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6674A - 玻璃珠磨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珠磨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6674A
CN101966674A CN 201010266061 CN201010266061A CN101966674A CN 101966674 A CN101966674 A CN 101966674A CN 201010266061 CN201010266061 CN 201010266061 CN 201010266061 A CN201010266061 A CN 201010266061A CN 101966674 A CN101966674 A CN 101966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polishing
fixed disk
drive
b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660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6674B (zh
Inventor
毛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CITY SHAJIABANG TOWN JIANGUO GLASS MOULD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CITY SHAJIABANG TOWN JIANGUO GLASS MOULD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CITY SHAJIABANG TOWN JIANGUO GLASS MOULD FACTORY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CITY SHAJIABANG TOWN JIANGUO GLASS MOULD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0102660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6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6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6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6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66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玻璃珠磨抛装置,属于玻璃制品抛光机械。包括机架,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一下固定盘传动轴座;具有泄水孔的集水盘,设在机架的顶部,在该集水盘上开设有轴孔;上磨盘座升降机构,设在机架上;上磨抛机构,与上磨盘升降机构连接;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下磨抛机构,位于集水盘内,下磨抛机构与动力传动机构连接,与上磨抛机构相配合,下磨抛机构包括下固定盘、下磨抛盘和下固定盘传动轴,下固定盘朝向下磨抛盘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凹设有一栈圈嵌槽,在栈圈嵌槽内嵌设有栈圈,栈圈与挡珠圈的内壁贴触,并且栈圈的上部探出于挡珠圈的上沿。优点:获得良好的圆整度,整体结构简练并且具有理想的磨抛效率,能避免损及玻璃珠,由栈圈适应玻璃珠的直径变化。

Description

玻璃珠磨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制品抛光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珠磨抛装置,用于对模制成型的带有飞边的并且表面粗糙的玻璃珠研磨抛光。
背景技术
玻璃珠属于玻璃球范畴,人们之所以习惯称其为珠而不称其为球,这是因为依据其直径相对较小而言的,实际上珠与球之间没有明显的称谓界限,例如眼球也称眼珠,等等。通常情况下将小若油菜籽、鱼卵尤其是河蚌的珍珠之类的大小的玻璃球称为玻璃珠。玻璃珠有着晶莹剔透的艺术效果而被广泛用于并不限于以下举及的物品上:首饰、耳饰、工艺品、灯具、钟表、文具、服饰、鞋帽、票夹和箱包等等。
在专利文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罕见有关玻璃珠磨抛机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03610Y推荐了一种水晶玻璃珠加工机的夹球机构,该方案是针对具有多棱面玻璃球的磨抛机而言的;CN2917939Y提供了一种硬脆材料颗粒产品表面磨球削抛光机床,该方案虽然也能适用于对玻璃球的磨削加工,但是只能适应在玻璃球的表面加工出棱面。而本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的玻璃球磨抛机是指对由玻璃珠成型机模制成型的玻璃珠进行研磨抛光,因为由前道工序模制成型的玻璃珠不仅存在飞边(也称翅边),而且所有表面十分粗糙,因而必须加以后续的光洁化处理,才能付诸市场,应用于申请人在上面例举的场合。
已有技术将表面毛糙的玻璃珠随磨料投入具有翻搅功能的容器中反复搅拌,此法虽然能够奏效,但是工艺比较麻烦,因为需要进行后续的筛分,而且效率较低并且存在易损及玻璃珠之虞。
因此不论是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能够高效率地对玻璃珠磨抛的技术启示,也未闻有业界获得成功的报道,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探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所要提供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对模制成型的玻璃珠表面所存在的飞边、毛刺磨除并且使玻璃珠的圆整度得到保障的结构简练并且磨抛效率高和不会损及玻璃珠本体以及能够适应玻璃珠的直径变化的玻璃珠磨抛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玻璃珠磨抛装置,包括一机架,该机架的顶部的中央部位设置有一下固定盘传动轴座;一具有泄水孔的集水盘,设在机架的顶部,在该集水盘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下固定盘传动轴座的部位开设有一轴孔;一上磨盘座升降机构,设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以悬空状态对应于所述集水盘的上方;一上磨抛机构,与所述上磨盘升降机构连接;一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一下磨抛机构,位于所述的集水盘内,该下磨抛机构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并且对应于所述的上磨抛机构的下方,与上磨抛机构相配合,所述的下磨抛机构包括下固定盘、下磨抛盘和下固定盘传动轴,下固定盘与下固定盘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而下固定盘传动轴的下端途经所述的轴孔与所述安装在机架上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而下固定盘传动轴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下固定盘传动轴座上,下固定盘的四周边缘部位并且朝向上构成有一圈突出于下固定盘的盘面的用于防范玻璃珠逃逸的挡珠圈,并且在下固定盘的盘面上间隔开设有一组通水孔,下磨抛盘位于所述的挡珠圈内,下磨抛盘与下固定盘固定,并且该下磨抛盘与所述的上磨抛机构相配合,所述的下固定盘朝向所述下磨抛盘的一侧的表面的边缘部位凹设有一栈圈嵌槽,在该栈圈嵌槽内嵌设有一栈圈,栈圈与所述的挡珠圈的内壁贴触,并且栈圈的上部探出于挡珠圈的上沿。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轴孔的四周构成有一用于阻挡所述集水盘中的水溢入轴孔的围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磨盘座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第一、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带、上横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机架的左侧固定,第二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机架的右侧固定,第一、第二立柱的上端均探出机架的顶部,并且第一、第二立柱彼此平行,上横梁的一端与第一立柱的顶部固定,另一端与第二立柱的顶部固定,其中:上横梁与第一、第二立柱三者构成一龙门架的构造,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机均安装在所述的上横梁上,第一传动轮固定在第一电机上,第二传动轮固定在第一减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上,第一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所述的上磨抛机构与所述第一减速机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均为皮带轮或链轮,所述的第一传动带为皮带或链条,所述的第一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磨抛机构包括上固定盘、螺杆、螺杆套、上磨抛盘、一对导向套和一对导柱,上磨抛盘与上固定盘的朝向所述的下磨抛机构的一侧的表面固定,并且在该上磨抛盘上开设有一上磨抛盘喷水孔,螺杆套与上固定盘朝向所述上磨盘座升降机构的一侧的表面的中央固定,螺杆设在螺杆套内,并且与螺杆套螺纹配合,其中:螺杆的上端探出螺杆套与所述的上磨盘座升降机构传动连接,在上固定盘上开设有一上固定盘喷水孔,该上固定盘喷水孔与所述的上磨抛盘喷水孔相对应并且彼此重合,一对导向套在上固定盘的圆周方向彼此以180°间隔,并且各自的一端与上固定盘固定,各自的另一端探出上固定盘的盘沿,并且套置在导柱上,一对导柱分别固定在所述集水盘的两侧的顶部,并且与导向套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轮、第二传动带和第三传动带,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机均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位于机架的下部,第三传动轮固定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第四传动轮固定在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入轴上,第五传动轮固定在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第六传动轮固定在所述下固定盘传动轴的下端,第二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上,第三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五传动轮上,另一端则套置在第六传动轮上。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轮均为皮带轮时,则所述的第二、第三传动带均为皮带;当所述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轮均为链轮时,则所述的第二、第三传动带均为链条。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泄水孔开设在所述集水盘的盘腔底部的边缘部位,并且在泄水孔上配接有一污水引出管。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栈圈嵌槽的宽度与所述的栈圈的厚度是相适配的,栈圈嵌槽的深度为1-5mm。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栈圈为金属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上、下磨抛机构的配合而可将位于上、下磨抛机构之间的玻璃珠抛光并且获得良好的圆整度,整体结构简练并且具有理想的磨抛效率,在磨抛过程中,由上磨盘座升降机构使上磨抛机构保持与下磨抛机构之间的合理距离,从而能够避免损及玻璃珠,当被磨抛的玻璃珠探出挡珠圈的上沿的程度超过玻璃珠直径的二分之一时,由设置的栈圈救济,因而由栈圈适应玻璃珠的直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玻璃珠磨抛装置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的机架1犹如一茶几的形状,但并不限于该形状,优选的方案还可在该机架1的一侧配置一电气控制箱(图中未示出),用于控制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的第一电机31和动力传动机构6的第二电机61的工作。机架1的顶部是封闭的,并且在中央部位设有一下固定盘传动轴座11,毫无疑问,下固定盘传动轴座11上设置有具有轴承孔1111的轴承111。在机架1的顶部以焊接或铆接或以其它类似的固定方式配置有一集水盘2,在该集水盘2的中央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下固定盘传动轴座11的部位开设有一轴孔21,为了阻止集水盘2的盘腔内的水侵入轴孔21,因此在轴孔21的周围构成有一围堰211,在集水盘2的盘腔的底部的边缘部位开设有一泄水孔22,并且在泄水孔22上配接一污水排出管221。之所以称污水排出管221,这是因为在上、下磨抛机构4、5对位于两者(上、下磨抛机构4、5)之间的玻璃珠8(图2示)磨抛的过程中,由冷却水引入管7引入的冷却水变为混浊的即夹杂有从玻璃珠8上磨抛下的残留物,因此由污水引出管221引出后作沉淀处理,以免损及环境。
本发明方案提供的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的优选而非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减速机32、第一传动轮33、第二传动轮34、第一传动带35、上横梁36、第一立柱37和第二立柱38,以目前图1和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第一立柱37的下端与机架1的左侧固定,而上端探出机架1的顶表面,第二立柱38与第一立柱37相对应,下端与机架1的右侧固定,上端同样探出机架1的顶面。在第一立柱37的顶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固定螺钉孔371,同例,在第二立柱38的顶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固定螺钉孔381。上横梁36的一端即图示的左端通过固定螺钉361与前述的第一固定螺钉孔371固定,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同样用固定螺钉361与前述的第二固定螺钉孔381固定。由上述说明特别是通过图1和图2的示意可知,上横梁36、第一立柱37和第二立柱38这三者的配合而形成一门字形即龙门架形状的构造。第一电机31和第一减速机32均安装在上横梁36上,更确切地讲均安置在上横梁36的朝向上的表面。第一传动轮33固定在第一电机31的电机轴轴端,而第二传动轮34则固定在第一减速箱32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一传动带35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3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34上。
前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33、34均为皮带轮或链轮,而前述的第一传动带35为皮带或链条,更具体地讲,当第一、第二传动轮33、34均为皮带轮时,则第一传动带35为皮带;而当第一、第二传动轮33、34均为链轮时,则第一传动带35为链条,本实施例选择前者。当第一电机31工作,由第一传动轮33经第一传动带35带动第二传动轮34,由于第二传动轮34与第一减速机32的动力输入轴固定,因此经第一减速机32减速后带动与第一减速机32的末级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上磨抛机构4运动,又由于第一电机31为正反转电机,因此当第一电机31正转即顺时针转动时,上磨抛机构4朝下位移,以便与下磨抛机构5合拢,反之亦然,即:当第一电机31反转(逆时针工作),上磨抛机构4朝上位移,即朝着省背离下磨抛机构5的方向位移。
优选的上磨抛机构4的结构如下:包括上固定盘41、螺杆42、螺杆套43、上磨抛盘44、一对导向套45和一对导柱46,上磨抛盘44的材料优选采用聚氨酯,即使用由聚氨酯制作的具有一定柔顺性的上磨抛盘44,并且采用胶粘剂将上磨抛盘44与上固定盘41的朝向下的表面即朝向下磨抛机构5的一侧的表面粘固。由图所示,在该上磨抛盘44上并且位于边缘部位开设有一上磨抛盘的喷水孔441。螺杆套43的底部构成有一固定法兰边431,用一组法兰边固定螺钉4311将螺杆套43与上固定盘41的中央部位固定连接。螺杆42容纳在螺杆套43内,即螺杆42通过螺杆螺母(图2示意)与螺杆套43相配合,并且螺杆42的上端探出螺杆套43通过螺杆连接座421(配有轴承)与前述的第一减速机32的末级动力输出轴连接。在前述的上固定盘41上并且在对应于上磨抛盘喷水孔441的部位开设有一上固定盘喷水孔411,该上固定盘喷水孔411与上磨抛盘喷水孔441重合。一对导向套45在上固定盘41的圆周方向以180°间隔,使两者保持面对面的对应关系,各导向套45的一端的导向套固定脚452用螺钉4521与上固定盘41固定,而各导向套45的另一端的导套头451与导柱46滑配,即套置在导柱46上。一对导柱46中的其中一根导柱46固定在前述的集水盘2的一侧的顶部(图示的左侧的顶部),而一对导柱46中的另一根导柱46则固定在集水盘2的另一侧的顶部(图示的右侧的顶部),一对导柱46彼此保持对应,并且还与前述的导向套45相对应。当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使螺杆42作顺时针旋转时,螺杆套43便携上固定盘41及上磨抛盘44向下位移,即朝下磨抛机构5运动,而当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使螺杆42作逆时针旋转时,那么螺杆套43便携上固定盘41及连同固定在上固定盘41上的上磨抛盘44向上位移。当要对玻璃珠8研磨抛光时,则上固定盘41向下移动,抛光结束时,则向上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下磨抛机构5的优选的结构如下:包括下固定盘51、下磨抛盘52和下固定盘传动轴53,下固定盘51的朝向所述的集水盘2的一侧的中央与下固定盘传动轴53的上端固定,在下固定盘传动轴53的上端具有一扩设盘531,由一组扩设盘固定螺钉5311使下固定盘51的中央与下固定盘传动轴53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固定盘传动轴53的下端途经即借道于前述的轴孔21向下伸展直至与动力传动机构6连接,而下固定盘传动轴53的中部在前述的轴承孔1111处转动地支承于下固定盘传动轴座11上,也就是说,该下固定盘传动轴座11是专为下固定盘传动轴53设置的,前述的轴承111实质上套置在下固定盘传动轴53上。在下固定盘51的四周构成有一道围合的挡珠圈511,由于挡珠圈511的表面高出下固定盘51的平面,从而使整个下固定盘51表现为盆形构造,从而能够防止处于研磨抛光状态的玻璃珠8逃逸,更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下固定盘51的朝向上的边缘部位即与挡珠圈511交界的部位开设一栈圈嵌槽513,在栈圈嵌槽513内插嵌一栈圈5131。当置于下磨抛盘52上的被研磨抛光的玻璃珠8探出挡珠圈511的上边沿的程度达到大于玻璃珠8的半径时,那么可借助于栈圈5131救济,反之,无需使用栈圈5131来协助挡珠圈511,也就是说,只要被抛光的玻璃珠探出挡珠圈511的程度小于并且等于玻璃珠8的直径的二分之一时,那么不需要使用栈圈5131。栈圈嵌槽513的宽度应与栈圈5131的厚度相适应,而深度优选为1-5mm,较好地为2-4mm,最好为2.5-3.5mm,本实施例选择3mm。此外,栈圈5131可以有多种规格,即有多种宽度,以便应对直径不同的玻璃珠8,栈圈5131使用具有良好的挠曲性的钢带或铝带或类似的材料。在下固定盘51的正中央开设有一压盘螺钉固定孔512,前述的下磨抛盘52的正中央开设有一螺钉孔521,对应于螺钉孔521的部位加设有一压盘522,用压盘固定螺钉5221依次经压盘522的通孔5222和螺钉孔521旋入压盘螺钉固定孔512,从而将下磨抛盘52固定在下固定盘51的朝向前述的上磨抛盘44的一侧的表面,确保上、下磨抛盘44、52两者的配合。下磨抛盘52采用金刚砂磨盘(也可称金刚砂磨片)。由于压盘522的存在,因此在上磨抛盘44的中央并且在对应于压盘522的部位开设有一压盘让位孔442,由该压盘让位孔442供压盘522探入,藉以保障上、下磨抛盘44、52的彼此的面对面配合效果。
请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动力传动机构6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二电机61、第二减速机62、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轮63、64、65、66、第二传动带67和第三传动带68,第二电机61及第二减速机62均固定在机架1的下部,并且位于机架1的下部的空腔内,第三传动轮63固定在第二电机61的电机轴611上,第四传动轮64固定在第二减速机62的动力输入轴641上,第五传动轮65固定在第二减速机62的动力输出轴642上,而第六传动轮66固定在前述的下磨抛机构5的下固定盘传动轴53的下端,第二传动带67的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6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64上,第三传动带68的一端套设在第五传动轮65上,另一端套设在第六传动轮66上。当第二电机61工作,依次经第三传动轮63、第二传动带67、第四传动轮64、第五传动轮65、第二传动带68和第六传动轮66使下固定盘传动轴53旋转,由于下固定盘传动轴53与下固定盘51固定连接,又由于由金刚砂磨盘充任的下磨抛盘52与下固定盘51的盘腔固定,因此,由下固定盘传动轴53带动下固定盘51旋转,下磨抛盘52同时旋转。
前述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轮63、64、65、66均采用皮带轮或链轮,第二、第三传动带67、68均采用皮带或链条。也就是说,当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轮63、64、65、66均为皮带轮时,第二、第三传动带67、68均采用皮带;而当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轮63、64、65、66均为链轮时,第二、第三传动带67、68均采用链条,本实施例选择前者。
由于上、下磨抛机构4、5在对玻璃珠8磨抛时需要冷却并且同时将磨屑带走,因此在上磨抛机构4的上固定盘41上设有一冷却水引入管7,具体是在上固定盘41固定一个管座73,将冷却水引入管7置入开设于管座73上的通孔中,冷却水引入管7不与管座73固定,以确保管座73随上固定盘41上行或下移,在冷却水引入管7上配有阀门72,并且该冷却水引入管7与具有压力的水源管路如自来水管路连接,该冷却水引入管7的出水口71恰好对应于前述的上固定盘喷水孔411的上方。
申请人结合图1和图2叙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首先将需要研磨抛光的玻璃珠8引至下磨抛盘52的盘面上,在盘面上分摊而保证不出现玻璃珠8的堆叠情形,否则会引起碎裂。启动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使上磨抛盘44向下移动,直至上磨抛盘44与玻璃珠8接触,此时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的第一电机31停止工作。接着使动力传动机构6的第二电机61工作,按申请人在上面所提及的传动关系直至使下磨抛盘52携玻璃珠8运动,同时由冷却水引水管7的出水口72向上固定盘喷水孔411喷水,经上磨抛盘44上的上磨抛盘喷水孔441将水喷及位于下磨抛盘52上的玻璃珠8,淌及下磨抛盘52的盘面上的夹带有磨屑的污水从下磨抛盘52与挡珠圈511之间的间隙中流出,经以间隔开设在下固定盘51的盘体上的通水孔514引出至集水盘2的盘腔,最终由泄水孔22经污水引出管221引出。在上述过程中,由于上磨抛机构4处地静止状态,而下磨抛机构5处于运动状态,因此玻璃珠8在上、下磨抛盘44、52之间相对摩擦,使玻璃珠8表面的粗糙物及模制时遗留的飞边(也可称翅片)磨除,成为表面光滑并且圆整的玻璃珠8。当磨抛结束后,则使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的第一电机31反向工作,使上磨抛盘44撤离下磨抛盘52,用吸珠装置例如吸尘器之类的工具将玻璃珠8从下磨抛盘52上吸除,再次向下磨抛盘52上播撒待研磨抛光的玻璃珠8。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便能对依需数量的待磨抛的玻璃珠8加工,因而具有较高的磨抛效率。

Claims (10)

1.一种玻璃珠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的顶部的中央部位设置有一下固定盘传动轴座(11);一具有泄水孔(22)的集水盘(2),设在机架(1)的顶部,在该集水盘(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下固定盘传动轴座(11)的部位开设有一轴孔(21);一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设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以悬空状态对应于所述集水盘(2)的上方;一上磨抛机构(4),与所述上磨盘升降机构(3)连接;一动力传动机构(6),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一下磨抛机构(5),位于所述的集水盘(2)内,该下磨抛机构(5)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6)传动连接,并且对应于所述的上磨抛机构(4)的下方,与上磨抛机构(4)相配合,所述的下磨抛机构(5)包括下固定盘(51)、下磨抛盘(52)和下固定盘传动轴(53),下固定盘(51)与下固定盘传动轴(53)的上端固定,而下固定盘传动轴(53)的下端途经所述的轴孔(21)与所述安装在机架(1)上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6)传动连接,而下固定盘传动轴(53)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下固定盘传动轴座(11)上,下固定盘(51)的四周边缘部位并且朝向上构成有一圈突出于下固定盘(51)的盘面的用于防范玻璃珠逃逸的挡珠圈(511),并且在下固定盘(51)的盘面上间隔开设有一组通水孔(514),下磨抛盘(52)位于所述的挡珠圈(511)内,下磨抛盘(52)与下固定盘(51)固定,并且该下磨抛盘(52)与所述的上磨抛机构(4)相配合,所述的下固定盘(51)朝向所述下磨抛盘(52)的一侧的表面的边缘部位凹设有一栈圈嵌槽(513),在该栈圈嵌槽(513)内嵌设有一栈圈(5131),栈圈(5131)与所述的挡珠圈(511)的内壁贴触,并且栈圈(5131)的上部探出于挡珠圈(511)的上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珠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21)的四周构成有一用于阻挡所述集水盘(2)中的水溢入轴孔(21)的围堰(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珠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减速机(32)、第一、第二传动轮(33、34)、第一传动带(35)、上横梁(36)、第一立柱(37)和第二立柱(38),第一立柱(37)的下端与所述机架(1)的左侧固定,第二立柱(38)的下端与所述机架(1)的右侧固定,第一、第二立柱(37、38)的上端均探出机架(1)的顶部,并且第一、第二立柱(37、38)彼此平行,上横梁(36)的一端与第一立柱(37)的顶部固定,另一端与第二立柱(38)的顶部固定,其中:上横梁(36)与第一、第二立柱(37、38)三者构成一龙门架的构造,第一电机(31)和第一减速机(32)均安装在所述的上横梁(36)上,第一传动轮(33)固定在第一电机(31)上,第二传动轮(34)固定在第一减速箱(32)的动力输入轴上,第一传动带(35)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3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34)上,所述的上磨抛机构(4)与所述第一减速机(32)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珠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33、34)均为皮带轮或链轮,所述的第一传动带(35)为皮带或链条,所述的第一电机(31)为正反转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珠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磨抛机构(4)包括上固定盘(41)、螺杆(42)、螺杆套(43)、上磨抛盘(44)、一对导向套(45)和一对导柱(46),上磨抛盘(44)与上固定盘(41)的朝向所述的下磨抛机构(5)的一侧的表面固定,并且在该上磨抛盘(44)上开设有一上磨抛盘喷水孔(441),螺杆套(43)与上固定盘(41)朝向所述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的一侧的表面的中央固定,螺杆(42)设在螺杆套(43)内,并且与螺杆套(43)螺纹配合,其中:螺杆(42)的上端探出螺杆套(43)与所述的上磨盘座升降机构(3)传动连接,在上固定盘(41)上开设有一上固定盘喷水孔(411),该上固定盘喷水孔(411)与所述的上磨抛盘喷水孔(441)相对应并且彼此重合,一对导向套(45)在上固定盘(41)的圆周方向彼此以180°间隔,并且各自的一端与上固定盘(41)固定,各自的另一端探出上固定盘(41)的盘沿,并且套置在导柱(46)上,一对导柱(46)分别固定在所述集水盘(2)的两侧的顶部,并且与导向套(45)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珠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1)、第二减速机(62)、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轮(63、64、65、66)、第二传动带(67)和第三传动带(68),第二电机(61)和第二减速机(62)均固定在所述的机架(1)上,并且位于机架(1)的下部,第三传动轮(63)固定在第二电机(61)的电机轴(611)上,第四传动轮(64)固定在第二减速机(62)的动力输入轴(641)上,第五传动轮(65)固定在第二减速机(62)的动力输出轴(642)上,第六传动轮(66)固定在所述下固定盘传动轴(53)的下端,第二传动带(67)的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6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64)上,第三传动带(68)的一端套置在第五传动轮(65)上,另一端则套置在第六传动轮(6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珠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轮(63、64、65、66)均为皮带轮时,则所述的第二、第三传动带(67、68)均为皮带;当所述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传动轮(63、64、65、66)均为链轮时,则所述的第二、第三传动带(67、68)均为链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珠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水孔(22)开设在所述集水盘(2)的盘腔底部的边缘部位,并且在泄水孔(22)上配接有一污水引出管(2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珠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栈圈嵌槽(513)的宽度与所述的栈圈(5131)的厚度是相适配的,栈圈嵌槽(513)的深度为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玻璃珠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栈圈(5131)为金属带。
CN2010102660614A 2010-08-30 2010-08-30 玻璃珠磨抛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6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60614A CN101966674B (zh) 2010-08-30 2010-08-30 玻璃珠磨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60614A CN101966674B (zh) 2010-08-30 2010-08-30 玻璃珠磨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6674A true CN101966674A (zh) 2011-02-09
CN101966674B CN101966674B (zh) 2012-02-15

Family

ID=4354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606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6674B (zh) 2010-08-30 2010-08-30 玻璃珠磨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66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0968A (zh) * 2017-09-12 2017-11-17 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轻薄系列轴承平面磨削的专用工装
CN111266959A (zh) * 2020-04-02 2020-06-12 安庆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磨球机防并盘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47304A1 (en) * 1998-03-17 1999-09-23 Board Of Regents For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Large batch magnetic float polishing equipment
CN1586814A (zh) * 2004-09-07 2005-03-02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新型高精密陶瓷球研磨装置
CN201136112Y (zh) * 2007-12-29 2008-10-22 何克强 一种用于加工饰品的磨抛机的磨抛装置
KR20090025565A (ko) * 2007-09-06 2009-03-11 심상배 볼링공 표면처리 장치
CN201881230U (zh) * 2010-08-30 2011-06-29 常熟市沙家浜镇建国玻璃模具厂 玻璃珠磨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47304A1 (en) * 1998-03-17 1999-09-23 Board Of Regents For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Large batch magnetic float polishing equipment
CN1586814A (zh) * 2004-09-07 2005-03-02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新型高精密陶瓷球研磨装置
KR20090025565A (ko) * 2007-09-06 2009-03-11 심상배 볼링공 표면처리 장치
CN201136112Y (zh) * 2007-12-29 2008-10-22 何克强 一种用于加工饰品的磨抛机的磨抛装置
CN201881230U (zh) * 2010-08-30 2011-06-29 常熟市沙家浜镇建国玻璃模具厂 玻璃珠磨抛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0968A (zh) * 2017-09-12 2017-11-17 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轻薄系列轴承平面磨削的专用工装
CN111266959A (zh) * 2020-04-02 2020-06-12 安庆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磨球机防并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6674B (zh) 201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4087B (zh) 一种蓝宝石抛光用铜盘及其修盘方法
CN108747626A (zh) 一种方便对钢管切口进行打磨的五金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01815934U (zh) 玻璃珠磨抛机的上、下磨抛盘的配合结构
CN106312718A (zh) 四驱双面晶片磨光机
CN203343835U (zh) 一种带式滚筒多粒平面磨抛机
CN201881230U (zh) 玻璃珠磨抛装置
CN101966674B (zh) 玻璃珠磨抛装置
CN101972961A (zh) 玻璃珠磨抛机
CN201841452U (zh) 玻璃珠磨抛机
CN104802324B (zh) 一种球形玉石的钻孔装置
CN206140220U (zh) 四驱双面晶片磨光机
CN206578641U (zh) 一种机械加工刀具打磨装置
CN204148995U (zh) 自动换盘水晶研磨机
CN101947752B (zh) 玻璃珠磨抛机的上、下磨抛盘的配合结构
CN204546294U (zh) 一种工件打磨装置
CN208759212U (zh) 一种方形口玻璃杯磨边装置
CN104308702B (zh) 自动换盘水晶研磨机
CN203918808U (zh) 一种蓝宝石抛光用铜盘
CN205519924U (zh) 一种金刚石线锯开刃设备
CN215788797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阀门研磨机
CN205199589U (zh) 一种新式研磨机
CN205904895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磨具
CN202021545U (zh) 一种陶瓷制品抛光装置
CN202010933U (zh) 碗状饰品抛光机
CN104526497A (zh) 一种蓝宝石片边沿抛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408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