叫是否为由系留装置发起的中继模型系留类型的数据呼叫,所述系留装置独立于基站且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并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
经由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确定默认链路流类型是否为流1;
如果所述数据呼叫是所述中继模型系留类型且所述默认链路流类型为流1,则经由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请求所述基站去活流1;以及
当流1被去活时,继续进行所述数据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在完成所述数据呼叫之后重新激活流1的步骤。
3.一种启用无线网络的包应用中的数据呼叫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经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确定所述数据呼叫的数据呼叫类型是CDMA20001X、IS-95A/B还是EVDO(演进数据优化);
如果所述数据呼叫类型为EVDO,则进一步经由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确定所述数据呼叫类型是EVDO Rev.0、EVDO Rev.A还是EVDO Rev.B;
如果所述数据呼叫类型为EVDO Rev.A或EVDO Rev.B,则经由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确定包应用类型是否为默认包应用(DPA)、多流包应用(MPA)、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或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中的一者;
如果所述包应用类型为EMPA或MMPA,则确定所述数据呼叫是系留式数据呼叫还是嵌入式数据呼叫;
如果所述数据呼叫为系留式数据呼叫,则经由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确定所述数据呼叫具有中继模型系留类型的数据呼叫还是具有网络模型;
如果所述数据呼叫具有由系留装置发起的所述中继模型系留类型的数据呼叫,所述系留装置独立于基站且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并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则经由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请求所述基站去活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以及
当默认链路流类型流1被去活时,继续进行所述数据呼叫。
4.一种用于在支持增强型多流包应用(EMPA)或多链路多流包应用(MMPA)的无线网络上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移动终端,其包含:
用于确定数据呼叫是否为由系留装置发起的中继模型系留类型的数据呼叫的装置,所述系留装置独立于基站且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并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
用于确定默认链路流类型是否为流1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数据呼叫具有所述中继模型系留类型且所述默认链路流类型为流1的情况下请求所述基站去活流1的装置;以及
用于当流1被去活时,继续进行所述数据呼叫的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在完成所述数据呼叫之后请求重新激活流1的装置。
CN200980115215.5A 2008-04-30 2009-04-30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177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926108P 2008-04-30 2008-04-30
US61/049,261 2008-04-30
US12/183,925 2008-07-31
US12/183,925 US8787239B2 (en) 2008-04-30 2008-07-31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relay-model tethered data calls in wireless networks
PCT/US2009/042390 WO2009135053A1 (en) 2008-04-30 2009-04-30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relay-model tethered data calls in wirel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7774A CN102017774A (zh) 2011-04-13
CN102017774B true CN102017774B (zh) 2014-07-02

Family

ID=40999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521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17774B (zh) 2008-04-30 2009-04-30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87239B2 (zh)
EP (1) EP2292070A1 (zh)
JP (1) JP5329647B2 (zh)
KR (1) KR101232914B1 (zh)
CN (1) CN102017774B (zh)
TW (1) TW200952398A (zh)
WO (1) WO20091350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612A (zh) * 2008-08-15 2010-02-1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US20100046550A1 (en) * 2008-08-25 2010-02-25 Motorola, Inc. Context based header selection in a multi-flow packet application
KR101075964B1 (ko) * 2009-02-02 2011-10-21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링크 중계 장치 및 방법
US8848579B1 (en) * 2012-07-16 2014-09-30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transport-layer source ports to identify sources of packet payloads in mixed tethering and non-tethering environmen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4457A (zh) * 1999-01-21 2002-04-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移动互联网协议登记的自动调用
CN1653773A (zh) * 2002-04-03 2005-08-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ip系统中的ppp链路协商
CN1703875A (zh) * 2002-06-24 2005-11-3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基于应用的无线电资源管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8877B2 (ja) * 1997-08-08 2005-08-31 株式会社東芝 ノード装置及び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パスのループ検出方法
US6370118B1 (en) 1999-02-24 2002-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set up of PPP on AUM and a RM interface
US6625164B1 (en) 1999-07-14 2003-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ly framing and unframing PPP packets depending on negotiated options on the Um and Rm interfaces
US7342894B2 (en) 2002-04-03 2008-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Mobile IP registration within PPP negotiation
US20040160945A1 (en) * 2003-02-13 2004-08-19 Innomedia Pte Lt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stand alone multi-media terminal adapter
JP4303245B2 (ja) * 2003-09-16 2009-07-29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のための状態情報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060174004A1 (en) * 2005-01-31 2006-08-03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access network authentication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session
US8576846B2 (en) * 2005-10-05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
US20070116051A1 (en) * 2005-11-23 2007-05-24 Chen An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IP datagrams over FLO network
US7486645B2 (en) * 2005-12-09 2009-02-03 Alcatel-Lucent Usa Inc. Obtaining data rates for mobile stations based on a forward link of a cellular system
KR101315479B1 (ko) * 2005-12-10 2013-10-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서비스 플로우 식별자를 분산 관리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서비스 플로우 식별자 관리 방법
US9258702B2 (en) * 2006-06-09 2016-02-09 Trapeze Networks, Inc. AP-local dynamic switching
US8818322B2 (en) 2006-06-09 2014-08-26 Trapeze Networks, Inc. Untethered access point mesh system and method
WO2008009300A1 (en) * 2006-07-18 2008-01-24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chedu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7822384B2 (en) * 2006-10-12 2010-10-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mobile ad hoc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devices
US7911966B2 (en) * 2007-05-30 2011-03-22 Kyocera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wireless data rates capability for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4457A (zh) * 1999-01-21 2002-04-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移动互联网协议登记的自动调用
CN1653773A (zh) * 2002-04-03 2005-08-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ip系统中的ppp链路协商
CN1703875A (zh) * 2002-06-24 2005-11-3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基于应用的无线电资源管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87239B2 (en) 2014-07-22
TW200952398A (en) 2009-12-16
JP2011521539A (ja) 2011-07-21
JP5329647B2 (ja) 2013-10-30
WO2009135053A1 (en) 2009-11-05
KR101232914B1 (ko) 2013-02-13
US20090274088A1 (en) 2009-11-05
KR20100133500A (ko) 2010-12-21
EP2292070A1 (en) 2011-03-09
CN102017774A (zh)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83975B2 (ja) 効率的な不連続通信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2893675B (zh) 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协议栈功率优化
CN102934389B (zh) 用于分量载波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EP2475124B1 (en)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transmission timing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N102577218B (zh) 用于有效解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CN101690369B (zh) 用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设备控制非连续接收(drx)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84739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激活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46534B (zh) 长期演进用户设备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性控制
CN106559086A (zh) 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US20090325512A1 (en) Transmission of delay tolerant data
US8644338B2 (en) Unbundling packets receiv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03559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无线帧
CN101810031A (zh)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CN103404203A (zh) 多sim终端中的资源控制
CN103229573A (zh) 用于具有中继节点场景下的移动性负载平衡和资源状态报告
CN104363656A (zh) 用于管理drx周期和寻呼周期之间的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03852A (zh) 用于确定用于发送调度请求的发送机会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17774B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启用中继模型系留式数据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24687A (zh) 用于wlan的具有调度块确认的有功率及资源效率的基于集合物理层pdu的方法
CN101682886A (zh) 用于半永久和动态调度以及间断接收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09154A (zh) 长期演进(lte)中对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集束
CN102318391A (zh) 用于中继协议栈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14888A (zh) 在蜂窝基站中的节能
CN102790926A (zh) 一种语音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419258A (zh) 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调制解调器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