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8082B - 影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8082B
CN101998082B CN201010249076XA CN201010249076A CN101998082B CN 101998082 B CN101998082 B CN 101998082B CN 201010249076X A CN201010249076X A CN 201010249076XA CN 201010249076 A CN201010249076 A CN 201010249076A CN 101998082 B CN101998082 B CN 101998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lor difference
osd
convergen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90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8082A (zh
Inventor
则竹俊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98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8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8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8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9/7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obtaining special effects
    • H04N9/76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obtaining special effects for mixing of colou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4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reading from or writing on a non-volatile solid state storage medium, e.g. DVD, CD-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2Content retrieval operation from a local storage medium, e.g. hard-disk
    • H04N21/4325Content retrieval operation from a local storage medium, e.g. hard-disk by playing back content from the storage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8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 H04N21/4884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for displaying subtit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H04N9/8233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the additional signal being a character cod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 H04N7/0117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involving conversion of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incoming video signal
    • H04N7/012Conversion between an interlaced and a progressive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rocessing Of Color Television Signals (AREA)
  • Color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其在4:2:0格式的影像信号上重叠OSD影像信号。影像处理装置具备:变换部,将OSD影像信号变换成YUV信号;OSD亮度信号缩放部,对YUV信号中包含的OSD亮度信号进行缩放处理;亮度信号合成部,合成缩放后的OSD亮度信号和4:2:0格式的影像信号的亮度信号;OSD色差信号缩放部,对YUV信号中包含的OSD色差信号进行缩放处理;和色差信号合成部,合成缩放处理后的OSD色差信号和4:2:0格式的影像信号的色差分量。由此,能够解决解调后的影像的色差信号由于在合成OSD前后实施两次垂直滤波处理而导致的频率特性劣化的课题。

Description

影像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数字广播的视听、存储及/或再现相关的影像处理技术。另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再现存储在BD、DVD等数字存储介质中的运动图像的设备的影像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当再现数字广播的节目或存储在BD、DVD等中的内容时,有时字幕或反射式字幕(telop)等(以下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以“字幕”为例)与影像同时显示。此时,影像设备生成在影像信号上重叠字幕图形的输出图像。
数字广播的节目或存储在BD、DVD中的内容的影像信号,例如被4:2:0取样后,按照MPEG规格被压缩编码。
该“4:2:0取样”是指,对于亮度信号(Y),在影像的水平方向(扫描线上)上以及垂直方向上,以1/2的比例取得色差信号(Cb信号以及Cr信号)。例如如果着眼于纵2个像素横2个像素的4个像素,则对于4个像素的每一个生成亮度信号(Y),作为代表4个像素的同一个像素生成色差信号(Cb信号或Cr信号)。
被4:2:0取样后的影像信号也被称作“4:2:0格式的影像信号”。
再现装置解调被压缩编码后的影像信号,在生成字幕的图形数据作为OSD(On Screen Display,屏幕显示)平面的影像信号(OSD影像信号)后,按照影像信号和OSD影像信号的透过信息进行合成、描绘。此合成处理,是在对影像的色差信号进行垂直滤波处理,并变换为相位(也称为“垂直相位”或“取样相位”)与影像的亮度信号相等的色差信号(4:2:2或4:4:4信号)之后进行的(例如参见专利文件1)。
在再现装置中,为了与所连接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相匹配,对上述合成后的影像信号进行缩放(scaling)处理,之后输出到显示装置。在此缩放处理中,进行IP变换(Interlace-progressive变换:隔行-逐行变换)。在IP变换时也对合成后的影像信号的色差信号进行垂直滤波处理。
例如,图7(a)~(d)表示了与合成后的色差信号相关的以往的影像处理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表示了将1080条水平扫描线的隔行扫描(Interlace)影像(1080i影像)变换为720条水平扫描线的逐行扫描(progressive)影像(720p影像)并输出的实例。1080i影像假定为4:2:0格式。不过以下的说明不会谈及亮度信号。以下为了明确影像信号是以像素单位进行处理的,将色差信号的各像素所具有的值表述为“色差数据”。
图7(a)表示了1080i影像的上方区域及下方区域。上方区域的色差数据(●)例如构成Cb信号,下方区域的色差数据(○)例如构成Cr信号。
图7(b)表示了通过对图7(a)的上方区域及下方区域的色差信号实施垂直滤波处理而得到的4:2:2格式的影像信号。连接图7(a)的色差数据(●)和图7(b)的色差数据(●)的箭头表示了图7(b)的各区域的色差数据是用图7(a)的哪个色差数据生成的。通过垂直滤波处理,各区域的色差信号的信息量增大到了2倍。
进行垂直滤波处理的理由是,通过使亮度信号的像素数和色差信号的像素数相匹配,可以使得在后面进行的IP变换处理变得容易。
图7(c)表示了IP变换处理后的色差信号。通过IP变换处理,上方区域及下方区域的色差数据被合并,得到1个帧的色差数据。即,通过IP变换处理,生成了逐行扫描方式的帧的色差信号(1080p)。之后,进行将扫描线的条数变换为720条的缩放处理(垂直滤波处理)。
图7(d)表示了缩放处理后的帧的色差信号(720p)。连接图7(c)的色差数据和图7(d)的色差数据的箭头表示了图7(d)的帧的各扫描线的色差数据是用图7(c)的哪个色差数据生成的。
专利文献1:特表平10-501942号公报
根据以往的影像处理,解调后的影像的色差信号是在OSD合成前实施垂直滤波处理,从而变换成4:2:2信号。此外,在OSD合成后作为缩放为输出分辨率的缩放处理,对变换后的色差信号也实施垂直滤波处理。因为任何一个处理都包括利用多个色差数据生成一个色差数据的处理,所以按其处理,信号的频率特性劣化。因此,分两次实施滤波处理时,与实施一次滤波处理的情况相比,信号的频率特性劣化。在显示装置的性能有了飞跃性提升的现今,信号的频率特性的劣化被认知为画质(例如灰度等级)的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其目的在于,即使在影像信号上重叠OSD影像信号,也能够抑制重叠后的影像信号的频率特性的劣化和灰度等级的劣化。
本发明的影像处理装置是在4:2:0格式的影像信号上重叠OSD影像信号的影像处理装置,具备:变换部,将OSD影像信号变换成YUV信号;OSD亮度信号缩放部,对所述YUV信号中包含的OSD亮度信号进行缩放处理;亮度信号合成部,合成缩放后的所述OSD亮度信号和所述4:2:0格式的影像信号的亮度信号;OSD色差信号缩放部,对所述YUV信号中包含的OSD色差信号进行缩放处理;色差信号合成部,合成缩放处理后的所述OSD色差信号和所述4:2:0格式的影像信号的色差分量。
所述OSD色差信号缩放部也可以生成与所述4:2:0格式的影像信号的色差信号的取样相位相统一,变更了所述OSD色差信号的倍率的OSD色差扩大信号。
所述色差信号合成部,也可以合成所述OSD色差扩大信号和所述4:2:0格式的影像信号的色差分量。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还具备色差信号缩放部,其对所述色差信号合成部输出的合成后的色差信号进行缩放处理,所述色差信号缩放部,在所述合成后的色差信号是隔行扫描信号时,也可以不将所述合成后的色差信号变换成4:2:2格式,而变换成逐行扫描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影像信号的颜色和OSD的颜色不会发生偏离,从4:2:0直接缩放为输出分辨率的色差信号成为可能,并能得到频率特性和灰度等级无劣化的输出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录器100的模块图。
图2是表示影像处理部105的详细功能模块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以往的合成处理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合成处理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将OSD影像信号扩大到3倍的实例的图
图6(a)(c)和(d)是表示关于色差信号的本实施方式的影像处理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7(a)~(d)是表示与合成后的色差信号相关的以往的影像处理的一个实例的图。
符号说明:100-影像处理装置,101-磁盘,102-磁盘驱动部,103-天线,104-调谐器,105-影像处理部,106-输出部,201-流控制部,202-视频解码器,203-图形处理部,204-存储器,205-RGB-YUV变换部,206-OSD亮度信号缩放部,207-OSD色差信号缩放部,208-亮度信号合成部,209-色差信号合成部,210-亮度信号缩放部,211-色差信号缩放部,212-CPU。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影像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假定影像处理装置是具有数字广播存储功能的记录器(recorder)。记录器中设有磁盘驱动部,磁盘驱动部被用于数字广播的存储以及存储的数字广播的再现。磁盘驱动部中可以装入例如蓝光光盘(blue-ray disc,BD),也可以再现蓝光光盘中存储的内容。另外,本申请发明除了作为记录器来实施以外,也可以作为例如进行后述处理的再现装置(播放器)、电视、具有电视接收功能的便携式电话,PC等来实施。
图1是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器100的模块图。
记录器100具有:磁盘驱动部102、天线103、调谐器(tuner)104、影像处理部105和输出部106。
磁盘驱动部102再现磁盘101中所存储的信息,并将影像信号和字幕的图形数据等数字信号输出。磁盘101是存储了影像信号或图形数据的磁盘(例如BD)。另外,磁盘可以从记录器100中取出,并不是记录器100的构成要素。
天线103接收广播波。调谐器104将天线103接收的广播波中包含的广播数据的数字信号输出。影像处理部105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选择、解调,并变换成基带(base band)影像信号。影像处理部105优选由一个芯片电路实现。输出部106将影像处理部105输出的基带影像信号变换成例如HDMI规格的信号等,并将变换后的信号输出。
以下,利用图2详细说明影像处理部10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输入到影像处理部105的影像信号为4:2:0格式的影像信号来进行说明。4:2:0格式已在本申请说明书的背景技术栏中做了详细说明。
图2表示了影像处理部105的详细功能模块的构成。影像处理部105具备:流控制部201、视频解码器202、图形处理部203、存储器204、RGB-YUV变换部205、OSD亮度信号缩放部206、OSD色差信号缩放部207、亮度信号合成部208、色差信号合成部209、亮度信号缩放部210、色差信号缩放部211、CPU212。
流控制部201从输入的数字信号中选择再现信号。在这里,选择再现信号是指,例如,选择再现来自磁盘驱动部102的输入还是再现来自调谐器104的输入。之后,将与所选择的信号相对应的影像信号输出到视频解码器202。并且,将与所选择的信号相对应的图形数据输出到图形处理部203。
视频解码器202对影像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到影像处理部105的数字信号是4:2:0格式的影像信号,因此被解调的色差信号(Cb信号以及Cr信号)的信息量(像素数或大小)是亮度信号(Y信号)的信息量的纵横二分之一。此外,4:2:0格式的影像信号中的色差信号,其像素位置被解码为相对于亮度信号错位0.5行的数据。
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亮度信号被输入到亮度信号合成部208。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色差信号被输入到色差信号合成部209。
如同背景技术栏中的说明,以往是对来自视频解码器202的色差信号实施垂直滤波处理,变换成4:2:2格式的影像信号之后,合成色差信号。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视频解码器202直接输出4:2:0格式的影像信号,并不对色差信号进行垂直滤波处理。因为没有进行以往进行的垂直滤波处理,所以可以得到频率特性和灰度等级无劣化的输出信号。此时,视频解码器202可以进行虚拟(dummy)数据(无效数据)的插入处理以使得与亮度信号的垂直像素数相统一,方便传送。
作为本处理的一个例子,原样保持输入的色差信号的像素数据的值(色差数据),在纵方向上进行反复其色差数据值的重复输出处理,从而与亮度信号的垂直像素数相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关注有效色差数据,则亮度信号的垂直像素位置与色差信号的垂直像素位置错位0.5行。另外,由于无效数据与亮度信号的垂直像素位置错位较大,所以不能用于后面的处理。
图形处理部203从流控制部201接收脚本数据或压缩后的图形数据。图形处理部203根据脚本数据等的描绘指示,向存储器204将图形图像(例如字幕图像)描绘为OSD平面的影像信号(OSD影像信号)。OSD影像信号是用RGB颜色空间来表现的。即,亮度信号(Y)、Cb信号以及Cr信号的信息量相等。
RGB-YUV变换部205将描绘到存储器204中的由RGB构成的OSD数据,变换成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另外,因为输入RGB-YUV变换部205之前的信号是RGB信号,所以RGB-YUV变换部205输出的信号是4:4:4格式的影像信号。
RGB-YUV变换部205输出的亮度信号被输入到OSD亮度信号缩放部206。同样,RGB-YUV变换部205输出的色差信号被输入到OSD色差信号缩放部207。
CPU212取得与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影像信号的像素数相关的信息和与来自RGB-YUV变换部205的OSD的像素数相关的信息。与像素数相关的信息,例如作为头部(header)信息包含在从调谐器104输出的数字信号中,或者作为管理信息记录在磁盘101中。并且,CPU212向OSD亮度信号缩放部206及OSD色差信号缩放部207输出用于控制缩放量的信号。
在此,对于缩放量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例子,现假定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影像信号的像素数是来自RGB-YUV变换部205的OSD的像素数的2倍。这种情况下,从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影像信号的亮度信号的像素数是来自RGB-YUV变换部205的OSD的亮度信号的像素数的2倍。因此,在OSD亮度信号缩放部206中,控制缩放量,使像素数成为2倍。
另一方面,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影像信号的色差信号的像素数与来自RGB-YUV变换部205的OSD的色差信号的像素数相等。其理由如下。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影像信号是4:2:0格式,所以色差信号的像素数是亮度信号的像素数的一半。另一方面,RGB-YUV变换部205输出的影像信号是4:4:4格式的色差信号,所以与亮度信号的像素数相等。而且存在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影像信号的像素数是来自RGB-YUV变换部205的OSD的像素数的2倍这样的前提。因此,如前所述。
其结果是,在OSD色差信号缩放部207中,控制缩放量,使像素数不发生变化(即为1倍)。
作为另一个例子,在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影像信号的像素数是来自RGB-YUV变换部205的OSD的像素数的4倍的情况下,OSD亮度信号缩放部206中的缩放量是4倍,OSD色差信号缩放部207中的缩放量是2倍。
以下按照上述第一个例子,以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影像信号的像素数是来自RGB-YUV变换部205的OSD的像素数的2倍的情况进行说明。
亮度信号合成部208合成来自视频解码器202的影像的亮度信号和OSD影像信号的亮度信号。OSD影像信号的亮度信号的像素数和像素位置,通过OSD亮度信号缩放部206,被处理为与来自视频解码器202的影像的亮度信号的像素数和像素位置相匹配。亮度信号缩放部210将合成后的亮度信号缩放为输出分辨率之后,输出该亮度信号。
色差信号合成部209合成来自视频解码器202的影像的色差信号和OSD影像信号的色差信号。OSD影像信号的色差信号的像素数和像素位置,通过OSD色差信号缩放部207,被处理为与来自视频解码器202的影像的色差信号的像素数和像素位置相匹配。
色差信号缩放部211将合成后的色差信号缩放为输出分辨率并输出。更具体来说,色差信号缩放部211提取合成后的色差信号中包含的有效数据,并以4:2:0格式的像素位置为基准,对合成后的色差信号进行缩放,使其与输出分辨率相匹配。
以下,参照图3和图4,说明由CPU212执行的OSD亮度信号缩放部206及OSD色差信号缩放部207的控制方法。首先说明图3所示的以往的方式,之后说明图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方式。在此,假定利用视频解码器202解码后的影像信号是逐行扫描方式的帧图像组。以下,为了明确影像信号是以像素为单位进行处理的,将亮度信号及色差信号的各像素所具有的值表述为“亮度数据”以及“色差数据”。
图3表示以往的合成处理方法。图3的左半边(记载着“●”的区域)表示亮度数据的处理,图3的右半边(记载着“○”的区域)表示色差数据的处理。另外,图3所示的多条平行的虚线表示影像信号的亮度数据在垂直方向的像素位置。将亮度数据的处理和色差数据的处理一并记载是为了记载的方便。后面的图4也是同样。
此方法是利用CPU212将大小为影像信号1/2的OSD信号扩大并合成,生成4:2:2格式的影像信号时的控制方法。图3虽然是涉及以往的控制方法,但是如后面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装置,可以在图3的处理以及图4的处理之间切换工作。因此,图2所示的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影像处理部105也可以基于以往的控制方法工作。
在此,由亮度信号合成部208以及色差信号合成部209合成的像素的组合用椭圆形的虚线a包围从而表示。另外图3中还表示了,表示以OSD亮度信号缩放部206的滤波器中输入的数据(在此情况下是“OSD亮度数据”)为基准的、滤波器输出的最初的数据(OSD亮度扩大数据)的相位差的参数b(以后,称此参数为“滤波器初始相位”)。另外,滤波器初始相位0.25的迟延等同于0.5行的迟延。并且,图3中还表示了,在OSD色差信号缩放部207中,通过滤波处理扩大OSD色差数据时的滤波器初始相位c。
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以往方式中,影像信号是在从4:2:0格式变换为4:2:2格式之后与OSD影像信号合成的。变换为4:2:2格式的影像信号,并且影像信号的色差信号在视频解码器202中被施加垂直滤波处理后,影像信号的亮度信号的垂直像素位置与色差信号的垂直像素位置被统一。
另外,以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数据为基准时,RGB-YUV变换部205输出的OSD数据的相位差(滤波器初始相位)为迟延0.25,像素数为一半。这种情况下,为了与视频解码器202的输出相一致,有必要移动OSD数据的相位并进行插值。例如,OSD亮度数据的相位相对于影像亮度数据的相位有0.25的迟延,并且,像素数为一半。CPU212进行插值处理,使插值后的OSD亮度扩大数据的相位与影像亮度信号的相位一致,并且使像素数一致。对于色差信号也是同样。
此时,OSD亮度信号缩放部206、OSD色差信号缩放部207的滤波器的倍率、滤波器初始相位是相同的值。即b=c=-0.25。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是用滤波器初始相位为-0.25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在其他数值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进行插值,使得OSD信号与影像信号相一致。
图4表示了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合成处理方法。图4的左半边(记载着“●”的区域)表示亮度数据的处理,图4的右半边(记载着“○”的区域)表示色差数据的处理。此方法是利用CPU212对大小为影像信号1/2的OSD信号进行扩大并与影像信号合成,生成4:2:0格式的影像信号时的控制方法。在图4中,在视频解码器202中无效数据被插入时,在色差信号合成部209中合成的像素的组合用矩形的虚线d包围来表示。另外,从被虚线a包围的有效数据中的OSD色差扩大数据来看,可知任何一个都是由一个OSD色差数据生成的。因为没有使用其他像素位置的OSD色差数据,因此不容易引起画质劣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影像信号为4:2:0格式。因此,影像色差数据的相位相对于影像亮度数据的相位延迟0.25。另一方面,对于RGB-YUV变换部205输出的OSD影像信号,假定使得OSD色差数据的相位相对于OSD亮度数据的相位延迟0.25。此时,OSD亮度数据的相位虽然与影像亮度数据的相位偏离,但是OSD色差数据的相位与影像色差数据的相位是一致的。因此,像本实施方式这样,OSD色差数据扩大倍率是1倍的时候,不进行插值等数据处理,直接将OSD色差数据合成即可。因此,由于不进行插值等数据处理,所以原本的OSD色差数据所具有的频率信息不会丢失。
在色差信号合成部209输出的合成色差信号中,未重叠OSD的像素就是原本视频解码器202输出的影像信号的色差信号的像素。因此,通过由色差信号缩放部211废弃无效数据,并以4:2:0格式的像素位置为基准缩放为输出分辨率,可以进行频率特性和灰度等级劣化较小的缩放处理。
此外,在色差信号合成部209输出的合成色差信号中,重叠了OSD的像素被正确变换到4:2:0格式的像素位置,所以也不会发生影像与OSD的颜色偏离。特别是,如同用于日本国内的数字广播等的,图形的垂直分辨率被设定为影像的垂直分辨率的1/2时,按照本实施方式的合成处理方法则不对OSD信号进行垂直滤波处理。这是因为,由于初始相位是由0扩大2倍,每2行的有效数据的相位差总是0,因此不需要垂直滤波。由此,OSD的频率特性也被改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视频解码器202中插入无效数据。但是,也可以终止无效数据期间输出,使插入了无效数据时的图4的矩形虚线d(由色差信号合成部209合成的像素的组合)不存在。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假定影像处理部105总是执行图4所示的合成处理方法来进行说明的。但是,根据OSD的分辨率等的变化,也可以切换图3所示的合成处理方法和图4所示的合成处理方法来进行控制。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色差信号在变换成4:2:2格式后,为了使得位精度与不进行滤波处理的亮度信号相统一,通过由运算生成的低位的舍入(丸め)处理,可以减少色差信号的灰度等级劣化的发生。并且,在4:2:0格式的信号中直接合成OSD信号时,在4:2:0格式的信号为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的像素位置在垂直方向偏离0.5行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影像信号的颜色和OSD的颜色的偏差。
与图4相关联地说明了OSD影像信号扩大为2倍的例子。但是,扩大率可以随意变更。图5表示了OSD影像信号扩大为3倍的例子。可知OSD信号的信息量扩大到了3倍。另外,请注意,根据扩大率的不同,滤波器初始相位也不同。
下面,对在上述合成处理之后,在亮度信号缩放部210及色差信号缩放部211中执行IP变换时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此,以在色差信号缩放部211中执行的处理为例进行说明,而在亮度信号缩放部210中执行的处理也是同样的。
图6(a)(c)和(d)表示了关于色差信号的本实施方式的影像处理的一个实例。在此,对将4:2:0格式的1080条水平扫描线的隔行扫描影像(1080i影像)变换为720条水平扫描线的逐行扫描影像(720p影像)并输出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6(a)所示,在色差信号缩放部211中输入图4的右半边的影像色差数据及OSD色差扩大数据中被椭圆形包围起来的色差数据(有效数据)。并且此数据分别被输入到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
图6(c)表示IP变换处理后的色差信号。通过IP变换处理,生成逐行扫描方式的帧的色差信号(1080p)。
图6(d)表示缩放处理后的帧的色差信号(720p)。连接图6(c)的色差数据和图6(d)的色差数据的箭头,表示图6(d)的帧的各扫描线的色差数据是用图6(c)的哪个色差数据生成的。
图7与图6相比,图6中没有包含相当于图7(b)的垂直滤波处理。由于没有进行以往曾进行的垂直滤波处理,因此可以得到频率特性和灰度等级无劣化的输出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进行与图7(b)相当的垂直滤波处理的理由是,影像处理部105被电路化到一个芯片上,在IP变换处理中,不受以往所要求的规格的制约。在以往的构成中,通常是将用于IP变换处理的芯片电路(IP变换处理电路)设置于再现装置中。通常IP变换处理电路以单体出售,再现装置的厂商将此IP变换处理电路组装到自己的产品中。为了确保通用性等,在IP变换处理电路中,预先规定了应该输入的影像信号的规格。例如,预先规定输入影像信号为4:2:2格式的1080i信号。为了适合此规格,以往需要将图7(b)所示的4:2:0格式变换为4:2:2格式。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影像处理部105被电路化到一个芯片上,不受IP变换处理电路的规格的制约。若这样构成,则虽然为了电路化到一个芯片而使开发成本增加,但不再受到通常所需要的规格的制约。其结果是,不用进行对画质产生影响的垂直滤波处理(图7(b))。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数字电视和数字录像机等解调4:2:0格式的影像信号并重叠图形数据来进行再生的设备中,在可以提供最佳再现环境这一点上是十分有用的。

Claims (3)

1.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在4:2:0格式的影像信号上重叠OSD影像信号,其特征在于,具备:
变换部,其将OSD影像信号变换为YUV信号;
OSD亮度信号缩放部,其对所述YUV信号中包含的OSD亮度信号进行缩放处理;
亮度信号合成部,其合成缩放后的所述OSD亮度信号和所述4:2:0格式的影像信号的亮度信号;
OSD色差信号缩放部,其对所述YUV信号中包含的OSD色差信号进行缩放处理;和
色差信号合成部,其合成缩放处理后的所述OSD色差信号和所述4:2:0格式的影像信号的色差分量,
所述OSD色差信号缩放部生成按照所述4:2:0格式的影像信号的色差信号的取样相位来变更所述OSD色差信号的倍率的OSD色差扩大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色差信号合成部合成所述OSD色差扩大信号和所述4:2:0格式的影像信号的色差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色差信号缩放部,该色差信号缩放部对所述色差信号合成部输出的合成后的色差信号进行缩放处理,
所述色差信号缩放部在所述合成后的色差信号是隔行扫描信号时,不将所述合成后的色差信号变换为4:2:2格式,而变换为逐行扫描信号。
CN201010249076XA 2009-08-06 2010-08-06 影像处理装置 Active CN1019980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2999 2009-08-06
JP2009182999 2009-08-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8082A CN101998082A (zh) 2011-03-30
CN101998082B true CN101998082B (zh) 2013-05-01

Family

ID=42990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9076XA Active CN101998082B (zh) 2009-08-06 2010-08-06 影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90339B2 (zh)
EP (1) EP2285123A3 (zh)
JP (1) JP5161935B2 (zh)
CN (1) CN101998082B (zh)
TW (1) TW20113031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2319B2 (ja) 2011-10-20 2013-07-10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5390667B2 (ja) 2012-06-11 2014-01-15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送信機器及び映像受信機器
CN107888946A (zh) * 2017-11-23 2018-04-06 创盛视联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流媒体服务器混流合屏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37601A2 (en) * 1996-10-15 1998-04-22 Hitachi, Lt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circuit for format conversion of picture signal
WO2000045362A1 (en) * 1999-01-29 2000-08-03 Sony Electronics Inc. Automatic graphics adaptation to video mode for hdtv
JP2002094996A (ja) * 2000-09-19 2002-03-29 Toshiba Corp 受信装置
WO2004091198A1 (ja) * 2003-04-09 2004-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sd合成画像復号装置、osd合成画像復号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9947A (en) 1994-06-17 1996-02-06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On screen display arrangement for a digital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TWI229562B (en) * 2003-04-17 2005-03-11 Mediatek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gnal processing of format conversion and combination of video signals
JP2005184458A (ja) * 2003-12-19 2005-07-07 Canon Inc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JP2006030353A (ja) * 2004-07-13 2006-0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246248A (ja) * 2005-03-04 2006-09-14 Toshiba Corp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映像信号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37601A2 (en) * 1996-10-15 1998-04-22 Hitachi, Lt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circuit for format conversion of picture signal
WO2000045362A1 (en) * 1999-01-29 2000-08-03 Sony Electronics Inc. Automatic graphics adaptation to video mode for hdtv
JP2002094996A (ja) * 2000-09-19 2002-03-29 Toshiba Corp 受信装置
WO2004091198A1 (ja) * 2003-04-09 2004-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sd合成画像復号装置、osd合成画像復号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38596A1 (en) 2011-02-17
US8290339B2 (en) 2012-10-16
CN101998082A (zh) 2011-03-30
JP2011055485A (ja) 2011-03-17
EP2285123A2 (en) 2011-02-16
TW201130319A (en) 2011-09-01
JP5161935B2 (ja) 2013-03-13
EP2285123A3 (en)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33772B2 (ja)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US704251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ideo data processing in digital video decoding
CN101998083B (zh) 影像处理装置
JP7117626B2 (ja)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JP4470810B2 (ja)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117558B2 (ja)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US9426412B2 (en) Rendering device and rendering method
US10873684B2 (en)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video display method
CN101998082B (zh) 影像处理装置
KR20150081687A (ko) 영상표시장치, 영상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영상표시방법
US7269342B1 (en) Video signal reproducing device
CN101883228B (zh) 再现字幕的设备和方法
US20070285565A1 (en) Video display device
JP2010073075A (ja) 画像信号処理装置、画像信号処理方法
EP184820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deo image aspect ratio conversion
KR100863379B1 (ko) 디지털 데이터방송 저장 장치 및 방법
KR100404218B1 (ko) 디지털 티브이의 영상 출력 장치
JPWO2011114633A1 (ja)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映像信号処理方法
US20040184767A1 (en) Video dat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video data recording method
JP2001339685A (ja) 映像処理装置
KR19990034132A (ko) 디브이디 재생 장치의 부영상 재생 회로
JP2007208713A (ja) ディジタル映像表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2044233A (ja) 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