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3958A - 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3958A
CN102003958A CN 201010501896 CN201010501896A CN102003958A CN 102003958 A CN102003958 A CN 102003958A CN 201010501896 CN201010501896 CN 201010501896 CN 201010501896 A CN201010501896 A CN 201010501896A CN 102003958 A CN102003958 A CN 102003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tude
signal
modulation
working point
catop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018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3958B (zh
Inventor
龙兴武
汪之国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5018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3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3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3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3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39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反射镜位置伺服环路、自动调制幅度控制环路和自动增益控制环路,而且三个环路之间没有耦合。通过三个控制环路的同时工作,可使四频激光陀螺稳定地工作在任意工作点上,如磁场灵敏度或温度灵敏度最小的工作点上,从而提高四频激光陀螺的抗干扰能力。

Description

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的控制装置,尤其是使四频激光陀螺工作在任意工作点的数字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陀螺具有动态范围大、无加速度效应、结构简单等优点,是惯性系统尤其是捷联惯性系统的理想元件,已大量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激光陀螺的原理是萨格纳克(Sagnac)效应,在它的光学谐振腔内至少运行一对相向传播的光波。当它绕敏感轴相对于惯性空间转动时,相向行波的频率产生分裂,形成正比于转动速率的拍频,因而通过测量拍频即可获得激光陀螺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转动信息。
由于谐振腔内相向行波间的能量耦合,激光陀螺存在闭锁效应,导致它无法测量较低的转速。克服闭锁常用的方法是机械抖动偏频,但机械抖动增大了随机游走、降低了信号带宽,而且容易对惯性系统中的其它仪表(如惯组中另外的陀螺、加速度计等仪表)产生干扰。
四频激光陀螺采用光学偏频的方法克服闭锁,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四频激光陀螺的谐振腔内运行有四个行波模式,采用石英旋光器或非平面环形腔可使左旋偏振(LCP)行波和右旋偏振(RCP)行波产生频率分裂,采用法拉第偏频器件或在增益介质上施加纵向磁场可在相同偏振的相向行波间建立非互易频率分裂以避开闭锁区域。左旋偏振的一对行波构成一个左旋偏振的二频单陀螺(称为左旋陀螺),右旋偏振的一对行波构成一个右旋偏振的二频单陀螺(称为右旋陀螺)。
四频激光陀螺的增益曲线如图1所示,左旋陀螺和右旋陀螺之间的频率分裂称为互易分裂,典型值为数百MHz;每个单陀螺的两个相向运行行波之间的频率分裂称为非互易分裂,典型值为1MHz。四频激光陀螺中至少含有四个模式,左旋偏振顺时针方向运行的模式频率为f1、振幅为A1;左旋偏振逆时针方向运行的模式频率为f2、振幅为A2;右旋偏振逆时针方向运行的模式频率为f3、振幅为A3;右旋偏振顺时针方向运行的模式频率为f4、振幅为A4。左旋陀螺两个模的频差为:
fL=f2-f1=F+SΩ(1)
式中F为法拉第偏频,S为环形腔的几何比例因子,Ω为输入角速度。
右旋陀螺两个模的频差为:
fR=f4-f3=F-SΩ(2)
采用光电探测装置以及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分别测出左、右旋陀螺的频差然后求差得到四频激光陀螺的最终输出为:
fout=fL-fR=2SΩ(3)
虽然四频激光陀螺采取的消锁措施非常理想,但它容易受增益介质色散效应的影响。色散效应导致各模式的振荡频率偏离空腔频率,如偏离量不能在输出差频中抵消就导致零偏,更严重的是零偏通常随温度、磁场、工作点而变。为了使四频激光陀螺能够可靠地运行,应采用程长控制装置对色散效应的影响进行控制,使左、右旋陀螺分别位于增益曲线大致对称的两侧。四频激光陀螺一般采用四面(或以上)反射镜,其中至少一个反射镜透出少量光场,称为透射镜;程长控制执行装置通常是在一面反射镜上粘有压电元件(常用压电陶瓷),通过改变压电元件上的电压推拉反射镜改变程长从而调节工作点。四频激光陀螺的磁场灵敏度和温度灵敏度都与工作点有关,为了获得较好的性能,应根据需要将四频激光陀螺控制在磁场灵敏度或温度灵敏度最小的工作点上。
为了便于表述,设增益曲线49的峰值频率为f0,频率为fj(j=1~4)的模式获得的增益为gj(j=1~4),振幅为Aj(j=1~4)。四频激光陀螺早先采用光强差控制工作点,其原理为:采用信号读出系统对四频激光陀螺透射镜的输出光场进行处理,得到代表左旋陀螺光强和右旋陀螺光强的电信号,用二者之差作为误差信号控制工作点,从而使四频激光陀螺工作在左、右旋陀螺光强相等的工作点上。这种方式较为容易实现,但是它有不少缺点:一、需要两路光电探测和放大电路,两路信号转换系数或偏置的任何不对称都会影响零偏,导致四频激光陀螺的零偏和零偏稳定性与电路有关;二、没有专门选择最佳工作点,导致磁灵敏度较大;三、陀螺的光强、压电陶瓷灵敏度等陀螺参数的变化影响控制环路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采用传统光强差控制工作点的系统的缺陷,提出一种稳频方法,可使四频激光陀螺在任意工作点,例如工作在磁场灵敏度最小的工作点或者温度灵敏度最小的工作点。本发明通过对四频激光陀螺的反射镜进行调制以及对四频激光陀螺的输出光强信息进行解调来实现任意工作点的控制。本发明可以采用全模拟电子线路实现,但最好采用DSP、单片机、计算机等数字处理单元实现。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至少四面反射镜组成一个四频激光陀螺环形谐振腔,至少一面反射镜可透射部分光场,至少一面反射镜可前后运动,反射镜驱动器驱动反射镜前后运动用来控制程长,程长控制装置包括测量四频激光陀螺光场强度的探测器、根据光场强度变化情况来改变反射镜驱动器驱动电压的伺服控制环路、对伺服控制环路中调制幅度进行稳定控制的调制幅度控制环路、根据光场强度和反射镜驱动器驱动电压之间的关系对光场强度测量系统的增益进行控制的增益控制环路。
本发明涉及的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可通过对电子器件(如电子放大器)的放大系数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对采集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中的光强乘以一个系数进行控制。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附录给出详细的数学推导。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使四频激光陀螺稳定地工作在任意工作点上,例如磁灵敏度最小的工作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四频激光陀螺的增益曲线及其四个模式。
图2是本发明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4是归一化的程长控制框图。
图5是相敏检波原理图。
图6是实现任意工作点控制的原理框图。
图7是实现任意工作点控制的另一种方式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在图2中,从四频激光陀螺1的透射片13透射出的部分光场入射到光电探测器15上,光电探测器15可以将从直流到1GHz频率范围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经射频放大器16进行放大,射频放大器16对光电探测器15输出电信号中的射频分量进行放大。带通滤波器17允许频率在同向行波拍频左右的信号通过,同时还可滤除部分噪声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幅度解调器18将带通滤波器17输出的射频信号幅度检出,该幅度称为射频光强,然后经模数转换器29采集到DSP 19中。DSP中含有三个控制环路,自动增益控制环路20用来补偿陀螺光强、射频放大器16的增益等参数变化导致的射频光强变化,程长控制环路21用来控制陀螺的程长以维持稳定的工作点,调制幅度控制环路22用来控制调制模块的幅度来补偿陀螺光强、压电陶瓷灵敏度等参数变化对射频光强的调制强度的影响,而且也提供给程长控制环路21来实现程长控制功能。程长控制环路21的输出信号经数模转换器30转换为模拟控制信号,然后经压电陶瓷驱动器24放大,调制模块23的输出信号经数模转换器31转换为模拟调制信号,与压电陶瓷驱动器24的输出信号在加法器25处相加,一起施加到粘在四频激光陀螺1的反射镜11的压电陶瓷上。压电陶瓷随电压信号而进行机械运动。
为了便于理解控制原理,对图2各部分做了数学抽象,将图2中各个模块用数学模型表示,如图3所示。根据输入输出特性将四频激光陀螺1的输出射频光强幅度表示为IA=IA0[1-a2(f-f0)2],各符号的含义见附录1。光电探测、射频放大和幅度解调用比例系数K2表示,模数转换器用比例系数KADC表示,数模转换器用比例系数KDAC表示,压电陶瓷驱动器用比例系数K1表示,单位压电陶瓷驱动电压变化引起的工作点变化用比例系数KPZT表示。这时可将DSP采集到的射频光强信号与输出电压V的关系表示为:
y=KADCK2IA0[1-a2(KPZTKDACK1V+KPZTKDACVmcosωt-KPZTKDACK1V0)2](4)
然后进行变量替换,得到
y=I0[1-a(x+xmcosωt)2](5)
上两式中各符号的含义见附录1。
在DSP中的软件控制框图如图4所示。模数转换器采集的射频光强信号用y表示,kg表示软件增益(当然也可在电子器件硬件上实现,如通过控制射频电路放大增益或在幅度解调电路后增加可控增益的放大器,但没有本质不同)。根据(1.7)~(1.11)式可求出y中的一次谐波幅度和二次谐波幅度,具体运算采用DSP软件编程实现。求出二次谐波幅度z2后,再由求I0模块52求出z4,将其与设定值Gref进行比较得到自动增益控制环路的误差信号,经PID控制器48后产生自动增益控制信号,与常量1相加成为kg,用来控制射频光强信号y的软件增益。在除法器53处,二次谐波幅度z2除以z4后成为
Figure BSA00000296232400031
与设定值Mref比较后产生自动调制幅度控制误差信号,经PID控制器56后产生自动调制幅度控制信号,与常量1相加后成为xm,与单位正弦函数发生器60相乘后用来控制四频激光陀螺压电陶瓷的调制幅度。一次谐波幅度z1与xm相乘后为程长控制误差信号,经PID控制器45后成为程长控制信号。三角波发生器61输出线性变化的扫模电压,用以扫模。当需要进行程长控制时,应将开关拨到程长控制输出上。
图5给出了求输入信号b中频率为ω的成分幅度的框图:对输入信号b,只需与cosωt相乘然后经过低通滤波器103就可将b中频率为ω的成分的幅度求出。图4中的求1次谐波幅度42和求2次谐波幅度43只需根据附录1中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数字编程即可求出。
图4所给控制框图只能将四频激光陀螺控制在射频光强幅度极大值对应的工作点上,在此基础上增加偏置控制环路就构成了带偏置的程长控制系统。
由式(1.6)可知,未加调制时:
y=I0(1-ax2)                             (6)
这时采用小抖动调制法只能将y控制在x=0处的极大值。偏置就是将y控制在x=xoff处,因此程长控制环路工作时应该有:
aI0(x-xoff)xm=0                             (7)
即只需对图4中误差信号进行修正即可将四频激光陀螺的工作点偏置到任何位置,系统框图如图6所示。
图7给出了另一种任意工作点控制方法最佳实施例的框图,其中IL和IR分别表示左、右旋陀螺的光强,具体获取方法可参考2000年2月出版的《光电子·激光》第11卷1期49页名为《四频差动激光陀螺中的激光稳频》一文。下面结合附录2对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采集到DSP中的左旋光强记为IL,右旋光强记为IR,kg表示左、右旋光强的软件增益(当然也可在电子器件硬件上实现,但没有本质不同)。采用正弦振荡器76通过乘法器71和78分别与左、右旋光强相乘然后分别经低通滤波器72和78,可求出ID1=I0a1KLxm和ID4=I0KRa1xm。在除法器73处可求出然后与右旋光强相乘,可消除左、右旋光强信号转换系数的差异。左旋光强和修正的右旋光强在加法器85处求和,得到光强和ISUM=2I0KL,ISUM与设定值Gref进行求差,误差信号经PID控制器产生软件增益kg,从而将光强和稳定在一个常值上。在除法器86处ID1=I0a1KLxm除以光强和ISUM=2I0KL得到a1xm/2,然后与设定值Mref比较产生自动调制幅度控制环路的误差信号,经过PID控制器89后产生调制幅度控制信号xm,在乘法器94处与单位正弦调制信号相乘后输出用于调制四频激光陀螺腔长的调制信号。减法器90输出的光强差为ΔI=I1-I4=2a1I0KLx,与xm相乘然后除以ID1=I0a1KLxm后得到2x,该信号与设定值xoff比较产生程长控制误差信号,经PID控制器后输出控制信号用来调节程长。改变设定值xoff可使四频激光陀螺工作在任意工作点上。
四频激光陀螺的零偏特性与工作点密切相关,例如有对磁场变化敏感性最小的工作点、有对温度变化敏感性最小的工作点。下面给出选择上述两种工作点的具体方式。
第一种情况是选择对磁场敏感性最小的工作点。在四频激光陀螺的增益区上缠绕导电线圈,通以电流i,利用图6或图7所示电路,将工作点设定在xoff1上,然后改变流过导电线圈的电流,记录四频激光陀螺的差频,做出一条差频随电流i变化的曲线1。类似地,将工作点设定在xoff2上,再做出一条差频随电流i变化的曲线2。继续该过程做出n条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曲线1~n进行一次线性拟合,得到的拟合曲线记为曲线cj(j=1,…,n),将曲线cj(j=1,…,n)以工作点设定值xoff为自变量做在同一副图中,这些曲线有一个交点,对应的xoff即为对磁场敏感性最小的工作点。
第二种情况是选择对温度敏感性最小的工作点。将四频激光陀螺放在温度试验箱内,工作点设定为xoff1,同时用温度传感器测量陀螺体温度。改变温度试验箱的温度t,做出一条差频随温度变化的曲线1。然后将工作点改为xoff2,再做一条差频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以此类推,直到做出一簇差频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在可选的工作点范围内,总有一条曲线随温度的变化最小,该曲线对应的工作点即为对温度敏感性最小的工作点。
附录1采用射频光强的任意工作点控制方法的数学推导
对于四频激光陀螺,顺时针运行的光束含有频率为f1和f4的模式,这两个模式的光场可表示为:
ECW=A1cos(f1t)+A2cos(f2t)(1.1)
采用光电探测器将光强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为(略去探测器无法响应的光频分量):
I CW = A 1 2 + A 2 2 + A 1 A 2 cos ( f 4 - f 1 ) t - - - ( 1.2 )
采用高频放大器放大式(1.2)中的交流分量,然后再进行幅度检波可得到射频光强IA
IA=A1A2(1.3)
IA随工作点的变化关系可近似用二次曲线表示:
IA=IA0[1-a2(f-f0)2](1.4)
式中:IA0为IA的极大值,a2为拟合系数,f0为IA取极大值时的工作点,f为实际工作点。
工作点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数模转换、高压放大(即压电陶瓷驱动器)、压电陶瓷灵敏度(单位压电陶瓷电压导致的工作点变化)、光电转换与放大、模数转换都用一个比例系数表示,而用式(1.4)表示IA与工作点的关系。这时可将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不妨以用DSP为例)采集到的IA信号表示为:
y=KADCK2IA0[1-a2(KPZTKDACK1V+KPZTKDACVmcosωt-KPZTKDACK1V0)2](1.5)
式中V为DSP输出的电压码,Vmcosωt为DSP输出的抖动调制电压码,V0为IA极大值对应的电压码。这里Vm之前未乘以K1是因为调制电压未经过高压放大而加载到压电陶瓷上。式(1.5)可简化为:
y=I0[1-a(x+xmcosωt)2]              (1.6)
式中:I0=KADCK2IA0,a=a2(KPZTKDAC)2,x=K1(V-V0),xm=Vm。由于电路、光强等参量变化的影响已经体现在I0和a之中,x与工作点一一对应。
式(1.6)中的直流项为: y 0 = I 0 [ 1 - ax 2 - 1 2 ax m 2 ]
含调制频率1次的项为:
Figure BSA00000296232400052
含调制频率2次谐波的项为:
Figure BSA00000296232400053
采用如下方法,可得:
z 1 = lim π → ∞ ( 1 τ ∫ 0 τ y 1 cos ωtdt ) 2 + ( 1 τ ∫ 0 τ y 1 sin ωtdt ) 2 = a I 0 | x | x m - - - ( 1.7 )
z 2 = lim π → ∞ ( 1 τ ∫ 0 τ y 2 cos ωtdt ) 2 + ( 1 τ ∫ 0 τ y 2 sin ωtdt ) 2 = 1 4 a I 0 x m 2 - - - ( 1.8 )
根据
Figure BSA00000296232400056
的正负可给z1加上符号,从而得到z1=aI0xxm
然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可得:
z 3 = z 1 2 4 z 2 = aI 0 x 2 - - - ( 1.9 )
z 4 = y 0 + z 3 = I 0 - 1 2 aI 0 x m 2 ≈ I 0 - - - ( 1.10 )
z 5 = z 1 x m 4 z 2 = x - - - ( 1.11 )
设工作点控制系统以z1做为误差信号,陀螺光强或放大电路增益的变化体现在I0上,压电陶瓷灵敏度的变化体现在a上,而x与它们无关,因此只要使aI0xm不变就不会改变误差信号随工作点变化的灵敏度。
附录2采用左、右旋光强的任意工作点控制方法的数学原理推导
各模式光强在中心频率附近可看作失谐频率的一次函数,描述为:
I1=I0KL[1+a1(x-x0)]
I4=I0KR[1-a1(x+x0)]
式中K1和KR分别为左、右旋光强转换到电信号过程的转换增益,I0和a1为拟合系数x=K1(V-V0),xm=Vm
通过对四频四频激光陀螺的程长进行抖动调制,得到
I1=I0K1[1+a1(x+xmcosωt-x0)]            (2.1)
I4=I0KR[1-a1(x+xmcosωt+x0)]            (2.2)
采用相敏检波得到1次调制幅度分别为:
ID1=I0a1KLxm
ID4=I0KRa1xm
可求出
K L K R = I D 1 I D 4 - - - ( 2.3 )
I4乘以KL/KR后即可消除左、右旋光强信号增益不同。
采用(2.3)对(2.2)的增益进行修正后,左、右旋光强可表示为
I1=I0KL[1+a1(x+xmcosωt-x0)]            (2.4)
I4=I0KL[1-a1(x+xmcosωt+x0)]            (2.5)
做差得
ΔI=I1-I4=2a1I0KLx
求和得
ISUM=I1+I4=2I0KL(1-a1f0)≈2I0KL        (2.6)
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有:
Δ If m I D 1 = 2 a 1 I 0 K L f I 0 a 1 K L = 2 x - - - ( 2.7 )
即得到了不受光强、压电陶瓷灵敏度变化影响的控制变量。
为了消除陀螺光强变化、压电陶瓷灵敏度变化等因素对控制环路的影响,可加入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和自动调制幅度控制环路。自动增益控制环路采用(2.6)式,可维持I0KL不变,自动调制幅度控制环路采用ID1=I0a1KLxm,可维持xm不变。

Claims (9)

1.一种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控制装置,包括由至少四面反射镜组成的环形谐振腔1,其中至少一面反射镜可透射部分光场、至少一面反射镜可以前后位移,驱动上述可前后位移反射镜的驱动装置,以及探测四频激光陀螺光场信号的装置15和根据光场信号与反射镜驱动电压的关系来控制反射镜驱动装置的伺服环路21,其特征在于除了驱动反射镜位置的环路21外,还包括调制幅度控制环路22和增益控制环路20,其中调制幅度控制环路22根据伺服装置采集到的光场信号与反射镜驱动电压的函数关系产生调制幅度控制信号,增益控制环路20根据伺服装置采集到的光场信号与反射镜驱动电压的函数关系产生增益控制信号用来调整伺服环路所用信号的幅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幅度控制装置22,其特征在于调制幅度控制装置用来为上述反射镜位置伺服环路21提供调制控制,采用数字调制为反射镜驱动装置提供交变信号,并根据伺服装置采集到的光场与驱动电压的关系改变调制幅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益控制装置20,其特征在于根据伺服装置采集到的光场信号与驱动电压的关系产生增益控制信号,用来调整四频激光陀螺输出光场转换到伺服环路过程中电子放大装置或幅度解调装置或软件增益装置之间任意一个或多个装置的增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频激光陀螺反射镜伺服装置21,其特征在于与调制幅度控制装置和增益控制装置产生稳定的反射镜位置伺服装置驱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频激光陀螺反射镜伺服装置21,其特征在于用来控制伺服环路调制信号幅度的调制幅度控制装置22和用来调整伺服环路采集到的光场信号强度的增益控制装置20一起工作消除各自间的耦合,将四频激光陀螺控制在任意偏置的工作点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由至少四面反射镜组成的环形谐振腔,至少维持四个模式振荡,至少一个反射镜可透射部分光场,至少一个反射镜可前后移动,其特征在于光电探测装置将透射出的至少一对同向运行的光场混合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幅度解调装置18将该电信号的幅度求出;调制装置对反射镜位置进行交流调制从而使上述幅度解调装置输出的信号幅度受到调制;调制解调装置将上述幅度解调装置输出的信号中调制幅度信息解出;伺服装置根据上述调制解调装置输出信息对四频激光陀螺的反射镜位置进行控制;自动调制幅度装置对反射镜调制幅度进行控制;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对从透射镜输出光场转换到伺服装置采集信号过程中的电子放大装置、幅度解调装置或软件增益的增益进行控制。
7.一种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由至少四面反射镜组成的环形谐振腔,至少维持四个模式振荡,至少一个反射镜可透射部分光场,至少一个反射镜可前后移动,其特征在于光电探测装置将透射出的四个模式的光场进行处理得到左旋陀螺和右旋陀螺的光强幅度;调制装置对反射镜位置进行交流调制从而使上述幅度解调装置输出的信号幅度受到调制;调制解调装置将上述幅度解调装置输出的信号中调制幅度信息解出;伺服装置根据上述调制解调装置输出信息对四频激光陀螺的反射镜位置进行控制;自动调制幅度装置对反射镜调制幅度进行控制;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对从透射镜输出光场转换到伺服装置采集信号过程中的电子放大装置、幅度解调装置或软件增益的增益进行控制。
8.一种对磁场敏感性最小的工作点判定方法,包括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工作点控制装置、给四频激光陀螺增益区施加磁场的导电线圈,其特征是通过改变流过导电线圈的电流,做出一簇(至少两条)差频随工作点变化的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每条曲线进行线性拟合,然后将整簇曲线以工作点为自变量做在同一副图中,这些曲线的交点对应的工作点即为对磁场敏感性最小的工作点。
9.一种对温度敏感性最小的工作点判定方法,包括权利6或7所述的工作点控制装置、陀螺体温度测量装置、改变陀螺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是改变陀螺体温度,做出不同工作点对应的差频随陀螺体温度变化曲线,直到找到差频随陀螺体温度变化最小的工作点,该工作点就是对温度敏感性最小的工作点。
CN2010105018963A 2010-10-01 2010-10-01 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的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3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18963A CN102003958B (zh) 2010-10-01 2010-10-01 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18963A CN102003958B (zh) 2010-10-01 2010-10-01 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的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3958A true CN102003958A (zh) 2011-04-06
CN102003958B CN102003958B (zh) 2012-07-04

Family

ID=43811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189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3958B (zh) 2010-10-01 2010-10-01 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3958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5198A (zh) * 2011-09-19 2012-05-09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四频激光陀螺的交流稳频系统及其稳频方法
CN102506846A (zh) * 2011-09-29 2012-06-20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塞曼激光陀螺色散控制方法
CN103746742A (zh) * 2014-01-24 2014-04-23 陈思源 光波信号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CN104236853A (zh) * 2013-06-07 2014-12-2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一种激光陀螺反射镜性能在线测试装置
CN105091835A (zh) * 2014-05-07 2015-11-25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转台动态角位置误差测量精度提高装置及校正方法
CN105091844A (zh) * 2014-05-07 2015-11-25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动态测角装置及方法
CN105091789A (zh) * 2014-05-07 2015-11-25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空间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的高精度测角装置及其安装标定方法
CN105606085A (zh) * 2014-11-17 2016-05-25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消除环形激光陀螺仪反向散射
CN106996776A (zh) * 2017-03-30 2017-08-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激光陀螺工作点恢复系统及方法
CN109489686A (zh) * 2018-10-31 2019-03-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带宽与角分辨率测试方法
CN110440782A (zh) * 2019-07-25 2019-11-12 西安德讯威光电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机抖激光陀螺输出解调方法
CN110514196A (zh) * 2019-08-13 2019-11-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腔长控制系统及环形激光测角装置的刻度系数补偿方法
CN115326110A (zh) * 2022-10-13 2022-11-11 四川图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激光陀螺腔体谐振光路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5406428A (zh) * 2022-11-01 2022-11-29 天津集智航宇科技有限公司 加速度环境下激光陀螺敏感轴向偏差开环控制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1780A (en) * 1980-04-28 1985-12-31 The Singer Company Pathlength controller for ring laser gyroscope
US4850708A (en) * 1988-06-06 1989-07-25 Litto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nar alignment of a ring laser gyroscope for minimum magnetic bias sensitivity
WO1989008818A1 (en) * 1988-03-14 1989-09-21 Litton Systems Inc. Cavity length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multioscillator
US5074664A (en) * 1991-01-11 1991-12-24 Litton Systems Inc. Computer generated cavity length control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ring laser gyros
GB2258560A (en) * 1991-08-06 1993-02-10 Litton Systems Inc Ring laser gyroscope cavity length control system.
CN1145664A (zh) * 1993-11-29 1997-03-19 霍尼韦尔公司 模块式激光陀螺
CN1272622A (zh) * 1999-01-22 2000-11-08 佳能株式会社 陀螺仪装置和陀螺仪
CN1791784A (zh) * 2003-05-16 2006-06-21 泰勒斯公司 通过声光装置稳定的固态激光陀螺仪
CN201476789U (zh) * 2009-07-23 2010-05-19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四频激光陀螺四柱型偏频机构
CN201476790U (zh) * 2009-07-23 2010-05-19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四频激光陀螺解调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1780A (en) * 1980-04-28 1985-12-31 The Singer Company Pathlength controller for ring laser gyroscope
WO1989008818A1 (en) * 1988-03-14 1989-09-21 Litton Systems Inc. Cavity length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multioscillator
US4850708A (en) * 1988-06-06 1989-07-25 Litto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nar alignment of a ring laser gyroscope for minimum magnetic bias sensitivity
US5074664A (en) * 1991-01-11 1991-12-24 Litton Systems Inc. Computer generated cavity length control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ring laser gyros
GB2258560A (en) * 1991-08-06 1993-02-10 Litton Systems Inc Ring laser gyroscope cavity length control system.
CN1145664A (zh) * 1993-11-29 1997-03-19 霍尼韦尔公司 模块式激光陀螺
CN1272622A (zh) * 1999-01-22 2000-11-08 佳能株式会社 陀螺仪装置和陀螺仪
CN1791784A (zh) * 2003-05-16 2006-06-21 泰勒斯公司 通过声光装置稳定的固态激光陀螺仪
CN201476789U (zh) * 2009-07-23 2010-05-19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四频激光陀螺四柱型偏频机构
CN201476790U (zh) * 2009-07-23 2010-05-19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四频激光陀螺解调机构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5198B (zh) * 2011-09-19 2014-11-12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四频激光陀螺的交流稳频系统及其稳频方法
CN102445198A (zh) * 2011-09-19 2012-05-09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四频激光陀螺的交流稳频系统及其稳频方法
CN102506846A (zh) * 2011-09-29 2012-06-20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塞曼激光陀螺色散控制方法
CN102506846B (zh) * 2011-09-29 2013-12-18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塞曼激光陀螺色散控制方法
CN104236853B (zh) * 2013-06-07 2016-11-2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一种激光陀螺反射镜性能在线测试装置
CN104236853A (zh) * 2013-06-07 2014-12-2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一种激光陀螺反射镜性能在线测试装置
CN103746742A (zh) * 2014-01-24 2014-04-23 陈思源 光波信号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CN105091835B (zh) * 2014-05-07 2018-07-24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转台动态角位置误差测量精度提高装置及校正方法
CN105091835A (zh) * 2014-05-07 2015-11-25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转台动态角位置误差测量精度提高装置及校正方法
CN105091844A (zh) * 2014-05-07 2015-11-25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动态测角装置及方法
CN105091789A (zh) * 2014-05-07 2015-11-25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空间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的高精度测角装置及其安装标定方法
CN105091789B (zh) * 2014-05-07 2018-07-24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测角装置及其安装标定方法
CN105606085A (zh) * 2014-11-17 2016-05-25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消除环形激光陀螺仪反向散射
CN105606085B (zh) * 2014-11-17 2020-08-04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消除环形激光陀螺仪反向散射
CN106996776A (zh) * 2017-03-30 2017-08-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激光陀螺工作点恢复系统及方法
CN106996776B (zh) * 2017-03-30 2020-04-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激光陀螺工作点恢复系统及方法
CN109489686A (zh) * 2018-10-31 2019-03-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带宽与角分辨率测试方法
CN110440782A (zh) * 2019-07-25 2019-11-12 西安德讯威光电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机抖激光陀螺输出解调方法
CN110514196A (zh) * 2019-08-13 2019-11-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腔长控制系统及环形激光测角装置的刻度系数补偿方法
CN115326110A (zh) * 2022-10-13 2022-11-11 四川图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激光陀螺腔体谐振光路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5326110B (zh) * 2022-10-13 2022-12-16 四川图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激光陀螺腔体谐振光路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5406428A (zh) * 2022-11-01 2022-11-29 天津集智航宇科技有限公司 加速度环境下激光陀螺敏感轴向偏差开环控制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3958B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3958B (zh) 四频激光陀螺工作点的控制装置
CN101975574A (zh) 四频激光陀螺的小抖动稳频方法
CN102749915B (zh) 转台测角系统误差实时在线测试及补偿方法
CN100458367C (zh) 一种对光纤陀螺2π电压进行自动跟踪的四态调制及解调方法
CN102147254A (zh) 四频激光陀螺控制方法
CN102445198B (zh) 四频激光陀螺的交流稳频系统及其稳频方法
CN103411601B (zh) 一种实现光路差分的双干涉式光纤陀螺仪调制解调方法
CN101709971B (zh) 一种抑制光纤陀螺振动误差的信号解调方法
CN102692314B (zh) 基于光纤谐振腔测试激光器频率噪声功率谱密度的装置及方法
JPH071808B2 (ja) 角速度センサ
JP3990450B2 (ja) 光ファイバ感知コイル用の固有周波数トラッカ
CN110426025B (zh) 一种微机械陀螺实时自动模态匹配方法
JPS6060513A (ja) 光学繊維ジヤイロスコ−プとその位相零化方法
JPH03210417A (ja) ファイバー光測定装置、ジャイロメータ、セントラルナビゲーション、及び安定化システム
CN110530355B (zh) 用于集成光波导陀螺谐振频率跟踪的高带宽信号检测方法
EP3875903B1 (en) Bidirectional optical-carrying microwave resonance system based on circul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gular velocity by said system
US11378401B2 (en)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fully-reciprocal bi-directional optical carrier microwave resonance system and angular velocity measurement method thereof
CN115112112B (zh) 一种基于旋光线圈频率补偿的谐振式光纤陀螺及其闭环控制方法
CN1945209B (zh) 一种抑制光纤陀螺交叉干扰的组合调制及解调方法
CN106441367B (zh) 一种光纤陀螺反馈残余调制相位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959427B (zh) 基于新型调制的集成光学陀螺闭环反馈系数实时跟踪方法
CN108489478A (zh) 基于多次谐波的谐振式光学陀螺调相系数稳定方法及装置
CN110823249B (zh) 一种硅微陀螺自动模态匹配控制结构和方法
JPS5947788A (ja) 角速度センサのロツクインレ−トを表わす信号を発生する装置
Kersey et al. Single-channel phase-tracker for the open-loop fiber optic gyrosco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610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