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3276B - 在基站控制移动台的数据传输和重传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基站控制移动台的数据传输和重传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3276B
CN101933276B CN200780100107.1A CN200780100107A CN101933276B CN 101933276 B CN101933276 B CN 101933276B CN 200780100107 A CN200780100107 A CN 200780100107A CN 101933276 B CN101933276 B CN 101933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travelling carriage
base station
utility command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1001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3276A (zh
Inventor
杨涛
尤明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33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3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3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3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基站控制移动台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所述基站根据HARQ和调度结果确定移动台在下一个传送时间间隔要执行的传送操作;基站根据所确定的传送操作,在下行链路中发送ACK/NACK,以及指示移动台的传送类别的指示符和所使用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所述移动台接收基站发送的ACK/NACK分组、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并根据接收的ACK/NACK、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执行对应的传送操作,而不在上行链路使用与数据关联的信令。

Description

在基站控制移动台的数据传输和重传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基站控制移动台的数据传输和重传的通信方法和装置,具体地讲,涉及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由基站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最小的信令开销控制移动台进行新的数据传输和数据重传,而在上行链路中不使用任何与数据关联的信令来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在2005年启动了长期演进研究项目(LTE:Long TermEvolution),希望以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和更好的网络性能,为运营商和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支持。
3GPP R6引入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和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通信系统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设计目标,以支持实时性强的业务,降低无线网络的时延。目前的指标主要是参考IP语音(VoIP)等各种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而得到。同时系统减小了控制平面的状态转移时延,有利于改善用户对于网络服务的体验。在用户数据平面,空中单向时延小于5ms;在控制平面,用户从空闲状态到连接状态的时延小于100ms。3GPP的演进涉及到了CDMA2000、宽带码分多址(WCDMA)、及LTE的技术标准。
图1以LTE系统为例示意性地示出了移动通信网络。如图1所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多个基站(NodeB)连接到核心网络网关(MME/UPE))。一个核心网络网关管理若干NodeB节点。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可以适配多个移动站(UE:用户设备)。移动站中的每一个可以一直使用专用信道(DPC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来向其相应基站发送/从其相应基站接收。此外,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站可以使用高速下行分组数据接入(HSPDA)来执行数据接收,使用增强上行专用信道(EUDCH)来执行数据发送。基站基于这些分组传输系统执行调度,将无线资源分配给多个移动站,以实现移动站之间的通信。
为了获得正确无误的数据传输,LTE仍采用前向纠错编码(FEC)和自动重复请求(ARQ)结合的差错控制,即混合ARQ(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应用增量冗余(IR)的重传策略。在移动通信的数据链路层,重传是进行纠错的方法。HARQ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HSUPA在物理层采用HARQ技术,并且支持两种合并机制,即,对基站重发相同的分组包进行前后合并(CC:ChaseCombing)或对基站重发含有不同信息(即冗余信息)的分组包进行增量冗余合并(IR:IncrementRedundancy)。信息在UE与NodeB间直接传输,采用ACK/NACK的方式进行,当接收方正确接收数据后,会通过相应的信道向发送方发送ACK信息,否则,发送NACK信息,这样便于发送方准确及时地了解是否需要重传。
在目前阶段,LTE上行链路传输具有下列特性:
1.3GPP的RAN 1工作组确定在上行链路传输中不使用任何与数据处理相关的信令;
2.在LTE上行链路传输中采用同步的HARQ;
3.目前已经提出了对所有无线承载采用相同的最大HARQ重传次数;
4.目前3GPP已经定义针对上行链路传输可以采用自适应HARQ的技术,;
5.应该使下行链路信令的额外开销最小,以增加系统容量。
在HSUPA中,在上行链路使用与数据关联的信令RSN=0向eNodeB(基站)指示移动台目前进行的是新的数据传输,其目的是保证eNodeB正确地进行HARQ合并,以便基站根据接收信号的质量确定移动台下一步是进行新的数据传输,还是进行数据重传。然而,在LTE中,RAN 1工作组已经确定在上行链路中不使用任何与数据处理相关联的信令。因此,移动台(UE:用户设备)没有办法通知eNodeB是其目前所进行的是新的数据传输,还是重传数据。这样就不能保证eNodeB正确地执行HARQ处理。
在HSUPA中,在上行链路中使用与数据关联的信令来指示新的数据传输。例如,通过信令通知接收端数据是如何传输的。接收端采用相应的方法解调数据。然而,由于在LTE的上行链路中不允许使用与数据关联的信令,因此在LTE中不能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策略。于是,可能出现接收端(基站)不知道发送端(UE)已经在发送新的数据,而仍然等待发送端发送以前的重传数据的情况。为了使发送端和接收端按照某种方式保持同步,接收端必需了解发送端是在进行新的数据传输,还是在进行数据重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基站控制移动台传输新数据分组和重传数据分组的通信方法和装置,能够使基站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最小的信令开销控制移动台进行新的数据传输或数据重传,而在上行链路中不使用任何与数据关联的信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基站控制移动台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所述基站根据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和调度结果确定移动台在下一个传送时间间隔要执行的传送操作;基站根据所确定的传送操作,在下行链路中发送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分组,以及指示移动台的传送类别的指示符和所使用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所述移动台接收基站发送的ACK/NACK分组、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并根据接收的ACK/NACK分组、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执行对应的传送操作,而不在上行链路使用与数据关联的信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接收调度器输入信号,重传数据限制次数,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分组;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单元提供的信息,确定移动台在下一个传送时间间隔要执行的传送操作,并根据所确定的传送操作,形成包括ACK/NACK分组,和/或指示移动台的传送类别的指示符,和/或所使用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的下行链路指令;输出单元,用于在下行链路发送所述控制单元形成的不同种类的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台,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资源使用命令,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和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信令,并提供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52,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单元提供的信息,控制所述移动台执行与从基站接收的下行链路指令对应的传送操作;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传输新数据分组或重传数据分组,或利用新分配的资源传输新数据分组或重传数据分组。
根据本发明,利用ACK/NACK(肯定应答/否定应答)分组、下行链路中的指示移动台的传送类别的指示符和所使用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指示符来控制移动台利用原有资源或新分配的资源传输新数据分组,或重传数据分组,从而使基站与移动台之间在新的数据传输和重传的情况下保持同步。
根据本发明,基站通过向移动台发送ACK/NACK分组和传送类别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来指示移动台是执行新的数据传输,还是重传数据。利用资源使用命令来指示移动台是利用原有资源进行发送,还是利用新分配的资源进行传送。由此使下行链路中使用的信令开销最小,并且在上行链路不使用任何与数据关联的信令对移动台的传送操作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LTE无线接入网的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基站控制移动台进行通信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图2所示流程图的接续部分;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中的简化配置的方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台中的简化配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过程中省略了对于本发明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在3GPP标准化的通信方法中,利用HSDPA和HSUPA在基站和移动台之间进行分组通信。在该分组通信方法中,当网络中的移动台向基站发送通信数据时,基站测量从移动台接收的信号质量,通过下行链路控制移动台发送新的数据,或重传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3GPP LTE架构下的无线通信网络结构为例来描述eNodeB(演进的基站)在下行链路中利用指示符以及资源分配命令来控制移动台(UE: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流程。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应用于3GPP LTE架构,而是可以应用于在上行链路中不使用任何与数据关联的信令的场合。
在本发明中,基站根据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和调度信息确定移动台在下一个传送时间间隔要执行的传送操作。另外,基站根据所确定的传送操作,在下行链路中发送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分组,以及指示移动台的传送类别的指示符和所使用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所述移动台接收基站发送的ACK/NACK分组、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并根据接收的ACK/NACK分组、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执行对应的传送操作,而不在上行链路使用与数据关联的信令。在本发明中,传送类别表示移动台是传输新数据分组还是重传刚刚传输的数据分组。资源使用命令指示移动台使用新分配的资源进行传送操作,传送类别指示符可以由资源使用命令中的信息来指示。例如,可以在资源使用命令中设置一位作为传送类别指示符。例如,当该位指示为“1”时,表示传输新数据分组,而该位指示为“0”时,表示重传数据分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由基站控制移动台进行通信的过程的流程。应该指出,由于所有无线承载的最大重传次数相同,以及LTE上行链路中的同步HARQ,eNodeB能够正确地了解在下一个传送时间间隔(TTI)中针对每个上行链路HARQ处理是控制UE进行新的数据传输,还是重传数据。
下面结合图2详细描述eNodeB控制UE进行通信的过程。首先,在步骤S201,当eNodeB接收到从UE发送的通信数据时,判断eNodeB是否对接收的数据发出ACK响应。如果eNodeB测量接收的信号正确,则产生ACK分组。此后,流程转到步骤S202,判断eNodeB是否要继续调度该UE,使该UE继续传送通信数据。如果判断eNodeB不希望继续调度该UE,流程则转到步骤S208。在步骤S208,eNodeB只向UE发送ACK分组,以通知UE数据包接收正确。UE接收到eNodeB发送的ACK分组后,检测是否收到传送新数据分组的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如果UE只接收到ACK分组,而没有收到传送新数据分组的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UE则停止向eNodeB发送数据(步骤S209)。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2判断eNodeB希望继续调度该UE时,流程则进行到步骤S203。在步骤S203,eNodeB判断是否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调度UE。如果步骤S203中的判断结果为肯定,即,eNodeB希望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上调度UE,流程则进行到步骤S204。在步骤S204,eNodeB在下行链路中将传送类别指示符,指示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和ACK分组一起发送到UE。传送类别指示符指示UE继续发送新的数据分组。另外,作为替换,可以采用没有将资源使用命令与ACK分组一起发送的方式来表示指示UE继续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传送新的数据分组。这种情况下,传送类别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是分开设置的。
此后,在步骤S205,在接收端,UE接收ACK分组和有关信息,检测其中包含的指示UE发送新的数据分组的指示符或是否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进行发送的命令。然后,UE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向eNodeB发送新的数据分组。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3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即,eNodeB不希望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上调度UE,流程则进行到步骤S206。在步骤S206,eNodeB在下行链路中将指示符,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与ACK分组一起发送到UE。同样,指示符指示UE继续发送新的数据分组。另外,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指示UE利用新分配的资源传送新的数据分组。此后,在步骤S207,在接收端,UE接收ACK分组和有关信息,检测其中包含的指示UE传送新的数据分组的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然后,UE利用新分配的资源向eNodeB发送新的数据分组。
此外,在步骤S201中,当eNodeB检测到从UE接收的数据不正确时,eNodeB产生否定响应(NACK)分组,准备控制UE重传刚刚发送的数据。这种情况下,流程转到图2中数字“①”指向的接续步骤。图3示出了图2中数字“1”指向的接续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1,判断UE重传数据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的最大次数。如果步骤S301判断该UE未达到数据重传的最大限制次数,流程则转到步骤S302,进一步判断eNodeB是否要求UE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进行数据重传。如果在步骤S302确定eNodeB希望UE使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进行数据重传,流程则进行到步骤S303。在步骤S303,eNodeB只通过下行链路向UE发送NACK分组,指示UE向eNodeB重传刚刚发送的数据。此后,在步骤S304,在接收端,UE接收eNodeB下发的NACK分组,并确定未达到重传限制次数以及接收的信息中只包含NACK分组而未包含资源使用命令。这种情况下,UE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进行数据重传。
另外,当在步骤S302确定eNodeB不希望UE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进行数据重传时,流程则进行到步骤S305。在步骤S305,eNodeB通过下行链路将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与NACK分组一起发送到UE。此后,在步骤S306,在接收端,UE接收eNodeB下发的NACK分组及有关信息,并确定未达到重传限制次数以及接收的信息中包含NACK分组和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这种情况下,UE利用该资源使用命令新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重传。应该指出,作为替换,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指示传送类别的指示符可以设置在资源使用命令中,通过资源使用命令中设置的传送类别的指示符来指示重传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01判断该UE已经达到数据重传的最大限制次数,流程则转到步骤S307,进一步判断eNodeB是否希望继续调度UE。如果在步骤S307确定eNodeB希望继续调度UE,流程则进行到步骤S308,进一步判断eNodeB是否希望UE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进行发送新的数据。如果在步骤S308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流程则进行到步骤S309。在步骤S309,eNodeB在下行链路将传送类别指示符,指示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与NACK分组一起发送到UE。同样,传送类别指示符和/或资源使用命令可以指示UE发送新的数据分组。
此后,在步骤S310,在接收端,UE接收eNodeB发送的NACK分组及有关信息,检测其中包含的指示UE发送新的数据分组的传送类别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由于UE接收到指示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因此UE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向eNodeB发送新的数据分组。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08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定,即,eNodeB不希望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上调度UE时,流程转到步骤S311。在步骤S311,eNodeB在下行链路中将传送类别指示符,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与NACK分组一起发送到UE。同样,传送类别指示符指示UE继续发送新的数据分组。另外,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指示UE利用新分配的资源发送新的数据分组。此后,在步骤S312,在接收端,UE接收NACK分组及有关信息,检测其中包含的指示UE发送新的数据分组的指示符,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UE利用新分配的资源向eNodeB发送新的数据分组。
此外,在步骤S307中,在UE进行的数据重传已经达到限制次数的情况下,当判断eNodeB不希望继续调度UE时,就是说,eNodeB不希望UE继续发送新数据时,流程转到标记“②”指示的接续步骤S313。在步骤S313,eNodeB只向UE发送NACK分组。此后,在步骤S314,UE接收从eNodeB发送的NACK分组,并且确定UE进行的数据重传已经达到限制次数。这种情况下,UE停止向eNodeB继续发送。
通过上述过程,在下行链路,eNodeB通过在ACK/NACK分组中加入指示UE进行新数据分组传输的指示符,和指示UE是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还是利用新分配的资源进行传输或重传的相应资源命令,即可控制UE根据不同的指示与eNodeB进行通信,并在本eNodeB中准备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实现了eNodeB与UE之间的操作同步。另外,UE不需要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向eNodeB通知UE是进行新数据传输还是进行数据重传的任何与数据关联的信令。
下面参考图4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简化配置。应该指出,为了简单起见,图4中只示出了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有关的单元,而省略了对其它单元的描述。如图4所示,基站包括输入单元41,控制单元42,和输出单元43。输入单元41接收来自eNodeB中的调度器(未示出)的有关是否希望继续调度UE的信号,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以及HARQ ACK/NACK分组,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eNodeB的控制单元42。控制单元42根据输入单元41提供的信息执行如参考图2和3所述的相应控制过程。
具体地讲,控制单元42确定UE是应该传输新的数据还是重传刚刚发送的数据。在传输新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添加指示UE传输新的数据分组的传送类别指示符。另外,控制单元42还根据网络资源确定UE是利用前一次的资源进行新数据分组传输或重传数据分组,还是利用新分配资源进行新数据分组传输或重传数据。在指示UE利用前一次的资源进行新数据分组传输或重传数据分组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2不向ACK/NACK分组添加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或添加指示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指示UE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进行新数据分组传输或重传数据分组。另一方面,在指示UE利用新资源进行新数据分组传输或重传数据分组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2添加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指示UE利用新分配的资源进行新数据分组传输或重传数据分组。控制单元42把带有不同种类下行链路信令的ACK/NACK分组,和/或传送类别指示符,和/或资源使用命令提供给输出单元43,由输出单元43通过下行链路将带有不同种类下行链路信令的ACK/NACK分组发送到UE。
下面参考图5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台的简化配置。应该指出,为了简单起见,图5中只示出了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有关的单元,而省略了对其它单元的描述。如图5所示,该移动台包括输入单元51,控制单元52,和输出单元53。输入单元51接收来自eNodeB的资源利用指示,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以及下行链路HARQ信令,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移动台中的控制单元52。控制单元52根据输入单元51提供的信息执行如参考图2和3所述的相应控制过程。
具体地讲,控制单元52确定接收的信息中除ACK/NACK分组外,是否带有传送类别指示符以及资源使用命令来确定是传输新的数据分组还是重传刚刚传输的数据分组,或是停止向eNodeB传输数据,以及是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还是利用新分配的资源传输新的数据,或重传数据。控制单元52将确定结果提供给输出单元53。输出单元53根据该确定结果向eNodeB传输新的数据分组或重传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上行链路中不使用与数据关联的信令的情况下保证上行链路自适应HARQ正确地工作。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该被理解为被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20)

1.一种在基站控制移动台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所述基站根据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和调度结果确定移动台在下一个传送时间间隔要执行的传送操作;
基站根据所确定的传送操作,在下行链路中发送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分组,以及指示移动台的传送类别的指示符和所使用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其中所述传送类别表示移动台是传输新数据分组还是重传刚刚传输的数据分组,所述所使用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为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或指示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
所述移动台接收基站发送的ACK/NACK分组、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并根据接收的ACK/NACK分组、指示符、和资源使用命令执行对应的传送操作,而不在上行链路使用与数据关联的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站确定从移动台传输的数据接收正确,且请求所述移动台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向基站传输新数据分组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发送ACK分组,所述指示符和指示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从所述基站接收到ACK分组,所述指示符和指示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时,所述移动台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向基站传输新数据分组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站确定从移动台传输的数据接收正确,且请求移动台利用新分配的资源向基站传输新数据分组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发送ACK分组、所述指示符、和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从所述基站接收到ACK分组、所述指示符、和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时,所述移动台利用新分配的资源向所述基站传输新数据分组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站确定从移动台传输的数据接收正确,且请求所述移动台停止传送操作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只发送ACK分组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从基站只接收到ACK时,所述移动台停止传送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站确定从移动台接收的数据接收不正确,所述移动台未达到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且请求所述移动台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向基站重传数据分组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只发送NACK分组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从所述基站只接收到NACK分组,且确定未达到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时,所述移动台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向基站重传数据分组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站确定从移动台接收的数据接收不正确,所述移动台未达到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且请求所述移动台利用新分配的资源向基站重传数据分组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发送NACK分组,所述指示符,和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从所述基站接收到NACK分组,所述指示符,和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且确定未达到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时,所述移动台利用新分配的资源向基站重传数据分组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站确定从移动台接收的数据接收不正确,所述移动台达到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且请求所述移动台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向基站传输新数据分组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发送NACK分组,和所述指示符和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从所述基站接收到NACK分组,所述指示符和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且确定达到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时,所述移动台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向基站传输新数据分组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站确定从移动台接收的数据接受不正确,所述移动台达到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且请求所述移动台利用新分配的资源向基站传输新数据分组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发送NACK分组,所述指示符,和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从所述基站接收到NACK分组,所述指示符,和所述资源使用命令时,且确定达到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时,所述移动台利用新分配的资源向基站传输新数据分组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站确定从移动台接收的数据接收不正确,所述移动台达到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且请求所述移动台停止传送操作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台只发送NACK分组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从所述基站只接收到NACK分组,且确定达到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时,所述移动台停止传送操作的步骤。
18.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接收调度器输入信号,重传数据限制次数,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分组;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单元提供的信息,确定移动台在下一个传送时间间隔要执行的传送操作,并根据所确定的传送操作,形成包括ACK/NACK分组,和/或指示移动台的传送类别的指示符,和/或所使用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的下行链路指令,其中所述传送类别表示移动台是传输新数据分组还是重传刚刚传输的数据分组,所述所使用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为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或指示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
输出单元,用于在下行链路发送所述控制单元形成的不同种类的指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传送类别指示符和所使用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在一条信令中传输,或由资源使用命令中的信息来表达。
20.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台,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资源使用命令,重传数据的限制次数,传送类别的指示符和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令,并提供给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传送类别表示移动台是传输新数据分组还是重传刚刚传输的数据分组,所述资源使用命令为使用新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或指示资源大小等于前次使用的资源的资源使用命令;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单元提供的信息,控制所述移动台执行与从基站接收的下行链路指令对应的传送操作;
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利用前一次使用的资源传输新数据分组或重传数据分组,或利用新分配的资源传输新数据分组或重传数据分组。
CN200780100107.1A 2007-08-10 2007-08-10 在基站控制移动台的数据传输和重传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9332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7/002403 WO2009021349A1 (en) 2007-08-10 2007-08-10 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of mobile station at the base st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3276A CN101933276A (zh) 2010-12-29
CN101933276B true CN101933276B (zh) 2013-01-23

Family

ID=40350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0107.1A Active CN101933276B (zh) 2007-08-10 2007-08-10 在基站控制移动台的数据传输和重传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897233B2 (zh)
EP (1) EP2180627B1 (zh)
JP (1) JP5600060B2 (zh)
CN (1) CN101933276B (zh)
PL (1) PL2180627T3 (zh)
WO (1) WO20090213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2648356T3 (zh) * 2007-06-18 2018-09-01
US8463958B2 (en) * 2011-08-08 2013-06-11 Arm Limited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ransaction requests issued by initiator devices to recipient devices
US9444745B2 (en) 2013-03-08 2016-09-13 Blackberry Limited Sending data rate information to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node
US9578671B2 (en) * 2013-03-15 2017-02-21 Blackberry Limited Establish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nodes
US9629025B2 (en) 2013-05-03 2017-04-18 Blackberry Limited Controlling data offload in response to feedback information
US9131513B2 (en) 2013-08-16 2015-09-08 Blackberry Limited Coordinating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use by small cells
US9497673B2 (en) 2013-11-01 2016-11-15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multiple wireless connections
US9564986B2 (en) 2013-11-06 2017-02-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Latency reduction and range extension system for radio networks
KR20150070637A (ko) * 2013-12-17 2015-06-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의 맥 계층에서의 센서 데이터 전송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EP3094031A4 (en) * 2014-01-28 2017-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uplink data scheduling method
US10020910B2 (en) 2015-01-30 2018-07-10 Huawei Technologies., Lt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MX2018013637A (es) * 2016-05-12 2019-03-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ps con transmisiones de omision y harq adaptable.
WO2019028894A1 (en) 2017-08-11 2019-02-1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6015A (zh) * 2006-09-30 2007-04-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重传数据块大小的方法及基站、数据传输方法
EP1784036A1 (en) * 2004-08-10 2007-05-09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1708A (en) * 1995-10-25 1998-05-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ccess method for broadband and narrowband networks
JP3643360B2 (ja) * 2002-08-12 2005-04-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043322B2 (ja) * 2002-09-06 2008-0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再送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US20040109433A1 (en) * 2002-12-06 2004-06-10 Khan Farooq Ullah Reverse link packet acknowledgement method
US7155236B2 (en) * 2003-02-18 2006-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ed and autonomous transmission and acknowledgement
US7414989B2 (en) 2003-05-07 2008-08-19 Motorola, Inc. ACK/NACK determination reliability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U2004273532B8 (en) * 2003-08-21 2008-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verse link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5064840A1 (en) 2003-12-29 2005-07-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packe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recorded program thereof
KR100684307B1 (ko) * 2003-12-29 2007-02-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자동 재전송 요청 블록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기록 매체
WO2005064839A1 (en) 2003-12-29 2005-07-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reating feedback message for arq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557967B1 (en) 2004-01-22 2008-03-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of HARQ retransmission timing control
WO2005112296A2 (en) * 2004-04-29 2005-11-2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radio access bearers for enhanced uplink services
KR20050120306A (ko) * 2004-06-18 2005-1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재전송을 위한 무선 접속 통신시스템과 데이터재전송 장치 및 그의 방법
US8233431B2 (en) * 2004-08-13 2012-07-31 Nokia Corporation WCDMA uplink HARQ operation during the reconfiguration of the TTI length
EP1734714B1 (en) 2005-06-17 2012-07-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377652T3 (es) * 2005-08-16 2012-03-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Método y aparato para configurar nuevamente un número de secuencias de transmisión (NST)
CN1929338B (zh) * 2005-09-06 2011-08-24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蜂窝网和泛在网的融合方法和设备
US7813324B1 (en) * 2005-09-28 2010-10-12 Rockwell Collins, Inc. Scalable mobile adaptive reliable ToS based automatic retransmit request
CN100555928C (zh) * 2005-11-03 2009-10-28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的方法
JP2009520389A (ja) * 2005-11-30 2009-05-21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複数のarqメカニズムを利用する再送を提供する装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1972079A4 (en) * 2005-12-23 2015-07-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PROCEDURES FOR UN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AND SYNCHRONIZED STAND-BY COMMUNICATIONS IN E-UTRA SYSTEMS
KR101007824B1 (ko) * 2007-05-02 2011-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자동 재송 요구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기지국과 단말간의 패킷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4036A1 (en) * 2004-08-10 2007-05-09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CN1946015A (zh) * 2006-09-30 2007-04-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重传数据块大小的方法及基站、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80627A4 (en) 2013-08-28
CN101933276A (zh) 2010-12-29
WO2009021349A1 (en) 2009-02-19
EP2180627A1 (en) 2010-04-28
US20150071264A1 (en) 2015-03-12
US10110351B2 (en) 2018-10-23
US20110216712A1 (en) 2011-09-08
PL2180627T3 (pl) 2018-06-29
WO2009021349A8 (zh) 2010-02-18
JP5600060B2 (ja) 2014-10-01
US8897233B2 (en) 2014-11-25
EP2180627B1 (en) 2018-01-24
JP2010536278A (ja) 201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3276B (zh) 在基站控制移动台的数据传输和重传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EP1978774B1 (en) Delaying the changeover of a channel during hando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09538B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EP1672949B1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US8995328B2 (en) Multicast service
US7272396B2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IL208775A (en) Specifies the beam time difference transmission to a non-server base station
CN101009537A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系统
JP2007522715A (ja) 非同期harq再送モードと同期harq再送モードとを切り換える方法
US20110103351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hort signaling in Mac-E PDU
CN101442381B (zh) 一种业务传输及接收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WO2021160375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1453307A (zh) 时分双工模式下数据接收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系统
CN101489257B (zh) 实时小分组业务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KR101119112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동 재전송 요구 기법에 따른 통신 방법
EP4266607A1 (en) Re-transmission of a transmitted concatenation packet by a sending device, especially a base station device or a terminal device of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425889B (zh) 一种非调度传输中的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17579230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半持续调度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2076017A (zh) 在td-scdma移动终端中发送重传报文的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