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9689A - 具有电路板元件的墨盒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电路板元件的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9689A
CN101959689A CN2009801050861A CN200980105086A CN101959689A CN 101959689 A CN101959689 A CN 101959689A CN 2009801050861 A CN2009801050861 A CN 2009801050861A CN 200980105086 A CN200980105086 A CN 200980105086A CN 101959689 A CN101959689 A CN 101959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cartridge
circuit board
board component
subregion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50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比安科
D·苏尔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Original Assignee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filed Critical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Publication of CN101959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6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93Flexibl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88Composite multilayer circuits, i.e. comprising insulat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roperties
    • H05K3/4691Rigid-flexible multilayer circuits comprising rigid and flexible layers, e.g. having in the bending regions only flexible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其中,所述墨盒(10)具有包含电路布置(55)的电路板元件(40),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处于平面A的第一子区域(41)和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成角度的第二子区域(42)。

Description

具有电路板元件的墨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和27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还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造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喷墨打印机属于使用最广泛的打印机类型,它们在许多家庭和办公室应用中采用。因为喷墨打印机在它们运行期间时常经受非常频繁的使用,多数部件受到严重磨损的影响,并且零件受到磨损,而且需要更多次数地更换和替换耗材。而且频繁的使用需要定期进行保养作业。为了便于保养作业和对喷墨打印机的单一部件的替换,以模块化结构制造喷墨打印机,带有大量模块化部件,这些模块化部件装备着支持正确更换并相应地引起对要进行的更换的检查的装置。
墨盒通常是喷墨打印机的替换最频繁的部件或耗材。此外,墨盒还需要更频繁的保养,因为打印流程期间油墨的储存和供应都是复杂的流体工艺过程,该过程可能存在许多误差源。举例来说,这些误差源的范围可以从墨盒的供给管道阻塞到墨盒的不正确插入。此外,考虑到大量不同的墨盒,似乎不排除用户在替换用过的墨盒时,尝试用不适合于插入喷墨打印机中设置的墨盒接收器的墨盒进行替换。虽然从墨盒接收器拆除墨盒以及插入基本上相同的新的墨盒是比较简单的操作,但是正如实践反复表明的那样,这些操作可能时常给用户带来严重问题。
为了便于用户对墨盒的保养以及更换作业,墨盒可以装备有业已由厂家提供的相应的电子电路,在正确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之后,该电子电路能够经由喷墨打印机的控制装置而被访问,并且该电子电路执行墨盒功能的检查。这个检查通常被执行为主动或被动形式的电子核查程序,因此这个检查能够使用户确定墨盒已经正确地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与喷墨打印机之间的通讯通常是经由灯或经由打印机自身的显示器上的信息而产生。插入的墨盒与信息复制位置的局部分离仍会引起用户的误解或误会。为此,喷墨打印机和墨盒的厂家已经采取结构措施来把信息直接显示在插入的墨盒自身上。举例来说,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墨盒为此使用独立的照明设备,当墨盒插入墨盒接收器时,这些照明设备向用户表明已经执行了正确的插入。另一方面,墨盒上发光信号的缺少也可以表明没有正确执行插入或者存在别的故障。
根据喷墨打印机的多数墨盒的结构设计,在插入状态下,只有墨盒的所选择区域可被用户看到,并且因此适于容纳诸如灯或照明器等信号发生器并且显示出用户容易看见的信号。然而,插入状态下的墨盒的壳体构件的大部分区域是对用户隐藏的。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墨盒的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的配合接口交接的接口出于结构原因对用户是不可见的,因此,墨盒的光学信号发生器要连接到接口,如果必要的话,必须经过较长的距离。这种连接,尤其是当它具有光学属性时,可能造成在构造方面并因此是制造技术方面的重大开支,并且致使墨盒容易受到许多干扰影响。
举例来说,作为现有技术出版物的EP 1 547 782 A2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可拆卸安装的墨盒,在靠近该墨盒的下边界表面的一侧具有电接点,用于建立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的相应配合接点的接触。这些接点又安装在包含电路布置的电路板元件上。该电路板元件还包括发光二极管(LED),该发光二极管布置在靠近该下边界表面的表面部分上以在电路板元件上发光。为了把光信号引向用户可见的位置或喷墨打印机带有的光检测器,墨盒在墨盒的侧面朝着插入的墨盒的方向设有从底部朝向顶部的光导体。安装在墨盒的上边界表面附近的光导体的末端件露出并且因此适于无阻碍且可检测的发光。
然而,根据EP 1 547 782 A2的公开内容的墨盒光导体的设置带来许多误差源。一方面,需要在安装在墨盒上的LED与墨盒的光导体之间进行很好的光接触。这甚至可能很大程度上受到典型污染物例如灰尘或湿气以及油墨自身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了光线的进一步无阻碍传送,在光导体中不允许存在例如断裂或折断的故障,而这些故障在由材料疲劳所引起时并非是非典型的。此外,必须保证在任何时候在光导体中都存在全反射的条件。然而,当沉积了湿气或油墨时,这些条件可能受到妨碍,因为湿气或油墨具有的折射率不同于光导体的折射率。相应地,会存在一系列典型干扰影响,这导致不会一直确保LED发出的光线到达用户可见的位置或光检测器。而且,只选择了光线的进一步直线传送,这总是需要墨盒壳体上设有笔直或平坦部分。
发明内容
因此,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任务是消除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这些缺陷,并且提供一种墨盒,其允许在插墨盒时信号特别是光信号的信号从用户不可见的墨盒区域进一步传送至用户可见的区域或光检测器,其中,这个设计方案,一方面,不易受到外部干扰影响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沿着墨盒轮廓的许多子区域将信号进一步传送到同样宽的范围。
通过如权利要求1、27和28所述的制造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装置和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
具体而言,通过一种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来完成这个任务,其中,该墨盒包括具有电路布置的电路板元件,该电路板元件具有处于平面A的第一子区域和与该第一子区域成角度的第二子区域。
还通过一种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完成这个任务,该墨盒包括具有电路布置的电路板元件,其中,该电路板元件基本上延伸跨过墨盒的侧面并且包括面向墨盒底面的第二子区域,在这个子区域上接点元件布置成接触外部配合接点元件,并且包括面向墨盒顶面的第一子区域并且在这个子区域上布置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来发出信号。
还通过一种与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相关的制造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其中,该墨盒包括电路板元件,所述电路板元件具有电路布置和处于平面A的第一子区域以及与该第一子区域成角度的第二子区域,并且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墨盒,提供电路板元件,把电路板元件的第一子区域平行地连接到墨盒的至少一个侧壁,该侧壁优选为墨盒的前壁和/或后壁,以及把第二子区域连接到墨盒。
因此本发明的要点在于这样的事实,能够通过包括在电路板元件内的电路布置的方式执行从电路板元件的子区域到电路板元件的第二子区域的信号传送,其中,这两个子区域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因此,如例如根据电子电路技术以及根据光电路技术所已知的,提供了通过电路板元件的两个子区域执行电路布置的信号传送,其中,电路布置包括至少一个不平坦的子区域,该区域布置在墨盒的同样不平坦的部分上。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墨盒还确实包括在电子板或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布置,然而,由于这些板的高刚度,就不允许信号传送或进一步传送经过墨盒的不是平坦的或不是有角度的部分。也就是说,现有技术已知的墨盒的印刷电路板或板是有非常刚性的材料构成。然而,为了把电或光信号从墨盒的壳体构件的一个子区域经由墨盒的有角度部分传送到别的子区域,根据现有技术的知识,每个盒中都需要接口。但是这些接口总是带来误差源,这些误差源能够阻止或显著地干扰信号的无干扰传送。根据本发明的核心思想,这些接口现在变得不需要了,因为电路布置整体上使信号能够经由墨盒的不平坦或有角度部分在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两个子区域之间传送。
本发明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是电路板元件基本上延伸跨过墨盒的侧面并且提供接触接口,用于在面向墨盒底面的第二子区域上接收和传送信号,并且在面向墨盒顶面的另一子区域上提供发光二极管,其组成用户的光接口,相应地构成喷墨打印机使用的光检测器。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墨盒功能的所有必要的电路布置可以因此而容纳在同一电路板元件上,这极其节约成本并且能够制造成极大批量。然而,因为不需要对墨盒壳体的信号接收或信号发射做更多测量,因此,举例来说,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注模工艺制造这些壳体。因此能够省去复杂的工艺步骤,例如把光学部件、电子部件或电气部件集成到墨盒的壳体构件自身上。
用于插入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使得要连接的墨盒的外轮廓的至少一个子区域顺应墨盒。该子区域可以是位于平面A中的子区域,该平面例如顺应墨盒的平坦外轮廓,该外轮廓由许多能由市场供应的墨盒的侧壁代表。另一方面,还设想到第二非必需平坦的子区域,其与第一子区域成角度,以顺应墨盒的不平坦外轮廓,并相应地至少部分地帮助连接墨盒的不平坦外轮廓。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板元件与墨盒的连接可以经由一个子区域乃至经由这两个子区域进行。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使平面A定向成平行于至少一个侧壁,优选为前壁和/或后壁。因此,电路板元件可以应用于许多能由市场供应的墨盒,这些墨盒具有平坦侧壁,这些侧壁布置成至少部分地对用户或光检测器可见,即使在墨盒已经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时候。
在本发明的墨盒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子区域是平坦外形的并且位于不同于平面A的第二平面B中。因此,两个平坦部分在各自情况中平行于平面A和B,例如,可以装备有同一电路板元件,而不需要在电路板元件的这两个具有平坦外形的子区域之间提供接口。相反地,具有定向成彼此成角度的两个平坦子区域的电路板元件可以以精确配合的方式预制而成,因此,这些电路板元件只需被放置在墨盒的预定平坦部分上并且固定在后者上。
此外,用于插入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特征还可在于,平面B定向成平行于墨盒的外边界表面的另一部分。这使得电路板元件的彼此平坦布置的两个子区域能够以平行的定向安装在墨盒的外边界表面上,其中,仅仅一个连续的电路板元件就可以盖住墨盒的外边界表面上的两个相邻子区域,它们是平坦的并且布置成彼此成角度。
用于插入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又一实施例可以使墨盒含有紧固元件,通过这些紧固元件使电路板元件连在墨盒上。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此实施例的这个装置中的紧固元件是行业中常用的任何基于机械或基于粘接的紧固元件。通过在墨盒的壳体结构中提供这些紧固元件,连接到墨盒上的电路板元件自身可以具有简单的例如矩形的形状。这个事实又促进电路板元件通过当前工业上的生产方法进行大批量生产。作为对此的代替,同样可以想到在电路板元件中提供专门的锚定结构,然而,该锚定结构在生产大量电路板元件的大部分生产方法中带来进一步的加工步骤并且因此带来更多费用。
在本发明的墨盒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墨盒的特征可在于导轨,尤其是在至少一个侧壁上的导轨,用于引导电路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这些导轨是简单的机械结构装置,通过这些装置,能够在一个连接步骤中,也就是把电路板元件插入导轨的步骤中,在墨盒与电路板元件之间建立较坚固和耐久的连接。根据这个设计,这些导轨可以是已经设在墨盒的壳体构件中或者可以在单独的制造步骤中随后安装到墨盒的壳体构件上。此外,导轨能够允许在不需要其它连接方式的情况下连接墨盒和电路板元件。而且,本实施例的导轨,其可替代地还可以由多个导轨代替,其能够安置在墨盒上,使得在插了电路板元件的一部分之后,引导导轨作用在电路板元件上的导向力,从而使充分的夹持力抵抗由用户或抓握墨盒所引起的电路板元件的潜在压力载荷。
而且,能够使紧固元件包含能够弹性变形的锁钩。这个锁钩可以由另一个紧固元件代替或者设有另一个紧固元件。它可以是墨盒或墨盒壳体构件的一体化的部分或者可以只在单独的制造步骤中随后安装到墨盒或墨盒壳体构件上。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锁钩可以以嵌入电路板元件的预定区域的方式进行配置且安装到墨盒上,并相应地向墨盒施加锁紧力,从而将电路板连接到墨盒上。同样地,可能提供与导轨相结合的锁钩来把电路板元件连接至墨盒。为了这样做,将可以想到,最初,把电路板元件插入导轨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在已经插了电路板元件之后,锁钩就锁住电路板元件并且因此把电路板元件固定在墨盒上。在这种情况下,锁钩可以向电路板元件的各侧壁中的一个施加夹持力或者嵌入预定凹口,相应地嵌入电路板元件的适当成形的部分区域中,并且对该区域施加相应的夹持力。同样可以想到,通过多个锁钩把电路板元件连接到墨盒上,这些锁钩以彼此适合的方式向电路板元件施加夹持力,因此形成与墨盒的充分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使电路板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到墨盒上。这一方面使得在电路板元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只需要替换墨盒中的这个元件,从而可以生产仍能使用或出售的墨盒。而且,电路板元件与墨盒的这种可拆卸安装使得这两个部件能够在各自独立并因此是可能更节约成本的常用制造步骤中进行生产。此外,电路板元件的这种可拆卸安装使得可以对墨盒连同电路板元件进行简化的回收,这是受欢迎的方面,尤其是从墨盒厂商的今后责任的角度来看。因为与包含一体化或镶铸形式的电路板元件、在日后的回收处理中经常需要复杂的分解步骤的墨盒大不相同,本发明的电路板元件可以很容易地脱离墨盒并且单独地进行处理。
在墨盒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元件可以通过粘接或层压或熔接的方式连在墨盒上。这些工业中常用的连接方法保证了电路板元件与墨盒之间的连接的高阻力,可以以比较不复杂的方式进行。此外,可以确保电路板元件在墨盒上的安装的耐久度,且确保该安装在所有工作条件下都牢固。此外,电路板元件与墨盒的这种牢固的、实际上是不可逆的连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轻易地把电路板元件从墨盒上取下并且无阻碍地操控它。至于电路板与墨盒的粘接,可以使用商业和工业中常用的粘接剂,只要它们适于对需要彼此连接的表面进行粘接即可。
电路板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用于连接到要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上的电路布置,可以使得电路板元件包含至少一个处于平面A的第一子区域和与该第一子区域成角度的第二子区域。因此,电路板元件还可以与外轮廓不仅仅具有平坦表面部分的墨盒一起使用。根据当前实施例,反之,电路板元件可以安装到弯曲表面部分或是相对于彼此以斜面方式延伸的各表面部分上。当前方式中的斜面是不平坦的连续区域,其包括两个基本上平坦——至少局部平坦——且邻接的区段或表面部分,它们的相互定向形成不等于180°的极限角。这个极限角又定义为这些区段或表面部分的法线之间的角度。
同样地,本发明的主题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在电路板元件的第二子区域与第一子区域之间提供连接部分,其形成电路板元件的挠性区域。这个挠性区域优选地构造成易弯的,因此能够进行电路板元件与墨盒的不平坦部分的适应性安装,通过首先把电路板元件的一个子区域安装到墨盒上并且在对挠性区域弯曲处理之后引导另一个子区域到墨盒的外轮廓上,因此,另一个区域也能够连接到墨盒上或与之平行。此外,电路板元件的易弯区域的设置还能够得到对墨盒的彼此不相同的不同子区域的弯曲适应。因此,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元件偶而还可以提供给一系列不同的墨盒,而不需要改变电路板元件的结构。其直接结果是在结构方面、制造技术方面和经济开支方面的节省。
而且,电路板元件与墨盒的连接还可以被实施为使得连接部分具有导体轨道。根据本实施例,这些导体轨道作为包含在电路板元件中的电路布置的组成部分,能够进行电路板元件的第一与第二子区域的直接连接,而不需要将第一与第二子区域彼此相邻地直接连接。例如,在带有后续刻蚀法的照相印刷法中制造的导体轨道的特征是高挠性。因此,这些导体轨道还能够应用到易弯基材上而不损坏含有导体轨道的电路布置的完整性,这并非是不常见的。因此,在本例中,这两个子区域的有利连接结构是可行的,同时得益于所述导体轨道的全部优点。根据本实施例,这些导体轨道还不专门局限于电气或电子导体轨道。而是同样可以想到易弯的光学导体轨道,只要它们满足连接部分的挠性需求。
在当前技术主题的又一实施例中,电路板元件的第二子区域可以具有接点元件,当墨盒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时,这些接点元件能够建立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的相应的相配合的接点元件的电接触。因此,这些接点元件代表着与电路板元件上的至少一个电路布置的接口。这些接点元件优选地成形为镜像地对应于相配合的接点元件的几何形状。第二子区域的接点元件可以实施为传统的电接点或用于传送光信号的光接点。
在电路板元件的另一实施例中,电路板元件可以具有包含电路布置的第一层和向电路板元件赋予稳定性的第二层。作为替代,电路板元件还可以具有更多数量的连续层。在这种情况下,电路布置就可以任意地布置在适合于它的层上。这种连续层通常以照相印刷法形成,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步骤使电路布置成像。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照相复制的方式把电路布置的影像应用于电路板坯件的表面层并且通过刻蚀过程进行显影。根据本实施例,赋予电路板元件稳定性的第二层可以包括具有相应刚性和阻抗性的任何材料。典型的合适材料是各种塑料或树脂。此外,对于电气或电子电路布置,第二层赋予电路板元件阻抗性以具有绝缘性质也是非常重要。而当仅仅提供光学电路布置时,这些限制就不是强制性的。
根据用于连到墨盒上的电路板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层可以在连接部分中至少薄化。因此,连接部分未显示出第二层赋予的完全阻抗性,并且与电路板元件的其它子区域相比例如具有更高的弯曲挠性。通过使连接部分中的第二层更薄,因此通过相应地对层厚度加以选择,可以改变连接部分的挠性以及相应的抗挠刚度。此外,通过相应地配置连接部分的薄化,可以形成电路板元件的更多区域,墨盒的紧固元件可以嵌入这些区域中,并相应地向其施加夹持力。
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连到墨盒上的电路板元件还可以使得向电路板元件赋予阻抗性的第二层从连接部分移除。相应地,连接部分只由第一层形成,该第一层可以包括电路布置的部分。通过移除第二层,连接部分的稳定性和挠性完全由第一层确定。当存在对电路板元件的不适当操作时,这个环境可能有助于对电路板元件的非故意损坏,然而,这些缺点会由制造技术的优点补偿,该优点来自于简单地移除连接部分中的第二层。
在用于连到墨盒上的电路板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元件可以具有设为接触外部电接口的更多接触点,通过这些接触点,在建立电接触之后,可以向布置在第一层上的电路布置传送或与之互换信息数据或信号。当需要时,举例来说,可以用外部读数装置通过这种类型的接触点读出电路布置的工作参数。然而,它更与经由接触点给电路布置的可编程电路元件提供数据并且根据预定数据对其编程来提供电路板和墨盒的特定功能有关得多。因此,例如,可以在电路板元件上读入表征墨盒的物理或逻辑参数,或者这些参数可以用控制技术读出或处理来辨认墨盒,以及墨盒的相应状态。为了尽可能防止对数据的无意改写或删除,可以提供只能读出信息的接触点。例如,可以提供其它接触点,特别用于对电路板元件的电路布置进行编程。电路板元件上用于向电路布置传送或与之交换数据或信号的更多接触点的提供因此允许有宽范围的选择来使具有改善功能的墨盒的各个电路板元件多样化。
本发明的当前技术主题的另一实施例还可以使电路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通过提供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作为电路布置的电路元件,增加了含有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板元件的功能,以至一旦有了电路控制的相应控制信号就向外发出用户能够看到或光检测器能够获取的光信号。因此,用户以及相应的对光检测器有影响的控制装置能够通过察觉到的光信号发觉电路板元件上的电路布置的预定电路状态。由电路布置的预定控制信号所引起发光二极管的光信号可以在墨盒的功能状态的供应信息的适当控制、故障或与保养墨盒相关的发光信号的情况下产生。因此,提高了可保养性,并且使得墨盒的功能状态的直接可检验性成为可能。
根据用于插入墨盒接收器的本发明的墨盒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使接点元件基本上布置在电路板元件的第二子区域上的端部位置处。这种端部位置布置相应地便于建立接点元件与墨盒接收器内所包含的配合接点元件的接触。接点元件的端部位置布置还避免了提供电路板元件的不必要的表面部分。
电路板元件还可以将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布置在电路板元件的第一子区域上。因此,这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能够散发相对于第一子区域有优选方向的光线,该方向与电路板元件的第二子区域的定向无关。因此,散发的光线的方向与电路板元件的第二子区域及其定向无关。
用于连到墨盒上的电路板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基本上布置在电路板元件的第一子区域上的端部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发光二极管所散发的光线由光检测器获取并且传递到另一个控制装置或记录装置,发光二极管的这种端部位置布置能够获得相对无干扰的获取。此外,这种获取能够来自更大的立体角范围。这对用户也是成立的,用户能够从比第一子区域更大的立体角范围观察到发光二极管的光线。
用于连到墨盒上的电路板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使得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布置在电路板元件中,其布置方式使得发光二极管(LED)在启动时所散发的光线是由墨盒无阻碍地散发,特别是垂直于电路板元件的平面A。因此,有可能通过其它技术装置例如光检测器检测例如发光二极管以无阻碍强度散发的光线并且可能在另一个控制过程中处理检测到的信号。而且,发光二极管的无阻碍发光便于用户的感光,用户能够在光线的所有强度范围内感知光线。
还可以使得电路板元件的电路布置适于处理经由接点元件来源于喷墨打印机的外部控制器的信号,并且一旦有了相应的请求,就执行核查程序,该程序能够核查连接到电路板元件上的墨盒。因此,电路布置构造成能够通过核查程序检查适当的墨盒是否已经正确地插入墨盒接收器中并且还是否准备好打印。这种类型的核查程序还可以包括更多的测试算法,这些算法还检查墨盒功能的其它方面,例如装载量。
此外,墨盒的另一个实施例还使得在已经运行了核查程序之后电路布置能够允许电路板元件上的发光二极管(LED)发出光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知用户,某个墨盒已经达到预定功能或测试状态。根据带有预定信号标识符的信号的信号发射,可以向用户传达正反馈和负反馈。此外,可以设想到具有已确定标识符的信号也表征特定功能状态,这个状态不仅仅表明墨盒的打印准备就绪。因此,还可以传达与墨盒的实际装载量或与墨盒协作的打印头的功能状态相关的信号。
作为对此的替换,还可能的是,在已经运行了核查程序之后如果核查程序的结果为否定的,电路布置就阻止电路板元件上的发光二极管(LED)发出光信号。因此,用户所可能期待的光信号的缺失也包含有关功能的信息,并相应地是墨盒的功能状态。例如,在把墨盒成功地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之后,用户就期待所有功能下的墨盒的功能性由一个或多个光信号清楚地表征。可是如果光信号意外地缺失,用户就被告知:墨盒没有被赋予功能性,或者存在与墨盒的无干扰功能性相关的其它问题。
本发明的更多实施例来自于从属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用示例性实施例解释本发明,通过附图更详细地解释这些实施例。
所给出的附图如下所述: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侧视图。
图2是图1的用于插入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侧视图,
图3是在先图中的用于插入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正视图,
图4是用于连到墨盒上的电路板元件的实施例的二维俯视图,
图5是图4的用于连到墨盒上的电路板元件的侧视图,以及
图6是图5和4所示的用于连到墨盒上的电路板元件,该电路板元件的第一和第二子区域彼此成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相同零件或同等作用的零件,在下列描述中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一种实施例,该墨盒的壳体是一种基本上正六面体的结构。墨盒10的壳体总计包括四个侧壁12,由于立体图表示,只示出了其中的一个前壁19和接着这个侧壁19的大表面侧壁12。根据墨盒当前的方向,这两个侧壁12上方由顶面18定界,下方由底面17定界,并且也连接到上述面。全部侧壁12连同底面17和顶面18一起形成墨盒体积,用于打印过程的油墨存储在其中。
墨盒还包括锁扣15,其在墨盒10插入喷墨打印机的未详细示出的墨盒接收器期间紧紧地把墨盒锁在墨盒接收器里并且因此阻止墨盒10无意地脱离墨盒接收器。
此外,墨盒10包括在前壁19上的导轨51,在墨盒的所示方位中,该导轨在前壁19的左右外缘从底部延伸到顶部。因此,导轨51是由并入墨盒10的壳体中的两个凹槽形成,如所描述的那样,这些凹槽在前壁19的左右外缘上延伸并且允许电路板元件40从底部到顶部地插入这些凹槽中,从而把电路板元件40连接到墨盒10。在本例中,电路板元件40的整个长度都插入导轨51中,其中,通过限位元件,例如从前壁19突起的材料或是在本例中通过把形成导轨51的两个凹槽连接到朝向顶面18的顶部的横杆,来阻止电路板元件40的进一步向上插。在本例中,电路板元件40基本上在第一子区域41的整个高度范围内插入导轨51中(按照此处所示的方位)。在本例中,电路板元件的第二子区域42布置在墨盒10的一个部分,该部分与定位成基本上彼此成直角的前壁19和底面17倾斜地连接。这个部分连同前壁19一起以上述方式形成斜面33。
由指定部分连同前壁19一起形成的该斜面在图2中尤其能够被完整地看到。然而,在这个例子中,还能得知的是,连接墨盒10的基本上彼此垂直定位的前壁19和底面17的这个指定部分不被理解为连续的甚至是平坦的表面段。相反地,这个部分只在一些区域呈现平坦和连续的表面段,然而,这些表面段通过墨盒10的壳体结构相互连接并且构造成容纳且相应地连接电路板元件的第二子区域42。在本例中,电路板元件40的连接由锁钩52执行,该锁钩嵌入为此目的设计的第二子区域42与连接部分43之间的凹陷处。因此,通过向电路板元件40施加相应的夹持力的锁钩52,电路板元件40没有朝着底部(按照此处所示的方位)无意地脱离导轨51的危险。
图3示出了墨盒10的正视图,其中,再一次更清楚地示出电路板元件40以及导轨51的当前比例。能够清楚地看到,电路板元件40的第二子区域42总计具有四个接点元件61,电路板元件40上存在的电路布置55(此处未示出)通过这些接点元件能够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的未更详细示出的接口相通讯。在本例中,为了不影响图面的清楚性,只给出了两个接点元件61的附图标记。
第二子区域42经由连接部分43结构性地连接到第一子区域41。第一子区域41在其当前所示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完全插入导轨51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导轨51的凹槽,这些凹槽都安装在前壁19的左右边并且包括电路板元件40的横向终端边缘并因此把电路板元件40固定到前壁19。
在本例中,电路板元件40已经插入并相应地由导轨51固定,使得发光二极管(LED)80位于前壁19的上缘。发光二极管80相对于向着前壁19的垂直视线定位成,一方面使得视线不会被锁扣15遮挡,另一方面也不会被界定前壁19与顶部的横杆遮挡,该横杆连接导轨51的位于前壁19的左右两边的两个凹槽。
图4示出插入图1至3所示墨盒的电路板元件40的俯视图。电路板元件40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子区域41、第二子区域42以及连接这两个子区域41和42的连接区域43。第二子区域42的上侧向下范围(upside-down extension)(根据当前图面)大致对应于连接部分43的高度范围。然而,此处示出的第二子区域42的高度范围和连接部分43清楚地小于第一子区域41的高度范围。此处示出的这三个子区域或部分都在面向观察者的一侧含有电路布置55,然而,在本例中没有详细示出电路布置并因此没有给出附图标记。仍然能够清楚地看到布置在第一子区域41上电路元件56。根据电路板元件40的一种具体结构,举例来说,可以有传统的电路元件例如电阻器、电容器或电桥,但是也可以设有半导体电路元件或集成电路元件。
本发明的电路布置55经由接点元件61传送并相应地接收信息数据和信号,这些接点元件代表着与电路板元件40的电接口。这些接点元件61可以接触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的未更详细示出的配合接点元件,并因此由喷墨打印机的控制装置读取并因此向控制装置传送信号。在本例中,这些接点元件61布置在第二子区域42的面向观察者的一侧上,如在前图能够看到的,在电路板元件40适当连接到墨盒10之后,该第二子区域安装到经由斜面33连接墨盒10的前壁19与底面17的墨盒的那个部分上。在图2中,与电路板元件40连接到墨盒10相关的斜面在图2所示侧视图中包括约135°的角α。
电路布置55的其它元件是接触点65,这些接触点布置在电路板元件40的第一子区域41上。在这个例子中,总计示出了六个接触点65,它们彼此之间没有直接明显的几何关系。由于这些接触点65没有规则排列,它们的布置一方面允许对预定接触点65的可靠识别和辨认。此外,可能使接触点65的布置被实施为能够方便地由外部接口使用相应布置的配合接触点进行分接。
此外,电路板元件44的第一子区域41中包括布置在电路板元件40的上终端边缘处的发光二极管80(根据当前图面)。依据这种布置,如已结合图3所解释的,发光二极管80能够发出不阻碍垂直于第一子区域41的所示表面而延伸的视线的光。因此,用户或光检测器可以以非衰减的方式对发光二极管80发出的光进行获取、相应地加工和解读。
图5以侧视图示出了图4所示电路板元件40。能够清楚地看到电路板元件40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子区域41、第二子区域42以及连接部分43。在这个例子中,连接部分43以厚度明显减薄的方式将在上方布置的第一子区域41连接到在下方布置的第二子区域42,这两个子区域都有比连接部分43明显厚得多的厚度(根据此图面的侧面范围)。在这个例子中,这些两个子区域41和42都总计包括三个材料层,这三个材料层的布置在右侧(根据当前图面)的第一层71用作容纳电路元件56和发光二极管80。此外,连接部分43配置成包含第一层71的至少一部分。在这个例子中,连接部分43的厚度与第一层71的厚度相配或者比它更薄。第一和第二子区域41和42的其它两层赋予子区域41和42刚度并且防止外部机械影响对电路布置55的非故意损坏。在本例中,一起形成第二层72的这两层又可包含更多子层或是可选择地只由一层组成。用于第二层72的典型材料为树脂、塑料以及具有高材料刚度的任何绝缘材料。
图6示出了已在图5示出的电路板元件40,正如它将呈现的那样。例如,在它插入图1至3所示的墨盒10中的时候那样。图1至3中的布置在斜面33的区域中的连接部分43由于弯曲处理而具有曲率。在这个例子中,各个平坦的子区域41和42彼此定向成使得它们的横向界线既不相互平行又不相互对齐,也就是说,因此子区域41和42的表面部分定向成彼此形成角度。然而,第一子区域41相对于第二子区域42的如图6所示的定向不是必须由对连接部分43的弯曲处理引起,而是可替代地在相应的制造方法中就已经制成这种形状。因此,根据连接部分43的不同结构特性,在本例中,对连接部分43的挠性的需求可能不同。
在此,应当指出,上述所有单独给出或以任何组合形式给出的零部件,特别是在附图中示出的零件,应视为在本发明构思中是相互关联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它们的改型也是众所周知的。
附图标记
10墨盒
12侧壁
13部分
15锁扣
16注入管
17底面
18顶面
19前壁
33斜面
40电路板元件
41第一子区域
42第二子区域
43连接部分
50紧固元件
51导轨
52锁钩
53导体轨道
55电路布置
56电路元件
61接点元件
65接触点
66接口
71第一层
72第二层
80发光二极管(LED)
plane A平面A
plane B平面B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其中,所述墨盒(10)具有包含电路布置(55)的电路板元件(40),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处于平面A的第一子区域(41)和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成角度的第二子区域(4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包含所述电路布置(55)的第一层(71)和向所述电路板元件(40)赋予稳定性的第二层(72),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之间设有连接部分(43),所述连接部分形成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挠性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层(72)在所述连接部分中至少薄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子区域(41,42)顺应所述墨盒(10)的外轮廓而连接到所述墨盒。
3.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A定向成平行于至少一个侧壁(12),该侧壁优选为前壁和/或后壁。
4.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区域(42)是平坦外形的并且位于不同于平面A的第二平面B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B定向成平行于所述墨盒(10)的外边界表面的另一部分(13)。
6.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10)具有紧固元件(50),通过所述紧固元件使所述电路板元件(40)连在所述墨盒(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元件(50)包括导轨(51),该导轨具体位于至少一个侧壁(12)上,用于引导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元件(50)包含能够弹性变形的锁钩(52)。
9.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墨盒(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通过粘接或层压或熔接的方式安装到所述墨盒上。
11.用于连接到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墨盒的电路板元件,所述墨盒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所述电路板元件(40)包括至少一个电路布置(55),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至少一个处于平面A中的第一子区域(41)和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成角度的第二子区域(4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包含所述电路布置(55)的第一层(71)和向所述电路板元件(40)赋予稳定性的第二层(72),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之间设有连接部分(43),所述连接部分形成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挠性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层(72)在所述连接部分中至少薄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分(43)包括导体轨道(5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二子区域(42)具有接点元件(61),当所述墨盒(10)插入所述喷墨打印机的所述墨盒接收器中时,所述接点元件能够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所述墨盒接收器的相应配合接点元件进行电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电路板元件(40)赋予稳定性的所述第二层(72)在所述连接部分(43)中被移除。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设为用于接触外部电接口(66)的另外的接触点(65),通过这些另外的接触点,在建立电接触之后,能够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层(71)上的所述电路布置(55)传送信息数据或信号、或与所述电路布置交换信息数据或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80)。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点元件(61)基本上布置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上的端部位置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80)布置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一子区域(41)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80)基本上布置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一子区域(41)上的端部位置处。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9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80)布置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上,其布置方式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LED)(80)在启动时所散发的光线是由所述墨盒(10)无阻碍地散发,该光线具体是垂直于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平面A。
21.根据权利要求11至20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电路布置(55)适于处理经由所述接点元件(61)从所述喷墨打印机(10)的外部控制器接收的信号,并且一旦有了相应的请求,就执行核查程序,该程序能够核查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元件(40)上的所述墨盒(10)。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在已经运行了所述核查程序之后,所述电路布置(55)能够允许所述电路板元件(40)上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80)发出光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在已经运行了所述核查程序之后,如果所述核查程序的结果为否定的,所述电路布置(55)就阻止所述电路板元件(40)上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80)发出光信号。
24.一种制造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方法,所述墨盒包括具有电路布置(55)的电路板元件(40),所述电路板元件具有处于平面A的第一子区域(41)和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成角度的第二子区域(42),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包含所述电路布置(55)的第一层(71)和向所述电路板元件(40)赋予稳定性的第二层(72),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之间设有连接部分(43),所述连接部分形成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挠性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层(72)在所述连接部分中至少薄化,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所述墨盒(10),
-提供所述电路板元件(40),
-把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一子区域(41)平行地连接到至少一个侧壁,该侧壁优选为所述墨盒(10)的前壁和/或后壁,以及
使所述连接部分(43)弯曲并且把所述第二子区域(42)连接到所述墨盒(10)。

Claims (28)

1.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其中,所述墨盒(10)具有包含电路布置(55)的电路板元件(40),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处于平面A的第一子区域(41)和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成角度的第二子区域(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子区域(41,42)顺应所述墨盒(10)的外轮廓而连接到所述墨盒。
3.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A定向成平行于至少一个侧壁(12),该侧壁优选为前壁和/或后壁。
4.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区域(42)是平坦外形的并且位于不同于平面A的第二平面B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B定向成平行于所述墨盒(10)的外边界表面的另一部分(13)。
6.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10)具有紧固元件(50),通过所述紧固元件使所述电路板元件(40)连在所述墨盒(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元件(50)包括导轨(51),该导轨具体位于至少一个侧壁(12)上,用于引导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元件(50)包含能够弹性变形的锁钩(52)。
9.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墨盒(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通过粘接或层压或熔接的方式安装到所述墨盒上。
11.用于连接到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墨盒的电路板元件,所述墨盒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所述电路板元件(40)包括至少一个电路布置(55),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至少一个处于平面A中的第一子区域(41)和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成角度的第二子区域(4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之间设有连接部分(43),所述连接部分形成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挠性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分(43)包括导体轨道(53)。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二子区域(42)具有接点元件(61),当所述墨盒(10)插入所述喷墨打印机的所述墨盒接收器中时,所述接点元件能够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所述墨盒接收器的相应配合接点元件进行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包含所述电路布置(55)的第一层(71)和向所述电路板元件(40)赋予稳定性的第二层(7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层(72)在所述连接部分(43)中至少薄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电路板元件(40)赋予稳定性的所述第二层(72)在所述连接部分(43)中被移除。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设为用于接触外部电接口(66)的另外的接触点(65),通过这些另外的接触点,在建立电接触之后,能够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层(71)上的所述电路布置(55)传送信息数据或信号、或与所述电路布置交换信息数据或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80)。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9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点元件(61)基本上布置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上的端部位置处。
21.根据权利要求11至20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80)布置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一子区域(41)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1至21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80)基本上布置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一子区域(41)上的端部位置处。
23.根据权利要求11至22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80)布置在所述电路板元件(40)上,其布置方式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LED)(80)在启动时所散发的光线是由所述墨盒(10)无阻碍地散发,该光线具体是垂直于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平面A。
24.根据权利要求11至23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电路布置(60)适于处理经由所述接点元件(61)从所述喷墨打印机(10)的外部控制器接收的信号,并且一旦有了相应的请求,就执行核查程序,该程序能够核查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元件(40)上的所述墨盒(10)。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在已经运行了所述核查程序之后,所述电路布置(60)能够允许所述电路板元件(40)上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80)发出光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连接到墨盒的电路板元件,
其特征在于,
在已经运行了所述核查程序之后,如果所述核查程序的结果为否定的,所述电路布置(60)就阻止所述电路板元件(40)上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80)发出光信号。
27.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尤其是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包括具有电路布置(60)的电路板元件(40),所述电路板元件(40)基本上延伸跨过所述墨盒(10)的侧面并且包括面向所述墨盒(10)的底面(17)的第二子区域(42),在所述第二子区域上布置有接点元件(61),该接点元件(61)用于接触外部配合接点元件,并且包括面向所述墨盒(10)的顶面(18)的第一子区域(41),在所述第一子区域上布置用来发出信号的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80)。
28.一种制造用于插入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接收器中的墨盒的方法,所述墨盒包括具有电路布置(60)的电路板元件(40),所述电路板元件具有处于平面A的第一子区域(41)和与所述第一子区域(41)成角度的第二子区域(42),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所述墨盒(10),
-提供所述电路板元件(40),
-把所述电路板元件(40)的所述第一子区域(41)平行地连接到至少一个侧壁,该侧壁优选为所述墨盒(10)的前壁和/或后壁,以及把所述第二子区域(42)连接到所述墨盒(10)。
CN2009801050861A 2008-02-15 2009-02-11 具有电路板元件的墨盒 Pending CN1019596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09460.9 2008-02-15
DE102008009460A DE102008009460A1 (de) 2008-02-15 2008-02-15 Tintenpatrone mit Leiterplattenelement
PCT/EP2009/051549 WO2009101097A1 (de) 2008-02-15 2009-02-11 Tintenpatrone mit leiterplattenel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689A true CN101959689A (zh) 2011-01-26

Family

ID=4061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50861A Pending CN101959689A (zh) 2008-02-15 2009-02-11 具有电路板元件的墨盒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321451A1 (zh)
EP (1) EP2250021B1 (zh)
JP (1) JP2011516293A (zh)
CN (1) CN101959689A (zh)
DE (1) DE102008009460A1 (zh)
WO (1) WO20091010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1290A (zh) * 2011-12-22 2013-06-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打印设备和打印流体盒的使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58436B2 (ja) 2003-12-26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
JP5720148B2 (ja) * 2010-09-03 2015-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JP2013086338A (ja) * 2011-10-17 2013-05-13 Kurata Yukiharu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製造方法
GB2499105B (en) * 2012-01-12 2014-09-17 Seiko Epson Corp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US8915582B2 (en) 2012-01-12 2014-12-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TWI636893B (zh) * 2012-01-12 2018-10-01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油墨卡匣、配接器及卡匣
JP6354117B2 (ja) 2012-08-31 2018-07-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保持部材、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
CN109605941B (zh) * 2019-01-30 2020-03-10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胆墨盒及其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2925B1 (en) * 1993-08-27 1999-11-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jet printhea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AU3241795A (en) * 1994-08-09 1996-03-07 Encad, Inc. Printer ink cartridge
US5890644A (en) * 1996-01-26 1999-04-06 Micron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lamp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sliding finger supports
US6227643B1 (en) * 1997-05-20 2001-05-08 Encad, Inc. Intelligent printer components and printing system
EP1466741B1 (en) * 1998-05-13 2007-08-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3649123B2 (ja) * 2000-12-26 2005-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の端子
TW511404B (en) * 2001-12-31 2002-11-21 Nano Dynamics Inc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of ink-jet print head
JP4058434B2 (ja) * 2003-12-26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該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US7658470B1 (en) * 2005-04-28 2010-02-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using a flexible circuit
JP4125329B2 (ja) * 2006-05-19 2008-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該容器を備える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1290A (zh) * 2011-12-22 2013-06-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打印设备和打印流体盒的使用
CN103171290B (zh) * 2011-12-22 2015-07-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打印设备和打印流体盒的使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8009460A1 (de) 2009-08-20
WO2009101097A1 (de) 2009-08-20
US20100321451A1 (en) 2010-12-23
JP2011516293A (ja) 2011-05-26
EP2250021B1 (de) 2013-12-04
EP2250021A1 (de) 201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689A (zh) 具有电路板元件的墨盒
CN105829109B (zh)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101947885B (zh) 打印机
US9573378B2 (en) Electronic patch for refurbishing a used print cartridge
CN105722684B (zh)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US6467888B2 (en) Intelligent fluid delivery system for a fluid jet printing system
CN100562432C (zh) 液体容器和液体供给系统
CN104582974B (zh) 控制单元
KR20030081086A (ko) 기록 액체 용기 및 잉크 제트 기록 장치
JP6170485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再生方法
CN101627344B (zh) 用于通用成像构件的系统和方法
EP1821161B1 (en) Microchip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cartridge compatible with an imaging device
US9513575B2 (en) Removabl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602915B (zh) 液滴喷吐装置
CN101021712A (zh)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可消耗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07368B (zh) 装配接收构件识别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装配信息识别装置和装配处理装置
JP201120129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20090013390A (ko) 부품 오삽입 방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현상제 카트리지오삽입 방지장치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와, 현상제카트리지 및 이 현상제 카트리지의 제조방법
JP2007320066A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912641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H0955599A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5443007B2 (ja) 電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9747272A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4057698B (zh) 控制发声提示芯片、打印材料容器及记录装置
JP2004291427A (ja) グラビアプリセット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