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3610B - 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3610B
CN101973610B CN 201010166058 CN201010166058A CN101973610B CN 101973610 B CN101973610 B CN 101973610B CN 201010166058 CN201010166058 CN 201010166058 CN 201010166058 A CN201010166058 A CN 201010166058A CN 101973610 B CN101973610 B CN 101973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rmaline
water
peat
tourmalinite
undergroun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660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3610A (zh
Inventor
张兰英
杨悦锁
刘虹
刘娜
高松
任何军
邓海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1660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73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73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3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3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36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首先预处理泥炭,其次是功能菌扩大培养,将扩大培养的功能菌固化在湿状泥炭上,再将负载功能菌的泥炭、电气石、粗砂按照4∶1∶15的体积比均匀混合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然后将反应墙体支撑介质装入可渗透性反应墙中。电气石可调节修复过程中石油污染地下水的pH,提高水中的DO,反应9h使水中溶解氧浓度由5.60mg/L提高到6.11mg/L;加入电气石后脱氢酶活性为不加电气石的2倍;减小了水分子团簇结构,从而增强水分子的透过性,而且能够提高石油降解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更有利于地下水石油烃的生物降解。电气石对水分子团簇结构的减小,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PRB中堵塞问题。

Description

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法,尤其是用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及制品的广泛使用,各种途径所造成的石油烃污染也日趋严重。石油烃的直接渗入及雨水、灌溉水对土壤淋溶或是地表水体的渗透均导致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近年来,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技术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较常用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有:渗透性反应墙修复技术(PermeableReactive Barrier)、地下水曝气(Air sparging)、原位生物修复技术(Bioremediation)等。其中PRB技术在应用于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时,大部分选择了PRB的生物作用达到清洁、廉价的修复目标。但在实际修复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微生物的作用、提高原位生物活性以及对于堵塞问题的防治成为PRB技术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电气石是一类环状硅酸盐晶体矿物,具有高的机械化学稳定性。19世纪就发现其沿c轴具有压电和热释电效应。电气石存在永久性自发电极,此外,电气石还能够辐射远红外线,能自发调节水体pH值,具有很好的环境净化功能和健康功能。我们的研究发现,选用电气石作为PRB添加介质进行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时,电气石可调节pH值趋于中性;提高地下水石油降解过程中D0,反应9h使水中溶解氧浓度由5.60mg/L提高到6.11mg/L;电气石还可将水分子170NMR半高幅宽由102Hz降低至72Hz,即减小了水分子团簇结构;加入电气石还可以提高石油降解微生物脱氢酶活性,150mL PH7.63,TPH62.54ppm的石油污染地下水,接菌量为1.14*1010个/L,加入10g8目电气石后,在降解的第4d石油降解菌的脱氢酶活性为不加电气石的2倍;脱氢酶活性的增强促进修复过程中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且电气石对于水分子团簇结构的减小作用,增加了水分子的透过性,对于PRB运行过程中的反应墙体的堵塞问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而,该发明在我们前期采用泥炭作为固定化介质用于PRB对石油烃修复的基础上,添加了增强PRB活性、提高PRB生物修复效果的添加介质-电气石,可更有效的发挥PRB对石油烃的生物修复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首先预处理泥炭,其次是功能菌群扩大培养,将扩大培养的功能菌群固化在经热处理后的湿状泥炭上,再将负载功能菌群的泥炭、电气石、粗砂按照一定的体积比均匀混合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然后将反应墙体支撑介质装入可渗透性反应墙中;
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和步骤:
a、将泥炭经阴干、破碎、过筛后经140℃热处理3h,筛选粒径为0.25-1mm后用超纯水浸泡24h,制备成泥炭浆备用;
b、取含水层砂土,晾干、过筛,取粒径0.5-2mm粗砂备用;
c、将电气石粉碎、过筛,选取8目-16目备用;
d、将包括耶氏酵母菌(Yarrowia sp)、红球菌(Rhodococcus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的混合菌群扩大培养,将已活化后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至含有400mg/L柴油的300mL无机盐培养基中,共接四个平行,10℃,120rpm震荡培养,培养2.5d至对数生长期,菌数约为1011个/mL,后将菌液8000rpm离心15min,用20mL磷酸盐缓冲液冲洗菌体,再于8000rpm离心15min,重复上述操作三次;
e、收集离心所得菌体加入到无菌水中,经充分振荡后,使菌体均匀的悬浮于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后待用;
f、将功能菌群固化在泥炭上,取热处理后的湿状泥炭,装入容器中,加入步骤d制备的菌悬液,于10-12℃固化2d;
g、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制备,将已固化功能菌的泥炭、电气石和粗砂按体积比为4∶1∶15进行均匀混合,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
h、可渗透反应墙的制作,将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分层装入30-35cm宽的沟槽中,每填装一层的厚度为10-15cm,每一层都要铺平,均匀夯实,即为可渗透反应墙。
有益效果:
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与固定微生物的泥炭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电气石可调节修复过程中石油污染地下水的pH,提高水中的DO,反应9h使水中溶解氧浓度由5.60mg/L提高到6.11mg/L;电气石还可将水分子170NMR半高幅宽由102Hz降低至72Hz,即减小了水分子团簇结构;加入电气石还可以提高石油降解微生物脱氢酶活性,150mL PH7.63,TPH62.54ppm的石油污染地下水,接菌量为1.14*1010个/L,加入10g8目电气石后,在降解的第4d石油降解菌的脱氢酶活性为不加电气石的2倍;减小了水分子团簇结构,从而增强水分子的透过性,而且能够提高石油降解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更有利于地下水石油烃的生物降解。电气石对水分子团簇结构的减小,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PRB中堵塞问题。
菌种分类命名:
分类命名:耶氏酵母菌
拉丁文名:Yarrowia sp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
保藏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保藏编号:3318
分类命名:红球菌
拉丁文名:Rhodococcus sp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
保藏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保藏编号:3322
分类命名:不动杆菌
拉丁文名:Acinetobacter sp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
保藏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保藏编号:3323
分类命名:假单胞菌
拉丁文名:Pseudomonas sp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
保藏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保藏编号:3324
分类命名:新鞘氨醇杆菌
拉丁文名:Novosphingobium sp.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
保藏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保藏编号:33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和步骤:
a、将泥炭经阴干、破碎、过筛后经140℃热处理3h,筛选粒径为0.25-1mm后用超纯水浸泡24h,制备成泥炭浆备用;
b、取含水层砂土,晾干、过筛,取粒径0.5-2mm粗砂备用;
c、将电气石粉碎、过筛,选取16目-8目备用;
d、将包括耶氏酵母菌(Yarrowia sp)、红球菌(Rhodococcus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的混合菌群扩大培养,将已活化后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至含有400mg/L柴油的300mL无机盐培养基中,共接四个平行,10℃,120rpm震荡培养,培养2.5d至对数生长期,菌数约为1011个/mL,再将菌液8000rpm离心15min,用20mL磷酸盐缓冲液冲洗菌体,再于8000rpm离心15min,重复上述操作三次;
e、收集离心所得菌体加入到无菌水中,经充分振荡后,使菌体均匀的悬浮于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后待用;
f、将功能菌群固化在泥炭上,取热处理后的湿状泥炭,装入容器中,加入步骤d制备的菌悬液,于10-12℃固化2d;
g、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制备,将已固化功能菌的泥炭、电气石和粗砂按体积比为4∶1∶15进行均匀混合,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
h、可渗透反应墙的制作,将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分层装入30-35cm宽的沟槽中,每填装一层的厚度为10-15cm,每一层都要铺平,均匀夯实,即为可渗透反应墙。
实施例1:
a、将泥炭经阴干、破碎、过筛后经140℃热处理3h,筛选粒径为0.25-1mm后用超纯水浸泡24h,制备成泥炭浆备用;
b、取含水层砂土,晾干、过筛,取粒径0.5mm粗砂备用;
c、将电气石粉碎、过筛,选取8目备用;
d、将包括耶氏酵母菌(Yarrowia sp)、红球菌(Rhodococcus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的混合菌群扩大培养,将已活化后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至含有400mg/L柴油的300mL无机盐培养基中,共接四个平行,10℃,120rpm震荡培养,培养2.5d至对数生长期,菌数约为1011个/mL,再将菌液8000rpm离心15min,用20mL磷酸盐缓冲液冲洗菌体,再于8000rpm离心15min,重复上述操作三次;
收集离心所得菌体加入到无菌水中,经充分振荡后,使菌体均匀的悬浮于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后待用;
e、将功能菌群固化在泥炭上,取热处理后的湿状泥炭,装入容器中,加入步骤d制备的菌群悬液,于10℃固化2d;
f、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制备,将已固化功能菌的泥炭、电气石和粗砂按体积比为4∶1∶15进行均匀混合,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
g、可渗透反应墙的制作,将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分层装入30cm宽的沟槽中,每填装一层的厚度为10cm,每一层都要铺平,均匀夯实,即为可渗透反应墙。
实施例2:
a、将泥炭经阴干、破碎、过筛后经140℃热处理3h,筛选粒径为0.25-1mm后用超纯水浸泡24h,制备成泥炭浆备用;
b、取含水层砂土,晾干、过筛,取粒径1mm粗砂备用;
c、将电气石粉碎、过筛,选取10目备用;
d、将包括耶氏酵母菌(Yarrowia sp)、红球菌(Rhodococcus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的混合菌群扩大培养,将已活化后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至含有400mg/L柴油的300mL无机盐培养基中,共接四个平行,10℃,120rpm震荡培养,培养2.5d至对数生长期,菌数约为1011个/mL,再将菌液8000rpm离心15min,用20mL磷酸盐缓冲液冲洗菌体,再于8000rpm离心15min,重复上述操作三次;
e、收集离心所得菌体加入到无菌水中,经充分振荡后,使菌体均匀的悬浮于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后待用;
f、将功能菌群固化在泥炭上,取热处理后的湿状泥炭,装入容器中,加入步骤d制备的菌群悬液,于11℃固化2d;
g、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制备,将已固化功能菌的泥炭、电气石和粗砂按体积比为4∶1∶15进行均匀混合,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
h、可渗透反应墙的制作,将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分层装入33cm宽的沟槽中,每填装一层的厚度为13cm,每一层都要铺平,均匀夯实,即为可渗透反应墙。
实施例3:
a、将泥炭经阴干、破碎、过筛后经140℃热处理3h,筛选粒径为0.25-1mm后用超纯水浸泡24h,制备成泥炭浆备用;
b、取含水层砂土,晾干、过筛,取粒径2mm粗砂备用;
c、将电气石粉碎、过筛,选取16目备用;
d、将包括耶氏酵母菌(Yarrowia sp)、红球菌(Rhodococcus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的混合菌群扩大培养,将已活化后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至含有400mg/L柴油的300mL无机盐培养基中,共接四个平行,10℃,120rpm震荡培养,培养2.5d至对数生长期,菌数约为1011个/mL,再将菌液8000rpm离心15min,用20mL磷酸盐缓冲液冲洗菌体,再于8000rpm离心15min,重复上述操作三次;
e、收集离心所得菌体加入到无菌水中,经充分振荡后,使菌体均匀的悬浮于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后待用;
f、将功能菌群固化在泥炭上,取热处理后的湿状泥炭,装入容器中,加入步骤d制备的菌悬液,于12℃固化2d;
g、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制备,将已固化功能菌的泥炭、电气石和粗砂按体积比为4∶1∶15进行均匀混合,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
h、可渗透反应墙的制作,将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分层装入35cm宽的沟槽中,每填装一层的厚度为15cm,每一层都要铺平,均匀夯实,即为可渗透反应墙。

Claims (1)

1.一种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顺序和步骤:
a、将泥炭经阴干、破碎、过筛后经140℃热处理3h,筛选粒径为0.25-1mm后用超纯水浸泡24h,制备成泥炭浆备用;
b、取含水层砂土,晾干、过筛,取粒径0.5—2 mm粗砂备用;
c、将电气石粉碎、过筛,选取8目—16目备用;
d、功能菌群的扩大培养,将已活化后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至含有400mg/L柴油的300mL无机盐培养基中,共接四个平行,10℃,120rpm震荡培养,培养2.5d至对数生长期,菌数约为1011个/mL,再将菌液置于8000rpm离心15min,用20mL磷酸盐缓冲液冲洗菌体,再于8000rpm离心15min,重复以上操作三次;
所述的功能菌群的菌种为:耶氏酵母菌(Yarrowia sp)、红球菌(Rhodococcus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的混合菌群;
e、收集离心所得的菌体加入到无菌水中,经充分振荡后,使菌体均匀的悬浮于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后待用;
f、将功能菌群固化在泥炭上,取热处理后的湿状泥炭,装入容器中,加入步骤d制备的菌悬液,于10-12℃固化2d;
g、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制备,将已固化功能菌群的泥炭、电气石和粗砂按体积比为4:1:15进行均匀混合,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
h、可渗透反应墙的制作,将制备成反应墙体支撑介质分层装入30—35cm宽的沟槽中,每填装一层都要铺平,每填装一层的厚度为10-15cm,均匀夯实,即为可渗透反应墙。
CN 201010166058 2010-04-22 2010-04-22 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3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66058 CN101973610B (zh) 2010-04-22 2010-04-22 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66058 CN101973610B (zh) 2010-04-22 2010-04-22 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3610A CN101973610A (zh) 2011-02-16
CN101973610B true CN101973610B (zh) 2013-08-07

Family

ID=43573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6605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3610B (zh) 2010-04-22 2010-04-22 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73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1642A (zh) * 2012-02-01 2012-10-03 吉林大学 原位修复地下水的生物可渗透反应墙装填介质及制备方法
CN104496097B (zh) * 2014-12-23 2016-02-17 广西饮用水研究院 一种健康饮用水的生产方法
CN106365328A (zh) * 2016-11-02 2017-02-0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固定微生物渗透反应墙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CN106495318B (zh) * 2016-11-14 2019-08-06 南京大学 一种利用强化厌氧生物技术原位修复地下水中石油烃的渗透反应墙系统与方法
CN109179677A (zh) * 2018-10-24 2019-01-11 湖南新九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复合介质prb修复方法
CN111960603A (zh) * 2020-08-14 2020-11-20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含1,2-二氯乙烷地下水的模拟修复系统和方法
CN113461082B (zh) * 2021-07-31 2023-02-28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泥炭水质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79508B (zh) * 2021-11-19 2023-03-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渗透反应墙的填充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6346A (en) * 1993-11-09 1998-07-07 Fukai; Toshihar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water having purified and activated functions
CN101066809A (zh) * 2007-04-17 2007-11-07 天津大学 污染地下水修复的生物固定式渗透反应墙系统及填充物
CN101148294A (zh) * 2007-09-06 2008-03-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方法
CN101514329A (zh) * 2008-12-18 2009-08-26 浙江工业大学 具有降解苯系化合物能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1654657A (zh) * 2008-08-19 2010-02-24 北京师范大学 多环芳烃好氧降解菌群的富集与驯化筛选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5185B2 (en) * 2000-07-19 2008-04-29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Genomic plant sequences and use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6346A (en) * 1993-11-09 1998-07-07 Fukai; Toshihar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water having purified and activated functions
CN101066809A (zh) * 2007-04-17 2007-11-07 天津大学 污染地下水修复的生物固定式渗透反应墙系统及填充物
CN101148294A (zh) * 2007-09-06 2008-03-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方法
CN101654657A (zh) * 2008-08-19 2010-02-24 北京师范大学 多环芳烃好氧降解菌群的富集与驯化筛选方法及应用
CN101514329A (zh) * 2008-12-18 2009-08-26 浙江工业大学 具有降解苯系化合物能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丽,张利平,张元亮.石油烃类化合物降解菌的研究概况.《微生物学通报》.2001,第28卷(第5期),89-9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3610A (zh) 201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3610B (zh) 以电气石作为添加介质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Lau et al. Surface-modified biochar in a bioretention system for Escherichia coli removal from stormwater
CN108624530B (zh) 一种原位修复受污染沉积物的固定化菌剂及制法与应用
CN101698537B (zh) 泥炭作为添加介质用于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法
CN105130137A (zh) 复合型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CN103981119B (zh) 含油污泥中石油高效降解菌及菌组的应用
CN107030101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联合ek‑prb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1134955A (zh) 一种用于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固体复合微生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4370A (zh)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山废水处理的吸附基质及其生物栅
CN101318723B (zh) 一种人工快速渗滤池及其应用
CN106399176A (zh) 一种类芽孢杆菌及其在净化水体方面的应用
CN102876574B (zh) 一种除油菌剂的制备及该除油菌剂处理油田污水的方法
CN107020295B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转化的镉污染耕地原位快速修复方法
CN104876409B (zh) 一种清除河道底泥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5642667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AHLs类信号分子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3043799B (zh) 利用有机锡降解菌剂和修复植物处理有机锡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9534514A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365328A (zh) 一种固定微生物渗透反应墙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CN101654656A (zh) 多环芳烃好氧降解纯菌种的分离纯化方法与应用
CN108384777B (zh) 土壤修复用多孔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6591171A (zh) 一种争论贪噬菌dea-3及其固定化和应用
CN207655634U (zh) 以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装置
CN107384829B (zh) 巨大芽孢杆菌YJB3在人工湿地水体PAEs污染净化中的应用
CN104998615A (zh) 基于发酵床垫料的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494866A (zh) 一种筛选和修复尾矿渣的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