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3962B - 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3962B
CN101953962B CN2010105084734A CN201010508473A CN101953962B CN 101953962 B CN101953962 B CN 101953962B CN 2010105084734 A CN2010105084734 A CN 2010105084734A CN 201010508473 A CN201010508473 A CN 201010508473A CN 101953962 B CN101953962 B CN 101953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cken
extractum
taeniasis
chinese tradi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84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3962A (zh
Inventor
杨帆
宋向凤
陈萍
邓保国
赵林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5084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39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3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3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3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39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及中药颗粒剂,同时公开了一种该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蒿300-600份,槟榔100-300份,南瓜子100-400份,黄芪50-200份,苦参50-100份。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清热祛湿、抗菌杀虫、增强机体免疫的功效,疗效显著,而且对鸡的脏器无不良影响;在饲用饮水中迅速分散,患禽通过饮水吸收后,能达到迅速起效的目的,适合在畜牧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同时涉及一种该中药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兽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鸡绦虫病主要是由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多节绦虫亚纲中的赖利绦虫引起的寄生虫病。赖利绦虫分布广泛,可感染各种年龄的鸡,以前鸡绦虫病的发病率较低,随着我国养鸡业的发展,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由散发向规模化爆发发展。鸡绦虫主要寄生于鸡小肠,通过机械刺激导致肠黏膜损伤、聚集成团导致肠阻塞和肠破裂、虫体代谢产物的毒素作用及夺取宿主大量营养等致病因素引起发病,轻者引起消化障碍、生长缓慢、生产性能降低,严重的会引起鸡群大批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在防治本病时使用的一些化学药物,会给食品业带来严重的药物残留和毒素残留等食品安全隐患。
目前鸡绦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以四氯化碳、硫双二氯酚、氯硝柳胺等化学药物为主,但化学药物长期添加具有肝脏和肠毒性,特别是伴有肠炎的患鸡,这些化学药物是禁止使用的,而且化学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中草药具有毒副作用小、抑杀体内外寄生虫、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促生长等功效,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些学者曾使用一些中药如槟榔来治疗各种动物和鸡绦虫病,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存在给药不便和易出现中毒现象。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中药制剂多为散剂,存在给药不方便,又因鸡的消化道短,不能消化木质纤维素而引起的药物吸收差,故存在药物用剂量大、用药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药残,对鸡的脏器无不良影响的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蒿300-600份,槟榔100-300份,南瓜子100-400份,黄芪50-200份,苦参50-100份。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给药方便、用药量小、用药成本低的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
本发明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主要是由中药浸膏、糊精及蔗糖为原料制备而成,其重量比为1:2.5-3:0.5-1,其中中药浸膏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蒿300-600份,槟榔100-300份,南瓜子100-400份,黄芪50-200份,苦参50-100份。
所述的中药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2-1.31。
所述中药浸膏是由青蒿-槟榔浸膏和南瓜子-黄芪-苦参浸膏组成,其中青蒿-槟榔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27-1.31,南瓜子-黄芪-苦参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2-1.25。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青蒿和槟榔,加水煎煮至少2次,累计煎煮时间不低于3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1的浸膏;
2)取配方量的南瓜子、黄芪和苦参,加水煎煮至少2次,累计煎煮时间不低于2.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25的浸膏;
3)将步骤1)、2)得到的浸膏混合得到中药浸膏,按照中药浸膏、糊精、蔗糖重量比为1:2.5-3:0.5-1的比例制成软材,按需要过筛制成颗粒,干燥得到中药颗粒剂。
本发明的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采用青蒿、槟榔、南瓜子、黄芪、苦参等做原料药制成,青蒿:清热解暑、除蒸截疟;槟榔:驱虫消积、下气行水;南瓜子:杀虫下乳、利水消肿;黄芪:利水消肿、托毒生肌;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诸药合并具有清热祛湿、抗菌杀虫、增强机体免疫的功效。
通过本发明的疗效试验看出,本发明药物在治疗和预防鸡绦虫病方面疗效确实,本发明药物有效避免了化学药物在家禽体内易产生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的问题,对鸡的脏器无不良影响,同时本发明药物的剂型有效的结合了禽类生殖道短,不能消化木质纤维的特殊生理结构,将药物制成可溶性颗粒剂,加入了糖和糊精能改善动物的适口性,在饲用饮水中迅速分散,患禽通过饮水吸收后,能达到迅速起效的目的,而且颗粒剂保护中药煎煮液中的挥发性成分,容易保存、方便运输,适合在畜牧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蒿300份,槟榔250份,南瓜子100份,黄芪80份,苦参50份。
本实施例的治疗几套重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青蒿300份、槟榔250份加5倍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薄膜蒸发,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65℃)的浸膏。
2)取南瓜子100份、黄芪80份、苦参50份加5倍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薄膜蒸发,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65℃)的浸膏。
3)将1)、2)步骤所得的浸膏混匀后得到中药浸膏,按中药浸膏、糊精、蔗糖比为1∶3∶0.5的比例制成软材,用16目筛制成颗粒,55℃常压干燥,整粒包装即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蒿400份,槟榔100份,南瓜子200份,黄芪150份,苦参80份。
本实施例的治疗几套重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青蒿400份、槟榔100份加6倍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薄膜蒸发,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5℃)的浸膏。
2)取南瓜子200份、黄芪150份、苦参80份加6倍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薄膜蒸发,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65℃)的浸膏。
3)将1)、2)步骤所得的浸膏混匀后得到中药浸膏,按中药浸膏、糊精、蔗糖比为1∶2.5∶1的比例制成软材,用16目筛制成颗粒,55℃常压干燥,整粒包装即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蒿600份,槟榔150份,南瓜子100份,黄芪200份,苦参100份。
本实施例的治疗几套重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青蒿600份、槟榔150份加6倍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薄膜蒸发,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65℃)的浸膏。
2)取南瓜子100份、黄芪200份、苦参100份加6倍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薄膜蒸发,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65℃)的浸膏。
3)将1)、2)步骤所得的浸膏混匀后得到中药浸膏,按中药浸膏、糊精、蔗糖比为1∶2.5∶1的比例制成软材,用16目筛制成颗粒,55℃常压干燥,整粒包装即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蒿300份,槟榔300份,南瓜子400份,黄芪50份,苦参100份。
本实施例的治疗几套重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青蒿300份、槟榔300份加6倍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薄膜蒸发,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5℃)的浸膏。
2)取南瓜子150份、黄芪100份、苦参100份加6倍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薄膜蒸发,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65℃)的浸膏。
3)将1)、2)步骤所得的浸膏混匀后得到中药浸膏,按中药浸膏、糊精、蔗糖比为1∶3∶1的比例制成软材,用16目筛制成颗粒,55℃常压干燥,整粒包装即得。
试验例1:治疗鸡绦虫病的复方中药颗粒剂的主要药效学试验
摘要:试验选用本发明药物进行饲料或饮水添加,然后进行绦虫卵攻毒试验和鸡的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药物防治鸡绦虫病效果显著,对鸡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
1药效学试验
1.1试验材料
受试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4的颗粒剂;溴氢酸槟榔素;硫双二氯酚;氯硝柳胺。
试验动物:1日龄海兰褐雏(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种禽孵化场提供)。
主要仪器:显微镜,细胞计数器,电子天平,电子秤等。
1.2试验方法与结果
1.2.1动物分组  将1日龄海兰褐雏(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种禽孵化场提供),按常规方法饲养,于15日龄时经粪便漂浮法检测无绦虫卵囊,选出900只体重相近的鸡(120±5 克/只),随机分为9组,即为空白对照组(不攻毒不添加药物)、阳性对照组(攻毒不添加药物)、本发明中药试验组(攻毒添加本发明实施例1、2、3、4药物)、对照化学药物试验组(攻毒添加溴氢酸槟榔素、硫双二氯酚、氯硝柳胺三种化学药物),每组100只。分组结束即进行人工感染和治疗试验。
1.2.2试验步骤
将鸡按照常规生产管理,网上饲养。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组于15日龄时每只试验鸡均经口接种0.2 ml 棘沟赖利绦虫卵囊悬液(含卵囊5.0×103个/只)。感染绦虫卵囊后,按照上述分组情况立即对各组鸡进行本发明中药药物及对照药物的治疗。除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外,其余组分别在饮水添加本发明实施例1、2、3、4的颗粒剂,100g兑水100kg,连用5天;溴氢酸槟榔素、硫双二氯酚、氯硝柳胺按说明使用;7天后重复上述用药一次,感染后每天检查试验鸡精神、食欲、粪便并进行记录,给药后第15天(即30日龄),开始称重,计算各组的存活率、增重率;25天后(即40日龄)将鸡全部扑杀剖检,观察肠道病变及虫体,并进行粪便绦虫节片和虫卵的检测。
1.2.3 药效评价标准  药效评价指标用下列公式计算。
死亡率=(每组因感染绦虫致死的鸡数/组内鸡总数)×100%
增重率=(每个感染组的平均增重/空白对照组的平均增重)×100%
卵囊(含孕节)比值=(试验组卵囊数/阳性对照组的卵囊数(含孕节)×100%
1.3试验结果:
1.3.1 各给药组抗绦虫的效果评价
阳性对照组的鸡在接种绦虫卵囊后第5天,出现精神萎靡,采食量减少,第7天开始发病。试验组在第7~12天出现症状。试验各项指标变化见下表:
表1  各组别的试验结果
 组别 平均增重( g) 发病率(%) 死亡率(%) 存活率(%) 有肠道病变或虫体的鸡数 卵囊比值(含孕节)(%)
空白对照组 259.7±21.7 0 0 100 0 0
阳性对照组 168.3±19.8 85 34 66 58 98
实施例1 248.1±26.0 11 1 99 3 16
实施例2 226.4±20.8 19 9 91 11 28
实施例3 238.3±19.4 13 4 96 6 22
实施例4 230.6±23.3 16 6 94 7 25
溴氢酸槟榔素 180.8±21.2 43 16 84 37 69
硫双二氯酚 178.4±26.7 32 19 81 28 54
氯硝柳胺 208.7±22.1 31 22 78 26 60
从上表可见,在平均增重方面,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添加本发明药物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与添加其它化学药物组相比差异显著。在防治鸡绦虫病效果方面,本发明药物效果比化学药物更显著,而且添加本发明药物不会影响鸡的生产性能。从解剖鸡发现,阳性对照组和添加化学药物的试验组,鸡肝脏淤血,呈黑色。而添加本发明中药颗粒剂试验组和正常组无此病变,可见本发明中药对鸡的脏器无不良影响。
3 结论:本发明药物在治疗鸡绦虫病方面,与现用的化学药物相比,具有效果显著、对鸡的脏器无不良影响,对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等特点。同时本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克服了现有散剂的给药不方便,用药量大,用药成本高等缺点,适合于养鸡业中推广应用。
试验例2:急性毒性试验
摘要:通过观察本发明药物口服给药后,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来确定最大给药剂量,或推算临床鸡用量安全倍数,综合评价该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小鼠口服本药物水溶液时,最大给药量为生药11000.4mg/kg ,相当于用量的20倍用量,小白鼠仍未出现死亡,表明该药对小白鼠经口的LD50>11000.4mg/kg。
1材料与方法
1.1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2、3、4颗粒剂。
1.2动物:小白鼠60只,昆明种,雌雄各半,体重均为16±2g(新乡医学院试验动物中心提供)
1.3分组与药物配制:小白鼠购回后正常饲养观察3d,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先制备0.2%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然后稀释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药物混悬液,最高药物浓度为25%(取实施例1的颗粒剂与0.2% CMC-Na溶液按1:3混合研磨而成),组间浓度剂量比为1:1.2。
1.4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小白鼠灌胃给药前禁食6h。在24h内给药3次,每次间隔6h,每次灌胃量为0.2mL/10g体重,最高单次剂量为5000 mg/kg。第6组为混悬液溶媒CMC-Na溶液的对照组。给药后按正常饲养并连续7d观察其中毒情况和动物死亡数。按简化寇氏法计算LD50及其95%可信限度。
2结果
2.1小白鼠在24h内给药3次后连续7d的观察期内,所有小白鼠均未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也未出现死亡现象。
2.2各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情况见下表:
表2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
组别 单剂量(mg/kg) 3次总剂量(mg/kg) 动物数 死亡数 死亡率
1 1768.3 5304.9 10 0 0
2 2122 6366 10 0 0
3 2546.4 7639.2 10 0 0
4 3055.7 9167.1 10 0 0
5 3666.8 11000.4 10 0 0
6 0 0 10 0 0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给药总剂量达到11000.4 mg/kg 时,小白鼠仍未出现死亡,而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3、4的颗粒剂按照上述试验方法重复试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因此,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对小白鼠经口LD50>11000.4 mg/kg。
3结论
根据毒理学试验原则,当受试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的LD50>10000.0 mg/kg时,可不必再进行其他毒性试验。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五级标准和我国有关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本发明药物对小白鼠经口LD50>11000.4 mg/kg,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属于微毒级(实际无毒级)物质。本发明的药物用在养鸡生产中是安全的。

Claims (5)

1.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蒿300-600份,槟榔100-300份,南瓜子100-400份,黄芪50-200份,苦参50-100份。
2.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中药浸膏、糊精及蔗糖为原料制备而成,其重量比为1:2.5-3:0.5-1,其中中药浸膏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蒿300-600份,槟榔100-300份,南瓜子100-400份,黄芪50-200份,苦参50-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2-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浸膏是由青蒿-槟榔浸膏和南瓜子-黄芪-苦参浸膏组成,其中青蒿-槟榔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27-1.31,南瓜子-黄芪-苦参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2-1.25。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取配方量的青蒿和槟榔,加水煎煮至少2次,累计煎煮时间不低于3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1的浸膏;
2)取配方量的南瓜子、黄芪和苦参,加水煎煮至少2次,累计煎煮时间不低于2.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25的浸膏;
3)将步骤1)、2)得到的浸膏混合得到中药浸膏,按照中药浸膏、糊精、蔗糖重量比为1:2.5-3:0.5-1的比例制成软材,按需要过筛制成颗粒,干燥得到中药颗粒剂。
CN2010105084734A 2010-10-15 2010-10-15 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3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84734A CN101953962B (zh) 2010-10-15 2010-10-15 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84734A CN101953962B (zh) 2010-10-15 2010-10-15 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3962A CN101953962A (zh) 2011-01-26
CN101953962B true CN101953962B (zh) 2011-09-28

Family

ID=43481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847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3962B (zh) 2010-10-15 2010-10-15 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39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7984A (zh) * 2016-03-31 2016-06-22 李佃场 一种用于防治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4834A (zh) * 2016-09-30 2016-12-21 安徽华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预防绦虫病的鸡饲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4412A (zh) * 2006-12-25 2007-07-11 江国潮 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胶囊药物
CN101152389A (zh) * 2007-09-28 2008-04-02 宋科 治疗绦虫病的中药
CN101485870A (zh) * 2008-01-16 2009-07-22 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健胃驱虫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4412A (zh) * 2006-12-25 2007-07-11 江国潮 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胶囊药物
CN101152389A (zh) * 2007-09-28 2008-04-02 宋科 治疗绦虫病的中药
CN101485870A (zh) * 2008-01-16 2009-07-22 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健胃驱虫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3962A (zh) 201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5637B (zh) 一种防治禽流感的鸡饲料及其中药添加剂
CN103006792B (zh) 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兽药及其制备方法与饲料
CN103623071B (zh) 一种兽用强效驱虫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1858A (zh) 一种抗散养土鸡寄生虫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663546B (zh) 治疗鸡腺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66544A (zh) 一种猪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09330A (zh)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驱虫保肝功效的复方中药颗粒剂
CN102895326B (zh)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2891A (zh) 一种抗球虫的养鸡方法
CN103127198B (zh) 治疗仔猪黄白痢的联合用药物
CN103285255B (zh) 一种抗球虫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1953962B (zh) 一种治疗鸡绦虫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6165A (zh) 用于防治慢性型猪瘟疫的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4164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仔猪水肿病的药物
CN104322445A (zh) 一种养殖肉鸡的方法
CN111588801B (zh) 一种预防畜禽疫病的中药分散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7020B (zh) 一种预防青蛙胃肠炎及出血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41457B (zh) 一种治疗球虫的兽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010878A (zh) 一种猫粮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6006A (zh)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功效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在畜禽上的应用
CN109498701A (zh) 一种防治鹅副粘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24301A (zh) 一种抗球虫的中药提取物
CN109758487A (zh) 肾蕨防治猪伪狂犬病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及鹅副粘病毒的应用
CN104324302A (zh) 一种抗球虫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9620877A (zh) 纯中药禽用抗细菌病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