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1837A - 天线布置和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线布置和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81837A CN101981837A CN2008801283852A CN200880128385A CN101981837A CN 101981837 A CN101981837 A CN 101981837A CN 2008801283852 A CN2008801283852 A CN 2008801283852A CN 200880128385 A CN200880128385 A CN 200880128385A CN 101981837 A CN101981837 A CN 1019818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connector
- antenna element
- match circuit
- recei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16—Connectors,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B17/102—Power radiated at antenn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包括:提供匹配电路、在没有介入测试连接器的情况下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第一接触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接触体分离、连接至所述匹配电路的第二接触体;通过将测试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接触体来感测所述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参数;以及提供天线元件以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体和所述第二接触体耦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天线布置。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移动蜂窝电话中的天线布置。
背景技术
诸如移动蜂窝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通常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发射机和/或接收机以及天线布置。在制造期间,可能期望测试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预定义标准。
例如,可被测试的一个参数是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水平。在各种射频协议中,来自发射机的信号的输出功率取决于通信设备之间的距离。随着设备之间的距离增加,来自发射机的信号的输出功率逐步增加。由于很多射频通信服务提供商(例如,移动蜂窝电话服务提供商)要求输出功率水平处于预定的水平,因此在制造期间感测来自发射机的输出继而在需要的情况下调节输出功率水平可能是有益的。
为了执行上述测试,在发射机和/或接收机与天线元件和匹配电路之间提供测试连接器(例如,同轴开关连接器)。在测试期间,射频(RF)探针可以连接至测试连接器,以便测量来自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输出的参数。然而,测试连接器具有关联的经济成本,并且通常不会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已经制造之后使用。特别地,同轴开关连接器相对昂贵,并且可能增加其中装有该同轴开关连接器的设备的成本。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备选的天线布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方法,包括:提供匹配电路,在没有介入测试连接器的情况下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第一接触体,以及与第一接触体分离、连接至匹配电路的第二接触体;通过将测试装置连接至第一接触体来感测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参数;以及提供天线元件以用于与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耦合。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匹配电路将第二接触体接地,从而为天线元件提供接地臂。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匹配电路将第二接触体接地,从而为天线元件提供阻抗匹配。如果天线元件具有不同于第一接触体的阻抗(例如,50 Ohm)的阻抗(例如,非50 Ohm),则这可以提供优势。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提供连接器。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连接器将天线元件连接至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
连接器可以包括单个接触体,并且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连接器的单个接触体连接至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
连接器可以包括第三接触体和第四接触体。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连接器的第三接触体连接至第一接触体,并且将连接器的第四接触体连接至第二接触体。
连接器可以与天线元件一体化。
连接器可以从天线元件移除。连接器可以从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移除。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提供第六接触体,连接在第一接触体与第二接触体之间。天线元件可以配置为连接至第二接触体以及经由第六接触体耦合至第一接触体。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感测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参数之后,将第六接触体连接至第一接触体。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匹配电路连接在第一接触体与第六接触体之间。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匹配电路连接在第二接触体与地之间,以便为天线元件提供接地臂。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匹配电路将第二接触体接地,以便为天线元件提供阻抗匹配。如果天线元件具有不同于第一接触体的阻抗(例如,50 Ohm)的阻抗(例如,非50 Ohm),则这可以提供优势。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一接触体配置为具有预定阻抗。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匹配电路配置用于为天线元件提供与该预定阻抗基本上相等的阻抗。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天线布置,包括:匹配电路;第一接触体,其在没有介入测试连接器的情况下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第二接触体,与第一接触体分离,连接至匹配电路;天线元件,配置用于与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耦合,第一接触体可连接至测试装置,以便感测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参数。
第一接触体在制造期间可连接至测试装置。
第二接触体可经由匹配电路接地,并且可以配置用于为天线元件提供接地臂。
第二接触体可经由匹配电路接地,并且可配置用于为天线元件提供阻抗匹配。如果天线元件具有不同于第一接触体的阻抗(例如,50 Ohm)的阻抗(例如,非50 Ohm),则这可以提供优势。
该天线布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器。天线元件可配置用于经由连接器连接至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
连接器可以包括单个接触体,用于连接至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
连接器可以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一接触体的第三接触体,以及用于连接至第二接触体的第四接触体。
连接器可以与天线元件一体化。
连接器可以从天线元件移除。连接器可以从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移除。
该天线布置还可以包括第六接触体,其连接在第一接触体与第二接触体之间。天线元件可配置为连接至第二接触体以及经由第六接触体耦合至第一接触体。可以在感测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参数之后,进行第六接触体与第一接触体之间的连接。
匹配电路可以连接在第一接触体与第六接触体之间。
匹配电路可以连接在第二接触体与地之间,并且可以配置用于为天线元件提供接地臂。
第二接触体可以经由匹配电路接地,并且可配置用于为天线元件提供阻抗匹配。如果天线元件具有不同于第一接触体的阻抗(例如,50 Ohm)的阻抗(例如,非50 Ohm),则这可以提供优势。
第一接触体可以配置为具有预定阻抗。匹配电路可配置用于为天线元件提供与该预定阻抗基本相等的阻抗。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如上文任一段落中描述的天线布置。
该装置可以用于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文任一段落中描述的天线布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现在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其中:
图1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方式的天线布置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用于制造图1中所示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方式的天线布置的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用于制造图5中所示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5示出了天线布置12,包括:匹配电路28、52;第一接触体20,在没有介入测试连接器的情况下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第二接触体22,与第一接触体20分离,连接至匹配电路28、52;天线元件26,配置用于与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耦合,第一接触体20可连接至测试装置43,以用于感测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的参数。
更详细地,图1示出了装置10,诸如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移动蜂窝电话或者个人数字助理)、蜂窝基站、其他无线电通信设备或者此类设备的模块。
在下文描述中,将使用措辞“连接”和“耦合”(及其派生词)。应当理解,词语“连接”表示两个电子部件之间的流电连接,其可以包括或者不包括一个或多个介入电子部件。还应当理解,词语“耦合”表示两个电子部件之间的流电连接和/或电磁连接(可以是电感的、电容的或其组合),其可以包括或者不包括一个或多个介入电子部件。电子部件之间的连接和耦合可以通过诸如金属(例如,铜线)的导电材料来进行。
装置10包括天线布置12、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以及功能电路16。天线布置12经由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连接至功能电路16。在参考标号14仅表示发射机的情况下,功能电路16可操作以用于向发射机14提供信号,以便通过天线布置12进行发射。在参考标号14仅表示接收机的情况下,功能电路16可操作以用于经由接收机14从天线布置12接收信号。在参考标号14表示收发机的情况下,功能电路16可操作以用于向收发机14发射信号以及从收发机14接收信号。
在装置10是移动蜂窝电话的实施方式中,功能电路20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诸如麦克风、扬声器和显示器的输入/输出设备。提供天线布置12、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以及功能电路16的电子部件经由印刷布线板(PWB)18互连。在各种实施方式中,PWB18可以用作天线布置12的地平面。
在此实施方式中,天线布置12包括第一接触体20、第二接触体22、连接器24、天线元件26以及第一匹配电路28。第一接触体20在没有介入测试连接器的情况下经由连接32电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即,连接32不包括测试连接器)。因此,第一接触体20可以直接电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连接32例如可以是传输线。第二接触体22电连接至第一匹配电路28,该第一匹配电路28转而电连接至地面30。天线元件26可以经由连接器24耦合至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天线元件26可以在没有介入连接器24的情况下直接电连接至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即,天线元件26可以包括物理上触及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的一个或多个接触体。
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包括导电材料,并且附接至PWB18。例如,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可以包括诸如铜的金属,并且可以经由粘合剂附接至PWB 18。第一接触体20物理上与第二接触体22分离,并且当他们没有连接至天线元件26和/或连接器24时,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彼此电隔离(即,其间没有流电连接,并且因此它们未与彼此电连接)。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可以彼此相对靠近地放置(即,它们隔开的距离小于7mm,并且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它们隔开的距离可以小于1mm),并且因此只占据了PWB 18上相对较小的表面积。
天线元件26可以是用于装置10的任何适当的天线元件。例如,天线元件26可以是(但不限于):平面倒F型天线(PIFA)、倒F型天线(IFA)、平面倒L型天线(PILA)、倒L型天线(ILA)、单极天线、偶极天线、环形天线、螺旋形天线或者鞭形天线。天线元件26可以包括单个接触体或者多个接触体,用于连接至连接器24或者连接至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
天线元件26可操作以用于在任何可操作射频频带中或者根据任何射频协议来有效地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例如,天线元件26可在以下可操作频带和协议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中操作:AM无线电(0.535-1.705MHz);FM无线电(76-108MHz);蓝牙(2400-2483.5MHz);WLAN(2400-2483.5MHz);HLAN(5150-5850MHz);GPS(1570.42-1580.42MHz);US-GSM 850(824-894MHz);EGSM900(880-960MHz);EU-WCDMA 900(880-960MHz);PCN/DCS1800(1710-1880MHz);US-WCDMA 1900(1850-1990MHz);WCDMA 2100(Tx:1920-1980MHz Rx:2110-2180MHz);PCS 1900(1850-1990MHz);UWB Lower(3100-4900MHz);UWB Upper(6000-10600MHz);DVB-H(470-702MHz);DVB-H US(1670-1675MHz);DRM(0.15-30MHz);WiMax(2300-2400MHz,2305-2360MHz,2496-2690MHz,3300-3400MHz,3400-3800MHz,5250-5875MHz);DAB(174.928-239.2MHz,1452.96-1490.62MHz);RFID LF(0.125-0.134MHz);RFID HF(13.56-13.56MHz);RFID UHF(433MHz,865-956MHz,2450MHz)。应当理解,天线元件26可在不同于上面列表中提及的可操作频带和协议中操作。可操作频带是天线可以有效操作的频率范围。有效操作例如发生在天线元件26的插入损耗S11大于可操作阈值(诸如,4dB或者6dB)时。
连接器24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传导材料,并且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包括诸如铜的金属。参考图1和图2,连接器24可以包括:主体部分33;第三接触体34,其配置为连接至天线布置12的第一接触体20;以及第四接触体36,其配置用于连接至天线布置12的第二接触体22。当连接器24被连接至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时,主体部分33基本上与PWB 18平行定向,并且第三接触体34和第四接触体36从主体部分33向下延伸,以便接触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
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三接触体34和第四接触体36相对较短(长度L可以小于6mm,并且在各种实施方式中,长度L小于2mm),并且相对紧密地放置在一起(间隔D小于7mm,并在各种实施方式中,间隔D小于1mm)。因此,当连接器24连接至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时,其可以配置用于在第一接触体20与第二接触体22之间提供传导桥,其在电学上看似连接第一接触体20与第二接触体22的单个接触体。第三接触体34和第四接触体36可以是弹性的,以便与天线布置12的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更好地接触。第三接触体34和第四接触体36的长度L和间隔D仅可根据保持工作机械弹簧动作所需的维度来确定,而可以不被确定用于为天线元件26提供特定的电气长度。在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接触体34和第四接触体36是C形弹性扣板。然而,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接触体34和第四接触体36可以是弹簧针或者具有任何其他适当的结构。
连接器24还包括第五接触体38,其配置用于接收并且电连接至天线元件26。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主体部分33包括用于接收天线元件26的孔40,并且第五接触体38从孔40的外围向孔40中延伸。第五接触体38可以是弹性的,以确保与天线元件26的较好电连接。
图3示出了连接器24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3中示出的连接器24类似于图2中示出的连接器,并且在特征类似的情况下使用了相同的参考标号。在此实施方式中,连接器24包括单个接触体42,用于连接至天线布置12的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因此,当连接器24连接至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时,其提供第一接触体20与第二接触体22之间的电桥。
如图2和图3中所示,连接器24可以是与天线元件26以及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在物理上分离的结构。在此实施方式中,连接器24在制造期间附接至第一接触体20、第二接触体22以及天线元件26(例如,利用焊接,或者通过机械约束)。备选地,连接器24可以与天线元件26一体化,并且其一起可以是单个结构(例如,二者可以都形成自相同的一段连续材料,例如金属片)。
第一接触体20具有预定的阻抗(例如,50 Ohm)。这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连接32(其可以是50 Ohm传输线)的阻抗来确定。
第一匹配电路28配置用于调节天线元件26的阻抗(在与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直接连接或经由连接器24连接时),使得在第一射频频带中操作时,该阻抗基本上等于第一接触体20的预定阻抗。匹配电路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因此这里不进行详细讨论。然而,应当理解,第一匹配电路28可以包括诸如电感器、电容器和传输线等反应式部件的任何适当组合和布置。
由于当在第一频带中操作时(当耦合至第一匹配电路28时)天线元件26的阻抗与第一接触体20的阻抗基本上匹配,因此第一频带中的射频信号在第一接触体20与天线元件26或连接器24的接口处基本没有反射。因此,装置10能够有效地在第一频带中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
在第一匹配电路28连接地面30的实施方式中,结合的第二接触体22、第一匹配电路28和地面30电路径可以为天线元件26提供接地臂。因此,天线元件26不需要从天线元件26的主体向PWB 18延伸的接地腿。这可以提供以下益处:其可以减小天线元件26需要的空间体积。而且,由于接地臂位于PWB 18上,所以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可以彼此相对靠近地放置(如上所述),并且需要PWB 18上相对小的表面积。
应当理解,“接地臂”可以是位于印刷布线板表面上的接地臂,而不是实现在馈送腿布置中。接地臂可以按照类似于馈送腿(馈送腿是馈送去往以及来自天线元件的RF信号的腿)的方式实现,并且通常称为接地腿。这种接地腿通常用在很多平面天线类型以及某些非平面天线类型(例如,PIFA、IFA等)中,并且其可以基本上垂直于印刷布线板表面,而不是与印刷布线板传导轨迹在一个平面中。然而,例如在使用分流匹配电路时,接地臂也可以经由某些阻抗变换而路由至接地电势。应当理解,接地臂与反应式元件(例如,电容和/或感应式电抗)相结合位于印刷布线板表面的布置与需要直接地面连接作为天线设计一部分的PIFA(平面倒F型天线)或者其他天线类型中所使用的接地腿是不同的。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匹配电路28(例如,分流电感器)可以为天线元件26提供阻抗匹配。当天线元件26具有基本上不等于50 Ohm的阻抗时,这可能是有益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用于制造装置10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1中示出的装置10,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仅限于此装置的制造,而是适用于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方式的其他装置。
在框44,提供了第一接触体20、第二接触体22和第一匹配电路28。第一接触体20在没有介入测试连接器的情况下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并且第二接触体22连接至第一匹配电路28。第一匹配电路28还可以连接至地面30。
在框46,将测试装置43连接至第一接触体20,使得可以感测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的参数。例如,可由测试装置43感测的一个参数是发射机14的发射功率水平。在各种射频协议中,来自发射机14的信号的输出功率取决于装置10与同其通信的设备之间的距离。随着装置10与该通信设备的距离增加,来自发射机14的信号的输出功率逐步增加。由于很多射频通信服务提供商(例如,移动蜂窝电话服务提供商)需要输出功率水平处于预定水平,所以感测来自发射机14的输出继而在需要的情况下调节输出功率水平是有用的。这可以在装置10的制造期间完成,以确保装置10符合无线电协议标准(例如,EGSM)要求的所需功率水平。这可以称作“功率水平标定”,并且要求功率水平在预先指定的容差内符合特定功率水平(例如,功率水平1=+24dBm+/-0.5dB)。
在另一示例中,可由感测器感测的一个参数是接收机14的接收灵敏度。在各种射频协议中,由天线26及其接收机电路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必须是足够充分的,以便装置例如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接收灵敏度是可被测试的接收机参数的一个示例,用以在接收机出厂之前给出接收机(不是天线)执行得有多好的指示。接收灵敏度是对给出最小信号水平所需的接收机输出处的最小期望信号以及解调制器输入处的最小信噪比的测量。其通常以dBm为单位测量,并且例如-90dBm量级的数字(figure)可被认识是可接受的(这取决于无线电协议)。
例如,对于数字调制方案来说,接收灵敏度可以通过向接收机注入利用数字调制的已知信号(载波)来测量,并且测量误码率(BER)。只要BER在要求的阈值内,则处于测试的装置便通过测试。如果其超过BER的限制,则可以调节存储器中存储的值以便重新标定接收机14。
由于很多射频通信服务提供商(例如,移动蜂窝电话服务商)要求接收机14符合最小性能水平,因此需要确保出厂的产品具有要求的性能。应当理解,上面提及的测试仅仅是接收机电路工作得有多好的测试,而不包括整体接收机14性能(包括天线及其匹配电路)。如果接收机14在生产测试期间没有符合要求的结果,则电路可能存在问题,并且可以在重新测试以及运送给客户之前将装置10返回制造过程。
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测试装置43可以包括射频(RF)探针,其配置用于接触第一接触体20和接地点(图1中未示出)。探针的阻抗基本上等于第一接触体20的预定阻抗(例如,50 Ohm)。这可以使得在第一接触体20与探针的接口处只有很少甚至没有信号反射,并且可以有助于改进上述发射机和接收机测试的精度。
在框48,将天线元件26耦合至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如上所述,天线元件26可以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的一个或多个接触体,或者可以经由连接器24耦合至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天线元件26的连接使得第一接触体20和第二接触体22变为经由天线元件26(以及可选地,连接器24)而彼此电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以下优点:其不需要第一接触体20与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之间的专用测试连接器,因为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的参数可以直接在第一接触体20处感测。因此,这可以降低装置10的成本以及制造复杂性。
图5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方式的天线布置12的装置10的示意图。图5中示出的装置10类似于图1中示出的装置10,并且在特征类似的情况下使用了相同的参考标号。图5中示出的装置10与图1中示出的装置的区别在于:其包括第六接触体50、第二匹配电路52以及可选地第三匹配电路54。
第一接触体20经由不包括测试连接器的连接32而电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第六接触体50经由连接56电连接至第一接触体20,并且电连接至第二匹配电路52。第二匹配电路52电连接至第二接触体22。(可选的)第三匹配电路54连接至第二接触体22以及地面30。
在此实施方式中,天线元件26配置为直接电连接至第二接触体22,以及经由第二接触体22、第二匹配电路52、第六接触体50以及连接56而耦合至第一接触体20。天线元件26可以经由连接器24(为清晰目的,在图5中未示出)连接至第二接触体22。备选地,天线元件26可以包括用于直接连接第二接触体22的接触体。
类似于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接触体20具有预定阻抗(例如,50 Ohm)。第二匹配电路52以及可选地第三匹配电路54可以配置为将天线元件26的阻抗(在第一接触体20处观察)改变为基本上等于该预定阻抗。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用于制造装置10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5中示出的装置10,但是应当理解,该方法不仅限于此装置的制造,而是可以适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他装置。
在框58,提供了第二匹配电路52、第一接触体20、第二接触体22、第六接触体50以及可选地第三匹配电路54。第一接触体20经由连接32电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如上所述,连接32不包括测试连接器。第六接触体50经由第二匹配电路52电连接至第二接触体22。可选地,第二接触体22电连接至第三匹配电路54。在此阶段,第一接触体20未与第六接触体50或者第二接触体22电连接,因此与第二匹配电路52、第二接触体22以及第三匹配电路54电隔离。
在框60,将测试装置43连接至第一接触体20,使得可以感测发射机和/或接收机14的参数(例如,发射机14的发射功率水平)。测试装置43的阻抗基本上等于第一接触体20的预定阻抗(例如,50 Ohm)。这可以使得在第一接触体20与测试装置43的接口处只有很少甚至没有信号反射,并且可以有助于改进发射机和接收机测试的精度。
在框62,第一接触体20和第六接触体50经由连接56彼此电连接。在框64,天线元件26电连接至第二接触体22。
尽管在上文段落中已经参考各个示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要求保护的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给出的示例进行修改。
除了明确描述的结合之外,上文描述的特征可以结合使用。
尽管功能是参考特定特征而描述的,但是那些功能可由其他特征来执行,不论其是否被描述。
尽管特征是参考特定实施方式而描述的,但是那些特征可以存在于其他实施方式中,不论其是否被描述。
尽管上文说明书将注意力集中在本发明那些被认为特别重要的特征上,但是应当理解,发明人要求保护此前提及和/或在附图中示出的任何可受专利保护的特征或者特征组合,不论是否对其进行了特别强调。
Claims (24)
1.一种方法,包括:
提供匹配电路、在没有介入测试连接器的情况下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第一接触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接触体分离、连接至所述匹配电路的第二接触体;
通过将测试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接触体来感测所述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参数;以及
提供天线元件以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体和所述第二接触体耦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经由所述匹配电路将所述第二接触体接地,从而为所述天线元件提供接地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供连接器;以及经由所述连接器将所述天线元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接触体和所述第二接触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单个接触体,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单个接触体连接至所述第一接触体和所述第二接触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三接触体和第四接触体,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三接触体连接至所述第一接触体,以及将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四接触体连接至所述第二接触体。
6.如权利要求3到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天线元件一体化。
7.如权利要求3到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器从所述天线元件以及从所述第一接触体和所述第二接触体可移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供第六接触体,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接触体与所述第二接触体之间,所述天线元件配置为连接至所述第二接触体以及经由所述第六接触体耦合至第一接触体;以及在感测所述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参数之后,将所述第六接触体连接至所述第一接触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匹配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接触体与所述第六接触体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匹配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二接触体与地面之间,以便为所述天线元件提供接地臂。
11.如任一在前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接触体配置为具有预定阻抗;以及将所述匹配电路配置用于为所述天线元件提供与所述预定阻抗基本上相等的阻抗。
12.一种天线布置,包括:
匹配电路;
第一接触体,其在没有介入测试连接器的情况下连接至发射机和/或接收机;
第二接触体,其与所述第一接触体分离,连接至所述匹配电路;
天线元件,配置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体和所述第二接触体耦合,所述第一接触体可连接至测试装置,以便感测所述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参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布置,其中所述第二接触体经由所述匹配电路接地,并且配置用于为所述天线元件提供接地臂。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天线布置,还包括连接器,其中所述天线元件配置为经由所述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第一接触体以及所述第二接触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布置,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单个接触体,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接触体和所述第二接触体。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布置,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接触体的第三接触体,以及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二接触体的第四接触体。
17.如权利要求14到16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布置,其中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天线元件一体化。
18.如权利要求14到16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布置,其中所述连接器从所述天线元件以及从所述第一接触体和所述第二接触体可移除。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布置,还包括:第六接触体,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接触体与所述第二接触体之间;所述天线元件配置为连接至所述第二接触体以及经由所述第六接触体耦合至所述第一接触体,其中在感测所述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参数之后进行所述第六接触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体之间的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天线布置,其中所述匹配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接触体与所述第六接触体之间。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天线布置,其中所述匹配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二接触体与地面之间,并且配置用于为所述天线元件提供接地臂。
22.如权利要求12到21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接触体配置为具有预定阻抗,并且所述匹配电路配置用于为所述天线元件提供与所述预定阻抗基本相等的阻抗。
23.一种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2到22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布置。
24.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2到22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布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08/053848 WO2009121394A1 (en) | 2008-03-31 | 2008-03-31 |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test metho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1837A true CN101981837A (zh) | 2011-02-23 |
CN101981837B CN101981837B (zh) | 2013-12-04 |
Family
ID=39864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283852A Active CN101981837B (zh) | 2008-03-31 | 2008-03-31 | 天线布置和测试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38350B2 (zh) |
EP (1) | EP2272189B1 (zh) |
CN (1) | CN101981837B (zh) |
ES (1) | ES2589117T3 (zh) |
PL (1) | PL2272189T3 (zh) |
WO (1) | WO200912139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3423A (zh) * | 2014-06-26 | 2016-01-06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测试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10002789A (ko) * | 2009-07-02 | 2011-01-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 단말기 안테나의 정합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EP2429086A1 (en) * | 2010-09-14 | 2012-03-14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System and device |
CN202997038U (zh) * | 2012-11-13 | 2013-06-12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印刷电路板天线、印刷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
US10481178B1 (en) | 2013-10-22 | 2019-11-19 | Anritsu Company | Method for marking data in time/frequency measurement |
US10348421B1 (en) * | 2014-10-30 | 2019-07-09 | Anritsu Company |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 indicating power |
US10634757B1 (en) | 2015-10-13 | 2020-04-28 | Anritsu Company |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based harmonic phase standard |
US10386444B1 (en) | 2015-10-16 | 2019-08-20 | Anritsu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of VNA S-parameter measurement with a remote receiver |
US10365345B1 (en) | 2015-12-02 | 2019-07-30 | Anritsu Company | Calibration device for use wi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
US11435394B1 (en) | 2016-01-28 | 2022-09-06 | Anritsu Company | Accelerated measurements through adaptive test parameter selection |
EP3436951B1 (en) | 2016-03-29 | 2024-03-20 | Anritsu Company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effective customer impact of network problems in real-time using streaming analytics |
US10725164B1 (en) | 2017-04-14 | 2020-07-28 | Anritsu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vehicles and structures including stealth aircraft |
US10788529B1 (en) | 2017-04-28 | 2020-09-29 | Anritsu Company | Method for network extraction based on phase localization |
US10837998B1 (en) | 2017-06-30 | 2020-11-17 | Anritsu Company | Miniature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 (NLTL)-based frequency-scalable ultra-wideband spectrum analyzer |
US10871508B1 (en) | 2017-06-30 | 2020-12-22 | Anritsu Company |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 (NLTL)-based miniature reflectometers with reduced heat dissipation and scalable tether length |
US10637567B1 (en) | 2017-08-03 | 2020-04-28 | Anritsu Company | Compact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 measuring instrument |
US10469296B1 (en) | 2017-08-09 | 2019-11-05 | Anritsu Company | Frequency-scalable NLTL-based mm-wave vector signal de-modulator |
US10505648B1 (en) | 2017-08-29 | 2019-12-10 | Anritsu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F direction finding using geographic RF channel power measurements |
US10764718B1 (en) | 2017-09-29 | 2020-09-01 | Anritsu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radio frequency (RF) signal data |
US11112447B1 (en) | 2018-06-11 | 2021-09-07 | Anritsu Company | Method for differential/common-mode noise figure measurements |
US11237197B1 (en) | 2018-09-13 | 2022-02-01 | Anritsu Company | Method and systems for making improved quasi-linear/nonlinear measurements on integrated antenna arrays and elements |
US11121514B1 (en) | 2018-09-17 | 2021-09-14 | Anritsu Company | Flange mount coaxial connector system |
US11624764B1 (en) | 2019-06-19 | 2023-04-11 | Anritsu Company | Flange mount coaxial connector system |
US11754606B1 (en) | 2019-06-26 | 2023-09-12 | Anritsu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modules |
US11558129B1 (en) | 2020-03-23 | 2023-01-17 | Anritsu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module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0642A (zh) * | 2004-11-01 | 2006-05-10 | 京瓷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终端、阻抗匹配方法 |
US20060139217A1 (en) * | 2004-12-29 | 2006-06-29 | Vance Scott L | Mobile terminals including a built-in radio frequency test interfa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305505B (en) * | 1995-09-25 | 2000-02-23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Antenna assembly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
US5710984A (en) * | 1995-10-20 | 1998-01-20 | Shar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c. | Radio transceiver with impedance matched test port |
US6215448B1 (en) | 1999-07-30 | 2001-04-10 | Agilent Technologies | Broadband coupler for measurement of antenna signals |
GB0316169D0 (en) | 2003-07-10 | 2003-08-13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 antenna therefor |
US8244234B2 (en) * | 2007-08-01 | 2012-08-14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of measuring total radiated power from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2008
- 2008-03-31 PL PL08718371T patent/PL2272189T3/pl unknown
- 2008-03-31 WO PCT/EP2008/053848 patent/WO200912139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3-31 ES ES08718371.1T patent/ES2589117T3/es active Active
- 2008-03-31 CN CN2008801283852A patent/CN101981837B/zh active Active
- 2008-03-31 US US12/935,652 patent/US8538350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3-31 EP EP08718371.1A patent/EP2272189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0642A (zh) * | 2004-11-01 | 2006-05-10 | 京瓷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终端、阻抗匹配方法 |
US20060139217A1 (en) * | 2004-12-29 | 2006-06-29 | Vance Scott L | Mobile terminals including a built-in radio frequency test interface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3423A (zh) * | 2014-06-26 | 2016-01-06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测试系统 |
CN105223423B (zh) * | 2014-06-26 | 2018-08-03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测试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538350B2 (en) | 2013-09-17 |
WO2009121394A1 (en) | 2009-10-08 |
EP2272189B1 (en) | 2016-08-03 |
EP2272189A1 (en) | 2011-01-12 |
US20110037667A1 (en) | 2011-02-17 |
CN101981837B (zh) | 2013-12-04 |
ES2589117T3 (es) | 2016-11-10 |
PL2272189T3 (pl) | 2017-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81837B (zh) | 天线布置和测试方法 | |
CN101512832B (zh) | 用于手持式设备的可调谐天线 | |
US7848771B2 (en) | Wireless terminals | |
CN102570027B (zh) | 具有接收器分集和可调匹配电路的天线系统 | |
EP3493327A1 (en) | Antenna assembly | |
US20030189519A1 (en) | Antenna device | |
KR20010102016A (ko) | 안테나 장치 및 안테나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무선통신장치 | |
US20120032862A1 (en) | Antenna arrangement, dielectric substrate, pcb & device | |
EP2256859A1 (en) | Antenna arrangement, method for tuning a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apparatus with antenna arrangement | |
CN101587983A (zh) | 多频天线及具有该多频天线的无线通讯装置 | |
US7642966B2 (en) | Carrier and device | |
EP3595085B1 (en) |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KR20090133072A (ko) | 인쇄회로기판과 일체로 형성되는 안테나 | |
US20110128193A1 (en) | Car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US20030058168A1 (en) | Multi-frequency band inverted-F antennas with coupled branche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incorporating same | |
US9191471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7965253B2 (en) | Broadband antenna | |
US7193580B2 (en) | Antenna device | |
US8305276B2 (en) | Testing circuit board | |
CN104471788A (zh) | 通信装置 | |
US20030132881A1 (en) | Double F antenna | |
US20110148735A1 (en) | Dual-band antenna | |
Antonysamy et al. | Multipurpose band specific antenna design and realization for wireless authentication device | |
KR20040041132A (ko) | 무선통신 송수신장치와 안테나의 연결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05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