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0555A -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0555A
CN102010555A CN2010102119106A CN201010211910A CN102010555A CN 102010555 A CN102010555 A CN 102010555A CN 2010102119106 A CN2010102119106 A CN 2010102119106A CN 201010211910 A CN201010211910 A CN 201010211910A CN 102010555 A CN102010555 A CN 102010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resin
matrix material
porous
ion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19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0555B (zh
Inventor
张永明
唐军柯
刘萍
张恒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ongyue Future Hydrogen Energy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ongyue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ongyue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ongyue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119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0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0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0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0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0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Fuel Cell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一种或多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含氟聚合物多孔膜复合而成,其特点是该多孔膜被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接枝修饰,树脂中至少有一种含有腈基,该腈基与多孔膜接枝修饰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从而使由该复合材料制备的膜具有优异的气密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具有高离子交换能力和高电导率。本发明还提供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该复合材料制备的产品及其用途。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功能基团接枝的多孔膜复合的全氟离子交换材料。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关键材料。
现在所使用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在较低温度下(80℃)和较高的湿度下具有良好的质子传导性和化学稳定性。但是,它们也有很多的不足,如尺寸稳定性差,机械强度不高,化学稳定性差等。膜在不同的湿度下吸水率和因吸水而导致的尺寸膨胀不同,当膜在不同工况下变换时,膜的尺寸也将因此发生变化。如此反复最终导致质子交换膜的机械破损。此外,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常常产生大量的氢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进攻成膜树脂分子上非氟基团,导致膜的化学降解和破损、起泡。最后,当全氟磺酸交换膜的工作温度高于90℃时,由于膜的迅速失水导致膜的质子传导性急剧下降,从而使燃料电池的效率大大下降。但高的工作温度可以大大提高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耐一氧化碳性。还有就是现有的全氟磺酸膜都有一定的氢气或甲醇渗透性,尤其是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渗透率十分大,成为致命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强度、尺寸稳定性及高温下的质子传导效率,降低工作介质的渗透性等是燃料电池工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人们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日本专利JP-B-5-75835采用全氟磺酸树脂浸渍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的多孔介质来增强膜的强度。然而,这种PTFE的多孔介质由于PTFE材料相对较软,增强作用不充分,仍未能解决上述问题。W.L.Gore公司开发的Gore-Select系列复合膜液采用多孔特氟隆填充Nafion离子导电液的方法(US5547551,US5635041,US5599614),这种膜具有高的质子导电性和较大的尺寸稳定性,但在高温下特氟隆蠕变很大,导致性能下降。日本专利JP-B-7-68377还提出过一种方法,用质子交换树脂填充聚烯烃制成的多孔介质,但是其化学耐久性不足,因而长期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并且由于不具备质子导电能力的多孔介质的加入,使得质子传导通路减少,膜的质子交换能力下降。
此外,日本专利JP-A-6-231779提出了另一种增强方法,是使用氟树脂纤维。其为采用原纤维形式的氟烃聚合物增强材料增强的离子交换膜。但这种方法必须加入相对大量的增强材料,这种情况下,薄膜的加工趋于困难,并且很可能会发生膜电阻增大。
而欧洲专利EP0875524B1公开了利用玻璃纤维无纺技术制备的玻璃纤维膜增强nafion膜的技术,在该专利中同时提到二氧化硅等氧化物。但是该专利中无纺玻璃纤维布是必须使用的基材,这将大大限制了增强的使用范围。
美国专利US6692858公开了聚四氟乙烯纤维增强全氟磺酸树脂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将全氟磺酰氟树脂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混合、挤出、转型制得纤维增强的全氟磺酸树脂。该方法由于转型过程耗时而不能连续生产。
但上述技术只是简单的将多孔膜或纤维与树脂混合起来,因为薄膜或纤维与成膜树脂的性质有很大的区别,甚至由于是相互排斥的,所以极易在成膜分子和增强物件间形成间隙,有时增强微孔膜的某些孔还不能被树脂所填充。因而这样的膜常常具有高的气体渗透性。在燃料电池中工作时,高的渗透率往往导致能量的损失和电池过热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离子交换树脂和含氟聚合物多孔膜复合而成,其中离子交换树脂的腈基基团和含氟聚合物多孔膜上接枝的腈基基团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从而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机械力学性质和气密性,以及具有高离子交换能力和电导率。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复合材料制备的离子交换膜。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离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复合材料的用途。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一种或多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和覆盖到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微孔和表面而形成;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孔表面被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接枝修饰;组成复合材料的离子交换树脂中至少有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含有腈基基团,该腈基基团和含氟聚合物多孔膜上接枝的功能单体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
优选地,所述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是如下通式(I)表述的物质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31
e=1~3;
含有腈基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是如下通式(II)和/或(III)表述的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32
其中e=1~3;n=0或1;m=2~5;x、y=3-15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33
其中a、b、c=3-15的整数,a’、b’、c’=1-3的整数;j=0~3。
优选地,所述复合材料还可以含有以下通式(IV)和/或(V)和/或(VI)表述的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41
其中x=3~15,n=0~2;p=2~5;
其中c、d=315的整数;c’、d’=1-3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43
其中f、g、h=3-15的整数,f’、g’、h’=1-3的整数;i=0~3;M、M’=H、K、Na或NH4
上述II、III、IV、V、VI通式所代表的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为0.80~1.60mmol/g;数均分子量为150000~450000。
优选地,所述复合材料中的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材料选自:聚四氟乙烯多孔膜,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膜,聚偏氟乙烯多孔膜(PVDF),聚三氟氯乙烯多孔膜和聚四氟乙烯-乙烯(ETFE)多孔膜,这些膜可以是单向拉伸膜或双向拉伸膜;所述复合材料中的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厚度不大于100微米,孔隙率为50~97%;孔径为0.1~10微米;优选地,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厚度为5~20微米,孔隙率为60~97%,孔径为0.2~5微米。
优选地,上述复合材料中还可以含有高价金属化合物,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部分酸性交换基团通过高价金属化合物形成物理键合,部分高价金属化合物同时也是形成三嗪环的催化剂;优选地,所述的形成物理键合的高价金属化合物选自下列元素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W,Zr,Ir,Y,Mn,Ru,Ce,V,Zn,Ti和La元素;进一步优选地,高价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醋酸盐中的一种或组合复盐;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一种或多种的环糊精、冠醚、乙酰丙酮、含氮冠醚及含氮杂环、EDTA、DMF和DMSO络合物;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氢氧化物;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化合物CexTi(1-x)O2(x=0.25~0.4)、Ca0.6La0.27TiO3、La(1-y)CeyMnO3(y=0.1~0.4)和La0.7Ce0.15Ca0.15MnO3。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0001-5重量%,优选为0.001-1重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复合时向材料中加入微量强的质子酸和/或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使至少一种含有腈基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其腈基基团和含氟聚合物多孔膜上接枝的功能单体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优选地,质子酸选自H2SO4、CF3SO3H或H3PO4;路易斯酸选自ZnCl2、FeCl3、AlCl3、有机锡、有机锑或有机碲。形成三嗪环交联的方法可参考US Patent 3933767和EP1464671A1。路易士酸和质子酸的加入量一般为树脂质量的0.1%~1%。
优选地,含有高价金属离子化合物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高价金属化合物和酸性交联催化剂液与离子交换树脂的分散溶液相混合,再经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工艺、喷涂或浸渍工艺与腈基接枝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含氟聚合物多孔膜复合;
(2)将湿膜置于30~300℃热处理一段时间,得到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复合材料;
在溶液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喷涂、浸渍等工艺中所用的溶剂选自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酸胺、丙酮、水、乙醇、甲醇、丙醇、异丙醇、乙二醇和/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条件包括:树脂分散溶液的浓度为1~80%,热处理的温度为30~300℃,热处理时间为1~600min;优选反应条件包括:树脂分散溶液的浓度为5~40%,热处理的温度为120~250℃,热处理时间为5~200min。
优选地,所述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0001-5重量%,优选为0.001-1重量%;所述酸性交联催化剂优选质子酸和/或路易斯酸,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1%~1%。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膜。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离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复合材料用于制造燃料电池中离子交换膜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组成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中至少有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含有腈基基团,该腈基与多孔膜上接枝的腈基形成了三嗪环交联结构。由于所形成的三嗪环交联结构,上述复合材料成为一个紧密整体结构。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含有的高价金属和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酸性基团形成物理键合交联结构,三嗪环也和高价金属形成络合键。因此,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制备的离子交换膜在具有高离子能力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力学强度,气密性,和稳定性。与普通复合材料制备的离子交换膜相比,本发明复合材料的离子交换膜在电导率、拉伸强度、氢气渗透电流、尺寸变化率等方面的性能均优于普通离子交换膜。
以下是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用于燃料电池的全氟磺酸离子膜需要满足要求:稳定、高电导率、高机械强度。一般而言,当离子交换能力升高时,全氟聚合物的当量值下降(当量值EW值减小,离子交换容量IEC=1000/EW),同时膜的强度也降低。同时膜的气体渗透性也随之上升,这将对燃料电池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制备具有高离子交换能力,同时具有好的机械力学强度和气密性,同时还具有好的稳定性的膜是燃料电池,尤其是在汽车等运载工具上使用的燃料电池实用的关键。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使用多孔膜作为增强材料,但改变了以往仅仅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多孔膜结构的方法,而是在多孔膜和离子交换树脂间形成三嗪环交联(图1),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机械力学性质和气密性。
一种复合离子材料,其特征包括:
(a)所述复合材料是由一种或多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和覆盖到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微孔和表面而形成的复合材料;
(b)所述的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孔表面被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所接枝修饰;
(c)组成复合材料的离子交换树脂中至少有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含有腈基基团,该腈基基团能够和含氟聚合物多孔膜上接枝的功能单体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如X所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71
所选用的被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物质接枝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厚度不大于100微米,孔隙率为50~97%;孔径为0.1~10微米;优选地,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厚度为5~20微米,孔隙率为60~97%,孔径为0.2~5微米。这些含氟聚合物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材料选自聚四氟乙烯多孔膜,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膜,聚偏氟乙烯多孔膜(PVDF),聚三氟氯乙烯多孔膜,聚四氟乙烯-乙烯(ETFE)多孔膜。这些膜可以是单向拉伸膜也可是双向拉伸膜。
用于接枝在多孔膜上的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是如下通式(I)表述的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e=1~3。
接枝的方法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几种:将含氟聚合物多孔膜与接枝单体在热、光、电子辐射、等离子体、X射线、自由基引发剂等手段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然后将接枝后的薄膜在酸或碱的作用产生离子交换基团。具体制备的方法被很多文献所披露,例如,可以参见“等离子体改性PTFE膜接枝丙烯酸研究”,《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年第35卷第04期中描述的等离子体改性接枝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复合材料中,具有腈基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是具有以下通式II和/或III表述的重复结构的聚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81
e=1~3;n=0或1;m=2~5;x、y=3-15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82
其中a、b、c=3-15的整数;a’、b’、c’=1-3的整数;j=0~3。
本发明所用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是具有以下通式IV和/或V和/或VI表述的重复结构的聚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83
其中x=315;n=0~2;p=2~5;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84
其中c、d=315的整数;c’、d ’=1-3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091
其中f、g、h=3-15的整数;f’、g’、h’=1-3的整数;i=0~3;M、M ’=H、K、Na或NH4
所述的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为0.80~1.60mmol/g;数均分子量为150000~450000;
当使用IV、V及VI式的全氟磺酸树脂时必须与II或III混合使用。
所述的化学键合是在含氟聚合物多孔膜所接枝的功能分子的腈基和离子交换树脂中的腈基通过形成三嗪环交联在一起。示意图见图2。
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腈基和含氟聚合物多孔膜上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方法是在成膜的时候向材料中加入微量强的质子酸或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优选地,质子酸选自H2SO4、CF3SO3H或H3PO4;路易斯酸选自ZnCl2、FeCl3、AlCl3、有机锡、有机锑或有机碲形成三嗪环交联的方法可参考US Patent 3933767和EP1464671A1。路易士酸和质子酸的加入量一般为树脂质量的0.1%~1%。
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中还可加入高价金属化合物使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部分酸性交换基团通过高价金属化合物形成物理键合。当然部分高价金属化合物同时也是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催化剂。
所述的形成物理键合的高价态的金属化合物选自下列元素化合物之一或组合:W,Zr,Ir,Y,Mn,Ru,Ce,V,Zn,Ti和La元素。
所述具有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醋酸盐中的一种或组合复盐。所述具有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环糊精、冠醚、乙酰丙酮、含氮冠醚及含氮杂环、EDTA、DMF和DMSO络合物。所述具有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氢氧化物。所述具有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化合物CexTi(1-x)O2(x=0.25~0.4)、Ca0.6La0.27TiO3、La(1-y)CeyMnO3(y=0.1~0.4)和La0.7Ce0.15Ca0.15MnO3。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0.0001-5重量%,优选为0.001-1重量%。
这种含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离子交换树脂的分散溶液,高价金属化合物和酸性交联催化剂溶液与上述树脂分散液混合,再经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工艺、喷涂或浸渍工艺与腈基接枝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含氟聚合物多孔膜复合;
(2)将湿膜置于30~250℃处理;
(3)经处理后得到成膜树脂与含氟聚合物多孔膜有交联键的复合材料。
在溶液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喷涂和浸渍等工艺中所用的溶剂选自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酸胺、丙酮、水、乙醇、甲醇、丙醇、异丙醇、乙二醇和/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使用树脂溶液的浓度为1~80%,优选5~40%,热处理的温度为30~300℃,优选120~250℃,热处理时间为1~600min,优选5~200min;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膜。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离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复合材料用于制造燃料电池中离子交换膜的用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枝改性的多孔膜与离子交换树脂通过三嗪环键合得到的具有优异化学稳定性、机械力学性能及气密性的复合材料。由于所使用的多孔膜与成膜树脂间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优选实施方式中成膜分子的部分酸性基团还通过高价金属相互形成物理键合交联结构,三嗪环也能和高价金属形成络合键,因而所公开的复合材料是一个紧密整体结构。而不是象过去的技术,仅仅是离子交换树脂和多孔膜简单的掺和在一起。本发明提供的离子膜解决了以往的微孔复合膜气密性不好,离子交换树脂和微孔膜易分离等缺点。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交联键合在多孔膜上的离子交换树脂。
图2为化学交联示意图。
其中1为全氟离子交换树脂;2为多孔膜;3为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分子;4为化学交联。
图3为单电池极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取厚度为15微米的宁波chqistex聚四氟乙烯膜(孔隙率80%,孔径1微米)在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在1Pa,利用Ar为工作气体,产生等离子体与如下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11
其中e=1
单体发生接枝。并将接枝后的聚四氟乙烯膜浸渍在含有微量三苯基锡的25%全氟磺酸树脂,1%硝酸铈(III)的树脂乙醇-水溶液中,其中全氟磺酸树脂的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12
其中e=1;n=1;m=2;x=13;y=11,数均分子量为250000,
然后,将湿膜在190℃处理20分钟,得到厚度为16微米的交联的复合膜。
实施例2
15%混合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含有树脂A,其中树脂结构式为(IV)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21
x=5,n=0;p=2;交换容量1.35mmol/g,数均分子量为260000
和树脂B,结构式为(II)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22
e=2;n=1;m=3;x=10;y=5,数均分子量为230000,该混合树脂溶液(A、B质量比为5∶1)为含有微量三苯基锡的丙醇-水混合溶液,溶液中还混有0.2%硝酸锰(II),将溶液喷涂在厚度为10微米的被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23
其中e=2
接枝的宁波chqistex聚四氟乙烯膜(孔隙率85%,孔径0.5微米,接枝方法如实施例1)。然后,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2000℃干燥处理60秒。为使膜内孔隙完全闭塞,此工艺步骤可以重复2次以上。最终将复合膜在150℃处理30分钟,得到厚度为20微米的复合膜。
实施例3
重复单元结构式为(IV)的全氟磺酸树脂A,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31
x=4;n=0;p=4;交换容量1.25mmol/g,数均分子量为230000和
重复单元结构式为(II)的全氟磺酸树脂B,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32
e=3;n=1;m=4;x=7;y=9,数均分子量250000
将上述树脂制备得到质量浓度为10%的异丙醇-丙醇-水溶液(其中质量比A∶B=5∶1),其中还含有5%La(III)-DMF络合物和微量三苯基锡。
取厚度为10微米的被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33
其中e=3
接枝的宁波chqistex聚四氟乙烯膜(孔隙率90%,孔径2~3微米,接枝方法如实施例1)。利用上述溶液,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在240℃加热10分钟后得到厚度为11微米的膜。
实施例4
取厚度为30微米的被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41
其中e=3
其中e=1
(两者质量比为1∶1)共同接枝的聚偏氟乙烯膜(浙江(火炬)西斗门膜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接枝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孔隙率79%,孔径5微米),将其浸渍在5%全氟磺酸树脂DMF溶液,同时溶液中还混有微量的三苯基锡及0.05%Ce-DMF络合物,其中该全氟磺酸树脂的重复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43
e=3;n=1;m=4;x=7;y=11,数均分子量250000。然后,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100℃干燥处理20秒。再将其置于190℃处理20分钟,得到厚度为31微米的复合膜。
实施例5
取厚度为50微米被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44
其中e=2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51
其中e=1
(两者质量比为1∶1)共同接枝的宁波chqistex聚四氟乙烯(孔隙率95%,孔径0.5微米,接枝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用张紧装置将其四周固定。取30%全氟磺酸树脂及0.01%的硝酸锌的DMSO溶液,微量三苯基锡,其中全氟磺酸树脂的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52
a=9;b=6;c=3;a’=b’=c’=1;j=1,数均分子量250000。将溶液喷涂于聚四氟乙烯-乙烯膜两侧。
然后,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250℃干燥处理30秒。为使膜内孔隙完全闭塞,此工艺步骤可以重复2次以上。最终将复合膜在200℃处理20分钟,得到厚度为50微米的复合膜。
实施例6
取厚度为25微米的被与实施例5相同的两种含腈基单体(质量比为2∶1)共同接枝的宁波chqistex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孔隙率70%,孔径1微米,接枝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固定于平板之上。将20%全氟磺酸树脂和2%碳酸锰(II)及微量的三苯基锡的丙醇-水溶液,其中全氟磺酸树脂的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61
a=11;b=7;c=5;a’=b’=c’=1;j=1,数均分子量2600000,喷涂于固定的聚三氟氯乙烯多孔膜上,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1800℃干燥处理20分钟。然后,利用热压工艺将与聚四氟乙烯多孔膜接触的离子交换树脂压入膜的孔隙中,制备得到复合膜。
实施例7
取厚度为10微米的被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62
其中e=3
其中e=1
(两者质量比为1∶3)共同接枝的宁波chqistex聚四氟乙烯膜(孔隙率80%,孔径1微米,接枝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用张紧装置将其四周固定。将30%混合全氟磺酸树脂在5%环糊精-钒、及微量四苯基锑的NMP溶液中浸泡,其中混合全氟磺酸树脂包括树脂A和树脂B,A的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71
c=7;d=5;c’=d’=1,数均分子量250000
B的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72
e=2;n=1;m=3;x=9;y=10,数均分子量250000,混合树脂溶液中A∶B质量比为1∶2。将溶液流延在上述绷紧的多孔膜的一面,用吹风机微热去除溶剂。再将另一面涂覆14%全氟磺酸树脂乙醇-水溶液,其中全氟磺酸树脂的结构式为
x=4.5;n=0;p=4;交换容量1.20mmol/g,数均分子量290000。使其完全渗入聚四氟乙烯膜的孔隙直达第一面的树脂连续层,继而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230℃干燥处理20分钟得到复合膜。
实施例8
取厚度为80微米的被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74
其中e=3
接枝的宁波chqistex聚四氟乙烯膜(孔隙率97%,孔径4微米,接枝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在聚四氟乙烯膜第一面涂覆10%混合全氟磺酸树脂和10%的硫酸锰、微量三苯基锡甲醇-水溶液,其中混合全氟磺酸树脂中树脂A的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81
a=9;b=7;c=5;a’=b’=c’=1;j=1,数均分子量为230000
树脂B的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82
x=4.5;n=0;p=4;交换容量1.20mmol/g,数均分子量290000,混合全氟磺酸树脂中A∶B的质量比为1∶1。然后将润湿的聚四氟乙烯膜用吹风机微热去除溶剂。为使聚四氟乙烯膜的表面形成一层离子交换树脂的连续层,此工艺过程需要重复2次以上。然后将膜在150℃热处理2分钟后,得复合膜。
实施例9
15%全氟磺酸树脂,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83
x=4;n=0;p=2;交换容量1.45mmol/g,数均分子量270000的丙醇-水溶液,同时含有3%的联吡啶-Ru络合物和微量的三苯基锡,喷涂在厚度为10微米的被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91
其中e=1
接枝的聚四氟乙烯(孔隙率85%,孔径0.5微米,接枝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然后,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140℃干燥处理30秒。为使膜内孔隙完全闭塞,此工艺步骤可以重复2次以上。最终将复合膜在1500℃处理30分钟,得到厚度为20微米的膜层。
另取重复单元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192
其中e=1;n=1;m=4;x=7;y=13,数均分子量230000的树脂的丙醇-水溶液喷涂于上述20微米的膜上。然后将上述所得膜层与单层膜经热压复合得到本发明所述复合膜。
实施例10
15%全氟磺酸树脂,结构式为
x=4;n=0;p=2;交换容量1.45mmol/g,数均分子量270000的丙醇-水溶液,其中含有微量的三苯基锡,喷涂在厚度为10微米的被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201
其中e=1
接枝的聚四氟乙烯(孔隙率85%,孔径0.5微米,接枝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然后,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140℃干燥处理30秒。为使膜内孔隙完全闭塞,此工艺步骤可以重复2次以上。最终将复合膜在1500℃处理30分钟,得到厚度为20微米的膜层。
另取重复单元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202
其中e=1;n=1;m=4;x=7;y=13,数均分子量230000的树脂的丙醇-水溶液喷涂于上述20微米的膜上。然后将上述所得膜层与单层膜经热压复合得到本发明所述复合膜。
实施例11
全氟磺酸树脂,结构式为
x=4.6;n=0;p=4;交换容量1.18mmol/g,数均分子量180000,制备该树脂15%异丙醇-丙醇-水溶液。
取厚度为20微米的四氟乙烯膜(孔隙率90%,孔径2~3微米),利用上述溶液,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得到厚度为20微米的普通复合离子膜。
实施例12: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GDL)的制备:将Torry090碳纸浸入25%PTFE乳液适当时间,对其作憎水处理,用称量法确定浸入PTFE的量。再将浸好PTFE的碳纸置于340℃的马弗炉中焙烧,使浸渍在碳纸中的PTFE乳液所含的表面活性剂被除掉,同时使PTFE热熔烧结并均匀分散在碳纸的纤维上,从而达到良好的憎水效果。焙烧后的碳纸中PTFE的质量分数约为30%,将一定量碳粉、PTFE和适量异丙醇水溶液混合,用超声波振荡15min,然后用刷涂工艺涂于碳纸上,将涂好的碳纸分别在340℃下烘烤30min,即可制得气体扩散层。
膜电极(MEA)的制备:催化剂层中Pt载量为0.4mg/cm2,将一定量40%Pt/C(JM公司)电催化剂、去离子水、异丙醇混合,超声振荡15min;再加入一定量的5%溶液实施例12树脂溶液,继续超声振荡15min,当成超声成墨水状后,再均匀地喷涂在实施例2的膜上,得到膜电极MEA。
将制备好的膜电极组件与整平好的气体扩散层结合并组装成单体电池,用自行设计的双通道小功率测试平台进行恒电流极化性能测试。测试条件:单体电池有效活性面积为50cm2,H2和空气的压力均为1.0bar,H2利用率为70%,空气利用率为40%,相对湿度均为50%,电池工作温度为(95)℃。制备的电极经活化后,进行极化曲线测试,各测量点稳定2min后,以1min为间隔记录数据,绘出极化曲线图(图3)。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用于比较说明实施例1-11制备的复合膜的各项性能。
对各种膜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复合膜的95℃电导率、拉伸强度、氢气渗透电流,尺寸变化率等性能均优于普通复合离子膜。电导率值的测试条件分别为T=95℃,饱和湿度下,以及T=25℃,干燥器干燥两天后;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为国标法(GB/T20042.3-2009)、氢气渗透电流的测试方法为电化学方法(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10,5,B101-B104 2007)
表1各种膜表征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211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221
Figure BSA00000161656800231

Claims (10)

1.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a)所述复合材料由一种或多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和覆盖到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微孔和表面而形成;
(b)所述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孔表面被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接枝修饰;
(c)组成复合材料的离子交换树脂中至少有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含有腈基基团,该腈基基团和含氟聚合物多孔膜上接枝的功能单体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是如下通式(I)表述的物质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Figure FSA00000161656700011
e=1~3;
所述含有腈基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是如下通式(II)和/或(III)表述的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Figure FSA00000161656700012
其中e=1~3;n=0或1;m=2~5;x、y=3-15的整数;
Figure FSA00000161656700013
其中a、b、c=3-15的整数;a’、b’、c’=1-3的整数;j=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还可以含有以下通式(IV)和/或(V)和/或(VI)表述的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x=3~15;n=0~2;p=2~5;离子交换容量为0.90~1.60mmol/g,
其中c、d=3~15的整数;c’、d’=1~3的整数,
Figure FSA00000161656700023
其中f、g、h=3~15的整数;f’、g’、h’=1~3的整数;i=0~3;M、M’=H、K、Na或NH4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II、III、IV、V和VI通式所表示的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为0.80~1.60mmol/g;数均分子量为150000~450000。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材料选自:聚四氟乙烯多孔膜,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膜,聚偏氟乙烯多孔膜(PVDF),聚三氟氯乙烯多孔膜和聚四氟乙烯-乙烯(ETFE)多孔膜,这些膜可以是单向拉伸膜或双向拉伸膜;所述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厚度不大于100微米,孔隙率为50~97%,孔径为0.1~10微米;
优选地,含氟聚合物多孔膜的厚度为5~20微米,孔隙率为60~97%,孔径为0.2~5微米。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含有高价金属化合物,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部分酸性交换基团通过高价金属化合物形成物理键合,部分高价金属化合物同时也是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的形成物理键合的高价金属化合物选自下列元素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W,Zr,Ir,Y,Mn,Ru,Ce,V,Zn,Ti和La元素;进一步优选地,高价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醋酸盐中的一种或组合复盐;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一种或多种的环糊精、冠醚、乙酰丙酮、含氮冠醚及含氮杂环、EDTA、DMF和DMSO络合物;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氢氧化物;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化合物CexTi(1-x)O2(x=0.25~0.4)、Ca0.6La0.27TiO3、La(1-y)CeyMnO3(y=0.1~0.4)和La0.7Ce0.15Ca0.15MnO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0001-5重量%,优选为0.001-1重量%。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在复合时向材料中加入微量强的质子酸和/或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使至少一种含有腈基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其腈基基团和含氟聚合物多孔膜上接枝的功能单体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
优选地,质子酸选自H2SO4、CF3SO3H或H3PO4;路易斯酸选自ZnCl2、FeCl3、AlCl3、有机锡、有机锑或有机碲;
进一步优选地,路易士酸或质子酸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1%~1%。0.1%~1%。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高价金属化合物和酸性交联催化剂液与离子交换树脂的分散溶液相混合,再经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工艺、喷涂或浸渍工艺与腈基接枝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含氟聚合物多孔膜复合;
(2)将湿膜置于30~300℃热处理,得到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复合材料;
在溶液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喷涂、浸渍等工艺中所用的溶剂选自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酸胺、丙酮、水、乙醇、甲醇、丙醇、异丙醇、乙二醇和/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条件包括:树脂分散溶液的浓度为1~80%,热处理的温度为30~300℃,热处理时间为1~600min;优选条件包括:树脂分散溶液的浓度为5~40%,热处理的温度为120~250℃,热处理时间为5~200min;
优选地,所述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0001-5重量%,优选为0.001-1重量%;所述酸性交联催化剂优选质子酸和/或路易斯酸,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1%~1%。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膜以及包含所述离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
10.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用于制造燃料电池中离子交换膜的用途。
CN2010102119106A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02010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19106A CN102010555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19106A CN102010555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0555A true CN102010555A (zh) 2011-04-13
CN102010555B CN102010555B (zh) 2013-07-31

Family

ID=43840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19106A Active CN102010555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05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35947B2 (en) * 2016-05-09 2022-05-17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olymer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including perfluorinated ionomer and inorganic additive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5548A (zh) * 2002-09-30 2005-10-19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电解质膜、该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CN101728549A (zh) * 2009-12-10 2010-06-09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温质子交换复合膜
CN101733019A (zh) * 2009-12-10 2010-06-16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孔膜增强的含氟交联掺杂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5548A (zh) * 2002-09-30 2005-10-19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电解质膜、该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CN101728549A (zh) * 2009-12-10 2010-06-09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温质子交换复合膜
CN101733019A (zh) * 2009-12-10 2010-06-16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孔膜增强的含氟交联掺杂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35947B2 (en) * 2016-05-09 2022-05-17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olymer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including perfluorinated ionomer and inorganic additive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0555B (zh)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3016B (zh) 一种功能基团接枝的多孔膜复合含氟离子交换膜
US9793564B2 (en) Composite having ion exchange func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1728549B (zh) 高温质子交换复合膜
KR100343209B1 (ko) 강화제가 부가된 복합 이온 전도성 고분자막 및 이를채용하고 있는 연료전지
US9325027B2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fluorine-containing ionomer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ion exchange function
KR100833056B1 (ko) 연료전지용 강화-복합 전해질막
JP5748844B2 (ja) イオン交換機能を有するフッ素含有イオノマー複合体、その調製方法及び使用
CN104134812A (zh) 一种纤维网增强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5321B (zh) 一种微孔膜增强全氟交联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0555B (zh)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060105214A1 (en) Preconditioning fuel cell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es
CN101733009B (zh) 一种微孔膜增强全氟交联离子交换膜
CN102013499B (zh)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013498B (zh)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060177720A1 (en) Reinforced composite ionic conductive polymer membrane, fuel cell adopt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Moganapriya et al.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PEM)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Applications
Skorikova Immobilized ionic liquids for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applications
CN101733015B (zh) 一种微孔膜增强的多层含氟交联离子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3017B (zh) 一种微孔膜增强全氟交联离子交换膜
Peled et al. PTFE-Based High-Temperature Proton-Conducting Membra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7

Address after: 256400 Dongyue fluorosilicone Material Industrial Park, Tangshan town, Huantai County,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Dongyue future hydrogen energy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6401 Tangshan Town, Huantai County, Zib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HUAXIA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