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3499B -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13499B CN102013499B CN201010211920XA CN201010211920A CN102013499B CN 102013499 B CN102013499 B CN 102013499B CN 201010211920X A CN201010211920X A CN 201010211920XA CN 201010211920 A CN201010211920 A CN 201010211920A CN 102013499 B CN102013499 B CN 1020134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e material
- resin
- ion exchange
- fluorine
- composi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0 C***N*O*C=C Chemical compound C***N*O*C=C 0.000 description 2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一种或多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含氟聚合物纤维构成,其特点是纤维与成膜树脂将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从而使该复合材料制备的膜具有优异的气密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具有高离子交换能力和高电导率。本发明还提供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该复合材料制备的产品及其用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功能基团接枝的纤维和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的全氟离子交换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关键材料。
现在所使用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在较低温度下(80℃)和较高的湿度下具有良好的质子传导性和化学稳定性。但是,它们也有很多的不足,如尺寸稳定性差,机械强度不高,化学稳定性差等。膜在不同的湿度下吸水率和因吸水而导致的尺寸膨胀不同,当膜在不同工况下变换时,膜的尺寸也将因此发生变化。如此反复最终导致质子交换膜的机械破损。此外,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常常产生大量的氢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进攻成膜树脂分子上非氟基团,导致膜的化学降解和破损、起泡。最后,当全氟磺酸交换膜的工作温度高于90℃时,由于膜的迅速失水导致膜的质子传导性急剧下降,从而使燃料电池的效率大大下降。但高的工作温度可以大大提高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耐一氧化碳性。还有就是现有的全氟磺酸膜都有一定的氢气或甲醇渗透性,尤其是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渗透率十分大,成为致命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强度、尺寸稳定性及高温下的质子传导效率,降低工作介质的渗透性等是燃料电池工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人们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日本专利JP-B-5-75835采用全氟磺酸树脂浸渍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的多孔介质来增强膜的强度。然而,这种PTFE的多孔介质由于PTFE材料相对较软,增 强作用不充分,仍未能解决上述问题。W.L.Gore公司开发的Gore-Select系列复合膜液采用多孔特氟隆填充Nafion离子导电液的方法(US5547551,US5635041,US5599614),这种膜具有高的质子导电性和较大的尺寸稳定性,但在高温下特氟隆蠕变很大,导致性能下降。日本专利JP-B-7-68377还提出过一种方法,用质子交换树脂填充聚烯烃制成的多孔介质,但是其化学耐久性不足,因而长期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并且由于不具备质子导电能力的多孔介质的加入,使得质子传导通路减少,膜的质子交换能力下降。
此外,日本专利JP-A-6-231779提出了另一种增强方法,是使用氟树脂纤维。其为采用原纤维形式的氟烃聚合物增强材料增强的离子交换膜。但这种方法必须加入相对大量的增强材料,这种情况下,薄膜的加工趋于困难,并且很可能会发生膜电阻增大。
而欧洲专利EP0875524B1公开了利用玻璃纤维无纺技术制备的玻璃纤维膜增强nafion膜的技术,在该专利中同时提到二氧化硅等氧化物。但是该专利中无纺玻璃纤维布是必须使用的基材,这将大大限制了增强的使用范围。
美国专利US6692858公开了聚四氟乙烯纤维增强全氟磺酸树脂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将全氟磺酰氟树脂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混合、挤出、转型制得纤维增强的全氟磺酸树脂。该方法由于转型过程耗时而不能连续生产。
但上述技术只是简单的将多孔膜或纤维与树脂混合起来,因为薄膜或纤维与成膜树脂的性质有很大的区别,甚至由于是相互排斥的,所以极易在成膜分子和增强物件间形成间隙,有时增强微孔膜的某些孔还不能被树脂所填充。因而这样的膜常常具有高的气体渗透性。在燃料电池中工作时,高的渗透率往往导致能量的损失和电池过热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离子交换树脂和含氟聚合物纤维复合而成,其中离子交换树脂的腈基基团和含氟聚合物纤维上接枝的腈基基团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从而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机械力学性质和气密性,以及具有高离子交换能力和电导率。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复合材料制备的离子交换膜。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离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 述复合材料的用途。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一种或多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和作为增强材料的含氟聚合物纤维构成;含氟聚合物纤维表面被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接枝修饰;组成复合材料的离子交换树脂中至少有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含有腈基基团,该腈基基团和含氟聚合物纤维上接枝的功能单体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
优选地,所述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是如下通式(I)表述的物质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e=1~3;
含有腈基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是如下通式(II)和/或(III)表述的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e=1~3;n=0或1;m=2~5;x、y=3-15的整数;
其中a、b、c=3-15的整数,a’、b’、c’=1-3的整数;j=0~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复合材料还可以含有以下通式(IV)和/或(V)和/或(VI)表述的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x=3~15,n=0~2;p=2~5;
其中c、d=315的整数;c’、d’=1-3的整数;
其中f、g、h=3-15的整数,f’、g’、h’=1-3的整数;i=0~3;M、M,=H、K、Na或NH4。
所述通式II、III、IV、V和VI所表示的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为0.80~1.60mmol/g;数均分子量为150000~450000。
优选地,所述含氟聚合物纤维选自:聚四氟乙烯纤维、聚全氟乙丙烯纤维、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纤维和/或氟碳聚合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纤维的直径为0.005μm~50μm,长度为0.05μm~3mm;优选的直径为:0.01~20μm 含氟聚合物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比为0.5~50∶100,优选为0.5~20∶100。
优选地,上述复合材料还可以含有高价金属化合物,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部分酸性交换基团通过高价金属化合物形成物理键合,部分高价金属化合物同时也是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催化剂,并和三嗪环形成络和键;优选地,所述的形成物理键合的高价金属化合物选自下列元素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W,Zr,Ir,Y,Mn,Ru,Ce,V,Zn,Ti和La元素;进一步优选地,高价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醋酸盐中的一种或组合复盐;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一种或多种的环糊精、冠醚、乙酰丙酮、含氮冠醚及含氮杂环、EDTA、DMF和DMSO络合物;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氢氧化物;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化合物CexTi(1-x)O2(x=0.25~0.4)、Ca0.6La0.27TiO3、La(1-y)CeyMnO3(y=0.1~0.4)和La0.7Ce0.15Ca0.15MnO3。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0001-5重量%,优选为0.001-1重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向复合材料中加入微量强的质子酸和/或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使至少一种含有腈基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其腈基基团和含氟聚合物纤维上接枝的功能单体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优选地,质子酸选自H2SO4、CF3SO3H或H3PO4;路易斯酸选自ZnCl2、FeCl3、AlCl3、有机锡、有机锑或有机碲。形成三嗪环交联的方法可参考US Patent 3933767和EP1464671A1。路易士酸和质子酸的加入量一般为树脂质量的0.1%~1%。
优选地,含有高价金属离子化合物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高价金属化合物和酸性交联催化剂液与离子交换树脂的分散溶液以及被腈基接枝的纤维相混合,再经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工艺、喷涂或浸渍工艺在平板上形成湿膜;
(2)将湿膜置于30~300℃热处理,得到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复合材料;
在溶液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喷涂、浸渍等工艺中所用的溶剂选自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酸胺、丙酮、水、乙醇、甲醇、丙醇、异丙醇、乙二醇和/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条件包括:树脂分散溶液的浓度为1~80%,热处理的温度为30~300℃,热处理时间为1~600min;优选制备条件包括:树脂分散 溶液的浓度为5~40%,热处理的温度为120~250℃,热处理时间为5~200min。其中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0001-5重量%,优选为0.001-1重量%;酸性交联催化剂优选路易士酸和/或质子酸,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1%~1%。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膜。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复合材料用于制造燃料电池中离子交换膜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组成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中至少有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含有腈基基团,该腈基与含氟聚合物纤维上接枝的腈基形成了三嗪环交联结构。由于所形成的三嗪环交联结构,上述复合材料成为一个紧密整体结构。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含有的高价金属和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酸性基团形成物理键合交联结构,三嗪环也和高价金属形成络合键。因此,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制备的离子交换膜在具有高离子交换能力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力学强度,气密性,和稳定性。与普通复合材料制备的离子交换膜相比,本发明复合材料的离子交换膜在电导率、拉伸强度、氢气渗透电流、尺寸变化率等方面的性能均优于普通离子交换膜。
以下是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用于燃料电池的全氟磺酸离子膜需要满足要求:稳定、高电导率、高机械强度。一般而言,当离子交换能力升高时,全氟聚合物的当量值下降(当量值EW值减小,离子交换容量IEC=1000/EW),同时膜的强度也降低。同时膜的气体渗透性也随之上升,这将对燃料电池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制备具有高离子交换能力,同时具有好的机械力学强度和气密性,同时还具有好的稳定性的膜是燃料电池,尤其是在汽车等运载工具上使用的燃料电池实用的关键。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使用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但改变了以往仅仅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填充纤维的结合方式和方法,而是在纤维和离子交换树脂间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所得到的膜具有很高的机械力学性质和气密性。
一种复合离子材料,其特征包括:
(a)所述复合材料是由一种或多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和作为增强材料的含氟聚合物纤维构成的;
(b)所述的含氟聚合物纤维表面被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所接枝修饰;
(c)组成复合材料的离子交换树脂中至少有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含有腈基基团,该腈基基团能够和含氟聚合物纤维上接枝的功能单体形成三嗪环化学交联网状结构(如X所示)。
作为增强物的纤维选自聚四氟乙烯纤维、聚全氟乙丙烯纤维、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纤维和/或氟碳聚合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纤维的直径为0.005μm~50μm,长度为0.05μm~3mm;优选的直径为:0.01~20μm,纤维与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比为0.01~50∶100。
用于接枝在纤维上的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是如下通式(I)表述的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e=1~3。
接枝的方法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几种:将纤维与接枝单体在热、光、电子辐射、等离子体、X射线、自由基引发剂等手段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具体制备的方法被很多文献所披露,如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vol.27第五期)第33页披露了等离子体改性接枝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复合材料中,具有腈基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是具有以下通式II和/或III表述的重复结构的聚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II)
e=1~3;n=0或1;m=2~5;x、y=3-15的整数;
其中a、b、c=3-15的整数;a’、b’、c’=1-3的整数;j=0~3。
本发明所用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是具有以下通式IV和/或V和/或VI表述的重复结构的聚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x=315;n=0~2;p=2~5;
其中c、d=315的整数;c’、d’=1-3的整数;
其中f、g、h=3-15的整数;f’、g’、h’=1-3的整数;i=0~3;M、M’=H、K、Na或NH4。
所述的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为0.80~1.60mmol/g;数均分子量为150000~450000。
当使用IV、V及VI式的全氟磺酸树脂时必须与II或III混合使用。
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腈基和纤维上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方法是在复合成膜的时候向材料中加入微量强的质子酸或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其中质子酸选自H2SO4、CF3SO3H或H3PO4;路易斯酸选自ZnCl2、FeCl3、AlCl3、有机锡、有机锑或有机碲。形成三嗪环交联的方法可参考US Patent3933767和EP1464671A1。路易士酸和质子酸的加入量一般为树脂质量的0.1%~1%。
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中还可加入高价金属化合物使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部分酸性交换基团通过高价金属化合物形成物理键合。当然部分高价金属化合物同时也是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催化剂。它们也会和三嗪环交联结构形成络合键。
所述的形成物理键合的高价态的金属化合物选自下列元素的化合物之一或组合:W,Zr,Ir,Y,Mn,Ru,Ce,V,Zn,Ti和La元素。
所述具有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醋酸盐中的一种或组合复盐。所述具有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环糊精、冠醚、乙酰丙酮、含氮冠醚及含氮杂环、EDTA、DMF和DMSO络合物。所述具有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氢氧化物。所述具有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 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化合物:CexTi(1-x)O2(x=0.25~0.4)、Ca0.6La0.27TiO3、La(1-y)CeyMnO3(y=0.1~0.4)和La0.7Ce0.15Ca0.15MnO3。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0.0001-5重量%,优选为0.001-1重量%。
这种含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离子交换树脂的分散溶液,高价金属化合物和酸性交联催化剂液与上述树脂分散液及被腈基接枝的纤维相混合,再经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工艺、喷涂或浸渍工艺在平板上成湿膜;
(2)将湿膜置于30~250℃处理;
(3)经处理后得到成膜树脂与纤维有交联键的复合材料。
在溶液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喷涂和浸渍等工艺中所用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酸胺、丙酮、水、乙醇、甲醇、丙醇、异丙醇、乙二醇和/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使用树脂溶液的浓度为1~80%,优选5~40%,热处理的温度为30~300℃,优选120~250℃,热处理时间为1~600min,优选5~200min。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膜。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离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复合材料用于制造燃料电池中离子交换膜的用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枝改性的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通过三嗪环键合得到的具有优异化学稳定性、机械力学性能及气密性的离子交换复合材料。由于所使用的纤维与成膜树脂间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优选实施方式中成膜分子的部分酸性基团还通过高价金属相互形成物理键合交联结构,三嗪环也可与高价金属形成络合键,因而所公开的复合材料是一个紧密整体结构。而不是象过去的技术,仅仅是离子交换树脂和纤维简单的掺和在一起。本发明提供的离子膜解决了以往的纤维复合膜气密性不好,离子交换树脂和纤维易分离等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将纤维直径30μm,长度3mm聚全氟乙丙烯纤维(如杜邦Teflon FEP纤维)在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在1Pa,利用Ar为工作气体,产生等离子体与如下单体接枝:
其中e=1
混合于含微量三苯基锡的25%全氟磺酸树脂(纤维与树脂的质量比为1∶100),1%硝酸铈(III)的乙醇-水溶液(水醇质量比为1∶1)中,其中全氟磺酸树脂的结构式为
其中e=1;n=1;m=2;x=13;y=11,数均分子量160000(树脂的合成参照CN200910230762.x。)
然后流延成膜,将湿膜在190℃处理20分钟,得到厚度为60微米的交联的复合膜。
实施例2
15%混合全氟磺酸树脂,其中树脂A,结构式为
x=5;n=0;p=2;交换容量1.35mmol/g,数均分子量为230000
和树脂B,结构式为
e=2;n=1;m=3;x=10;y=5,交换容量:0.90mmol/g;数均分子量250000混合树脂(树脂A和B质量比4∶1)溶于含有微量三苯基锡的丙醇-水混合溶液,溶液中还混有0.2%硝酸锰(II),和经如实施例1改性方法,
其中e=2
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纤维(直径0.05μm,长度5μm,改性纤维与树脂的质量比为1∶40),喷涂成膜。然后,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200℃干燥处理60秒,得到20μm的复合膜。
实施例3
将全氟磺酸树脂A,重复单元结构式为
x=6,n=0;p=4;交换容量1.25mmol/g,数均分子量为280000和树脂B,重复单元结构式为
(II)
e=2;n=1;m=3;x=10;y=5,交换容量:0.90mmol/g;数均分子量250000制备得到质量浓度为10%异丙醇-丙醇-水溶液(其中质量比A∶B=5∶1),其中还含有5%La(III)-DMF络合物、微量三苯基锡和经如实施例1改性方法,被
其中e=3
接枝的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纤维(直径0.005μm,长度0.07微米,纤维与树脂的质量比为25∶100)(直径0.005um的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纤维可通过静电纺丝(US Patent 20090032475)获得),利用丝网印刷得湿膜,在240℃加热10分钟后,得到厚度为11微米的膜。
实施例4
经如实施例1改性方法,被
其中e=3
和
其中e=1
接枝的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纤维(teflon FPE)(两种接枝的质量比1∶1)直 径为15μm长2mm,纤维与树脂的质量比为0.5∶5)将其分散于5%全氟磺酸树脂DMF溶液,同时溶液中还混有微量的三苯基锡及0.05%Ce-DMF络合物,其中全氟磺酸树脂的重复结构式为
e=3;n=1;m=4;x=7;y=11;交换容量0.8mmol/g,数均分子量310000。将上述分散液流延成湿膜。然后,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100℃干燥处理20秒。再将其置于190℃处理20分钟,得到厚度为31微米的复合膜。
实施例5
将如实施例1改性方法,被
其中e=2
和
其中e=1
两者质量比为1∶1共同接枝的聚偏氟乙烯纤维(购置上海3F)(直径3μm、长度50~70μm),分散于30%全氟磺酸树脂、0.01%的硝酸锌的DMSO溶液和少量三苯基锡(纤维∶全氟磺酸树脂=5∶100质量比),其中全氟磺酸树脂的结构式为
a=9;b=6;c=3;a’=b’=c’=1;j=1,数均分子量170000喷涂成膜。
然后,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250℃干燥处理20分钟,得到厚度为50微米的复合膜。
实施例6
取被与实施例5相同的两种含腈基单体(质量比为2∶1)共同接枝的聚全氟乙丙烯纤维(直径30μm,长度3mm,纤维与树脂的质量比为2∶100)加入到20%全氟磺酸树脂和2%碳酸锰(II)及微量的三苯基锡的丙醇-水溶液,其中全氟磺酸树脂的结构式为
a=11;b=7;c=5;a’=b’=c’=1;j=1数均分子量170000喷涂成膜。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180℃干燥处理20分钟。制备得到厚度50μm的复合膜。
实施例7
将
其中e=3
和
其中e=1
(两种接枝的质量比1∶1)接枝的聚四氟乙烯纤维(直径0.5μm;长度1mm)分散于30%混合全氟磺酸树脂和5%环糊精-钒、及微量四苯基锑的NMP溶液中浸泡(纤维与树脂的质量比为10∶100),其中全氟磺酸树脂中树脂A的结构式为
c=7;d=5;c’=d’=1,数均分子量210000
和树脂B,结构式为
e=2;n=1;m=3;x=9;y=10,数均分子量170000混合树脂溶液(A∶B质量比为1∶2),然后将上述分散液流延成膜。将湿膜样品在烘箱内于230℃干燥处理20分钟得到厚度为25μm复合膜。
实施例8
将
其中e=3
接枝的聚四氟乙烯纤维(直径20μm,长度3mm,)分散于10%混合全氟磺酸树脂和10%的硫酸锰、微量三苯基锡甲醇-水溶液(纤维与树脂的质量比为0.5∶100),其中全氟磺酸树脂中树脂A结构式为
a=9;b=7;c=5;a’=b’=c’=1;j=1,数均分子量170000
和树脂B,结构式为
x=5;n=0;p=4;交换容量1.20mmol/g,数均分子量250000然后将上述分散液流延成膜并在150℃热处理2分钟后,得厚度为50μm复合膜。
实施例9
将纤维直径30μm,长度3mm聚全氟乙丙烯纤维(如杜邦Teflon FEP纤维)在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在1Pa,利用Ar为工作气体,产生等离子体与如下单体接枝:
其中e=1
混合于含微量三苯基锡的25%全氟磺酸树脂(纤维与树脂的质量比为0.5∶100)的乙醇-水溶液中(水醇质量比为1∶1),其中全氟磺酸树脂的结构式为
其中e=1;n=1;m=2;x=13;y=11,数均分子量160000(树脂的合成参照CN200910230762.x)。
然后流延成膜,将湿膜在190℃处理20分钟,得到厚度为60微米的交联的复合膜。
实施例10
全氟磺酸树脂,结构式为
x=5;n=0;p=4;交换容量1.2mmol/g,数均分子量180000的15%异丙醇-丙醇-水溶液。
聚四氟乙烯纤维直径为0.01微米,长度为120微米,占总质量的5%,利用上述溶液,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得到厚度为20微米的普通复合离子膜。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用于比较说明实施例1-10制备的复合膜的各项性能。
对各种膜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复合膜的95℃电导率、拉伸强度、氢气渗透电流,尺寸变化率等性能均优于普通复合离子膜。电导率值的测试条件分别为T=95℃,饱和湿度下,以及T=25℃,干燥器干燥两天后;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为国标法(GB/T20042.3-2009)、氢气渗透电流的测试方法为电化学方法(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10,5,B101-B104 2007)
表1各种膜表征
Claims (24)
1.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a)所述复合材料由一种或多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和作为增强材料的含氟聚合物纤维构成;
(b)所述含氟聚合物纤维表面被含腈基的功能单体接枝修饰;
(c)组成复合材料的离子交换树脂中至少有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含有腈基基团,该腈基基团和含氟聚合物纤维上接枝的功能单体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II、III所表示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为0.80~1.60mmol/g,数均分子量为150000~45000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V和VI所表示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为0.80~1.60mmol/g,数均分子量为150000~4500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纤维选自:聚四氟乙烯纤维、聚全氟乙丙烯纤维、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纤维或氟碳聚合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直径为0.005μm~50μm,长度为0.05μm~3mm;含氟聚合物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比为0.5~50:1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0.01~20μ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比为0.5~20:1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含有高价金属化合物,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部分酸性交换基团通过高价金属化合物形成物理键合,部分高价金属化合物同时也是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催化剂,并和三嗪环形成络和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成物理键合的高价金属化合物选自下列元素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W,Zr,Ir,Y,Mn,Ru,Ce,V,Zn,Ti和La元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价金属化合物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醋酸盐中的一种或组合复盐;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一种或多种的环糊精、冠醚、乙酰丙酮、含氮冠醚及含氮杂环、EDTA、DMF和DMSO络合物;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氢氧化物;或选自这些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态和中间价态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价金属化合物选自化合物CexTi(1-x)O2、Ca0.6La0.27TiO3、La(1-y)CeyMnO3和La0.7Ce0.15Ca0.15MnO3,其中,x=0.25-0.4,y=0.1~0.4。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0001-5重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001-1重量%。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向复合材料中加入微量强的质子酸和/或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使至少一种含有腈基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其腈基基团和含氟聚合物纤维上接枝的功能单体的腈基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质子酸选自H2SO4、CF3SO3H或H3PO4;路易斯酸选自ZnCl2、FeCl3、AlCl3、有机锡、有机锑或有机碲。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酸和/或路易斯酸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1%~1%。
18.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高价金属化合物和酸性交联催化剂液与离子交换树脂的分散溶液以及被腈基接枝的纤维相混合,再经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工艺、喷涂或浸渍工艺在平板上形成湿膜;
(2)将湿膜置于30~300℃热处理,得到形成三嗪环交联结构的复合材料;
在溶液浇铸、流延、丝网印刷、喷涂、浸渍工艺中所用的溶剂选自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酸胺、丙酮、水、乙醇、甲醇、丙醇、异丙醇、乙二醇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条件包括:树脂分散溶液的浓度为1~80%,热处理的温度为30~300℃,热处理时间为1~600min。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条件包括:树脂分散溶液的浓度为5~40%,热处理的温度为120~250℃,热处理时间为5~200min。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0001-5重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001-1重量%。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交联催化剂为质子酸和/或路易斯酸,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0.1%~1%。
23.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膜。
24.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用于制造燃料电池中离子交换膜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11920XA CN102013499B (zh) | 2010-06-18 | 2010-06-18 |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11920XA CN102013499B (zh) | 2010-06-18 | 2010-06-18 |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13499A CN102013499A (zh) | 2011-04-13 |
CN102013499B true CN102013499B (zh) | 2013-06-12 |
Family
ID=4384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11920XA Active CN102013499B (zh) | 2010-06-18 | 2010-06-18 |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134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7004A (zh) * | 2018-11-29 | 2019-04-26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多级离子化交联型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3011A (zh) * | 2009-12-10 | 2010-06-16 |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纤维增强的全氟双交联离子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733016A (zh) * | 2009-12-10 | 2010-06-16 |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功能基团接枝的多孔膜复合全氟离子交换膜 |
-
2010
- 2010-06-18 CN CN201010211920XA patent/CN1020134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3011A (zh) * | 2009-12-10 | 2010-06-16 |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纤维增强的全氟双交联离子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733016A (zh) * | 2009-12-10 | 2010-06-16 |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功能基团接枝的多孔膜复合全氟离子交换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13499A (zh) | 2011-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33016B (zh) | 一种功能基团接枝的多孔膜复合含氟离子交换膜 | |
US9793564B2 (en) | Composite having ion exchange func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 |
US9325027B2 (en) | Preparation method of fluorine-containing ionomer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ion exchange function | |
JP5748844B2 (ja) | イオン交換機能を有するフッ素含有イオノマー複合体、その調製方法及び使用 | |
CN101728549B (zh) | 高温质子交换复合膜 | |
CN102024958B (zh) | 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134812B (zh) | 一种纤维网增强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45321B (zh) | 一种微孔膜增强全氟交联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13499B (zh) |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010555B (zh) |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757863B (zh) | 一种纤维增强的全氟交联离子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33009A (zh) | 一种微孔膜增强全氟交联离子交换膜 | |
CN102013498B (zh) | 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含氟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733017B (zh) | 一种微孔膜增强全氟交联离子交换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5 Address after: 256400 Dongyue fluorosilicone Material Industrial Park, Tangshan town, Huantai County,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Dongyue future hydrogen energy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6401 Tangshan Town, Huantai County, Zib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HUAXIA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