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6868B - 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及其房屋的沉浮方法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及其房屋的沉浮方法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66868B CN101966868B CN200910060115.9A CN200910060115A CN101966868B CN 101966868 B CN101966868 B CN 101966868B CN 200910060115 A CN200910060115 A CN 200910060115A CN 101966868 B CN101966868 B CN 1019668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e
- floating
- platform
- water
- buoyancy a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或房屋是基于有下开口浮仓的浮体平台可靠的独立稳定性为基础,具体是,稳定浮体平台的下开口浮仓(7)至少为0.4米以上深度,下开口浮仓(7)至少包括从内至外三圈及其三圈以上的环形浮,各圈的环形浮仓之间实质相互独立而互不交错,相互独立即浮态时互不直接通气,中部环形浮仓(48)及外部环形浮仓(49)至少分别有6个分段且实质相互独立的浮仓(7),各环形浮仓之间适合以等距或大致等距的环形基脚(3)间隔分布。继而用途还包括水陆两可的常规房屋借助浮体的稳定潜水功能而扩展减灾能力,概念性的减灾房屋全面涉足了物理性天灾的空白减灾领域;还顺便解决房屋下地桩平时的自沉降缺陷;以及顺便解决水陆可变房屋的平民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随着全球性气候趋于恶化,除地震外,各种巨型风暴及洪涝也是天灾之首,并且可确认大部分物理性天灾都与房屋有关,本案涉及了低层房屋应对物理性天灾时如何有限地减轻破坏损失,故本案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上下开口浮体平台的独立稳定性,同时作为独立的上下开口浮体的平台本身也涉及用途。
技术背景
一方面对于船式多功能浮体平台大家有相关所了解,但现有下开口浮体的平台还没有发现实际运用,其原因只能是下开口浮体固有的不稳定性问题。
另一方面,虽然俄罗斯已有漂浮并可潜水的锥形体结构的房屋运用,但圆锥形体的潜水房屋明显是借助钢化结构而不是普通意义的低层房屋,而且还没迹象表明其潜水房屋是利用了下开口浮体的基础上进行潜水,而以有下开口浮体的常规房屋去实现潜水的稳定性是困难重重。
又一方面,目前人们对近半数的物理性天灾仅能设法使人员廻避。
再一方面,已知专利申请200810045682.2为水陆可变房屋,其低层房屋的水陆状态都可单独使用,低层的水陆可变房屋减灾本是以减震为基础,但还没能实现有限应对大部分物理性天灾。其低层的水陆可变房屋实际是有一体上下开口浮体的平台为基础,主要特点是陆基房屋实现了在水中有足够的浮力,使用中可保证在陆基水池中意外下沉时的人员安全,并可用水陆两种状态可变地应对极限地震;由于其低层房屋可为钢筋混凝土浇铸而较结实,又很经济且用途潜力大;【0005】后继的专利申请2008100456841为水陆可变房屋的布局,说明了水陆一体房屋漂浮的基本进排气控制方法,但房屋浮仓布局的稳定性几乎失败,进而还可在基脚中添实泡沫而实现稳定性的补救。由于有下开口浮仓的浮体漂浮时一般是不稳定的,尤其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时,往往稳定还需要借助外围的辅助浮体,实际中这种浮体的独立稳定还难于肯定。
再则,上述低层的水陆可变房屋用于应对极限地震时的结构成本还未平民化。
其次是,上述水陆可变房屋的陆基状态利用地桩减震遗留的不稳定性问题是,在于简易的地桩平时的自沉降特性是注定的,就导致房屋在地面上自沉降的不可逆转性,当大地震时沉降减震就基本失效了;在专利申请200810045915.9以及专利申请200810045682.2中均有上述地桩不稳定性问题。
发明内容
在上述技术领域及背景的基础上,本发明为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及其房屋的沉浮方法及其用途,水陆两可的稳定房屋即水陆可变房屋,范围是包括独立的浮体平台,还包括载体下的一体下浮体平台或房屋下的一体浮体平台;所述沉浮是在漂浮与潜水功能之间;所述用途包括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的用途,以及水陆两可的稳定房屋的减灾用途,房屋有限的减灾用途的范围包括大部分物理性天灾。
本发明解决的基本问题及目的是,实现有下开口浮仓的浮体平台可靠的独立稳定性为基本目的;继而,除浮体平台及其载体的运用外,运用还包括水陆两可的常规房屋借助浮体的稳定潜水功能而扩展减灾能力;重点是以水陆两可的常规房屋的潜水功能继续应对物理性天灾的减灾空白领域;还顺便解决房屋下地桩平时的自沉降缺陷;以及顺便解决水陆可变房屋的平民化。
本发明总体总构思是,将有下开口浮仓的独立浮体平台的稳定性作为基本问题解决,在此基础上再分别运用于载体浮体平台或有一体下浮体平台的房屋,由于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或房屋虽可两用,但浮体平台的运用广义性决定了浮体平台必须先重于稳定浮体的前提,进而在实践中发现基本稳定浮体的独立浮仓分布确有特定规律,再以泡沫浮体作为备用而使稳定浮体达到安全级别。进而稳定浮体平台可用于各种载体运用,而水陆可变房屋可借助稳定的潜水功能而向广泛的有限减灾功能扩展。
与本案直接相关的已知水陆两可的浮体平台及其房屋的相关特点具体如下;
已知: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范围是包括基本的浮体平台,或载体下一体的下浮体平台,或房屋下一体的浮体平台,浮体平台基本的结构是以地板及圈状的基脚作为下开口的浮仓构件为主,基脚本身也可以是浮仓构件,下开口浮仓除下开口外的其它面本身不透气也不透水,下开口的浮仓可以是内外多个独立浮仓的集合体;浮体平台或下开口浮仓的上平面或平剖面包括除三角形以外的整体几何形布局,几何形中的圆形也包括椭圆或近似的椭圆或几十个棱面构成的等效圆形;其下开口的浮仓与水面可密封空气使浮体平台是可在水中以漂浮及半浮的状态单独使用;或者浮体平台可坐落于地面上单独使用;或者浮体平台可在水中或陆地上都可实现水陆状态之间的转换;符合通航条件时可用水基浮态实现迁移;其浮体平台本质是可脱离地基的整体独立浮体结构,浮体平台可脱离地基的鉴别是在有水时浮体平台可稳定脱离地基而独立。
已知:上述浮体平台或房屋可以选择的常用辅助结构及相关结构包括有:浮体平台的周围可固定有帮助平衡并防水的塑料或橡胶泡沫浮体,泡沫浮体表面可以有水泥层;或浮体平台上有可控的加气管及可控的排气口经地板分别与下开口的浮仓空间相通;或下开口的浮仓下的地基中有竖立而可以相对活动支承的地桩;或浮体平台的外延板经共同承重的弹性体而定位于房基周围的地面上,弹性体尤其包括充气轮胎或填实的废橡胶外胎;或浮体平台上部经拉索锚固定于地面上或水底;或浮体平台下的下开口浮仓位于保水地基中或凹地基中时,还可有不间断水源的情况。
已知:上述陆基状态的浮体平台或房屋本质是在有水时允许脱离地基的情况包括:浮体平台的下开口的浮仓活动地位于硬基坑中,或浮仓活动地位于低洼处的岩石上,或浮仓活动地位于低洼处的竖立而可以相对活动支承的地桩上,或者浮仓基脚活动位于水体旁的岩石岸边;或者基脚活动位于碳渣即煤渣为主的基坑中,碳渣还可以是轻炉渣类替代;在沼泽中或沙地中的浮体平台或房屋至少只需清水浮力而脱离沼泽或沙地的平面。
在上述的已有相关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本案完整的基本方案如下;
根据上述已知的浮体平台,进而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的特征是(参考图1至9),所述浮体平台的下开口浮仓7至少为0.4米以上深度,都为下开口浮仓7的集合体至少包括从内至外三圈及其三圈以上的环形浮仓,各圈的环形浮仓之间实质相互独立而互不交错,相互独立即浮态时互不直接通气,中部环形浮仓48及外部环形浮仓49至少分别有6个分段且实质相互独立的下开口浮仓7。各环形浮仓之间适合以等距或大致等距的环形基脚3间隔分布。进而还在于4个相邻的独立下开口浮仓7至少需共用一根主加气管4,其中包括每个独立浮仓各自使用一根主加气管4的情况,底层的地板2上还有排气口12及气塞57。当房屋顶部相对较宽时房屋顶部可视为浮体的平台面。
→由于采用多圈环多隔的独立浮仓,故独立浮仓相互间不串气而使浮体平台保持整体的独立稳定性;并且适当的基脚数量可避免重量负担,适当的重量而使浮体平台有发挥稳定性的宝贵平衡余量;进而有限数量的独立浮仓便于统一用较少的进气管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基本方案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的进一步的特征是(参考图1至2),所述浮体平台外围的上沿还有一周一体的浮仓壁26,地板2与基脚3及浮仓壁26构分别成深度至少为0.4米以上的上开口浮仓,上开口浮仓除上开口外的其它面本身不透气也不透水。→由于采用0.4米以上的上下开口浮仓表明专用的稳定浮体结构;其浮仓壁26可为房屋的外墙体。
根据上述基本方案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进一步的特征是(参考图2),所述浮体平台可属于房屋1,房屋的基脚3下有可相对房屋活动而竖立于可保水地基8中的地桩13,地桩13固定于有水泥暂稳层39的可保水地基8中,用于平时维持地桩13稳固的水泥暂稳层39在可保水地基8的表层。→由于采用水泥暂稳层抵消简易地桩平时的自沉降特性,使简易地桩平时不发生自沉降,只有大地震时才能启动地桩的沉降综合性减震效应。
根据上述所有方案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进一步的特征是(参考图12至13),所述的浮体平台可属于房屋1,房屋下的基脚3位于凹形地基8中主要有碳渣19即煤渣,房屋底层的地板2中部还有与基脚齐深的碳渣口28,碳或煤渣的块体表面可包裹有类似水泥或塑料的加强层;并且房屋一层的房梁外延板31经共同承重的橡胶21而定位于房基周围的地面上,橡胶可以是充气轮胎或填实的橡胶或弹簧。→由于强调仅采用碳渣与橡胶共同支承房屋重量,使水陆可变房屋节省了地桩也能良好地抗震;又由于水陆可变房屋具有了稳定浮体平台为基础,即使陆基的可变房屋出现倾斜也可用水基状态校正。
根据上述所有方案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进一步的特征是(参考图10),所述的浮体平台上部至少有可运用的平台面,浮体平台27下部固定有若干活塞装置52,活塞装置52的活塞杆53就是可上下伸缩的竖向地桩53。→由于采用活塞杆为地桩,使得浮体平台具备了随时在浅水驻留而提高抗风浪的能力,并且活塞杆地桩基本可以省去自动伸缩控制。
根据所有方案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进一步的特征是(参考图1至3),所述浮体平台27的基脚3的内或外围下部至少固定有一周用于挡气的护裙35;护裙即挡气垫或挡气板。→由于采用护裙以避免浮体平台因短时的严重倾斜而跑气或串气,以提高抗风浪能力。
根据所有方案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进一步特征是(参考图12至17),所述1浮体平台可为常用的圆体结构的单元型房屋1,一层房间38平剖面的墙体为两至三环的轮辐形分布结构,墙体间主要是房间,房屋中部为天井20或内室20,地板下的基脚3也为轮辐形分布。所述常用的圆体结构房屋1是除正柱形圆体及倒斜形圆体之外的圆体结构,包括常用的圆穹形体或圆锥形体或阶梯形圆体或斜梯形圆体,斜梯形圆体与圆锥形体的区别在于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时的锥度力学突变效应而划分。所述常用的圆体的平剖面的圆形还包括椭圆或近似的椭圆或几十个棱面构成的等效圆形,一般以10度的锥度为界,需注意所述常用的圆体结构大致与常见的船体结构相反以尽量使重心低。→由于房屋采用常用的圆体,其自身平衡能力教好.抗震强度最大,材料最少,容积及浮体排水量最大,重量最轻,尤其是采用钢筋围而加固最有利。
根据所有方案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进一步的特征是(参考图18至20),所述的浮体平台可为房屋1,房屋的层间窗户至上下层楼板之间也是一周至少为0.4米以上的上下开口浮仓构件,其上下开口浮仓构件除上下开口外,其它面本身不透气也不透水。→由于各楼板采用了上下开口浮仓构件,使得上下开口浮仓在沉浮中的门窗明显漏水时,可启动各上下开口浮仓以基本辅助房屋维持平衡的机制。
根据所有方案的进一步方案是,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由于平台面可做成弧形面,故涉及用途尤其包括,水面半固定调角的聚光发电平台,用于可聚雨水的弧形台以及同时用于咸水湖面或海面产蒸溜水的可调聚光台,水面半固定式调角的巨型天文望远镜。→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成为浮体中的新成员。
根据所有方案的进一步方案是(参考图18至20),含有稳定浮体平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房屋的稳定沉浮方法是,房屋为常用的圆体结构,房屋外圈的每层楼板与上下的墙壁之间均分别构成上下开口的浮仓结构,外圈墙体上的其它门窗及通气口都能防漏水,为内圈密封浮仓的房间18墙体是坚固而耐水压并防水,房屋顶层中部浮仓为能密封的专用小屋36,专用小屋36与下部的房间18之间以可开启的密封仓盖30相通,所有外围相应上下房间的上下开口的浮仓构件分别以第一连通管25使空气压力一致,受高处的第二连通管15控制的外围房间都用于潜水或上浮过程中的受控平衡体,各下开口的浮仓经联通管22与专用浮仓中的枢纽阀34相通;潜水时从下至上逐层而平衡地控制进水而排气,潜水实现后再初步上浮而恢复深度半潜状态时,将房屋中层开放式下开口浮仓的压缩空气释放到房屋上部的开放式下开口浮仓中,之后,从深度半潜状态继续上浮时的进气而排水过程可为常规的手段,继续上浮时的过程是从上至下逐层而平衡地控制进气而排水。→由于含有稳定浮体平台的常规房屋具备了潜水能力,使得稳定漂浮或潜水的普通房屋向有限应地应对大多数物理性天灾而扩展。
含有稳定浮体平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房屋的用途是有限减灾,除已知实现的减震防灾用途外,由于可变房屋采用了稳定沉浮而可潜水的功能,进而还可利用转移或潜水的房屋应对火山爆发或高温的火山灰;或利用潜水而悬浮的房屋应对核打击或巨型陨石撞击的机制;或利用潜水的平台应对或龙卷风或海啸,其中应对海啸方向还有一小型分流堤坝。→至此几乎全部物理性天灾人们都可涉及以减轻损失,尽管偏于形式上的实现,但每一小步都表明虽天灾不可能灭但不能阻止人们的减灾的努力;人们为应对物理性天灾已跨出了完整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是防灾减灾的软硬件,第二步是现有大多数已实现的天灾预告,而第三步就是灾后实施救灾。就抗旱减灾为例,人工降雨就是已实现的较为成功的实例。
附图说明
图1.有上下浮仓的稳定浮体平台的剖面图
图2.可变房屋下稳定浮体平台的局部剖面图
图3.圆形基本下开口的浮仓的平剖面图
图4.多环圆形下开口的浮仓的平剖面图
图5.椭圆形基本下开口的浮仓的平剖面图
图6.多环椭圆形下开口的浮仓的平剖面图
图7.方形下开口的浮仓的平剖面图
图8.八角形下开口的浮仓的平剖面图
图9.棱形下开口的浮仓的平剖面图
图10.有活塞地桩的稳定浮体平台的平剖面图
图11.运用性稳定浮体平台的剖面图
图12.仅位于碳渣池中的可变房屋立的向剖面结构图
图13.房屋的底层房间平面布局图
图14.有地桩的可变房屋的剖面图
图15.地桩在基脚下的布局图
图16.圆体可变房屋的立向平面效果图
图17.可变房屋的俯视图
图18.可变房屋下沉而半潜时的状态图
图19.可变房屋深度半潜时的状态图
图20.可变房屋悬浮于水下时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
房屋1 地板2 基脚3 加(进)气管4 塑料或橡胶的泡沫浮体5 钢索6下开口浮仓7 地基或基坑8 水面或水体9 锚体或拉索稳定锚10 护仓11排气口12 地桩13 连通管15 挡水板16 房间或专用浮仓18碳渣或煤渣19 天井或内室20 轮胎或橡胶21 联通管22 储气瓶23 气阀24连通管25 外墙体或浮仓壁26 平台或浮体平台27 碳渣口或检查口28 楼梯29密封仓盖30 房梁外延板31 平台面32 限流口33 枢钮阀34护裙或挡气垫或挡气板35 顶层专用小屋或密封浮仓或逃生浮仓36 中层房间37一层房间38 水泥暂稳层39 密封仓门41 楼板加强筋42 隔水坝43广阔水面44 内墙45 隔墙46 内圈或内部浮仓47 中部浮仓48外部浮仓49 气管50 活塞缸51 活塞装置52 活塞杆或活塞地桩53 地桩脚板54信号线55 气囊56 气塞57 辅助浮体58
具体实施例一
为实现水陆两可的浮体平台独立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是在浮体平台的基础上,采用三圈至五圈及其以上环独立的环形浮仓且每环有6个分段的独立浮仓的稳定浮体的平台方案,解决的问题是浮体平台的独立稳定性。
如图1中a及b为稳定浮体平台的剖面图所示,是有下开口浮仓7的稳定浮体平台及位于地板2上下的有上下开口浮仓的稳定浮体平台,其地板2同时也可以是平台面32;如图2为可变房屋下稳定浮体平台的局部剖面图所示,表明除图1a及图1b中有单独的浮体平台27外,浮体平台也可以是房屋1下的一体浮体平台27,房屋的外墙体26可为一周浮仓壁26;或在图11中浮体平台也可以是载体下一体的浮体平台27。由于水陆两可的浮体平台的已知基本特点已在基本方案中已有说明,故为避免繁琐,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及房屋的共同特点就免于重复,下述将补充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及房屋其它相关结构后再进入浮体平台稳定性的正题。
上述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的上下开口浮仓的深度一般至少为0.4米以上,0.4米表明了稳定浮体平台是专用的稳定浮体结构而非偶然。当然下开口浮仓如夹杂下封闭或全封闭的浮仓时主要还是以上下开口的浮仓空间为主,由于是专设的浮体平台,故浮体平台27上应有可控的加气管4及可控的排气口12经地板分别与各下开口的浮仓7相通,其加气管可以是普通加气管,也可以是图中所示的专用加气管4。
上述浮体平台可以选择的常用辅助结构及相关结构包括有:浮体平台27的基脚3下至少固定有一周用于挡气的护裙35;护裙即相对有柔性的挡气垫35或挡气板35,由于采用护裙以避免浮体平台因短时的严重倾斜而跑气及串气。浮体平台27周围浮仓壁26外固定有帮助平衡并防水的塑料或橡胶泡沫浮体5,泡沫浮体5表面可以有含纤维的水泥层;或者浮仓壁26为复合的护仓11,复合的护仓11中有防水且加固的泡沫5;使得浮体平台尤其是需潜水房屋解决了泡沫浮体潜水而抗高水压的结构强度问题。单纯的浮体平台27的周围可以固定有挡水板16以防风浪。
稳定浮体平台一般可着陆于固定的地桩上,而流动浮体平台为便于随时在浅滩上由浮态转为半浮或陆基状态,可采用携带可伸缩的地桩,如图10为有活塞地桩的浮体平台的平剖面图所示,浮体平台27有可运用的平台面32,其平台面32同时也可是地板2,浮体平台27中的地板2下固定有若干活塞装置52,活塞装置52的活塞杆53就是可上下伸缩的竖向活塞地桩53,多个活塞缸51的气管50可以同时直接与加压装置相连,由于加压时各活塞缸51的气压总是均衡的,再以简单的人工辅助即可实现陆基浮体平台的平衡。由于采用活塞杆为地桩,使浮体平台具备了在浅滩时缺水而驻留的能力,并且采用的活塞杆地桩基本可以省去自动伸缩控制。采用活塞杆为地桩的大型稳定浮体平台可以是多个分体浮体平台经软或硬连接的集散体。活塞杆地桩也可与钢索锚件共同使用,使得浮体平台具备了随时在浅水停泊而提高抗风浪的能力。
还在图10及图3中,由于独立的浮仓7较多,能减少加气管数量的结构例如,浮体平台27的可控的加气管4位于相邻的4个独立浮仓之间的基脚3中,并且加气管4可以人工辅助转动而加气,如此独立浮仓7的数量可大致是加气管的4倍,而加气管4完全可以受加气的气动力而自行旋转,一根加气管4旋转中可同时给4个独立浮仓均衡加气,而排气过程可相逆或排气管各自单用也可。实际中还可采用与旋转加气管4原理类似的结构,比如将受主加气管气动力而自行旋转的分配气阀组的分配机构设于4个分支加气管的中部,或者以4个分支加气管与相应的可控的单向分配气阀组连接主加气管。上述三种减少加气管数量的机构都是可行的。
含浮体平台的载体与含浮体平台的房屋可以没有严格的区别。如图11是运用性稳定浮体平台的剖面图所示,这是主要用于广阔水面的运载浮体平台27,整个浮体平台27可以用水泥现浇,浮体平台27上有可封闭的房间18或浮仓18,而房间或浮仓的顶部又是运用平台,房间18也是备用的封闭浮仓18,故浮体平台27主要还是以上下开口的浮仓空间为主,单层的房间或浮仓18可以是双层乃至多层,增加层数以加强浮体结构强度,密封仓门41及密封仓盖30是可保证房间漏气时可关闭以防意外沉没。有泡沫的护仓11是常备的平衡浮体,添满泡沫的护仓11也是防止撞击的缓冲体。这种稳定浮体平台一般在广阔的水面抗风浪时,可利用周围的下开口浮仓的吸力而确保后备平衡,可使下开口的浮仓7中的空气一般大部分尽量释放以便获得低重心的良好平衡性,而抗巨浪时最好使稳定浮体平台处于深度半潜状态,以至于为抗巨浪或潜水作业时还可将稳定浮体平台借助多个气囊式浮体而直接潜于浅海中或悬浮于深海的浅水面下。
本具体实施例解决问题的的正题是浮体平台的独立漂浮稳定性,如图3至图9中为稳定浮体平台不同几何面的下开口的浮仓的剖面图所示,是除三角形以外的基脚几何形布局,主要反映稳定浮体平台的各种几何面最少需要的环形浮仓布局,重点是稳定性最好的广义圆形体,其共有特点是,浮体平台27的浮仓7至少包括内中外三圈至五圈及其以上的环形浮仓,内中外三圈分别是47及48及49,三圈至五圈以上的环形浮仓可等效于三圈的环形浮仓,至少有三圈的环形浮仓之间实质相互独立而且实质互不交错,中部浮仓48及外部浮仓49至少分别有6个分段且实质相互独立的浮仓;除内圈或内部浮仓47之外,各环形浮仓之间一般是按等距或大致以等距的环形基脚3间隔分布,而内圈或内环形浮仓47的要求较低,当浮仓环形较多时内圈或内环形浮仓的间隔分布也最好保持一致。三圈的环形浮仓有基本稳定的浮仓,通常4圈的环形浮仓就具有良好的可靠稳定性。一般单间屋面积范围的小型浮体平台采用三圈为下限,而相对大于单间屋面积的浮体平台采用四至五圈为下限,超大的浮体平台相应增加为宜,如此在知道稳定浮体平台的环数下限时就可用最少的基脚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同理至少有6个分段的独立浮仓也应随环形浮仓增大而增加分段,大致为8--18段范围为宜。再例如图3中,由于最小的小型浮体平台采用三圈为下限,又由于4个相邻独立浮仓至少需共用一根主加气管4而均衡加气,故最小的稳定浮体平台至少要有4根主加气管与各下开口浮仓相通,如此可做到以有限数量的主加气管便于统一用进排气进行控制,当然,所述4个相邻独立浮仓至少需共用一根主加气管也包括每个独立浮仓各自使用一根主加气管的情况。
由于采用多圈环多隔的独立浮仓,因独立浮仓相互间不串气而使浮体平台保持整体的独立稳定性;并且适当的基脚数量可避免重量负担,适当的重量而使平台浮体有发挥稳定性的宝贵平衡余量。还在于有限数量的独立浮仓便于统一用较少的进气进行控制;最后再以浮体平台周围固定的泡沫浮体作为后备安全平衡浮体就很可靠了。上述特点是采用钢筋混凝土为浮仓的主料实践时总结的结果,对采用其它材料也是重要的借鉴。
当用于有开放及密闭组合的水下潜水减压停留仓时,由于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比水陆两可稳定浮体房屋的重心低,故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的稳定漂浮或潜水稳定性显然会更好,或稳定浮体平台的潜水手段更简单,故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潜水时只要有石锚10或气囊56以帮助,再大致是按从下至上进水而排气,而上浮时是从上至下进气而排水即可,具体平衡问题可参照具体实施例四说明的房屋潜水;当可潜水的浮体平台的进出密封过渡舱口在底部时,可以实现有开放及常闭组合的水下潜水减压停留仓,其开放的浮仓可以是浮体平台基脚位置作为开放性浮仓,进出的密封过渡舱口在底层的地板位置。
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由于能够移动及可机动沉浮地潜水,故涉及用途范围可包括,可以分别是移动码头或运输平台,设备平台,施工平台,可潜游击军事平台,预留救身平台,迁徙旅游及难民平台,地理探险考察中转永久平台,远洋小岛礁的水空永久转移平台,远洋岛礁流动开发平台,岛礁主权标志性大型建筑平台,洋漂运冰专用平台,临时物资集散平台,应急桥及备用平台,流动水能或动力发电平台。
当水陆两可的稳定的浮体平台上部为抛物弧形面形状而可浮于水面上时,可利用下开口浮仓有限地调节浮体的倾斜角,故可用于水面半固定调角的聚光发电平台,用于可聚雨水的弧形台以及同时用于咸水湖面或海面产蒸溜水的可调聚光台,或用于水面半浮半固定式调角的巨型天文望远镜。
当水陆两可的稳定的动力浮体平台有锚体及水面辅助浮体而可潜水时,可用于浅水及欠水及潜水及打捞平台,海产及海矿多用平台。
以钢筋混凝土的浮体平台廉价而可常备,当有动力的水陆两可的稳定的浮体平台用于治淤平台时,可利用浮体平台擅长浅水作业的特点,可利用下开口浮仓的基脚顺水流而挠动泥沙而清淤;或以导流作用排沙而定点治理低流速的浅河道;还可一边利用河水发电,再利用电能以专用设备进行机械清淤。
由于以钢筋混凝土的浮体平台廉价而可常备,又擅长浅水沉浮作业,故可用于防洪时临时导流,及防洪或蓄洪时的临时快速截流,及蓄洪基地的临时顺流槽欠水动力平台;由于防洪主要是蓄洪及排洪能力,当浮体平台用于配合季节河蓄洪时,可利用的优点是浮体平台的可移动性而区别于普通水闸。
当以钢筋的混凝土浮体平台用于电站截流时,是在主河口与临时溢流口之间进行置换式截流,具有快速而可靠的特点;而浮体平台与船形浮体相比,主要是有快速沉水的优势,其笨重的浮体平台可用绞车进行控制。
具体实施例二
水陆可变房屋的一般原理是已知的,就不重复了,由于可变房屋具有了稳定浮体平台为基础,故又可衍生出一种以用陆基为常态的可变抗震房屋,解决的问题是水陆可变抗震房屋可省略地桩支承的经济性。如图12中为仅位于碳渣池中的可变房屋的立向剖面结构图所示,其房屋1可为三层,其房屋1位于陆地上的地基坑中8,在房屋1底层的中下部实际是一体的稳定浮体平台,可独立于凹地基之上与房屋一体的浮体平台只需碳(煤)渣19支承于地基8中,并且房屋二层的房梁外延板31经共同承重的添实的轮胎21而定位于房基周围的地面上。房屋底层38的地板2上有加气管4及排气口12与下开口浮仓7相通,为增强碳(煤)渣19的强度,所述碳(煤)渣19的块体表面可有包裹增强的水泥层或塑料层;碳渣及轮胎都是抗震体,其中碳渣在抗震中将被压缩,但地震后将房屋以水浮起而再在碳渣口28添加碳渣或将被压粹的碳渣替换掉。
为保证房屋的结实及其以构造辅助稳定,房屋最好采用常用的圆体,典型的是采用斜梯形圆体时上部一般可有0--10度范围的内倾角,其房屋的内部如图13为房屋的底层房间平面布局图所示,单元型房屋1平剖面为圆形,一层房间38的外墙或浮仓壁26与内墙45构成两至三环的轮辐形分布结构,墙体与隔墙46间是一层房间38,房屋中部为天井20或内室20,天井20或内室20的地板2中部有碳渣口28,地板2下的基脚也为轮辐形分布。地板2中还有4处加气管4及7处排气口12及气塞。由于房屋采用常用的圆体,其平衡能力最好;尤其是采用钢筋围而加固最有利;圆体使浮仓的容积及浮体排水量最大,而材料最少,重量最轻;而采用普通模板标件构成的弧形建筑工艺实际也简单。
上述是廉价以陆基为常态的水陆可变房屋,此外作为可变房屋可选用的结构还包括:环形基脚可固定一周保证房屋动浮态时可靠性的挡气垫或挡气板,即空气护裙;房屋下部的四周一般有泡沫浮体5,泡沫浮体表面可以有水泥或防火材料;此外其房屋还可包括位于可以保水的地基8中或有不间断水源的情况。如此上述陆基房屋如加水时而可从陆基→半浮→浮态转变,转变后的漂浮房屋在已知专利申请技术中有相关说明,即加水时相当于同时加气而漂浮,相反放水或放气时相逆而着陆,半浮或浮态时的特点是其水基浮态时下开口浮仓中包括有水面密封的气体,其半浮状态时也是有水的陆基状态,相关情况还可参考具体实施例三实现。
本实施例在常规水陆可变房屋的基础上,强调了浮仓下只采用碳(煤)渣的情况,由于可变房屋具有了稳定浮体平台为基础,即使陆基的可变房屋出现倾斜也可在转变为水基状态后加碳(煤)渣而校正,故可以省掉成本高而技术性复杂的地桩。又采用在房屋二层的房梁外延板经共同承重的橡胶而定位于房基周围的地面上,以弥补抗震余量及陆基房屋的足够支承强度及稳定性。有效软固定时还可防水患,相关可变房屋防其它灾害可参考具体实施例四。综合的技术措施使家常房屋也可实现经济而实用的水陆可变房屋。实际上各种水陆可变房屋都可以陆基为常态减震,因为根据钢筋混凝土的房屋的最高减震能力可达9度标准,故有缓冲基础的陆基的可变房屋理想的最高减震能力均可实现9-10度的减震能力,而水基的可变房屋实现9-11度的减震能力也有了原始的依据。
具体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针对以前水陆可变房屋下的地桩有自沉降特性缺陷的问题,而采用有混凝土暂稳层抵消简易地桩平时的自沉降特性,同时也延续具体实施例二继续说明水陆可变房屋较完整的结构。
如图14为有地桩的水陆可变房屋的剖面图所示,房屋本身的抗震构造特点与具体实施例二为一致,可变房屋漂浮于有基坑8的水体9中,在房屋一层38的底部有上下开口的浮仓,圈状的下开口浮仓中有水面9密封的气体,下开口浮仓下的房屋地基中有陆时备用的地桩13,地桩13的下部竖立固定于基坑8中;房屋底层的地板2上有加气管4及排气口12及气塞57,房屋底层中部的地板2上与基脚齐深的碳渣口28与下开口浮仓7相通,碳渣口28可添加碳渣也可是检查口28;房屋还可经多个钢索6稳定锚10或废轮胎与地面活动固定。
在图14中,为解决水陆可变的房屋陆基状态时简易地桩固有的自沉降特性缺陷,很简单,本来是以水泥层实现保水基坑8的土层保水性,进而再刻意采用水泥层固定地桩的中部或中上部,只需把握好水泥层厚度即为水泥暂稳层39,水泥暂稳层帮助固定的地桩以抵消地桩平时在软地基8上的自沉降特性,如遇约8度以上地震的纵波时水泥暂稳层将连锁性破裂,从而启动地桩的沉降综合性减震功能。又如图15为地桩在基脚下的布局图,其实线都是基脚3,基脚间是内中外环浮仓47及48及49,中部是碳渣口28,每一独立的浮仓中都可分布有一地桩;地桩还可以是水泥地桩,木地桩,木塑地桩,钢管地桩;如此在没确定木地桩能否保证足够的防腐寿命之前,其它材料的地桩都可以运用。房屋的内部与图13为房屋的底层房间平面布局图所示一致,可参考具体实施例二而不必再重复了。
再如图16为圆体可变房屋的立向平面效果图所示,及图17为可变房屋的俯视图所示,由于水陆可变房屋基本是现有技术,故可对照附图标记进行理解。突出需说明的是,房屋三层是轻质化小屋,水陆可变房屋可位于封闭的水体9中,斜梯形圆体房屋一般是指墙体可有0--10度范围的内倾角,房屋底层的外围都有防漏的墙壁及基本防漏的窗户及基本防漏的通风口,房屋下部四周的外围有护仓11加固的泡沫浮体;房屋底层的房梁外延板31经周围的橡胶21稳定固定于地面上,而门开在二楼上。房屋底部的基脚下的地基坑8中竖立固定有地桩13,基坑8中的表层有用于平时维持地桩13稳固的水泥暂稳层39;水体9经隔水坝43与广阔水面44隔离,由于位于独立基坑8中的各下开口浮仓7中主要是空气,当基坑8的水体9中添加碳渣后,万一房屋意外沉入水底时,房屋内的水深将可限制在0.3米范围以保证人员安全。房屋可变及兼容的其它特点是已知的,也就简略了。当房屋需要迁移时,需将水坝43打开,由动力船拖动;当房屋遭遇洪水前,应加强定位。
由于采用水泥暂稳层抵消简易地桩平时的自沉降特性,使简易地桩平时不发生自沉降,在平时减震有余的前提下,只有大地震时才能启动地桩的沉降综合性减震效应。在专利申请200810045915.9以及专利申请200810045682.2中均可用水泥暂稳层解决地桩平时的不稳定问题。
又由于房屋采用稳定性最差的斜梯形圆体也能实现稳定漂浮,表明稳定的水陆可变房屋能以普通房屋实现。又由于水陆两可的水陆可变房屋比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的中心高,故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的稳定漂浮的稳定性会更好。
具体实施例四
在前述水陆可变房屋能以普通房屋实现稳定漂浮的基础上,含有稳定浮体平台的普通房屋还能够实现稳定沉浮而潜水。当房屋能够潜水时,进而可实现有限应对宏大的物理性灾害而减少损失。
在常用的圆体结构中斜梯形圆体房屋的稳定性最差,故本例以斜梯形圆体的水陆可变房屋稳定潜水为例。如图18中为可变房屋下沉而半潜时的状态图所示,略为阶梯形圆体的房屋实际等效于斜梯形圆体;顶层小屋36可以是钢制的专用浮仓或逃生浮仓,逃生浮仓与房屋的连接除锁扣连接外还可使用爆炸螺栓固定连接;中层中部的专用浮仓18为密封耐水压故可以是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墙,专用浮仓18与周围的房间的门是可密封的仓门,专用浮仓36及18之间可有应急的密封仓盖30;房屋的外围至少是基本防漏的门窗及基本防漏的通风口,基本防漏的房屋门在二层,所谓基本防漏的门窗可以是本身较密合的情况下,再临时在门窗上加封塑料布或在缝隙中涂上强粘滞性密封材料,强粘滞性密封材料例如玻璃胶或硅脂或腻子等;除房屋1各层均采用了楼板的上下开口浮仓构件外,尤其是房屋外围的层间窗户至上下层楼板之间也是至少为0.4米以上的上下开口浮仓构件,使得在沉浮中房屋外围的门窗漏水时,可启动楼层间的下开口浮仓以基本辅助房屋维持平衡的机制,所有外围房间都用于潜水或上浮过程中的受控平衡体。
在图18中,为保证房屋良好的独立漂浮稳定性及防撞性,浮仓壁为内有泡沫浮体5的护仓11,在采用了三圈以上的下开口浮仓7基础上,外环形浮仓之外采用了将外围基脚3也作为浮仓构造,外围基脚3的浮仓中添满有防水且加固的泡沫浮体5,也可以视为有四环的下开口浮仓7,外围基脚3的浮仓是否是下开口浮仓已此时经不重要了,外围基脚3的浮仓提供的外围稳定浮力在房屋有限倾斜时极为重要,并在房屋硬着陆时外围基脚3将提供必要的支承力。
在图18至20中可变房屋潜水还需要的结构包括,拉索稳定锚10可兼作潜水时的悬浮定位锚;专用浮仓36的墙壁上安装可与外界相通的气阀24,气阀24可经气管50接浮体气囊56或与外界相通,顶层小屋36与气囊56之间还可有信号线55连接以便通信,气囊56是潜水时的悬浮定位浮体;在中层楼板的上部可采用潜水时帮助稳定的过渡辅助浮体58;专用浮仓36中可备有储气瓶23;除底层中部的房间有加气管4与下开口浮仓7保持相通外,其它底层房间的加气管4或排气口均临时封闭,底层中部的加气管4可为进排水管;底层中部的房间与周围的房间还有若干的限流口33,实际上限流口33等效于各房间均匀的门缝;专用浮仓有若干连通管15与周围的房间相通,连通管15可以用气塞57控制各层均衡充水的进度;专用浮仓18外围房间与下层之间有若干连通管25相通,各连通管25有通气且通水又限定一层下开口浮仓空气浮力的作用,各层的下开口浮仓7都通过联通管22与专用浮仓中的枢钮阀34相通,当门窗显著漏水时,是用层间连通管及联通管22配合来实现上下开口浮仓可维持房屋平衡。
水陆稳定可变的房屋1预备下沉前,可借助绞车将浮态的房屋1从房屋基础中移动至浅水区或较深水的水体9中,深水区最好是有隔离性的陆上高地区域。再使下开口浮仓7中只保留较少的密闭空气,以使房屋1处于下沉前的稳定过渡状态;房屋开始下沉时,图18至20为可变房屋沉浮过程时的状态简图,含有稳定浮体平台的房屋的沉浮方法具体是,对照18中,先使底层中部的各房间自由进水,再通过底层中部的限流口33向底层周围的房间38均衡进水,由于中下层周围房间以连通管25连通的相应上下房间的空气压力一致,故自由进水时专用浮仓中的连通管15可分别控制周围的房间的空气压力以保证中底层均衡充水的进度,当以气塞57使各连通管15及气阀24同时关闭时,底层房间进水中止,各层房屋的上下开口浮仓对门窗漏水都起限定而最终可止于平衡状态,使房屋可平稳停留于半潜状态。房屋确需继续下沉时,如图19中,进而当各连通管15及气阀24开启时,中下层周围的房间38继续均衡进水直至中下层周围的房间绝大部分进满水,房屋外部的吃水线接近过渡的辅助浮体58,此过程中各层地板下的浮仓中均有密封的一定空气而使房屋1可平稳停留于深度半潜状态,各连通管25都限定了各层间下开口浮仓的空气残余量,使房屋各层间的下开口浮仓都起到过渡平衡作用,深度半潜暂停时气阀24及连通管15应关闭;在房屋进入深度半潜状态之前可控制气阀24通过气管50使气囊56充气,此时人员还可正常出仓。深度半潜之后房屋确定继续下潜时,通过控制有联通管22的枢钮阀34,将房屋底部下开口浮仓7中的残余的压缩空气向专用浮仓36及18中释放,使专用浮仓增压,直至房屋1平稳下潜,下潜过程中辅助浮体58有过渡平衡作用。房屋下潜时的状态如图20中,由于房屋毕竟不是潜艇,二层内圈的房屋有限的耐水压能力主要靠钢精混凝土的专用浮仓18构造,钢精混凝土的浮仓18耐水压能力可约为0.8个大气压范围内,而专用浮仓内蓄积的有限增压量是安全余量,外围的下开口浮仓由于是开放性浮仓构造而对的耐水压强度要求相对较小,故深水或浅水中都应采用浅水悬浮的潜水状态,在采用悬浮潜水状态时可同时利用石锚10或气囊56以帮助房屋1处于稳定悬浮状态;如需下潜20米左右的水深,可适时以人工对专用浮仓增加1个大气压范围内的增压;否则无人时潜入较深水下时必须将钢精混凝土的封闭浮仓或逃生浮仓开放。房屋在深水下潜过程中如下潜深度失控,有备的自动装置应当立即启动逃生机制,除了出仓以外还可以使用逃生浮仓36而脱离房屋主体,以避免深水致命的高水压,使用逃生浮仓36在海上及湖中是必要的自救手段。另一方面房屋从深度半潜状态而潜入水面下时,按现有相关技术是可以实现仓外手动或电动或自动操作下潜与上浮,即操作人员可以在房屋完全下潜时脱离房屋之外以便安全转移。
如图20中,由于有石锚10或气囊56以帮助房屋1处于稳定悬浮状态,使位于浅水中悬浮潜水的房屋相当于已刚好落底,当房屋需上浮时,通过控制有联通管22的枢钮阀34,将一层房间38上部的下开口浮仓中的残余压缩空气再释放至中层房间37上部的下开口浮仓中,多余空气向外排出,空气上移时因水压降低而使空气膨胀,进而空气浮力显著增加而使房屋平稳上浮,直至房屋1回到初步的深度半潜状态;此时为出仓需要,房屋半潜状态的浮力不足而需修正浮态时,可打开备用的压缩空气瓶23,使压缩空气释放至中层周围房间37的开放浮仓中而产生足够的上浮力,使房屋可平稳停留在相当于图19中的适中半潜状态,之后将专用浮仓36与专用浮仓18之间的密封仓盖30关闭后,专用浮仓36可与外界开放。
进而当还需实现房屋上浮而实现半潜或半浮或全浮时,可采用人工或电动或化学产气的常规手段进行加气而排水,加气而排水的过程与前述使房屋稳定下沉为半潜或半浮的过程相逆,相逆过程需强调加气时均衡排水的过程,均衡进排水的全过程以水盆及水平器监测或以水银水平开关电控。
由于圆穹形体或圆锥形体或阶梯形圆体比斜梯形圆体的水陆可变房屋会更适于稳定漂浮,故采用斜梯形圆体代表水陆可变房屋用于稳定漂浮或潜水的目的是,是将房屋的稳定沉浮功能扩展到普通意义房屋的较宽适用范围,以说明水陆可变房屋采用上下开口浮仓的广泛性稳定作用。
另一方面,在水陆可变房屋或平台可稳定漂浮或潜水的基础上,房屋还可增加稳定潜水的结构措施,例如房屋或平台可顺着竖立固定于水体中的钢管轨潜水或上浮,而增加稳定潜水或上浮的定位及平稳性,钢管轨可以位于房屋或平台周围,当单根钢管轨位于房屋或平台中部的天井中时,房屋或平台可顺风或水而旋转而用于休闲。另一种房屋或平台增加稳定潜水的结构措施是,房屋或平台可利用手动或电动拉紧的多根钢索固定于水下,或房屋经多根钢索固定于水下锚件上以强助房屋增加稳定潜水及上浮的能力,而锚件还可以是空心的活动锚体,锚体的空心可在充水或充气之间转换,如此活动的可变重锚体就可由房屋或稳定浮体平台随带随用。
由于本发明的水陆可变房屋采用了可行的稳定沉浮功能,使能潜水的房屋可以实现有限应对宏大的物理灾害而减少损失成为可能。需强调的是包括以前水陆可变房屋系统中的任一种因本案而都可防物理天灾的,所述物理天灾在本案中需排除滑坡.滚石.塌方.塌陷.雪崩.冰雹.冰冻.沙尘及沙漠化及沙漠改造不防在外,而滑坡.泥石流.滚石.塌方.防火.抗旱.防洪.塌陷.雪崩.防泥石流.防雷电.沙漠改造等已经有了相关科学有效预防的措施,其中防洪主要是排洪量及蓄洪余量。而冰雹.冰雪.冰冻主要是农林牧业破坏,而解决沙漠(化)及全球变暖取决于整个人类对环境改造的实际共同努力。虽任一水陆两可的稳定房屋不可能遇到很多天灾,但平均说来,每一座房屋平均遇到一次天灾是存在的。
已知水陆两可的稳定房屋有限减灾均兼备无能耗防暑的水空调功能或恒温功能,无能耗又可防全球变暖或能源短缺;有水灭火功能;也有蓄水池抗旱功能;水隔离防盗功能;防暴风雨.防潮湿;防虫;还有防洪涝及防泥石流机制;有利用病虫害树木而防冰雪机制;房屋也有移位或迁移功能;建房于水上或水边的防土地资源短缺的机制;重点是水陆可变房屋防极限地震功能;房屋防雷电或防化学武器就免谈了。进而由于可变房屋采用了可靠的稳定沉浮而可潜水功能,使其水陆两可的稳定房屋有限减灾功能还包括,还可防涨潮及海平面升高,防海啸机制,又防核弹机制,防巨型陨石撞击机制,及防火山爆发减灾机制;重点是防台风或飓风或龙卷风减灾机制。防上述物理性灾害的前提是必须提前3--12小时的准确的灾难预报,以提供房屋半潜或潜水转换而避灾的足够时间。如类似日本的环境,几乎大多数物理性灾害都在那里上演过,而物理性天灾越多越滥,其价值的发挥优势就越大。
水陆可变房屋延避火山及喷发高温火山灰的有限减灾机制是,与火山保持一定距离的房屋需廻避岩浆流的低地势,如此预知火山喷发而潜水的房屋不畏高温的火山灰覆盖,潜水的房屋更不畏火山引起的地震,而人员需提前远距离转移去务工,火山喷发基本稳定后可以将房屋浮起而转移着陆,长期稳定后可以恢复重建生活。又由于大部分火山喷发都在海洋上,故临海陆基的可变房屋最好能通航,在火山喷发前使可变房屋在辅助浮体的帮助下可借助动力船进行有效的远距离转移而避灾。
水陆可变房屋延避强大台风或飓风或龙卷风及而有限减灾的机制是,在陆地上有相邻的浅水及深水地基,并应增加可变房屋在水下固定桩的连接固定,台风或飓风或龙卷风能及时补充足够的雨水供可变房屋沉浮;当6--12小时阶段接到灾害预警时,将房屋移动至潜水区,做好延避灾害前的准备工作;当3--6小时阶段接到灾害确凿重灾预警时,将房屋下沉至半潜状态,当1-3小时阶段已面临重灾及获知重灾规模时,可以选择是否将房屋下沉至深度半潜状态,对付强大台风或飓风时,房屋最多只需处于有人的深度半潜状态。当半小时以内直接观测到龙卷风眼的路径时,可以选择是否将房屋下沉至完全潜水状态。完全潜水时龙卷风眼必须先将水吸掉直至房屋顶部裸露后才有破坏力,而房屋顶部的钢制浮仓至少能抵抗正负一个大气压力,坚持中龙卷风眼已是过客。
水陆可变房屋廻避海啸的有限减灾的机制是,可变房屋尽量选择较高地势,必须随时经媒体或收音机了解海啸实时的情况,需潜水时,使房屋处于水池中而为深度半潜的半浮状态,即房屋的基脚坐落在水底的地桩上,房屋除石锚外还以其它钢索加强软固定,面对海啸的方向的地面还应有一小型分流堤坝,面对海啸后人员应及时撤离,房屋处于海潮水面下时的地势必须能够削弱大部分水下激流,致使水面海啸巨波的冲击力不会直接威胁水下房屋的安全;然而如应对超过5米的空前海啸时,房屋的专用浮仓内必须再充入半个大气压的增压空气,并且房屋必须刚好完全下潜还加强固定,海啸平息过后再去找回原来的家。
水陆可变房屋防核弹或防巨型陨石撞击的随机有限减灾机制是,先是与水陆可变房屋的防地震相一致,当核威胁或小行星撞击有确凿重灾预警时,戒备性措施是将可变房屋设为半潜状态;廻避性措施是将可变房屋由漂浮状态→半潜状态→深度半潜状态→悬浮潜水状态的过程趋势转变,可变房屋的悬浮潜水状态是廻避核弹或小行星撞击的有效措施,只要房屋偏离核爆中心之外就基本安全。
水陆可变房屋防洪涝或防暴风雨的有限减灾的机制是,先设水陆可变房屋在低洼洪涝区,在紧挨房屋内围的地下深造多处钢筋混凝土的限位地桩插孔,再在房屋外围深埋几根阻拦地桩插孔并插入地桩,如洪水意外到来,多根阻拦地桩可防止漂浮房屋被冲走,同时阻拦地桩将阻止大型漂浮体的冲击。如预先知道洪水或暴风雨将到来,则将预备的木桩或钢管桩插入限位地桩插孔中,限位地桩插孔将限定漂浮房屋的位置并稳定房屋,限位地桩也可预防一般的暴风雨。上述地桩不防碍水陆可变房屋本身还坐落位于陆地上或漂浮在陆地上的水体中。
建房于水上或水边的防土地资源短缺的机制是,例如城市之外可选择建房于鱼池或鱼场中,而鱼场又为可蓄洪的灌溉水库,如此低层房屋非但不占用耕地,反而可开发并复用不矛之地。当建房于海边或湖边时应考虑环境及相关防天灾的安全问题,还可建房而围造网箱养鱼场或建小型码头。
Claims (12)
1.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包括基本的浮体平台,或载体下一体的下浮体平台,或房屋下一体的浮体平台,浮体平台基本的结构是以地板及圈状的基脚作为下开口的浮仓构件为主,下开口浮仓除下开口外的其它面本身不透气也不透水,下开口的浮仓是内外多个独立浮仓的集合体;其下开口的浮仓与水面可密封空气使浮体平台是可在水中以漂浮及半浮的状态单独使用;或者浮体平台可坐落于地面上单独使用;或者浮体平台可在水中或陆地上都可实现水陆状态之间的转换;其浮体平台本质是可脱离地基的整体独立浮体结构;
上述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的特征是所述浮体平台(27)的下开口浮仓(7)为0.4米以上深度,都为下开口浮仓(7)的集合体至少包括从内至外三圈及其三圈以上的环形浮仓,各圈的环形浮仓之间实质相互独立而互不交错,中部环形浮仓(48)及外部环形浮仓(49)至少分别有6个分段且实质相互独立的下开口浮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浮体平台外围的上沿还有一周一体的浮仓壁(26),浮仓壁(26)与地板(2)构成深度为0.4米以上的上开口浮仓,上开口浮仓除上开口外的其它面本身不透气也不透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独立的浮仓还在于,4个相邻独立浮仓至少需共用一根主加气管(4),底层的地板(2)上还有排气口(12)及气塞(5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浮体平台属于房屋(1),房屋的基脚(3)下有可相对房屋活动而竖立于可保水地基(8)中的地桩(13),地桩(13)固定于有水泥暂稳层(39)的可保水地基(8)中,用于平时维持地桩(13)稳固的水泥暂稳层(39)在可保水地基(8)的表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浮体平台属于房屋(1),房屋下的基脚位于凹形地基中主要有碳渣(19)即煤渣,房屋底层的地板(2)中部还有与基脚齐深的碳渣口(28);并且房屋二层的房梁外延板(31)经共同承重的橡胶(21)而定位于房基周围的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浮体平台上部至少有可运用的平台面,浮体平台(27)下部固定有若干活塞装置(52),活塞装置的活塞杆就是可上下伸缩的竖向活塞地桩(5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浮体平台基本的结构的用途是有限避灾,除已知实现的减震防灾用途外,由于可变平台采用了稳定沉浮而可潜水的功能,进而还可利用转移或潜水的平台应对火山爆发或高温的火山灰;重点是利用半潜的平台应对各种巨型风灾;或利用潜水而悬浮的平台应对核打击或巨型陨石撞击;或利用潜水的平台应对或龙卷风或海啸,其中应对海啸方向还有一小型分流堤坝。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浮体平台的基脚(3)的外围下部至少固定有一周用于挡气的护裙(35)。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浮体平台属于房屋(1),房屋(1)为常用的圆体结构,房屋墙体的平剖面为两至三环的轮辐形分布结构,基脚(3)也为轮辐形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浮体平台属于房屋,房屋的层间窗户至上下层楼板之间也是一周为0.4米以上的上下开口浮仓构件,其上下开口浮仓构件除上下开口外,其它面本身不透气也不透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浮体平台的平台面为弧形面。
12.含有稳定浮体平台的水陆两可的稳定房屋的稳定沉浮方法,是房屋为常用的圆体结构,房屋外圈的每层楼板与上下的墙壁之间均分别构成上下开口的浮仓结构,外圈墙体上的其它门窗及通气口都能防漏水,为内圈密封浮仓的房间(18)墙体是坚固而耐水压并防水,房屋顶层中部浮仓为能密封的专用小屋(36),专用小屋(36)与下部的房间(18)之间以可开启的密封仓盖(30)相通,所有外围相应上下房间的上下开口的浮仓构件分别以第一连通管(25),使空气压力一致,受高处的第二连通管(15)控制的外围房间都用于潜水或上浮过程中的受控平衡体,各下开口的浮仓经联通管(22)与专用浮仓中的枢纽阀(34)相通;潜水时从下至上逐层而平衡地控制进水而排气,潜水实现后再初步上浮而恢复深度半潜状态时,将房屋中层开放式下开口浮仓的压缩空气释放到房屋上部的开放式下开口浮仓中,之后,从深度半潜状态继续上浮时的进气而排水过程为常规的手段,继续上浮时的过程是从上至下逐层而平衡地控制进气而排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60115.9A CN101966868B (zh) | 2009-07-27 | 2009-07-27 | 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及其房屋的沉浮方法及其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60115.9A CN101966868B (zh) | 2009-07-27 | 2009-07-27 | 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及其房屋的沉浮方法及其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66868A CN101966868A (zh) | 2011-02-09 |
CN101966868B true CN101966868B (zh) | 2014-12-10 |
Family
ID=43546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6011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6868B (zh) | 2009-07-27 | 2009-07-27 | 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及其房屋的沉浮方法及其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668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92047B1 (ja) * | 2011-08-12 | 2012-12-05 |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 避難用フロート |
CN102530196B (zh) * | 2011-12-30 | 2015-09-02 | 张维中 | 自配重防偏浮式结构 |
CN102673735B (zh) * | 2012-05-02 | 2014-08-20 | 江苏大学 | 半潜驳建造圆筒型深海钻井平台底层的分段划分方法 |
CN102704503A (zh) * | 2012-05-30 | 2012-10-03 | 天津大学 | 海上潜式箱型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2704506B (zh) * | 2012-05-30 | 2014-07-16 | 天津大学 | 海上潜式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 |
CN102704502A (zh) * | 2012-05-30 | 2012-10-03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潜式箱型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2677693B (zh) * | 2012-05-30 | 2014-06-25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潜式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 |
CN102765467B (zh) * | 2012-08-10 | 2014-11-26 | 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海洋漂浮式主体模块结构 |
AU2013375773B2 (en) * | 2013-01-22 | 2016-02-04 | Zhirong Wu | Unitary barrel of steel plate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unitary group barrel, and offshore platform |
CN103938515B (zh) * | 2014-04-25 | 2017-01-04 | 王俊程 | 城市自动升降阶梯 |
ES2555500B1 (es) * | 2014-05-27 | 2016-12-13 | Sea Wind Towers Sl | Obra flotante y procedimiento de instalación de la misma |
CN106428446A (zh) * | 2016-09-30 | 2017-02-22 | 吴植融 | 带延伸筒体的直筒式浮式平台 |
CN106585909B (zh) * | 2016-11-01 | 2019-07-16 | 大连理工大学 | 浮式平台及储卸油方法 |
CN110683010B (zh) * | 2019-10-11 | 2022-02-11 | 广东安元矿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快装巢囊式海上采矿平台的建造方法 |
JP2023511484A (ja) * | 2019-11-19 | 2023-03-20 | フィロヴィ、エス.エー. | 風および/または波および/または海流由来の電力の発電機を支持するフローティング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
CN112249237B (zh) * | 2020-11-10 | 2021-12-24 | 南京红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监测浮标 |
CN114033619B (zh) * | 2021-10-31 | 2023-06-06 | 福建纳川管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浮式风电装置 |
AU2022203051B1 (en) * | 2022-05-06 | 2022-09-22 | Duy Huu Nguyen | A supporting structure to help houses self-float, balance and self-stabilize from flooding wate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46037Y (zh) * | 2003-09-01 | 2004-10-06 | 王小龙 | 无动力水上旅游小屋 |
CN2806299Y (zh) * | 2005-07-01 | 2006-08-16 | 何智伟 | 可调节水位的组合式浮筒平台 |
CN2856276Y (zh) * | 2005-08-12 | 2007-01-10 | 金起农 | 用于房屋抗洪水装置 |
CN201133091Y (zh) * | 2007-12-03 | 2008-10-15 | 林若雄 | 可在水上或地面上建造的房屋 |
CN201202179Y (zh) * | 2008-05-15 | 2009-03-04 | 文素云 | 水陆两用可变空间多功能建筑 |
-
2009
- 2009-07-27 CN CN200910060115.9A patent/CN10196686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46037Y (zh) * | 2003-09-01 | 2004-10-06 | 王小龙 | 无动力水上旅游小屋 |
CN2806299Y (zh) * | 2005-07-01 | 2006-08-16 | 何智伟 | 可调节水位的组合式浮筒平台 |
CN2856276Y (zh) * | 2005-08-12 | 2007-01-10 | 金起农 | 用于房屋抗洪水装置 |
CN201133091Y (zh) * | 2007-12-03 | 2008-10-15 | 林若雄 | 可在水上或地面上建造的房屋 |
CN201202179Y (zh) * | 2008-05-15 | 2009-03-04 | 文素云 | 水陆两用可变空间多功能建筑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平9-177373A 1997.07.0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66868A (zh) | 2011-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66868B (zh) | 水陆两可的稳定浮体平台及其房屋的沉浮方法及其用途 | |
JP6312362B2 (ja) | 津波及び洪水保護用、養魚用並びに海中の建築物の保護用の海中建造物 | |
CN105545056B (zh) | 一种地震、海啸、超强风全防结构 | |
KR20160132349A (ko) | 인명구조침몰방지 선박 및 퍼 블 젯 트 에 대응하는 선박의 제조 | |
CN115581212A (zh) | 一种离岸养殖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1519920A (zh) | 水基或陆基或半浮的房屋及其用途及其可变减震的方法 | |
CN106697212B (zh) | 海上漂浮式安全避护仓 | |
JP2006249914A (ja) | 津波防波堤 | |
CN102134933B (zh) | 一种立体层次建筑 | |
CN206590080U (zh) | 海上漂浮式安全避护仓 | |
Inman | Ancient and modern harbors: a repeating phylogeny | |
Rowiński | Living and working beneath the sea–next approach | |
US11746495B2 (en) | Floating foundation | |
Tian | Tokyo Bay storm surge barrier: A conceptual design of the moveable barrier | |
Rehman | FLOATING ARCHITECTURE | |
JP2005207220A5 (zh) | ||
JP2005105775A (ja) | 津波防波堤、および津波防波堤の建設方法。 | |
Reid | Blue Future | |
JPH0485410A (ja) | 海洋構造物及びその設置方法 | |
CN105923115B (zh) | 浮动式钢筋混凝土采油平台 | |
Boyke et al. |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Floating Structure Technology in Indonesia | |
Berlinghieri et al. | The ancient harbour system of Catania (Italy): New evidence from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geo-archaeological data, literary sources and historical iconographic documentation | |
Snell et al. | Project Drum Inlet, Explosive Excavation in Saturated Sand | |
Peraino et al. | LNG: from ship to shore | |
JP2004100231A (ja) | 津波防波堤、および津波防波堤の建設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