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7420B -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7420B
CN101947420B CN2010102562753A CN201010256275A CN101947420B CN 101947420 B CN101947420 B CN 101947420B CN 2010102562753 A CN2010102562753 A CN 2010102562753A CN 201010256275 A CN201010256275 A CN 201010256275A CN 101947420 B CN101947420 B CN 101947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wl
chute
insulation bowl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62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7420A (zh
Inventor
林玉
申兆清
王振海
彭献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ua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Synthetic Diamond and Product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Synthetic Diamond and Product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Synthetic Diamond and Product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562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7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7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7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7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7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ors (AREA)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的自动上料装置和自动上料装置出料口处设置的旋转推进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和旋转推进装置与气控动力系统相连。机械操作自动装配代替人工手动装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配件的损坏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硬材料合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在超硬材料合成领域,以合成金刚石为例,其合成原理是: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向六面顶压机形成的合成腔放入金刚石合成柱芯,在1500℃高温和5.5Gpa高压条件下,金刚石合成柱芯即转化成金刚石。金刚石合成柱芯是具有一定直径和高度的圆柱体,其由石墨柱、叶腊石块和导电钢圈等通过某种方式组装而成。长期以来,金刚石合成柱芯的组装工作完全依靠人工手动来完成,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工作效率低,绝缘碗破损率高,又使金刚石合成柱芯存在较大的装配误差,导致合成金刚石的品质低下。另外,金刚石合成柱芯组装的第一道工序是装石墨柱,即从石墨柱两端套装两个大小相同的绝缘碗,使石墨柱外径和绝缘碗内径紧密配合,由于完成上述操作要不停的旋转、推进绝缘碗,旋转过程中磨掉的石墨柱和绝缘碗粉末飞散到空气中,对人体呼吸道危害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对人体危害小、生产成本低的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的自动上料装置和自动上料装置出料口处设置的旋转推进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和旋转推进装置与气控动力系统相连。
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位于其间的石墨柱滑槽,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均由下倾段与水平段构成;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的水平段分别与左绝缘碗限位气缸、右绝缘碗限位气缸和石墨柱限位气缸相连,左绝缘碗限位气缸与左绝缘碗滑槽水平段端部之间、右绝缘碗限位气缸与右绝缘碗滑槽水平段端部之间、石墨柱限位气缸与石墨柱滑槽水平段端部之间分别设有左送碗气缸、右送碗气缸、送柱气缸;石墨柱滑槽出料口处设有托柱气缸;所述底座上对应左绝缘碗滑槽和右绝缘碗滑槽设有左绝缘碗挡板和右绝缘碗挡板。
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位于其间的石墨柱滑槽,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均由下倾段与下垂段构成;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的下垂段后壁上分别设有位置不高于最下方的左绝缘碗、右绝缘碗或者石墨柱的送料孔,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的下垂段后方分别设有与送料孔对应的左送碗气缸、右送碗气缸和送柱气缸;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的送料孔上方分别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位于最下方的两个左绝缘碗、右绝缘碗或者石墨柱轴线之间,限位孔外侧设有限位机构;石墨柱滑槽出料口设有托柱气缸;所述底座上对应左绝缘碗滑槽和右绝缘碗滑槽设有左绝缘碗挡板和右绝缘碗挡板。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限位孔外的与轴套转动配合的转轴,转轴上设有与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的限位孔对应的限位片,在转轴圆周面上与限位片间隔设置有拨叉,拨叉与对应的左绝缘碗限位气缸、右绝缘碗限位气缸和石墨柱限位气缸相连。
出料口下方通过固定架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托柱气缸,托柱气缸的活塞杆前端铰连有水平推拉杆,水平推拉杆前段由支架铰连支撑,推拉杆前端向上设有顶杆,顶杆端部设有与石墨柱相接的承托板。
所述旋转推进装置包括支套和与其套设并滑动配合的旋转套,旋转套前端设有摩擦片,有一旋转轴后端与支套转动连接、前端与旋转套固定连接,旋转套外圆周面上设有导向轴,导向轴外端位于导向轨道架上的导向槽内,导向槽为曲线设置或者由浅至深设置。
所述支套与旋转套之间的旋转轴上设有缓冲弹簧,旋转轴两端部分别设有用于锁紧支套的锁紧螺母和调整旋转套的调整螺母。
导向轴外端安装有导向轴承,导向轴承位于导向槽内。
所述气控动力系统包括气罐和与其串联的截止阀和节流阀;节流阀后连接有送气管路,送气管路通过第一换向开关分别与左绝缘碗限位气缸、右绝缘碗限位气缸和石墨柱限位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通过第二换向开关分别与左送碗气缸、右送碗气缸和送柱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通过第三换向开关与托柱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通过第四换向开关分别与左推进气缸和右推进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截止阀与节流阀之间串接有压力表。
所述气控动力系统相连设有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包括电控柜、与电控柜相连的多个信号收发器,信号收发器设有两个接线端,一个接线端分别与左绝缘碗限位气缸、右绝缘碗限位气缸、石墨柱限位气缸、左送碗气缸、右送碗气缸、送柱气缸、托柱气缸、左推进气缸和右推进气缸相连,另一个接线端与第一换向开关、第二换向开关、第三换向开关和第四换向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由机械操作自动装配代替人工手动装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配件的损坏率,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中安装使用有气控动力系统,其解放了手工操作工人,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产品的损坏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有助于改善金刚石品质。
3、气控动力系统的气罐经由送气管路通过各换向开关向各工作缸后腔送气,使各工作缸活塞杆向外推动,实现预定动作;完成上述推动动作后,各换向开关换向,送气管路提供的高压气体从各工作缸前腔送入,使活塞杆向后收缩,实现预定动作。各工作缸能够及时、准确的换向,以保证各工作缸完成连续的推动和收缩动作,满足工作需要,设计合理,使用简便。
4、本发明中安装使用有旋转推进装置,其利用仿生学原理,能够模拟人工装配时的推进、旋转动作,使左绝缘碗与右绝缘碗推进的同时伴随旋转动作,以顺利完成金刚石合成柱芯的装配工作,提高了装配速度和装配效率。
5、旋转推进装置由机械设备代替人工手动装配,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装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又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配件的损坏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旋转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通过本发明完成装配的金刚石合成柱芯;
图5为本发明气控动力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图6中左绝缘碗滑槽、石墨柱滑槽和右绝缘碗滑槽的左视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的自动上料装置2、自动上料装置2的出料口处设置的旋转推进装置3,自动上料装置2和旋转推进装置3与气控动力系统4相连,气控动力系统4上连接有电控系统5,气控动力系统4为本发明提供动力支持,电控系统5使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得到极大地提高。
图5所示的气控动力系统4,其包括气罐48和与其串联的截止阀49和节流阀410,气罐48向各工作缸提供动力气源;截止阀49与节流阀410之间串接有压力表417和气动三联件416,分别用于监控工作缸气源压力和调整工作缸动作快慢及同步配合,以保证各工作缸安全工作。在节流阀410后连接有送气管路415,送气管路415通过第一换向开关411分别与左绝缘碗限位气缸41、右绝缘碗限位气缸42和石墨柱限位气缸43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415通过第二换向开关412分别与左送碗气缸44、右送碗气缸45和送柱气缸46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415通过第三换向开关413与托柱气缸47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415通过第四换向开关414分别与左推进气缸31和右推进气缸32的前、后腔相连通。气罐48经由送气管路415并通过各换向开关向各工作缸后腔送气,使各工作缸活塞杆向外推动,实现预定动作;完成上述动作后,各换向开关换向,送气管路415提供的高压气体从各工作缸前腔送入,使活塞杆向后收缩,实现预定动作。各工作缸能够及时、准确的换向,以保证各工作缸完成连续的推动和收缩动作,满足工作需要。
从图1和图2可知,自动上料装置2包括底座1和底座1上设置的左绝缘碗上料机构、右绝缘碗上料机构、石墨柱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位于两侧的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位于其间的石墨柱滑槽23,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均由下倾段24与水平段25构成。下倾段24的设置可使最前方的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被取走后,后方的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可自动向前滑动填补空缺。左绝缘碗限位气缸41、右绝缘碗限位气缸42和石墨柱限位气缸43分别设在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的水平段25上,用于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的限位。左送碗气缸44、右送碗气缸45和送柱气缸46分别设在左绝缘碗限位气缸41与左绝缘碗滑槽21的水平段25端部之间、右绝缘碗限位气缸42与右绝缘碗滑槽22的水平段25端部之间、石墨柱限位气缸43与石墨柱滑槽23的水平段25端部之间,用于将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送至左推进气缸31与右推进气缸32之间,等待进行金刚石合成柱芯的装配工作。在底座1上对应左绝缘碗滑槽21和右绝缘碗滑槽22设有左绝缘碗挡板26和右绝缘碗挡板27,对左绝缘碗11与右绝缘碗12起到定位作用,确保左绝缘碗11与右绝缘碗12位于准确的装配位置。在石墨柱滑槽23的出料口处设有托柱气缸47,即托柱气缸47位于左推进气缸31与右推进气缸32之间的下方,用于支撑石墨柱13,且托柱气缸47对石墨柱13的支撑位置在石墨柱13的中部,不妨碍左绝缘碗11和右绝缘碗12从石墨柱13两端向内装配。
图3所示的旋转推进装置,其包括支套34和与其套设并滑动配合的旋转套37,有一旋转轴35后端与支套34转动连接、前端与旋转套37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35后端与支套34通过旋转轴承36转动连接,旋转轴承36通过内卡簧311固定。在支套34与旋转套37之间的旋转轴35上通过弹簧座15设有缓冲弹簧7,以补偿左绝缘碗11和右绝缘碗12的高度公差;旋转轴35两端部分别设有用于锁紧支套34的锁紧螺母8和调整旋转套37的调整螺母9,根据弹力需要来调整缓冲弹簧7的松紧程度。旋转套37外圆周面上设有导向轴39,导向轴39外端位于导向轨道架16上的导向槽6内,导向槽6为曲线或者由浅至深设置,导向轴39可沿导向槽6向前滚动。所述导向轴39通过其外端安装的导向轴承310伸入导向槽6内,并使导向轴承310可沿导向槽6向前滚动。为提高旋转套37与左绝缘碗11和右绝缘碗1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旋转套37打滑、空转,在旋转套37前端设置有摩擦片38。
由图1和图2可知,与气控动力系统4相连的电控系统5包括电控柜51、与电控柜51相连的多个信号收发器52,每个信号收发器52设有两个接线端,一个接线端分别与左绝缘碗限位气缸41、右绝缘碗限位气缸42、石墨柱限位气缸43、左送碗气缸44、右送碗气缸45、送柱气缸46、托柱气缸47、左推进气缸31和右推进气缸32相连,另一个接线端与第一换向开关411、第二换向开关412、第三换向开关413和第四换向开关414,从而控制第一换向开关411、第二换向开关412、第三换向开关413和第四换向开关414及时换向,以使左绝缘碗限位气缸41、右绝缘碗限位气缸42、石墨柱限位气缸43、左送碗气缸44、右送碗气缸45、送柱气缸46、托柱气缸47、左推进气缸31和右推进气缸32切换动作方向,完成工作缸活塞杆向外推动和向内收缩的动作交替,实现连续装配动作,实现装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图4所示为本发明装配而成的金刚石合成柱芯,其由芯部的石墨柱13和石墨柱13两端套装的左绝缘碗11与右绝缘碗12构成。在金刚石合成柱芯装配过程中,由于导向槽6为曲线轨迹或者由浅至深设置,导向轴承310沿导向槽6向前滚动推进,同时导向轴39对旋转套37的切向力作用使旋转套37做旋转动作,实现旋转套37的推进、旋转运动,并将此运动通过摩擦片38作用于左绝缘碗11和右绝缘碗12的外端面,以完成金刚石合成柱芯的装配工作。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为:第一,开通气罐48,接通电源,启动运行信号收发器52,左送碗气缸44、右送碗气缸45和送柱气缸46将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推出,同时左绝缘碗限位气缸41、右绝缘碗限位气缸42和石墨柱限位气缸43动作对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内的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限位,托柱气缸47顶升至底座1高度处,直至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被送至左推进气缸31和右推进气缸32之间的位置,左绝缘碗11和右绝缘碗12分别由左绝缘碗挡板26和右绝缘碗挡板27阻挡定位,石墨柱13由托柱气缸47承托定位。第二,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到位后,与第二换向开关412和第四换向开关414相连的信号收发器52发出信号,控制第二换向开关412和第四换向开关414换向,使左送碗气缸44、右送碗气缸45和送柱气缸46反向复位,使左推进气缸31和右推进气缸32受控向前推进。第三,同时向前推进的左推进气缸31与右推进气缸32使摩擦片38紧贴左绝缘碗11与右绝缘碗12外端面,左推进气缸31与右推进气缸32继续推进,旋转推进装置模拟人工装配时的推进、旋转动作,使左绝缘碗11与右绝缘碗12分别装配在石墨柱13的左、右两端,左绝缘碗11与右绝缘碗12装配二分之一左右时,与第三换向开关413相连的信号收发器52发出信号,控制第三换向开关413换向,使托柱气缸47反向下降以脱离石墨柱13,直至完成如图4所示金刚石合成柱芯的装配。第四,与第一换向开关411、第二换向开关412和第三换向开关413相连的信号收发器52发出信号,控制第一换向开关411、第二换向开关412和第三换向开关413换向,以解除左绝缘碗限位气缸41、右绝缘碗限位气缸42和石墨柱限位气缸43对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内的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的限位作用,同时左送碗气缸44、右送碗气缸45和送柱气缸46动作将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推出,左推进气缸31和右推进气缸32反向复位,石墨柱13到位时将第三步中完成的金刚石合成柱芯顶出至成品柱仓10。第五,重复上述第二和第三步的过程,实现金刚石合成柱芯的连续装配。
实施例2
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的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中自动上料装置的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由下倾段24与下垂段28构成。下倾段24的设置可使下垂段28内最下方的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被取走后,其上方相邻的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自动下落填补空缺,以备连续取用。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的下垂段24后壁上分别设有位置不高于最下方的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或者石墨柱13的送料孔29,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的下垂段28后方分别设有与送料孔29对应的左送碗气缸44、右送碗气缸45和送柱气缸46,用于将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送至左推进气缸31与右推进气缸32之间,等待进行金刚石合成柱芯的装配工作。在左送碗气缸44、右送碗气缸45和送柱气缸46的活塞杆前端分别设有送料垫片70,以增大与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的接触面积,降低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的破损率。
在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的送料孔29上方分别设有限位孔30,限位孔30位于最下方的两个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或者石墨柱13轴线之间,限位孔30外侧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设于限位孔30外的与轴套67转动配合的转轴66,转轴66上设有与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的限位孔30对应的限位片69,在转轴66圆周面上与限位片69间隔设置有拨叉68,拨叉68与对应的左绝缘碗限位气缸41、右绝缘碗限位气缸42和石墨柱限位气缸43相连。
在石墨柱滑槽23出料口设有托柱气缸47,托柱气缸47通过固定架61竖向安装在底座1上,托柱气缸47的活塞杆前端铰连有水平推拉杆63,水平推拉杆63前段由支架62铰连支撑,水平推拉杆63前端向上设有顶杆64,顶杆64上端设有与石墨柱13相接的承托板65。承托板65为弧板,弧板弧度与石墨柱相适应。托柱气缸47的活塞杆向上顶推,使水平推拉杆63前端下落,同时带动顶杆64及承托板65下落脱离石墨柱13;反之,托柱气缸47的活塞杆向下收缩,顶杆64及承托板65上升并与石墨柱13相接触。
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的下垂段24为方形筒状或者下垂段24两侧面设有位于下垂段24前壁的扣板,以防止左绝缘碗11、右绝缘碗12和石墨柱13从左绝缘碗滑槽21、右绝缘碗滑槽22和石墨柱滑槽23内滑出,保证装配工作可持续进行。

Claims (8)

1.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的自动上料装置和自动上料装置出料口处设置的旋转推进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和旋转推进装置与气控动力系统相连;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位于其间的石墨柱滑槽,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均由下倾段与水平段构成;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的水平段分别与左绝缘碗限位气缸、右绝缘碗限位气缸和石墨柱限位气缸相连,左绝缘碗限位气缸与左绝缘碗滑槽水平段端部之间、右绝缘碗限位气缸与右绝缘碗滑槽水平段端部之间、石墨柱限位气缸与石墨柱滑槽水平段端部之间分别设有左送碗气缸、右送碗气缸、送柱气缸;石墨柱滑槽出料口处设有托柱气缸;所述底座上对应左绝缘碗滑槽和右绝缘碗滑槽设有左绝缘碗挡板和右绝缘碗挡板;所述旋转推进装置包括支套和与其套设并滑动配合的旋转套,旋转套前端设有摩擦片,有一旋转轴后端与支套转动连接、前端与旋转套固定连接,旋转套外圆周面上设有导向轴,导向轴外端位于导向轨道架上的导向槽内,导向槽为曲线设置或者由浅至深设置;所述气控动力系统包括气罐和与其串联的截止阀和节流阀;节流阀后连接有送气管路,送气管路通过第一换向开关分别与左绝缘碗限位气缸、右绝缘碗限位气缸和石墨柱限位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通过第二换向开关分别与左送碗气缸、右送碗气缸和送柱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通过第三换向开关与托柱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通过第四换向开关分别与左推进气缸和右推进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截止阀与节流阀之间串接有压力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套与旋转套之间的旋转轴上设有缓冲弹簧,旋转轴两端部分别设有用于锁紧支套的锁紧螺母和调整旋转套的调整螺母;导向轴外端安装有导向轴承,导向轴承位于导向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动力系统相连设有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包括电控柜、与电控柜相连的多个信号收发器,信号收发器设有两个接线端,一个接线端分别与左绝缘碗限位气缸、右绝缘碗限位气缸、石墨柱限位气缸、左送碗气缸、右送碗气缸、送柱气缸、托柱气缸、左推进气缸和右推进气缸相连,另一个接线端与第一换向开关、第二换向开关、第三换向开关和第四换向开关相连。
4.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的自动上料装置和自动上料装置出料口处设置的旋转推进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和旋转推进装置与气控动力系统相连;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位于其间的石墨柱滑槽,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均由下倾段与下垂段构成;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的下垂段后壁上分别设有位置不高于最下方的左绝缘碗、右绝缘碗或者石墨柱的送料孔,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的下垂段后方分别设有与送料孔对应的左送碗气缸、右送碗气缸和送柱气缸;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的送料孔上方分别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位于最下方的两个左绝缘碗、右绝缘碗或者石墨柱轴线之间,限位孔外侧设有限位机构;石墨柱滑槽出料口设有托柱气缸;所述底座上对应左绝缘碗滑槽和右绝缘碗滑槽设有左绝缘碗挡板和右绝缘碗挡板;所述旋转推进装置包括支套和与其套设并滑动配合的旋转套,旋转套前端设有摩擦片,有一旋转轴后端与支套转动连接、前端与旋转套固定连接,旋转套外圆周面上设有导向轴,导向轴外端位于导向轨道架上的导向槽内,导向槽为曲线设置或者由浅至深设置;所述气控动力系统包括气罐和与其串联的截止阀和节流阀;节流阀后连接有送气管路,送气管路通过第一换向开关分别与左绝缘碗限位气缸、右绝缘碗限位气缸和石墨柱限位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通过第二换向开关分别与左送碗气缸、右送碗气缸和送柱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通过第三换向开关与托柱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送气管路通过第四换向开关分别与左推进气缸和右推进气缸的前、后腔相连通;截止阀与节流阀之间串接有压力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限位孔外的与轴套转动配合的转轴,转轴上设有与左绝缘碗滑槽、右绝缘碗滑槽和石墨柱滑槽的限位孔对应的限位片,在转轴圆周面上与限位片间隔设置有拨叉,拨叉与对应的左绝缘碗限位气缸、右绝缘碗限位气缸和石墨柱限位气缸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出料口下方通过固定架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托柱气缸,托柱气缸的活塞杆前端铰连有水平推拉杆,水平推拉杆前段由支架铰连支撑,推拉杆前端向上设有顶杆,顶杆端部设有与石墨柱相接的承托板。
7.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套与旋转套之间的旋转轴上设有缓冲弹簧,旋转轴两端部分别设有用于锁紧支套的锁紧螺母和调整旋转套的调整螺母;导向轴外端安装有导向轴承,导向轴承位于导向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动力系统相连设有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包括电控柜、与电控柜相连的多个信号收发器,信号收发器设有两个接线端,一个接线端分别与左绝缘碗限位气缸、右绝缘碗限位气缸、石墨柱限位气缸、左送碗气缸、右送碗气缸、送柱气缸、托柱气缸、左推进气缸和右推进气缸相连,另一个接线端与第一换向开关、第二换向开关、第三换向开关和第四换向开关相连。
CN2010102562753A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Active CN101947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62753A CN101947420B (zh)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62753A CN101947420B (zh)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7420A CN101947420A (zh) 2011-01-19
CN101947420B true CN101947420B (zh) 2012-09-05

Family

ID=43451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62753A Active CN101947420B (zh)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742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0725A (en) * 1992-03-06 1995-03-28 Abb Carbon Ab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into a pressurized container
CN201253561Y (zh) * 2008-09-12 2009-06-10 余浩 金刚石压机动力节电装置
CN101543751A (zh) * 2009-05-15 2009-09-30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四柱液压压柱系统自动上料装置
CN201768543U (zh) * 2010-08-18 2011-03-23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0725A (en) * 1992-03-06 1995-03-28 Abb Carbon Ab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into a pressurized container
CN201253561Y (zh) * 2008-09-12 2009-06-10 余浩 金刚石压机动力节电装置
CN101543751A (zh) * 2009-05-15 2009-09-30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四柱液压压柱系统自动上料装置
CN201768543U (zh) * 2010-08-18 2011-03-23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7420A (zh) 201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1029B (zh) 转盘式陶瓷自动滚压成型系统
CN105216038B (zh) 一种电机驱动式海绵圆形切割装置
CN111702299B (zh) 一种盘架式全自动管路接头焊接系统
CN105479800A (zh) 一种高效废旧易拉罐压扁机
CN103241570A (zh) 包装带材自动供应机
CN103818716A (zh) 钢管的卸料机构
CN101947420B (zh)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CN105171810A (zh) 一种自动海绵圆形线切割装置
CN201471583U (zh) 一种布料机
CN201769051U (zh)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装配上料装置
CN201768543U (zh)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自动组装机
CN101912748B (zh) 一种金刚石合成柱芯装配上料装置
CN207618579U (zh) 一种轧机的自动出料机构
CN110963270B (zh) 一种顶升式输送机
CN201768544U (zh) 一种旋转推进装置
CN107826835A (zh) 双收带非晶薄带全自动换卷机
CN101912750A (zh) 一种旋转推进装置
CN105500759A (zh) 一种改进型废旧易拉罐压扁机
CN108382813A (zh) 一种电铅锭全自动码层输送防刮痕校正推锭装置
CN107814238B (zh) 单收带非晶薄带全自动换卷机用卷芯更换装置
CN209023534U (zh) 一种保温材料加工设备
CN207659301U (zh) 皮带送料装置及互送料浮法玻璃生产线组
CN208603261U (zh) 一种电铅锭全自动码层输送防刮痕校正推锭装置
CN201614391U (zh) 无缝钢管淬火炉传动装置
CN203357194U (zh) 一种带有控制器的轴承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16

Address after: 450001 No. 24, Holly Street,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after: Zhengzhou Hua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0001 No. 24, Holly Street,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Artificial Diamond and Produ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