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5371B -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5371B
CN101945371B CN201010223668.4A CN201010223668A CN101945371B CN 101945371 B CN101945371 B CN 101945371B CN 201010223668 A CN201010223668 A CN 201010223668A CN 101945371 B CN101945371 B CN 101945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essaging parameter
network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36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5371A (zh
Inventor
后藤史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45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5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5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5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41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6Access security using security domai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如果在通信设备连接到基础结构网络时在自组织网络中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则存在基础结构网络信息泄漏到自组织网络的可能性。在发出用以开始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指示时,判断通信设备的网络加入状态,并且在企业连接期间不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在包括符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系列的无线局域网(LAN)(以下称为无线LAN)的无线通信中,存在许多要在使用前进行设置的项。
例如,要设置的项包括进行无线通信所需的诸如作为网络标识符的服务集标识(SSID)、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认证方法和认证密钥等的通信参数。对于用户来说,手动设置所有这些参数是很麻烦的。因此,各制造商提出了自动设置方法以容易对无线装置设置通信参数。这些自动设置方法根据在要连接的装置之间预设的过程和消息,通过将通信参数从一个装置提供到另一装置,来自动地设置通信参数。
近来,作为工业标准体的Wi-Fi联盟已经提出了一种与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有关的标准技术(Wi-Fi保护设置(Wi-FiProtected Setup:WPS))(http://www.wi-fi.org/files/kc/20090123_Wi-Fi_Protected_Setup.pdf)。WPS指定在站(子站)经由接入点(基站)进行通信的基础结构模式中的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方法。
美国专利2010-046394给出了在子站不通过基站而直接进行通信的自组织(ad hoc)模式中的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的例子。
当在安装有无线LAN的通信装置之间临时进行通信时,在自组织模式中进行通信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执行美国专利2010-046394中提出的通信参数设置来在通信装置之间共享通信参数,从而可以进行经由自组织网络的无线通信。
然而,如果在其中一个通信装置连接到其它网络时设置通信参数,则其它网络中的信息可能泄露到经由自组织网络新连接的装置。例如,在装置连接到公司内部网络时,网络中机密信息的泄露会成为严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增强在进行通信参数的设置处理时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通信设备,其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以进行与其它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通信设备所加入的网络的安全状态;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所判断出的安全状态来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通信设备,其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以进行与其它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通信设备是否连接到有线网络或者经由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通信设备连接到了有线网络或者经由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时,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通信设备,其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以进行与其它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确认单元,用于确认与所述通信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有关的设置是否是WPA-企业;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确认单元确认的结果是设置了WPA-企业时,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以进行与其它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所述通信设备所加入的网络的安全状态;以及根据所判断出的安全状态来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以进行与其它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所述通信设备是否连接到有线网络或者经由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以及在判断为所述通信设备连接到了有线网络或者经由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时,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以进行与其它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确认与所述通信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有关的设置是否是WPA-企业;以及在确认的结果是设置了WPA-企业时,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构成根据各典型实施例的设备的框图。
图2是在根据各典型实施例的设备内部的软件功能的框图。
图3是根据各典型实施例的网络结构图。
图4是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尽管以下将说明使用符合IEEE802.11系列的无线LAN系统(以下简称为无线LAN)的例子,但是通信结构不限于无线LAN。以下将说明将WPS用作无线通信参数(以下简称为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功能的情况,但是可以使用其它自动设置功能。
图1和2是例示以下所述的根据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各设备的结构的框图。图1是硬件结构的例子。
图1示出整个设备101。控制单元102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的控制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整个设备。控制单元102还进行与其它设备的通信参数的设置控制。存储单元103存储诸如通信参数等各种信息以及控制单元102所执行的控制程序。通过控制单元102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的控制程序来实现以下说明的各种操作。无线单元104进行无线LAN通信。输出单元105将各种信息输出到用户,并且具有能够如液晶显示器(LCD)和发光二极管(LED)那样输出视觉可识别信息或如扬声器那样输出声音的功能。输出单元105具有输出视觉信息和声音信息至少之一的功能。
设置按钮106给出触发信号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处理。在操作了设置按钮106时,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开始。可以物理地提供设置按钮106或通过软件在输出单元105中显示设置按钮106。设备101包括天线控制单元107和天线108。用户使用输入单元109以输入各种数据和项。该设备还包括有线LAN单元110。该设备不仅可以包括无线网络功能,还可以包括这样的有线网络功能。
图2是示出以下将说明的各设备的软件功能块的结构的框图。未示出与图1中的功能单元相对应的结构。
图2示出整个设备201。包接收单元203接收用于各种通信的包。包发送单元204发送用于各种通信的包。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单元202进行关于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的各种控制。通信参数包括网络标识符(SSID)、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认证方法和认证密钥等。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通过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单元202进行用于形成自组织网络的通信参数设置处理。自组织网络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使通信设备不通过接入点(基站)而与其它通信设备直接通信。基础结构网络控制单元206进行控制以经由接入点进行通信设备的无线LAN通信。
在通信设备通过有线LAN连接而不是通过无线LAN进行通信时,有线LAN控制单元207进行连接控制。
网络控制单元208通过链接自组织网络控制单元205、基础结构网络控制单元206和有线LAN控制单元207来进行网络连接控制。网络控制单元208具有例如无线LAN和有线LAN的桥(bridge)功能或基础结构网络和自组织网络的桥功能。
通信参数存储单元209存储要通过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而提供给其它通信设备的通信参数、或者通过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而从其它通信设备获取的通信参数。
这些功能块在软件或硬件方面具有相互关系。上述功能块仅是例子,多个功能块可以构成一个功能块,或者任一功能块还可以分割为多个功能块。
图3示出本典型实施例的系统结构。通信设备A(以下称为设备A)32和通信设备B(以下称为设备B)33包括图1和2所示的结构。通过进行设备A和设备B中的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来准备形成自组织网络A(以下称为网络A)31。在系统结构中存在接入点35和信息技术(IT)基础结构服务器36。接入点35用作IEEE802.11标准系列的基础结构网络的接入点,并且也用作有线LAN中诸如集线器或路由器等的连接中继装置。
IT基础结构服务器36是存在于经由接入点35连接的骨干网络中的外部认证服务器。IT基础结构服务器36是主要在公司内部网络中进行用户认证或装置认证的服务器,并且通常称为认证、授权和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nd Accounting(AAA))服务器。
设备A可以与接入点35建立利用无线LAN的基础结构连接或有线LAN连接。然后,位于远离接入点35的位置处的IT基础结构服务器36经由接入点35对设备A进行认证,如果允许连接,则可以建立到骨干网络的连接。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说明发出用以开始(启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指示从而形成设备A和设备B之间的网络A的情况。
在指示开始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时,对于设备A,可以考虑以下说明的四种情况:
(1)加入基础结构网络
(2)连接到有线LAN
(3)加入自组织网络
(4)没有加入网络
另外,情况(1)加入基础结构网络和情况(2)连接到有线LAN还可以分成建立企业连接的情况和不建立企业连接的情况。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的企业连接表示连接到安全级别高的网络,例如,连接到如下的网络:该网络是在由符合IEEE802.1X标准的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RADIUS)服务器进行的用户认证成功时允许连接的网络。更具体地,这是如下的情况:在外部认证服务器使用ID和口令、ID和证书、或者ID、口令和证书认证了用户有效性之后允许连接。ID可以是用于识别通信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或者用户识别通信装置自身的装置ID。
在使用口令时,相对存储在外部认证服务器中的口令检查存储在通信设备中的口令,并且如果这两个口令一致,则允许连接到网络。在使用证书时,在允许连接到网络之前进行使用公钥基础结构(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的认证。例如,在无线LAN的情况下,可以引用被称为Wi-Fi保护访问(Wi-FiProtected Access(WPA))-企业的用户认证处理作为例子。如果采用即使不是IEEE802.1X或WPA-企业而通过公司内部认证服务器来对用户或通信设备进行认证的结构,则假设这样的连接都是本典型实施例所述的企业连接。对于认证服务器,只要可以进行用户认证或装置认证,则可以使用任何认证方法。
图4是示出设备A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控制单元102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的控制程序来进行图4所示的处理。以下将沿着流程图说明各设备进行的控制。
首先,在步骤S401中,设备A判断是否按下了用于发出开始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的指示的设置按钮106。如果设备A判断为按下了设置按钮106(步骤S401中的“是”),则设备A判断自身设备是否加入了任何网络。
尽管这里说明了按下设置按钮106的情况,但是如果通过使用个人识别号(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IN))码来进行自动设置,则可以通过使用输入单元109而不是设置按钮106的操作来判断是否输入了PIN码。
在步骤S402中,如果设备A安装有有线LAN,则设备A判断自身设备是否建立了有线LAN连接。如果判断为自身设备没有建立有线LAN连接(步骤S402中的“否”),则在步骤S403中,设备A判断自身设备是否加入了基础结构网络。
在判断为自身设备没有加入基础结构网络(步骤S403中的“否”)时,设备A处于设备A不属于任何网络的独立状态或者处于设备A加入了自组织网络的状态。在设备A处于该状态的情况下,即使通过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来形成自组织网络,也没有问题。因此,处理进入步骤S404以进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在步骤S402或S403中,如果设备A判断为自身设备连接到了有线LAN或基础结构网络(步骤S402或S403中的“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405。在步骤S405中,设备A进行判断自身设备是否建立了企业连接的判断处理。
如果设备A判断为自身设备建立了企业连接(步骤S405中的“是”),则在步骤S406中,设备A停止启动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并使输出单元105将错误通知给用户。作为错误通知的方法,可以显示表示正在建立(或存在)企业连接的消息或者可以显示表示不允许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的消息,或者可以通过蜂鸣器输出警告声音。
如果设备A判断为自身设备没有建立企业连接(步骤S405中的“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404。
在处理进入步骤S404时,设备A启动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更具体地,设备A首先判断自身设备是否变为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或者接收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来作为共享通信参数的角色。然后,被判断为接收设备的设备请求被判断为提供设备的设备提供通信参数,并且提供设备响应于该请求而提供通信参数。作为用于在确定角色之后提供通信参数的方法,可以使用WPS中规定的注册协议。
作为用于判断角色的方法,例如,如果设备A加入了自组织网络,则设备A可以通过被判断为提供设备,来将正在加入的自组织网络的通信参数提供给设备B。如果设备A没有加入网络,则可以根据预定协议(例如,日本特开2008-187348中提出的方法)将设备A和设备B之一判断为提供设备。
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结束时,设备A使用与设备B共享的通信参数来形成网络A,然后设备A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判断所连接的网络的安全状态,并根据所判断出的安全状态来切换(判断)是否启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更具体地,如果设备A处于正在建立企业连接的状态,则即使用户指示开始通信参数设置处理,也限制启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因此,可以降低所连接的企业网络的机密信息泄漏到设备B的可能性,并可以增强安全性。
可以设置网络的多个安全级别,从而根据设备A所连接的网络的安全级别来切换(判断)是否启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可以基于认证方法的差异来确定安全级别。因此,可以进行详细的安全控制。
在以上说明中,在进行诸如设置按钮106的按下或输入单元109的操作等指示操作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时,在判断是否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之前判断自身设备所连接的网络的安全状态。然而,可以预先判断网络的连接状态和所连接的网络的安全状态,从而根据判断结果使用户不能启动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例如,如果自身设备已经建立了企业连接,则可以通过使设置按钮106的操作无效或灰化显示设置按钮,来使用户不能指示开始自动设置。
假设:即使自身设备连接到有线LAN或基础结构网络,如果自身设备没有建立企业连接,也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在这种假设下说明了第一典型实施例。然而,在自身设备连接到有线LAN或基础结构网络时,即使自身设备没有建立企业连接,也期望加入某骨干网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通过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而泄漏骨干网络信息的可能性。因此,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将说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考虑安全性来切换(判断)是否进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例子。
图5是示出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设备A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4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如果自身设备连接到了有线LAN或基础结构网络(步骤S402或S403中的“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406。在步骤S406中,不管自身设备是否建立了企业连接,都进行错误通知而不启动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
因此,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如果存在设备A连接到骨干网络的可能性,则不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因而可以防止装置直接通过自组织网络连接。因此,可以降低骨干网络信息泄漏的可能性,并可以增强安全性。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如果设备A连接到有线LAN或基础结构网络则立刻终止处理的情况。然而,可以向用户显示确认消息以允许用户选择是否进行设置处理。例如,可以显示如“设备当前连接到基础结构网络。希望继续设置通信参数吗?”那样的消息,以根据用户对输入单元109的操作来切换(判断)是否进行通信参数设置。
通过以这种方式即使设备A连接到有线LAN或基础结构网络也允许用户选择是否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可以改善可操作性。例如,假设在家里建立了无线LAN的基础结构网络,并且用于从个人计算机(PC)进行打印的打印机无线连接到接入点。考虑按下打印机的设置按钮106和数字照相机的设置按钮106以打印存储在朋友的数字照相机中的图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按下设置按钮106以建立临时无线连接时无一例外地禁止了自动设置处理,则这种处理可能与用户的意图相违背。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允许用户选择处理,可以确保安全性,同时可以改善可操作性。
在上述说明中,在进行诸如设置按钮106的按下或输入单元109的操作等指示操作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时,判断自身设备是否连接到了有线LAN或基础结构网络。然而,可以预先判断网络的连接状态和所连接的网络,从而根据判断结果使用户不能启动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例如,如果自身设备连接到了有线LAN或基础结构网络,则可以通过使设置按钮106的操作无效或灰化显示设置按钮,来使用户不能指示开始自动设置。
在第一和第二典型实施例中,根据自身设备当前连接到的网络,切换(判断)是否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然而,可以根据关于网络连接的设置而不管自身设备是否连接到网络,切换(判断)是否进行自动设置处理。
图6是示出在第三典型实施例中设备A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4和图5的处理相同的处理。与图5相比,替代步骤S402和S403,加入了步骤S601。
在步骤S601中,设备A确认无线LAN是否设置为“WPA-企业”(或“WPA2-企业”)。如果设置了“WPA-企业”,则设备A不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而如果没有设置“WPA-企业”,即设置了“WPA-个人”,则设备A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
这样,可以仅通过确认无线网络连接的设置来切换(判断)是否进行自动设置处理,从而可以通过简单处理而增强安全性。例如,即使利用WPA-企业建立了无线网络连接,由于无线环境的改变,到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也可能临时切断。根据上述方法,如果设置了“WPA-企业”,则即使临时切断无线连接,也不进行自动设置处理。因此,即使之后恢复了到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也可以降低骨干网络信息泄漏到其它设备的可能性。
在上述说明中,假设确认设置了“WPA-企业”还是设置了“WPA-个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设置的称呼根据装置的规格而不同。例如,在某些情况下,使用“WPA”替代“WPA-企业”,使用“WPA-预共享密钥(WPA-PSK)”替代“WPA-个人”。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在进行诸如设置按钮106的按下或输入单元109的操作等指示操作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时,通过确认网络连接设置来判断是否进行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处理。然而,可以预先确认网络连接设置,从而根据确认结果使用户不能启动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例如,如果设置了“WPA-企业”,则可以通过使设置按钮106的操作无效或灰化显示设置按钮,来使用户不能指示开始自动设置。
在上述各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进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从而使得设备A和设备B形成自组织网络的情况,然而,网络结构不限于上述情况。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在设备A和设备B任意之一用作接入点并且与另一设备建立网络以进行通信时的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如上所述,判断设备加入的网络或网络连接设置,并根据判断结果来切换(判断)是否进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因此,例如,在建立了企业连接并设置了企业连接时,可以防止形成自组织网络。因此,可以降低企业中的机密信息经由自组织网络泄漏的可能性。
上述说明以符合IEEE 802.11的无线LAN作为例子。然而,还可以通过其它无线通信媒体来实现本发明,例如,无线通用串行总线(USB)、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联盟(MultiB and OFDMAlliance(MB OA))、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和ZigBee(注册商标)。另外,通过诸如有线LAN等有线通信介质可以实现本发明。
MBOA是Multi Band OFDM Alliance(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联盟)的缩写。UWB包括无线USB、无线1394和WiMedia网络(WINET)。尽管使用网络标识符、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认证方法和认证密钥作为通信参数的例子,但是无需说明,通信参数可以是其它信息或者包括其它信息。
根据各典型实施例,如上所述,根据通信设备所加入的网络或与通信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有关的设置而进行用以限制启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处理,从而可以增强安全性。
还可以通过读取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等装置),并通过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例如读取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而进行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为此,例如经由网络或从用作存储装置的各种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36)

1.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其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所加入的第一网络;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所加入的所述第一网络需要对连接进行认证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到第二通信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用以限制与未加入所述第一网络的、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三通信设备共享无线通信的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一网络是在由外部认证服务器进行的认证成功时能够连接的网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用户发出用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的指示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使用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的指示操作无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包括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提供通信参数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包括用以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通信参数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判断在所述通信参数设置中作为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或者作为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来进行操作的角色,并根据所述判断来提供或者接收通信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包括网络标识符、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认证方法和认证密钥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利用符合IEEE802.11标准系列的通信来进行所述通信参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设置是用以在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所加入的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中共享无线通信的通信参数的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是接入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是基础结构网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用户发出用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的指示的情况下限制所述通信参数设置的启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向用户通知错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不从用户接收用以开始所述通信参数设置的指示。
16.一种通信设备,其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以进行与其它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通信设备是否连接到有线网络或者经由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通信设备连接到了有线网络或者经由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时,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通信设备连接到了有线网络或者经由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时,停止启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以及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通信设备连接到了不经由基站而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直接通信的无线网络时,启动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用户发出用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的指示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通信设备是否连接到有线网络或者经由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使用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的指示操作无效。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包括用以向所述其它通信设备提供通信参数的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包括用以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接收通信参数的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在所述通信参数设置中作为向所述其它通信设备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或者作为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接收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来进行操作,并且根据所述判断来提供或者接收通信参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包括网络标识符、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认证方法和认证密钥中的至少一个。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利用符合IEEE802.11标准系列的通信来进行所述通信参数设置。
25.一种通信设备,其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以进行与其它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确认单元,用于确认与所述通信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有关的设置是否是WPA-企业;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确认单元确认的结果是设置了WPA-企业时,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单元确认在用户发出用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的指示时与所述无线网络连接有关的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使用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的指示操作无效。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设置是用以在与所述通信设备所加入的网络不同的网络中共享无线通信的通信参数的处理。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包括用以向所述其它通信设备提供通信参数的处理。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包括用以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接收通信参数的处理。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在所述通信参数设置中作为向所述其它通信设备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设备或者作为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接收通信参数的接收设备来进行操作,并且根据所述判断来提供或者接收通信参数。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参数包括网络标识符、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认证方法和认证密钥中的至少一个。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利用符合IEEE802.11标准系列的通信来进行所述通信参数设置。
34.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所加入的第一网络;以及
在判断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所加入的所述第一网络需要对连接进行认证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到第二通信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用以限制与未加入所述第一网络的、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三通信设备共享无线通信的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35.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以进行与其它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通信设备是否连接到有线网络或者经由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以及
在判断为所述通信设备连接到了有线网络或者经由基站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时,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36.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具有通信参数的设置功能以进行与其它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确认与所述通信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有关的设置是否是WPA-企业;以及
在确认的结果是设置了WPA-企业时,进行用以限制通信参数设置的处理。
CN201010223668.4A 2009-07-07 2010-07-07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945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60762A JP5295017B2 (ja) 2009-07-07 2009-07-07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9-160762 2009-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5371A CN101945371A (zh) 2011-01-12
CN101945371B true CN101945371B (zh) 2014-01-22

Family

ID=43067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3668.4A Active CN101945371B (zh) 2009-07-07 2010-07-07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47431B2 (zh)
EP (1) EP2273811B1 (zh)
JP (1) JP5295017B2 (zh)
KR (1) KR101388696B1 (zh)
CN (1) CN1019453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3284B2 (ja) * 2008-09-30 2014-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813198B2 (en) 2011-07-05 2014-08-19 Apple Inc. Configuration of accessories for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CN102638576B (zh) * 2012-03-27 2014-09-1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路灯控制系统中路灯软件网络自恢复方法
JP6057565B2 (ja) * 2012-07-04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21524B2 (ja) 2012-08-29 2016-1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087598B2 (ja) * 2012-11-28 2017-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EP3409071B1 (en) * 2016-01-28 2021-11-10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Wireless mesh network formation
JP7259334B2 (ja) * 2019-01-09 2023-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と端末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614A (zh) * 2005-10-17 2007-04-25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
WO2008093817A1 (en) * 2007-01-29 2008-08-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0319A1 (en) * 2002-08-02 2005-03-1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central planning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of client roaming and reassociation
JP4900891B2 (ja) 2005-04-27 2012-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502393B2 (ja) * 2005-06-13 2010-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共有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2007088727A (ja) * 2005-09-21 2007-04-05 Fuji Xerox Co Ltd デバイス、無線lan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lan設定方法
US9088627B2 (en) * 2005-09-29 2015-07-21 Ipa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ively characterizing a network
EP1871065A1 (en) * 2006-06-19 2007-12-26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Natu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Methods, arrangement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network
US8782745B2 (en) * 2006-08-25 2014-07-15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Detection of unauthorized wireless access points
JP4881813B2 (ja) 2007-08-10 2012-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8208635B2 (en) * 2007-11-13 2012-06-26 Rosemount Inc. Wireless mesh network with secure automatic key loads to wireless devices
US9626363B2 (en) * 2008-06-08 2017-04-18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ceshifting media playback
US8355711B2 (en) * 2008-07-25 2013-01-15 Zerotouchdigital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for mobile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614A (zh) * 2005-10-17 2007-04-25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
WO2008093817A1 (en) * 2007-01-29 2008-08-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73811A1 (en) 2011-01-12
EP2273811B1 (en) 2014-01-08
US20110010760A1 (en) 2011-01-13
CN101945371A (zh) 2011-01-12
US9247431B2 (en) 2016-01-26
JP5295017B2 (ja) 2013-09-18
KR101388696B1 (ko) 2014-04-24
KR20110004314A (ko) 2011-01-13
JP2011018979A (ja) 201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5371B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492328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EP1976325B1 (e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nd wireless device included in the system
US20190182667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798749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setup configuration protocol information in beacon frames in a WLAN
US7362722B2 (en) Radio station, operation control program,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US8474020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account management apparatus
EP3334084B1 (en) Security authentication method,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2291017B1 (en) Method for network connection
JP528268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ホスト、デバイス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2869014A (zh) 终端和数据通信方法
US7584360B2 (en) Data sending/receiving device and digital certificate issuing method
JP201119945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510896A (ja) 無線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装置を登録する方法
CN105119776B (zh) 一种WiFi连接失败原因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634795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2143492B (zh) Vpn连接建立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
CN104581722A (zh) 一种基于wps的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US20100293300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05184314A (ja) 無線通信装置
WO2020054478A1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175898B2 (ja) 無線通信装置、接続解除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349885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無線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