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6793A -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6793A
CN101946793A CN2010105160687A CN201010516068A CN101946793A CN 101946793 A CN101946793 A CN 101946793A CN 2010105160687 A CN2010105160687 A CN 2010105160687A CN 201010516068 A CN201010516068 A CN 201010516068A CN 101946793 A CN101946793 A CN 101946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iprodione
effect
acid amides
composition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60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尧伦
王珊珊
杜秀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lir Pesticides and Chemical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lir Pesticides and Chemic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lir Pesticides and Chemical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lir Pesticides and Chemic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160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67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6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复配领域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两种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为1~40∶40~1,优选质量比例为1~20∶20~1,进一步优选为1~15∶15~1,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90%,优选为20%-6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用已知的方法可制备成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和悬浮剂。以氟吡菌酰胺与异菌脲为有效成分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杀菌组合物对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的病害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具体来说是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氟吡菌酰胺,英文通用名fluopyram,化学名称为N-{2-【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乙基-α,α,α-三氟-O-甲苯酰胺},是一种新型苯甲酰胺类杀菌剂,通过阻碍呼吸链中琥珀酸脱氢酶的电子转移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主要用于阔叶作物上防治囊菌引起的病害。对黄瓜、西葫芦等蔬菜上的霜霉病、白粉病,果树的霜霉病等由病菌引起多种病害有较好防效。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029130270000011
异菌脲,英文通用名为iprodione,分子式为C13H13Cl2N3O3,化学名称:3-(3,5-二氯苯基)-N-异丙基-2,4-二氧代咪唑啉-1-羧酰胺,为二羧甲酰亚胺类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蛋白激酶,控制许多细胞功能的细胞内信号,干扰碳水化合物结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029130270000012
异菌脲属于广谱性杀菌剂,可以防治对苯并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有抗性的真菌。通过抑制蛋白激酶,控制许多细胞功能的细胞内信号,包括碳水化合物结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因此,它既可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及产生,也可抑制菌丝生长,即对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并可通过根部吸收起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葡萄孢属、丛梗孢属、青霉属、核盘菌属、链格孢属、长儒孢属、丝核菌属、茎点霉属、属孢属、等病菌引起的多种作物、果树和果实贮藏期病害,如葡萄灰霉病、核果类果树的菌核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斑病、番茄早疫病、草莓、蔬菜的灰霉病等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异菌脲是目前市场上防治灰霉病的常用药剂。 
霜霉病和晚疫病等病症是世界性病害,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同类药剂,特别是作用位点单 一的内吸性杀菌剂,使得病菌对一些常用药剂表现出越来越高的抗性,药效下降,生产中迫切需要防治晚疫病和霜霉病的新型药剂。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氟吡菌酰胺与异菌脲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氟吡菌酰胺与异菌脲的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氟吡菌酰胺农药和异菌脲农药对农作物霜霉病及白粉病等病症防治作用单一、持效期短等的不足,提供一种增效作用显著、可高效防治多种作物的卵菌纲病害、并延缓抗性产生的新农药-以氟吡菌酰胺与异菌脲为有效成分进行合理混配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有效成分氟吡菌酰胺(A)与异菌脲(B)的质量比为1~40∶40~1,优选的质量比为1~20∶20~1,进一步优选质量比为1~15∶15~1。 
所述本发明杀菌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剂型是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和悬浮剂。 
所述本发明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为1%~90%,优选为20%~6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所述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辅助成分)包括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崩解剂、填料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均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常规试验确定。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烷基萘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以氟吡菌酰胺与异菌脲为有效成分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高效防治多种作物的卵菌纲病害,并延缓抗性产生。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尤其是黄瓜霜霉病、白粉病、西葫芦白粉病、葡萄霜霉病、番茄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本发明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以下提及的比例(包括百分比)都是质量比。 
氟吡菌酰胺与异菌脲复配的增效作用试验。试验采用黄瓜白粉病菌为测试对象。 
具体方法为: 
(1)试验药剂 
96%氟吡菌酰胺原药,由江西禾益化工有限公司生产;96%异菌脲原药,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2)实验对象 
从山东寿光未施过氟吡菌胺和异菌脲及同类药剂的黄瓜栽培地采集分离,供试黄瓜品种:长春密刺。 
(3)试验方法及增效作用测定 
①单剂毒力测定的药液配制 
96%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原药用丙酮为溶剂溶解,配成10000μg/ml母液,于4℃保存,待用。 
②供试植物 
将感病黄瓜品种长春密刺栽培在育苗钵中,置于温室中培养,植株长到三至四叶期后,采集相同叶龄的叶片,用于黄瓜白粉病菌的培养及测定。 
③黄瓜白粉病菌的培养及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黄瓜白粉病菌采用活体植株法在20℃、12h光暗交替的条件下培养,每30d转代培养1次。接种时用无菌水洗脱发病叶片上的分生孢子,配制成孢子浓度为1×106个/mL的悬浮液。 
④供试菌株敏感性测定 
采用叶碟保湿法进行毒力测定。先将采集的叶片制备成直径为1.5cm的叶盘,随机混匀,分别置于配置好的系列浓度药液中浸泡1h,每个浓度50个叶盘,试验以不加药剂的处理为空白对照,浸泡结束后,叶子正面朝上摆放于相同药液浓度润湿的吸水纸上,把叶盘上的药液吸干,将配制好的孢子悬浮液10L接种于叶盘中央,室温放置5min后,置于20℃、12h光暗交替的条件下培养,10d后测量叶盘上的发病面积,计算EC50。 
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用以上方法分别对单剂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进行毒力测定,二者EC50值分别为1.1mg/l和12.8mg/l。 
根据病斑面积占叶盘面积的百分率划分病级: 
0级: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叶盘面积的1%~20% 
2级:病斑面积占叶盘面积的21%~50% 
3级:病斑面积占叶盘面积的50%以上 
⑤混配组合设置 
60%氟吡菌酰胺·异菌脲质量比分别为5%+55%、6%+54%、10%+50%、15%+45%和30%+30%共5个混配组合。 
⑥混剂毒力测定及结果分析 
用单剂毒力测定方法按照混配比例进行混剂的毒力测定。 
按照孙云沛法将测定的各处理的EC50值换算成实际混用毒力指数(ATI);根据混剂的配比,获得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按下列公式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混用)EC50)*100 
TII=A的毒力指数xA在混用中的含量(%)+B的毒力指数XB在混用中的含量(%) 
CTC=(ATI/TTI)*100 
若共毒系数大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明显低于100(80以下),表明为拮抗作用;100~120之间,表明为相加作用数据见表2 
表1不同配比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混剂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及增效作用 
 药剂质量比   毒力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值   EC50(mg/L)
 氟吡菌酰胺(A)   Y=0.7442X+4.9692   0.9898   1.1
 异菌脲(B)   Y=1.2038X+3.6671   0.9776   12.8
 1∶11   Y=1.1543X+3.9149   0.9632   8.71
 1∶9   Y=1.1321X+3.9230   0.9668   8.94
 1∶5   Y=1.1129X+4.0707   0.9441   6.84
 1∶3   Y=1.1056X+4.1876   0.9774   5.43
  1∶1   Y=1.0981X+4.4206   0.9325   3.37
表2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复配对黄瓜白粉病菌的联合毒力
 试验药剂   质量比   实测毒指   理论毒指   共毒系数   结论
 氟吡菌酰胺(A)   1∶0   100.00   100.00   /   /
 异菌脲(B)   0∶1   8.59   8.59   /   /
 A+B   1∶11   12.63   9.73   129.8
 A+B   1∶9   12.30   10.64   115.6
 A+B   1∶5   16.08   14.30   112.5
 A+B   1∶3   20.24   18.87   107.3
 A+B   1∶1   32.61   32.58   100.1
根据杀菌剂联合毒力测定结果,氟吡菌酰胺·异菌脲质量比为1∶11时的共毒系数为129.8,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他表现为相加作用,认为1∶11时增效效果最好。建议对适宜配比1∶11左右范围的混配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果。
试验例1:田间试验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1)试验调查方法 
试验地设在陕西杨凌区李台乡的黄瓜地,每小区调查4点,每点调查2株,用分级法记载发病程度,分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0%以上。 
(2)调查时间和次数 
试验共调查4次,即药前病情指数调查,第1次药后7天防效调查,2次药后7天及15天防效调查。 
(3)药效计算方法 
病叶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4)药害调查方法 
施药后连续7d目测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5)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3各处理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效果 
Figure BDA0000029130270000061
由表3可知,氟吡菌酰胺·异菌脲在1∶11的配比下对于黄瓜白粉病的效果十分显著。复配制剂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不仅速效性显著,其持效性也十分突出。在同样每亩10毫升用量下,复配制剂的效果显著优于两种单剂,且高浓度的效果优于低浓度的效果。另外,经过验证,说明氟吡菌酰胺单剂对于白粉病的效果优于异菌脲单剂。所以,该复配制剂值得推广与应用。 
试验例2:田间试验测定对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1)调查方法 
试验地设在陕西杨凌区李台乡的西葫芦大棚内,每小区调查4点,每点调查2株,用分级法记载发病程度,分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0%以上。 
(2)调查时间和次数 
试验共调查4次,即药前病情指数调查,第1次药后7天防效调查,2次药后7天及14天防效调查。 
(3)药效计算方法 
病株叶(%)=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4)药害调查方法 
施药后连续7d目测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5)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4各处理防治西葫芦白粉病的效果 
Figure BDA0000029130270000071
由表4可知,氟吡菌酰胺·异菌脲1∶11的混配组合防治西葫芦白粉病的效果十分显著。 在同样每亩10毫升的用量下,复配制剂的效果显著优于两种单剂,其速效性和持效性都比较好,尤以持效性最为突出。复配制剂在高浓度的用量下防治效果显著优于低浓度用量下的效果。在第1、2次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8.86%和78.16%,第2次药后15天的持效性更显著,达到84.31%。试验结果证明,41.7%氟吡菌酰胺单剂效果明显优于50%异菌脲单剂。根据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各处理药剂均未出现对西葫芦的药害现象,说明其对西葫芦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氟吡菌酰胺·异菌脲在合理的配比下对于葫芦科白粉病菌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以其见效快、持效性突出为佳,是理想的防治白粉病菌的药剂。通过复配,不仅显著提高了药效,同时扩大了杀菌谱,延缓了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所以,本复配制剂的推广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laims (7)

1.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氟吡菌酰胺(A)与异菌脲(B)为有效成分进行混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1~40∶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优选为1~20∶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进一步优选为1~15∶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和B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百分比为1%-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和B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百分比优选为2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杀菌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剂型是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和悬浮剂。 
CN2010105160687A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Pending CN1019467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60687A CN101946793A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60687A CN101946793A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793A true CN101946793A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50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60687A Pending CN101946793A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67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1169A (zh) * 2015-03-04 2015-05-20 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杀线虫组合制剂
CN105076140A (zh) * 2015-09-06 2015-11-25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一种含氟吡菌酰胺和菌核净的杀菌组合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7762A (zh) * 2004-02-12 2007-02-21 拜尔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吡啶基乙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和能通过作用于不同的代谢途径而抑制孢子萌发或菌丝体生长的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7762A (zh) * 2004-02-12 2007-02-21 拜尔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吡啶基乙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和能通过作用于不同的代谢途径而抑制孢子萌发或菌丝体生长的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1169A (zh) * 2015-03-04 2015-05-20 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杀线虫组合制剂
CN104621169B (zh) * 2015-03-04 2017-01-04 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杀线虫组合制剂
CN105076140A (zh) * 2015-09-06 2015-11-25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一种含氟吡菌酰胺和菌核净的杀菌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2558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83565A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08808A (zh)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与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08825A (zh) 一种与乙嘧酚磺酸酯复配的杀菌组合物
CN102100234B (zh) 一种含吡唑醚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3843770A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与咯菌腈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61021A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49524B (zh)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982447A (zh) 一种含吡唑醚菌酯与二羟酰亚胺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46787A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多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08804A (zh) 杀菌组合物
CN102228032A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与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46793A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CN105475317A (zh) 一种含有高效精甲霜灵与霜脲氰的杀菌组合物
CN102007929B (zh)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93200B (zh) 一种含有苯酰菌胺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7549199A (zh) 含香菇多糖和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CN102077831A (zh)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代森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46807B (zh) 一种含有四氟醚唑与硅氟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10476980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3651395B (zh) 杀菌组合物
CN102302032A (zh) 一种新型环保的杀菌组合物
CN104757002A (zh) 一种含有四霉素与嘧菌酯的杀菌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2453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449074A (zh) 一种含有腈菌唑和咯菌腈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玉米小斑病上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