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5061B - 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65061B CN101965061B CN200910089808.0A CN200910089808A CN101965061B CN 101965061 B CN101965061 B CN 101965061B CN 200910089808 A CN200910089808 A CN 200910089808A CN 101965061 B CN101965061 B CN 1019650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dential quarter
- pdch
- tbf
- data service
- bandwid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05 computa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小区的TBF统计数据,根据获取到的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获取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所用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和数据包重传率的统计数据,根据获取到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所确定出的分组数据信道PDCH数量为该小区分配PDCH。采用本发明,可根据TBF统计数据精确预计小区级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从而准确预计出该小区数据业务所需的无线信道数量,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中的资源分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的分配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EGPRS网络建设初期,通常是根据主流终端的多时隙能力来配置PDCH(Packet Data CHannel,分组数据信道)数量的,比如“1+3”配置(1个静态PDCH+3个动态PDCH)。但是,随着EGPRS网络承载的数据业务内容不断丰富,数据业务流量更是快速增长,原有的基本配置早已不能满足需求热点需求,如何合理地配置GPRS/E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无线信道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网络问题。
单纯CS(Circuit Switched,电路交换)话音业务的信道配置算法通常使用Erlang B公式,适用于损失制系统(用户发现忙后即离开)。而PS(PacketSwitched,分组交换)业务则不同,系统忙时首先会进入缓存区等候,但又不是无限等候的等待制系统,当缓存区满或达到无线信道复用的上限(即产生硬拥塞)时,就会发生呼损。因此PS业务应属于混合制系统(用户先等待一段时间如果还不能完成通信则放弃)。
现有技术针对PS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提出了一种类Erlang(Erlang-like)算法:把分组数据业务看作分组会话状态为on/off的马尔可夫链,每个分组的大小服从负指数分布,分组会话的间隔服从几何分布,在给定GPRS分配时隙数、终端多时隙能力、系统内终端数、空中编码格式、LLC(逻辑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包大小、数据传输间隔(两次on状态之间的间隔)后,计算得出信道利用率、阻塞率和平均每用户吞吐率。
现有技术针对PS业务无线信道分配还提出了一种减少因子(Reductionfactor,RF)算法:同样假设分组业务为马尔可夫过程(分组会话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分组会话时长服从指数分布)。用户吞吐量=分配给该用户的时隙数×时隙容量×减少因子(RF),RF可以根据假设推导出与分配给连接的时隙数(Nu),系统时隙数(Ns)以及系统资源的平均利用率(U)的关系函数。
现有技术针对PS业务无线信道分配还提出了一种构造更为复杂的多维马尔可夫模型的算法:假设新的语音呼叫和GPRS呼叫的到来为相互独立的Poisson过程,到达速率分别为λnv和λnd,从相邻小区切换过来的语音呼叫和分组呼叫的到达速率为λhv和λhd。语音业务的通话时间符合均值为1/μc的指数分布,每个GPRS的分组呼叫所要传输的数据包大小符合均值为Lp的指数分布。再假设语音用户和分组呼叫用户在该小区滞留时间符合均值为1/μhv和1/μhd的指数分布,等待分配信道的分组呼叫的队列最长为K max;语音呼叫不设等待队列,信道分配失败便被阻塞。相比前面两种算法,该模型更为复杂。
上述类Erlang等算法的工程实用性比较差,一是计算复杂,二是很多输入条件难以通过比较简便的手段从现网采集,无线信道数量配置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较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其系统,以解决现有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复杂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小区的临时数据流TBF统计数据;
根据获取到的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具体包括:根据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根据确定出的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按照以下公式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
W=N×W0;
其中,W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N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W0为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
获取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所用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和数据包重传率的统计数据;
根据获取到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具体为:
根据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出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总数量,按照以下公式确定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话务量:E=NRLC×t/T;
按照以下公式确定出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Wt=V/(E×T);
上述公式中,E表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话务量,NRLC表示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总数量,t表示单个数据包传输时间,T表示忙时总时长统计值,V表示该小区数据业务的总数据量;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所确定出的分组数据信道PDCH数量为该小区分配PDCH。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系统,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小区的TBF统计数据,根据获取到的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其中,确定所述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时,根据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然后根据确定出的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按照以下公式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
W=N×W0;
其中,W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N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W0为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所用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和数据包重传率的统计数据,根据获取到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其中,在确定所述小区的单时隙带宽时,根据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出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总数量,然后
按照以下公式确定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话务量:E=NRLC×t/T;
按照以下公式确定出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Wt=V/(E×T);
上述公式中,E表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话务量,NRLC表示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总数量,t表示单个数据包传输时间,T表示忙时总时长统计值,V表示该小区数据业务的总数据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确定PDCH数量;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PDCH数为该小区分配PDCH。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利用小区级的TBF统计数据和其他统计数据,包括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所用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和数据包重传率的统计数据,来确定该小区应配置的PDCH数量。TBF统计数据通常能够反映小区近一段时间的数据业务量与无线信道利用情况的关系,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小区未来一段时间的PDCH数量,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PDCH数量分配的合理性,进而保证PDCH配置的可靠性。另外,网络管理系统中有较完备的TBF统计数据,因此,以TBF统计数据作为确定小区PDCH数量的依据,与现有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相比,其输入条件(即计算的依据)容易从现网获得,从而提高了工程实用性,减小了实现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GSM/GPRS/EGPRS网络的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TBF(Temporary Block Flow,临时数据流)统计的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其系统。
数据业务在GPRS/EGPRS无线网络中是通过TBF实现承载的。TBF是用来传送LLC PDU(LLC数据单元)的一段临时数据流。用户每次业务申请,通信系统都需要建立惟一的TBF来承载该项业务(分上下行分别建立),业务结束后释放TBF。TBF可标志用户的一个会话(session)的开始和结束,对应在空口的物理资源就是PDCH。单个PDCH信道可分配多个并发的TBF,但单个PDCH上的TBF并发数是有限制的。
GPRS/EGPRS网络系统针对TBF各项性能有比较详细的统计数据,通常由网络管理系统对TBF性能进行周期统计和管理,小区级的TBF相关统计项可包括:
统计周期内TBF的总数量、每时隙的TBF数、每TBF分配的时隙数、各TBF的时长、该小区占用的PDCH数量、忙时总数据量、忙时总时长等。根据TBF统计数据,可以得到以下实施例中为小区分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所需的统计数据:
TBF平均时长T0;
TBF总数Ntbf;
平均每时隙并发TBF数Ntbf_per_TSL;
平均占用PDCH数NTSL;
平均每TBF分配的时隙数NTSL_per_tbf;
此外,还可进一步从网络管理系统获得以下统计数据:
小区所传输的RLC(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包所用的各种编码方式所占的比例;
RLC数据包的重传率(BLER)等。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小区级的TBF统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对相应小区的数据业务PDCH信道数量进行配置,其原理如下:
如果一小区应该配置的PDCH信道数为X,该小区的PS数据业务总带宽需求为W,该小区的单时隙吞吐能力(带宽)为Wt,则有:
X=W/Wt……………………………………………(1)
设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为N,单用户期望带宽为W0,则式(1)中的W为:
W=N×W0……………………………………………(2)
如果该小区有硬拥塞发生,拥塞率为λ,则式(2)可以修正为:
W=(1+λ)×N×W0…………………………………(3)
由于TBF的延续时间代表了用户的业务使用时长,因此有
W0=V/(T0×Ntbf)……………………………………(4)
其中,T0为统计得到的TBF平均时长,Ntbf为统计得到的TBF总数,V代表统计得到的忙时总数据量(即有效数据总量)。
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N,可估算为:
N=Ntbf_per_TSL×NTSL/NTSL_per_tbf…………………(5)
其中,Ntbf_per_TSL代表统计得到的平均每时隙TBF数,NTSL代表统计得到的该小区平均占用PDCH数,NTSL_per_tbf代表统计得到的平均每TBF分配的时隙数。
根据式(2)、(4)、(5),式(1)中的X可以表示为:
X=(N×W0)/Wt
=(Ntbf_per_TSL×NTSL/NTSL_per_tbf)×V/(T0×Ntbf)/Wt………(6)
根据式(3)、(4)、(5),式(1)中的X还可以表示为:
X=(N×(1+λ)×W0)/Wt
=(1+λ)×(Ntbf_per_TSL×NTSL/NTSL_per_tbf)×V/(T0×Ntbf)/Wt…(7)
由于Wt与无线信道C/I(载干比)有关,基于链路自适应编码算法的差异也会影响该值。Wt可以根据现网实际统计的RLC数据包的各种编码方式所占比例以及重传率(BLER)来计算得到。
将RLC数据包(其中包括重传包)的传输时间(即占空口时隙时间)设为t(t通常为20ms),设忙时总时长为T,则可以定义该小区的数据业务话务量E如下:
E=NRLC×t/T…………………………………………(8)
其中,NRLC代表RLC数据包总数,其中包括重传包数量。NRLC的确定过程可以是:根据该小区的数据业务的总数据量和各种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可得到这些数据能够生成的RLC数据包的数量(不同编码方式的数据压缩比大小可能不同,因此在数据业务的总数据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将影响RLC数据包的数量)。由于一个RLC数据包可能被传输多次(如在采用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机制时),因此,可进一步根据BLER计算得到该小区传输的RLC数据包的总数量NRLC。在小区的数据业务总数据量、各种编码方式的压缩比一定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计算出该小区传输的RLC数据包的总数量NRLC,NRLC可表示为:
NRLC=f(BLER,V,α1,α2…αn,β1,β2,…βn)…………(9)
其中,V代表统计得到的忙时总数据量;BLER为RLC数据包的重传率;α1,α2…αn为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β1,β2…βn为相应编码方式的压缩比;f(·)是函数表达式。即,NRLC与BLER和各种编码方式所占比例相关。
则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Wt可表示为:
Wt=V/(E×T)=V/NRLC×t……………………………(10)
如果结合式(6)和式(10),可得:
如果结合式(7)和式(10),可得:
通过以上推导过程以及最终得到的式(11)和式(12)可以看出,与为小区分配的PDCH数量相关的TBF统计参数,以及能够通过TBF统计参数计算出的参数,包括:
TBF总数Ntbf;
TBF平均时长T0;
平均每时隙TBF数Ntbf_per_TSL;
平均每TBF分配的时隙数NTSL_per_tbf;
平均占用PDCH数NTSL;
此外,由于RLC数据包总数NRLC可根据BLER统计值和RLC数据包所用的各编码方式比例统计值计算得到,因此,为小区分配的PDCH数量还与这两个数据相关。
通过以上推导可以看出,通过获取小区级的TBF统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就可以计算出小区应分配的PDCH数量,与现有的类Erlang等方法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PDCH数量分配合理性,同时实现方式简单易行。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无线信道的分配流程可如图1所示。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无线信道的分配流程示意图,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获取精确到小区级别的TBF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可包括:TBF总数、TBF平均时长、平均每时隙并发TBF数量、平均每TBF占用的时隙数等,并根据获取到的TBF统计数据预计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
根据前述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公式(2)、(4)、(5),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为:
W=N×W0
=(Ntbf_per_TSL×NTSL/NTSL_per_tbf)×V/(T0×Ntbf)
其中,W为该小区的PS数据业务总带宽需求量;Ntbf_per_TSL为平均每时隙并发TBF数;NTSL为平均占用PDCH数;NTSL_per_tbf为平均每TBF占用的时隙数;T0为TBF平均时长;Ntbf为TBF总数;V为统计得到的忙时总数据量。
步骤102、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获取该小区传输的RLC数据包中,采用不同编码方式的RLC数据包分别占RLC数据包总数的比例,以及RLC数据包的重传率,根据获取到的各编码方式RLC数据包所占比例和RLC数据包的重传率预计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
根据前述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公式(8)、(9)、(10),小区的单时隙带宽为:
Wt=V/NRLC×t
其中,Wt为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V为统计得到的忙时总数据量;t为RLC数据包(其中包括重传包)的传输时间(通常取值为20ms);NRLC为RLC数据包总数(其中包括重传包),NRLC与RLC数据包重传率(BLER)和不同编码方式的RLC数据包所占比例相关。
步骤103、根据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单时隙带宽,确定该小区的PDCH配置目标值。
根据前述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公式(1)、(11),小区的PDCH配置目标值为:
其中,X为PDCH配置目标值,即PDCH信道数量值,其他参数的含义不变。如果计算出的X值不是整数,则进行取整运算,如上取整或下取整。
步骤104、根据该小区的PDCH配置目标值为该小区分配PDCH。
该步骤中,可通过生成信道调整指令,并将该指令下发到该小区的基站执行,从而使基站按照该PDCH配置目标值配置相应数量的PDCH。
上述流程中的步骤101和步骤102在时序上没有严格要求。
较佳地,上述流程中,在计算得到该小区的PDCH配置目标值之后、生成信道调整指令之前(即在步骤103到104之间),还可以进一步对该PDCH配置目标值进行合理性审查,主要有两项内容:
1)配置目标值是否低于PDCH最小配置门限。网络运营者根据主流(E)GPRS终端的多时隙能力或者自订的策略(比如某些VIP小区配置较多的专用PDCH),确定每小区PDCH最小配置门限;如果步骤103计算得到配置目标值低于该门限,则提高目标值到最小配置门限值。
2)配置目标值是否高于PDCH最高配置门限:网络运营者根据每个小区实际配置的载频总数和信令信道数量确定其PDCH最高配置门限;如果步骤103计算得到配置目标值高于该门限,则降低目标值到最高配置门限值。
如果合理性审查结果为通过,则再生成信道调整指令并下发到该小区基站。如果合理性审查结果为未通过,则可对计算得到的PDCH配置目标值进行调整,然后再次进行合理性审查,依此类推,直到PDCH配置目标值通过合理性审查,再生成信道调整指令并下发到该小区基站;或者,直接按照上述方法将目标值调整到PDCH最小或最大门限值,从而满足合理性审查的要求。
由于PS业务适用于混合制系统(用户请求数据业务后先等待一段时间如果还不能完成通信则放弃),当小区中的大量用户集中发起数据业务请求时,由于小区的PDCH资源有限,因此,通信系统有可能不能及时或在可容忍的时间内为所有请求数据业务的用户分配PDCH信道,这样,部分用户的数据业务将无法接入,从而导致数据业务的损失。这种因网络缺省资源而导致拒绝为用户的数据业务请求分配信道的情况,通常称为硬拥塞。硬拥塞的程度可用硬拥塞率λ来表征。硬拥塞率λ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一种是将损失的数据业务数占数据业务总数的百分比作为硬拥塞率。需要说明的是,硬拥塞率的计算方法并不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有所限制。
一种避免或减少硬拥塞发生或者减小硬拥塞程度的方法是:为小区分配更多的PDCH信道资源,从而能接入更多的用户数据业务。
针对小区有可能发生硬拥塞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在PDCH信道数量计算的过程中,可对按照公式(11)计算得到的PDCH信道数量进行上调,从而多分配些PDCH信道给小区,以避免或减少硬拥塞的发生或者减小硬拥塞的程度。对PDCH信道数进行上调的方式可以是:用大于1的系数对按照公式(11)计算出的PDCH信道数量进行调整,或者,在按照公式(11)计算出的PDCH信道数基础上增加一个预设的值。考虑到PDCH资源有限,PDCH信道数量上调幅度的大小可从减少该小区硬拥塞发生几率(或程度)并提高该小区PDCH利用率等方面考虑。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在预计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时,根据该小区的硬拥塞率λ,引入系数(1+λ),即按照公式(3)计算得到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从而适当增加预计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由于预计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中已经针对硬拥塞的发生而留有一定余量,因此,基于该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所计算得到的PDCH信道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硬拥塞发生的几率减少或者使硬拥塞的程度降低。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出,当需要对小区的PDCH配置数量进行调整时,本发明实施例可利用小区级的TBF统计数据来对该小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进行预计,并根据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预计该小区的PDCH信道的需求量。由于小区级的TBF统计数据可以反映该小区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业务与PDCH信道资源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而小区的数据业务通常是逐渐变化的,因此,利用小区级的TBF统计数据,可以根据该小区前一段时间的数据业务带宽与PDCH信道资源使用情况,针对该小区较为准确地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并以此预计PDCH信道数量的需求量,这样预计出来的PDCH信道数量的需求量可以满足该小区的数据业务需要,同时也能够使PDCH信道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由于网络管理系统通常对TBF性能进行监控和统计,具有比较完备的TBF统计数据,并且可以实时查询,比较容易获得,因此以TBF统计数据作为预计PDCH信道数量的依据,在技术实现上比较容易。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在预计小区的PDCH信道数量的过程中,还考虑了硬拥塞因素,从而使预计出的PDCH信道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硬拥塞的发生,进而保证用户数据业务的实现。
对于需要调整PDCH信道的每个小区,都可按照上述方式计算出需要配置的PDCH数量,从而实现网络优化。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系统。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第一确定模块201,第二确定模块202,第三确定模块203和分配模块204,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201,用于获取小区的TBF统计数据,根据获取到的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
第二确定模块202,用于获取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所用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和数据包重传率的统计数据,根据获取到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
第三确定模块203,用于根据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要量和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确定出该小区应配置的PDCH数。该模块可按照公式(1)确定PDCH数量,并可在确定PDCH数后,按照前述方法进行合理性验证以及根据验证结果对PDCH数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最终确定出合理的PDCH数量;
分配模块204,用于将该小区应配置的PDCH数配置到该小区的基站。该模块可通过向该小区的基站发送信道调整指令,指示该小区的基站按照第三确定模块203确定出的PDCH数量配置PDCH。
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1所示流程中的相应步骤的实施方式对应。下面简要对各模块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第一确定模块201确定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的过程可以是:根据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N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W0,然后按照公式(2)或公式(3)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W。其中,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N可按照公式(5)确定,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W0,可按照公式(4)确定。
第二确定模块202确定小区的单时隙带宽的过程可以是:根据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出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总数量NRLC,然后按照公式(8)确定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话务量E,按照公式(10)确定出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Wt。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小区的临时数据流TBF统计数据;
根据获取到的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具体包括:根据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根据确定出的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按照以下公式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
W=N×W0;
其中,W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N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W0为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
获取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所用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和数据包重传率的统计数据;
根据获取到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具体为:
根据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出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总数量,按照以下公式确定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话务量:E=NRLC×t/T;
按照以下公式确定出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Wt=V/(E×T);
上述公式中,E表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话务量,NRLC表示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总数量,t表示单个数据包传输时间,T表示忙时总时长统计值,V表示该小区数据业务的总数据量;
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所确定出的分组数据信道PDCH数量为该小区分配PDC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TBF统计数据确定所述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具体还包括:
根据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
根据确定出的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按照以下公式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
W=(1+λ)×N×W0;
其中,W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N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W0为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λ为拥塞率统计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N=Ntbf_per_TSL×NTSL/NTSL_per_tbf;
其中,Ntbf_per_TSL为平均每时隙TBF数量统计值,NTSL为该小区平均占用PDCH数量统计值,NTSL_per_tbf为平均每TBF分配的时隙数量统计值;
所述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W0=V/(T0×Ntbf);
其中,T0为TBF平均时长统计值,Ntbf为TBF总数量统计值,V为忙时总数据量统计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确定PDCH数量,具体为:
将所述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要量除以所述小区的单时隙带宽,得到所述小区的PDCH数量。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所确定出的PDCH数量为该小区分配PDCH,具体为:
对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所确定出的PDCH数量进行合理性审查,如果审查通过,则根据该PDCH数为该小区分配PDCH;否则,将该PDCH数调整到满足合理性要求后,根据调整后的PDCH数为该小区分配PDC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DCH数调整到满足合理性要求,包括:
若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所确定出的PDCH数量小于该小区的PDCH最小配置门限值,则将确定出的PDCH数调整为该小区的PDCH最小配置门限值;
若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所确定出的PDCH数量大于该小区的PDCH最大配置门限值,则将确定出的PDCH数调整为该小区的PDCH最大配置门限值。
7.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小区的TBF统计数据,根据获取到的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其中,确定所述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时,根据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然后根据确定出的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按照以下公式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
W=N×W0;
其中,W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N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W0为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所用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和数据包重传率的统计数据,根据获取到的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其中,在确定所述小区的单时隙带宽时,根据各编码方式所占比例和重传率的统计数据确定出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总数量,然后
按照以下公式确定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话务量:E=NRLC×t/T;
按照以下公式确定出该小区的单时隙带宽:Wt=V/(E×T);
上述公式中,E表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话务量,NRLC表示该小区传输的数据包总数量,t表示单个数据包传输时间,T表示忙时总时长统计值,V表示该小区数据业务的总数据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确定PDCH数量;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PDCH数为该小区分配PDCH。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时,根据TBF统计数据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然后根据确定出的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和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按照以下公式确定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
W=(1+λ)×N×W0;
其中,W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N为该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W0为该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λ为拥塞率统计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小区的数据业务平均并发用户数时,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N=Ntbf_per_TSL×NTSL/NTSL_per_tbf;
其中,Ntbf_per_TSL为平均每时隙TBF数量统计值,NTSL为该小区平均占用PDCH数量统计值,NTSL_per_tbf为平均每TBF分配的时隙数量统计值;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小区的单用户期望带宽时,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W0=V/(T0×Ntbf);
其中,T0为TBF平均时长统计值,Ntbf为TBF总数量统计值,V为忙时总数据量统计值。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确定PDCH数量时,将所述小区的数据业务带宽需要量除以所述小区的单时隙带宽,得到所述小区的PDCH数量。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确定出PDCH数量之后,对该PDCH数进行合理性审查,如果审查通过,则将该PDCH数确定为所述小区应配置的PDCH数;否则,将该PDCH数调整到满足合理性要求后,将调整后的PDCH数确定为所述小区应配置的PDCH数;
所述分配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确定出的该小区应配置的PDCH书数为该小区分配PDCH。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将PDCH数调整到满足合理性要求,具体为:
若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所确定出的PDCH数量小于该小区的PDCH最小配置门限值,则将该小区应配置的PDCH数调整为该小区的PDCH最小配置门限值;
若根据所述数据业务带宽需求量和所述单时隙带宽所确定出的PDCH数量大于该小区的PDCH最大配置门限值,则将该小区应配置的PDCH数调整为该小区的PDCH最大配置门限值。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通过向所述小区的基站发送信道调整指令,指示该小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确定出的PDCH数量为该小区分配PDC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89808.0A CN101965061B (zh) | 2009-07-24 | 2009-07-24 | 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89808.0A CN101965061B (zh) | 2009-07-24 | 2009-07-24 | 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65061A CN101965061A (zh) | 2011-02-02 |
CN101965061B true CN101965061B (zh) | 2013-02-13 |
Family
ID=43517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89808.0A Active CN101965061B (zh) | 2009-07-24 | 2009-07-24 | 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650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6203B (zh) * | 2011-04-02 | 2013-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业务信道数目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3096481B (zh) * | 2011-11-08 | 2016-04-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 分组数据信道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3906133B (zh) * | 2012-12-27 | 2017-11-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 均衡双频同站同覆盖小区数据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916881B (zh) * | 2013-01-04 | 2018-03-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调整小包检测门限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974263B (zh) * | 2013-01-28 | 2017-11-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pdch信道配置方法和装置 |
CN104717700B (zh) * | 2013-12-12 | 2018-09-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线小区的网络加速方法及装置 |
CN105101236B (zh) * | 2014-05-19 | 2019-03-1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 一种建模方法及其装置 |
CN105848160B (zh) * | 2015-01-16 | 2019-04-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2610A (zh) * | 1999-10-09 | 2001-04-25 |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
CN1389051A (zh) * | 2000-06-20 | 2003-01-01 | 诺基亚有限公司 | 分组格式通信中的资源分配 |
CN1396744A (zh) * | 2001-07-12 | 2003-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gprs业务类型的无线资源规划方法 |
CN101047426A (zh) * | 2006-04-18 | 2007-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分组数据信道的分配方法及数据的发送方法 |
CN101137202A (zh) * | 2006-08-28 | 2008-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配上行资源的方法、装置、收发装置及通信系统 |
CN101247556A (zh) * | 2008-03-12 | 2008-08-20 | 吉林大学 | Gprs/edge网络中数据业务无线信道的分配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96861A1 (en) * | 2001-01-12 | 2004-10-07 | Joseph Rinchiuso |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within a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09
- 2009-07-24 CN CN200910089808.0A patent/CN1019650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2610A (zh) * | 1999-10-09 | 2001-04-25 |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
CN1389051A (zh) * | 2000-06-20 | 2003-01-01 | 诺基亚有限公司 | 分组格式通信中的资源分配 |
CN1396744A (zh) * | 2001-07-12 | 2003-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gprs业务类型的无线资源规划方法 |
CN101047426A (zh) * | 2006-04-18 | 2007-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分组数据信道的分配方法及数据的发送方法 |
CN101137202A (zh) * | 2006-08-28 | 2008-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配上行资源的方法、装置、收发装置及通信系统 |
CN101247556A (zh) * | 2008-03-12 | 2008-08-20 | 吉林大学 | Gprs/edge网络中数据业务无线信道的分配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65061A (zh) | 2011-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65061B (zh) | 一种数据业务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1754387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度资源的方法和基站 | |
CN101911754B (zh) | 缓冲状态报告(bsr)信息传输的触发的最优化方法 | |
CN102611605B (zh) | 一种数据交换网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2098746B (zh) | 一种引入移动资源预留机制的多小区资源分配方法 | |
CN102932275B (zh) | 一种应用于容延时网络的优先级报文转发方法 | |
CN101137196A (zh) | 在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网络中分组调度的方法 | |
CN102396192A (zh) | 自适应缓冲器状态报告 | |
CN100411474C (zh) | 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分组数据调度方法 | |
CN102137498B (zh) | 一种中继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CN102098792B (zh) | 基于服务质量的轮询资源调度方法 | |
CN112543508A (zh) | 面向5g网络切片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网络架构 | |
CN101184321A (zh) | 一种调整用户服务质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2665270A (zh) | Lte系统中降低上行语音业务传输时延的方法 | |
CN103209494A (zh) | 一种基于重要性标记的实时视频业务资源分配方法 | |
CN104956733A (zh) | 无线通信网络的准入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0369524C (zh) | 一种cdma系统上行包调度方法 | |
CN1996942A (zh) | 一种实现流量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0525245C (zh) | 一种用于多业务分组数据调度的装置和方法 | |
US8767760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queu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CN104066197A (zh) | 一种td-lte中低丢包率的实时业务调度方法 | |
CN102111888B (zh) |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854622A (zh) |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2480736B (zh) | 一种动态数据业务信道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3974294B (zh) | 一种无线网络数据业务容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