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1526B -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1526B
CN102001526B CN200910302373.3A CN200910302373A CN102001526B CN 102001526 B CN102001526 B CN 102001526B CN 200910302373 A CN200910302373 A CN 200910302373A CN 102001526 B CN102001526 B CN 1020015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er
pipeline
pipe
gas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302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1526A (zh
Inventor
陆洪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nr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n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n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n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823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47037B/zh
Priority to CN200910302373.3A priority patent/CN1020015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1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1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1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15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应用在医院、银行、办公楼、超市、生产车间、实验室等每日需要有大量物品传送的场所;而现有风机利用率低,只是单向使用,造成浪费;和横向接收时撞击力太大,易损坏设备;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便。本发明将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传输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是现代化的快速物流传输工具。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应用在医院、银行、办公楼、超市、生产车间、实验室等每日需要有大量物品传送的场所。可以传送病历、诊断书、药品、化验单、票据、现金、文件等任何适当体积的物品。物品在传输时置入传输载体中,如专用的传输筒,传输筒保证物品在传送的过程中不受损坏。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在管道中将物品从一个工作站传送到另外一个工作站,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传送物品的安全,而且能够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缺点:
风机利用率低,只是单向使用,造成浪费;和横向接收时撞击力太大,易损坏设备。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气源利用率高的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两部分并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包括气源发生装置,将气源管分成两段;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连在正压和负压两段管的端口上;包括气源管,有正压和负压两段管组成,正压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上另一端连接在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发送端工作站的末梢处;负压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上,另一端连接在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接收端工作站处或接收端竖向管道上;整体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两部分或整体形成气流回路或整体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传输器传送部分形成回路。
进一步地,包括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包括传输器传送部分和传输器接收部分;传输器传送部分由发送工作站和传送管道组成,传送管道一端与发送工作站连接,另一端与传输器接收部分连接,发送工作站的另一端与正压气源管;传输器接收部分包括横向接收工作站或竖向管道和竖向接收工作站的连接组合即一端为管道一端竖向接收工作站;横向接收工作站或竖向管道和竖向接收工作站的连接组合的竖向管道的空的一端与传送管道连接;横向接收工作站的末梢端连接负压气源管;或竖向管道和竖向接收工作站的连接组合的竖向管道处连接负压气源管。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接收工作端均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接收工作端均安装有向外开的密封或半密封的阀门。
进一步地,包括两组逆向的单向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分别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用于在一条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内实现双向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的气源发生装置的气源管上,安装有阀门,用于适时关闭或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的气源发生装置的气源管上,安装有单向阀门,用于本气源发生装置工作时打开,待机时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的气源发生装置为双向气源发生装置,用于实现双向传递。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
1将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形成一回路;
2发送时发送端注入正压气源;接收端加负压气源;
3风源延时停止;传输器被传送到位。
优选地
所述回路为整圈型回路或“q”型回路。
优选地
1将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形成一回路;
2发送时发送端注入正压气源;接收端加负压气源;
3传输器被传送到负压风源管与传输管道附近处暂停;
4风源延时停止;传输器被传送到位。
优选地
在有横向接收工作站时,其电控部分至少包含二次启动风源模块。
优选地
在有横向接收工作站时,其电控部分至少包含二次启动风源控制模块。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发送工作站和接收工作站,在所述发送工作站和接收工作站之间连接有供传输器传送的传输管路和供气源供给的气源管路;所述传输管路和气源管路并行连接;其中,
所述传输管路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传输管路部分,和将所述至少两个竖向传输管路部分的上端相连通的横向传输管路部分;所述发送工作站和接收工作站分别连接于所述竖向传输管路部分的下端;
所述气源管路包括气源发生装置;所述气源发生装置将所述气源管路分成正压管段部分和负压管段部分;
所述正压管段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发送工作站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一端连通于所述横向传输管路部分靠近与所述接收工作站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传输方法,包括:
将传输器放入发送工作站;
开启气源发生装置,所述气源发生装置通过正压管段部分向所述发送工作站内吹入正压气流,并通过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为所述传输器与所述接收工作站之间的传输管路内提供负压;
在所述传输器经过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与所述传输管路的连接端口时,关闭所述气源发生装置;
所述传输器靠自身重力下落到所述接收工作站处。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提高了气源的利用率;减少了部件,如进气阀等,减少了传感器,使摩擦静电侵袭减少;故障率减少。本发明实现了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排气流的全部利用;提高了效率。将进气阀用排气管代替,省掉了进气阀及其控制部分,因此减少了很多故障。使得所述传输系统变得更为简单;同时减少了控制时间。省掉了传感器,因为静电对传感器造成了工作稳定性的破坏;且为了防静电,需要较大的开支,如把塑料管换成钢管等;因此本发明有更多的适应性,节省开支。
一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逆向的单向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分别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用于在一条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内实现双向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接收工作站包括横向或竖向;所述接收管道包括横向或竖向;横向即横向放置,竖向即竖向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或横向接收工作站的末梢端连接负压气源管;或竖向管道和竖向接收工作站的连接组合的竖向管道处连接负压气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上,另一端连接在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接收端工作站的末梢处或接收端的竖向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门的枢接点在门的上边沿。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
2传送时发送端注入正压气源;接收端加负压气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风机的排除口和吸入口同时接入传输管道系统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并行连接,是将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连接形成一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为整圈型回路或“q”型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风源延时停止;传输器被传送到位。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有横向接收工作站时,在一个接收过程中,其电控部分至少包含二次启动风源模块,且传输器不改变传送方向。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有横向接收工作站时,在一个接收过程中,其电控部分至少包含二次启动风源控制模块,且传输器不改变前后方置时的传送方向。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形成一回路;
2发送时发送端注入正压气源;接收端加负压气源;
3风源延时到传输器被传送到负压风源管与传输管道附近处停止;
4传输器靠自重落到工作站。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源装置与延时关闭电路电连接;所述延时关闭电路与工位上的触发开启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开启电路为机械开关或光电或触摸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送、接收工作站;一端水平放置,一端竖向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输管道的接收工作端接收台至所连接的吹气管之间或吹风管道上安装单向气阀;用于吹气时打开,停止吹气时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工作端门的开合处安装有锁装置,用于系统工作时,门被锁住。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装置,为手控锁。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装置,为电磁锁。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装置,即可电动控制,也可手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吹气管安装在工作站的下侧与地面连接,传输通道及吸气装置安装在工作站的上侧与工作间的上顶连接。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站的底端装吹风口;上端传输管道或前侧的传输管道上装抽风口;且是同一风源的抽风口装在接收端的竖向管道上;吹风口装在发送端的。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站的上端装吹风口;上端装抽风口;且是同一风源的抽风口装在接收端的竖向管道上;吹风口装在发送端的下底部。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受端处的传输管道上连接有与风机通断的风源管道,在风源管道上安装有关闭风源管道和开启风源的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风机的风源管道上安装有与大气导通和关闭的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阀门合并为一个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一个风源控制的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一个电机或一个电磁铁控制的阀门。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接受端处的传输管道上连接有与风机通断的风源管道;
2、在接收刚开始传输器未到时从风源管道中进入负压气流;
3、在传输器快到接受工作站时,气源管道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风机抽风口与大气导通;吹风口继续吹风,直到传输到位时风机停止工作。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风机与传输管道之间设置单项阀;用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抽风时,阀门打开,使传输管道进入负压气流;当管道内已进入负压气流而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未抽风时,阀门关闭,使传输管道保持负压状态。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原风源装置的风源管路上旁路或并联一备用风源装置,用于当原风源装置故障时,该备用风源装置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备用风源装置串联设有单项阀;用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抽风时,阀门打开,使传输管道进入负压气流;当管道内已进入负压气流而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未抽风时,阀门关闭,使传输管道保持负压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并联为用管道将两进气口连在一起,且在接口与备用风源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路为用管道将两进气口连在一起,再将排气口连在一起,且在接口与备用风源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门。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风源装置抽风口与传输管道之间的气源管道上串接单向阀;单向阀用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抽风时,阀门打开,使传输管道进入负压气流;当管道内已进入负压气流而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未抽风时,阀门关闭,使传输管道保持负压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风源装置的排风口与传输管道工作站之间的气源管道上串接单向阀;单向阀用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吹风时,阀门打开,使传输管道进入正压气流;当风源停止工作时,阀门关闭,使传输管道保持密闭状态;使下落的传输器下方的传输管道内形成气压垫,以减少传输器下落得冲击的负面效应如撞击声和撞击力引起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项阀可为弹性力阀或重力阀,常态下压靠在传输管道的方向,将气源管密闭,传输管道内的气压低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时阀门仍关闭;反之传输管道内的气压高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时阀门被打开,使气源管畅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项阀可为弹性力阀或重力阀,常态下压靠在偏离传输管道工作站的方向,将气源管密闭,传输管道内的没有气流时时阀门关闭;反之风源装置向传输管道内吹风时阀门被打开,使气源管畅通,气流可以吹入传输管道。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工作站和接收工作站,在所述发送工作站和接收工作站之间连接有供传输器传送的传输管路和供气源供给的气源管路;所述传输管路和气源管路并行连接;其中,
所述传输管路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传输管路部分,和将所述至少两个竖向传输管路部分的上端相连通的横向传输管路部分;所述发送工作站和接收工作站分别连接于所述竖向传输管路部分的下端;
所述气源管路包括气源发生装置;所述气源发生装置将所述气源管路分成正压管段部分和负压管段部分;
所述正压管段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发送工作站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一端连通于所述横向传输管路部分靠近与所述接收工作站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工作站包括用于取出传输器的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设有门体,在所述接收工作站处还设有将所述门体扣紧在所述开口处的扣合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装置为安装在所述门体上的锁装置;或者所述扣合装置包括:在所述开口两侧设置的狭槽,所述门体的两侧插入在所述狭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管路包括第一气源管路和第二气源管路;
所述第一气源管路包括第一气源发生装置;所述第一气源发生装置将所述第一气源管路分成第一正压管段部分和第一负压管段部分;
所述第一正压管段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发送工作站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管段部分一端连通于所述横向传输管路部分靠近与所述接收工作站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气源管路包括第二气源发生装置;所述第二气源发生装置将所述第二气源管路分成第二正压管段部分和第二负压管段部分;
所述第二正压管段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横向传输管路部分靠近与所述发送工作站的一端;所述第二负压管段部分一端与所述接收工作站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正压管段部分和/或所述第一负压管段部分内设有阀门;在所述第二正压管段部分内和/或所述第二负压管段部分内也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源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二气源发生装置为同一气源发生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压管段部分设有压力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装置为气动锁、机械锁或电磁锁。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锁包括:设在所述门体处的控制气嘴,所述控制气嘴通过气管与所述正压管段部分或所述负压管段部分相连通;或者
所述气动锁包括:设在所述门体处的气压活塞,所述气压活塞的活塞杆枢接在所述门体上,所述气压活塞通过气管与所述正压管段部分或所述负压管段部分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二阀门为气动阀、电磁阀或弹力阀。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传输器放入发送工作站;
开启气源发生装置,所述气源发生装置通过正压管段部分向所述发送工作站内吹入正压气流,并通过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为所述传输器与所述接收工作站之间的传输管路内提供负压;
在所述传输器经过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与所述传输管路的连接端口时,关闭所述气源发生装置;
所述传输器靠自身重力下落到所述接收工作站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器靠自身重力下落到所述接收工作站处具体为:
所述传输器在自身重力和所述传输器与所述接收工作站之间的传输管路内的气压的作用下缓慢下落到所述接收工作站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器靠自身重力下落到所述接收工作站的同时,还包括:通过气源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源将所述接收工作站的门体压靠在所述接收工作站的开口处。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向传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图3为图2中2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风机电源控制二次启动电路图。
图6为图1中的一种风机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7为电源控制延时开关电路图。
图8为电源控制延时开启电路图。
图9为图2中2的门向内开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时间控制原理图。
图11为二工作站的电气链接图。
图12为三工作站的电气链接图。
图13为横向工作站与竖向工作站的连接系统结构图。
图14为风机设在地板下层的传输管道的连接系统结构图。
图15是接收端吹气管处装有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214的放大图。
图17是工作端的门上安装有电磁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工作端的门上安装有机械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232的俯视图。
图20为吹、吸气管在营业厅内的布置图。
图21为安装单项阀门的传输系统的布置图。
图22为安装三通阀门的传输系统的布置图。
如图23-28为阀门的示意图。
如图29-35为另一阀门的示意图。
图36为图2气源管上安装单项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图2气源管上旁路备用风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气源管上并联备用风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气源两侧管上均装有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本发明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传输管道及运行于所述传输管道内部的传输载体11,所述传输管道包括固定设置在各收发工作站处工作端2、4,工作端如图4所示,有门22,也可为抽拉门或上下抽拉门,转轴21和传输管道3组成;门向外开也可向内开,或抽拉启、闭;于工作端的末梢连接气源管10、6;风机连在两气源管之间。当10为正压气源管时,6为负压气源管;反之也可;即当2为发送端时,10为正压气源管时,6为负压气源管;反之也可。1、5为气源管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连接点;7、9为风机出口与气源管的连接点。图9中,22为向内开的门,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在发送或接收时有一门即可是气流形成回路,气流形成回路即可传送传输器。
本发明将风机两端同时连接在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里了,省掉了进气阀门;使效率得到了提高。
当11从2处向4处发送时,风机启动,6为负压气源管,10为正压气源管,11在2处受左端的正压,右端的负压力,从而向右传送直到4处,从4中取出,2、4均安装有密封门,或半密封门,可以电动或手动。2、4的门设在管道壁上,或管道壁外,铰轴连接或导轨推拉;(图中未画出)。
风机装置的正负压口是可以转化的。风机装置内的门为重力或弹力门;或电控门,用于甲风机启动时,关闭乙管道。在图6中,81、82为风机;81的负压端向左,82的负压端向右,44、47为负压管;45、46为正压管;43、42为阀门,受电路控制,待机时关闭,风机81工作时43启;82工作时42启;41、48为出入口。
传输器在一个收发工作站处被抽风装置从收发口抽吸进入与所述收发工作站相连的管道中,继而到另一个收发工作站处;风机停。
实例2
如图2所示,风源的5、15负压风源口,设于所述竖直管道与横向管道的连接弯道上,竖直管道下端设收发工作站2、4;且与风源的1、12正压风源口相连;省掉了管道中段上的阀门及相关控制电器部分。如图3为4的放大图,示出了轴21和与管道壁铰链接的门22;可将端口密封;端口23与传输管道连接开有传输器出入口,传输管道3;正压风源管1与端口23的末梢相连,门也可以为上、下抽拉门或铰轴安装在开口左、右或下边的位置,此时要有弹簧或配重支持门在待机时处于关闭状态;10、20为正压气源管;6、16为负压气源管;8、18为气源装置,可为抽风机或负压风源机;其它同图1。
传输器在一个收发工作站处被抽风装置从收发口抽吸进入与所述收发工作站相连的竖直管道中,然后进入所述弯曲管道,当越过所述抽风装置时,所述传输载体则靠自身重力沿与所述弯曲管道相连的另一条竖直管道滑落到另一个收发工作站处。
图2中,本发明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传输管道及运行于所述传输管道内部的传输器11,所述传输管道包括固定设置在各收发工作站处的竖直管道3和连接所述竖直管道的弯曲管道13,所述竖直管道3的下端为收发工作站2,在所述弯曲管道13上靠近所述竖直管道13的位置设有抽风装置接入口5、15,在所述传输管道上,于所述竖直管道下端的收发工作站2、4和所述抽风装置接入口5、15之间的位置省掉了阀门装置;用正压气源管1、12代替。同样实现了双向传送。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正压气源管代替了竖向接收发送管下端的电控门或代替了竖向管道中的阀门;使所述控制部分变得更为简单,同时占用更少的工作空间。在实例1中,省掉了左右端的进气阀,使所述控制部分变得更为简单;且功能不减少,都能实现双向传送。
如图36所示,W、G为单向阀,安装在抽风机与传输管道之间,用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抽风时,阀门打开,使传输管道进入负压气流;当管道内已进入负压气流而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未抽风时,阀门关闭,使传输管道保持负压状态。所述单项阀可为弹性力阀或重力阀,常态下压靠在传输管道的方向,将气源管密闭,传输管道内的气压低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时阀门仍关闭;反之传输管道内的气压高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时阀门被打开,使气源管畅通,气流可以流动。以提高气源的利用率,减少泄漏。其它同上。
如图37所示,W、W1为单向阀,分别串接风源装置后,再并联在同一气源管上,且两单向阀均靠近传输管道;G、G1为单向阀,同上,分别串接风源装置后,再并联在另外的同一气源管上,且两单向阀均靠近传输管道。单向阀用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抽风时,阀门打开,使传输管道进入负压气流;当管道内已进入负压气流而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未抽风时,阀门关闭,使传输管道保持负压状态。所述单项阀可为弹性力阀或重力阀,常态下压靠在传输管道的方向,将气源管密闭,传输管道内的气压低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时阀门仍关闭;反之传输管道内的气压高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时阀门被打开,使气源管畅通,气流可以流动。并联的目的在于,并联的两组风源在常态时只有一组风机工作,当且仅当该风源故障时,本组的另一风源工作;控制风机的启闭通过控制电路来完成;以实现冗余,降低交易成本。181、81分别为备用风源,分别与W1、G1串联连接,即用管道将开口连在一起。
进一步的上述阀门还可以安装在风源的后侧,用电控实现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抽风时,阀门打开,使传输管道进入负压气流;当管道内已进入负压气流而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未抽风时,阀门关闭,使传输管道保持负压状态。
可以通过气压传感器,判断风机是否启动,若未启动,则可以启动备用风机。
也可以人工判断,当常用风机不工作时,触动第二套电路的启动开关,便可启动备用风机工作。
进一步的,在传输系统的风源装置上旁路即并联一风源装置,且该并联风源装置设有启闭阀门,或可控的启闭阀门,或单项阀门,用于常态时该备用风源不工作,当常用风源故障时,备用风源启动来代替常用风源工作。其它同上。
如图38所示,为风源与备用风源并联连接的状态,并联为用管道将两进气口连在一起,且在接口与备用风源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门。其它同上。
如图39所示,W、G为单向阀,分别串接风源装置抽风口与传输管道之间的气源管道上;单向阀用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抽风时,阀门打开,使传输管道进入负压气流;当管道内已进入负压气流而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未抽风时,阀门关闭,使传输管道保持负压状态。所述单项阀可为弹性力阀或重力阀,常态下压靠在传输管道的方向,将气源管密闭,传输管道内的气压低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时阀门仍关闭;反之传输管道内的气压高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时阀门被打开,使气源管畅通,气流可以流动。1001、1001=为单向阀,分别串接风源装置的排风口与传输管道工作站之间的气源管道上;单向阀用于本风源管道连接的风机吹风时,阀门打开,使传输管道进入正压气流;当风源停止工作时,阀门关闭,使传输管道保持密闭状态;使下落的传输器下方的传输管道内形成气压垫,以减少传输器下落得冲击的负面效应如撞击声和撞击力引起的损坏。所述单项阀可为弹性力阀或重力阀,常态下压靠在偏离传输管道工作站的方向,将气源管密闭,传输管道内的没有气流时时阀门关闭;反之风源装置向传输管道内吹风时阀门被打开,使气源管畅通,气流可以吹入传输管道。
图5中,30为电源;8为风机;28为电源线;29、31为时间继电器,或称延时继电器;32为操控开关;30、29、28形成第一套风机控制电路;30、31、28形成第二套风机控制电路;通过对延时继电器的不同设置,在一个操控开关的控制下,可以实现两次供电;如第一套电路在操控开关启动后,立即通电,延时2秒后停;第二套电路在操控开关启动后,延时3或4秒后通电,待传输器到位时停;从而实现二次供电启动。
上述所述气源发生装置,将气源管分成两段;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连在正压和负压两段管的端口上;气源管,有正压和负压两段管组成,正压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上另一端连接在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发送端工作站的末梢处;负压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上,另一端连接在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接收端工作站处或接收端竖向管道上;整体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两部分或整体形成气流回路或整体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传输器传送部分形成回路。
进一步的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包括传输器传送部分和传输器接收部分;传输器传送部分由发送工作站和传送管道组成,传送管道一端与发送工作站连接,另一端与传输器接收部分连接,发送工作站的另一端与正压气源管;传输器接收部分包括横向接收工作站或竖向管道和竖向接收工作站的连接组合即一端为管道一端竖向接收工作站;横向接收工作站或竖向管道和竖向接收工作站的连接组合的竖向管道的空的一端与传送管道连接;横向接收工作站的末梢端连接负压气源管;或竖向管道和竖向接收工作站的连接组合的竖向管道处连接负压气源管。
发送、接收工作端均安装有向外开的铰轴连接的密封或半密封门;半密封时使用气流的力。
进一步的
所述发送、接收工作端均安装有向外开的密封或半密封的阀门。
在实例2中,两组逆向的单向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分别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用于在一条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内实现双向传递。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效率在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的气源发生装置的气源管上,安装阀门,用于气源启动时打开;待机时关闭。
在实例1中,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的气源发生装置为双向气源发生装置,用于实现双向传递。
上述实例中
1将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形成一回路;
2发送时发送端注入正压气源;接收端加负压气源;
3风源延时至保证传输器被传送到位停止。
进一步的
所述回路为整圈型回路或“q”型回路。
上述实例2中
1将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形成一回路;
2发送时发送端注入正压气源;接收端加负压气源;
3风源延时到传输器被传送到负压风源管与传输管道附近处停止;
4传输器靠自重落到工作站。
在上述实例1中,为横向接收工作站,在一个接收过程中,其电控部分分二次启动风源,使传输器不改变传送方向的缓缓的传送到位。使用两个延时电路即可两次供电,第一路电源延时关闭,但应在未传到位时关,第二路电源延时到第一次启动停止后在开通。
如图7是一种数字式长延时电路,电路的核心是集成块MC14521B,这是一个24级分频电路,内含可构成振荡电路的倒相器。如果将触发输入端接地或不加信号,则电路进入延时状态,延时时间由范围开关X和100KΩ电位器来调整。若X与点A相接,延时为1分40秒至18分30秒,而X与B相接,延时为13分20秒至2小时28分。X接至C点时,延时为1小时47分至20小时。具体延时时间由100KΩ电位器调定。在触发输出端加正信号,则4521B内的分频器复位。延时可靠稳定,电源是由12V电源供电。这样的程序模块,可在市场买到。
图8所示,它由降压、整流、滤波及延时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按下AN,12V工作电压加至延迟器上,这时NE555的②脚和⑥脚为高电平,则NE555的③脚输出为低电平,因此继电器K得电工作,触点K1-1向上吸合,这时“延关”插座得电,而“延开”插座无电。这时电源通过电容器C3、电位器RP、电阻器R3至“地”,对C3进行充电,随着C3上的电压升高,NE555的②、⑥脚的电压越来越往下降,当此电压下降至2/3Vcc时,NE555的③脚输出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这时继电器将失电而不工作,则其控制触点恢复原位,则“延关”插座失电,而“延开”插座得电。在延开的上再连接一延关的电路即可作为第二套电路。
延时时间由C3及PR+R3的值决定,T≈1.1C3(PR+R3)。RP指有效部分。C3可用数十pF至1000μF的电容器,(PR+R3)的值可取2K~10MΩ。
C1的耐压值应≥400V,R1的功率应≥2W,AN按钮开关可选用K-18型的,继电器的型号为JQX-13F-12V。其它元器件无特殊要求。这样的程序模块,也可在市场买到。
风机的第一套电源电路接在延关处;第二套电源电路接在延开与延关叠加组合的延关处。
如图10中所示,51为RTC可调试的调时器;55为54电机的开关;56为58电机的开关;53、57为继电器;52为延时控制芯片;其工作过程为;当key1即55按下时,电动机1启动。时间到的时候停止。当key2即56按下时,电动机2启动,时间到了停止。
如图11中,53、57为延时继电器,开启后,时间到了会停止;55、56分别为53、57的开关,图12为55、56的三种状态图;A为断电即延时继电器复位状态,,B、C为通电即延时继电器通电状态,操作时,那一边呆在上边,按下那一边即可启动风机。
进一步的
在一个接收过程中,其电控部分至少包含二次启动风源控制模块,且传输器不改变传送方向的传送到位,如使用图5的电路。在水平设置的传输管道上,在所述传输管道中具有传输载体,在所述传输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接收工作站,在所述接收工作站内部设有拦截装置,在所述接收工作站处还设有抽风机,与所述抽风机电连接有风机控制装置;所述风机控制装置包括:
风机开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抽风机的开启,通过气流带动传输载体在传输管道内朝向预定接收工作站方向传输;
风机关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抽风机的关闭,使所述传输载体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前端距离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较近的位置处;
风机再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抽风机的再次开启,将所述传输载体从所述位置处传输到所述预定接收工作站。
另一实例
如图13所示
4接收、发送工位水平放置;即发送、接收工作站;4一端水平放置,2一端竖向放置。其它同上述实例;这在拥有阀门的系统中是无法实现的。这样便于现场的一楼和二楼传送的安装;管道无需再绕一大弯;更无须绕到三楼楼顶再下来,节约了空间,提高了美观度。99为楼层分界线。
另一实例
如图14所示,为工作站设在建筑物的室内,风机设在建筑物的吊顶内或地面下的传输系统,这样噪声小;传输管道距离小,且透明使传输物品不离开视线。99为建筑物的地平线。
在上述实例中,所有发送、接收工作端均安装有向外开的枢接门。
图15中,214为吹气管的阀门,可为单向的本管道的自控阀门或外来的气控阀门;吹气时打开,停止吹气时关闭,便于传输器自由下落时形成气垫,减少撞击。所述阀门也可以采用电控阀门,串联在吹气管道上,与启动开关电连接中间连接延时电路,吹风时打开,吹风停时关闭。即在所述传输管道的接收工作端处接收台至所连接的吹气管处安装有单向气阀;用于吹气时打开,停止吹气时关闭。
图16中,为214的放大图,215为一门,枢接在管道壁上;216为转轴;将门与管道壁连接在一起;217为阀门的上腔;218为阀门的下腔;门被吹至向上打开时,上下连通,阀门打开,停止吹气时,门如图状态,将上下腔隔离,即阀门关闭。
在所述传输管道的接收工作端处接收台至所连接的吹气管处安装有单向气阀;用于吹气时打开,停止吹气时关闭。便于接受时在接收端形成气垫,使接收冲击减缓。
图17中,227为常闭合按钮开关,安装在工作台处,与电磁线圈及供电电源电连接,常态时使电路闭合,按动按钮会使电路断开;229为电磁铁铁芯,安装在门上,用于被电磁铁吸住时,将门锁紧;228为电磁铁线圈,安装在工作端门壁框上,与电源和按钮电连接,用于通电时将电磁铁芯吸住;A为弹簧或弹性元件,安装在门与门壁框之间,用于电磁铁线圈断电时,将门弹出。其它同图3。
图18、19中,231为机械锁的手柄部分,通过一轴可转动的安装在门上,232为机械锁的挡板部分,为一斜板结构,与手柄部分可配合的安装在门壁框上;B为挡板的斜面,转动手柄部分,通过改变手柄在斜面的位置,使门锁紧和解开。其它同图3。采用该锁机构使锁紧过程平稳,无噪声。
也可采用碰珠锁或永磁锁。
在锁机构上实现了手动自动可同时使用,达到了冗余功能。安装锁使气流啸叫声减少;下落的传输器速度变慢。
图20中,2为工作端,安装在工作人员可以触及到的地方;其通道及吸气装置设在工作站的上端,其吹气管道设在工作站的下侧与地面连接;这样有利于节约上部的空间,便于营业大厅的安装,可以每人的工作台前安装一个。f为地面,g为营业厅的上顶层。
另一实施例:
图21中,1001为单项阀门,安装在竖向工作端的吹风管道上;用于吹气时打开,吹风机停时关闭;400为风机,水平管为吸风管,连接在接收端竖向传输管道上,为该接收端的气源装置或称本气源发生装置;竖直为吹气管,安装在另一端的工作站的低端;用于接收时,向发送端吹气,且向接收端竖向管道抽气;吹气时单项阀门打开,风机停时单项阀关闭;两端的工作模式和安装的装置相同;300为工作站,为竖向;500为弯道与竖向管道的连接处;100为传输器;其它同上。
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的气源发生装置的气源管上,安装有单向阀门,用于本气源发生装置工作时打开,待机时关闭。
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的气源发生装置的气源管上即吹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门,用于本气源发生装置工作时即吹气打开,待机时关闭。
图22中,1002为三通阀门或两个两通阀门组可以是联动两个两通阀门组或独立的两个两通阀门组;即控制与传输管道连接的抽风管道启、闭;即风机与大气相通时通往传输管道的抽风管道关闭;风机与通往传输管道的抽风管道相通时即负压进入传输管道时,风机与大气断开时,传输器接近与接收工作站时使抽风机与大气相通,传输器刚发送时风机与抽风管道相通即抽风机与传输管道相通,上述阀门组或三通串接在抽风管道上,抽风管道连接在横向传输管道与接收端相近处,上述阀门组或三通与横向传输管道的1003处电连接或气连接,上述阀门组或三通为电磁阀或气控阀,也可为两个单项阀分别管理风机与大气和风机与传输管道的启闭;1003接近于接收端且在抽风管道与传输管的连接处的前端;1004为启闭阀,即全开或全关的阀,为气或电磁阀;其它同上。1003可为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或是与1002处阀门连通的气源管;为控制气源管,即连接在下述气阀的控制腔内。
如图23-28所示为可控的气阀门的结构示意图,为气舱与门分置的结构;1为传输管道,2为门或称挡块,3为抽气管道,4为气舱通道,5为轴门通过转轴连接在驱动机构上,6驱动挡片,7为进气开口与大气相连通,8为传输管道开口槽,门从此处出、入,9为驱动轴孔。门单独用一密封箱密封,图中为画出。
挡片6通过轴5和挡块2连接在一起,挡片6在通道内,在通常状况下挡块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脱离管道呈自然下垂状态,此时管道畅通可以允许传输器的通过,当接通抽气机对通道进行抽气时,挡片6在气流的作用下沿轴上转动,驱动挡块2从8槽口进入管道内,将管道关闭密封。
阀门安装在传输管道的下侧的管道外,如图29-34所示:3为风机接口,设在阀门驱动舱的舱体上,与负压风机相连,用于为门体提供动力;2为门体,可转动的枢接在管道壁处,图3为门密封传输管道的状态;1为传输管道,开有槽7,用于阀体进入;8为驱动板,与门体连接,用于在负压气流撤离后其重力与门的重力共同拉回门到原位,开启阀门;10为旁路气源管连接口,在传输器越过传输管路上的接口处后,大气压导入,门体即可打开。传输器刚启动时,该旁路内压力与阀门驱动舱的压力相同。所述门2为片状或圆盘状的门本体和与所述门本体固定相连的枢轴5。所述阀门驱动舱4设在传输管道外。所述旁路管道与阀门驱动舱4连接。
图35中,25为配重,2为门体,5为枢接轴。
如图33所示:9为内腔,一弧型腔体,与负压气源相连通;将门体密闭在其内,门体可在其内摆动。内舱为空腔体;其内圆周与传输管道壁连接,传输管道的缺口与弧型腔体的内圆周壁连通,其弧型腔体的一端面连接风机,另一端面设有通气孔,用于与大气连通。
其中,阀门可以设在上侧或两侧;
所述阀门装置的阀门回复到初始位置而开启具体为:通道连通。
所述阀门装置的阀门因弹性回复力的作用回复到初始位置;或者阀门因重回复力的作用回复到初始位置;为通道关闭。
所述阀门装置的阀门因平衡力的作用回复到初始位置;或自身重力的作用回复到初始位置。
又一实施例
参考图40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发送工作站600和接收工作站700,在所述发送工作站600和接收工作站700之间连接有供传输器91传送的传输管路和供气源供给的气源管路;所述传输管路和气源管路并行连接;其中,
所述传输管路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传输管路部分(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竖向传输管路部分801、802),和将所述至少两个竖向传输管路部分801、802的上端相连通的呈弧形的横向传输管路部分803;所述发送工作站600和接收工作站700分别连接于所述竖向传输管路部分的下端;
所述气源管路包括气源发生装置900;所述气源发生装置将所述气源管路分成正压管段部分901和负压管段部分902;
所述正压管段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发送工作站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一端连通于所述横向传输管路部分靠近与所述接收工作站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的气源发生装置能够采用通用的抽风机或鼓风机。
本实施例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由于气源发生装置将所述气源管路分成正压管段部分和负压管段部分;其中,所述正压管段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发送工作站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一端连通于所述横向传输管路部分靠近与所述接收工作站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这样,气源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源,一端用作正压气源,另一部用作负压气源,使得所述气源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提高了传输效率。此外由于气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对于相同传输距离的传输系统来讲,就能够采用较小功率的气源发生装置来实现。进一步地,气源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源在传输管路和气源管路内形成的回路进行流动,没有外泄,较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噪声污染。
其中,所述接收工作站包括用于取出传输器的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设有门体。为了避免传输器在竖直管路部分802内依靠重力下落时,所述接收工作站处的门体被竖直管路部分802内的正气压顶开,在所述接收工作站处还设有将所述门体扣紧在所述开口处的扣合装置。这样能够保证传输器在竖直管路部分802内依靠重力下落时,接收工作站处的门体始终扣合在所述开口处,由此使得在传输器与接收工作站之间的竖直管道部分802内形成有正气压,该正气压对传输器的下落起到“气垫”缓冲的作用,避免传输器的急速下落对接收工作站造成冲击和破坏。
其中,所述扣合装置为安装在所述门体上的锁装置。所述锁装置为气动锁、机械锁或电磁锁。
所述气动锁为设置在所述门体外部的气压活塞。所述气压活塞的活塞杆枢接在所述门体上,在所述气动活塞内压入气体或者从所述气动活塞内吸出气体,就能使所述活塞杆移动,从而就能够将所述门体顶压在所述开口处。本实施例中采用在所述气动活塞内压入气体使所述活塞杆移动,从而将所述门体顶压在所述开口处,并且压入的所述气体来源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源。也就是所述气压活塞通过气管与所述正压管段部分或所述负压管段部分相连通。本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压活塞通过气管910与所述正压管段部分相连通,参考图43所示。这样使得气源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可选的,所述气动锁还可包括:设在所述门体处的控制气嘴,所述控制气嘴通过气管910与所述正压管段部分或所述负压管段部分相连通。本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气嘴通过气管910与所述正压管段部分相连通,参考图43所示。这样也能够借助气源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源将所述门体顶压在所述开口处。
所述机械锁为设置在所述门体和所述开口之间的弹簧。依靠所述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将所述门体压紧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机械锁也可以为设置在所述开口上方附近的可转动的锁扣,所述锁扣依靠自身重力下垂时能够将所述门体卡合在所述开口处。
所述电磁锁包括电磁铁,通过所述电磁铁能够将所述门体吸附在所述开口处。
此外,所述扣合装置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开口两侧设置的狭槽,所述门体的两侧插入在所述狭槽内。通过所述狭槽的作用,防止传输器在竖直管路部分802内依靠重力下落时,所述接收工作站处的门体被竖直管路部分802内的正气压顶开。
再一实施例
参考图41所示,本实施例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发送工作站600和接收工作站700,在所述发送工作站600和接收工作站700之间连接有供传输器91传送的传输管路和供气源供给的气源管路;所述传输管路和气源管路并行连接;其中,
所述传输管路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传输管路部分(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竖向传输管路部分801、802),和将所述至少两个竖向传输管路部分801、802的上端相连通的呈弧形的横向传输管路部分803;所述发送工作站600和接收工作站700分别连接于所述竖向传输管路部分的下端;
所述气源管路包括第一气源管路和第二气源管路;
所述第一气源管路包括第一气源发生装置900;所述第一气源发生装置900将所述第一气源管路分成第一正压管段部分901和第一负压管段部分902;
所述第一正压管段部分901的一端与所述发送工作站600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源发生装置900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管段部分902一端连通于所述横向传输管路部分803靠近与所述接收工作站700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源发生装置900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气源管路包括第二气源发生装置900′;所述第二气源发生装置900′将所述第二气源管路分成第二正压管段部分901′和第二负压管段部分902′;
所述第二正压管段部分9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源发生装置900′的进气口相连通,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横向传输管路部分803靠近与所述发送工作站600的一端;所述第二负压管段部分902′一端与所述接收工作站700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源发生装置900′的出气口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工作站和接收工作站可以互为发送端和接收端,能够实现传输器91的双向传输。
进一步地,为了在采用一个气源管路进行传输时,避免另一气源管路的干涉性影响,在所述第一正压管段部分和/或所述第一负压管段部分内设有阀门;在所述第二正压管段部分内和/或所述第二负压管段部分内也设有阀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正压管段部分内设有阀门903,在所述第一负压管段部分内设有阀门904;在所述第二正压管段部分内设有阀门903′,在所述第二负压管段部分内设有阀门904′。在启用第一气源发生装置900进行传输器的传输时,阀门903和904打开,阀门903′和904′关闭。
所述各阀门为电磁阀门,通过控制中心控制其打开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阀门903、903′和904′可为依靠自身重力关闭的单向阀。
另一实施例
参考4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源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二气源发生装置为同一气源发生装置。
这样,采用一个气源发生装置就能够实现两个气源发生装置所要实现的功能,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正压管段部分设有压力调节阀t1、t2。这样,在气源发生装置启用时,能够对正压管段部分内的压力进行调整。
另一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传输方法,包括:
将传输器放入发送工作站;
开启气源发生装置,所述气源发生装置通过正压管段部分向所述发送工作站内吹入正压气流,并通过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为所述传输器与所述接收工作站之间的传输管路内提供负压;
在所述传输器经过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与所述传输管路的连接端口时,关闭所述气源发生装置;
所述传输器靠自身重力下落到所述接收工作站处。
其中,所述传输器靠自身重力下落到所述接收工作站处具体为:
所述传输器在自身重力和所述传输器与所述接收工作站之间的传输管路内的气压的作用下缓慢下落到所述接收工作站处。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器靠自身重力下落到所述接收工作站的同时,还包括:通过气源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源将所述接收工作站的门体压靠在所述接收工作站的开口处。这样,既能保证传输器靠自身重力下落的过程中接收工作站的门体处于闭合状态,以便在所述传输器与所述接收工作站之间的传输管路内形成“气垫”,有助于传输器的缓慢下落,同时又能使气源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源得以更加充分的利用。
本发明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传输方法,气源发生装置通过正压管段部分向所述发送工作站内吹入正压气流,并通过所述负压管段部分为所述传输器与所述接收工作站之间的传输管路内提供负压,这样使得气源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能提高传输效率。
这样,本发明实现了上述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如二次风机启动控制方式很多,只要第一启动将启动时间调整为将传输器运送到接收工位附近即可;第二次启动要在第一次停下来或传输器的速度很慢即可。还有气源管的样式及安装方式是多样的,如软管或扁管,接头也可以是箱体。再如所述阀门的门体可为软体或弧状或球状体。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和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其中,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包括两组逆向的单向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所述两组逆向的单向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用于在一条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内实现双向传递;
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包括气源发生装置,将气源管分成两段;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连在两段管的端口上;包括气源管,被气源发生装置分成两段,两段分别连接在传输管道的传输器发送部分和传输器接收部分;
所述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传输器接收部分一个为竖向接收工作站,一个为横向接收工作站,在横向接收工作站的一个接收过程中,其电控部分分二次启动风源,使传输器不改变传送方向的缓缓的传送到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整体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并行连接;整体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形成气流回路,或整体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与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传输器传送部分形成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连在正压和负压两段管的端口上;所述气源管,有正压和负压两段管组成,正压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源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上另一端连接在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发送端工作站的末梢处;负压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源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上,另一端连接在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的接收端工作站处或接收端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器传送的管路部分包括传输器发送部分、传送管道和传输器接收部分;传输器发送部分为发送工作站与传送管道连接,传送管道的另一端与传输器接收部分连接,发送工作站的另一端与正压气源管;传输器接收部分包括接收工作站和接收管道,接收管道一端与传输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接收工作站连接,传输器接收部分与负压气源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器发送部分和传输器接收部分的两端,安装有密封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器发送部分和传输器接收部分的两端,安装有同样向外开启的枢接的负压密封门或同样向内开启的枢接的正压密封门,抽拉密封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的气源发生装置的气源管上,安装有阀门,用于适时关闭或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的气源发生装置的气源管上,安装的所述阀门为单向阀门,用于本气源发生装置工作时打开,待机时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一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供给的管路部分的气源发生装置为双向气源发生装置,用于实现双向传递。
CN200910302373.3A 2008-10-06 2009-05-17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15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2347.6A CN105347037B (zh) 2008-11-19 2009-05-17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0910302373.3A CN102001526B (zh) 2008-10-06 2009-05-17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4748.5 2008-10-06
CN200810304748 2008-10-06
CN200810304891.4 2008-10-13
CN200810304891 2008-10-13
CN200810305004 2008-10-20
CN200810305004.5 2008-10-20
CN200810305619.8 2008-11-19
CN2008103056198 2008-11-19
CN200810305619 2008-11-19
CN200910300503.X 2009-02-23
CN200910300503X 2009-02-23
CN200910300503 2009-02-23
CN200910301444 2009-04-09
CN200910301444.8 2009-04-09
CN2009103014448 2009-04-09
CN2009103018862 2009-04-27
CN200910301886.2 2009-04-27
CN200910301886 2009-04-27
CN200910302373.3A CN102001526B (zh) 2008-10-06 2009-05-17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2347.6A Division CN105347037B (zh) 2008-11-19 2009-05-17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1526A CN102001526A (zh) 2011-04-06
CN102001526B true CN102001526B (zh) 2015-11-25

Family

ID=43809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0237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1526B (zh) 2008-10-06 2009-05-17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15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6575B (zh) * 2015-05-06 2017-03-01 银川东方气力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切换气力管道收发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CN108408411A (zh) * 2018-05-09 2018-08-17 常德精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卷烟过滤嘴棒堵塞自动清理反吹装置
CN112024002B (zh) * 2020-08-27 2023-12-01 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院体外检测的智慧实验室系统
CN113233201B (zh) * 2021-05-20 2022-08-12 山东泛泰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运输的气动管道输送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9297A (en) * 1962-06-01 1965-06-15 Mosler Safe Co Pneumatic tube conveyer system
US3237881A (en) * 1963-06-25 1966-03-01 Diebold Inc Pneumatic system carrier arrester construction
US4135684A (en) * 1977-08-17 1979-01-23 Walter Kidde & Company, Inc. Single tube pneumatic banking system
US4180354A (en) * 1977-12-15 1979-12-25 Greene Harold R Pneu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US5584613A (en) * 1996-03-22 1996-12-17 Comco Systems Carrier automatic braking system
US6164491A (en) * 1995-03-15 2000-12-26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Pneumatic product vending system and product loader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9297A (en) * 1962-06-01 1965-06-15 Mosler Safe Co Pneumatic tube conveyer system
US3237881A (en) * 1963-06-25 1966-03-01 Diebold Inc Pneumatic system carrier arrester construction
US4135684A (en) * 1977-08-17 1979-01-23 Walter Kidde & Company, Inc. Single tube pneumatic banking system
US4180354A (en) * 1977-12-15 1979-12-25 Greene Harold R Pneu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US6164491A (en) * 1995-03-15 2000-12-26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Pneumatic product vending system and product loader therefor
US5584613A (en) * 1996-03-22 1996-12-17 Comco Systems Carrier automatic brak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1526A (zh) 201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526B (zh)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5110010B (zh) 一种营业厅气动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4490012U (zh) 终端型收发工作站
CN105347037A (zh) 一种高效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759025A (zh) 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2114984B (zh) 一种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及阀门
CN105347038B (zh) 集中控制管道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02211713B (zh) 一种接收的自动气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44507A (zh) 高速公路收费站岗亭新风系统
CN101759027B (zh) 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206731576U (zh) 植入式分光机
CN101759040A (zh) 无电控阀的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287854A (zh) 无电控阀的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759024B (zh) 一种自动气控的方法及装置
CN2538404Y (zh) 一种自吸反吹清灰袋式除尘器
CN207090514U (zh) 一种双向风机动力装置
CN103373607B (zh) 一种营业厅气动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575052A (zh) 一种低故障交易方法及装置
CN202594394U (zh) 风向换向阀
CN114566899A (zh) 一种户外安全配电柜
CN214063230U (zh) 一种便于及时清洗的医用真空泵系统
CN220544484U (zh) 一种防尘型环保开关柜
CN217497315U (zh) 垃圾桶的风路系统及垃圾桶
CN101670943B (zh) 集中控制管道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206497693U (zh) 一种电子展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