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8395A -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8395A CN101938395A CN2009100885038A CN200910088503A CN101938395A CN 101938395 A CN101938395 A CN 101938395A CN 2009100885038 A CN2009100885038 A CN 2009100885038A CN 200910088503 A CN200910088503 A CN 200910088503A CN 101938395 A CN101938395 A CN 1019383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ress
- ring
- port
- refreshing
-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27—Loop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04L12/43—Loop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with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e.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TDM], slotted ring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6—Backward lear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系统,该系统包括:地址刷新实现单元,用于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降低地址转发表的刷新次数,提高了以太环网保护的效率及稳定性,从而使以太环网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的地址刷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以太环网保护中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以太网的实际应用中,广泛采用了各种保护技术,以实现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之间的冗余备份,一种实现方式:当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都为完好时,阻塞备用路径的保护数据转发功能,网络之间的保护数据在主用路径上传输;另一种实现方式:当主用路径发生故障时,打开备用路径的保护数据转发功能,网络之间的保护数据切换到备用路径上传输,以避免网络正常状态下保护数据被重复接收和形成广播风暴,采用这种在网络的主用路径出现故障时启用备用路径传输保护数据的方式,能提高以太网的抗故障能力,并且满足切换时的收敛时间小于50ms的高实时性要求。以下对以太环网保护技术的实现方式进行具体阐述。
如图1所示,节点A至节点F都为具有以太网交换功能的节点,网络M和节点B相连接,网络N和节点D相连接。网络M和网络N之间进行通信。网络M和网络N之间有2条物理路径,即:网络N<->节点D<->节点C<->节点B<->网络M;网络N<->节点D<->节点E<->节点F<->节点A<->节点B<->网络M。图1中的e、w表示各个节点的环上端口,同一个节点的不同环上端口,以e、w区别表示。
在应用以太环网保护技术时,一般定义了环保护链路和控制节点,即:在以太环网无故障的情况下,环上对数据报文进行阻塞防止环路形成的链路为环保护链路,通过对这段环保护链路的操作,可以进行环网的主用路径和保护路径的切换。拥有环保护链路的节点,这里称为控制节点或者称为主节点。如图2所示,以太环网包含的节点有A、B、C、D、E和F,包含的链路有<A,B>、<B,C>、<C,D>、<D,E>、<E,F>和<F,A>链路。节点A为控制节点或者称为主节点,与节点A的e端口直连的链路<F,A>为环保护链路。
当环上链路完好时,控制节点阻塞与环保护链路相连端口的数据报文转发功能,网络中无环路产生,防止了由于网络环路引起的广播风暴。如图2所示,节点A阻塞了e端口的保护数据转发功能,网络M和网络N的通信路径为:网络M<->节点B<->节点C<->节点D<->网络N,如图2中的粗实线所示。
当链路发生故障时,控制节点放开与环保护链路相连端口的数据报文转发功能,从而保障了业务的连通。如图3所示,环上的<B,C>链路发生了故障,节点A放开了端口e的数据报文转发功能,网络M和网络N新的通信路径为:网络M<->节点B<->节点A<->节点F<->节点E<->节点D<->网络N,如图3中的粗实线所示。
实际上,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环网上的节点需要刷新地址转发表,这是为了防止数据的路径仍然沿着拓扑发生变化之前的路径传播。例如在图2中,环网上没有故障,网路M与网络N之间的通信路径是M<->节点B<->节点C<->节点D<->网络N。当环网上的链路<B,C>链路发生了故障,如果网路M与网络N之间的通信路径仍然沿着原来的路径转发,数据报文将被大量地丢弃。目前,现有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案,是采用拓扑变化点周期性地发送地址刷新报文来解决上述问题,以下对该单环地址刷新方案进行具体阐述。
当一个节点在环网上的端口收到带有地址刷新信息的协议报文时,该端口将从此协议报文中抽取<Node_ID,BPR>信息。该端口将报文中的<Node_ID,BPR>信息与原先在该端口保存的<Node_ID,BPR>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该端口将原先的保存<Node_ID,BPR>删除,并把新的<Node_ID,BPR>保存。如果新保存的<Node_ID,BPR>与该环上节点的另一个端口保存的<Node_ID,BPR>不一致,该节点刷新地址转发表。其中,<Node_ID,BPR>信息中的Node_ID参数是发送该协议报文的节点信息;BPR参数是用来指明发送该协议报文的节点的哪一个环上端口阻塞,也可以理解为节点上发送协议报文的端口信息,而且BPR参数仅仅具有本地意义,仅仅表示该环上节点的哪一个端口阻塞,不需要对该端口进行全局编号。
上述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由于带有地址刷新信息报文周期性地被发送而引起的重复刷新问题,即:后续的地址刷新报文引起的重复刷新地址转发表的问题。但是该方案并不能完全排除地址重复刷新问题。如图4所示,链路<B,C>发生了故障,节点C沿着它的w端口发送SF1报文,且SF1报文包含<Node_ID(C),e>信息;节点B沿着它的e端口发送SF2报文,且SF2报文包含<Node_ID(B),w>信息。环上的节点D、节点E、节点F和节点A的e端口首次收到SF1报文时,发现SF1中的<Node_ID(C),e>与它们e端口和w端口中保存的<Node_ID,BPR>都不同,刷新地址转发表。同样,环上的节点D、节点E、节点F和节点A的w端口首次收到SF2报文时,发现SF2中的<Node_ID(B),w>与它们w端口和e端口中保存的<Node_ID,BPR>都不同,刷新地址转发表。可见,环上的节点C、节点D、节点E、节点F、节点A和节点B首次收到SF1报文和SF2报文后,由于在同一节点的不同端口,即e端口和w端口这两个端口侧都需作是否刷新地址转发表的判决,在判决通过的情况下,同一个节点需要在两侧端口刷新两次地址转发表。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现有的方案下,环上的一次拓扑变化会导致环上的同一节点进行两次地址转发表的刷新,这种情况将会造成环网很难在短时间内从广播风暴状态进入稳定状态。而且,由于协议报文是周期性发送的,因此,环上的节点C、节点D、节点E、节点F、节点A和节点B首次收到SF1报文和SF2报文后,还会定期收到SF1报文和SF2报文并作以上同样的判决,也就是说,地址转发表需要多次刷新。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地址刷新方案,降低地址转发表的刷新次数,以提高以太环网的性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及系统,降低地址转发表的刷新次数,提高了以太环网保护的效率及稳定性,从而使以太环网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
其中,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的协议报文的情况下,所述实现地址刷新具体包括:
当解析出协议报文携带的地址刷新信息与本地存储的地址刷新信息不一致时,基于第一刷新定时器的不同控制状态,实现所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
其中,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为:所述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
其中,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具体为未启动的状态,实现所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具体包括:所述当前环上端口启动其本地的第二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或者,
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具体为已启动且未超时的状态,实现所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具体包括:停止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或者,
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具体为已启动且已超时的状态,实现所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具体包括:停止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停止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其中,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变为阻塞的情况下,所述实现地址刷新具体包括:
刷新与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并在所述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上启动刷新定时器。
其中,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刷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实现地址刷新具体包括:刷新与所述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系统,该系统包括:地址刷新实现单元,用于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
其中,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的协议报文的情况下,所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解析出协议报文携带的地址刷新信息与本地存储的地址刷新信息不一致时,基于第一刷新定时器的不同控制状态,实现所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
其中,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为:所述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
其中,所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包括:状态指示模块和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其中,
状态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未启动的状态,并通知所述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地址刷新实现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未启动的状态,当前环上端口启动其本地的第二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或者,
状态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已启动且未超时的状态,并通知所述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地址刷新实现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已启动且未超时的状态,停止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或者,
状态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已启动且已超时的状态,并通知所述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地址刷新实现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已启动且已超时的状态,停止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停止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其中,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变为阻塞的情况下,所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刷新与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并在所述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上启动刷新定时器。
其中,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刷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刷新与所述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本发明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
采用本发明,在刷新定时器的控制下,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在同一个节点的两侧端口进行地址刷新。采用本发明这种新型的以太环网地址刷新方案,降低了地址转发表的刷新次数,从而减少了环上节点由于拓扑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重复刷新现象,可以减少环网上由于链路倒换多次刷新地址而引起的网络不稳定现象。总之,采用本发明,提高了以太环网保护的效率及稳定性,从而使以太环网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以太多环网的拓扑示意图;
图2为现有以太多环网中链路完好时的通信路径拓扑示意图;
图3为现有以太多环网中链路故障时的通信路径拓扑示意图;
图4为现有以太多环网中链路故障时的通信路径拓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例链路完好时的通信路径拓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例链路故障时的通信路径拓扑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例链路故障恢复时的通信路径拓扑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例链路故障恢复时的通信路径拓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
当导致以太网的网络拓扑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同时,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包括三种情况,以下分别阐述。
第一种情况: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的协议报文的情况。
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的协议报文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对收到的协议报文进行解析,并解析出协议报文携带的地址刷新信息与本地存储的地址刷新信息不一致。
这里,地址刷新信息中可以包括地址刷新信息的标识信息,该地址刷新信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Node_ID,BPR>信息,以标识出对应的地址刷新信息是哪个节点的哪个端口的地址刷新信息。
步骤102、基于第一刷新定时器的不同控制状态,实现该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
其中,第一刷新定时器为: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
这里,基于另一环上端口的第一刷新定时器的不同控制状态,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包括三种具体实现,以下分别阐述。
第一种具体实现:位于节点一侧的当前环上端口,检查位于同一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此时,另一环上端口的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未启动。
在另一环上端口的第一刷新定时器为未启动的状态下,实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具体包括:当前环上端口启动其本地的第二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该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便于区别当前环上端口和另一环上端口的不同刷新定时器,将另一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称为第一刷新定时器;将当前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称为第二刷新定时器。地址转发条目实际上就是地址转发表中的各个表项。有关第一刷新定时器、第二刷新定时器及地址转发条目,以下涉及到的地方也是这里的含义,以下不作赘述。
第二种具体实现:位于节点一侧的当前环上端口,检查位于同一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此时,另一环上端口的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已启动且未超时。
在另一环上端口的第一刷新定时器为已启动且未超时的状态下,实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具体包括:停止另一环上端口的第一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第三种具体实现:位于节点一侧的当前环上端口,检查位于同一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此时,另一环上端口的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已启动且已超时。
在另一环上端口的第一刷新定时器为已启动且已超时的状态下,实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具体包括:停止另一环上端口的第一刷新定时器,停止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第二种情况: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变为阻塞的情况。
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变为阻塞的情况下,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具体包括:节点刷新与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并在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上启动刷新定时器。
第三种情况: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刷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
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刷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具体包括:刷新与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当以太环网上环上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带有地址刷新信息的协议报文时,当前环上端口从此协议报文中抽取<Node_ID,BPR>信息,这里,<Node_ID,BPR>信息即为地址刷新信息;将该协议报文中的<Node_ID,BPR>信息与原先在当前环上端口保存的<Node_ID,BPR>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则在当前环上端口保存新的<Node_ID,BPR>,删除原先保存的<Node_ID,BPR>。
如果环上节点的另一个环上端口没有启动刷新定时器(FT),则环上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启动FT,并且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如果环上节点的另一个环上端口启动了FT并且没有超时,停止环上节点的另一个环上端口的FT,并且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如果环上节点的另一个环上端口启动了FT并且已经超时,停止另一个环上端口的FT。
如果环上节点环上端口的FT超时,即达到规定的阈值时,环上节点的另一个环上端口刷新与其相关的地址转发条目。
如果环上节点阻塞它的一个环上端口,该环上节点刷新与该阻塞的环上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表,并且在该阻塞的环上端口上启动FT。
方法实施例:包括了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的协议报文的情况、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变为阻塞的情况、以及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刷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
步骤400、分以上种情况讨论,当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协议报文时,转入步骤401;当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变为阻塞时,转入步骤410;当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其定时器超时,转入步骤411。
步骤401、以太环网上的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协议报文,将该协议报文向下一个节点转发,同时分析该协议报文。
步骤402、当前环上端口分析该协议报文是否带有地址刷新信息,如果带有地址刷新信息就转入步骤403,否则不处理。
步骤403、当前环上端口分析协议报文携带的<Node_ID,BPR>信息是否与它原先存储的<Node_ID,BPR>一致。如果不一致,转入步骤404,否则不处理。
步骤404、当前环上端口刷新与其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保存新的<Node_ID,BPR>,删除原先的<Node_ID,BPR>。
步骤405、当前环上端口在刷新与其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后,检查拥有该当前环上端口的节点的另一个环上端口是否启动了FT,如果没有启动,转入步骤406,否则转入步骤407。
步骤406、当前环上端口启动FT,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表的条目。
步骤407、判断另一个环上端口的FT是否已经超时。如果没有超时,转入408,否则转入409。
步骤408、停止另一个环上端口的FT,并且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表的条目。
步骤409、停止另一个环上端口的FT,结束当前地址刷新流程,停止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表的条目。
步骤410、刷新与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并且启动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的FT。
步骤411、刷新拥有该当前环上端口的节点的另一个环上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由上可见,应用本发明新型的以太环网地址刷新方案,可以减少环网上由于链路倒换多次刷新地址而引起的网络不稳定现象,大大提高了网络性能。
实例一:本实例如图6和图7所示,是本发明在环网发生故障情况下的一个具体实例。
如图6所示,环网包含的节点有A、B、C、D、E和F,包含的链路有<A,B>、<B,C>、<C,D>、<D,E>、<E,F>和<F,A>链路。节点A为控制节点,与它的e端口直连的链路<F,A>为环保护链路,节点A的e端口在正常情况下阻塞数据报文的转发。
如图7所示,环网的链路<C,D>发生了故障,节点C刷新w端口关联的MAC地址,同时在w端口上启动FT,并沿e端口周期性地发送SF1报文,该SF1报文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和其对应的<Node_ID(C),w>信息。节点D刷新e端口关联的MAC地址,同时在e端口上启动FT,并沿w端口周期性地发送SF2报文,该SF2报文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和<Node_ID(D),e>信息。
不失一般性地选取环上节点F进行分析,假设节点F的w端口先收到SF1报文,读取SF1报文中的<Node_ID(C),w>信息,如果该信息与w端口原先存储的<Node_ID,BPR>不一致,F节点的w端口存储<Node_ID(C),w>信息,删除原先的<Node_ID,BPR>信息。F节点检查到它的e端口没有启动FT,F节点刷新w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同时在w端口上启动FT。一段时间后,节点F从它的e端口收到SF2报文,读取SF2报文中的<Node_ID(D),e>信息,如果该信息与e端口原先存储的<Node_ID,BPR>不一致,F节点的e端口存储<Node_ID(D),e>信息,删除原先的<Node_ID,BPR>信息。F节点检查到它的w端口启动了FT,如果该FT没有超时,节点F刷新它的e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并且停止w端口启动的FT,否则仅仅停止w端口启动的FT。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而言,需要指出的是:节点F先从w端口收到SF1报文,在w端口上启动了FT,然后从e端口收到SF2报文。如果w端口上的定时器FT超时,这时仅仅停止w端口启动的FT。以下对另一种情况进行阐述。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节点F在w端口上的FT超时,节点刷新与e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针对该情况而言,需要指出的是:节点F检测到w端口上的FT超时,但是还没有从e端口收到SF2报文,此时节点刷新与e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但是FT并没有停止,还在继续往前走。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e端口长期收不到SF2报文而得不到刷新。在以下实施例二中涉及到的另一种情况也与这里的意思类型,以下不作赘述。
实例二:本实例如图8和图9所示,是本发明在环网故障恢复情况下的一个具体实例。
如图8所示,当环网的链路<C,D>的故障消失,节点C沿着它的两个完好的端口向外周期性地发送无请求报文即NR报文,该报文中携带有Node C参数,节点D沿着它的两个完好的端口向外周期性地发送NR报文,该报文中携带有Node D参数,节点D收到节点C发送来的NR报文,该报文中携带有NodeC参数,发现该报文中的Node C比自己的节点号大,节点D打开自身的e端口的数据报文的转发功能,并且停止发送NR报文,该报文中携带有Node D参数。节点A收到节点C或节点D发送来的NR报文,启动时间等待定时器(WTR)。
如图9所示,当WTR超时后,节点A刷新e端口关联的MAC地址,同时在e端口上启动FT,并沿e端口周期性地发送NR(RB)1报文,该报文中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和<Node_ID(A),e>信息,同时沿w端口周期性地发送NR(RB)2报文,该报文中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和<Node_ID(A),e>信息)。
不失一般性地选取环上节点E进行分析,如果它的w端口先收到NR(RB)1报文,读取NR(RB)1报文中的<Node_ID(A),e>信息,如果该信息与w端口原先存储的<Node_ID,BPR>不一致,E节点的w端口存储<Node_ID(A),e>信息,删除原先的<Node_ID,BPR>信息。E节点检查到它的e端口是否启动了FT,如果启动了并且没有超时,它停止在e端口没有启动FT,F节点刷新w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同时在w端口上启动FT。
一段时间后,节点E从它的e端口收到NR(RB)2报文,读取NR(RB)2报文中的<Node_ID(D),e>信息,如果该信息与e端口原先存储的<Node_ID,BPR>不一致,E节点的e端口存储<Node_ID(D),e>信息,删除原先的<Node_ID,BPR>信息。E节点检查到它的w端口启动了FT,如果该FT没有超时,节点E刷新它的e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并且停止w端口启动的FT,否则仅仅停止w端口启动的FT。以下对另一种情况进行阐述。
另一种情况:如果节点E在w端口上的FT超时,节点刷新与e端口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案,减少了环上节点由于拓扑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重复刷新现象,大大提高了网络性能。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系统,该系统包括:地址刷新实现单元,用于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
当导致以太网的网络拓扑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同时,该地址刷新实现单元的具体实现包括三种情况,以下分别阐述。
第一种情况: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的协议报文的情况下,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解析出协议报文携带的地址刷新信息与本地存储的地址刷新信息不一致时,基于第一刷新定时器的不同控制状态,实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其中,第一刷新定时器为: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
这里,基于另一环上端口的第一刷新定时器的不同控制状态,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包括三种具体实现,也就是说,地址刷新实现单元包括三种具体实现,以下分别阐述。
第一种具体实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包括:状态指示模块和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其中,状态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未启动的状态,并通知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地址刷新实现模块用于获取未启动的状态,当前环上端口启动其本地的第二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第二种具体实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包括:状态指示模块和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其中,状态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已启动且未超时的状态,并通知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地址刷新实现模块用于获取已启动且未超时的状态,停止第一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第三种具体实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包括:状态指示模块和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其中,状态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已启动且已超时的状态,并通知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地址刷新实现模块用于获取已启动且已超时的状态,停止第一刷新定时器,停止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第二种情况: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变为阻塞的情况下,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刷新与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并在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上启动刷新定时器。
第三种情况: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刷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刷新与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的协议报文的情况下,所述实现地址刷新具体包括:
当解析出协议报文携带的地址刷新信息与本地存储的地址刷新信息不一致时,基于第一刷新定时器的不同控制状态,实现所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
其中,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为:所述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具体为未启动的状态,实现所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具体包括:所述当前环上端口启动其本地的第二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或者,
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具体为已启动且未超时的状态,实现所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具体包括:停止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或者,
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具体为已启动且已超时的状态,实现所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具体包括:停止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停止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变为阻塞的情况下,所述实现地址刷新具体包括:
刷新与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并在所述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上启动刷新定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刷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实现地址刷新具体包括:刷新与所述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6.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地址刷新实现单元,用于通过刷新定时器的控制,在同一节点一侧的环上端口实现地址刷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收到携带有地址刷新信息的协议报文的情况下,所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解析出协议报文携带的地址刷新信息与本地存储的地址刷新信息不一致时,基于第一刷新定时器的不同控制状态,实现所述当前环上端口的地址刷新;
其中,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为:所述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的刷新定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包括:状态指示模块和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其中,
状态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未启动的状态,并通知所述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地址刷新实现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未启动的状态,当前环上端口启动其本地的第二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或者,
状态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已启动且未超时的状态,并通知所述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地址刷新实现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已启动且未超时的状态,停止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并同时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或者,
状态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第一刷新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为已启动且已超时的状态,并通知所述地址刷新实现模块;地址刷新实现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已启动且已超时的状态,停止所述第一刷新定时器,停止刷新与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变为阻塞的情况下,所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刷新与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并在所述阻塞的当前环上端口上启动刷新定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节点的当前环上端口刷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地址刷新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刷新与所述节点另一侧的另一环上端口相关联的地址转发条目。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88503.8A CN101938395B (zh) | 2009-07-03 | 2009-07-03 |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及系统 |
EP09846713.7A EP2437439B1 (en) | 2009-07-03 | 2009-10-14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freshing single ring address of ethernet ring |
PCT/CN2009/074433 WO2011000184A1 (zh) | 2009-07-03 | 2009-10-14 |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及系统 |
US13/259,797 US8665702B2 (en) | 2009-07-03 | 2009-10-14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freshing the single ring address in an ethernet rin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88503.8A CN101938395B (zh) | 2009-07-03 | 2009-07-03 |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8395A true CN101938395A (zh) | 2011-01-05 |
CN101938395B CN101938395B (zh) | 2014-08-13 |
Family
ID=43391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88503.8A Active CN101938395B (zh) | 2009-07-03 | 2009-07-03 |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65702B2 (zh) |
EP (1) | EP2437439B1 (zh) |
CN (1) | CN101938395B (zh) |
WO (1) | WO201100018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5079A (zh) * | 2014-01-02 | 2014-03-26 | 武汉迈威实达软件有限公司 | 自适应的以太网单环网算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36558B2 (en) * | 2014-01-17 | 2017-08-1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Optical path fault recovery |
US9984028B2 (en) * | 2014-10-31 | 2018-05-29 | Arris Enterprises Llc | Redundancy for port extender chains |
US10516625B2 (en) | 2016-10-24 | 2019-12-24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Network entities on ring network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81083A1 (en) * | 2002-10-25 | 2004-04-29 | Osamu Sekihata | Ring switchover method |
CN101035047A (zh) * | 2007-04-03 | 2007-09-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环网保护的处理方法 |
CN101426031A (zh) * | 2008-12-09 | 2009-05-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环的地址刷新方法和装置 |
CN101442465A (zh) * | 2007-11-23 | 2009-05-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环网故障切换中的地址更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37333A (en) * | 1995-06-23 | 1998-04-0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ng ATM-attached hosts with telephone-network attached hosts |
US6331985B1 (en) * | 1997-08-21 | 2001-12-18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variable address learning, switching and routing |
US6654341B1 (en) * | 1999-10-19 | 2003-11-25 | Ciena Corporation | Virtual line switching ring |
US7181534B2 (en) * | 2001-02-15 | 2007-02-20 | Ciena Corporation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to map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es to a node transport identifier |
US6952397B2 (en) * | 2001-06-07 | 2005-10-04 | Corrigent Systems Ltd. | Communication in a bidirectional ring network with single-direction receiving |
US7599315B2 (en) * | 2002-12-16 | 2009-10-06 | Alcatel-Lucent Canada Inc. | Topology discovery in a dual ring network |
US7339887B2 (en) * | 2003-05-06 | 2008-03-04 | Overture Networks, Inc. | Multipoint protected switching ring |
CN101189838B (zh) * | 2005-03-31 | 2014-09-1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环形网络系统、故障恢复方法和节点 |
US7688716B2 (en) * | 2005-05-02 | 2010-03-3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ethernet ring convergence time |
EP1727313A1 (en) * | 2005-05-25 | 2006-11-2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Ring network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
CN101232427A (zh) * | 2007-01-23 | 2008-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环保护方法及装置 |
WO2008120931A1 (en) * | 2007-03-30 | 2008-10-09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ethernet ring network |
US20080310437A1 (en) * | 2007-06-15 | 2008-12-18 | Tellabs Operation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unknown traffic over a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without flooding |
JP4874185B2 (ja) * | 2007-07-19 | 2012-02-15 |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 多重障害対処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共有リンク終端装置 |
US7944815B2 (en) * | 2008-02-14 | 2011-05-17 | Allied Telesis Holdings K.K.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recovery from multiple link failures |
CN101252500B (zh) * | 2008-04-16 | 2012-08-0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任意拓扑相交环网的实现方法、节点和相交环网 |
US7856019B2 (en) * | 2008-08-29 | 2010-12-21 | Extreme Networks, Inc. | Convergence of multicast traffic |
US8149692B2 (en) * | 2008-12-31 | 2012-04-03 | Ciena Corporation | Ring topology discovery mechanism |
-
2009
- 2009-07-03 CN CN200910088503.8A patent/CN101938395B/zh active Active
- 2009-10-14 EP EP09846713.7A patent/EP243743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10-14 US US13/259,797 patent/US866570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0-14 WO PCT/CN2009/074433 patent/WO201100018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81083A1 (en) * | 2002-10-25 | 2004-04-29 | Osamu Sekihata | Ring switchover method |
CN101035047A (zh) * | 2007-04-03 | 2007-09-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环网保护的处理方法 |
CN101442465A (zh) * | 2007-11-23 | 2009-05-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环网故障切换中的地址更新方法 |
CN101426031A (zh) * | 2008-12-09 | 2009-05-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环的地址刷新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5079A (zh) * | 2014-01-02 | 2014-03-26 | 武汉迈威实达软件有限公司 | 自适应的以太网单环网算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8395B (zh) | 2014-08-13 |
EP2437439A1 (en) | 2012-04-04 |
WO2011000184A1 (zh) | 2011-01-06 |
US20120099423A1 (en) | 2012-04-26 |
EP2437439A4 (en) | 2014-06-25 |
US8665702B2 (en) | 2014-03-04 |
EP2437439B1 (en) | 2016-0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178251B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ing protection | |
CN101677267B (zh) | 一种跨环转发协议帧的方法及以太网多环中的共享节点 | |
CN101483570B (zh) | 一种防止中继链路的环网临时环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EP2477359B1 (en) | Ethernet switch ring (esr) protection method and transit node | |
CN101483573B (zh) | 一种gvrp动态学习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
CN101340377B (zh) | 一种用于二层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 |
EP2533470B1 (en) |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preventing repeated refreshing of ethernet ring node address table | |
WO2010102490A1 (zh) | 以太环网中交换节点端口的地址刷新方法及交换节点 | |
EP2426855B1 (en) | Address refresh method and system | |
CN101938395B (zh) | 一种以太环网的单环地址刷新方法及系统 | |
CN102035710B (zh) | 一种阻塞端口信息更新的方法及系统 | |
EP2466804B1 (en) |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for ethernet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eaps) ring network and master node in eaps ring network | |
CN101217445B (zh) | 防止环路产生的方法和以太环网系统 | |
CN102487348B (zh) | 一种环网上行链路保护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
CN113285826B (zh) | 一种基于角色转换的环网保护切换方法 | |
WO2023273088A1 (zh) | 环网节点的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2215119A (zh) | 以太环网节点中保存信息的维护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