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1755A - 天线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1755A
CN101981755A CN200880128373XA CN200880128373A CN101981755A CN 101981755 A CN101981755 A CN 101981755A CN 200880128373X A CN200880128373X A CN 200880128373XA CN 200880128373 A CN200880128373 A CN 200880128373A CN 101981755 A CN101981755 A CN 101981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witch
antenna module
pole double
double th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83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蒂尔斯·兰普
金荣洪
耿军平
郭宪广
丁敏
陈俊杰
克里斯多夫·魏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Shenzhen Magnetic Resonance Ltd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Shenzhen Magnetic Resonanc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Shenzhen Magnetic Resonance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Shenzhen Magnetic Resonanc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81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1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07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 H01Q1/122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onto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9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in bluetooth or WI-FI device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01Q21/0025Modular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20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 H01Q21/205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providing an omnidirectional cover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9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5/00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providing at least two radiating patterns
    • H01Q25/005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providing at least two radiating patterns providing two patterns of opposite direction; back to back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天线组件。该天线组件包括两个背靠背设置的定向天线和转换器。该转换器通过同时选通两个定向天线或是选通所述定向天线中的一个来实现在全向天线模式和定向天线模式之间的转换。该天线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和转换器。该转换器通过选通水平极化天线或是垂直极化天线来实现在水平极化天线模式和垂直极化天线模式之间的转换。

Description

天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在全向天线模式和定 向天线模式之间转换的天线组件 , 以及一种可以在垂直极化天线模式 和水平极化天线模式之间转换的天线组件。 背景技术
在无线局域网 (WLAN ) 等无线通信系统中, 通过在网络设备和 终端设备间建立通信链路来传递信息。 根据实际应用方案和环境的不 同, 网络设备应该可以随意的移动, 或是安装在某一固定的结构上, 例如墙壁上。
在某些情况下, 同样的网络设备应能支持多种安装方式。 例如, 在办公室中, 一个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应该可以安装到墙上或是放 置在办公桌上等。
当一个网络设备能够移动时, 通常需要一个全向天线来实现数据 的收发。 而当这样具有全向天线的网络设备被安装在墙壁上时, 将会 有^ ί艮大一部分的信号受到墙面的吸收、 反射, 从而导致发射信号的削 弱, 或者致使墙面反射的信号分量与所需方向的信号分量相互抵消。 在接收信号时, 由于墙面对信号的吸收和反射, 以及由于墙面所反射 的噪声和干扰, 同样也会使网絡设备的信号接收性能受到影响。
在本专利申请的下文中将以 WLAN为例进行描述, 但本申请中所 提出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 WLAN可以在家庭、 办公室和其它场所中提供无线网络接入和高速互联网接入, 而不需要 连接网线。 比如, 在办公中, 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在不同的房间中使用 笔记本电脑而保持网络的连接, 不需要频繁地重新连接网线。
目前, 大多数的 WLAN网絡设备都默认使用全向天线。 对于某些 WLAN网络设备来说, 可以允许将原配的天线更换成其它天线。 对于 这样的网络设备, 可以在该 WLAN网络设备上设置与设备相匹配的天 线接口, 如定向天线接口和全向天线的接口, 在需要使用定向天线时, 在该设备上安装定向天线, 而在需要使用全向天线时, 将原来的定向 天线取下, 换上全向天线即可。
即使这样, 目前大多数网络设备的天线装置仍不能很好的适应于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安装位置, 而且在网络设备的不同应用中存在很多 额外的天线调试工作, 如需要经常更换天线等, 这将使得网络设备的 使用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组件, 该天线组件能够在全 向天线模式和定向天线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天线组件, 该天线组件能够 在垂直极化天线模式和水平极化天线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天线组件, 该天线组件包括: 第一定向天线、 第二定向天线, 以及实现所述天线组件在全向天线模式和定向天线模式之间转换的转 换器; 其中, 第一定向天线和第二定向天线背靠背地设置; 所述转换 器具有一个设备连接端以及第一和第二天线连接端, 所述设备连接端 用于与一个无线设备相连接, 所述两个天线连接端分别与第一定向天 线和第二定向天线相连接; 当所述转换器的两个天线连接端均被选通 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全向天线模式; 当所述转换器的两个天线连 接端之一被选通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定向天线模式。
可选的,所述转换器中包括一个分配 /组合器和一个通断射频开关; 其中, 所述分配 /组合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与 所述设备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一端与第一天线连接端 相连接, 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射频开关与第二天线连 接端相连接; 当所述射频开关接通所述输出端与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全向天线模式; 当所述射频开关断开所述输出端 与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定向天线模式。
优选的, 所述转换器中包括一个分配 /组合器以及第一、 第二和第 三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其中, 所述分配 /组合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 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通过第一单刀双掷射频开关与所述设备连接端相 连接, 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一端通过第二单刀双掷射频开关与第一天 线连接端接通, 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单刀双掷射频开 关与第二天线连接端相连接; 第一单刀双掷射频开关的一个选通端与 第三单刀双掷射频开关的一个选通端相连接, 并且第一单刀双掷射频 开关和第三单刀双掷射频开关同步地进行切换; 当第一单刀双掷射频 开关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所述输入端, 同时第三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接通所述输出端与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全向天线 模式; 当第一单刀双掷射频开关与第三单刀双掷射频开关同时进行切 换后, 并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 作于定向天线模式。
优选的, 所述天线模式的转换由软件程序进行控制。
优选的, 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一个邻近传感器和一个控制单元; 所述邻近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安装位置, 并向所述控制单 元传送安装位置检测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安装位置检测 信息控制所述各射频开关的状态切换。
一种天线组件, 该天线组件包括: 水平极化天线、 垂直极化天线, 以及实现所述天线组件在水平极化天线模式和垂直极化天线模式之间 转换的转换器; 其中, 所述转换器具有一个设备连接端以及第一和第 二天线连接端, 所述设备连接端用于与一个无线设备相连接, 所述第 一和第二天线连接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和所述垂直极化天线相 连接; 当只有所述第一天线连接端被选通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水 平极化天线模式; 当只有所述第二天线连接端被选通时, 所述天线组 件工作于垂直极化天线模式。
可选的, 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和所述垂直极化天线设置在一个平面 中。
可选的, 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和所述垂直极化天线设置在不同的平 面中。
优选的, 所述转换器中包括一个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其中, 所述 单刀双掷射频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设备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单刀双掷 射频开关的两个选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连接端相连接; 当 所述单刀双掷射频开关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端 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水平极化天线模式; 当所述单刀双掷射频开 关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 于垂直极化天线模式。
优选的, 所述天线模式的转换由软件程序进行控制。
优选的, 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一个倾角传感器和一个控制单元; 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倾斜角度, 并向所述控制单 元传送倾斜角度检测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倾斜角度检测 信息控制所述天线模式的转换。
采用本发明的天线组件, 可以灵活实现天线组件的天线方向图的 方向性或天线极化方式的转换, 从而使得一个无线设备可以很好地适 应不同应用场景和安装位置的数据收发需求, 简化无线设备的使用和 操作。 此外, 通过在本发明的两种天线组件中分别进一步设置邻近传 感器和倾角传感器, 并分别由一个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 息对所述天线組件的模式转换进行控制, 可以实现天线组件的天线方 向图的方向性或天线极化方式的自适应调整, 使得无线设备的使用和 操作变得更为简便。 .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使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 附图中: 图 1是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一中的天线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一中第一和第二定向天线的立体结 构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天线組件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4a是应用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一进行信号收发时全向天线模 式下的辐射功率曲线图;
图 4b是应用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一进行信号收发时定向天线模 式下的辐射功率曲线图;
图 5是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6是本发明天线組件实施例三中的天线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 7是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三中的天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8是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三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 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 为了减轻在实际应用中为适配网络设备所带 来的额外工作, 使得网络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变得更为筒便, 本发明提 供的天线组件包括多个天线 , 通过在天线组件的不同工作模式间的灵 活转换, 使得网络设备很好地适应了不同应用场景及安装位置的收发 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可以在全向天线模式和定向天线模式 之间转换。 该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定向天线、 第二定向天线, 以及实现 所述天线组件在全向天线模式和定向天线模式之间转换的转换器。 其 中, 第一定向天线和第二定向天线背靠背地设置。 所述转换器具有一 个设备连接端以及第一和第二天线连接端, 所述设备连接端用于与一 个无线设备相连接, 例如用于与一个 WLAN网络设备相连接, 所述两 个天线连接端分别与第一定向天线和第二定向天线相连接。 当所述转 换器的两个天线连接端均被选通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全向天线模 式。 当所述转换器的两个天线连接端之一被选通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 作于定向天线模式。
图 1是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一中天线阵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优选的, 该天线阵列中包括两个天线单元。 相比于使用单独一 个天线单元的情形, 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优点在于可以在天线的 E面 方向图上获得较大的增益。 在本实施例中, 当一个天线阵列中包括两 个天线单元时, 在天线的 E面方向图上可以获得 6dB以上的增益。 图 2是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一中第一和第二定向天线的立体结 构示意图。 其中, 每个定向天线可由两个天线单元构成的一个天线阵 列和一个馈源电路组成, 表现成微带结构。 如图 2中所示, 天线阵列 1 和馈源电路 1组成第一定向天线, 天线阵列 2和馈源电路 2组成第二 定向天线, 第一定向天线和第二定向天线背靠背地设置。 天线阵列 1 和天线阵列 2分别由馈源电路 1和馈源电路 2馈入射频信号源。 每个 馈源电路可由金属馈电板、 介质层和接地板构成。 馈源电路 1 中的接 地板位于馈源电路 1的上表面,馈源电路 2中的接地板位于馈源电路 2 的下表面, 它们分别构成天线阵列 1和天线阵列 2的反射板, 用来形 成第一和第二定向天线的 H面定向方向图。
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天线组件在定向天线模式和全向天线模式间 的转换, 可通过图 3 中所示的转换器来实现。 如图 3所示, 假设图 3 中的定向天线 1和定向天线 2分别代表前向天线和后向天线。 所述转 换器中可以包括一个分配 /组合器和一个单刀双掷射频 (SPDT RF )开 关。所述分配 /组合器用于将输入的一路信号源分配为两路信号源输出, 或者是说将输入的两路信号源合并为一路信号源输出, 其具有一个输 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设备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两个 输出端中的一端与第一天线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另一 端通过所述射频开关与第二天线连接端相连接。 当所述射频开关接通 所述输出端与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定向天线 1和定向天线 2上都能够 获得馈源,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全向天线模式。 而当所述射频开关断 开所述输出端与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只有定向天线 1上能够获得馈源,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定向天线模式。
在本实施例一中, 更简单地, 所述单刀双掷射频开关的功能也可 以由一个通断射频开关来实现。
图 4a是应用实施例一中的天线组件进行信号收发时全向天线模式 下的辐射功率曲线图。 如图 4a所示, 标有 0 ~ 360数字的圓圈表示角 度坐标, 代表所述天线组件的 H面方向图上的角度值, 纵坐标表示各 个角度下的天线辐射功率与最大天线辐射功率相比的分贝 (dB )数。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 2.45GHz工作频率, 角度坐标内以 "*,,标注的封闭 曲线表示实际测量得到的天线辐射功率曲线图, 角度坐标内以 "o,,标注 的封闭曲线表示仿真得到的天线辐射功率曲线图。
图 4b是应用实施例一中的天线组件进行信号收发时定向天线模式 下的辐射功率曲线图。 如图 4b所示, 标有 0 360数字的圆圈表示角 度坐标, 代表所述天线组件的 H面方向图上的角度值, 纵坐标表示各 个角度下的天线辐射功率与最大天线辐射功率相比的分贝 (dB )数。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 2.45GHz工作频率, 角度坐标内以 "*"标注的封闭 曲线表示实际测量得到的天线辐射功率曲线图, 角度坐标内以" o"标注 的封闭曲线表示仿真得到的天线辐射功率曲线图。
根据图 4a和图 4b所示的天线辐射功率曲线图, 可以很容易看出, 在定向天线模式下, 所述天线组件朝向背面 (角度坐标值为 180度至 360度)的辐射功率远小于朝向前面(角度坐标值为 0度至 180度)的 辐射功率。 也就是说, 如果当 WLAN网络设备安装在墙上时, 可以通 过对所述天线组件工作模式的控制, 使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定向天线 模式, 方便有效地避免了天线组件的辐射功率受到墙面的吸收、 反射, 从而减少了信号分量因为墙面的吸收而受到削弱的可能, 而且也减少 了墙面反射回来的信号分量抵消掉所需方向的信号分量的可能。 同时, 在接收信号时, 也大大降低了被墙面所吸收和反射的噪声和干扰对接 收信号的影响。
在本发明天线组件的实施例二中, 第一定向天线与第二定向天线 的结构与图 1与图 2中所示的结构相同, 该天线组件在全向天线模式 和定向天线模式间的转换, 可通过图 5中的转换器来实现。 如图 5所 示, 此时, 所述转换器中包括一个分配 /组合器以及单刀汉掷射频开关 1、 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2和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3。 其中, 所述分配 /组合 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输入端通过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1 与所述转换器的一个设备连接端相连接, 该设备连接端用于与一个无 线设备相连接。 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一端通过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2与 所述转换器的第一天线连接端接通, 第一天线连接端进一步与定向天 线 1相连接。 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另一端通过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3与 所述转换器的第二天线连接端相连接, 第二天线连接端进一步与定向 天线 2相连接。 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1的一个选通端与单刀双掷射频开 关 3的一个选通端相连接, 并且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1和单刀双掷射频 开关 3同步地进行切换。 .
当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1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所述输入端, 同时 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3接通所述输出端与第二天线连接端时,定向天线 1 和定向天线 2上都能够获得馈源, 所述天线組件工作于全向天线模式。 当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1与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3同时进行切换后, 并接 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只有定向天线 2上能够获得 馈源,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定向天线模式。
在本发明天线组件的实施例二中, 在所述转换器中设置单刀双掷 射频开关 2的目的在于保证所述转换器的两个天线连接端的阻抗匹配。 当所述分配 /組合器的设计本身已能够解决其两个输出端上的不同插入 损耗的问题, 并保证所述两个天线连接端的阻抗相匹配时, 本发明实 施例二中的转换器就可以简化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转换器。
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中天线组件工作模式的转 换, 也即所述各射频开关的状态切换可以由软件程序进行控制。 才艮据 不同的应用场景或网络设备的安装位置, 可以通过所述软件程序对所 述天线组件的工作模式进行配置。 所述软件程序发出的配置指令可以 进而由一个逻辑电路转换为控制电压, 通过该控制电压的不同来控制 各射频开关的状态切换。
此外, 本发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天线组件中还可以包括一个 邻近传感器和一个控制单元。 所述邻近传感器用于检测设置有所述天 线组件的无线设备的安装位置, 例如安装在墙上或放置在桌子上等, 并向所述控制单元传送该安装位置的检测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 述安装位置的不同, 控制所述各射频开关进行状态切换以转换所述天 线组件的工作模式。 例如, 当所述邻近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无线设备的 安装位置邻近墙壁时, 所述控制单元可根据这样的 '安装位置检测信息 控制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定向天线模式。 当所述邻近传感器检测到所 述无线设备的安装位置附近不存在阻挡物时, 所述控制单元可相应地 控制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全向天线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 所述的天线 组件可以 居无线设备的应用场景和安装位置的不同,自适应地对其 H 面天线方向图进行调整, 更加灵活和便捷地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 电磁波信号可能通过不同的极化方式 进行传送, 例如通常所用的水平极化方式或者垂直极化方式, 相应的, 就需要使用水平极化天线或者垂直极化天线对这样 '的电磁波信号进行 发射和接收。 此外, 由于一个无线设备的安装位置的不同, 例如将该 无线设备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等, 也可能会使得需要对该无线设备的 天线极化方式进行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水平极化天线模式和垂直极化天线模 式之间转换的天线组件。 该天线组件包括水平极化天线、 垂直极化天 线, 以及实现所述天线组件在水平极化天线模式和垂直极化天线模式 之间转换的转换器。 其中, 所述转换器具有一个设备连接端以及第一 和第二天线连接端, 所述设备连接端用于与一个无线设备相连接, 所 述第一和第二天线连接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和所述垂直极化天 线相连接。 当只有所述第一天线连接端被选通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 于水平极化天线模式。 当只有所述第二天线连接端被选通时, 所述天 线组件工作于垂直极化天线模式。
图 6是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三中的天线阵列结构示意图。如图 6 一个水平极化天线和两个垂直极化天线单元构成的一个垂直极化天 线。 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和所述垂直极化天线设置在一个平面中。 其中, 两个水平极化天线单元(天线单元 1和天线单元 2 )相邻位于内侧, 两 个垂直极化天线单元(天线单元 3和天线单元 4 )分别位于两个水平极 化天线单元的外侧, 各天线单元之间的间隔至少为半个波长。
图 7是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三中的天线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 7 所示, 该天线由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和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构成的天线阵 列和馈源电路组成。 其中, 所述天线阵列垂直于大地设置, 所述馈源 电路平行于大地设置。 所述天线阵列由馈源电路馈入射频信号源。 所 述馈源电路可由金属馈电板、 介质层和接地板构成。 所述接地板位于 馈源电路的上表面, 构成所述天线阵列的反射板, 用来形成天线的 H 面定向方向图。
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天线组件在水平极化天线模式与垂直极化天 线模式间的转换, 可以通过图 8中的转换器实现。 如图 8所示, 假设 天线 1和天线 2分别代表所述的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 所述 转换器中包括一个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所述单刀双掷射频开关的输入 端与所述设备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单刀双掷射频开关的两个选通端分 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连接端相连接。
当所述单刀双掷射频开关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 接端时, 只有天线 1 上能够获得馈源,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水平极化 天线模式。 当所述单刀双掷射频开关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所述第二 天线连接端时, 只有天线 2上能够获得馈源,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垂 直极化天线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 可选的, 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和所述垂直极化天线 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中, 例如两个天线平面相互垂直, 以适应无 线设备的不同安装方式和应用需求。
本发明天线组件实施例三中天线组件极化方式的转换也可以由软 件程序进行控制。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或网络设备的安装位置, 可以 通过所述软件程序对所述天线组件的极化方式进行配置。 所述软件程 序发出的配置指令可以进而由一个逻辑电路转换为控制电压, 通过该 控制电压的不同来控制所述射频开关的状态切换, 从而控制所述天线 組件的极化方式的转换。
此外 , 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天线组件中还可以包括一个倾角传感器 和一个控制单元。 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设置有所述天线组件的无 线设备的倾斜角度, 例如水平放置在桌子上或者竖直安装在墙上等, 并向所述控制单元传送该倾斜角度的检测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 述倾斜角度的不同, 控制所述射频开关进行状态切换以选通所述水平 极化天线或所述垂直极化天线。 例如在一个以垂直极化方式传送信号 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在常规使用状态下, 无线设备水平放置, 所述天 线組件中的垂直极化天线被选通,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垂直极化天线 模式。 而当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无线设备被竖直安装在墙上 , 从而使得所述天线组件的位置也随之倾斜了 90度时, 所述控制单元可 根据这样的倾斜角度检测信息控制所述射频开关进行状态切换以选通 原本所述的水平极化天线, 从而保证此时的无线设备仍能够以垂直极 化方式收发信号。 通过这种实施方式, 所述的天线组件就可以才艮据无 线设备的应用场景和安装位置的变化, 自适应地对其极化方向进行相 应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天线組件, 其特征在于, 该天线组件包括: 第一定向天线、 第二定向天线, 以及实现所述天线组件在全向天线模式和定向天线模 式之间转换的转换器; 其中,
    第一定向天线和第二定向天线背靠背地设置;
    所述转换器具有一个设备连接端以及第一和第二天线连接端, 所 述设备连接端用于与一个无线设备相连接, 所述两个天线连接端分别 与第一定向天线和第二定向天线相连接; 当所述转换器的两个天线连 接端均被选通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全向天线模式; 当所述转换器 的两个天线连接端之一被选通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定向天线模式。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器中 包括一个分配 /组合器和一个通断射频开关; 其中,
    所述分配 /组合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与所 述设备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一端与第一天线连接端相 连接, 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射频开关与第二天线连接 端相连接;
    当所述射频开关接通所述输出端与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 所述天线 组件工作于全向天线模式; 当所述射频开关断开所述输出端与第二天 线连接端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定向天线模式。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器中 包括一个分配 /组合器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其中, 所述分配 /组合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通过 第一单刀汉掷射频开关与所述设备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两个输出端中 的一端通过第二单刀双掷射频开关与第一天线连接端接通, 所述两个 输出端中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单刀双掷射频开关与第二天线连接端相连 接;
    第一单刀双掷射频开关的一个选通端与第三单刀双掷射频开关的 一个选通端相连接, 并且第一单刀双掷射频开关和第三单刀双掷射频 开关同步地进行切换; 当第一单刀双掷射频开关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所述输入端, 同 时第三单刀双掷射频开关接通所述输出端与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所述 天线组件工作于全向天线模式; 当第一单刀双掷射频开关与第三单刀 双掷射频开关同时进行切换后, 并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第二天线连 接端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定向天线模式。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一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天线模式的转换由软件程序进行控制。
  5. 5、 根据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 组件还包括一个邻近传感器和一个控制单元;
    所述邻近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安装位置, 并向所述控 制单元传送安装位置检测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安装位置检测信息控制所述各射频开 关的状态切换。
  6. 6、一种天线组件, 其特征在于, 该天线組件包括: 水平极化天线、 垂直极化天线, 以及实现所述天线组件在水平极化天线模式和垂直极 化天线模式之间转换的转换器; 其中,
    所述转换器具有一个设备连接端以及第一和第二天线连接端, 所 述设备连接端用于与一个无线设备相连接, 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连接 端分別与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和所述垂直极化天线相连接; 当只有所述 第一天线连接端被选通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水平极化天线模式; 当只有所述第二天线连接端被选通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垂直极化 天线模式。
  7.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极化 天线和所述垂直极化天线设置在一个平面中。
  8.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极化 天线和所述垂直极化天线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中。
  9. 9、 根据权利要求 6至 8中任一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转换器中包括一个单刀双掷射频开关; 其中, 单刀双掷射频开关的两个选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连接端相 连接;
    当所述单刀双掷射频开关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 接端时, 所述天线组件工作于水平极化天线模式; .当所述单刀汉掷射 频开关接通所述设备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端时, 所述天线组件 工作于垂直极化天线模式。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模 式的转换由软件程序进行控制。
  11.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组 件还包括一个倾角传感器和一个控制单元;
    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倾斜角度, 并向所述控 制单元传送倾斜角度检测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倾斜角度检测信息控制所述天线模式 的转换。
CN200880128373XA 2008-04-10 2008-04-10 天线组件 Pending CN1019817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8/000738 WO2009124417A1 (zh) 2008-04-10 2008-04-10 天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1755A true CN101981755A (zh) 2011-02-23

Family

ID=41161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8373XA Pending CN101981755A (zh) 2008-04-10 2008-04-10 天线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02293A1 (zh)
EP (1) EP2276116A4 (zh)
CN (1) CN101981755A (zh)
WO (1) WO20091244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0683B2 (en) * 2004-08-18 2011-02-01 Ruckus Wireless, Inc. Antennas with polarization diversity
ITTO20110301A1 (it) * 2011-04-01 2012-10-02 Telecom Italia Spa Antenna a doppia polarizzazione e a fascio commutato per dispositivi di radiocomunicazione
US8831528B2 (en) * 2012-01-04 2014-09-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AR control using capacitive sensor and transmission duty cycle control in a wireless device
US8989665B2 (en) * 2012-01-05 2015-03-24 Blackberry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ducing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CN103794853B (zh) * 2013-03-28 2015-04-15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全向天线
CN103794869B (zh) * 2013-03-28 2014-12-24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全向天线
US9843111B2 (en) * 2015-04-29 2017-12-12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Antennas including an array of dual radiating elements and power dividers for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CN104868255B (zh) * 2015-05-05 2017-07-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无人飞机地面多波束电控扫描测控天线
KR102480351B1 (ko) * 2018-02-08 2022-12-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실시간으로 안테나를 전환하기 위한 단말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7164A (zh) * 2002-12-11 2004-06-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
CN2729937Y (zh) * 2004-06-08 2005-09-28 寰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极化偶极天线
CN1937319A (zh) * 2006-10-12 2007-03-28 上海交通大学 全向/定向方向图可重构高增益双频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0271B2 (ja) * 1994-12-27 2002-11-05 株式会社東芝 無指向性アンテナ
GB2327572B (en) * 1997-07-22 1999-06-02 Matsushita Communication Ind Telephone with multiple antenna configuration
US6864853B2 (en) * 1999-10-15 2005-03-08 Andrew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directional/omnidirectional antenna
JP2005136880A (ja) * 2003-10-31 2005-05-26 Shin Nippon Herikoputaa Kk 指向性アンテナ装置
US7362280B2 (en) * 2004-08-18 2008-04-22 Ruckus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inimized antenna apparatus with selectable elemen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7164A (zh) * 2002-12-11 2004-06-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
CN2729937Y (zh) * 2004-06-08 2005-09-28 寰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极化偶极天线
CN1937319A (zh) * 2006-10-12 2007-03-28 上海交通大学 全向/定向方向图可重构高增益双频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24417A1 (zh) 2009-10-15
US20110102293A1 (en) 2011-05-05
WO2009124417A8 (zh) 2009-12-23
EP2276116A4 (en) 2012-09-12
EP2276116A1 (en) 201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1755A (zh) 天线组件
US8674878B2 (en) Smart antenna system
CN108574523B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JP6085374B2 (ja) ミリ波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ビームアライメント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US8463222B2 (en)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antenna device
CN107181053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JPWO2008105126A1 (ja) アレイアンテナ、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アレイアンテナ制御方法
JP2005210521A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9667277B2 (en) Apparatus for tuning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of base station syste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30138221A1 (en) Antenna arrangements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WO2015076913A1 (en) Wideband star antenna with tem horn array
JP4554485B2 (ja) 漏洩同軸ケーブルシステム
US7499673B2 (en) Configurable diversity antenna system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s
US20100128671A1 (en) Interference-free antenna module and WiFi network system using the antenna module
JP2650234B2 (ja) 屋内通信方式
EP1882230B1 (en) Transceiver antenna arrangement
US20100128670A1 (en)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free antenna module and WiFi base station mesh network system using the antenna module
JP200913070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CN111294121B (zh) 基于AiP结构的波束调整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5853A (zh) 一种天线阵列及无线通信设备
FI128682B (en) A diversity dispersal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using it
WO2023142241A1 (zh) 一种天线
KR100723702B1 (ko) 바람의 영향을 최소화한 복편파 안테나
US11575429B1 (en) Multi-beam and multi-polarization electromagnetic wavefront shaping
US11329386B2 (en) Device for receiving and re-radiating electromagnetic sig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