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896B - 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896B
CN112448896B CN201910814393.2A CN201910814393A CN112448896B CN 112448896 B CN112448896 B CN 112448896B CN 201910814393 A CN201910814393 A CN 201910814393A CN 112448896 B CN112448896 B CN 1124488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message
time
determining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43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8896A (zh
Inventor
刘杨
刘艳军
窦宗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43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96B/zh
Priority to EP20858250.2A priority patent/EP401694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10390 priority patent/WO20210369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8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96A/zh
Priority to US17/680,535 priority patent/US1167767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8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04L47/28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in response to processing delays, e.g. caused by jitter or round trip time [RT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1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tagging of packets, e.g. using discard eligibility [DE] b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提供一种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该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报文;确定第一周期,所述第一周期为所述第一报文的发送周期;根据所述第一周期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在所述第一报文中封装所述时间戳信息得到第二报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本申请下游节点可以准确获取到报文的发送周期,从而避免非首报文周期调度失败的问题。

Description

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确定性网络(Deterministic IP,DIP)技术的目标就是在现有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转发机制的基础上提供确定性的时延和抖动保证,其技术核心为周期调度机制。确定性网络中的数据链路上任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维持着一个稳定的周期映射关系,该周期映射关系表明了报文从上游节点发出的周期编号和从下游节点再次发出的周期编号之间的映射关系。下游节点在入端口接收报文,根据周期映射关系查询和报文携带的周期标签对应的固定周期,将该报文在本节点出端口的固定周期发送出去,并且该报文只占用本节点在固定周期的预留资源,这样就可以确保每个报文都有确定的调度周期。
相关技术中,下游节点可以通过学习获取周期映射关系,即下游节点先确定上游节点的出端口在编号为T的周期发出的首报文(首报文携带周期标签,该周期标签包括周期编号T),并确定该首报文到达本节点的入端口的时间,下游节点根据编号为T的周期和节点抖动等参数,推算出上游节点的出端口在编号为T的周期发出的尾报文(尾报文也携带周期标签,该周期标签包括周期编号T)可能到达本节点的入端口的最晚时间,基于前述信息下游节点可以获取上游节点的出端口和本节点的出端口之间的周期映射关系:A(例如周期编号T)→B(例如(首报文到达本节点的入端口的时间+周期编号T+抖动范围)之后的第一个周期的编号)。
但是,当上游节点的出端口在某个周期内的多个报文是分别去往下游节点的多个出端口时,该多个报文中只有一个是首报文,根据上述方法,下游节点中只有接收首报文的出端口才能获取如上A→B的周期映射关系,而接收非首报文的出端口获取的周期映射关系有误,从而导致该出端口在基于周期对报文进行调度时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以便于下游节点确定报文的发送周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报文;确定第一周期,所述第一周期为所述第一报文的发送周期;根据所述第一周期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在所述第一报文中封装所述时间戳信息得到第二报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本实施例,上游节点在发送给下游节点的报文中携带时间戳信息,该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报文在上游节点上的发送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与发送周期的起始时间的时间差,以通知下游节点报文的实际发送时间,实现报文中首报文和非首报文之间的解耦,便于下游节点确定报文的发送周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周期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包括:获取在所述第一周期内且排在所述第一报文之前发送的所有报文的总发送时长;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总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所述时间戳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时间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性网络中的周期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包括:
接收上游节点在第一周期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根据所述校正到达时间确定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为所述第二报文的发送周期。
本实施例,下游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时间戳信息,计算得到该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该校正到达时间相当于是报文在上游节点的发送周期的起始时间发送的报文到达本节点的时间,基于该时间网络节点可以准确获取到报文的发送周期,从而避免非首报文周期调度失败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时间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包括:计算所述第一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和所述时间差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校正到达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报文还包括第一周期标签,所述第一周期标签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周期;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第三报文中携带的第二周期标签进行比较,所述第三报文由所述上游节点发送且先于所述第二报文接收到;若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所述第二周期标签不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上游节点在所述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首报文;若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所述第二周期标签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上游节点在所述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非首报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或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第一或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可选的,该网络装置可以是网络节点,也可以是芯片。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或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或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DIP中的数据转发路径上任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周期映射关系的一个示意图图;
图2示出了DIP中的数据转发路径上报文转发的一个示意图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DIP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DIP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DIP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DIP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的一个应用示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网络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节点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如图1所示,DIP中的数据转发路径上任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维持着一个稳定的周期映射关系,该周期映射关系表明了报文从上游节点发出的周期序号和从下游节点再次发出的周期序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每个节点对自己的时间轴进行周期性地循环编号,编号范围例如可以是0-3。上游节点在编号为x(例如x=1)的周期上开始发送报文,经过数据转发路径传输之后,该报文的首比特到达下游节点的时间是下游节点的编号为y(例如y=3)的周期,该报文的尾比特最晚到达下游节点的时间是下游节点的编号为y+2(例如编号为1)的周期,因此下游节点将该报文再次发出的时间是收到全部报文后的下一个周期,其编号为y+3(例如编号为2)的周期。这样就在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之间建立起x→y+3的周期映射关系,基于该周期映射关系,上游节点在报文中只需要携带其发送周期的编号,下游节点解析报文中携带的周期编号并根据该周期编号和周期映射关系确定报文在本地的发送周期的编号,这样DIP就可以实现周期调度。
如图2所示,上游节点的出端口在某个周期内的多个报文是分别去往下游节点的多个出端口,例如,在编号为1的周期内,上游节点的出端口(I-port)先后发送两个报文1和2,该两个报文1和2通过下游节点的入端口进入下游节点,其中,报文1由下游节点的第一出端口(E-port1)发送,报文2由下游节点的第二出端口(E-port2)发送。但由于上游节点在一个周期内发送的多个报文中只有一个是首报文(即报文1),下游节点中只有接收首报文的出端口(E-port1)才能根据报文1的实际接收时间所在的周期准确获取到如上x→y+3的周期映射关系,而接收非首报文(即报文2)的出端口(E-port2),如果根据报文2的实际接收时间所在的周期来确定发送周期的话,很有可能得到的结果是错误的。因为上游节点在同一周期内发送给同一个下游节点的多个报文,该下游节点必须在同一周期内将该多个报文发送出去。例如,E-port1在编号为3的周期接收到报文1,可以确定报文1的发送周期的编号为2;而E-port2在编号为0的周期接收到报文2,确定出来的报文2的发送周期的编号为3,但E-port2确定的发送周期(编号为3)是错误的,这会导致该出端口(E-port2)在基于周期对报文进行调度时失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DIP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以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DIP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例图,如图3所示,该应用场景中包括报文的发送端1和接收端2和3,在发送端1和接收端2、3之间包括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例如网络节点4和5,该网络节点4和5用于转发报文。发送端1发送两个报文,网络节点4的入端口接收该两个报文,在同一个周期内由出端口发送至网络节点5的入端口。两个报文一个将由网络节点5的出端口51发送去往接收端2,另一个将由网络节点5的出端口52发送去往接收端3。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下游节点(例如上述网络节点5)的多个出端口(例如出端口51和52)可以是同一个单板上的不同端口,也可以是不同单板上的端口,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4为本申请DIP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图3所示应用场景中作为上游节点的网络节点4执行。该DIP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包括:
401、接收第一报文。
网络节点可以从其他网络节点或者报文的发送端接收该第一报文。
402、确定第一周期,第一周期为第一报文的发送周期。
在DIP中,网络节点均是基于第一报文在上游节点上的发送周期来确定该第一报文在本节点上的发送周期,通常第一报文中携带了一个周期标签,该周期标签用于指示第一报文在上游节点上的发送周期,例如发送周期的编号,网络节点可以根据该周期标签确定第一报文的发送周期。
403、根据第一周期确定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
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第一时间为第一报文在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第二时间为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示例性的,网络节点可以将时间戳信息封装在报文的SRv6帧头的Tag域中。网络节点在同一周期内可能会发送多个报文,而这个多个报文可能是去往下游节点的不同出端口的。因此作为发送报文的上游节点,网络节点可以在第一报文到达出端口时计算该第一报文的起始发送时间相对于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的时间差。例如,网络节点获取在第一周期内且排在第一报文之前发送的所有报文的总发送时长,根据第二时间和总发送时长确定第一时间,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时间戳信息。时间戳信息可以是指上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时间差。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节点在第一周期内发送的第一报文可以是该周期内发送的首报文,也可以是非首报文,而首报文可能是在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就发送的报文,此时网络节点可以将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设置为0,首报文也可能是在第一周期开始一段时间之后发送的报文,此时网络节点可以将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设置为非0的值。因此网络节点对于首报文和非首报文均可以封装时间戳信息。
404、在第一报文中封装时间戳信息得到第二报文。
网络节点在第一报文中封装时间戳信息得到第二报文。
405、发送第二报文。
网络节点把第二报文发送给下游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网络节点可以根据报文的发送进度,在第一报文即将发送时实时获取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将时间戳信息封装在第一报文中得到第二报文。例如,网络节点在第一周期开始时,发送报文1,报文1的发送时长为a个时间单位,由于报文1的起始发送时间和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是同步的,因此网络节点在报文1中封装的时间戳信息为0;发送完报文1后,网络节点开始发送报文2,报文2的发送时长为b个时间单位,由于在报文2发送之前,第一周期已经过去了a个时间单位,因此网络节点在报文2中封装的时间戳信息为a;发送完报文2后,网络节点开始发送报文3,报文3的发送时长为c个时间单位,由于在报文3发送之前,第一周期已经过去了a+b个时间单位,因此网络节点在报文3中封装的时间戳信息为a+b。后续报文以此类推,直到第一周期结束。时间单位可以是用于衡量时间任意粒度的单位,例如,一个时间单位为1ms,或者一个时隙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上游节点在发送给下游节点的报文中携带时间戳信息,该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报文在上游节点上的发送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与发送周期的起始时间的时间差,以通知下游节点报文的实际发送时间,实现报文中首报文和非首报文之间的解耦,便于下游节点确定报文的发送周期。
图5为本申请DIP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图3所示应用场景中作为下游节点的网络节点5执行。该DIP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包括:
501、接收上游节点在第一周期发送的第二报文,第二报文包括时间戳信息。
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第一时间为第二报文在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第二时间为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网络节点接收来自上游节点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携带了时间戳信息,时间戳信息的获取方式和作用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502、根据时间戳信息确定第二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
网络节点接收到第二报文后可以记录第二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上述时间戳信息可以是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时间差,因此网络节点通过计算第一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例如,t2=t1-Δt,其中,t1是第一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Δt是第二报文在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相对于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的时间差,t2是第二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可见t2所指向的正是第二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减去其在上游节点上相对于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的偏移量的差值,即间接得到相当于在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就开始发送的报文(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首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
503、根据校正到达时间确定第二周期,第二周期为第二报文的发送周期。
基于第二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例如t2,网络节点根据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之间的周期映射关系得到第二报文在本节点的发送周期。另外,网络节点也可以在t2的基础上加上处理时延和抖动时间后得到第二报文的发送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确定第二报文的发送周期的方法同样可以适用于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02中的第一报文的发送周期的确定。
本实施例,下游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时间戳信息,计算得到该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该校正到达时间相当于是报文在上游节点的发送周期的起始时间发送的报文到达本节点的时间,基于该时间网络节点可以准确获取到报文的发送周期,从而避免非首报文周期调度失败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报文还包括第一周期标签,第一周期标签用于指示第一周期。本申请中网络节点将第一周期标签和第三报文中携带的第二周期标签进行比较,第三报文由上游节点发送且先于第二报文接收到;若第一周期标签和第二周期标签不同,则确定第二报文为上游节点在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首报文;若第一周期标签和第二周期标签相同,则确定第二报文为上游节点在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非首报文。
上述方法即网络节点如何确定哪个报文是在上游节点的某一发送周期内发送的首报文,通过将报文中携带的周期标签和在该报文之前收到的前一报文中携带的周期标签进行比较,如果二者相同,说明这两个报文都是在同一周期内发送的,因此后一报文不是首报文,如果二者不同,说明这两个报文不是在同一周期内发送的,因此后一报文是首报文。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4和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对时间轴进行划分,每个时间段即为一个周期,这些周期的编号按照T0-T2循环。上游节点在编号为T0的周期内发送两个报文,先发送的报文有125个字节(Bytes,B),去往下游节点的出端口TP0,后发送的报文有200个字节,去往下游节点的出端口TP1;上游节点在编号为T1的周期内发送两个报文,先发送的报文有100个字节,去往下游节点的出端口TP0,后发送的报文有250个字节,去往下游节点的出端口TP1。假设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通过GE链路互联,而GE链路的传输速率为1Gbps。
上游节点在编号为T0的周期内发送125B的报文时,由于该报文时在周期的起始时间开始发送的,因此上游节点在该报文中携带的时间戳信息为0。上游节点发送125B的报文需要125B×8/1Gbps=1000ns,因此上游节点在发送200B的报文时,其时间戳信息设置为1000(时间单位为ns)。
上游节点在编号为T1的周期内发送100B的报文时,由于该报文时在周期的起始时间开始发送的,因此上游节点在该报文中携带的时间戳信息为0。上游节点发送250B的报文需要100B×8/1Gbps=800ns,因此上游节点在发送250B的报文时,其时间戳信息设置为800(时间单位为ns)。
下游节点收到上述125B的报文,根据该报文中的时间戳信息(Δt=0)得到该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即为实际到达时间,t2=t1-Δt=t1。根据该校正到达时间t2计算125B的报文在本节点的发送周期标签为t3=t2+T+t抖动所在周期之后的第一个周期的编号,其中,T表示一个完整周期,因为要确定125B的报文的尾比特位的到达位置(时间)才会加上T,t抖动为抖动时间。下游节点收到上述200B的报文,根据该报文中的时间戳信息(Δt=1000)得到该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t2=t1-Δt=t1-1000。根据该校正到达时间t2计算200B的报文在本节点的发送周期标签为t3=t2+T+t抖动所在周期之后的第一个周期的编号,其中,T表示一个完整周期,因为要确定200B的报文的尾比特位的到达位置(时间)才会加上T,t抖动为抖动时间。可见,计算得到的200B的报文的t2和125B的报文的t2是相等的。
下游节点收到上述100B的报文,根据该报文中的时间戳信息(Δt=0)得到该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即为实际到达时间,t2=t1-Δt=t1。根据该校正到达时间t2计算100B的报文在本节点的发送周期标签为t3=t2+T+t抖动所在周期之后的第一个周期的编号,其中,T表示一个完整周期,因为要确定100B的报文的尾比特位的到达位置(时间)才会加上T,t抖动为抖动时间。下游节点收到上述250B的报文,根据该报文中的时间戳信息(Δt=800)得到该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t2=t1-Δt=t1-800。根据该校正到达时间t2计算250B的报文在本节点的发送周期标签为t3=t2+T+t抖动所在周期之后的第一个周期的编号,其中,T表示一个完整周期,因为要确定250B的报文的尾比特位的到达位置(时间)才会加上T,t抖动为抖动时间。可见,计算得到的250B的报文的t2和100B的报文的t2是相等的。
图7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应用于图3中的网络节点4(上游节点)或网络节点5(下游节点)。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701、确定模块702和发送模块703。
当装置应用于上游节点时,所述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报文;所述确定模块702,用于确定第一周期,所述第一周期为所述第一报文的发送周期;根据所述第一周期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在所述第一报文中封装所述时间戳信息得到第二报文;所述发送模块703,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702,具体用于获取在所述第一周期内且排在所述第一报文之前发送的所有报文的总发送时长;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总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所述时间戳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时间差。
当装置应用于下游节点时,所述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上游节点在第一周期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所述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根据所述校正到达时间确定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为所述第二报文的发送周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时间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702,具体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和所述时间差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校正到达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报文还包括第一周期标签,所述第一周期标签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周期;所述确定模块702,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第三报文中携带的第二周期标签进行比较,所述第三报文由所述上游节点发送且先于所述第二报文接收到;若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所述第二周期标签不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上游节点在所述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首报文;若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所述第二周期标签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上游节点在所述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非首报文。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节点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8所示,网络节点800包括天线801、射频装置802、基带装置803。天线801与射频装置802连接。射频装置802通过天线801接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基带装置803进行处理。基带装置803生成需要发送的信号,并将生成的信号发送给射频装置802。射频装置802通过天线801将该信号发射出去。
基带装置8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8031。处理单元8031具体可以为处理器。
此外,基带装置8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单元8032以及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8033。存储单元803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通信接口8033用于与射频装置802交互信息。存储单元8032具体可以为存储器,通信接口8033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或者收发电路。
可选地,存储单元8032可以是和处理单元8031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单元,即片内存储单元,也可以是与处理单元8031处于不同芯片上的存储单元,即片外存储单元。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图8中,基带装置803可以执行装置实施例(例如,图7)中由确定模块702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射频装置802可以执行装置实施例(例如,图7)中由接收模块701和发送模块703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编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编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各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游节点,包括:
接收第一报文;
确定第一周期,所述第一周期为所述第一报文的发送周期;
根据所述第一周期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
在所述第一报文中封装所述时间戳信息得到第二报文,所述时间戳信息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报文到达下游节点的校正到达时间,所述校正达到时间用于确定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为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下游节点的发送周期,所述校正达到时间是根据所述第二报文的实际达到时间和所述时间差之间的差值确定的;
在所述第一周期内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起始发送时间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周期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包括:
获取在所述第一周期内且排在所述第一报文之前发送的所有报文的总发送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总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所述时间戳信息。
3.一种确定性网络中的周期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下游节点,包括:
接收上游节点在第一周期内发送第一报文的起始发送时间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和所述时间差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
根据所述校正到达时间确定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为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下游节点的发送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和所述时间差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和所述时间差之间的差值;
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校正到达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文还包括第一周期标签,所述第一周期标签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周期;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第三报文中携带的第二周期标签进行比较,所述第三报文由所述上游节点发送且先于所述第二报文接收到;
若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所述第二周期标签不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上游节点在所述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首报文;
若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所述第二周期标签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上游节点在所述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非首报文。
6.一种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游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报文;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周期,所述第一周期为所述第一报文的发送周期;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周期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在所述第一报文中封装所述时间戳信息得到第二报文,所述时间戳信息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报文到达下游节点的校正到达时间,所述校正达到时间用于确定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为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下游节点的发送周期,所述校正达到时间是根据所述第二报文的实际达到时间和所述时间差之间的差值确定的;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周期内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起始发送时间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在所述第一周期内且排在所述第一报文之前发送的所有报文的总发送时长;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总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所述时间戳信息。
8.一种确定性网络中的周期映射关系的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下游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游节点在第一周期内发送第一报文的起始发送时间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相对于第二时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周期内的起始发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一周期的起始时间;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和所述时间差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二报文的校正到达时间;根据所述校正到达时间确定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为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下游节点的发送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和所述时间差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校正到达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文还包括第一周期标签,所述第一周期标签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周期;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第三报文中携带的第二周期标签进行比较,所述第三报文由所述上游节点发送且先于所述第二报文接收到;若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所述第二周期标签不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上游节点在所述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首报文;若所述第一周期标签和所述第二周期标签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上游节点在所述第一周期内发送的非首报文。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14393.2A 2019-08-30 2019-08-30 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4488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4393.2A CN112448896B (zh) 2019-08-30 2019-08-30 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EP20858250.2A EP4016942A4 (en) 2019-08-30 2020-08-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SENDING PERIOD ACCORDING TO A DETERMINISTIC IP PROTOCOL
PCT/CN2020/110390 WO2021036915A1 (zh) 2019-08-30 2020-08-21 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7/680,535 US11677670B2 (en) 2019-08-30 2022-02-25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nding period in deterministic network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4393.2A CN112448896B (zh) 2019-08-30 2019-08-30 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896A CN112448896A (zh) 2021-03-05
CN112448896B true CN112448896B (zh) 2024-04-30

Family

ID=74684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4393.2A Active CN112448896B (zh) 2019-08-30 2019-08-30 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7670B2 (zh)
EP (1) EP4016942A4 (zh)
CN (1) CN112448896B (zh)
WO (1) WO20210369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4007A (zh) * 2021-04-27 2022-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348216A (zh) * 2021-05-14 2022-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5378532A (zh) * 2021-05-17 2022-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7834511A (zh) * 2022-09-27 2024-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相位差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7955876A (zh) * 2022-10-20 202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节点时延的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2348A1 (zh) * 2012-08-31 2014-03-06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触发机制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092697A (zh) * 2014-07-18 2014-10-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的防重放方法及装置
WO2018094616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测虚拟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虚拟网络系统
CN108781162A (zh) * 2015-12-31 2018-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节点、报文传输方法和网络
WO2019157978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报文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6090A1 (en) * 2003-07-01 2005-01-20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nchronization of data streams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US7809027B2 (en) * 2006-09-25 2010-10-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clock synchronization floating window and window delineation
JP5298592B2 (ja) * 2008-03-26 2013-09-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タイムスタンプ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タイムスタンプパケット送信機、タイムスタンプパケット受信機
CN101686431B (zh) * 2008-09-22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741499B (zh) * 2008-11-11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调度方法
CN101741701B (zh) * 2008-11-12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5898857B (zh) * 2009-06-23 2021-05-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1998274B (zh) * 2009-08-18 2014-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调度和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US8644352B1 (en) * 2010-03-12 2014-02-04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urate time sampling in presence of output delay
US8937974B1 (en) * 2012-05-02 2015-01-2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margin of latency within a device
US20140334553A1 (en) * 2013-05-07 2014-11-13 Magnum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including a statistical multiplexer with bitrate smoothing
WO2015030339A1 (ko) * 2013-08-29 2015-03-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송 실패 프레임에 대한 정보를 리포팅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041688A1 (en) * 2013-11-12 2017-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imestamping in a system synchronizing controller and sensors
CN105281969B (zh) * 2014-07-04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统计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490734B (zh) * 2014-09-25 2019-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长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US9641351B2 (en) * 2014-12-18 2017-05-02 Cisco Technology, Inc. Jitter removal in deterministic networks
JP6124985B1 (ja) * 2015-12-24 2017-05-10 株式会社コロプラ 映像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テンツ管理サーバ
CN109218993B (zh) * 2017-06-30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设备
US11290955B2 (en) * 2018-09-28 2022-03-29 Apple Inc. Low latency wireless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2348A1 (zh) * 2012-08-31 2014-03-06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触发机制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092697A (zh) * 2014-07-18 2014-10-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的防重放方法及装置
CN108781162A (zh) * 2015-12-31 2018-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节点、报文传输方法和网络
WO2018094616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测虚拟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虚拟网络系统
WO2019157978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报文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36915A1 (zh) 2021-03-04
CN112448896A (zh) 2021-03-05
US20220182330A1 (en) 2022-06-09
EP4016942A1 (en) 2022-06-22
EP4016942A4 (en) 2022-09-14
US11677670B2 (en)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8896B (zh) 确定性网络中的发送周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TWI753199B (zh) 間接封包分類時間戳系統及方法
US11930392B2 (en) Latency-bounded packet deliver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teinbach et al. An extension of the OMNeT++ INET framework for simulating real-time ethernet with high accuracy
Meyer et al. Extending IEEE 802.1 AVB with time-triggered scheduling: A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coexistence of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traffic
CN110870285B (zh) 在具有部分实时需求的数据网络中高性能数据传输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CN112825510A (zh) 一种更新映射关系的方法以及装置
US11349587B2 (en) Generating a timestamp
US951594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packet-orien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ly configured user terminal in sa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Bartols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ime-triggered ether-networks using off-the-shelf-components
Berisa et al. AVB-aware routing and scheduling for critical traffic in time-sensitive networks with preemption
CN111698787B (zh) 调度规则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JP2022518631A (ja) パケット交換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通信エンティティのコンピューター手段によって実施される方法、並びに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可読非一時的記録媒体、並びにパケット交換ネットワークの通信エンティティ
Steinhammer et al.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ime-Triggered Ethernet controller
US9641351B2 (en) Jitter removal in deterministic networks
CN112187557A (zh) 一种测量上报的方法、网络节点
Berisa et al.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CAN-to-TSN Gateway Forwarding Techniques
Simon et al. Ethernet with 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tools for industrial networks
Hasnaoui et al. An implementation of a proposed modification of CAN protocol on CAN fieldbus controller component for supporting a dynamic priority policy
Elshuber et al. Dependable and predictable time-triggered Ethernet networks with COTS components
CN112242966B (zh) 数据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13691459A (zh) 基于标识报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01852A (zh) 报文传输控制、生成、传输方法及配置方法、设备、介质
Nenninger et al. A contribution to publish-subscribe based communication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Mondal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Communication with 5G IIo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