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1884A -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1884A
CN101931884A CN2009101682882A CN200910168288A CN101931884A CN 101931884 A CN101931884 A CN 101931884A CN 2009101682882 A CN2009101682882 A CN 2009101682882A CN 200910168288 A CN200910168288 A CN 200910168288A CN 101931884 A CN101931884 A CN 101931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equipment
timestamp
synchronizing cycle
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82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1884B (zh
Inventor
王弘
范和科
许丽香
梁华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682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31884B/zh
Priority to CN201610274723.XA priority patent/CN105898857B/zh
Priority to US13/391,503 priority patent/US20120147807A1/en
Priority to PCT/KR2010/005519 priority patent/WO2011021879A2/en
Publication of CN101931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1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6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using measurement of signal travel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然后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时间戳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并将属于同一个发送周期的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复用后在该发送周期所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充分利用空中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了系统架构演进(SAE)系统。在SAE系统中包括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E-UTRAN包括核心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SAE系统中E-UTRAN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演进的基站(eNB)属于无线接入网络,而核心网络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ME)和用户平面实体(S-GW)。eNB负责给用户设备(UE),如手机等,提供接入SAE系统的无线接口。MME负责管理UE的移动上下文、会话上下文,并保护用户与安全有关的信息。S-GW主要提供用户平面的功能。MME与S-GW有可能处于同一个物理实体。通常,用户数据流是S-GW通过GRPS隧道协议(GTP)通道发送给UE所在的eNB,然后由eNB把数据发送给UE。每个eNB都与MME池中的多个MME相连,每个eNB也都与S-GW池中的多个S-GW连接。eNB与eNB之间的接口称为X2接口,eNB与MME和S-GW之间接口称为S1接口。
为了有效地利用空中接口资源,一些移动通信业务以广播和组播的方式提供给用户,这种业务称为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MBMS,Multimedia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每个MBMS业务在自己的服务区域中提供业务,在服务区域的每个小区,有专门的控制信道来传输MBMS信令。BM-SC是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提供中心,MBMS数据从BM-SC发送至SAE网络中的S-GW,再由S-GW发送给相应的eNB,由eNB发送给用户。
MBMS业务可以在单载波小区下传输,这样,不同的小区使用的载波不同,在小区边缘的用户只能收听当前小区的MBMS业务。但是,如果相邻的小区用同样的载波传输同一种MBMS业务,并以同步的方式来传输这个MBMS业务,则用户在相邻小区的边缘就可以接收这两个能量叠加的信号。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定义了一个连续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各个eNB使用同样的载波同步传输同样的MBMS信号,来提高用户的MBMS业务接收质量。这个连续的区域称为单频率网络(SFN,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区域。
SFN区域包含一组地理位置连续的小区,这些小区使用同样的无线资源来同步传输某个特定的MBMS业务。SFN区域属于并且唯一属于一个MBMS的服务区域。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MBMS单载波小区传输业务的组网示意图。如图2所示,BM-SC是MBMS业务的提供者。MBMS-GW是核心网中的一个逻辑实体,如S-GW或S-GW和MME的混合体等。BM-SC将MBMS数据和信令发送给MBMS-GW。MBMS-GW把MBMS数据发送给eNB,而将信令发送给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控制实体(MCE,MBMS Control Entity)。MCE是控制节点,负责配置eNB的无线资源,它把配置信令发送给各个eNB。在图2中用虚线箭头表示信令的流向。
SFN内的所有eNB同步传输MBMS数据会带来显著的性能上的提高。因此,目前有不同的技术来达到eNB之间数据发送的同步。一种是网络提供同步的方式,即传输网络通过一个时钟来达到同步,可以使用IEEE1588的协议,这个协议可以协调各个eNB上的一系列时钟,使它们之间同步,精确度在微秒量级。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一个公共的卫星信号,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把同步信号发送给各个eNB。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目的都是希望各eNB发送的信号是同步的,这样才能使不同eNB的信号叠加,提高信号质量。
MBMS数据在从BM-SC传输至各个eNB时,难免会发生数据包丢失或者滞后等情况,因此需要一些机制来保证即使在数据丢失或滞后的情况下,各eNB发送的数据也能够保持同步。
现有技术的方式是:BM-SC在MBMS数据包中添加同步帧头,该同步帧头主要包含一个时间戳(Time Stamp)和两个计数器。其中,时间戳指示的是在一个同步周期的绝对时间,一个计数器指示的是一个同步周期内已经发送的“累计字节数(Elapsed Octet Counter)”,另一个计数器指示的是一个同步周期内的“包序列号(Packet Number)”。这两个计数器在每个同步周期的开始时被重新置零。
MBMS数据包从BM-SC传输至eNB时难免有数据包丢失,eNB正是通过同步帧头中的“累计字节数”和“包序列号”判断出有多少个数据包以及多少个字节在传输中丢失。对于丢失的数据,eNB需要判断丢失的数据包占用了多少无线资源,然后在这些无线资源上填充相应数量的填充比特。下面给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eNB如何计算丢失的数据的。
例如,eNB1已经收到了“包序列号”=1的包,这个包“累计字节数”是50个字节;然后eNB又收到了一个包,这个包的“包序列号”=3,“累计字节数”=100;则eNB可以判断出丢失了一个包,该包的序列号为2且长度为50个字节;因此eNB需要相应保留50个字节的空中资源,不传输任何数据,或者传输已经定好的填充比特。而其他收到“包序列号”=2的数据包的eNBx,正常发送该数据包。这样就能保证eNB1和eNBx使用同样的空中资源传输“包序列号”=3的数据包。
时间戳是一个绝对的时间,告诉eNB在什么时间发送数据。根据目前的定义,时间戳是10ms的倍数。
在现有技术中,在BM-SC的每个同步周期内,同一个业务的数据包的时间戳是一样的,都是根据BM-SC在这个同步周期内收到的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刻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时间戳=BM-SC收到第一个数据包的时刻+同步周期长度+延迟;
其中,延迟要考虑最大的传输延迟和处理时间。同步周期长度和延迟都是由操作维护系统设置的。当时间戳变化时,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同步周期开始了。
eNB收到数据包后,根据时间戳判断在什么时刻发送数据包。在eNB端,eNB针对一个发送周期来缓存、复用和发送数据,这个时间段叫做MSAP(MCH Subframe Allocation Pattern)时间段,一般的,这个MSAP时间段跟BM-SC上的同步周期长度是一样的,只是在eNB上面,把它叫做MSAP时间段或发送周期。MSAP时间段对应一定的物理资源。物理资源是由一定格式的子帧组成的。这些子帧不需要在时间上连续,这个格式叫做MSAP。eNB提供调度信息给UE,调度信息是针对一个MSAP时间段。调度信息告诉UE在哪个子帧上接收哪个MBMS业务。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同一同步周期发送同一业务的数据包的示意图。假设同步周期长度是60ms,延迟是10ms,在10点0分0秒0毫秒的时候,BM-SC收到业务1的第1个数据包,称为业务1数据包1,BM-SC给这个数据包1打上的时间戳为:10:00:00:000(小时:分钟:秒钟:毫秒)+同步周期长度+延迟=10:00:00:000+70ms。在10ms后,BM-SC收到业务1的第2个数据包,称为业务1的数据包2,因为在同一个周期,因此数据包2打上了同样的时间戳为10:00:00:000+70ms。eNB也有自己的时钟,在10:00:00:000后的70ms的时候,对应的空中资源是无线时隙1,那么业务1的第1个数据包应该在无线时隙1的时刻发送,业务1的第2个数据包紧随着第1个数据包发送。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同一同步周期发送不同业务的数据包的示意图。仍假设同步周期长度是60ms,延迟是10ms,在10点0分0秒0毫秒的时候,BM-SC收到业务1的第1个数据包,BM-SC给这个业务1的数据包1打上的时间戳为:10:00:00:000+70ms。在10ms后,BM-SC收到业务2的第1个数据包,BM-SC给这个业务2的数据包1打上的时间戳为:10:00:00:010+70ms=10:00:00:000+80ms。对于eNB,在10:00:00:000后的70ms的时候,对应的空中资源是无线时隙1,那么业务1的数据包1应该在无线时隙1的时刻发送;而在10:00:00:000后的80ms的时候,对应的空中资源是无线时隙2,那么业务2的数据包1应该在无线时隙2的时刻发送。但是,如果业务1的数据包1很大,在无线时隙1没有传完,那么业务2的数据包1就不能够在无线时隙2传送,需要向后延时。反之,如图5所示,如果业务1的第一个数据包很小,在无线时隙1只传输少量的数据就传输完毕了,则没有充分利用空中资源,造成了浪费。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同一同步周期发送不同业务的数据包的又一种情况示意图。
同样的问题存在于MCE和eNB的信令传输过程。参见图2,由于MCE将控制信令发送给多个eNB,而多个eNB也需要同步传输控制信令,因此控制信令的传输也存在与上述业务数据传输中的情况相同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数据同步方法中,存在不能合理地充分利用空中资源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空中资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系统,该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空中资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将所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多个第二设备,而各第二设备需要将所收到的相同数据包同步发送出去的场景,该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然后发送给第二设备;
第二设备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时间戳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并将属于同一个发送周期的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复用后在该发送周期所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将所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多个第二设备,而各第二设备需要将所收到的相同数据包同步发送出去,
第一设备,用于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然后发送给第二设备;
第二设备,用于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时间戳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并将属于同一个发送周期的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复用后在该发送周期所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这种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然后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时间戳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并将属于同一个发送周期的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复用后在该发送周期所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的技术方案,能够充分利用空中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SAE系统中E-UTRAN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MBMS单载波小区传输业务的组网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同一同步周期发送同一业务的数据包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同一同步周期发送不同业务的数据包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同一同步周期发送不同业务的数据包的又一种情况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数据包发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包发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数据包发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同步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将所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多个第二设备,而各第二设备需要将所收到的相同数据包同步发送出去的场景,例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BM-SC将所接收的MBMS业务数据发送给SFN中的多个eNB,而SFN中的各eNB需要将相同的MBMS业务数据包同步发送出去的场景。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然后发送给第二设备。
步骤602,第二设备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时间戳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并将属于同一个发送周期的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复用后在该发送周期所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
在本步骤中,各第二设备使用相同的预定策略对同一发送周期的数据包进行复用。
通过图6所示的方法,可以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充分利用空中资源同步传输数据包。
在图6所示的方法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难免会丢失,因此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添加的同步帧头中,除了包括时间戳外,还包括“累计字节数”和“包序列号”,这样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累计字节数”和“包序列号”计算出所丢失的数据包,为这些丢失的数据包保留相应的空中资源,在其上不发送数据或发送填充比特。这部分内容与现有技术的实现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作为重点进行介绍。
在图6所示的方法中,其关键的内容是,第一设备为数据包添加何种时间戳,从而使得第二设备能够根据数据包的时间戳确定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以下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均以MBMS业务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即BM-SC将所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SFN中的多个eNB,而SFN中的各eNB需要将相同的MBMS业务数据包同步发送出去,从而达到合并增益的效果。
实施例一
操作维护系统为BM-SC设置参数,包括同步周期长度、同步周期的序号和同步周期开始的时间。同样,eNB也配置了发送周期长度、发送周期的序号和发送周期开始的时间。考虑到BM-SC到eNB的最大传输延迟和最大的处理延迟,相同序号的同步周期和发送周期分别在BM-SC和eNB上的开始时间不一样,在eNB上发送周期的开始时间要滞后一段时间。例如,序号为0的同步周期在BM-SC上的开始时间为10:00:00:000时刻,则在eNB上序号为0的发送周期的开始时间为10:00:00:650时刻,滞后650ms。这里滞后时间可以根据实际传输延迟,处理延迟而定,或者滞后时间可以根据实际的同步周期长度和延迟时间而定。在本实施例中,BM-SC上的同步周期以及eNB上的发送周期的长度和序号范围是预先设置好的,BM-SC和eNB使用相同的设置,当时间推移到最大序号的同步/发送周期时,同步/发送周期的序号要被重新设置成第一个同步/发送周期的序号值,如此轮循。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BM-SC上设置同步周期的长度为640ms,同步周期的序号范围为0~99,在eNB上设置发送周期的长度为640ms,发送周期的序号范围为0~99。则本实施例中的时间戳设置以及数据包发送如图7所示。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数据包发送示意图。如图7所示,同步周期0从绝对时间10:00:00:000开始,BM-SC在绝对时间10:00:00:000的时刻,收到了业务1的第1个数据包,称为业务1的数据包1。BM-SC为业务1的数据包1加上的时间戳为当前同步周期的序号“周期0”。在10ms后,BM-SC收到了业务2的第1个数据包,称为业务2的数据包1,因为还在同步周期0,因此BM-SC为业务2的数据包1加上的时间戳为“周期0”。即在本实施例中,BM-SC为在同一个同步周期内收到的所有数据包都加上相同的时间戳,这个时间戳为当前同步周期的序号。
参见图7,当eNB收到业务1的数据包1和业务2的数据包1时,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时间戳,则确定它们要在同一个序号为0的发送周期内发送。当然BM-SC的同步周期0内传送的数据包不止图7所示的2个,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而已。eNB将属于发送周期0的所有数据包进行复用。例如,先发送业务1的属于同步周期0的所有数据包,然后发送业务2的属于同步周期0的所有数据包;或者业务1的数据包和业务2的数据包间隔发送,例如,先发送业务1的一个数据包,然后发送业务2的一个数据报文,再发送业务1的一个数据包,如此循环。eNB将复用后的数据在发送周期0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
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同一个SFN下的各个eNB的复用策略是相同的。
为了减少时间戳的长度,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时间戳的设置方法进行改进,即BM-SC添加的时间戳是:该同步周期的序号模上指定值N(即同步周期的序号Mod N)。这里,N可以是1到最大的同步周期序号之间的任一整数。
例如,当N是2的时,时间戳只有0和1两种取值,只需要一个比特就可以指示时间戳。当某个业务开始的时候,假如第一个同步周期的序号是0,BM-SC设置第一个同步周期的数据的时间戳是0Mod 2=0,第二个同步周期的时间戳是1Mod 2=1,第三个同步周期的时间戳是2Mod 2=0,第四个同步周期的时间戳是3Mod 2=1,依次循环。
在eNB端,保存着N个发送周期的数据,如果N是2,当eNB收到第一个同步周期的数据包的时候,这个数据包的时间戳被设置成0,eNB把它放在第一个发送周期,当eNB收到时间戳是1的数据包时,eNB可以知道,第二个发送周期的数据开始了。eNB开始在空中接口发送第一个发送周期的数据包。当eNB又收到时间戳是0的数据包时,eNB可以知道,第二个发送周期的数据结束了。eNB可以开始在空中接口发送第二个发送周期的数据包,依次循环。
实施例二
操作维护系统为BM-SC设置参数,包括同步周期长度和传输延迟。本实施例中取同步周期长度为640ms,延迟时间为10ms。
BM-SC为所有在一个同步周期内收到的同一个业务的数据包加上相同的时间戳;或者BM-SC为所有在一个同步周期内收到的数据包加上相同的时间戳,不管这些数据包是否属于同一个业务。这个时间戳不同于同步周期序号,而是一个绝对时间。
如果BM-SC为所有在一个同步周期内收到的同一个业务的数据包加上相同的时间戳,则BM-SC为在一个同步周期内收到的某个业务的数据包所加上的时间戳如以下表达式所示:
时间戳=BM-SC在该同步周期内收到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绝对时间+(或-)固定值。
如果BM-SC为所有在一个同步周期内收到的数据包加上相同的时间戳,不管这些数据包是否属于同一个业务,则BM-SC为在一个同步周期内收到的数据包所加上的时间戳如以下表达式所示:
时间戳=BM-SC在该同步周期内收到第一个数据包的绝对时间+(或-)固定值;
或者,时间戳=该同步周期开始的绝对时间+(或-)固定值。
其中,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如果时间戳要设置成同步周期开始对应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则BM-SC上还需要配置同步周期开始的时间,即BM-SC需要知道每个同步周期开始的时间。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包发送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以BM-SC为所有在一个同步周期内收到的数据包加上相同的时间戳,不管这些数据包是否属于同一个业务,且时间戳等于,BM-SC在该同步周期内收到第一个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同步周期长度和延迟时间长度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BM-SC上同步周期x从绝对时间10:00:00:000开始,BM-SC在绝对时间10:00:00:000的时刻,收到了业务1的第1个数据包,称为业务1的数据包1。BM-SC为业务1的数据包1加上的时间戳为:10:00:00:000+650ms。在10ms后,BM-SC收到了业务2的第1个数据包,称为业务2的数据包1,因为还在同步周期x,因此BM-SC为业务2的数据包1加上的时间戳也为:10:00:00:000+650ms。
参见图8,当eNB收到业务1的数据包1和业务2的数据包1时,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时间戳,则确定它们要在同一发送周期内发送。eNB将时间戳的绝对时间对应到自己的发送周期,例如,时间戳时间从10:00:00:640开始到10:00:01:280,对应eNB的发送周期y。业务1的数据包1和业务2的数据包1的时间戳为10:00:00:000+650ms=10:00:00:650,正好在发送周期y的范围内,因此业务1的数据包1和业务2的数据包1在eNB的发送周期y发送。eNB将属于发送周期y的所有数据包进行复用,将复用后的数据在自身的发送周期y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
实施例三
操作维护系统为BM-SC设置参数,包括同步周期长度和传输延迟。本实施例中取同步周期长度为640ms,延迟时间为10ms。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个业务,BM-SC为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加上时间戳,而对于以后的数据包,BM-SC不再为其加时间戳,但需要加上“累计字节数”和“包序列号”。这里的第一个数据包是整个业务期间的第一个数据包,如果两个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在同一个同步周期内接收,则BM-SC为它们加上同样的时间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戳唯一指示接收到该第一个数据包的同步发送周期,例如,可以是周期序号,或者是能够推导出同步周期的绝对时间等。BM-SC的同步周期长度与eNB的发送周期的长度相同,如果时间戳是序号,则同步周期的序号和发送周期的取相同的序号范围。
除此之外,BM-SC还需要在每个业务的一个同步周期的数据发送结束时,发送一个没有业务数据的控制帧给eNB,该控制帧包含该同步周期内所发送的该业务的数据包的个数以及总字节数。如果在一个同步周期内,某个业务没有数据发送,则该业务的对应于本同步周期的控制帧中,数据包个数以及总字节数都设置为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eNB接收不到控制帧,BM-SC将每个控制帧都发送多次,如发送3次或4次。
在eNB端,对于每一个业务,根据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戳以及每个同步周期的控制帧确定该业务的各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然后,将属于同一个发送周期的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复用后在该发送周期所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
实施例四
操作维护系统为BM-SC设置参数,包括同步周期长度和传输延迟。本实施例中取同步周期长度为640ms,延迟时间为10ms。
在本实施例中,BM-SC为所接收的每个数据包加上时间戳,该时间戳为BM-SC接收到该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即时间戳与BM-SC接收到该数据包的绝对时间成线性关系。
其中,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当所述固定值为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时,这种加时间戳的方法与现有的加时间戳的方案相同。
在eNB端,可以根据时间戳的实际取值将所接收的数据包映射到不同的发送周期。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数据包发送示意图。这里以所述固定值取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为例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BM-SC上同步周期x从绝对时间10:00:00:000开始,BM-SC在绝对时间10:00:00:000的时刻,收到了业务1的第1个数据包,称为业务1的数据包1。BM-SC为业务1的数据包1加上的时间戳为:10:00:00:000+650ms。在10ms后,BM-SC收到了业务2的第1个数据包,称为业务2的数据包1,BM-SC为业务2的数据包1加上的时间戳为:10:00:00:010+650ms。
参见图9,eNB接收到业务1的数据包1以及业务2的数据包1时,根据其中的时间戳对应到相应的发送周期。在本实施例中,eNB的发送周期是MSAP时间段,它的长度和范围可以设置得与BM-SC的同步周期长度和范围一样,也可以设置的不一样。例如,在本实施例中,eNB的发送周期长度为640ms,其发送周期x从10:00:00:010开始到10:00:00:650,其下一个发送周期y 从10:00:00:650开始到10:00:01:290。则业务1的数据包1的时间戳10:00:00:000+650ms=10:00:00:650和业务2的数据包1的时间戳10:00:00:010+650ms=10:00:00:660都在发送周期y的范围内。因此业务1的数据包1和业务2的数据包1在eNB的发送周期y发送。eNB将属于发送周期y的所有数据包进行复用,将复用后的数据在自身的发送周期y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
在上述的四个实施例中,均以MBMS业务场景中的MBMS业务数据的同步传输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MBMS业务场景中MCE与eNB之间的控制信令的同步传输。在该场景中,只需要将上述实施例中的MB-SC替换为MCE即可。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MCE与eNB之间同步传输控制信令的场景中,控制信令在eNB上的发送周期在业界一般称作:改变周期(ModificationPeriod)。在这个改变周期内,为了传输的可靠性,传输的控制信令可以重复的发送。比如,控制信令1在其相应改变周期内传输M次,M为任意自然数。MCE在发送控制信令1的时,可以在控制信令1中加一个同步信息,该同步信息指示了此控制信令1在哪个改变周期内发送。
为不失一般性,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将第二设备(如前述实施例中的eNB)上的同步发送周期均称为“发送周期”。
基于上述实施例,接下来给出本发明中的一种数据同步系统的组成结构。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同步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图10中示意出了三个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将所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多个第二设备,而各第二设备需要将所收到的相同数据包同步发送出去。
在图10中,第一设备,用于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然后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用于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时间戳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并将属于同一个发送周期的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复用后在该发送周期所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
图10中的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设备,用于为同一个同步周期内所接收的所有数据包均加上相同的唯一指示该同步周期的时间戳。该相同的时间戳为:该同步周期的序号;或者,该同步周期的序号模上指定值;该指定值为1到最大同步周期序号之间的任一整数;或者,第一设备在该同步周期内收到第一个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或者,该同步周期开始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或者,第一设备,用于为同一个同步周期内所接收的同一个业务的数据包均加上相同的唯一指示该同步周期的时间戳;对于每一个业务,该时间戳为:第一设备在该同步周期内收到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或者,对于每个业务,所述第一设备用于为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加上唯一指示接收到该第一个数据包的同步周期的时间戳,之后,不再为该业务的数据包加时间戳;其中,如果在同一周期内接收到不同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则第一设备为不同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加上相同的时间戳。对于每个业务,在每个同步周期的数据发送结束时,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一个控制帧,该控制帧包含该同步周期内所发送的该业务的数据包的个数以及总字节数。对于每个业务的数据包,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根据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戳以及每个周期的控制帧确定该业务的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
或者,所述第一设备,用于为所接收的每个数据包加上时间戳,该时间戳为第一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在图10中,所述第一设备为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提供中心BM-SC;所述第二设备为演进的基站eNB。当然此时,BM-SC与eNB之间还有S-GW转发数据。
或者,在图10中,所述第一设备为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控制实体MCE;所述第二设备为演进的基站eNB。
综上所述,本发明这种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然后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时间戳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并将属于同一个发送周期的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复用后在该发送周期所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的技术方案,能够充分利用空中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将所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多个第二设备,而各第二设备需要将所收到的相同数据包同步发送出去的场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然后发送给第二设备;
第二设备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时间戳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并将属于同一个发送周期的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复用后在该发送周期所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包括:第一设备为同一个同步周期内所接收的所有数据包均加上相同的唯一指示该同步周期的时间戳;该相同的时间戳为:
该同步周期的序号;或者,
该同步周期的序号模上指定值;该指定值为1到最大同步周期序号之间的任一整数;或者,
第一设备在该同步周期内收到第一个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或者,
该同步周期开始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
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包括:第一设备为同一个同步周期内所接收的同一个业务的数据包均加上相同的唯一指示该同步周期的时间戳;
对于每一个业务,该时间戳为:第一设备在该同步周期内收到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
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包括:对于每个业务,第一设备为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加上唯一指示接收到该第一个数据包的同步周期的时间戳,之后,不再为该业务的数据包加时间戳;其中,如果在同一周期内接收到不同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加上相同的时间戳;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对于每个业务,在每个同步周期的数据发送结束时,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一个控制帧,该控制帧包含该同步周期内所发送的该业务的数据包的个数以及总字节数;
对于每个业务的数据包,第二设备根据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戳以及每个周期的控制帧确定该业务的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包括:第一设备为所接收的每个数据包加上时间戳,该时间戳为第一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
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为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提供中心BM-SC;所述第二设备为演进的基站eNB;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控制实体MCE;所述第二设备为演进的基站eNB。
7.一种数据同步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将所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多个第二设备,而各第二设备需要将所收到的相同数据包同步发送出去,其特征在于,
第一设备,用于为所接收的数据包加上时间戳,然后发送给第二设备;
第二设备,用于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时间戳确定该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并将属于同一个发送周期的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复用后在该发送周期所对应的空中资源上传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为同一个同步周期内所接收的所有数据包均加上相同的唯一指示该同步周期的时间戳;该相同的时间戳为:
该同步周期的序号;或者,
该同步周期的序号模上指定值;该指定值为1到最大同步周期序号之间的任一整数;或者,
第一设备在该同步周期内收到第一个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或者,
该同步周期开始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
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为同一个同步周期内所接收的同一个业务的数据包均加上相同的唯一指示该同步周期的时间戳;
对于每一个业务,该时间戳为:第一设备在该同步周期内收到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
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于每个业务,所述第一设备用于为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加上唯一指示接收到该第一个数据包的同步周期的时间戳,之后,不再为该业务的数据包加时间戳;其中,如果在同一周期内接收到不同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则第一设备为不同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加上相同的时间戳;
对于每个业务,在每个同步周期的数据发送结束时,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一个控制帧,该控制帧包含该同步周期内所发送的该业务的数据包的个数以及总字节数;
对于每个业务的数据包,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根据该业务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戳以及每个周期的控制帧确定该业务的数据包所属的发送周期。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为所接收的每个数据包加上时间戳,该时间戳为第一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包的绝对时间加上或减去固定值;
所述固定值为:0;或者,同步周期长度;或者,延迟时间长度;或者,同步周期长度加上延迟时间长度。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为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提供中心BM-SC;所述第二设备为演进的基站eNB;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控制实体MCE;所述第二设备为演进的基站eNB。
CN200910168288.2A 2009-06-23 2009-08-20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1931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8288.2A CN101931884B (zh) 2009-06-23 2009-08-20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N201610274723.XA CN105898857B (zh) 2009-06-23 2009-08-20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US13/391,503 US20120147807A1 (en) 2009-06-23 2010-08-20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PCT/KR2010/005519 WO2011021879A2 (en) 2009-08-20 2010-08-20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0448 2009-06-23
CN200910150448.0 2009-06-23
CN2009101504480 2009-06-23
CN200910168288.2A CN101931884B (zh) 2009-06-23 2009-08-20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4723.XA Division CN105898857B (zh) 2009-06-23 2009-08-20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1884A true CN101931884A (zh) 2010-12-29
CN101931884B CN101931884B (zh) 2016-05-18

Family

ID=433707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8288.2A Active CN101931884B (zh) 2009-06-23 2009-08-20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N201610274723.XA Active CN105898857B (zh) 2009-06-23 2009-08-20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4723.XA Active CN105898857B (zh) 2009-06-23 2009-08-20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560612B2 (zh)
CN (2) CN101931884B (zh)
WO (1) WO2010151003A2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639A (zh) * 2015-12-25 2016-06-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9218794A (zh) * 2017-06-30 2019-01-15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远程作业指导方法及系统
WO2019109983A1 (zh) * 2017-12-08 2019-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45241A (zh) * 2018-05-28 2019-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1057678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102875A (zh) * 2022-07-15 2022-09-23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208836A (zh) * 2022-06-17 2022-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95995B1 (ko) * 2012-03-28 2018-09-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브로드캐스트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위한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EP3050332B1 (en) * 2013-09-27 2019-02-06 Koninklijke KPN N.V. Public safety system
EP3331292B1 (en) * 2015-08-27 2021-12-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synchronous signal period
CN116209052B (zh) * 2017-05-04 202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同步信号的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448896B (zh) * 2019-08-30 2024-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0316B1 (en) * 1998-10-30 2004-07-06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ynchronization of multiple 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 devices
FI115494B (fi) * 1999-09-08 2005-05-13 Nokia Corp Tukiaseman taajuussynkronointi
CN101159481A (zh) * 2002-02-05 2008-04-09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将基站同步化的方法及装置
US7813311B2 (en) * 2002-02-05 2010-10-1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base stations
KR100441589B1 (ko) * 2002-04-01 2004-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Rtp패킷 생성/복원 장치 및 방법
KR101015768B1 (ko) * 2003-09-13 2011-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방송 컨텐츠 프레임의 동기화 방법
US7660366B2 (en) 2004-08-30 2010-02-09 Harmonic Inc. Message synchronization over a stochastic network
US8489583B2 (en) * 2004-10-01 2013-07-16 Ricoh Company, Ltd. Techniques for retrieving documents using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CN1330162C (zh) * 2004-12-02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段级联的方法
KR101197280B1 (ko) 2005-07-15 2012-11-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타임 스탬프를 이용한 타임 동기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58130B1 (ko) * 2006-08-09 2013-04-25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데이터 통신방법 및 이동체 통신 시스템
US8843118B2 (en) * 2006-08-21 2014-09-2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ulti-cell coordination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32222B (zh) * 2006-08-22 2011-02-16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网关设备、通信网络和同步方法
JP5016279B2 (ja) * 2006-09-06 2012-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KR101298640B1 (ko) * 2006-09-22 2013-09-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송 스트림 패킷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1919235B1 (en) * 2006-10-31 2020-04-15 Alcatel Lucent A base stati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method for synchronising the delivery of broadcast data in a single frequency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73447B2 (en) * 2006-11-01 2014-10-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content synchronization when broadcasting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242552A (zh) 2007-02-05 2008-08-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01043265B (zh) * 2007-04-27 201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数据同步发送的方法
GB0711833D0 (en) * 2007-06-18 2007-07-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lurality of services
CN101394293B (zh) * 2007-09-19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广播数据全网同步协议的系统
US8250441B2 (en) * 2007-12-11 2012-08-21 Wi-Lan Inc. Outer coding framework for application packet error rate minimization
US7899193B2 (en) * 2008-06-05 2011-03-0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Time aligned group audio reproduction in narrowband and broadband networks
US20100195558A1 (en) * 2009-02-04 2010-08-05 Nokia Corporation Scheduling of dynamically multiplexed ser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639A (zh) * 2015-12-25 2016-06-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5634639B (zh) * 2015-12-25 2018-05-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9218794A (zh) * 2017-06-30 2019-01-15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远程作业指导方法及系统
WO2019109983A1 (zh) * 2017-12-08 2019-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184804B2 (en) 2017-12-08 2021-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545241A (zh) * 2018-05-28 2019-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545241B (zh) * 2018-05-28 2022-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1722407B2 (en) 2018-05-28 2023-08-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57678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08836A (zh) * 2022-06-17 2022-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02875A (zh) * 2022-07-15 2022-09-23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102875B (zh) * 2022-07-15 2024-04-09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51003A3 (en) 2011-03-10
US20120147807A1 (en) 2012-06-14
CN101931884B (zh) 2016-05-18
CN105898857A (zh) 2016-08-24
CN105898857B (zh) 2021-05-07
US20120099511A1 (en) 2012-04-26
US9560612B2 (en) 2017-01-31
WO2010151003A2 (en) 201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1884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1998274B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调度和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EP1919235B1 (en) A base stati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method for synchronising the delivery of broadcast data in a single frequency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163269B (zh)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多播/广播信号的系统及方法
EP2082506B1 (en) Method for content synchronization when broadcasting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282230B (zh) 广播数据全网同步的实现方法
CN104581923B (zh) 通过无线链路传输精确时间信息的方法
CN101981874B (zh) 在网关和基站之间进行同步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CN101772966A (zh) 用于提供多个服务的方法
CN101247315B (zh) 用于单频网传输的内容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1395824A (zh) 蜂窝网络中的准同步传输
JP5778424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サービスデータ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機器
KR101386155B1 (ko) 멀티미디어 브로드캐스트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의 스케줄링 처리방법 및 하위 레이어 네트워크 요소
KR20100113618A (ko) 시그널링 메시지를 동기화하는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1931881A (zh) 业务内容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35794A (zh)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同步序列发送和接收方法及系统
RU2479949C2 (ru) Способ расписания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RU2480921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с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ей
CN101425914B (zh) 一种多媒体组播多播业务同步调整的方法及增强型基站
CN104080173B (zh) 一种lte系统中基站mac层对mbms业务的处理系统
CN101350664A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同步方法
CN102301672B (zh) 演进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分组传输方法、网关和基站
CN101242552A (zh) 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02036176A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同步恢复的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02769924A (zh) 系统调度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基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