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6950B - 光学薄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学薄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56950B CN101956950B CN200910152048A CN200910152048A CN101956950B CN 101956950 B CN101956950 B CN 101956950B CN 200910152048 A CN200910152048 A CN 200910152048A CN 200910152048 A CN200910152048 A CN 200910152048A CN 101956950 B CN101956950 B CN 1019569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snel lenses
- incident light
- optical sheet
- lenses unit
- incid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薄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背光模块,属于光学领域。所述光学薄板用于接收一个光源所投射的一个入射光,其包括一个本体、多个反射结构及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所述本体包括有一个入光面及一个出光面,且至少具有一个折射率ni,i为正整数。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位于所述本体中,且两个相邻反射结构间相距有一个间距W,每一个反射结构具有一个厚度t。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均位于所述出光面上,且具有一个宽度P,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与所述间距W相互对应;当满足公式:j≥1时,所述入射光通过所述间距W,并由该菲涅尔透镜单元对光学路径收敛,以完成最佳光学效果。本发明的光学薄板或使用所述光学薄板的背光模块可提供较大的光强度,与较优良的准直能力,从而可以提升更好的光学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薄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主要用于较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最大特征是将光源装置设置在光学薄板的正下方。参见图1,图1所示为台湾专利号I264596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示意图,直下式背光模块1包括一个框架11、一个光源装置12、一个灯罩13以及一个菲涅尔透镜14。如图1所示,光线自光源装置12输出后,一部份会直接入射菲涅尔透镜14,另一部份会被灯罩13反射而间接入射菲涅尔透镜14。利用菲涅尔透镜14对光学路径进行收敛而产生光线聚焦的效果,从而使所有入射菲涅尔透镜14的光线平行地自其出光面14A输出。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应用菲涅尔透镜14的直下式背光模块1未对光线入射的角度与光线行进的方向进行选择,因此无法充分利用光源装置12产生的光能量,无法实现提供大面积液晶面板均匀光学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均匀性光学效果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从而提供大面积液晶面板,具有方向性光学路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薄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背光模块。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薄板,用以接收一个光源所投射的一个入射光,所述光学薄板包括:
一个本体、多个反射结构及多个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单元。
所述本体,包括有相对应的一个入光面以及一个出光面,所述入光面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且与所述入射光呈一定入射角,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个折射率ni,i为正整数。
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入光面侧,且两个相邻反射结构间相距有一个间距W,每一个反射结构沿所述入射光入射的方向具有一个厚度t。
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位于所述出光面上,且所述菲涅尔透镜单元沿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有一个宽度P,且所述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均与所述间距W相互对应。当满足公式:j≥1时,所述入射光通过所述间距W,且根据所述厚度t调整所述入射角,并由所述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对所述入射光的光学路径进行收敛。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光学薄板,其中,所述本体的材料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TA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ethylmethacrylate styrene)、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或环烯共聚物(CyclicOlefin Copolymer,COC)中的任意一种材料或包括至少任意两种以上相异的材料。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光学薄板,其中,所述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进一步包括多个菲涅尔透镜体,且每一个菲涅尔透镜体具有一个第一端点与一个第二端点,相邻的一个菲涅尔透镜体与另一个菲涅尔透镜体分别位于它们相连的第二端点的两侧,且多个第一端点排列形成一个直线,而所述第二端点与所述直线相距有一个高度,两相邻第二端点的高度不相等,且两相邻菲涅尔透镜单元的第一端点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光学薄板,其中,所述间距W与所述宽度P的比值的范围为0.2至0.5。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光学薄板,其中,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距一个距离T,所述距离T与所述宽度P的比值的范围为0.8至1.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薄板的固化制造方法,包括:
首先,获取具有一个上表面与一个下表面的透明基材、一个固化胶、一个模具以及多个反射结构。
其次,涂布所述固化胶于所述透明基材的上表面。
接着,运用所述模具的表面上的多个图案,压印固化胶,以产生相对应的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
然后,硬化所述固化胶上的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
最后,连接所述多个反射结构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下表面,以制作产生所述的光学薄板;
其中,所述光学薄板包括:
一个本体,包括有相对应的一个入光面以及一个出光面,所述入光面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且与所述入射光呈一定入射角,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个折射率ni,i为正整数;
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入光面侧,且两个相邻反射结构间相距有一个间距W,每一个反射结构沿所述入射光入射的方向具有一个厚度t;
所述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位于所述出光面上,且所述菲涅尔透镜单元沿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有一个宽度P,所述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与所述间距W相互对应;当满足公式:j≥1时,所述入射光通过所述间距W,且根据所述厚度t调整所述入射角,并由所述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对所述入射光的光学路径进行收敛。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光学薄板的固化制造方法,其中,固化胶为紫外光固化胶(UV curable resin)或热固化胶(Thermal-plastic resin)。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光学薄板的固化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反射结构的连接为贴合法连接或网版印刷法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薄板的押出成型制造方法,包括:
首先,提供具有一个上表面与一个下表面的透明基材、一个模具以及多个反射结构。
其次,运用所述模具的表面上的多个图案,压印所述透明基材,以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上表面产生相对应的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
最后,连接所述多个反射结构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下表面,以制作产生所述的光学薄板;
其中,所述光学薄板包括:
一个本体,包括有相对应的一个入光面以及一个出光面,所述入光面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且与所述入射光呈一定入射角,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个折射率ni,i为正整数;
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入光面侧,且两个相邻反射结构间相距有一个间距W,每一个反射结构沿所述入射光入射的方向具有一个厚度t;
所述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位于所述出光面上,且所述菲涅尔透镜单元沿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有一个宽度P,所述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与所述间距W相互对应;当满足公式:j≥1时,所述入射光通过所述间距W,且根据所述厚度t调整所述入射角,并由所述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对所述入射光的光学路径进行收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多个光源装置、一个光学膜片及一个光学薄板。
多个光源装置,用于产生一个入射光。
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光学薄板相对于所述光源装置的另一侧,用于对所述入射光的光学路径进行修正。
所述光学薄板,用于接收光源装置所投射的入射光,其包括一个本体、多个反射结构及多个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单元。
其中,所述本体,包括有相对应的一个入光面以及一个出光面,所述入光面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且与所述入射光呈一定入射角,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个折射率ni,i为正整数。
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入光面侧,且两个相邻反射结构间相距有一个间距W,每一个反射结构沿所述入射光入射的方向具有一个厚度t。
所述多个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单元,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位于所述出光面上,且所述菲涅尔透镜单元沿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有一个宽度P,且所述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均与所述间距W相互对应。当满足公式:j≥1时,所述入射光通过所述间距W,且根据所述厚度t调整所述入射角,并由所述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对所述入射光的光学路径进行收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薄板或使用所述光学薄板的背光模块可提供较大的光强度,与较优良的准直能力(Collimated ability),从而可以提升更好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台湾专利号I264596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薄板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A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薄板的菲涅尔透镜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B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薄板的菲涅尔透镜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使用光学薄板的背光模块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薄板在不同T/P值条件下的光学性能测试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薄板在不同开口率条件下的光学性能测试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菲涅尔透镜的光学薄板与传统增亮膜的光学性能测试比较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薄板在不同反射结构厚度条件下的光学性能测试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薄板与传统增亮膜在垂直视角上的光学性能测试比较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薄板与传统增亮膜在水平视角上的光学性能测试比较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直下式背光模块; 11:框架;
12:光源装置; 13:灯罩;
14:菲涅尔透镜; 14A:出光面;
2:背光模块; 21:框架;
22:光源装置; 24:光学薄板;
241:本体; 241A:出光面;
241B:入光面; 242:菲涅尔透镜单元;
2421:菲涅尔透镜体; 2421A:第一端点;
2421B:第二端点; 2421C:第一折射面
2421D、2421D’:第二折射面; 243:反射结构;
25:光学膜片;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L1、L2、L3:光线;
342:菲涅尔透镜单元; 3421:菲涅尔透镜体;
3421A:第一端点; 3421B:第二端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2,图2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薄板的实施例示意图。光学薄板24用于接收入射光,并改变入射光的光学路径而产生光线聚焦的效果。光学薄板24包括一个本体241、多个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单元242及多个反射结构243。其中,本体241包括相对应的一个入光面241B以及一个出光面241A,入光面241B用以接收入射光,入射光入射至入光面241B时呈一定入射角度。本体241具有一个折射率ni,i为正整数,可由单一材料(此时i=1)或是至少任意两种及以上(此时i>1)不同折射率ni的相异材料所构成,其常使用材料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TA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ethylmethacrylate styrene)、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或环烯共聚物(CyclicOlefin Copolymer,COC)等可透光的材料。菲涅尔透镜单元242位于出光面241A上,用于对入射的光线产生聚焦的效果;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242的结构外形均相同,因此,由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242的组合,可使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薄板24应用于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多个反射结构243的材料可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是氧化镁的化合物。多个反射结构243设置于本体241的入光面241B侧,且两个相邻反射结构243间相距有一个间距W,每一个反射结构243沿入射光入射的方向具有一个厚度t,另外,光学薄板24的出光面241A与入光面241B间相距有一个距离T,菲涅尔透镜单元242沿本体241的水平方向有一个宽度P;当入射光通过多个反射结构243的间距时,可根据厚度t调整光线的入射角,并由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242对入射光的光学路径进行收敛,以达到对光线聚焦的目的,若满足公式:j≥1时,可使光学薄板24在垂直视角及水平视角上,得到均匀的光强度。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光学薄板的技术特征,在此更详细地说明菲涅尔透镜单元的结构与聚焦原理。同时参见图2与图3A,图3A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薄板的菲涅尔透镜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A所示,菲涅尔透镜单元242是一种消像差透镜,其光学作用与普通凸透镜相当,可用于对光线进行聚焦;其优点在于菲涅尔透镜比凸透镜更薄,重量更轻,有助于机械结构上的安装设置。菲涅尔透镜单元242包括有多个菲涅尔透镜体2421,这些菲涅尔透镜体2421的外型各不相同;每一个菲涅尔透镜体2421具有一个第一端点2421A与一个第二端点2421B,且两个菲涅尔透镜体2421分别位于第二端点2421B的两侧。多个第二端点2421B大致排列形成高度相同的一个直线,第一个端点2421A则与该直线相距有一个高度,且两相邻的第一端点2421A的高度不相等。此外,每一个菲涅尔透镜体2421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折射面2421C与一个第二折射面2421D,第一折射面2421C与第二折射面2421D分别与水平线夹有一个第一角度(θ1)与一个第二角度(θ2)。每一个菲涅尔透镜体2421主要是利用多个第一折射面2421C将入射光线聚焦,第一折射面2421C可将入射的光线(L1)折射,使光线(L1)折射后垂直输出出光面241A。第一折射面2421C可为曲面型,但为了工艺便利,也可用平面型取代,平面型的第一折射面2421C并不会大幅影响光学薄板24的聚焦功能。另外,传统菲涅尔透镜的第二折射面2421D’是垂直的平面,其垂直型式的第二折射面2421D’在此以虚线表示;而为了节省工艺,可将第二折射面2421D倾斜设计,此倾斜型式的第二折射面2421D则以实线表示。传统型式的第二折射面2421D’因为入射角度太大,其入射的光线(L2)会发生全反射,以致输出光线(L2)无法输出至出光面241A,致使光能量浪费;而本发明的第二折射面2421D适度调整入射角度,会使相同方向入射的光线(L3)以折射方式输出,使光线(L3)垂直输出出光面241A,使光能量被完全利用。在菲涅尔透镜单元242中,包括有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菲涅尔透镜体2421,这些菲涅尔透镜体2421具有不同的轮廓,使这些第一角度(θ1)的大小随着分布位置的不同而相异。
如上所述的光学薄板可增加出光的光强度,改善了传统光学薄板的光学性能。为了公开本发明实施例所达到的效果,依据光学薄板的结构特征作了多个性能实验测试,借此证明本发明的创造性。
首先,参见图5,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薄板在不同T/P值条件下的光学性能测试图,是针对距离T与菲涅尔透镜单元的宽度P的比值,所作的光学仿真测试,用以显示光学薄板在不同的模拟参数状况下所呈现的光学性能。如图5所示,横坐标表示-90~+90度之间不同的视角,纵坐标为光强度(LightIntensity)值。当T/P值为0.6时,光学薄板的光强度约为300烛光;但当T/P值为0.6~1.2时,光学薄板的光强度可达到375烛光以上,且又以T/P值为1.0时,光学薄板的光强度约为500烛光为最高。因此,由本性能测试得知距离T与宽度P比值的最佳范围为0.8~1.0。
其次,参见图6,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薄板在不同开口率条件下的光学性能测试图,是针对反射结构的开口率(Opening Ratio,反射结构彼此的间距W与菲涅尔透镜单元的宽度P的比值)所作的光学性能测试图,用以显示光学薄板在-90~+90度之间的不同视角的光强度值。如图6所示,使用传统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时的光强度约不到400烛光;而以本发明的光学薄板作的性能测试,则根据调整光学薄板的结构尺寸比例,使开口率(W/P值)为0.2~0.5时,光学薄板的光强度均略高于传统增亮膜而达到400~450烛光;若开口率为0.2时,光强度更可达到600烛光。因此,由本性能测试可知间距W与宽度P比值的最佳范围为0.3~0.4。
然后,参见图7,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的光学薄板与传统增亮膜的光学性能测试比较图。如图7所示,菲涅尔透镜的曲线是表示一般垂直式第二折射面的仿真数据,修正型菲涅尔透镜的曲线是表示倾斜式第二折射面的仿真数据。由图7可发现,使用传统增亮膜时的光强度约不到400烛光;而应用菲涅尔透镜的光学薄板的光强度会高于传统增亮膜,且倾斜式第二折射面的修正型菲涅尔透镜的光强度更可达约600烛光。图7的仿真数据所强调的物理意义在于:应用菲涅尔透镜的光学薄板的准直能力(Collimated ability)会高于传统增亮膜的准直能力达10~30%。因此,由本实验可知本发明结构特征所达成的效果。
接下来,针对反射结构,可根据厚度t来调整入射光入射的角度;在此,提供一个公式如下,用以限制本发明光学薄板的结构特征:
当光学薄板的结构特征满足上述公式时,可使本发明的光学薄板得到较佳的光强度。满足上述公式限制的实验参数所作的光学性能测试显示如图8所示,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薄板在不同反射结构厚度条件下的光学性能测试图。由图8可知,反射结构自20um~500um(微米),均可满足公式要求,使光学薄板的光强度达到450~500烛光。
最后,为了更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光学性能优于传统增亮膜,在此将本发明的光学薄板输出的光能量区分为垂直视角与水平视角。参见图9与图10,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薄板与传统增亮膜在垂直视角上的光学性能测试比较图,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薄板与传统增亮膜在水平视角上的光学性能测试比较图。由图9与图10,可发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薄板在垂直视角与水平视角上均可得到较大的光强度,本发明的聚光能力优于传统增亮膜。另外,从图10也可发现本发明的水平视角较传统增亮膜较广。
另外,在此公开使用上述光学薄板的背光模块,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的了解本发明的应用。同时参见图2、图3A与图4,图4所示为本发明使用光学薄板的背光模块的实施例示意图。在图4中,与图2、图3A相同的组件,在此不再赘述其结构与功能。如图4所示,背光模块2包括一个框架21、多个光源装置22、一个光学薄板24以及一个光学膜片25。其中,框架21用于支撑光学薄板24及容置这些光源装置22。光源装置22可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平面光源(FFL,Flat Fluorescent Lamp)、外部电极荧光灯管(EEFL,External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或热阴极荧光灯管(HCFL,Hot Cathode FluorescentLamp);光源装置22所输出的光线自反射结构243间的间距入射光学薄板24内部,经过菲涅尔透镜单元242的聚焦收敛后,光线垂直于出光面241A而输出,并由光学膜片25对其光线的光学路径进行修正。
接下来,在此公开光学薄板的菲涅尔透镜单元的另一实施例。参见图3B,图3B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薄板的菲涅尔透镜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B所示,菲涅尔透镜单元342是采用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用于对光线进行聚焦。菲涅尔透镜单元342包括有多个菲涅尔透镜体3421,每一个菲涅尔透镜体3421具有一个第一端点3421A与一个第二端点3421B,且两菲涅尔透镜体3421分别位于该第二端点3421B的两侧。多个第一端点3421A大致排列形成高度相同的一个直线,第二端点3421B则与该直线相距有一个高度,且两相邻的第二端点3421B的高度不相等。本实施例根据该不同的结构,可达到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菲涅尔透镜单元242相同的功能。
再来介绍本发明的光学薄板的固化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首先获取具有一个上表面与一个下表面的透明基材、一个固化胶、一个模具以及多个个反射结构;其中,模具可为滚轮(Roller)或平板模具,固化胶可为紫外光固化胶(UVcurable resin)或热固化胶(Thermal-plastic resin)。其次,涂布固化胶于透明基材的上表面。然后,运用模具的表面上的多个图案,压印固化胶,以产生相对应的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接着,硬化固化胶上的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最后,以贴合法或网版印刷法连接多个反射结构在透明基材的下表面,即可制作产生一个如前所述的光学薄板。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用光学薄板的押出成型制造方法来制作前述的光学薄板,其步骤包括:首先获取具有一个上表面与一个下表面的透明基材、一个模具以及多个反射结构。其次,运用模具的表面上的多个图案,压印透明基材,以在透明基材的上表面产生相对应的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最后,连接多个反射结构在透明基材的下表面,即可制作产生一个如前所述的光学薄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薄板,用于接收一个光源所投射的一个入射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板包括:
一个本体,包括有相对应的一个入光面以及一个出光面,所述入光面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且与所述入射光呈一定入射角,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个折射率ni,i为正整数;
多个反射结构,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入光面侧,且两个相邻反射结构间相距有一个间距W,每一个反射结构沿所述入射光入射的方向具有一个厚度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材料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三醋酸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或环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材料或包括其中至少任意两种以上相异的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进一步包括多个菲涅尔透镜体,且每一个菲涅尔透镜体具有一个第一端点与一个第二端点,相邻的一个菲涅尔透镜体与另一个菲涅尔透镜体分别位于它们相连的第二端点的两侧,且多个第一端点排列形成一个直线,所述第二端点与所述直线相距有一个高度,两相邻第二端点的高度不相等,且两相邻菲涅尔透镜单元的第一端点的高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W与所述宽度P的比值的范围为0.2至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距一个距离T,所述距离T与所述宽度P的比值的范围为0.8至1.2。
6.一种光学薄板的固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具有一个上表面与一个下表面的透明基材、一个固化胶、一个模具以及多个反射结构;
涂布所述固化胶于所述透明基材的上表面;
运用所述模具的表面上的多个图案,压印所述固化胶,以产生相对应的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
硬化所述固化胶上的所述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连接所述多个反射结构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下表面,以制作产生所述的光学薄板;
其中,所述光学薄板包括:
一个本体,包括有相对应的一个入光面以及一个出光面,所述入光面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且与所述入射光呈一定入射角,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个折射率ni,i为正整数;
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入光面侧,且两个相邻反射结构间相距有一个间距W,每一个反射结构沿所述入射光入射的方向具有一个厚度t;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薄板的固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胶为紫外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薄板的固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反射结构的连接为贴接法连接或网版印刷法连接。
9.一种光学薄板的押出成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具有一个上表面与一个下表面的透明基材、一个模具以及多个反射结构;
运用所述模具的表面上的多个图案,压印所述透明基材,以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上表面产生相对应的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
连接所述多个反射结构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下表面,以制作产生所述的光学薄板;
其中,所述光学薄板包括:
一个本体,包括有相对应的一个入光面以及一个出光面,所述入光面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且与所述入射光呈一定入射角,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个折射率ni,i为正整数;
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入光面侧,且两个相邻反射结构间相距有一个间距W,每一个反射结构沿所述入射光入射的方向具有一个厚度t;
10.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多个光源装置,用于产生一个入射光;一个光学薄板,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光源装置所投射的入射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板包括:
一个本体,包括有相对应的一个入光面以及一个出光面,所述入光面是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且与所述入射光呈一定入射角,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个折射率ni,i为正整数;
多个反射结构,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入光面侧,且两个相邻反射结构间相距有一个间距W,每一个反射结构沿所述入射光入射的方向具有一个厚度t;
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位于所述出光面上,且所述菲涅尔透镜单元沿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有一个宽度P,所述每一个菲涅尔透镜单元与所述间距W相互对应;当满足公式:j≥1时,所述入射光通过所述间距W,且根据所述厚度t调整所述入射角,并由所述多个菲涅尔透镜单元对所述入射光的光学路径进行收敛;
一个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光学薄板相对所述光源装置的另一侧,所述光学膜片用于对所述入射光的光学路径进行修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52048A CN101956950B (zh) | 2009-07-15 | 2009-07-15 | 光学薄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背光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52048A CN101956950B (zh) | 2009-07-15 | 2009-07-15 | 光学薄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背光模块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6950A CN101956950A (zh) | 2011-01-26 |
CN101956950B true CN101956950B (zh) | 2012-09-05 |
Family
ID=43484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52048A Active CN101956950B (zh) | 2009-07-15 | 2009-07-15 | 光学薄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背光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569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30951B (zh) * | 2012-08-22 | 2016-08-03 | 陈鼎凌 | 聚光集热菲涅尔线焦透镜 |
CN104880753B (zh) * | 2015-05-05 | 2018-07-20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用于制作菲涅尔光栅的优化设计方法 |
CN105588077B (zh) * | 2016-01-26 | 2019-05-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光学透镜和投射灯 |
CN105698126A (zh) * | 2016-04-12 | 2016-06-22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闪光灯罩、闪光灯组件及终端 |
CN108613051B (zh) * | 2018-05-02 | 2020-03-1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发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CN117255959A (zh) * | 2021-12-09 | 2023-12-19 |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与显示装置 |
CN114609826A (zh) * | 2022-03-11 | 2022-06-10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4507A (zh) * | 1996-01-17 | 1999-07-28 | 布鲁斯·A·罗森塔尔 | 多重视觉光学系统 |
CN1336559A (zh) * | 2000-07-27 | 2002-02-20 |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
CN1387053A (zh) * | 2001-05-17 | 2002-12-25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菲涅尔透镜片 |
CN1442749A (zh) * | 2002-01-24 | 2003-09-1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透射式投影屏及使用该投影屏的透射式投影显示装置 |
JP2004151205A (ja) * | 2002-10-29 | 2004-05-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フレネル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5091541A (ja) * | 2003-09-16 | 2005-04-07 | Hitachi Ltd | 映像表示装置、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背面投写型スクリーン、フレネルレンズ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632654A (zh) * | 2003-12-25 | 2005-06-29 | 黄冰倩 | 光场改进组合及其应用系统 |
CN1646944A (zh) * | 2002-02-20 | 2005-07-2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元件用树脂组合物、光学元件和投影屏 |
CN1779560A (zh) * | 2004-11-26 | 2006-05-31 |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背投屏幕及其光学装置 |
CN1918503A (zh) * | 2004-01-08 | 2007-02-21 | 因·S·唐 | 微透镜阵列 |
CN101162356A (zh) * | 2006-10-13 | 2008-04-16 | 昂纳明达数字显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具锯齿型反射镜的投影机 |
CN101351739A (zh) * | 2005-10-21 | 2009-01-21 | 罗门哈斯丹麦金融有限公司 | 使用面发射(led)光源进行均匀照明的背光源装置 |
-
2009
- 2009-07-15 CN CN200910152048A patent/CN1019569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4507A (zh) * | 1996-01-17 | 1999-07-28 | 布鲁斯·A·罗森塔尔 | 多重视觉光学系统 |
CN1336559A (zh) * | 2000-07-27 | 2002-02-20 |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
CN1387053A (zh) * | 2001-05-17 | 2002-12-25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菲涅尔透镜片 |
CN1442749A (zh) * | 2002-01-24 | 2003-09-1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透射式投影屏及使用该投影屏的透射式投影显示装置 |
CN1646944A (zh) * | 2002-02-20 | 2005-07-2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元件用树脂组合物、光学元件和投影屏 |
JP2004151205A (ja) * | 2002-10-29 | 2004-05-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フレネル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5091541A (ja) * | 2003-09-16 | 2005-04-07 | Hitachi Ltd | 映像表示装置、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背面投写型スクリーン、フレネルレンズ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632654A (zh) * | 2003-12-25 | 2005-06-29 | 黄冰倩 | 光场改进组合及其应用系统 |
CN1918503A (zh) * | 2004-01-08 | 2007-02-21 | 因·S·唐 | 微透镜阵列 |
CN1779560A (zh) * | 2004-11-26 | 2006-05-31 |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背投屏幕及其光学装置 |
CN101351739A (zh) * | 2005-10-21 | 2009-01-21 | 罗门哈斯丹麦金融有限公司 | 使用面发射(led)光源进行均匀照明的背光源装置 |
CN101162356A (zh) * | 2006-10-13 | 2008-04-16 | 昂纳明达数字显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具锯齿型反射镜的投影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6950A (zh) | 2011-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56950B (zh) | 光学薄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背光模块 | |
US7927003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with micro-structured reflective film and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 |
CN103511987B (zh) | 光控制镜片及其光源装置 | |
US10768481B2 (en) | Direct type backligh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7637647B2 (en) | Back light module | |
CN103732975A (zh) | 照明装置和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 |
TWI335477B (en)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TWI374315B (zh) | ||
JP2007025619A (ja) |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に用いる拡散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20030036824A (ko) | 광원 장치 | |
CN102059865A (zh) | 导光板及其印刷方法和背光模组 | |
CN102287679A (zh) | 光源模块以及背光模块 | |
CN102884365A (zh) | 背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1219591B1 (ko) | 백라이트 도광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TWI512340B (zh) | 光學膜片 | |
CN101178506A (zh) | 背光模块 | |
CN101261390A (zh) | 复合式光学基板 | |
CN202266945U (zh) | 侧光式背光模组 | |
CN103822139A (zh) |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8162512B2 (en) | Optical sheet,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backlight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 |
CN104316984B (zh) | 一种非对称透镜 | |
JPH07120605A (ja) |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4166152U (zh) | 一种非对称透镜 | |
TWI397723B (zh) | 光學薄板及其製作方法與使用之背光模組 | |
KR101103282B1 (ko) | 광학 박막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백라이트 모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