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8557B - 一种反射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8557B
CN101968557B CN 201010280372 CN201010280372A CN101968557B CN 101968557 B CN101968557 B CN 101968557B CN 201010280372 CN201010280372 CN 201010280372 CN 201010280372 A CN201010280372 A CN 201010280372A CN 101968557 B CN101968557 B CN 101968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pin
plane
reflector structure
inserting core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803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8557A (zh
Inventor
单小磊
禹金强
张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28037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85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8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8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8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8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射器结构,属于通讯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插芯、第二插芯,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的一个端部为相对应的斜面;且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的斜面之间设有一倾斜的滤光机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插芯及第二插芯之间设置一个成斜面的滤光膜,这样可以提高业务光的回损。滤光膜可以实现一些波长光的反射和一些波长光的透射;通过固定机构实现两插芯的精确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产品的总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反射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射器结构。
背景技术
光通讯技术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技术,其中OLS(Optical Layer Supervisor,光层管理)主要由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rmeter,光时域反射仪)、光开关、WDM、反射器组成。OTDR通过WDM将测试光耦合到链路中,并通过链路中的反射器将测试信号反射回去,从而判断链路中是否出现故障。因此在每条链路中都需要接入一个反射器,某些重要的链路监控点也会接入一个反射器。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反射器大多采用FBG(Fiber Bragg Grating,光纤布拉格光栅),但是FBG的成本比较高,导致在应用中造成整体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FBG作为反射器造成的成本增加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射器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反射器结构,包括:内设有光纤的第一插芯、内设有光纤的第二插芯,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导通;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的一个端部为相对应的斜面;且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的斜面之间设有一倾斜的滤光机构;且所述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通过固定机构对准并固定;
所述滤光机构包括滤光膜,其中所述滤光膜通过镀膜的方式生成,所述滤光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插芯端部的所述斜面上,所述第一插芯端部的斜面与第二插芯端部的斜面贴合并密封;
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连接的端部为一楔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插芯及第二插芯之间设置一个成斜面的滤光膜,这样可以提高业务光的回损。滤光膜可以实现一些波长光的反射和一些波长光的透射;通过固定机构实现两插芯的精确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产品的总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列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端部为斜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连接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端部为斜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连接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第四实施例中通过光靶对准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反射器结构,包括:内设有光纤6的第一插芯1、内设有光纤6的第二插芯2,所述第一插芯1与所述第二插芯导通2;如图1、图2所示的,所述第一插芯1与所述第二插芯2的一个端部为相对应的斜面;且所述第一插芯1与所述第二插芯2的斜面之间设有一倾斜的滤光机构;且所述第一插芯1与第二插芯2通过固定机构4对准并固定。
其中,该滤光机构用于实现使一些波长光的反射,并使一些波长光的透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插芯及第二插芯之间设置一个成斜面的滤光膜,这样可以提高业务光的回损。滤光膜可以实现一些波长光的反射和一些波长光的透射;通过固定机构实现两插芯的精确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相比较现有的FBG可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和产品的总成本。
实施例2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反射器结构,包括:内设有光纤6的第一插芯1、内设有光纤6第二插芯2,所述第一插芯1与所述第二插芯导通2;如图1、图2所示的,所述第一插芯1与所述第二插芯2的一个端部为相对应的斜面;且所述第一插芯1与所述第二插芯2的斜面之间设有一倾斜的滤光机构3。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还可以设置一个固定机构4以固定所述第一插芯1与第二插芯2,以使第一插芯1与第二插芯2对准。还可以设置改善该反射性能的粘接剂或匹配液或空气。其中,该粘接剂可以为:XOC,NORLAND81。
其中,如图1、图2所示的,该反射结构为一滤光膜3。同时,如图3、图4所示的,使所述第一插芯1的一端形成楔形。该楔形端部的表面为一斜面,该斜面与该第一插芯1的轴向成一预定角度。同样的,该第二插芯2的端面也形成一斜面,该斜面的角度与该第一插芯1的斜面的角度相同,以使第一插芯1与第二插芯2可以对接并密封。该楔形结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将第一插芯1、第二插芯2的该端面进行打磨。第一插芯1的端部可以通过镀膜或贴膜片的方式生成所述滤光膜。而当采用镀膜方式时,这种楔形结构还可以消除镀膜对同心度和对准精度的影响。这是由于滤光膜可以通过镀膜的方式形成于第一插芯1或第二插芯2的斜面上。该滤光膜可以使业务光通过,并使测试光被反射。现有的镀膜技术都会使镀膜材料附着在插芯的镀膜面附近的侧壁上,因此现有的反射器结构必须将附着在侧壁上的镀膜材料清理掉才可以使用。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楔形结构的第一插芯1与第二插芯2,无需清理该楔形部分的镀膜材料,这样可以降低制造难度和成本。
该斜面的滤光膜3可以提高业务光的回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选择一合适的角度,以使业务光和测试光的回损达到平衡,即在满足测试光回损的情况下,使业务光回损尽量大。
其中,该第一插芯1和第二插芯2可以为陶瓷插芯或玻璃插芯。
其中,该所述滤光机构还可以为滤光镜。与前述的滤光膜3相同的,该滤光镜也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一插芯端部的斜面与第二插芯端部的斜面之间,第一插芯端部的斜面与第二插芯端部的斜面通过滤光镜贴合并密封。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反射器结构,通过将第一插芯、第二插芯的端部侧面形成楔形,并在第一插芯的端面上形成滤光膜,这样可以降低镀膜时的工艺复杂度,且反射器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这样可以通过调整该斜面的角度,使反射器在满足测试光回损的情况下,使业务光回损尽量大。同时固定机构能够保证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对准,并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以及防尘效果。
其中,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芯1、第二插芯2为一不带有尾纤的连接器或适配器;或所述第一插芯、第二插芯为一带有尾纤的光纤头。当然,这只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反射器结构的一种举例说明,而非穷举实例。本发明第一、第二实施例中的反射器结构可以应用于其他任何类型反射器连接头中,而这些反射器连接头都应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3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前述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反射器结构的制造方法,其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101、在所述第一插芯的一端形成第一斜面,在所述第二插芯的对应端形成第二斜面;并使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对应;
步骤102、在所述第一斜面上形成滤光膜,所述滤光膜封闭所述第一插芯的端部;
步骤103、将所述第一插芯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插芯的第二斜面对接,以使所述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形成相互导通且密封的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简单的制成前述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反射器结构,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以及产品的总成本。
实施例4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是在前述的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其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201、在所述第一插芯的一端形成第一斜面,在所述第二插芯的对应端形成第二斜面。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插芯1和第二插芯2的对应端形成如图3或图4所示的楔形。具体的形成方式可以为:首先在第一插芯1和第二插芯2的一端通过打磨的方式形成一如图3和图4所示的楔形,以消除镀膜对同心度和对准精度的影响。然后制造出如图3或图4所示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为使第一插芯1和第二插芯2对接时可以实现密封,因此需要使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对应。
步骤202、通过镀膜或贴膜工艺在第一插芯的端面形成一滤光膜,所述滤光膜封闭所述第一插芯的端部。
现有的镀膜技术都会使镀膜材料附着在插芯的镀膜面附近的侧壁上,因此现有的反射器结构必须将附着在侧壁上的镀膜材料清理掉才可以使用。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楔形结构的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无需清理该楔形部分的镀膜材料,这样可以降低制造难度和成本。
步骤203、将所述第一插芯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插芯的第二斜面对接,以使所述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形成相互导通且密封的通道。
为了能使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的楔形端部更好的贴合,以使该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贴合并密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对接,即如图7所示的,该步骤203可以具体为:
步骤2031、在第一插芯的楔形端处对应设置一第一光靶,该第一光靶具有一个与该第一插芯对应的孔;
步骤2032、使光从第一光靶的孔射入;并在该所述第一插芯的斜面上反射后楔形端斜面反射到第一光靶上形成第一反射点;
步骤2033、在第一插芯的楔形端处对应设置一第二光靶,该第二光靶具有一个与该第一插芯对应的孔;
步骤2034、使光从第二光靶的孔射入;并在该所述第一插芯的斜面上反射后楔形端斜面反射到第二光靶上形成第二反射点;
其中,上述的步骤2031-2032,与步骤2033-2034可以互换,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此做出限定。
步骤2035、调整所述第一插芯和/或第二插芯,以使所述第一反射点与第二反射点、第一插芯和/或第二插芯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
步骤2036、将调整好的所述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的楔形端部对接,以使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的端部斜面贴合。
步骤204、将固定机构固定在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的连接处,并通过粘接剂将第一插芯、第二插芯、固定机构粘接固定。如图2所示的,该固定机构可以为一套接在第一插芯、第二插芯外的套管;该粘接剂可以为环氧树脂。
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前述第一、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贴合的准确性,以提高制造精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反射器结构,包括:内设有光纤的第一插芯、内设有光纤的第二插芯,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的一个端部为相对应的斜面;且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的斜面之间设有一倾斜的滤光机构;且所述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通过固定机构对准并固定;
所述滤光机构包括滤光膜,其中所述滤光膜通过镀膜的方式生成,所述滤光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插芯端部的所述斜面上,所述第一插芯端部的斜面与第二插芯端部的斜面贴合并密封;
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连接的端部为一楔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套接于所述第一插芯及第二插芯外,并密封所述第一插芯及第二插芯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膜与第一插芯、第二插芯之间设有粘接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芯的斜面上设有增透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之间设有改善该反射性能的粘接剂或匹配液或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第二插芯为一不带有尾纤的连接器或适配器;或所述第一插芯、第二插芯为一带有尾纤的光纤头。
CN 201010280372 2010-09-10 2010-09-10 一种反射器结构 Active CN1019685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0372 CN101968557B (zh) 2010-09-10 2010-09-10 一种反射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0372 CN101968557B (zh) 2010-09-10 2010-09-10 一种反射器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8557A CN101968557A (zh) 2011-02-09
CN101968557B true CN101968557B (zh) 2013-08-28

Family

ID=4354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80372 Active CN101968557B (zh) 2010-09-10 2010-09-10 一种反射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85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4566B (zh) * 2012-08-29 2014-04-16 武汉隽龙科技有限公司 可在线监控ftth网络的光反射快速连接器及制造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29A (zh) * 1987-05-22 1989-03-0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多纤光导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414408A (zh) * 1995-08-03 2003-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87447B (en) * 2003-01-20 2004-04-28 Polatis Ltd Optical connector with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surface
JP2006258554A (ja) * 2005-03-16 2006-09-28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光モニタ方法および光モニ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29A (zh) * 1987-05-22 1989-03-0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多纤光导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414408A (zh) * 1995-08-03 2003-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8557A (zh) 201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5177B (zh) 一种mt插头、mt插头耦合结构及使用该mt插头的连接器
CN110632709A (zh) 一种非接触式无损光纤跳线及制作方法
CN104076456A (zh) 一种小型化的单纤双向光学器件
JP6502142B2 (ja) 光ファイバ付きフェルール、光コネクタシステム及び光ファイバ付きフェル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1968557B (zh) 一种反射器结构
WO2021147326A1 (zh) 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和光纤连接组件
CN203950058U (zh) 一种低成本小型化的单纤双向光学组件
EP3635463B1 (en) Connector assemblies for optoelectronic modules
CN110768089A (zh) 防止激光器反馈光的方法
CN201637890U (zh) 一种apc对接单纤双向器件
CN203849455U (zh) 插拔式贴膜光学反射器
CN213690013U (zh) 一种双头光纤连接器组件
CN210270270U (zh) 反射端波分复用器
CN210270269U (zh) 波分复用器
JP2002072007A (ja) 光分岐結合器,分岐光ファイバ及び単芯双方向光伝送装置
CN210072140U (zh) 一种基于自聚焦透镜的光纤扩束接触件
CN112147745B (zh) 一种光发射组件的塑胶结构适配器及其制造工艺
US20050013542A1 (en) Coupler having reduction of reflections to light source
CN105891978A (zh) 一种小型化插拔型apc接口发射光组件
CN202837615U (zh) 一种具有新型滤光片的光收发器件
CN202041681U (zh) 熔接型现场组装光纤连接器
CN221039512U (zh) 一种光器件低成本适配器结构
CN201425642Y (zh) 一种插销式光纤适配器
CN210803786U (zh) 一种非接触式无损光纤跳线
CN220040811U (zh) 一种基于iec标准尺寸的带弹性防尘盖的sc光纤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