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5443A - 用于空调设备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设备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5443A
CN101975443A CN2009102668986A CN200910266898A CN101975443A CN 101975443 A CN101975443 A CN 101975443A CN 2009102668986 A CN2009102668986 A CN 2009102668986A CN 200910266898 A CN200910266898 A CN 200910266898A CN 101975443 A CN101975443 A CN 101975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housing
conditioning equipment
addi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68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塞厄斯·格莱塞尔
乔基姆·莫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ttal GmbH and Co KG
Rittal Werk Rudolf Loh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Rittal Werk Rudolf Loh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ttal Werk Rudolf Loh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Rittal Werk Rudolf Loh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975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5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536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racks or cabinets of standardised dimensions, e.g. electronic racks for aircraft or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 H05K7/206Air circulating in closed loop within cabinets wherein heat is removed through air-to-air heat-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3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conduits for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also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1Casings in the form of plate-like arrangements; Frames enclosing a heat exchange co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换热器,这种换热器配设有两个在空间上分开的流体导引区域,特别是空气导引区域,其中所述换热器安装在壳体中,且具有换热器片,这些换热器片沿着换热器纵向延伸,且在这些换热器片之间形成流体导引区域,所述壳体在两个彼此对置的纵向侧端部形成开口,这些开口分别通向所述流体导引区域之一,其中所述换热器在对置的开口处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电缆穿引机构,至少一个连接电缆可穿过该电缆穿引机构。通过这种换热器能够实现在所述空调设备内部的灵活的布线。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设备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换热器,这种换热器配设有两个在空间上分开的流体导引区域,特别是空气导引区域,其中换热器安装在壳体中,且具有换热器片,这些换热器片沿着换热器纵向延伸,且在这些换热器片之间形成流体导引区域,壳体在两个彼此对置的纵侧端部形成开口,这些开口分别构成通向流体导引区域的入口。
背景技术
这种空调设备例如由DE 19531310A1已知。在此,空气-空气换热器安装在壳体中。该壳体具有分隔壁,分隔壁使得换热器的两个流体导引区域彼此气密地隔开,由此提供了内部回路和外部回路。
每个回路都配设有风扇。为了进行热交换,风扇将空气流输送经过流体导引区域。这些空调设备设计为有一定的功率范围。因而为了能够满足不同的功率范围,必须提供不同的空调设备。在此,还需要在空调设备内部对部件进行灵活的布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本文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的换热器,使用这种换热器还能实现灵活的布线。
该技术问题由此解决,即,换热器在对置的开口处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电缆穿引机构,至少一个连接电缆可穿过该电缆穿引机构。
风扇或其它电部件可与这些连接电缆电连接,所述其它电部件在空调设备内部在空间上被换热器分开地位于与换热器的开口邻接的区域中。由此,尽管空调设备的结构紧凑,仍能在空调设备内部实现灵活的线路导引。
已表明在换热器内部的电缆导引方面特别有效的是,连接电缆在换热器内部在两个换热器片之间导引,且电缆导引机构对置地设置在换热器的开口区域中。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多个电缆在换热器片的分开区域中平行地导引,其中,这些换热器片形成一种电缆管道。
如果连接电缆在其两个端部具有插头,则可以简单地连接电部件,例如风扇。
还可以采用简单的方式按照需要在事后将这种电缆穿引机构开设到换热器中,电缆穿引机构在换热器中的形成方式为:对换热器片进行局部剖切,将连接电缆插入到由此形成的开口中,并用密封材料将所剖切的开口密封,其中密封材料使得连接电缆在周围相对于换热器片密封。密封材料在此可以是一种成套材料(Kit)或高粘度的粘结剂。采取这种措施也可以实现抗湿气或水分的绝缘保护。
根据一种优选的发明设计,可以规定,换热器安装在壳体中,其中在壳体上可更换地加装有两个附加壳体且这些附加壳体构成通向换热器的流体导引区域的入口。
在此特别是可以规定,至少一个流体导引区域配设有至少一个流体输送机构,特别是风扇,并且附加壳体容纳所述流体输送机构和/或至少局部地包围所述流体输送机构。
在安装空调设备时,换热器壳体类似基架地形成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可以用附加壳体和风扇补充完整。采用这种方式实现了空调设备的简单的结构。
用于具有多个换热器的空调设备的组件可以实现多种方案,这些换热器分别具有两个彼此分开的流体导引区域,其中这些换热器分别安装在壳体中,其中壳体具有两个分别一致的机械的接口,在这些接口处可固定附加壳体,以及其中在这些附加壳体中可固定风扇,和/或其中这些附加壳体至少局部地遮盖住风扇。
就这种设置而言,可以利用不同的换热器满足不同的功率范围。这些换热器可以通过附加壳体和风扇分别被补充完整成为一个空调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变型设计,可以规定,容纳换热器的壳体具有机械的接口,基本结构相同的附加壳体可固定在这些接口处。
由于这些附加壳体特别是在机械接口方面结构相同,所以可以简化安装。此外大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储备成本。
可以考虑本发明的一种变型设计,即换热器的壳体具有固定部位,容纳风扇的风扇壳体可固定在这些固定部位。由此可以将风扇和换热器安装成为一个单元,其中风扇稳定地支撑在换热器壳体上。
替代地也可考虑,这些附加壳体具有固定部位,容纳风扇的风扇壳体可固定在这些固定部位。
就这两种变型方案而言,为了维护,可以简单地对风扇连同其风扇壳体一起进行更换。
对于本发明的空调设备而言,在如下情况下会得到一种简单的结构:这些附加壳体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边腿,这些边腿通过连接区段相互连接;这些边腿在其自由端具有带有紧固部分的固定边缘;这些附加壳体通过所述紧固部分与换热器壳体连接。
分开的内部回路和外部回路可以特别简单地由此实现:换热器壳体具有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开口;这些开口分别构成通向两个导引区域之一的入口。在此特别是可以对空调设备进行如下设计:换热器具有换热器片,这些换热器片沿着换热器纵向延伸,在这些换热器片之间形成流体导引区域;壳体在两个彼此对置的纵向侧端部形成开口,这些开口分别构成通向流体导引区域之一的入口。
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变型设计的特征在于,空调设备在对置的空调设备侧面具有安装-固定侧面和加装-固定侧面。这种简单的措施可以实现有选择地将空调设备在内部安装到开关柜上,或者在外部加装到开关柜上。
在此,可以采用简单的方式通过如下措施使得空气导引适配于所选择的安装方式:附加壳体分别具有朝向安装侧面和加装侧面的开口;这些开口根据所选择的安装方式可被挡板遮盖住。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图中示出:
图1为空调设备的立体侧视图;
图2为空调设备的上部区域的详细分解图;
图3示出根据图1的具有两个挡板的空调设备;
图4为根据图1至3的空调设备的安装状况立体图;
图5为根据图1至3的空调设备的加装状况立体图;
图6为另一种设计的空调设备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其被安装到开关柜中;
图7为根据图6的空调设备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其被加装到开关柜的外侧面上;
图8示出具有电缆穿引机构的换热器;
图9为图8的换热器的局部放大图;和
图10为图8的换热器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种空调设备,即用于开关柜的具有空气-空气换热器10的空调设备。该换热器10是结构类型已知的片式换热器。它由一个换热片堆叠构成,其中这些换热片呈手风琴风箱状地并排设置。这些片相互隔开地形成内部的和外部的流体导引区域。
这些片按照图1在图面中从下向上延伸。换热器10被壳体11包围。
壳体10具有内壁14和外壁15,内壁和外壁相互平行地间隔开,并与侧壁16连接。内壁14和外壁15遮盖住换热器10的正面和背面,由此补足内部的和外部的流体导引区域。壳体11在其两个纵向侧的端部上分别形成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被环绕的固定边缘12包围。固定边缘12由内壁14、外壁15和两个侧壁16构成。在这些空气通道的区域中,由多个片构成的、产生流体导引区域的空气导引管道交替地封闭。形成内部流体导引区域的空气导引管道由此通过上面的空气通道而与外界环境导气地连通。外面的流体导引区域于是通过下面的空气通道与外界环境连通。
内壁14的下部区域和外壁15的上部区域具有开口17。
内壁14上的下部开口17构成通向内部流体导引区域的入口。外壁15上的开口17构成通向外部流体导引区域的入口。
壳体11与固定在其中的换热器10形成独立的稳定的基架,可以将两个附加壳体20加装到该基架上。这两个附加壳体20结构相同。它们具有连接区段21,两个边腿22从连接区段呈直角弯曲。在背离连接区段21的自由端上,这些边腿22分别具有带有紧固部分26的固定边缘25。附加壳体20用其固定边缘25接在壳体11的相关的固定边缘12上,从而紧固部分26和13对齐。利用穿过紧固部分26和13的固定螺钉,附加壳体20可以与壳体10连接。
边腿22和附加壳体20的连接区段21具有卷边23,这些卷边平行于空调设备的正面或背面。这些卷边23与壳体的固定边缘12的设置在前面或后面的区域一起形成用于挡板30.1;30.2的环绕的接触框架,此点以后对照图3还将说明。
如图2清楚地所示,风扇40可以与壳体10连接。为此将这些风扇40安装到风扇壳体41中。这些风扇壳体41可以套装在壳体10的支撑区段19上,并与该支撑区段连接。附加壳体20遮盖住风扇40,并由此形成空气导引机构的一部分,且提供了一种防抓取保护。
如图3详细所示,可以将挡板30.1;30.2加装到附加壳体20上。挡板30.1;30.2基本上结构相同,其中在挡板30.1的壁31中内置有空气穿流格栅35。相反,挡板30.2的壁31封闭。挡板30.1和30.2具有边缘32,该边缘在壁31的三个侧面上呈直角弯曲。在壁31上开设有紧固部分34。挡板30.1;30.2可以用其壁31的内侧面靠到固定框架(卷边23和固定边缘12)上,从而使紧固部分34与紧固部分24和13对齐。对挡板30.1和30.2的安装位置的选择取决于空调设备的所选的安装方式。
在图4中示出空调设备被安装到开关柜的内部空间中。在此可以使用通常结构类型的开关柜。当前示出开关柜的竖直的开关柜壁50,该开关柜壁具有环绕的边缘52。也可以考虑将空调设备安装在开关柜门或水平的顶板上。
开关柜壁50设有凹口51,该凹口在图4中被空调设备遮住了,但在图5中能看到。
开关柜壁50设有4个紧固部分54。在安装状态下,这些紧固部分54与附加壳体20的紧固部分24、33和挡板30.1;30.2对齐。
固定螺钉53可以穿过这些对齐的紧固部分24、33、54,并与螺母拧紧,以便将空调设备固定在开关柜壁50上,同时将挡板30.1和30.2固定。在此,带有格栅35的挡板30.1被保持在上部的附加壳体20上,而封闭的挡板30.2则被保持在下部的附加壳体20上。
相应地,可以通过在上部的附加壳体20中的风扇40,将热空气从开关柜的顶板区域经由格栅35输入到换热器10的流体导引区域中。所述空气经由内壁14的开口17离开换热器10。为了将空气所携带的热量排放到外界环境中,通过在下部的附加壳体20中的风扇40,经由开关柜壁50的凹口51,抽取外界空气,并将外界空气输入到换热器10的外部的流体导引区域中。在流经换热器10时,外界空气通过片壁吸取内部回路的热量。经加热的外界空气于是通过上部开口17离开换热器10到达附加壳体20的上方,并经由凹口51又排到外界环境中。下部的挡板30.2防止外界空气通过下部的附加壳体20进入到开关柜内部空间中。
图5示出一种安装变型方案,其中空调设备加装到开关柜壁50的外侧面上。根据该变型方案,挡板30.1和30.2设置在空调设备的外侧面上,因而设置在面向外壁15的区域中。
带有格栅35的挡板30.1设置在下部的附加壳体20上,而封闭的挡板则设置在上部的附加壳体20上。与图4类似,同样用固定螺钉43将空调设备固定在开关柜壁50上。在工作期间,通过在上部的附加壳体20中的风扇40,将来自开关柜内部空间的空气输送经过凹口51。封闭的挡板30.2防止空气进入到外界环境中。
内部空间空气被输入到换热器10的内部的流体导引区域中,并经由内壁14的开口17又离开所述流体导引区域。内部空间空气经由凹口51回到开关柜内部空间中。在下部的附加壳体20中的风扇40将外界空气输送经过挡板30.1的格栅35。
空气然后被导入到换热器10的外部的流体导引区域中。在进行热交换之后,外界空气经由外壁15的开口17离开换热器10。
在图6和7中示出图1至5中所示的空调设备的一种变型。其结构基本与根据图1至5的空调设备相同。只是附加壳体20的设计方案有所不同。在附加壳体20上成型有封闭的挡板30.2,从而附加壳体20能够与连接区段、边腿22和挡板30.2例如由钢板坯料一体地制成。
工作方式也与根据图1至5的空调设备相同。图6中示出安装变型设计,图7中示出加装变型设计。经由内部的流体导引区域的空气回路标有“IK”,而经由外部的流体导引区域的空气回路标有“AK”。
图8详细地示出了本发明的换热器10,如其已在图1中说明的那样。该换热器10是结构类型已知的片式换热器,其中该片式换热器由片垛构成。这些片相互平行地间隔开,且并排设置,并相互隔开地地形成内部的和外部的流体导引区域。这些片按照图8在图面中从下向上延伸。换热器10被壳体11包围。壳体11具有内壁14和外壁15,内壁和外壁相互平行地间隔开,并与侧壁16连接。内壁14和外壁15遮盖住换热器10的正面和背面,由此补足内部的和外部的流体导引区域。壳体11在一个纵向侧的端部上形成内部流体导引区域的空气通道,在另一个端部上则形成外部流体导引区域的空气通道。这些空气通道被环绕的固定边缘12包围。为了固定挡板30.1和30.2(在图8中未示出),固定边缘12具有紧固部分13,例如盲铆螺母。固定边缘12由内壁14、外壁15和两个侧壁16构成。在这些空气通道的区域中,由多个片构成的、产生流体导引区域的空气导引管道交替地封闭。形成内部的流体导引区域的空气导引管道由此通过上面的空气通道而与外界环境导气地连通。外面的流体导引区域于是通过下面的空气通道与外界环境连通。
内壁14的下部区域和外壁15的上部区域具有开口17。内壁14上的下部开口17构成通向内部流体导引区域的入口。外壁15上的开口17构成通向外部流体导引区域的入口。图8中所示的用于第一和第二流体/空气回路的流体/空气流动方向70、80示出了在换热器10内部的流动走向。
根据本发明,换热器10在对置的开口处还具有附加的电缆穿引机构10.1,所述电缆穿引机构在所示实例中具有两个连接电缆60,在这两个连接电缆的端头上分别固定有插头61。风扇40(在图8中未示出)或其它电部件可与连接电缆60电连接,所述其它电部件在空调设备内部在空间上被换热器10分开地位于与换热器10的开口邻接的区域中。图8中所示的两个连接电缆60在换热器10的内部,在换热器片之间,在换热器片的分开的区域中平行地导引,其中电缆穿引机构10.1在换热器10的开口的区域中分别对置。
在图9和10中示出图8中所示的换热器10的局部放大部分(A)和(B),其中图9中的局部放大部分(A)示出具有两个连接电缆60的换热器10,所述连接电缆带有插头61,这些插头导引穿过两个电缆穿引机构10.1。为了能够在对置的换热器侧上分别进入到其它流体导引区域中,根据所示实例,在此电缆穿引机构10.1的形成方式为:对换热器片进行局部剖切,将连接电缆60插入到由此形成的开口中,并用密封材料将所剖切的开口密封。对电缆穿引机构10.1的密封例如通过密封成套材料(Dicht-Kit)或高粘度的单组分粘结剂(1-Komponenten-Kleber)(例如TEROSTAT等)来实现。在另一侧,连接电缆60可以简单地在换热器片之间伸出。

Claims (17)

1.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换热器(10),这种换热器配设有两个在空间上分开的流体导引区域,特别是空气导引区域,其中,所述换热器(10)安装在壳体(11)中,且具有换热器片,这些换热器片沿着换热器纵向延伸,且在这些换热器片之间形成流体导引区域,所述壳体(11)在两个彼此对置的纵向侧端部形成开口,这些开口分别构成通向所述流体导引区域之一的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在相互对置的开口处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电缆穿引机构(10.1),至少一根连接电缆(60)可穿过该电缆穿引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缆(60)在所述换热器(10)的内部在流体导引区域的两个换热器片之间导引,且所述电缆穿引机构(10.1)对置地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0)的开口区域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缆(60)在其两个端部具有插头(61)。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电缆穿引机构(10.1)的形成方式为:对换热器片进行局部剖切,将所述连接电缆(60)插入到由此形成的开口中,并用密封材料将所剖切的开口密封,其中,所述密封材料使得所述连接电缆(60)在周围相对于换热器片密封。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安装在壳体(11)中,其中,在所述壳体(11)上可更换地加装有两个附加壳体(20);这些附加壳体(20)构成通向所述换热器(10)的流体导引区域的入口。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流体导引区域配设有至少一个流体输送机构,特别是风扇(40);所述附加壳体(20)容纳所述流体输送机构/风扇(40),和/或至少局部地包围所述流体输送机构/风扇(40)。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容纳所述换热器(10)的壳体(11)具有机械的接口,基本结构相同的附加壳体(20)可固定在这些接口处。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的壳体(11)具有固定部位,容纳所述风扇(40)的风扇壳体(41)可固定在这些固定部位。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壳体(20)具有固定部位,容纳所述风扇(40)的风扇壳体(41)可固定在这些固定部位。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壳体(20)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边腿(22),这些边腿通过连接区段(21)相互连接;这些边腿(22)在其自由端具有带有紧固部分(26)的固定边缘(25);所述附加壳体(20)通过所述紧固部分(26)与所述换热器(10)的壳体(11)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的壳体(11)具有内壁(14)和外壁(15),所述内壁和外壁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7);这些开口(17)分别构成通向两个导引区域之一的入口。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具有换热器片,这些换热器片沿着换热器纵向延伸,在这些换热器片之间形成流体导引区域;所述壳体(11)在两个彼此对置的纵向侧端部形成开口,这些开口分别构成通向流体导引区域之一的入口。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在对置的空调设备一侧具有安装-固定侧面和加装-固定侧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壳体(20)分别具有朝向安装侧面和加装侧面的开口;这些开口根据所选择的加装方式可借助挡板(30.1;30.2)被遮盖。
15.一种用于具有多个换热器的空调设备的组件,这些换热器分别具有两个彼此分开的流体导引区域,特别是空气导引区域,其中,这些换热器(10)分别安装在一壳体(11)中,其中,该壳体(11)具有两个分别一致的机械的接口,在这些接口处可固定附加壳体(20)。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空调设备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这些附加壳体(20)中可固定流体输送机构,特别是风扇(40),和/或这些附加壳体(20)至少局部地遮盖所述流体输送机构,特别是风扇(40)。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用于空调设备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
CN2009102668986A 2008-10-02 2009-10-09 用于空调设备的换热器 Pending CN1019754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50376A DE102008050376B4 (de) 2008-10-02 2008-10-02 Wärmetauscher für ein Klimatisierungsgerät und Klimatisierungsgerät
DE102008050376.2 2008-10-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5443A true CN101975443A (zh) 2011-02-16

Family

ID=4179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68986A Pending CN101975443A (zh) 2008-10-02 2009-10-09 用于空调设备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085090A (zh)
CN (1) CN101975443A (zh)
DE (1) DE10200805037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0095A (ja) * 2011-04-08 2012-11-12 Panasonic Corp 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熱体収納装置
JP5830716B2 (ja) * 2011-04-08 2015-1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装置
DE102012007089B4 (de) 2012-04-11 2015-12-24 Rittal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Kühlung von Luft im Innern eines Schaltschrankes und ein entsprechendes Kühlgerät für einen Schaltschrank
DE102012108108B4 (de) * 2012-08-31 2014-04-10 Rittal Gmbh & Co. Kg Schaltschrank mit einem Kühlgerät für die passive Schaltschrankkühlung
TWI615089B (zh) * 2016-04-08 2018-02-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信機櫃及其熱交換器與其熱交換器組設方法
US11342731B1 (en) 2021-01-19 2022-05-24 Peopleflo Manufacturing, Inc. Electrical control panel with cooling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1310A1 (de) * 1995-08-25 1997-02-27 Loh Kg Rittal Werk Schaltschrank mit Wärmetauscher
DE19710526A1 (de) * 1997-03-14 1998-09-17 Weiss Klimatechnik Gmbh System von Klimageräten sowie Klimagerät
CN1378770A (zh) * 1999-09-11 2002-11-06 里塔尔两合公司 开关外壳
CN2793663Y (zh) * 2005-04-25 2006-07-05 张汉珍 水暖-电热两用散热器
CN101074786A (zh) * 2006-05-17 2007-11-21 北京森德散热器有限公司 散热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1310A1 (de) * 1995-08-25 1997-02-27 Loh Kg Rittal Werk Schaltschrank mit Wärmetauscher
DE19710526A1 (de) * 1997-03-14 1998-09-17 Weiss Klimatechnik Gmbh System von Klimageräten sowie Klimagerät
CN1378770A (zh) * 1999-09-11 2002-11-06 里塔尔两合公司 开关外壳
CN2793663Y (zh) * 2005-04-25 2006-07-05 张汉珍 水暖-电热两用散热器
CN101074786A (zh) * 2006-05-17 2007-11-21 北京森德散热器有限公司 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8050376A1 (de) 2010-04-08
DE102008050376B4 (de) 2011-04-07
JP2010085090A (ja) 201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5443A (zh) 用于空调设备的换热器
CN104976699A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EP2840603B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JP5300660B2 (ja) 壁掛け型空気調和装置
EP3182023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5352040A (zh) 空调柜机
WO2016136351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04648517U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04204687B (zh) 空调室内机
US8675370B2 (en) Heat source unit
CN108347117B (zh) 一种电机压板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EP3415829A2 (en) Outdoor unit of an air-conditioner
CN215872320U (zh) 安装板组件、电控盒和空调器
CN215872164U (zh) 电控盒及空调器
JP2009180424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2207801A (ja) 壁埋込型空調室内ユニット
CN101761979B (zh) 空调机室外机组的电气部件箱
CN211400074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2157904U (zh) 一种压风式热泵烘干系统
CN108649466B (zh) 一种配电箱用金属散热片
CN21671639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413504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3196180B (zh) 一种空调器内机
CN111271952A (zh) 一种压风式热泵烘干系统
CN215175497U (zh) 吊顶空调器的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