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2228A - 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2228A
CN101962228A CN2009100897764A CN200910089776A CN101962228A CN 101962228 A CN101962228 A CN 101962228A CN 2009100897764 A CN2009100897764 A CN 2009100897764A CN 200910089776 A CN200910089776 A CN 200910089776A CN 101962228 A CN101962228 A CN 101962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land
treatment process
water
pattern
buckbe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97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2228B (zh
Inventor
崔丽娟
王义飞
张曼胤
刘茂松
黄成�
李伟
商晓静
盛晟
徐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rient Landsca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09100897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2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2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2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2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2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其采用将表面流湿地处理方法和潜流湿地处理方法进行组合对污染湿地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对这些功能单元进行组合,形成耦合作用,能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改善生态环境。本发明具有高处理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护技术、低能耗、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染湿地处理技术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坡度的洼地中,填充一定的填料形成填料床,在床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污性强的水生植物而构成的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根据水流方式可分为自由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根据湿地中主要植物形式可分为浮水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沉水植物系统。
污染湿地处理技术可追溯到1903年,建在英国,用于处理污水。荷兰于1967年开发一种新型表面流湿地处理污水。近年来利用由水生高等植物构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生态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建立了利用香蒲等去除重金属,并进行复垦的生态工程;以蒲草为主的漫地处理煤矿含硫化铁酸性水的生态工程;应用漫地缓冲与净化入湖水体的生态工程;防治富营养化的生态工程。德国建立了以芦苇为主的湿地处理废水的生态工程。瑞典建立了应用室内水生生物处理净化生活污水的生态工程;应用藻类植物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去除过多的氮、磷的生态工程。荷兰运用调控湖泊中的生物种类结构比例的方法防止富营养化。我国采用漂浮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及草滤带组成的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进行了净化;运用芦苇构造湿地处理油田采出水等。
在我国,污染湿地处理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完善,还远远不能解决我国湿地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我国湿地污染严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处理,构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和人工浮岛等处理污染湿地的生态功能单元,经过分段分级组合形成耦合作用,达到净化湿地污染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处理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护技术、低能耗、适用范围广的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本发明在于构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和人工浮岛等处理污染湿地的生态功能单元,首先通过各段表面流湿地生态功能单元逐级拦截、过滤、沉降和降解污染物,然后通过潜流湿地生态功能单元强化净化效果。各湿地生态功能单元可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程度,顺序、级段数以及水生植物可进行调节。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其采用将表面流湿地处理方法和潜流湿地处理方法进行组合对污染湿地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表面流湿地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植物的茎叶的拦截、填料的吸附过滤和污染物的自然沉降,以及植物的吸收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污水在填料的上层水平流动,固态悬浮物被填料及植物根系阻挡截留而沉淀,微生物也附着在填料或植物的根茎叶上发挥生物降解作用,同时植物体本身也有强大的吸收能力,能够吸收水中污染物累积在植物体内,从而去除水中污染物。
所述表面流湿地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在建立表流湿地的水道铺设防渗膜,防止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填充砂土、壤土和砾石等材料作为湿地植物生长的基质;保持1~4%的总体坡度;根据不同的填充模式及水深种植相应的湿地植物,一般水深15~30cm种植针蔺、慈姑、扁秆蔗草、水芹等,水深30~55cm种植东方香蒲、黑三棱、菖蒲等,水深55cm以上种植荇菜、水鳖等。
潜流湿地的污水在湿地床体的表面下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表层填料截留等作用,提高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下流动,保温性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较小,且卫生条件较好。
潜流湿地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在建立潜流湿地的水道铺设防渗膜;填充砂土、砾石;种植泽泻、千屈菜等挺水植被;并每隔2~3m竖立带孔的PVC管用于透气;保持1~4%的总体坡度。
在本发明的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中,对于有较大水面的表面流湿地,还可结合采用浮岛处理方法。
所述浮岛处理方法主要利用生态工学原理,人为将湿生植物或经改良后的陆生植物,以浮床作为载体,种植到富营养化水体的水面,通过植物的生长吸收、吸附、降解富集在水体中的氮、磷及有害物质,同时为多种生物创造环境,协同提高水质、美化景观,在一定程度上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此外,浮岛处理技术还具有一定的消波护岸作用。
一般浮岛处理方法从构造上主要包括干式和湿式两种。水和植物接触的称湿式,不接触的为干式。干式浮岛因植物与水不接触,可以栽培大型木本、园艺植物,一方面为鸟类创造良好的生息场所,同时美化了景观。但这种干式浮岛不起水质净化的作用。湿式浮岛处理方法又分有框架和无框架两种类型,有框架的湿式浮岛,其框架一般用纤维强化塑料、不锈钢加发泡聚苯乙烯、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盐化乙烯合成树脂、混凝土等材料制作。无框架湿式浮岛一般选用椰子纤维编织而成,从景观上讲较柔和。浮岛的水下固定形式视地基状况而定,常用的有重量式、抛锚式和杠式。单个浮岛的大小一般选边长1~5m;形状以四边形居多,但景观应用中可设计成多种图形。
本发明的所述浮岛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1)竹竿+聚苯乙烯泡沫板+香蒲+水芹+慈姑+菖蒲+千屈菜模式;2)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睡菜+千屈菜模式;3)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睡菜+球穗莎草模式;4)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千屈菜+慈姑+香蒲+菖蒲+花蔺+睡菜模式;5)PVC管+聚乙烯网+睡菜+水芹模式;6)竹竿+绳网+大薸模式。
本发明采用的是有框架的湿式浮岛,每一种模式中的植物可以起到不同净化效果,根据情况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搭配使用。
本发明在借鉴已有污染湿地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和浮岛技术,通过采用了不同基质、不同水深及不同湿地植物的多种搭配分段构建的表流湿地、潜流湿地以及人工浮岛综合运用的污染湿地处理系统,通过对这些功能单元进行分段分级组合,形成耦合作用,能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改善生态环境。本发明具有高处理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护技术、低能耗、适用范围广的特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表面流湿地处理方法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潜流湿地处理方法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例浮岛处理方法“竹竿+聚苯乙烯泡沫板+香蒲+水芹+慈姑+菖蒲+千屈菜”模式;
图4为本发明实例浮岛处理方法“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睡菜+千屈菜”模式;
图5为本发明实例浮岛处理方法“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睡菜+球穗莎草”模式;
图6为本发明实例浮岛处理方法“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千屈菜+慈姑+香蒲+菖蒲+花蔺+睡菜”模式;
图7为本发明实例浮岛处理方法“PVC管+聚乙烯网+睡菜+水芹”模式;
图8为本发明实例浮岛处理方法“竹竿+绳网+大薸”模式;
图9为本发明实例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用本发明实例来说明表面流湿地处理方法。表面流湿地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植物的茎叶的拦截、填料的吸附过滤和污染物的自然沉降,以及植物的吸收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污水在填料的上层水平流动,固态悬浮物被填料及植物根系阻挡截留而沉淀,微生物也附着在填料或植物的根茎叶上发挥生物降解作用,同时植物体本身也有强大的吸收能力,能够吸收水中污染物累积在植物体内,从而去除水中污染物。
表面流湿地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在建立表面流湿地的水道铺设防渗膜,防止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填充砂土和砾石等材料作为湿地植物生长的基质;保持1%的总体坡度;根据不同的填充模式及水深种植相应的湿地植物,一般水深15~30cm种植针蔺、慈姑、扁秆蔗草、水芹等,水深30~55cm种植东方香蒲、黑三棱、菖蒲等,水深55cm以上种植荇菜、水鳖等。
图2用本发明实例来说明潜流湿地处理方法。潜流湿地的污水在湿地床体的表面下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表层填料截留等作用,提高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下流动,保温性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较小,且卫生条件较好。
潜流湿地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在建立潜流湿地的水道铺设防渗膜;填充砂土、砾石;种植泽泻、千屈菜等挺水植被;并每隔2m左右竖立带孔的PVC管用于透气;保持4%的总体坡度。
图3-图8用本发明实例来说明浮岛处理方法。浮岛处理方法主要利用生态工学原理,人为将湿生植物或经改良后的陆生植物,以浮床作为载体,种植到富营养化水体的水面,通过植物的生长吸收、吸附、降解富集在水体中的氮、磷及有害物质,同时为多种生物创造环境,协同提高水质、美化景观,在一定程度上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此外,浮岛处理技术还具有一定的消波护岸作用。
浮岛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1)竹竿+聚苯乙烯泡沫板+香蒲+水芹+慈姑+菖蒲+千屈菜模式;2)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睡菜+千屈菜模式;3)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睡菜+球穗莎草模式;4)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千屈菜+慈姑+香蒲+菖蒲+花蔺+睡菜模式;5)PVC管+聚乙烯网+睡菜+水芹模式;6)竹竿+绳网+大薸模式。浮岛处理方法主要与有较大水面的表面流湿地结合运用。
图9用本发明实例来说明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所建设的污染湿地处理系统共分11段(A~K)。其中前9段(A~I)为表面流湿地,第10(J)为潜流湿地,最后段(K)为开敞水面,各段采用了不同基质、不同水深及不同湿地植物的多种搭配(表1)。A~J为构建的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和人工浮岛等处理污染湿地的生态功能单元。通过A段生长茂盛的挺水植物湿地生态功能单元对固态悬浮物和各种污染物的初步拦截、过滤、沉降和降解,B段生长快速的浮水植物湿地生态功能单元加强对污染物的去除,C~I段具有不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湿地生态功能单元对污染物进一步拦截、过滤、沉降和降解,J段潜流湿地生态功能单元强化对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分段逐级处理各种污染,达到耦合强化各湿地生态功能单元的净化效果。K段开敞水面可监测净化效果。
各湿地生态功能单元可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程度,顺序、级段数以及水生植物可进行调节。
表1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技术的构建类型、基质及湿地植物配置表
Figure B2009100897764D0000061
Figure B2009100897764D0000071
注:①砾石直径5~30mm,砾石1直径5~15mm,砾石2直径15~30mm;
②潜流湿地每平方米竖立PVC管一根,长100cm,直径10cm;
③设表面流湿地地面坡度1%,潜流湿地底面坡度4%。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将表面流湿地处理方法和潜流湿地处理方法进行组合对污染湿地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流湿地处理方法包括在建立表流湿地的水道铺设防渗膜;填充砂土、壤土和砾石材料作为湿地植物生长的基质;保持1~4%的总体坡度;水深15~30cm种植针蔺、慈姑、扁秆蔗草、水芹,水深30~55cm种植东方香蒲、黑三棱、菖蒲,水深55cm以上种植荇菜、水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湿地处理方法包括在建立潜流湿地的水道铺设防渗膜;填充砂土、砾石;种植泽泻、千屈菜;并每隔2~3m竖立带孔的PVC管用于透气;保持1~4%的总体坡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表面流湿地处理时,还采用浮岛处理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模式:1)竹竿+聚苯乙烯泡沫板+香蒲+水芹+慈姑+菖蒲+千屈菜模式;2)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睡菜+千屈菜模式;3)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睡菜+球穗莎草模式;4)轻质塑料模具+聚苯乙烯泡沫板+千屈菜+慈姑+香蒲+菖蒲+花蔺+睡菜模式;5)PVC管+聚乙烯网+睡菜+水芹模式;6)竹竿+绳网+大薸模式。
CN2009100897764A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Active CN101962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97764A CN101962228B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97764A CN101962228B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2228A true CN101962228A (zh) 2011-02-02
CN101962228B CN101962228B (zh) 2012-03-07

Family

ID=43515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97764A Active CN101962228B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222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5251A (zh) * 2013-03-29 2013-06-12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3241893A (zh) * 2013-04-24 2013-08-1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一种“串联-并联”可调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N103708671A (zh) * 2012-09-28 2014-04-09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多介质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6396114A (zh) * 2016-10-31 2017-02-15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植物组合净化水体的方法
CN110342643A (zh) * 2019-07-01 2019-10-18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江水生态综合治理的修复处理方法
CN117383770A (zh) * 2023-12-12 2024-01-12 辉县市碧森林业规划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1177A (zh) * 2009-01-15 2009-07-15 北京师范大学 表面流-水平潜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8671A (zh) * 2012-09-28 2014-04-09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多介质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3145251A (zh) * 2013-03-29 2013-06-12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3241893A (zh) * 2013-04-24 2013-08-1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一种“串联-并联”可调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N103241893B (zh) * 2013-04-24 2015-07-2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一种“串联-并联”可调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N106396114A (zh) * 2016-10-31 2017-02-15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植物组合净化水体的方法
CN110342643A (zh) * 2019-07-01 2019-10-18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江水生态综合治理的修复处理方法
CN117383770A (zh) * 2023-12-12 2024-01-12 辉县市碧森林业规划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2228B (zh) 2012-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9896A1 (zh) 一种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3241893B (zh) 一种“串联-并联”可调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N104230100B (zh) 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及方法
CN201406359Y (zh) 黑臭河道的治理装置
CN103523998B (zh) 一种控制外来污染源及生态修复黑臭河道的净化方法
CN100453476C (zh) 北方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方法
CN104496106B (zh) 一种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及生态净化集成系统
CN204356190U (zh) 一种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系统
CN101962228B (zh) 一种污染湿地级联耦合处理方法
CN102139961B (zh) 重污染支流口多层植物带水质原位净化方法
CN201694895U (zh) 一种立体耦合净化水体的装置
CN104445805B (zh) 一种农田面源污染可再生沸石生态沟渠组合处理系统
CN202156956U (zh) 雨水生态净化及储存系统
CN102001753A (zh) 去除微污染河水氮磷的生态回廊及其建造方法
CN110468947A (zh) 生态树池
CN102079582A (zh) 一种轻型可拆卸复合型生态浮岛及其构建方法
CN106006981A (zh) 一种景观公园生态建设的水质处理方法
CN110803772A (zh) 用于对深度污染河道处理及原位修复的生态沉床及其方法
CN108243934A (zh) 一种快速调节沉水植物种植密度的系统
CN211521750U (zh) 一种用于对深度污染河道处理及原位修复的生态沉床
CN104310592B (zh) 一种北方地区入湖口河流分流净化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7487846A (zh) 一种适用于变水位的生态型硬质护岸
CN112746593B (zh) 一种低养护生态湿地的构建方法
CN202038918U (zh) 一种轻型可拆卸复合型生态浮岛
CN106587348B (zh) 一种人工湿地水体净化系统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ORIENT LANDSCAP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ORESTRY INSTITUE, CHINESE INST.OF FORESTRY SCIENCES

Effective date: 201208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91 HAIDIAN, BEIJING TO: 100012 CHAOYANG,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816

Address after: 100012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Beiyuan home embroidery Juyuan No. 7

Patentee after: Beijing Orient Landscap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91 Institute of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the Summer Palac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