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9302A -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9302A
CN101999302A CN2010105114636A CN201010511463A CN101999302A CN 101999302 A CN101999302 A CN 101999302A CN 2010105114636 A CN2010105114636 A CN 2010105114636A CN 201010511463 A CN201010511463 A CN 201010511463A CN 101999302 A CN101999302 A CN 101999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m
thermo
root
male steril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14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9302B (zh
Inventor
游艾青
胡刚
刘凯
杨国才
陈志军
李三和
周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filed Critical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Priority to CN201010511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9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9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9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9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93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单株选择工艺、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核心种子生产工艺与原原种、原种生产工艺,所述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中的日光照时间大于14.5小时,日均温为24℃,昼夜变幅为20–28℃,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中的日光照时间小于13小时,日均温为28℃,昼夜变幅为25–30℃,核心种子生产工艺包括核心稻蔸海南保存法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室保存法,繁殖方法中涉及的割蔸高度为20厘米。本发明不仅能够消除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中存在的基因漂移现象,且同时克服了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时产量低、风险性大、操作性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具体适用于克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中的遗传漂移现象和提高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产量。
背景技术
自1973年石明松在湖北省发现光敏核不育水稻以来,湖北省先后育成三十多个光温敏核不育系。这些不育系育成时,起点温度都符合审定和推广应用标准,但在种子生产上却仍按照常规的原原种、原种、生产用种的程序生产光温敏核不育系种子,这样在生产上应用几年后,由于单株间存在的微效基因差异会导致单株不育的起点温度有微小差别,而不育的起点温度偏高的个体繁殖产量高、不育的起点温度偏低的个体繁殖产量低,因而经过几个世代的繁殖,就会使整个群体不育的起点温度变高,此时再用这样的群体制种,若遇到比通过鉴定时的温度更低的日平均温度时,群体中不育的起点温度高的个体就会变成一定程度的可育株,这会影响到杂交种子的纯度,并会给种子生产带来巨大的风险,最终使生产上不能应用;一部分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产量低、繁殖风险大难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565154A,公开日为2005年1月19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保存和繁殖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具有生产价值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将不育系进行适当的长光照和温度处理,选择育性稳定的纯合植株,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不育系作两次长光低温鉴定,选择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遗传性纯合植株,将该植株刈割作营养体永久保存,再从保存的营养体(稻蔸)中进一步扩大繁殖该不育系的核心种子,进而大量繁殖其原原种并繁殖用于制种用的不育系种子。虽然该发明能够解决某些型号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因繁殖世代增高而出现的遗传漂移现象,如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但其仍有以下不足之处:首先,该发明只适用于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而不适用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因为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与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对于温度、光照的要求不同,即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与不育主要受温度控制,光照的长度只起辅助作用,而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与不育主要受光照的长度控制,温度只起辅助作用,这就造成两种型号光温敏核不育系在繁殖时对温度、光照的偏重性不同,因而该发明只适用于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而不适用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其次,该发明需要经过两次长光低温鉴定,且两次步骤一致,这会造成该发明只能在日均温21–23℃、昼夜变幅18–25℃、光照长度小于12.5小时的条件下才能繁殖核心种子,对气候环境条件要求过于严格,这不仅会影响其应用范围,而且若在幼穗分化的敏感期出现温度波动较大的情况,其繁殖产量就会降低,甚至繁殖不到种子,因而风险性较大,操作难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适用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风险性较大,操作难度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风险性较小,操作难度较低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该繁殖方法依次包括单株选择工艺、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核心种子生产工艺与原原种、原种生产工艺;所述繁殖方法还包括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所述繁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单株选择工艺:先将欲繁殖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播种,然后根据株叶形态特征选择300个单株作为初始单株进行钵栽,并在自然光温条件以及严格规范的肥水管理下生长;
第二步: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当上述初始单株在自然光温条件下进入雌雄蕊形成期时,先将其移入日光型人工气候箱中处理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处理时间为12天,日光照时间大于14.5小时,日均温为24℃,昼夜变幅为20–28℃,再将处理完毕的初始单株移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当抽穗后,先镜检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结实率,然后选择出花粉不育度为1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的单株,再对其割蔸施肥让其再生以获得割蔸再生单株;
第三步: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当上述割蔸再生单株幼穗分化进入雌雄蕊形成期时,先将其移入日光型人工气候箱中处理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处理时间为12天,日光照时间小于13小时,日均温为28℃,昼夜变幅为25–30℃,再将处理完毕的割蔸再生单株移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当成熟后,筛选出自交结实率大于50%、与初始单株在株叶形态特征上没有差别的单株作为当选单株;
第四步:核心种子生产工艺:先将上述当选单株割蔸以获得核心稻蔸,然后将核心稻兜带到海南永久保存,每年11月15日左右在海南将保存的核心稻兜分蔸,分2–3次后,移栽到隔离区内再生结实以生产核心种子;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季将核心稻蔸保存在20–25℃的温室里,在春季适宜水稻露地生长时,先将温室里保存的核心稻蔸分蔸后移栽到隔离区内生长,当进入秋天、且光照长度小于13.2小时时,即8月23日左右,割蔸再生结实以生产核心种子,该核心种子收获后再将核心稻蔸移栽到温室里继续保存,当再次需要核心种子时,每年都可如此重复操作;
第五步:原原种、原种生产工艺:先利用上述核心种子生产原原种,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核心种子繁殖生产原原种,则在秋季繁殖,适宜播种期为:移栽田在7月12–15日,直播田在7月15–18日,亩播量为3.5公斤,隔离区内繁殖以获得原原种;若在海南利用核心种子繁殖生产原原种,则在冬季繁殖,适宜播种期为:移栽田在11月25–30日,直播田在12月1–5日,亩播种量为3.5公斤,隔离区内繁殖以获得原原种;然后利用获得的原原种繁殖生产原种,再将生产出的原种供大田制种,其方法和管理同原原种生产。
所述割蔸的高度为20厘米。
所述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088S或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95076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发明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依次包括单株选择工艺、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核心种子生产工艺与原原种、原种生产工艺,其中,通过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挑选出合格的核心稻蔸进行保存,再将保存的核心稻蔸用于每年繁殖,不仅可以消除现有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中存在的基因漂移现象、降低繁殖的风险度,而且在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与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的操作过程中都优先强调光照长度以便于控制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与不育性选择,以防降低出穗促进率,从而影响最终繁殖的质量。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消除基因漂移现象,而且更适合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提高繁殖产量,降低了繁殖风险。
2、由于本发明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中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涉及的光温条件为光照时间大于14.5小时,日均温为24℃,昼夜变幅为20–28℃,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涉及的光温条件为光照时间小于13小时,日均温为28℃,昼夜变幅为25–30℃,由上可见,本发明所涉及的光温条件不仅范围较宽,而且温度较高,便于操作,此外,本发明通过增加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而最终鉴定出的不育系繁殖时的温度范围更宽,日均温度20–28℃,昼夜变幅18–32℃,不仅不怕受温度波动较大情况的影响而降低种子繁殖率,风险性较小,而且产量较高,一般繁殖亩产可达到350公斤左右。因此本发明不仅风险性较小、操作难度较低,而且产量较高。
3、由于本发明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中涉及的割蔸高度均为20厘米,该种割蔸高度可以极大的提高结实率,其结实率可达55.56%,便于后续繁殖的顺利进行和提高种子的产量。因此本发明不仅结实率较高,而且种子产量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该繁殖方法依次包括单株选择工艺、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核心种子生产工艺与原原种、原种生产工艺;所述繁殖方法还包括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所述繁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单株选择工艺:先将欲繁殖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播种,然后根据株叶形态特征选择300个单株作为初始单株进行钵栽,并在自然光温条件以及严格规范的肥水管理下生长;
第二步: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当上述初始单株在自然光温条件下进入雌雄蕊形成期时,先将其移入日光型人工气候箱中处理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处理时间为12天,日光照时间大于14.5小时,日均温为24℃,昼夜变幅为20–28℃,再将处理完毕的初始单株移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当抽穗后,先镜检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结实率,然后选择出花粉不育度为1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的单株,再对其割蔸施肥让其再生以获得割蔸再生单株;
第三步: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当上述割蔸再生单株幼穗分化进入雌雄蕊形成期时,先将其移入日光型人工气候箱中处理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处理时间为12天,日光照时间小于13小时,日均温为28℃,昼夜变幅为25–30℃,再将处理完毕的割蔸再生单株移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当成熟后,筛选出自交结实率大于50%、与初始单株在株叶形态特征上没有差别的单株作为当选单株;
第四步:核心种子生产工艺:先将上述当选单株割蔸以获得核心稻蔸,然后将核心稻兜带到海南永久保存,每年11月15日左右在海南将保存的核心稻蔸分蔸,分2–3次后,移栽到隔离区内再生结实以生产核心种子;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季将核心稻蔸保存在20–25℃的温室里,在春季适宜水稻露地生长时,先将温室里保存的核心稻蔸分蔸后移栽到隔离区内生长,当进入秋天、且光照长度小于13.2小时时,即8月23日左右,割蔸再生结实以生产核心种子,该核心种子收获后再将核心稻蔸移栽到温室里继续保存,当再次需要核心种子时,每年都可如此重复操作;
第五步:原原种、原种生产工艺:先利用上述核心种子生产原原种,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核心种子繁殖生产原原种,则在秋季繁殖,适宜播种期为:移栽田在7月12–15日,直播田在7月15–18日,亩播量为3.5公斤,隔离区内繁殖以获得原原种;若在海南利用核心种子繁殖生产原原种,则在冬季繁殖,适宜播种期为:移栽田在11月25–30日,直播田在12月1–5日,亩播种量为3.5公斤,隔离区内繁殖以获得原原种;然后利用获得的原原种繁殖生产原种,再将生产出的原种供大田制种,其方法和管理同原原种生产。
所述割蔸的高度为20厘米。
所述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088S或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95076S。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与不育主要是受温度的控制,温度高于23.5度以上就是不育的,23.5度以下就是可育的,光照的长短只起辅助作用,如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W6154S、培矮64S等的感光性出穗促进率分别为4.2%、16.6%,感温性出穗促进率分别为32.4%、26.3%,故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优先强调温度。
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与不育主要是受光照长短的控制,光照长于14小时就是不育的,光照短于14小时就转为可育的,温度只起辅助作用,如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088S、7001S等的感光性出穗促进率分别为39.45%、45.5%,感温性出穗促进率分别为27.7%、29.5%,故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优先强调光照长短。
本发明正是考虑到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优先强调光照长度的特点,同时为了消除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中的基因漂移现象,不仅在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中优先强调光照长度,而且增加了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该工艺同样也优先强调光照长度)。由于本发明优先强调光照长度,因而温度的范围就较宽,便于操作,也便于扩大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同时,由于采取了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该工艺使得最终鉴定出的不育系繁殖时的温度范围更宽,日均温度20–28℃,昼夜变幅18–32℃,不仅不怕受温度波动较大情况的影响而降低种子繁殖率,繁殖的风险性较小,而且可以扩大地域上的应用范围,同时,该工艺也提高了种子产量,一般繁殖亩产可达到350公斤左右。
同时,为了得到较高的种子产量以及便于繁殖的顺利进行,本发明强调了割蔸的高度,经实验证明,割蔸高度20厘米时,单株的结实率最高,数据如下:
N5088S不同割蔸再生结实效果
割蔸时间(月/日) 高度(厘米) 结实率(%)
8月/20日 20 55.56
8月/20日 25 38.40
8月/20日 30 20.90
8月/20日 35 17.17
 实施例: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该繁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单株选择工艺:先将欲繁殖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088S于5月10日播种,然后根据株叶形态特征选择300个单株作为初始单株进行钵栽,并在自然光温条件以及严格规范的肥水管理下生长;
第二步: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当上述初始单株在自然光温条件下进入雌雄蕊形成期时,先将其移入日光型人工气候箱中处理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处理时间为12天,日光照时间大于14.5小时,日均温为24℃,昼夜变幅为20–28℃,再将处理完毕的初始单株移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当抽穗后,先镜检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结实率,然后选择出花粉不育度为1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的单株,再对其割蔸施肥让其再生以获得割蔸再生单株,割蔸高度为20厘米;
第三步: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当上述割蔸再生单株幼穗分化进入雌雄蕊形成期时,先将其移入日光型人工气候箱中处理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处理时间为12天,日光照时间小于13小时,日均温为28℃,昼夜变幅为25–30℃,再将处理完毕的割蔸再生单株移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当成熟后,筛选出自交结实率大于50%、与初始单株,即初始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088S在株叶形态特征上没有差别的单株作为当选单株,共28株;
第四步:核心种子生产工艺:先将上述28株当选单株割蔸以获得核心稻蔸,然后将核心稻兜带到海南永久保存,每年11月15日左右在海南将保存的核心稻蔸分蔸,分2–3次后,移栽到隔离区内再生结实以生产核心种子;或将核心稻蔸冬季保存在20–25℃的温室里,温室位于武汉地区,当在春季适宜水稻露地生长时,先将温室里保存的核心稻兜分蔸后移栽到隔离区内生长,当进入秋天、且光照长度小于13.2小时时,即8月23日左右,割蔸再生结实以生产核心种子,该核心种子收获后再将核心稻蔸移栽到温室里继续保存,当再次需要核心种子时,每年都可如此重复操作;割蔸高度为20厘米;
第五步:原原种、原种生产工艺:先利用上述核心种子生产原原种,若在武汉利用核心种子繁殖生产原原种,则在秋季繁殖,适宜播种期为:移栽田在7月12–15日,直播田在7月15–18日,亩播量为3.5公斤,隔离区内繁殖以获得原原种;若在海南利用核心种子繁殖生产原原种,则在冬季繁殖,适宜播种期为:移栽田在11月25–30日,直播田在12月1–5日,亩播种量为3.5公斤,隔离区内繁殖以获得原原种;然后利用获得的原原种繁殖生产原种,再将生产出的原种供大田制种,其方法和管理同原原种生产。
此外,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95076S的繁殖方法同上。
上述繁殖方法不仅克服了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因基因漂移,使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整体升高,育性下降的问题, 同时解决了不育系种子繁殖产量低,繁殖条件高的问题,该方法不论在海南冬季繁殖还是在武汉秋季繁殖,一般亩产在350公斤左右,现已用该方法生产N5088S、N95076S原种10多万公斤,制种8万多亩,从未出现种子质量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行之有效。

Claims (3)

1.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该繁殖方法依次包括单株选择工艺、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核心种子生产工艺与原原种、原种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繁殖方法还包括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所述繁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单株选择工艺:先将欲繁殖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播种,然后根据株叶形态特征选择300个单株作为初始单株进行钵栽,并在自然光温条件以及严格规范的肥水管理下生长;
第二步:长光低温鉴定不育性工艺:当上述初始单株在自然光温条件下进入雌雄蕊形成期时,先将其移入日光型人工气候箱中处理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处理时间为12天,日光照时间大于14.5小时,日均温为24℃,昼夜变幅为20–28℃,再将处理完毕的初始单株移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当抽穗后,先镜检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结实率,然后选择出花粉不育度为1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的单株,再对其割蔸施肥让其再生以获得割蔸再生单株;
第三步:短光高温鉴定可育性工艺:当上述割蔸再生单株幼穗分化进入雌雄蕊形成期时,先将其移入日光型人工气候箱中处理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处理时间为12天,日光照时间小于13小时,日均温为28℃,昼夜变幅为25–30℃,再将处理完毕的割蔸再生单株移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当成熟后,筛选出自交结实率大于50%、与初始单株在株叶形态特征上没有差别的单株作为当选单株;
第四步:核心种子生产工艺:先将上述当选单株割蔸以获得核心稻蔸,然后将核心稻兜带到海南永久保存,每年11月15日左右在海南将保存的核心稻蔸分蔸,分2–3次后,移栽到隔离区内再生结实以生产核心种子;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季将核心稻蔸保存在20–25℃的温室里,在春季适宜水稻露地生长时,先将温室里保存的核心稻蔸分蔸后移栽到隔离区内生长,当进入秋天、且光照长度小于13.2小时时,即8月23日左右,割蔸再生结实以生产核心种子,该核心种子收获后再将核心稻蔸移栽到温室里继续保存,当再次需要核心种子时,每年都可如此重复操作;
第五步:原原种、原种生产工艺:先利用上述核心种子生产原原种,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核心种子繁殖生产原原种,则在秋季繁殖,适宜播种期为:移栽田在7月12–15日,直播田在7月15–18日,亩播量为3.5公斤,隔离区内繁殖以获得原原种;若在海南利用核心种子繁殖生产原原种,则在冬季繁殖,适宜播种期为:移栽田在11月25–30日,直播田在12月1–5日,亩播种量为3.5公斤,隔离区内繁殖以获得原原种;然后利用获得的原原种繁殖生产原种,再将生产出的原种供大田制种,其方法和管理同原原种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割蔸的高度为2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088S或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95076S。
CN201010511463A 2010-10-19 2010-10-19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9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1463A CN101999302B (zh) 2010-10-19 2010-10-19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1463A CN101999302B (zh) 2010-10-19 2010-10-19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9302A true CN101999302A (zh) 2011-04-06
CN101999302B CN101999302B (zh) 2011-12-28

Family

ID=43807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14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9302B (zh) 2010-10-19 2010-10-19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9302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8997A (zh) * 2011-11-11 2012-06-20 湖南师范大学 筛选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及繁殖核心种子的方法
CN103609434A (zh) * 2013-11-25 2014-03-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两系超级稻亲本桂科-2s原种的保优高产繁殖方法
CN104170727A (zh) * 2013-12-19 2014-12-03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海南气候条件进行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全繁殖的方法
CN104170719A (zh) * 2013-12-19 2014-12-03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海南气候条件进行粳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l39s安全繁殖的方法
CN104186306A (zh) * 2013-12-19 2014-12-10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冷水串灌加海南特殊气候进行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l62s繁殖的技术
CN104542267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高海拔加海南特殊气候条件来降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l6s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方法
CN105075848A (zh) * 2015-08-07 2015-11-25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
CN105393863A (zh) * 2015-12-02 2016-03-16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加代方法
CN106879409A (zh) * 2017-04-28 2017-06-23 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光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原原种批量繁殖方法
CN107593435A (zh) * 2017-10-11 2018-01-19 甘肃农业大学 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鉴定及筛选方法
CN108271683A (zh) * 2018-02-01 2018-07-1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利用冷水控温系统选育水稻温敏永久核不育系的方法
CN108496790A (zh) * 2018-02-13 2018-09-07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一种培育水稻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的方法
CN110100672A (zh) * 2019-06-05 2019-08-09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生产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原种的方法
CN111602592A (zh) * 2020-05-25 2020-09-01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耐高低温的不育临界温度高的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和应用
CN111837939A (zh) * 2020-07-30 2020-10-30 吴烽 一种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
CN112021107A (zh) * 2020-09-08 2020-12-04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水稻两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149A (zh) * 2001-09-24 2002-02-27 华中农业大学 生态型雄性不育水稻育性人工光温鉴定方法
CN1565154A (zh) * 2003-06-24 2005-01-19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保存和繁殖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方法
CN1784951A (zh) * 2005-11-17 2006-06-14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 一种水稻温敏不育系原种繁殖和起点温度纯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149A (zh) * 2001-09-24 2002-02-27 华中农业大学 生态型雄性不育水稻育性人工光温鉴定方法
CN1565154A (zh) * 2003-06-24 2005-01-19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保存和繁殖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方法
CN1784951A (zh) * 2005-11-17 2006-06-14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 一种水稻温敏不育系原种繁殖和起点温度纯化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杂交水稻》 19921231 张自国等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选择与鉴定的思考 第29-32页 1-3 , 第6期 2 *
《杂交水稻》 19940228 张自国等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稳定性研究 第4-8页 1-3 , 第1期 2 *
《杂交水稻》 20001231 罗孝和 籼型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技术 第40-42页 1-3 , 第S2期 2 *
《杂交水稻》 20001231 袁隆平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提纯和原种生产 第34页 1-3 , 第S2期 2 *
《杂交水稻》 20040228 何强等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1-5页 1-3 第19卷, 第1期 2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8997A (zh) * 2011-11-11 2012-06-20 湖南师范大学 筛选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及繁殖核心种子的方法
CN103609434A (zh) * 2013-11-25 2014-03-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两系超级稻亲本桂科-2s原种的保优高产繁殖方法
CN104170727A (zh) * 2013-12-19 2014-12-03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海南气候条件进行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全繁殖的方法
CN104170719A (zh) * 2013-12-19 2014-12-03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海南气候条件进行粳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l39s安全繁殖的方法
CN104186306A (zh) * 2013-12-19 2014-12-10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冷水串灌加海南特殊气候进行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l62s繁殖的技术
CN104542267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高海拔加海南特殊气候条件来降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l6s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方法
CN105075848A (zh) * 2015-08-07 2015-11-25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
CN105393863A (zh) * 2015-12-02 2016-03-16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加代方法
CN106879409A (zh) * 2017-04-28 2017-06-23 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光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原原种批量繁殖方法
CN107593435A (zh) * 2017-10-11 2018-01-19 甘肃农业大学 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鉴定及筛选方法
CN107593435B (zh) * 2017-10-11 2019-07-12 甘肃农业大学 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鉴定及筛选方法
CN108271683A (zh) * 2018-02-01 2018-07-1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利用冷水控温系统选育水稻温敏永久核不育系的方法
CN108496790A (zh) * 2018-02-13 2018-09-07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一种培育水稻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的方法
CN110100672A (zh) * 2019-06-05 2019-08-09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生产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原种的方法
CN111602592A (zh) * 2020-05-25 2020-09-01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耐高低温的不育临界温度高的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和应用
CN111602592B (zh) * 2020-05-25 2021-11-16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耐高低温的不育临界温度高的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和应用
CN111837939A (zh) * 2020-07-30 2020-10-30 吴烽 一种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
CN112021107A (zh) * 2020-09-08 2020-12-04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水稻两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9302B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9302B (zh)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CN110122297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两段容器育苗方法
CN104126551A (zh) 一种漂浮烟苗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1491187A (zh) 开心型桑树丰产的培育方法
CN104221859B (zh) 一种山竹快繁培养方法
CN102119640A (zh) 一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原种生产的方法
CN102668986B (zh) 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方法
CN101524047B (zh) “三层穗法”生产水稻温敏不育系核心种子的方法
CN108782062B (zh) 一种辣椒整枝摘叶方法
CN113080055B (zh) 一种远缘杂交诱导胚发育直接创制甜瓜双单倍体的方法
CN103609433B (zh) 一种耐抽薹萝卜自交系的选育方法
AU2015202003A1 (en) A method of in vitro culture of wheat spikes through hybridization between wheat and maize to induce haploid embryos
CN106961992A (zh) 一种木薯实生种子播种育苗方法
CN104206242B (zh) 一种葡萄脱毒试管苗周年工厂化生产工艺
CN105594589A (zh) 一种盐碱稻的快捷育种方法
CN105638482B (zh) 核桃与核桃楸种间杂交幼胚培养的方法
CN100502642C (zh) 番木瓜新品种快速选育的方法
CN104170727A (zh) 一种利用海南气候条件进行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全繁殖的方法
CN107155575A (zh) 一种促使高羊茅草种与鼠茅草草种花期相遇的方法
CN101263784B (zh) 油菜苔茎段组培快繁雄性核不育系制种方法
CN103168689B (zh) 一种花生短周期组织培养方法
CN113079984A (zh) 水稻两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原种生产方法
CN1565154A (zh) 一种保存和繁殖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方法
CN103975846A (zh) 一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创制新方法
CN110972742A (zh) 一种利用广适茄砧提前秋延后番茄育苗期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