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7411B - 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柴油用添加剂、该柴油的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柴油用添加剂、该柴油的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7411B
CN101967411B CN200910012761.8A CN200910012761A CN101967411B CN 101967411 B CN101967411 B CN 101967411B CN 200910012761 A CN200910012761 A CN 200910012761A CN 101967411 B CN101967411 B CN 101967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emulsified
diesel
water
diesel oil
cetan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127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7411A (zh
Inventor
张宝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0127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7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7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7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7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74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Abstract

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为:脂肪酸65~85%,二乙胺1~10%,甲醇≤15%,氯化钾1~5%,四氢呋喃1~10%。使用上述添加剂的微乳化掺水柴油:含有上述的添加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所述掺水柴油组成部分按重量百分比为:柴油50~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5~30%,水5~30%。微乳化掺水柴油制备方法:先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然后取柴油50~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5~30%、水5~30%,常温下混合搅拌至透明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稳定性极好,热值高,马力大,启动性能好,十六烷值高;其具有可预见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Description

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柴油用添加剂、该柴油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乳化柴油添加剂、微乳化掺水柴油等相关技术,特别提供了微乳化柴油添加剂、微乳化掺水柴油、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柴油乳化技术已问世多年,并在现实生活中投入了使用,但现有技术中一直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一、稳定性不好:在遇热或加热(夏季汽车油箱的温度可达35~45℃)条件下,乳化柴油容易变混浊,导致粘度大,流动性不好,容易发生油水分离现象,严重影响正常使用。2008年,新闻界曾有过因柴油质量问题使汽车中途抛锚,发现油箱里有水出现的报道。究其原因,是因为微乳化掺水柴油技术不过关,性能不稳定,在实际运用中出现问题。
二、现有技术中的乳化柴油还存在热值低,马力小,启动性能差,十六烷值低等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渴望获得技术效果好的微乳化柴油添加剂、微乳化掺水柴油、微乳化掺水柴油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的微乳化柴油添加剂、其所对应的微乳化掺水柴油、以及该种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一种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脂肪酸65~85%,二乙胺1~10%,甲醇≤15%,氯化钾1~5%,四氢呋喃1~10%。
上述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除具有乳化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关键点之一就是:在配方中加入了氯化钾,补充了钾盐,使离子、电解质平衡,明显增强了其所对应的制成品微乳化柴油的稳定性,这是本发明的关键特征之一。
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中还可以包含有独立存在和使用的十六烷值改进剂;其与由脂肪酸、二乙胺、甲醇、氯化钾、四氢呋喃混合组成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分别独立存放,在制备微乳化柴油时按制备步骤要求分别使用。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20~40%,环氧丙烷10~30%,丙酮5~15%,甲苯5~15%,二甲苯15~35%,硝酸盐≤10%。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进一步优选的具体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异辛醇30%;环氧丙烷20%;丙酮10%;甲苯10%;二甲苯25%;硝酸盐5%,硝酸盐具体为硝基甲烷或/和硝基乙烷;
相对于由脂肪酸、二乙胺、甲醇、氯化钾、四氢呋喃混合组成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而言,另行单独存放的十六烷值改进剂的重量相当于前者的1/1500~3/50。进一步优选要求:由脂肪酸、二乙胺、甲醇、氯化钾、四氢呋喃混合组成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的总重量和十六烷值改进剂的重量这二者的重量比比值为:600~33。
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的十六烷值改进剂,在成品微乳化掺水柴油中以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添加量占总体重量百分比0.5~1.5‰来计算,可提高十六烷值9~12个单位,使该微乳化掺水柴油十六烷值≥45达标准,增强燃烧性、启动性、马力大、劲头足。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使用如上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的微乳化掺水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中含有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所述掺水柴油的各组成部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柴油50~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5~30%,水5~30%;其中:
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脂肪酸65~85%,二乙胺1~10%,甲醇≤15%,氯化钾1~5%,四氢呋喃1~10%。
相对于由脂肪酸、二乙胺、甲醇、氯化钾、四氢呋喃混合组成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而言,另行单独存放的十六烷值改进剂的重量相当于前者的1/1500~3/50。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要求:由脂肪酸、二乙胺、甲醇、氯化钾、四氢呋喃混合组成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的总重量和十六烷值改进剂的重量这二者的重量比比值为:600~33。
上述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除具有乳化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关键在配方中加入了氯化钾,补充了钾盐(此前该领域的技术都忽略了这一点,大都用的是氢氧化钠、乙醇胺、氢氧化氨-氨水等钠盐),使离子、电解质平衡,达到了其所对应制得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性质非常稳定的特点,这是本发明的最大特征之一。
我们查阅大量微乳化掺水柴油专利技术文献,发现至今还无人用过此项技术,这也是本发明的独到之处。该乳化添加剂制备的微乳化掺水柴油遇热或加热不混浊,油水不分离,加热至沸点仍清澈透明,做完馏程不破乳。经试验静置观察二年零四个月,无形态和实质上的变化。
该多功能乳化添加剂还具有提高热值的功能,配方中所述的四氢呋喃是一种水融性、高能量燃料,在空气中能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产生微爆作用,释放一定的热量,与水在汽化时所产生的氢、氧、油相里未燃烧的游离碳进行二次雾化,生成水煤气反应,使其充分燃烧,热值可达10810kJ/mol,并减少积碳、结焦,降低排污。
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还包含有下述优选的内容要求: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中还含有重量百分比0.02~3%的十六烷值改进剂,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20~40%,环氧丙烷10~30%,丙酮5~15%,甲苯5~15%,二甲苯15~35%,硝酸盐≤10%。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中的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的进一步优选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30%;环氧丙烷20%;丙酮10%;甲苯10%;二甲苯25%;硝酸盐5%,硝酸盐为硝基甲烷或/和硝基乙烷。
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优选内容还包括: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中还含有航空煤油,其含量占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总重量百分比的10~40%。
除了要求保护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使用该添加剂的微乳化掺水柴油之外,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脂肪酸65~85%,二乙胺1~10%,甲醇≤15%,氯化钾1~5%,四氢呋喃1~10%;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时间可以是大约30分钟),即得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
然后按照下述的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其中:
取柴油50~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5~30%、水5~30%,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本发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方法,还包含有下述优选内容: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方法中还包含有下述内容,在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之后,还要制备十六烷值改进剂,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20~40%,环氧丙烷10~30%,丙酮5~15%,甲苯5~15%,二甲苯15~35%,硝酸盐≤10%;
之后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按照总重量百分比,取柴油50~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5~30%、水5~30%,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
再加入相对于上一步骤获得的中间产物总重量的0.02~3%的十六烷值改进剂,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本发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方法,还包含有下述进一步优选内容: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方法中,在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之后,之后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
按照重量百分比,取柴油50~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5~30%、水5~30%;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得到混合产物;
将上述混合产物、十六烷值改进剂、航空煤油按照下述的相对重量比例混合:十六烷值改进剂:0.05~0.15%、航空煤油:10~40%、上一步骤获得的混合产物:余量;然后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加入航空煤油的作用是:调节最终制成品的密度;调节最终制成品的凝固点;同时也对最终制成品的热值进行适度调整。
柴油的标准密度是830kg/m3~860kg/m3,乳化掺水后密度达到870kg/m3~880kg/m3(因为水的密度是1000kg/m3),此密度已超出柴油标准范围,因此,加入一定量的航空煤油,将其密度调至标准范围内,而其他各项指标又有所改进,又进一步加强了油品的稳定性,还降低了凝点,凝点可达-30℃,适合冬季燃用。
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到容器中搅拌均匀,即为成品柴油。该柴油具有稳定性高、马力大、启动性、燃烧性优良,经有关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各项指标合格(附有辽宁省技术监督局对该微乳化掺水柴油与未掺水国标柴油对比检测结果,具体请参见表1和表2)。另外,国标柴油与微乳化掺水柴油的热值、十六烷值对照表参见表3、表4。
表1:未掺水国标0号柴油质量指标(GB252-2000)
  项目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色度   ≤3.5   GB/T6540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2.5 SH/T0175
  硫含量/%(m/m)   ≤0.2   GB/T384
  酸度/(mgKoH/100ml)   ≤7   GB/T258
  10%蒸余物残炭/%(m/m) ≤0.3 GB/T268
  灰分/%(m/m)   ≤0.01   GB/T508
  铜片腐蚀(50℃,3h)/级 ≤1 GB/T5096
  水份/%(m/m)   痕迹   GB/T260
  机械杂质   无
  运动黏度(20℃)/(mm2/s) 3.8~8.0 GB/T265
  凝点℃   ≤0   GB/T510
  冷滤点/℃   ≤4   SH/T0248
  闪点(闭口杯法)/℃   ≥55   GB/T261
  十六烷值   ≥45   GB/T386
密度(20℃)、(kg/m3) 0.83   GB/T1884\GB/T1885
表2:乳化掺水后国标0号柴油质量指标(GB252-2000)
  项目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色度   ≤3.2   GB/T6540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2.5 SH/T0175
  硫含量/%(m/m)   ≤0.2   GB/T384
  酸度/(mgKoH/100ml)   ≤7   GB/T258
  10%蒸余物残炭/%(m/m) ≤0.3 GB/T268
  灰分/%(m/m)   ≤0.01   GB/T508
  铜片腐蚀(50℃,3h)/级 ≤1 GB/T5096
  水份/%(m/m)   实测   GB/T260
  机械杂质   无
  运动黏度(20℃)/(mm2/s) 3.8~8.0 GB/T265
  凝点℃   -30   GB/T510
  冷滤点/℃   ≤20   SH/T0248
  闪点(闭口杯法)/℃   ≥57   GB/T261
  十六烷值   ≥45.5   GB/T386
密度(20℃)、(kg/m3) 0.835   GB/T1884\GB/T1885
表3国标柴油与微乳化掺水柴油的热值对照表
  项目   热值
  国标柴油   10800kJ/mol
  微乳化掺水柴油未加热值改进剂   9400kJ/mol
  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热值改进剂   10810kJ/mol
表4国标柴油与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十六烷值对照表
  项目   十六烷值
  国标柴油   45(GB/T386)
  微乳化掺水柴油未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   37.5(GB/T386)
  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   45.5(GB/T386)
本发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柴油用添加剂、该柴油的制备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形成油包水的稳定结构,稳定性很好,可以经受各种可能的极端条件的考验。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热值高,马力大,启动性能好,十六烷值高。
本发明所对应的柴油用添加剂、该柴油制备工艺也很好的保证了此项技术的技术效果。其具有可预见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脂肪酸70%,二乙氨7%,甲醇12%,氯化钾6%,四氢呋喃5%;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到容器中搅拌均匀(约30分钟),即得到多功能乳化添加剂。
取柴油80%、多功能乳化添加剂10%、水10%,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后,按微乳化掺水柴油80%、航空煤油20%、十六烷值改进剂0.5‰的配比搅拌均匀即得到指标合格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油的密度为835kg/m3、闪点60℃(闭口)、凝点-34℃。
实施例2
脂肪酸80%,二乙氨4%,甲醇7%,氯化钾4%,四氢呋喃5%;
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到容器中搅拌均匀(约30分钟),即得到多功能乳化添加剂。
取柴油70%、多功能乳化添加剂15%、水15%,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后,按微乳化掺水柴油70%、航空煤油30%、十六烷值改进剂0.8‰的配比搅拌均匀即得到指标合格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油的密度为835kg/m3、闪点58℃(闭口)、凝点-33℃。
实施例3
脂肪酸85%,二乙氨4%,甲醇4%,氯化钾3%,四氢呋喃4%;
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到容器中搅拌均匀(约30分钟),即得到多功能乳化添加剂。
取柴油60%、多功能乳化添加剂20%、水20%,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后,按微乳化掺水柴油65%、航空煤油35%、十六烷值改进剂1‰的配比搅拌均匀即得到指标合格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油的密度为840kg/m3、闪点62℃(闭口)、凝点-3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微乳化掺水柴油也可分单项投入使用,生产工艺如下:
取柴油60%、水15%、脂肪酸15%、二乙氨2%、甲醇7%、四氢呋喃1%,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后,按该柴油的65%、航空煤油35%、十六烷值改进剂1‰的配比搅拌均匀即得到指标合格的微乳化掺水柴油。
实施例5
取柴油75%、水10%、脂肪酸10%、二乙氨1%、甲醇3%、四氢呋喃1%,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后,按该柴油的70%、航空煤油30%、十六烷值改进剂1‰的配比搅拌均匀即得到指标合格的微乳化掺水柴油。
实施例6
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脂肪酸65%,二乙胺5%,甲醇15%,氯化钾5%,四氢呋喃10%;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得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
实施例7
首先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脂肪酸85%,二乙胺10%,甲醇1%,氯化钾1%,四氢呋喃3%;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得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
实施例8
首先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脂肪酸85%,二乙胺10%,氯化钾1.5%,四氢呋喃3.5%;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得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
实施例9
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脂肪酸78%,二乙胺1%,甲醇≤15%,氯化钾5%,四氢呋喃1%;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得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
实施例10
使用实施例6~9之一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然后按照下述的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其中:
取柴油5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25%、水25%,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技术效果具体可以描述如下:密度约为0.838~0.851kg/m3;凝固点约为-7~-24℃,热值10610~10783kJ/mol。
实施例11
使用实施例6~9之一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然后按照下述的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其中:
取柴油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5%、水5%,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技术效果具体可以描述如下:密度约为0.829~0.846kg/m3;凝固点约为-17~-35℃,热值10680~10810kJ/mol。
实施例12
使用实施例6~9之一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然后按照下述的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其中:
取柴油72%、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4%、水14%,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技术效果具体可以描述如下:密度约为0.838~0.832~0.845kg/m3;凝固点约为-22~-34℃,热值10680~10810kJ/mol。
实施例13
取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然后按照下述要求继续配置效果更好的微乳化掺水柴油:
将上述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航空煤油按照下述的相对重量比例混合:十六烷值改进剂:0.15%、航空煤油:40%、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余量。
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30%,环氧丙烷20%,丙酮15%,甲苯5%,二甲苯25%,硝酸盐5%;硝酸盐为硝基甲烷或/和硝基乙烷。
使用实施例9所述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然后结合实施例10所述的微乳化掺水柴油作为原料之一配合航空煤油和十六烷值改进剂得到技术效果更好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时,其技术效果具体可以描述如下:密度约为0.841kg/m3;凝固点约为-34℃,热值10620kJ/mol。
结合实施例6~9之一、实施例10~12、实施例13制得的其他微乳化掺水柴油最终制成品的热值相对于上段所述的技术效果而言,其热值为前者的99.89%~101.8%;其凝固点在-35℃~-23℃之间;密度约为0.829~0.849kg/m3之间。
实施例14
取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然后按照下述要求继续配置效果更好的微乳化掺水柴油:
将上述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航空煤油按照下述的相对重量比例混合:十六烷值改进剂:0.05%、航空煤油:10%、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余量。
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20%,环氧丙烷30%,丙酮5%,甲苯15%,二甲苯20%,硝基甲烷或/和硝基乙烷:10%。
当使用实施例11所述的微乳化掺水柴油作为原料之一配合航空煤油和十六烷值改进剂得到技术效果更好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时,其技术效果具体可以描述如下:密度约为0.834kg/m3;凝固点约为-8℃,热值10810kJ/mol。
结合实施例6~9之一、实施例10~12、实施例14制得的其他微乳化掺水柴油最终制成品的热值相对于上段所述的技术效果而言,其热值为前者的99.91%~101.7%;其凝固点在-7.5℃~-29℃之间;密度约为0.827~0.847kg/m3之间。
实施例15
取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然后按照下述要求继续配置效果更好的微乳化掺水柴油:
将上述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航空煤油按照下述的相对重量比例混合:十六烷值改进剂:0.02%、航空煤油:10%、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余量。
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40%,环氧丙烷10%,丙酮11%,甲苯12%,二甲苯35%,硝基甲烷或/和硝基乙烷:2%。
其技术效果相对于实施例14而言要相对稍差一些,其中热值约为实施例14对应产品的99.15~99.88%,凝固点升高大约1~8℃;密度稍有降低但变化不明显。
实施例16
取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然后按照下述要求继续配置效果更好的微乳化掺水柴油:
将上述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航空煤油按照下述的相对重量比例混合:十六烷值改进剂:3%、航空煤油:10%、实施例10~12之一的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余量。
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40%,环氧丙烷30%,丙酮5%,甲苯5%,二甲苯15%。未用硝酸盐。
其技术效果与实施例13基本相当,热值降低到实施例13的99.97左右。

Claims (9)

1.一种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脂肪酸65~85%,二乙胺1~10%,甲醇≤15%,氯化钾1~5%,四氢呋喃1~10%,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中还包含有独立存在和使用的十六烷值改进剂;
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20~40%,环氧丙烷10~30%,丙酮5~15%,甲苯5~15%,二甲苯15~35%,硝酸盐≤10%;硝酸盐具体是硝基甲烷或/和硝基乙烷;
相对于由脂肪酸、二乙胺、甲醇、氯化钾、四氢呋喃混合组成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而言,另行单独存放的十六烷值改进剂的重量相当于前者的1/1500~3/5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异辛醇30%;环氧丙烷20%;丙酮10%;甲苯10%;二甲苯25%;硝酸盐5%,硝酸盐为硝基甲烷或/和硝基乙烷;
由脂肪酸、二乙胺、甲醇、氯化钾、四氢呋喃混合组成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的总重量和十六烷值改进剂的重量这二者的重量比比值为:600~33。
3.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的微乳化掺水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中含有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和十六烷值改进剂;所述掺水柴油的各组成部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柴油50~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5~30%,水5~30%;其中:
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脂肪酸65~85%,二乙胺1~10%,甲醇≤15%,氯化钾1~5%,四氢呋喃1~1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中还含有重量百分比0.02~3%的十六烷值改进剂,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20~40%,环氧丙烷10~30%,丙酮5~15%,甲苯5~15%,二甲苯15~35%,硝酸盐≤10%。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中的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
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异辛醇30%;环氧丙烷20%;丙酮10%;甲苯10%;二甲苯25%;硝基甲烷或/和硝基乙烷:5%;
由脂肪酸、二乙胺、甲醇、氯化钾、四氢呋喃混合组成的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的总重量和十六烷值改进剂的重量这二者的重量比比值为:600~33。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中还含有航空煤油,其含量占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总重量百分比的10~40%。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脂肪酸65~85%,二乙胺1~10%,甲醇≤15%,氯化钾1~5%,四氢呋喃1~10%;在常温下,将上述配比依次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得到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
然后按照下述的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制备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其中:
取柴油50~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5~30%、水5~30%,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方法中还包含有下述内容,在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之后,还要制备十六烷值改进剂,所述十六烷值改进剂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满足下述要求:异辛醇20~40%,环氧丙烷10~30%,丙酮5~15%,甲苯5~15%,二甲苯15~35%,硝酸盐≤10%;
之后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按照总重量百分比,取柴油50~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为5~30%、水5~30%,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
再加入相对于上一步骤获得的中间产物总重量的0.02~3%的十六烷值改进剂,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的制备方法中,在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和十六烷值改进剂之后,之后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微乳化掺水柴油:
按照重量百分比,取柴油50~90%、微乳化掺水柴油添加剂1为5~30%、水5~30%;在常温下依次将上述加入到容器中搅拌至彻底透明得到混合产物;
将上述混合产物、十六烷值改进剂、航空煤油按照下述的相对重量比例混合:十六烷值改进剂:0.05~0.15%、航空煤油:10~40%、上一步骤获得的混合产物:余量;
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所述微乳化掺水柴油。
CN200910012761.8A 2009-07-28 2009-07-28 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柴油用添加剂、该柴油的制备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7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2761.8A CN101967411B (zh) 2009-07-28 2009-07-28 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柴油用添加剂、该柴油的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2761.8A CN101967411B (zh) 2009-07-28 2009-07-28 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柴油用添加剂、该柴油的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7411A CN101967411A (zh) 2011-02-09
CN101967411B true CN101967411B (zh) 2014-02-12

Family

ID=43546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1276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7411B (zh) 2009-07-28 2009-07-28 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柴油用添加剂、该柴油的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7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0552B (zh) * 2011-03-08 2012-11-21 永州锦溁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柴油添加剂
CN103320186B (zh) * 2013-06-27 2015-11-25 西北民族大学 生物基甲醇汽油动力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91766A (zh) * 2017-06-19 2023-10-17 刘政吉 一种燃油催化氢氧液及其应用
CN107828452A (zh) * 2017-10-27 2018-03-23 苏阳 环保促燃的柴油添加剂
CN107653012A (zh) * 2017-10-27 2018-02-02 苏阳 节能环保高效促燃柴油添加剂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88A (zh) * 1993-01-04 1994-08-17 英特卫普有限公司 粘性烃在水性缓冲液中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41A (zh) * 1994-03-02 1994-10-19 刘冠中 燃烧炉高效助燃除焦脱垢添加剂
CN1149618A (zh) * 1995-11-08 1997-05-14 肖利平 柴油乳化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429886A (zh) * 2003-01-25 2003-07-16 李宇翔 环保节能掺水柴油添加剂
CN101381632A (zh) * 2007-12-22 2009-03-11 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 甲醇柴油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8167A1 (en) * 1998-09-14 2002-07-11 The Lubrizol Corporation Emulsified water-blended fuel composi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88A (zh) * 1993-01-04 1994-08-17 英特卫普有限公司 粘性烃在水性缓冲液中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41A (zh) * 1994-03-02 1994-10-19 刘冠中 燃烧炉高效助燃除焦脱垢添加剂
CN1149618A (zh) * 1995-11-08 1997-05-14 肖利平 柴油乳化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429886A (zh) * 2003-01-25 2003-07-16 李宇翔 环保节能掺水柴油添加剂
CN101381632A (zh) * 2007-12-22 2009-03-11 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 甲醇柴油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7411A (zh) 201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7411B (zh) 微乳化掺水柴油、该柴油用添加剂、该柴油的制备工艺
CN100487088C (zh) 清洁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35560A (zh) 一种甲醇柴油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91747C (zh) 一种m80~m90、e80~e90醇基车用燃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46288B (zh) 改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9610A (zh) 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甲醇汽油
CN101544915A (zh) 甲醇基车用清洁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9249B (zh) 醇基燃料改性剂、增强剂、经改性与增强的醇基液体燃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4726149A (zh) 一种生物基甲醇汽油复合助剂及生物基高比例甲醇汽油
CN102766490A (zh) 一种复合生物柴油
CN102925224B (zh) 一种b5生物柴油调和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0442A (zh) 一种高标号环保无铅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9611A (zh) 一种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1182B (zh) 一种多元配方组合的生物燃料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6395A (zh) 一种以地沟油为主配制成的柴油锅炉用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244668C (zh) 无烟煤炼焦用煤及由该煤生产的焦炭和该焦炭的生产方法
CN101177636A (zh) 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
CN101085928A (zh) 碳氢油及其制法
CN100410353C (zh) 一种乙醇柴油混合燃料
CN107641329A (zh) 沥青路面用环保温拌复配改性沥青、改性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67346B (zh) 一种高清试验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6304A (zh) 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CN100467569C (zh) 依据远红外线工艺制成的生化乙醇、生化燃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0516179C (zh) 生物燃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7954A (zh) 醇基h2o甲醇复合汽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