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3202A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3202A
CN101953202A CN2008801259139A CN200880125913A CN101953202A CN 101953202 A CN101953202 A CN 101953202A CN 2008801259139 A CN2008801259139 A CN 2008801259139A CN 200880125913 A CN200880125913 A CN 200880125913A CN 101953202 A CN101953202 A CN 101953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sub
user
different frequency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59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3202B (zh
Inventor
石井启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53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3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3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32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94Definit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站装置包括:判定是否使处于本小区中的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部件;以及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用户装置的部件。用户装置包括:从所处小区的基站装置接收控制信号的部件;以及以从基站装置指示的频率进行小区搜索和检测到的小区的质量测定的部件。当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控制信号表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中用户装置可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当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与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控制信号表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和在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下间隙地接收信号的空隙,用户装置都可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支持不同频率系统之间的切换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在切换(HO:Handover)之前,测定成为切换目的地的候选的邻接小区的质量,并将测定结果报告给基站。质量例如由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或接收SINR等来表示。对于基站(eNB)的报告由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来进行。基站基于测量报告,决定用户装置UE应进行切换,用于指示切换的消息作为切换命令(HandoverCommand)被通知给用户装置UE。
切换目的地不仅是相同系统的相同频率的小区,也可能是相同系统的不同频率的小区,也可能是使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Technology)的小区。由于使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小区的频率一般与切换源的频率不同,因此,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频率必然与切换源的小区的频率不同。
图1示意性地表示进行不同频率小区之间的切换的情况。在图1中,表示了包括第1频率f1的移动通信系统和第2频率f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方式的系统、以及使用与这些不同的频率f3的WiMAX方式的系统。关于在不同频率或不同RAT的系统之间进行的切换,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本申请申请时的3GPPTS25.331)中进行了说明。
但是,一般用户装置UE仅包括一个无线信号处理单元,因此对于不同频率的各频率不能同时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因此,当测定与所在小区(服务小区)的频率不同的频率的小区(不同频率小区)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调谐频率。具体来说,例如通过RRC测量控制,从基站eNB对用户装置UE通知间隙期间的长度、间隙到来的周期、不同频率小区的频率等,用户装置UE在指定的间隙期间(gap period),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包括频率的变更、同步信道的捕捉、质量测定、频率的变更等的处理)。本申请中的“不同频率测定”不仅是搜索不同频率的小区,并测定其质量,还包括搜索不同RAT的小区,并测定其质量的概念。
图2示意性地表示在服务小区中进行通信的空闲设定了间隙期间的情况。
为了快速进行向不同频率小区的切换,需要有效并快速地进行在切换之前进行的不同频率测定。因此,在间隙期间内进行的用户装置的动作模式尽量严格规定,期望不同频率测定的具体方法最佳化。这样的动作模式受所处小区中的间隙期间的长度和切换目的地的同步信道或导频信号、通知信息等的发送频度很大影响。从而为了将不同频率测定方法最佳化,期望根据所处小区的间隙期间的长度和切换目的地的同步信道或导频信号、通知信息等的发送频度,预先决定对可设想的各种状况,用户装置必须怎样动作。在能够这样预先决定用户装置必须怎样动作的情况下,可迅速完成不同频率测定的处理。
但是,一般,切换目的地的系统分别具有各自的同步信道的发送周期、导频信号的发送周期、通知信息的发送周期。这意味着根据切换目的地的系统,最佳间隙期间的长度不同。即,所在小区的间隙期间的种类需要相应于可切换的系统的数量。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装置使不同频率测定的处理最佳化,使其相应于该间隙期间的种类,其结果,不仅导致用户装置的复杂化和设计负担的增加,用户装置的动作还需要保证全部的间隙期间的各自中进行最佳的不同频率测定,导致用户装置的动作测试的负担也非常重。
另一方面,理想的是无论切换目的地采用怎样的系统,都使用一种间隙期间,但对已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和将来面市的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定义最佳的一种间隙期间并不容易。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减轻可切换到不同频率的小区的用户装置的设计负担和动作测试负担。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包括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基站装置包括:判定是否使处于本小区的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部件;以及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的部件。所述用户装置包括:从所处小区的基站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的部件;以及以从所述基站装置指示的频率进行小区搜索和小区的质量测定的部件。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表示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所述用户装置可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表示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所述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以及进入间歇接收动作模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轻可切换到不同频率的小区的用户装置的设计负担和动作测试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进行不同频率/不同RAT切换的情况的图。
图2是表示在通信的空闲设置间隙的情况的图。
图3是表示可用于不同频率测定的期间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由基站装置进行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由用户装置进行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表示基站装置的部分功能方框图。
图7表示用户装置的部分功能方框图。
标号说明
200基站装置
202发送接收天线
204放大单元
206发送接收单元
208基带信号处理单元
210呼叫处理单元
212传输路径接口
71接收单元
72FFT处理单元
73信道解码单元
74测定单元
75间隙控制单元
76DRX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基站装置包括:用于判定是否使处于本小区中的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部件;以及对所述用户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的部件。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候选(candidate)是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表示所述用户装置可以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候选是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表示无论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还是在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中间歇接收信号的空闲,所述用户装置都可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另外,所述规定的小区例如是指所处系统的不同的频率的小区、与所处的系统不同的系统的小区。
更具体来说,在将所处的系统假设为E-UTRA的情况下,规定小区例如是E-UTRA系统的不同频率的小区、UTRA系统的小区、GSM系统的小区。此外,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例如是WiMAX系统或CDMA2000系统、E-UTRA TDD系统的小区。另外,E-UTRA系统是长期演进(LTE)方式的系统,UTRA系统是WCDMA方式的系统。
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候选是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可以由不同的控制信号表示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的情况和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这从不变更已有的信号的定义而实现本发明的观点来看是令人满意的。
这里,所述不同的控制信号例如是RRC消息或MAC层的控制信息。更具体来说,由不同的RRC消息来表示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和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或者,由不同的MAC层的控制信息来表示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的情况和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或者,由RRC消息来表示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由MAC层的控制信息来表示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或者,由MAC层的控制信息来表示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由RRC消息来表示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候选是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相同的控制信号来表示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的情况和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这从减少对用户装置的控制信令量的观点来说是令人满意的。
这里,所述的不同的控制信号例如是RRC消息或MAC层的控制信息。更具体来说,由一个RRC消息来表示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的情况和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或者,由一个MAC层的控制信息来表示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的情况和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
当所述用户的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候选是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用户装置的无线资源分配被禁止,所述用户装置的动作模式转移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而不基于从该基站装置向所述用户装置的明示性指示。即,当所述用户的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候选是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基站装置停止对所述用户装置发送用于进行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信号即DL链路调度信息(DL SchedulingInformation)、用于进行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信号即UL链路调度许可(SUScheduling Grant),从而所述用户装置的动作模式转移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这从减少对用户装置的控制信令量的观点来看是令人满意的。另外,所述DL链路调度信息也可以称为DL链路调度许可或DL链路分配信息。此外,所述DL链路调度信息和UL链路调度许可也可以统称为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CI)。此外,映射所述DCI的物理信道可以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如上所述,所述控制信号是RRC消息或MAC层的控制信息。此外,所述RRC消息例如是RRC的测量控制,此外,所述MAC层的控制信息例如是MAC控制块。或者,也可以代替所述MAC层的控制信息而使用MAC层的报头信息。或者,所述MAC层的控制信息例如可以被称为MAC控制元素(element)。
所述控制信号中,可以设为用于指示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控制信号表示间隙期间的长度、间隙期间到来的周期以及不同频率测定的频率。
所述控制信号中,可以设为用于指示应进入间歇接收模式的控制信号表示间歇接收的周期、开启-持续时间(On-duration)的长度。这里,间歇接收的周期是指间歇接收模式中的进行接收的定时的周期。此外,开启-持续时间的长度是指进行接收的期间。例如,设间歇接收的周期为40ms,开启-持续时间的长度为3ms时,用户装置在每40ms内,在连续的3个子帧中接收一次。这里,一个子帧是1ms。
或者,所述控制信号中,可以是间歇接收的周期开启-持续时间的长度等由RRC消息来通知,只有“应进入间歇接收模式”的指示内容由所述MAC层的控制信息通知。
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的间歇期间(no-reception period)可以比所述间隙期间长。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用户装置。用户装置包括:从所处小区的基站装置接收控制信号的部件;以及以从所述基站装置指示的频率进行小区搜索,测定该检测到的小区的质量的部件。另外,成为进行小区搜索和质量的测定的对象的小区可以是与所处小区的系统同一个系统,也可以与所处系统不同的系统。该用户装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a)在由所述移动通信系统规定的间隙期间进行不同频率测定;(b)在由所述移动通信系统规定的间隙期间或在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下间歇接收信号的空闲,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为了便于说明,利用具体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以促进发明的理解,但在没有特别提醒的情况下,这些数值仅仅是一例,可以使用合适的任何值。
实施例1
<动作原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限定为一种(例如,6ms)。更一般的也可以不是一种,但最能够减轻用户装置的动作测试负担的是限定为一种的情况。对于在该间隙期间进行的不同频率测定,测定方法被最佳化使得能够有效地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全部用户装置必须可以执行这样被最佳化的不同频率测定。为了便于说明,设用户装置所处的小区是LTE方式的系统,间隙期间只有6ms这一种,且用户装置切换到使用不同频率的WiMAX方式的系统。另外,在切换到WiMAX方式的系统的情况下,即,在进行WiMAX方式的小区的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下,一般,认为最好将间隙期间设为10ms左右而进行不同频率的测定。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特定的系统,可以适用于需要不同频率测定的任何系统。例如,可以在使用某频率的LTE方式的系统和使用其他的频率的LTE方式的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可以在LTE方式的系统和WCDMA(UTRA-FDD)方式的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可以在LTE方式的系统和GSM方式的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在这些切换中,也许可以使用相同间隙期间(例如,6ms)。
另一方面,作为规定着不同的间隙期间的系统之间的切换例,除了在LTE方式的系统和WiMAX方式的系统之间的切换之外,还可以举出不是TDD方式的LTE方式的系统和TDD方式的LTE方式的系统之间的切换。这些仅仅是一例,也可以在适当的任何系统之间的切换应用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在基站装置中确认该用户装置UE的切换目的地候选的系统为WiMAX方式的系统时,该用户装置的动作模式转移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DRX模式),在其间歇的空闲进行不同频率测定。该不同频率测定可以不是最佳的测定方法。只要在其期间内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即可。
本来DRX模式是从节省用户装置的电池的观点出发而进行的。例如,当用户装置UE不进行基于共享数据信道的通信时间比规定的期间长时,用户装置UE的动作模式从非DRX模式转移到DRX模式。或者,也可以与这样的时间经过无关地,根据来自基站的指示进行向DRX模式的转移。另一方面,当需要开始通过上行或下行通信时,动作模式从DRX模式转移到非DRX模式。本实施例将在该DRX模式中产生的间歇接收的空隙的全部或一部分应用于不同频率测定的期间。
图3上部表示在用户装置UE与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期间的空隙,设置间隙期间的情况。这实质上表示与图2相同的内容。在该间隙期间,通过最佳化的方法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图3的中间部分表示用户装置UE通过DRX模式间歇地接收控制信道的情况。
图3的下部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通过间歇动作模式间歇地接收控制信号的空隙中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由此,在LTE方式的系统中事先规定了的间隙期间的种类成为仅仅是1种,而且必须要在用户装置UE中保证的不同频率测定动作的模式也可以比较少。在向WiMAX方式的系统(或者小区)切换时,以未被最佳化的测定方法进行不同频率测定这一点上,对不同频率小区的切换也许会延迟一会。但是,与保持用于LTE的6ms的间隙期间在WiMAX方式的系统中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相比,能够非常高地维持确定切换候选的精度。
另外,当该用户装置UE的切换目的地候选的系统是UTRA,即WCDMA方式的系统的情况下,无论是否处于间歇接收模式,用户装置UE都可以仅使用6ms的间隙期间,进行小区搜索,测定该被检测出的小区的质量。
<动作流程>
图4表示在基站装置中进行的动作中,尤其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关联的处理流程。在步骤S1中,判定当前处于LTE方式的系统中的用户装置UE的切换目的地候选是否为规定的系统。规定的系统在当前的例子中是WiMAX方式的系统,但更一般地,在将间隙期间设为6ms的情况下,是用于该不同频率测定的最佳的间隙期间不是6ms的不同频率系统。当切换目的地的候选是LTE方式的系统(E-UTRA)或者WCDMA方式的系统(UTRA)或者GSM方式的系统(GERAN)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决定在所在小区的通信的空隙,设置系统中规定着的6ms的间隙期间。然后,对用户装置通知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另外,关于间隙期间的长度、间隙期间到来的周期以及应测定的不同频率到底是多少等,在该时刻或其他的时刻,通过某些控制信号从基站装置eNB向用户装置UE进行通知。其他的时刻例如是连接设定时刻。该控制信号例如可以是RRC测量控制那样的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的消息。
步骤S3是在步骤S1中切换目的地的候选为WiMAX方式的系统那样的规定的系统的情况。对WiMAX方式的系统的小区进行不同频率测定时最合适的间隙期间为10ms,与在LTE方式的系统中规定着的间隙期间(6ms)不同,因此若步骤S2那样仅仅准备6ms的间隙期间,也许不能进行充分的不同频率测定。因此,在步骤S3中基站eNB将用户装置UE的动作模式变换为间歇接收动作模式(DRX模式),将间隙期间和间歇的空隙期间(DRX期间,即间歇接收控制中的、开启持续时间以外的期间)两者设为可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期间。另外,所述DRX期间可以看做是间歇接收控制中不是有效时间(action time)的期间。
在步骤S3中,基站装置eNB对用户装置UE通知应转移到DRX模式的情况以及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另外,在通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时,对于间隙期间的长度、间隙期间到来的周期和应测定的不同频率是多少等,在该时刻或其他时刻通过某些控制信号从基站装置eNB向用户装置UE进行通知。其他的时刻例如是连接设定时刻。该控制信号例如可以是RRC测量控制那样的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的消息。
作为步骤S3中的通知的具体方法,虽然未限定,但至少考虑以下的方法。
(方法1)
用户装置UE应转移到DRX模式的情况、以及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分别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来表示,各控制信号明确地通知到用户装置UE。例如,可以通过MAC层的报头信息或控制信息或者RRC消息来表示应转移到DRX模式的情况。关于DRX模式,可以在该时刻确定间歇接收的间歇期间、启动期间(On-duration timer)、占空比、间隙周期(DRX cycle)等事项,或者可以在系统中唯一决定间歇期间等。在当前的例子的情况下,WiMAX系统的不同频率测定时最佳的间隙期间是10ms,因此在该时刻设定的DRX期间也优选是10ms以上长度。可以通过RRC消息例如RRC测量控制来表示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关于不同频率测定,至少对用户装置通知应搜索什么频率的小区。
本方法的情况下,用于表示应转移到DRX模式的情况的控制信号或者用于表示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的控制信号本身可以利用已有的信号,因此也许在不必另外定义新信号也可这一点上是有利的。
(方法2)
用户装置UE应转移到DRX模式的情况和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由一个控制信号来表示,该一个控制信号明确地被通知给用户装置UE。通知的内容本身与方法1相同,但不同于方法1,另外准备新信号。也可以利用MAC层的报头信息或控制信息、RRC测量控制,进行向用户装置UE的通知。
(方法3)
在方法1、2中,明确地表示了应变更用户装置UE的动作模式,但当用户装置UE不利用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期间成为规定的期间以上长度时,动作模式转移到DRX模式。因此,在方法3中,与方法1、2相同,明确地通知用户装置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但对于应转移到DRX模式的情况并未明确地进行通知。基站装置eNB在进行了不同频率测定的明确的通知后,不分配共享信道资源用于该用户装置UE。其结果,用户装置UE在经过所定期间后,转移到DRX模式。
图5表示在用户装置进行的动作中,尤其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相关联的处理流程。在步骤S1中用户装置UE从基站装置eNB接受不同频率测定的指示。该指示在图4的步骤S2或S3进行。
在图5的步骤S2中,确认切换目的地的候选是LTE方式的系统(E-UTRA)或WCDMA方式的系统(UTRA)或者GSM方式的系统(GERAN)、还是WiMAX方式的系统。当是LET方式的系统或者WCDMA方式的系统或者GSM方式的系统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4。
在到达步骤S4的情况,对应于在图4的流程中步骤S2的步骤所执行的情况。从而用户装置UE在系统中所规定的6ms的间隙期间,搜索指定的不同频率的小区,并测定其质量。
在步骤S2,当确认了切换目的地的候选为WiMAX方式的系统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3。在步骤S3,确认用户装置UE的动作模式是否将成为或已成为DRX模式。如上所述,对DRX模式的转移的通知也许会明确地进行(方法1、2)、或者也可以不进行(方法3)。前者的情况下,在步骤S3,确认是否明确地接受通知使得用户装置UE的动作模式变换为DRX模式。后者的情况下,确认是否已经转移到DRX模式。无论如何,当用户装置UE的动作模式成为或已经成为DRX模式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间隙期间和DRX期间都可以使用于不同频率测定。这里,DRX期间可以指间歇接收控制中的、开启持续时间以外的期间。或者,DRX期间也可以指间歇接收控制中的、不是有效时间的期间。在这些期间,用户装置搜索WiMAX方式的系统的小区,并进行其质量的测定。此时进行的不同频率测定并不是最佳的测定方法。这一点与进行被最佳化的不同频率测定的步骤S4的测定方法不同。另外,高性能的移动台也可以安装被最佳化的测定方法,进行最佳的不同频率测定。
在步骤S4和S5中,为了排除瞬时衰减的影响,优选对不同频率测定的几个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化。根据该测定结果导出切换目的地候选的质量(例如,接收电平和SINR)。
另外、所述接收电平也可以被称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此外,作为切换目的地候选的质量,也可以代替所述接收电平和SINR而使用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这里,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功率)是指,下行链路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除以下行链路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的值。这里,RSSI是在移动台中观测的总接收电平,是包括了来自热噪声和其他小区的干扰功率和来自本小区的期望信号的功率等全部的接收电平。
当该质量满足有关切换的规定的条件时,用户装置UE将该情况报告给基站eNB。作为一例,有关切换的规定的条件如下:
(在不同频率小区中的质量)+(偏移)>(阈值)
(在不同频率小区中的质量)+(偏移)>(服务小区(自己的频率)中的质量)另外,上述的2个条件可以基于任意一个进行该判定,也可以基于两个进行该判定。当基站装置eNB中确认发生了满足该条件的事件时,基站装置eNB通过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对用户装置UE指示应切换到该候选小区。用户装置根据该指示,开始对不同频率的小区的切换步骤。另外,不同频率的小区在步骤S4的情况下是LTE方式或WCDMA方式、GSM方式的系统的小区,在步骤S5的情况下是WiMAX方式的系统的小区。
<装置结构>
图6表示基站装置的部分功能方框图。基站装置200包括发送接收天线202。基站装置200包括放大单元204。基站装置200包括发送接收单元206。基站装置200包括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基站装置200包括呼叫处理单元210。呼叫处理单元210包括切换管理单元211。呼叫处理单元210包括DRX管理单元213。基站装置200包括传输路径接口212。
关于下行链路,用户数据从上位站(例如,接入网关装置)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12被提供给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另外,接入网关装置也可以被称为MME/SGW(移动性管理实体/服务网关: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ervingGateway)。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进行PDCP层的发送管理、用户数据的分割和/或结合和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等的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E: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等。当使用上述方法3的情况下,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时,禁止对成为对象的用户装置分配无线资源。被实施了这些处理的信号被转发到发送接收单元206。此外,关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等发送处理,并被转发到发送接收单元206。
在发送接收单元206,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输出的基带信号被进行频率变换处理以变换为无线频带,此后信号被放大单元204放大并通过发送接收天线202发送。
关于上行链路,基站装置200经由发送接收天线202接收无线频率信号。被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单元204放大,并在发送接收单元206被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对输入的上行链路的基带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FFT/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被处理后的信号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12被转发到接入网关装置。关于上行控制信道同样进行FFT/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的接收处理。
呼叫处理单元210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和释放等呼叫处理、无线基站20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切换管理单元211进行用户装置UE的切换目的地的候选是否符合规定的系统的确认,是否开始切换的决定等处理。规定的系统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LTE方式或者WCDMA方式或者GSM方式的系统,但更一般地,是在服务小区的系统中定义的间隙期间(在上述的例子中是6ms)与用于进行该不同频率测量的最佳的间隙期间相同的系统。此外,与规定的系统不同的规定的系统例如是指WiMAX方式的系统,更一般地,是在服务小区的系统中定义的间隙期间(在上述的例子中是6ms)不同于用于进行该不同频率测量的最佳的间隙期间(当对WiMAX方式的小区进行不同频率测定时,一般被称为10ms)的系统。
DRX管理单元213除了具有DRX模式下的间歇期间(DRX周期)、启动期间、(On-duration timer)、占空比等的管理、是否应转移到DRX模式的控制等通常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在规定的情况下使用户装置UE转移到DRX模式的功能。规定的情况是指切换管理单元211检测到与规定的系统(小区)不同的规定的系统(小区)的情况,典型的是,切换目的地的候选为WiMAX方式的系统的情况。
例如,在上述的方式1的情况下,DRX管理单元213在判断为使用户装置UE转移到DRX模式时,对所述用户装置UE通知用于通知应转移到DRX模式的控制信号。上述控制信号经由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发送接收单元206、放大单元204、发送接收天线202,发送到所述用户装置UE。
例如,在上述的方式2的情况下,DRX管理单元213在判断为使用户装置UE转移到DRX模式时,对所述用户装置UE通知用于通知应转移到DRX模式和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控制信号。上述控制信号经由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8、发送接收单元206、放大单元204、发送接收天线202发送到所述用户装置UE。
图7表述用户装置UE的部分功能方框图。用户装置UE包括接收单元71。用户装置UE包括FFT处理单元72。用户装置UE包括信道解码单元73。用户装置UE包括测定单元74。用户装置UE包括间隙控制单元75。用户装置UE包括DRX控制单元76。
接收单元71接收由基站装置eNB指定的频率的无线频率信号,并变换为基带信号。
FFT处理单元72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获取映射到频域的各种信号。在获取的信号中,例如参考信号(导频信号)被提供到测定单元74。在获取的信号中,例如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被提供给信道解码单元73。此外,FFT处理单元72将未进行上述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接收信号发送给测定单元74。
信道解码单元73对接收信号中包含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实施纠错解码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转发到后级的解调处理单元。
测定单元74基于未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接收信号,进行成为不同频率测定的对象的小区的搜索。此外,测定单元74测定通过小区搜索检测到的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接收质量例如可以由接收电平和接收SINR等表示。
间隙控制单元75根据来自基站装置eNB的控制信号来设定间隙期间。间隙期间的开始时刻、期间的长度、周期、不同频率测定对象的频率等由MAC层的报头信息或控制信息和/或RRC消息、例如RRC测量控制来指示。被指定的频率被通知给接收单元71。也可以对准间隙期间的开始和结束的定时,接收单元71的调谐频率在服务小区的频率和成为不同频率测定的对象的小区的不同频率之间进行切换。
DRX控制单元76通过来自基站装置eNB的明确的指示或用户装置UE本身的判断,将动作模式设为DRX模式。尤其在WiMAX方式的系统符合切换候选的不同频率系统的情况下,间隙期间和DRX期间都可用于不同频率测定。换言之,在间隙期间和DRX期间,接收单元71都可以调谐到不同频率。此时,在测定单元74中,在间隙期间和DRX期间都进行不同频率测定。这里,DRX期间指在间歇接收控制中的、开启持续时间以外的期间。或者,DRX期间也可以指在间歇接收控制中的、非有效时间的期间。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当成为不同频率测定的对象的小区为与规定的小区不同的小区,且基站eNB对用户装置UE通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和应转移到DRX模式时,可以明确地指示用户装置使用间隙期间和DRX期间两者,进行小区搜索和小区的质量的测定,也可以不指示。当明确地指定的情况下,UE使用间隙期间和DRX期间两者,进行小区搜索和小区的质量的测定。另一方面,在未明确地指定的情况下,基站eNB仅对用户装置通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和应转移到DRX模式。此时,由用户装置UE决定是仅使用间隙期间进行小区搜索和小区的质量的测定,还是使用间隙期间和DRX期间两者进行小区搜索和小区的质量的测定。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实施例仅仅是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使用具体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在没有特别提醒的情况下,这些数值仅仅是一例,可以使用合适的任何值。实施例或项目的区分并不是本发明的本质,可以根据需要对2个以上的实施例或项目中记载的事项进行组合而使用,或者某实施例或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只要不矛盾)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或项目中记载的事项。为了便于说明,利用功能性方框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但这些装置可以由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包含在本发明中。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在2007年12月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313964号的优先权,将其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中。

Claims (20)

1.一种基站装置,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判定是否使处于本小区中的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部件;以及
对所述用户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的部件,
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候选为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表示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规定的间隙期间中所述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候选为不同于所述规定的小区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通知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所述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以及进入间歇接收动作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信号将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以及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作为不同的控制消息来通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信号将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以及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情况作为相同的控制消息来通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
禁止对所述用户装置分配无线资源,所述用户装置的动作模式与从该基站装置对所述用户装置的明确的指示无关地转移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控制信号通过MAC层的报头信息或控制信息或者RRC消息来传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控制信号内,用于通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控制信号表示间隙期间的长度、间隙期间到来的周期以及不同频率测定中的频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的间歇期间比所述间隙期间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小区是长期演进(LTE)方式的系统的小区、或者是WCDMA方式的系统的小区、或者是GSM方式的系统的小区,
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是WiMAX方式的系统的小区。
9.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装置的方法,包括:
判定是否使处于本小区中的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步骤;以及
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的步骤,
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表示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所述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当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通知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规定的间隙期间所述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以及进入间歇接收动作模式。
10.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装置,包括:
从所处小区的基站装置接收控制信号的部件;以及
以从所述基站装置指示的频率进行小区搜索和小区的质量测定的部件,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
(a)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规定的间隙期间中进行不同频率测定,或者
(b)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规定的间隙期间或者在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下间歇接收信号的空隙,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装置,
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来表示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以及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装置,
通过一个控制信号来表示应进入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以及应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装置,
根据规定期间以上未进行共享信道通信的情况,转移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在该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下间歇地接收信号的空隙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控制信号通过MAC层的报头信息或控制信息或者RRC消息来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装置,
在所述控制信息内,用于通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控制信号表示间隙期间的长度、间隙期间到来的周期以及不同频率测定中的频率。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的间歇期间比所述间隙期间长。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小区是长期演进(LTE)方式的系统的小区、或者是WCDMA方式的系统的小区、或者是GSM方式的系统的小区,
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是WiMAX方式的系统的小区。
18.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装置的方法,包括:
从所处小区的基站装置接收控制信号的步骤;以及
以从所述基站装置指示的频率进行小区搜索的步骤,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
(a)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中进行不同频率测定,或者
(b)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或者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下间歇地接收信号的空隙,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19.一种包括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基站装置包括:
判定是否使处于本小区中的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部件;以及
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的部件,
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从所在小区的基站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的部件;以及
以从所述基站装置指示的频率进行小区搜索和小区的质量测定的部件,
在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表示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所述用户装置可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在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表示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和在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下间歇地接收信号的空隙,所述用户装置都可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20.一种用于包括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站装置中判定是否使处于本小区中的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测定的步骤;
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的步骤;
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的步骤;以及
以从所述基站装置指示的频率,所述用户装置进行小区搜索的步骤,
在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表示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所述用户装置可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在所述用户装置的切换目的地小区的候选为与所述规定的小区不同的规定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表示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间隙期间和在所述间歇接收动作模式下间歇地接收信号的空隙,所述用户装置都可以进行不同频率测定。
CN2008801259139A 2007-12-04 2008-12-03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3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3964 2007-12-04
JP313964/07 2007-12-04
PCT/JP2008/071963 WO2009072521A1 (ja) 2007-12-04 2008-12-03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3202A true CN101953202A (zh) 2011-01-19
CN101953202B CN101953202B (zh) 2013-11-27

Family

ID=40717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591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3202B (zh) 2007-12-04 2008-12-03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59034B2 (zh)
EP (1) EP2219394A4 (zh)
JP (1) JP5468387B2 (zh)
KR (1) KR20100105626A (zh)
CN (1) CN101953202B (zh)
WO (1) WO20090725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9030A (zh) * 2015-09-24 2018-05-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10990B2 (ja) * 2009-07-17 2013-06-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EP2553967B1 (en) * 2010-04-01 2020-05-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anagement of measurement reporting after cell change
CN102905286B (zh) * 2011-07-29 2017-07-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用户设备和基站设备中进行drx配置和测量的方法
EP2823671B1 (en) * 2012-03-06 2020-07-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nimiz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user equipment during cell detection
US9510212B2 (en) * 2012-04-27 2016-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 designs for densely deployed network
US20140038605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Firouz Behnamfa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WO2014184668A2 (en) * 2013-04-05 2014-11-20 Nokia Corporation Relaxe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offloading measurements
JP7019294B2 (ja) 2014-08-07 2022-02-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456A (zh) * 2001-08-09 2003-03-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台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载波检出方法
WO2006106561A1 (ja) * 2005-03-29 2006-10-1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方法、基地局制御装置および移動局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86347A1 (en) 2006-02-10 2008-10-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JP4812479B2 (ja) * 2006-03-20 2011-11-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周辺セル測定方法
US20080076427A1 (en) * 2006-08-21 2008-03-2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system, network element,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priority map to enhance measurement gap control
US20080189970A1 (en) * 2007-01-08 2008-08-1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asurement gap pattern scheduling to support mobility
US20080274742A1 (en) * 2007-05-02 2008-11-06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obility measurements among different networks
US20080318577A1 (en) * 2007-06-25 2008-12-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inter-frequency and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US8594030B2 (en) * 2007-08-10 2013-1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RQ operation in dynamic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US8451803B2 (en) * 2007-10-05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easurement behavior of DRX mode U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456A (zh) * 2001-08-09 2003-03-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台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载波检出方法
WO2006106561A1 (ja) * 2005-03-29 2006-10-1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方法、基地局制御装置および移動局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TT DOCOMO, INC.: "《3GPP TSG RAN WG2 #59,R2-073369》", 24 August 2007 *
PANASONIC: "《3GPP TSG RAN WG2 #59-bis, R2-074155》", 12 October 200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9030A (zh) * 2015-09-24 2018-05-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19394A1 (en) 2010-08-18
US20100273484A1 (en) 2010-10-28
JP5468387B2 (ja) 2014-04-09
CN101953202B (zh) 2013-11-27
JPWO2009072521A1 (ja) 2011-04-28
KR20100105626A (ko) 2010-09-29
US8359034B2 (en) 2013-01-22
WO2009072521A1 (ja) 2009-06-11
EP2219394A4 (en)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3202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US107986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yer 3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P2262318B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93669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EP3031220B1 (en) Macro cell for limiting the associ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to a small cell based on the mobility
EP275784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iming information for cells
CA2935528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EP293674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sted serving cell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WO2016133122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タイマ制御方法
EP251204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N102415205A (zh) 移动通信系统
CN102461300A (zh) 移动通信系统
CN102812738A (zh)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及移动通信系统
US20160029231A1 (en) Methods of controll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reception of a radio node in a tdd system
US20160295500A1 (en) Discovery period configuration for small cell on/of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