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5423A - 一种负荷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荷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5423A
CN101945423A CN2009100884321A CN200910088432A CN101945423A CN 101945423 A CN101945423 A CN 101945423A CN 2009100884321 A CN2009100884321 A CN 2009100884321A CN 200910088432 A CN200910088432 A CN 200910088432A CN 101945423 A CN101945423 A CN 101945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quipment
load
public
measurement result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84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5423B (zh
Inventor
张大钧
王树立
苏晓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84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542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091008843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945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5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5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5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5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荷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初始测量结果;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每隔预设时间测量一次所述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周期测量结果,并在所述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减少了测量报告的上报次数,降低了网络设备之间的处理负荷。

Description

一种负荷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荷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在进行跨系统重定位时,需要预先获知目标系统的负荷情况。例如,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在进行跨系统定位时,可以通过与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之间的Iur-g接口及时获取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小区的负荷信息,准确地选择最优的目标切换小区。其中,获取GSM小区的负荷信息的最准确的方式为周期性测量上报,当测量周期足够小时(例如0.5s),RNC可以实时获取GSM小区的负荷信息。
在目前的协议中,存在基于门限的周期性测量上报方式(事件E/事件F),即当小区某种测量类型(例如,LOAD)达到一定的门限后,则启动周期性测量上报;当条件不满足时,不上报测量报告。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RNC下的TD(Time Division,时分)小区的2G(2nd Generation,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邻区数目众多(可以达到几千个),每个2G邻区需要上报3种负荷信息,且每个GSM小区的每种负荷消息都是单独上报,因此,负荷信息的周期性上报会大大增加RNC和BSC的处理负荷,并且当GSM小区的负荷没有变化或者变化较小时,该周期性上报需求则变得没有意义。而基于门限的周期性测量上报方式只能在某些时刻(例如,在晚上话务较少的时段)降低测量报告的上报量,在话务高峰时段,所有小区的负荷基本上都会达到上报门限,将会频繁上报测量报告,进一步加剧RNC和BSC之间的信令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减少了测量报告的上报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负荷上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初始测量结果;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每隔预设时间测量一次所述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周期测量结果,并在所述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优选地,所述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优选地,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
优选地,所述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优选地,所述公共测量类型为负荷LOAD测量。
优选地,所述周期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具体包括: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上行负荷值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上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和/或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下行负荷值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下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以下设备中的任意一种: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BSC和演进节点BE-NodeB。
优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以下设备中的任意一种:
RNC、BSC和E-NodeB。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
测量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后周期性地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和周期测量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初始测量结果,并在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优选地,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是否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
优选地,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
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发送模块最近一次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优选地,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
优选地,所述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优选地,所述公共测量类型为负荷LOAD测量。
优选地,所述周期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所述发送模块最近一次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
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发送模块最近一次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具体包括: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上行负荷值与所述发送模块最近一次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上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和/或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下行负荷值与所述发送模块最近一次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下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其他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使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初始测量结果,并在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优选地,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
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优选地,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
优选地,所述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优选地,所述公共测量类型为负荷LOAD测量。
优选地,所述周期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
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具体包括: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上行负荷值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上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和/或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下行负荷值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下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负荷上报系统,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周期性地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和周期测量结果,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初始测量结果,并在所述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第二网络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测量所述系统的负荷情况,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的初始测量结果,并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因为采用修改上报方式,减少了测量报告的上报次数,降低了网络设备之间的处理负荷,同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目前小区的负荷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负荷上报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负荷上报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负荷上报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测量类型LOAD(负荷),提出了一种系统间负荷的上报方法,并定义了一种上报方式On Modification(修改方式)和Load Change Limit(负荷波动门限),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后,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返回携带测量结果的公共测量响应消息,并在第一次测量之后每隔预设时间测量一次系统的负荷情况,当测量结果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发送携带测量结果的公共测量报告。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负荷上报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该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
具体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该公共测量类型为负荷LOAD测量,该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负荷波动门限,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RNC、BSC和E-NodeB(演进节点B)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102,第一网络设备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并向第二网络设备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该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初始测量结果。
其中,初始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
步骤103,第一网络设备每隔预设时间测量一次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周期测量结果,并在周期测量结果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报告,该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周期测量结果。
其中,周期测量结果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周期测量结果与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该负荷波动门限依据现网中的经验值确定。
具体地,周期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上述周期测量结果与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具体包括:
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上行负荷值与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上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和/或
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下行负荷值与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下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因为采用修改上报方式,减少了测量报告的上报次数,降低了网络设备之间的处理负荷,同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目前小区的负荷状况。
以下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实施例中的负荷上报方法做进一步详细、具体的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负荷上报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RNC向BSC发送公共测量请求消息,该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
如表1所示,为公共测量请求消息结构表,其中,该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该公共测量类型为LOAD,该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负荷波动门限。
表1公共测量请求消息结构表
  内容名称  描述
  目标小区标识  标识需要进行负荷测量的小区
  测量标识  标识一个公共测量
  公共测量类型  标识“Load”类型
  上报方式  标识修改方式,并给出Load Change Limit的数值
步骤202,BSC接收来自RNC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
其中,初始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
步骤203,BSC向RNC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该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初始测量结果。
如表2所示,为公共测量响应消息结构表,其中,该公共测量响应消息包括上行负荷值和下行负荷值。
表2公共测量响应消息结构表
  内容名称   描述
  上行负荷值   0表示最小负荷,100表示最大负荷
  下行负荷值   0表示最小负荷,100表示最大负荷
步骤204,BSC每隔预设时间测量一次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周期测量结果。
步骤205,BSC判断周期测量结果与最近一次向RNC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如果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则执行步骤206;如果该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则执行步骤204。
具体地,为判断周期测量结果与最近一次向RNC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可进行以下定义:
Fn=0,n=0;
Fn=(Mn-a),n>0
其中,a表示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Mn表示BSC第n次测量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Fn表示BSC第n次测量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最近一次向BSC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如果Fn的绝对值大于Load Change Limit,BSC通过发起公共测量报告上报负荷值,同时设置n=0。
步骤206,BSC向RNC发送公共测量报告,该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周期测量结果。
如表3所示,为公共测量报告结构表,其中,该公共测量报告包括上行负荷值和下行负荷值。
表3公共测量报告结构表
  内容名称   描述
  上行负荷值   0表示最小负荷,100表示最大负荷
  下行负荷值   0表示最小负荷,100表示最大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执行完步骤206后,可以继续执行步骤204,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下一时刻的周期测量结果。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各个步骤顺序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因为采用修改上报方式,减少了测量报告的上报次数,降低了网络设备之间的处理负荷,同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目前小区的负荷状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负荷上报方法的网络设备。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包括:
接收模块310,用于接收来自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该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
上述接收模块310是以上所述网络设备中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的部分,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两者的结合。
测量模块320,用于在接收模块310接收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后周期性地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和周期测量结果。
上述测量模块320是以上所述网络设备中负责周期性地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和周期测量结果的部分,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两者的结合。
发送模块330,用于向其他网络设备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该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测量模块320获取的初始测量结果,并在测量模块320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报告,该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周期测量结果。
上述发送模块330是以上所述网络设备中负责向其他网络设备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和公共测量报告的部分,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两者的结合。
判断模块340,用于判断测量模块320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是否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
上述判断模块340是以上所述网络设备中负责判断测量模块320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是否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的部分,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两者的结合。
上述测量模块320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测量模块320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发送模块330最近一次向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该负荷波动门限依据现网中的经验值确定。
上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其中,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公共测量类型为LOAD。
具体地,周期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发送模块330最近一次向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
上述测量模块320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发送模块330最近一次向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具体包括:
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上行负荷值与发送模块330最近一次向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上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和/或
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下行负荷值与发送模块330最近一次向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下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为RNC、BSC和E-NodeB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因为采用修改上报方式,减少了测量报告的上报次数,降低了网络设备之间的处理负荷,同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目前小区的负荷状况。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400包括:
发送模块410,用于向其他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使其他网络设备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该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
上述发送模块410是以上所述网络设备400中负责向其他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请求消息的部分,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两者的结合。
接收模块420,用于接收来自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响应消息,该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初始测量结果,并在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接收来自该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报告,该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该周期测量结果。
上述接收模块420是以上所述网络设备400中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响应消息和公共测量报告的部分,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两者的结合。
上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该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该负荷波动门限依据现网中的经验值确定。
上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其中,上述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所述负荷波动门限,上述公共测量类型为LOAD。
上述周期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
上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该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具体包括:
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上行负荷值与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上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和/或
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下行负荷值与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下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400可以为RNC、BSC和E-NodeB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因为采用修改上报方式,减少了测量报告的上报次数,降低了网络设备之间的处理负荷,同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目前小区的负荷状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负荷上报方法的系统。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负荷上报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网络设备510和第二网络设备520,其中,
第一网络设备510,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520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该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周期性地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和周期测量结果,向第二网络设备520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该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初始测量结果,并在周期测量结果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向第二网络设备520发送公共测量报告,该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周期测量结果。
第二网络设备52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510发送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使第一网络设备510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510的公共测量响应消息,该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一网络设备510获取的初始测量结果,并在第一网络设备510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510的公共测量报告,该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上述第一网络设备510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
第一网络设备510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第一网络设备510最近一次向第二网络设备520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该负荷波动门限依据现网中的经验值确定。
上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其中,上述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所述负荷波动门限,上述公共测量类型为LOAD。
上述周期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第一网络设备510最近一次向第二网络设备520上报的负荷值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上述周期测量结果与第一网络设备510最近一次向第二网络设备520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具体包括:
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上行负荷值与第一网络设备510最近一次向第二网络设备520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上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和/或
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下行负荷值与第一网络设备510最近一次向第二网络设备520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下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负荷波动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510和第二网络设备520可以为RNC、BSC和E-NodeB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因为采用修改上报方式,减少了测量报告的上报次数,降低了网络设备之间的处理负荷,同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目前小区的负荷状况。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负荷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初始周期测量结果;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每隔预设时间测量一次所述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周期测量结果,并在所述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测量类型为负荷LOAD测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具体包括: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上行负荷值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上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和/或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下行负荷值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下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以下设备中的任意一种: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BSC和演进节点B E-NodeB。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以下设备中的任意一种:
RNC、BSC和E-NodeB。
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
测量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后周期性地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和周期测量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初始测量结果,并在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是否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
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发送模块最近一次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测量类型为负荷LOAD测量。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所述发送模块最近一次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
所述测量模块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发送模块最近一次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具体包括: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上行负荷值与所述发送模块最近一次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上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和/或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下行负荷值与所述发送模块最近一次向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下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1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其他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使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初始测量结果,并在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
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小区标识、测量标识、公共测量类型和上报方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方式为修改方式并包含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测量类型为负荷LOAD测量。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测量结果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包括上行负荷值和/或下行负荷值,
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具体包括: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上行负荷值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上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和/或
所述周期测量结果中的下行负荷值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负荷值中的下行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22.一种负荷上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请求消息,所述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负荷波动门限;周期性地测量系统的负荷情况,获取初始测量结果和周期测量结果,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初始测量结果,并在所述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第二网络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公共测量请求消息,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测量所述系统的负荷情况,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响应消息,所述公共测量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的初始测量结果,并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公共测量报告,所述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所述周期测量结果。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满足所述负荷波动门限设定的条件,具体为: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的周期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最近一次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报的负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负荷波动门限。
CN200910088432.1A 2009-07-07 一种负荷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1945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8432.1A CN101945423B (zh) 2009-07-07 一种负荷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8432.1A CN101945423B (zh) 2009-07-07 一种负荷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5423A true CN101945423A (zh) 2011-01-12
CN101945423B CN101945423B (zh) 2016-12-14

Family

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4919A1 (zh) * 2010-08-24 201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性能测量的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2109925A1 (zh) * 2011-02-17 2012-08-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用户设备进行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15412958A (zh) * 2021-05-27 2022-11-29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感知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110A (zh) * 2004-05-24 2005-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的公共测量方法
WO2006080676A1 (en) * 2004-10-01 2006-08-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base-station scanning of mobile terminal
CN101047930A (zh) * 2006-03-30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演进移动网络中发送icr信息测量报告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50565A (zh) * 2006-09-21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内公共测量的控制方法
CN101170815A (zh) * 2006-10-23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控制器获取最小接收功率的装置
CN101170814A (zh) * 2006-10-23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控制器获取最小接收功率的方法
CN101175289A (zh) * 2007-11-20 2008-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td-scdma系统中的公共测量方法
CN101222724A (zh) * 2007-01-11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支持节点b性能统计的公共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110A (zh) * 2004-05-24 2005-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的公共测量方法
WO2006080676A1 (en) * 2004-10-01 2006-08-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base-station scanning of mobile terminal
CN101047930A (zh) * 2006-03-30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演进移动网络中发送icr信息测量报告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50565A (zh) * 2006-09-21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内公共测量的控制方法
CN101170815A (zh) * 2006-10-23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控制器获取最小接收功率的装置
CN101170814A (zh) * 2006-10-23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控制器获取最小接收功率的方法
CN101222724A (zh) * 2007-01-11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支持节点b性能统计的公共测量方法
CN101175289A (zh) * 2007-11-20 2008-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td-scdma系统中的公共测量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4919A1 (zh) * 2010-08-24 201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性能测量的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2109925A1 (zh) * 2011-02-17 2012-08-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用户设备进行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15412958A (zh) * 2021-05-27 2022-11-29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感知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412958B (zh) * 2021-05-27 2024-04-09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感知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1118B (zh) 一种mdt测量信息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4080170A (zh) 一种d2d响应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055531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4113937A (zh) 一种终端中射频资源时分复用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1511053B (zh)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终端上报定位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83082A (zh)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81096A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534978A (zh) 一种信息群发方法及设备
CN102917336A (zh) 无线链路失效报告的订阅方法及设备
CN102740235A (zh) 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0659863B (zh) 对象监听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118730B (zh) 跟踪区标识列表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360310A (zh) 一种异系统事件测量控制方法
CN102291824B (zh) 组寻呼区域信息的通知方法和设备
CN104618992A (zh) 一种ap的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1945423A (zh) 一种负荷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958132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移动终端和移动通信系统
US20160360523A1 (en) Access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CN102378241B (zh) 一种mdt的测量配置方法和设备
US202003894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cloud-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79208A (zh) 一种基带资源动态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051336A1 (en)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2572722A (zh) 一种基于集群用户的消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647752A (zh) 控制用户设备进行测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14722B (zh) 室内天线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05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