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6791A - 一种增效除草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效除草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6791A
CN101946791A CN2010102990883A CN201010299088A CN101946791A CN 101946791 A CN101946791 A CN 101946791A CN 2010102990883 A CN2010102990883 A CN 2010102990883A CN 201010299088 A CN201010299088 A CN 201010299088A CN 101946791 A CN101946791 A CN 101946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fenacet
bensulfuron
methyl
weeds
complex weedic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90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国斌
陈克付
赵国平
王玉平
王毅
缪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990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67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6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7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包含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两种活性成分,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5-1.2∶1,作为优选,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所述复配除草剂的10~85%。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既能防除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除草效果显著,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后茬作物无影响,是一种理想的除草剂。

Description

一种增效除草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苗后的复配除草剂。
背景技术
水稻不仅是我国的最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生产遍及除南极以外的各大洲。上个世纪晚期,世界稻米年产量平均为4000亿公斤左右,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每年约在3500多万公顷,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都居首位。我国所有稻作区的稻田,历来都有大量杂草发生。中等草害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46%以上,其中严重受害面积在11.5%以上,由此每年损失粮食200多亿公斤。因此,国内水稻田除草剂的使用比例几乎达到100%,其用药量是很大的。
氟噻草胺是氧乙酰替苯胺类除草剂,1988年德国拜耳公司开发,通用名flufenact,商品名为Axiom,Herald,Terano,Epic,Arist。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发挥作用。1988年到1994年在美国、南非、欧州、亚州和南美做了大量的田间试验,试验表明该品种以120-200g/ha处理,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的芽前和芽后早期除草,该活性成分与苯噻酰草胺一样同属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与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具有类似的杂草防治谱,可以广泛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和一些小粒阔叶杂草。氟噻草胺主要用于土壤处理,芽前、芽后皆可使用。适用于水稻、水稻、棉花、水稻及其他作物防除主要杂草。氟噻草胺可与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嗪草酮(metribuzin)、磺草唑胺(metosulam)、吡氟草胺(diflufenican)等复配,扩大杀草谱。与苯噻草胺相比,氟噻草胺具有更高的活性,适合于更多的作物防除杂草。
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在水中迅速扩散,经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后转移到其它部位,阻碍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敏感杂草生长机能受阻、幼嫩组织过早发黄,抑制叶部、根部生长。能有效防治稻田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在作物芽后,杂草芽前及芽后施药,能被杂草根、叶吸收并传到其他部位。对水稻安全,使用方法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部分阔叶杂草及莎草,且效果良好的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包含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5∶1-1.5∶1。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4∶1-2∶1。
更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3∶1。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生物所述复配除草剂中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所述复配除草剂的10~85%。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两种活性成分按照上述重量比复配后,制成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颗粒剂、泡腾粒剂、泡腾片剂、细粒剂、漂浮颗粒剂等剂型。
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配后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氟噻草胺、苄嘧磺隆按5-2∶1比例复配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80,具有加成作用,说明氟噻草胺、苄嘧磺隆按5-2∶1比例混配较为合适,其中氟噻草胺、苄嘧磺隆按3∶1比例混配最为合适,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对水稻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氟噻草胺·苄嘧磺隆复配茎叶处理,抑制水稻生长10%的ED10=1848.8263,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466.0239,选择性系数为1848.8263/466.0239=3.96>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氟噻草胺·苄嘧磺隆对水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水稻3-5叶期,杂草1-5叶不等期,水稻从施药到成熟期未见药害症状,对水稻安全。杂草的防效10天达到80%以上,30天达到9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对水稻安全,且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两种活性成分的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产品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制备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的乳油(氟噻草胺∶苄嘧磺隆=2∶1)
12%氟噻草胺·苄嘧磺隆乳油,12%是指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两种活性组分占总重的百分比。取8kg氟噻草胺,4kg苄嘧磺隆,8kg乳化剂220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二甲苯补足至100kg。经过调制釜充分混合调配、包装得到乳油产品。
实施例2:制备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的可湿性粉剂(氟噻草胺∶苄嘧磺隆=4∶1)
50%氟噻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0%是指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两种活性组分占总重的百分比。取40kg氟噻草胺,10kg苄嘧磺隆,6kg分散剂NNO,3kg润湿剂K12,白碳黑补足至100kg。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制备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的水分散粒剂(氟噻草胺∶苄嘧磺隆=3∶1)
84%氟噻草胺·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84%是指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两种活性组分占总重的百分比。取63kg氟噻草胺,21kg苄嘧磺隆,7kg D-425,5kg EFW,5kg硫酸铵,2kg聚乙二醇,高岭土补足至100kg。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及筛分得到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4:制备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的漂浮颗粒剂(氟噻草胺∶苄嘧磺隆=5∶1)
16.8%氟噻草胺·苄嘧磺隆漂浮颗粒剂,16.8%是指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两种活性组分占总重的百分比。取14kg氟噻草胺,2.8kg苄嘧磺隆,3kg分散剂ZJ01,15kg柠檬酸,15kg碳酸氢钠,5kg聚乙烯醇(粘结剂),高岭土补足至100kg。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及筛分得到漂浮颗粒剂。
实施例5: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
1、试验目的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氟噻草胺、苄嘧磺隆二元复配的除草效果,并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二者不同比例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为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条件
2.1供试作物水稻品种:丰两优1号
2.2供试杂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Nees),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Krock.)Philcox),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上一年田间采收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
2.3试验条件及试材的培养
在光照培养室中进行试验材料的培养,温度25-35℃。选取直径为15cm,高度为15cm的聚乙烯塑料盆钵,盆钵的底部打1cm直径的透水孔。透水孔用双层滤纸覆盖,钵内装入事先准备消毒过的壤土至钵高10cm处,用清水从下部浸透土壤。试验时,将每种杂草种子30-40粒均匀放入盆中,覆土0.5cm,杂草培养期间应补充生长所需水分。
2.4其它条件
以底部渗水的方式定期补水(药后2天内不浇水),保持土壤湿度。
3试验设计
3.1药剂
3.1.1供试药剂
95%氟噻草胺原药(自制小样,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97%苄嘧磺隆原药(江苏瑞邦农药厂有限公司)。
3.1.2供试药剂药液配制
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原药,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丙酮溶解,最后用0.1%的土温80水溶液将上述原药稀释至所需浓度。
3.1.3试验设计
3.1.3.1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联合作用
将氟噻草胺、苄嘧磺隆单剂及5个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混配制剂分别设5个剂量,所述比例为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的活性成分重量比。另设空白对照,每个试验处理重复4次。处理药剂剂量详见表1。
表1试验处理及试验水平(浓度ga.i./亩)
Figure BSA00000292077000061
3.2施药方法
3.2.1施药方法
于水稻3叶期、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喷药采用可调速的室内天车式喷雾试验装置,模拟田间常规喷雾方法。喷头为扇形喷头,型号为Teejer8002E型,喷药量40公斤/亩。喷雾高度0.5米,喷幅0.7米,步速0.224米/秒。喷雾压力2.0兆帕,流量697升/分。
3.2.2施药时间和次数
试验于水稻3叶期进行药剂喷雾处理,施药1次。
4调查方法
施药后详细记录水稻及杂草的受害症状,药后20d,进行鲜重测量,并与对照处理相比较,计算鲜重防效。
4.1联合作用测定方法
试验结果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依据SUN,Y-P(孙云沛)法计算其实际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共毒系数。以浓度对数为X,病虫害防效机率值为Y,求回归方程。
实际毒力指数=标准药剂LD50/混剂的LD50×100
理论毒力指数=∑(供试药剂的毒力指数×在混剂中该药剂有效成分的百分率)
共毒系数=混剂的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试验中以氟噻草胺为标准药剂。
判定标准:共毒系数<80为拮抗作用,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120为增效作用。
5结果与分析
5.1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的联合作用
5.1.1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混配对杂草的鲜重防效,结果见表2.
表2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混配药后20d对杂草的鲜重防效
Figure BSA00000292077000071
表中防治效果为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5.1.2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混配对杂草的联合作用
由表2可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自的毒力回归方程、L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与共毒系数。列于表3。
表3: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混配对杂草的联合作用
Figure BSA00000292077000081
由试验可知,处理C、D、E、F、G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24.56,165.04,200.44,165.52,115.30,其中C、D、E、F的共毒系数大于120,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处理E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20,达到显著增效作用。
5.1.3试验结论
通过试验可知,氟噻草胺、苄嘧磺隆按5-2∶1比例混配较为合适,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及莎草具有加成作用,特别是以3∶1的比例复配效果最佳,具有增效作用。
6综合评价
由以上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苄嘧磺隆按5-2∶1比例混配,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及莎草均具有加成作用,特别是以3∶1的比例复配效果最佳,具有增效作用。
实施例6:氟噻草胺·苄嘧磺隆复配茎叶处理对水稻的安全性测定试验
1、试验目的: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氟噻草胺、苄嘧磺隆二元复配茎叶处理对水稻的安全性,为氟噻草胺与苄嘧磺隆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条件
2.1供试作物水稻品种:掖单2号
2.2供试杂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Nees),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Krock.)Philcox),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上一年田间采收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
2.3试验条件及试材的培养
在光照培养室中进行试验材料的培养,温度25-35℃。选取直径为15cm,高度为15cm的聚乙烯塑料盆钵,盆钵的底部打1cm直径的透水孔。透水孔用双层滤纸覆盖,钵内装入事先准备消毒过的壤土至钵高10cm处,用清水从下部浸透土壤。试验时,将水稻种子20粒、每种杂草种子30-40粒均匀放入盆中覆土0.5cm,放入温室内培养(25-30℃),水稻苗和杂草培养期间应补充生长所需水分。出齐后留10株健壮的苗,待水稻苗长到3叶期和杂草长到2~5叶时施药处理。
2.4其它条件
以底部渗水的方式定期补水(药后2天内不浇水),保持土壤湿度。
3试验设计
3.1药剂
3.1.1供试药剂
95%氟噻草胺磺隆原药(自制小样,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97%苄嘧磺隆原药(江苏瑞邦农药厂有限公司)。
3.1.2供试药剂药液配制
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原药,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丙酮溶解,最后用0.1%的土温80水溶液将上述原药稀释至所需浓度。
3.2施药方法
3.2.1施药方法
于水稻3叶期、杂草2-5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喷药采用可调速的室内天车式喷雾试验装置,模拟田间常规喷雾方法。喷头为扇形喷头,型号为Teejer 8002E型,喷药量40公斤/亩。喷雾高度0.5米,喷幅0.7米,步速0.224米/秒。喷雾压力2.0兆帕,流量697升/分。
3.2.2施药时间和次数
试验于水稻3叶期进行药剂喷雾处理,施药1次。
4调查及计算方法
4.1作物调查
施药后,调查各处理水稻有无药害症状,若有则详细记录药害症状、等级,药后20天,测量各处理水稻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以明确试验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
4.2杂草调查
施药后详细记录杂草的受害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于药后20天,称量各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计算杂草的鲜重防效。
4.3计算方法
用DPS软件对药剂剂量的对数值与水稻鲜重抑制率的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和抑制作物10%时的剂量ED10,及抑制杂草90%ED90,求出选择性指数。
选择性指数=ED10/ED90
5结果与分析
5.1氟噻草胺·苄嘧磺隆茎叶处理对水稻的安全性
安全性评价标准见表4,施药后3、7、20天观察,氟噻草胺·苄嘧磺隆各浓度处理水稻均正常,没有明显的药害症状。施药后20天50%氟噻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抑制作用见表5,只有高浓度3200mg/kg处理水稻轻微抑制生长。。
表4除草活性和作物安全性目测法评价标准
Figure BSA00000292077000111
表5  50%氟噻草胺·苄嘧磺隆WP对水稻的抑制作用
Figure BSA00000292077000112
Figure BSA00000292077000121
表6  50%氟噻草胺·苄嘧磺隆WP对杂草的鲜重防效
Figure BSA00000292077000122
由表6可知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之毒力回归方程、LD50,列于表7。
表7:毒力回归方程及LD50
  处理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LD50   95%置信区间
  A   Y=-0.5583+2.5633x   0.9988   147.3815   139.2162~156.0256
由表7可知:10%氟噻草胺·苄嘧磺隆乳油的LD50为:147.3815,95%置信区间为139.2162~156.0256。
5.2氟噻草胺·苄嘧磺隆茎叶处理对水稻和杂草的选择性指数
由表5、表6,通过DPS软件求得抑制水稻生长10%的ED10=1848.8263,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466.02391,选择性系数为1848.8263/466.02391=3.96>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6综合评价
6.1本试验结果表明,氟噻草胺·苄嘧磺隆茎叶处理,除了高浓度处理轻微抑制水稻生长外,其它处理水稻正常。
6.2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可知,氟噻草胺·苄嘧磺隆对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实施例7: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
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水稻3~5叶期,杂草1-5叶不等期,利用本发明的84%氟噻草胺·苄嘧磺隆(63%氟噻草胺+21%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剂量15、20、25、40克/亩,兑水40公斤/亩喷施,10、30天及成熟期目测水稻安全性及杂草防效,10、30天测诸防效,结果如下表:
Figure BSA00000292077000131
通过目测,84%氟噻单胺·苄嘧磺隆WG对水稻安全。杂单的防效15克/亩10天80%以上,30天达到9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在水稻田20克/亩即可达到良好的除草效果,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有效成分比较,扩大了杀草谱,对阔叶杂草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对环境的污染小,对人、畜、鸟类及有益生物安全,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另外,本发明的除草剂采用物理方法加工,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排放,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目前防治效果理想的复配除草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5-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4∶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重量比为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氟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所述复配除草剂的10~8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除草剂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泡腾粒剂、泡腾片剂、干悬浮剂、细粒剂、漂浮颗粒剂等剂型。
CN2010102990883A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增效除草剂组合物 Pending CN1019467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90883A CN101946791A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增效除草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90883A CN101946791A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增效除草剂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791A true CN101946791A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5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90883A Pending CN101946791A (zh) 2010-09-28 2010-09-28 一种增效除草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679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6247A (zh) * 2015-08-26 2015-11-25 湖州旭龙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除草剂
CN105432644A (zh) * 2014-09-24 2016-03-30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吡嘧磺隆与氟噻草胺的混合除草剂
WO2019034934A1 (en) * 2017-08-14 2019-02-21 Adama Agan Ltd. DISPERSABLE FORMULATION IN OIL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74A (zh) * 1996-05-24 1997-12-03 拜尔公司 用于水稻栽培的基于杂芳氧基乙酰胺的除草剂
CN101102671A (zh) * 2004-12-17 2008-01-09 株式会社Lg生命科学 增效除草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74A (zh) * 1996-05-24 1997-12-03 拜尔公司 用于水稻栽培的基于杂芳氧基乙酰胺的除草剂
CN101102671A (zh) * 2004-12-17 2008-01-09 株式会社Lg生命科学 增效除草组合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2644A (zh) * 2014-09-24 2016-03-30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吡嘧磺隆与氟噻草胺的混合除草剂
CN105076247A (zh) * 2015-08-26 2015-11-25 湖州旭龙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除草剂
WO2019034934A1 (en) * 2017-08-14 2019-02-21 Adama Agan Ltd. DISPERSABLE FORMULATION IN OI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9302B (zh) 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4304296B (zh) 一种水稻田综合除草组合物
CN103300039A (zh) 一种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1946782A (zh) 一种大豆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2283235B (zh) 一种用于棉花田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1965846B (zh) 一种含有氟噻草胺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6259368B (zh) 一种含异噁唑草酮的玉米田复配除草剂
CN102487956A (zh) 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2379303A (zh) 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1946791A (zh) 一种增效除草剂组合物
CN112753707A (zh) 一种包含苄嘧磺隆、丁草胺和异噁草松的除草组合物
CN104855395B (zh) 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CN104782646A (zh) 一种水稻苗后一次性复配除草剂
CN105851017A (zh) 一种玉米田复配除草剂
CN104855391A (zh) 一种含双草醚和三唑酰草胺的水稻苗后除草剂
CN104770385B (zh) 一种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1946781B (zh) 一种可用于玉米水稻苗后的复配除草剂
CN101965835A (zh) 一种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2487946A (zh) 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2388898A (zh) 一种用于棉花田的复配除草剂
CN104255764A (zh) 一种棉花田茎叶处理除草剂组合物及应用
CN102726400A (zh) 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4365617B (zh) 一种玉米苗后除草剂组合物
CN106172452A (zh) 一种含禾草敌和氰氟草酯的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2369932A (zh) 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