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1520A -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1520A
CN101931520A CN201010270185XA CN201010270185A CN101931520A CN 101931520 A CN101931520 A CN 101931520A CN 201010270185X A CN201010270185X A CN 201010270185XA CN 201010270185 A CN201010270185 A CN 201010270185A CN 101931520 A CN101931520 A CN 101931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med
dual
link
far
primary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01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1520B (zh
Inventor
彭少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701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315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31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52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6671 priority patent/WO201202802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1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5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04L49/557Error correction, e.g. fault recovery or fault tole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包括:当双归属客户端设备(CE)或双归属提供商设备(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PE发送消息给远端PE,其中,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所述远端PE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所述双归属CE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换系统。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双归属CE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在不影响单归属CE的流量的情况下,快速进行双归属CE的链路和PW的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讯领域的多标签协议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ing)中二层虚拟专用网络(L2VPN,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MPLS L2VPN相关的协议规范正在广泛讨论和制定着,它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构建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时可利用的最优选择。L2VPN的显著技术特征是:支持多种链路仿真服务和多种二层链路技术的互通,兼容传统的二层VPN技术。MPLS L2VPN主要有两种模型:虚拟专用线路业务(VPWS,Virtual Private Wire Service)和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前者是一对客户端设备(CE,Customer Edge)通过一条二层的逻辑链路互连,后者是多个CE通过一个以太局域网互连;这两种模型的互连都需要涉及到在包交换网络(PSN,Packet Switched Network)的多个服务提供商设备(PE,Provider Edge)之间建立伪线(PW,Pseudo-Wire),PW用于承载CE的二层业务流量。
PW自身需要承载在PSN的公网隧道上,公网隧道提供的快速重路由(FRR,Fast Re-Route)技术用来保护PW的业务流量,即公网隧道检测到当前的活跃路径失效时,会快速的将业务流量切换到保护路径上,PW却并不会感知到这种切换。但在下列情况时,PW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冗余来实现业务流量的保护,即创建一主一备两条PW来形成冗余保护,这些情况包括:CE双归属到两个PE、多段伪线(MS-PW,Multi-Segment Pseudowire)、以及层次化VPLS(H-VPLS,Hierarchical VPLS)组网中的多终端单元交换(MTU-s,Multi-Tenant Unit Switch)双归属到两个有路由和交换能力的PE(PE-rs,PE-Routing and Bridging)。
现有技术中,对于VPWS模型,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的边缘到边缘的仿真(PWE3,Pseudo-Wire EmulationEdge to Edge)工作组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草案讨论PW冗余的处理。但对于VPLS模型,IETF L2VPN工作组相关的草案讨论还不成熟。
图1是现有技术中VPLS组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个典型的VPLS组网中,既有双归属的CE,也有单归属的CE,例如,CE3双归属至PE2和PE3,CE4单归属至PE2;对于CE3,选择PE2和PE3中的哪一个作为活跃的转发节点可以有两种决定方式:CE决定,或者PE决定。例如,CE决定方式可以是在CE3上运行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来避免PE和CE间的流量形成环路,其中与没有被阻塞的链路相连的PE将成为活跃的转发节点;CE决定方式也可以是在CE3上设置主备链路,当检测到主链路或者与主链路相连的PE失效时,执行主备链路的切换,将与备用链路相连的PE作为活跃的转发节点;PE决定方式是在相应VPLS组网的所有PE上,根据组网的配置运行一个选举算法,从双归属的两个PE中选举出一个作为活跃的转发节点。
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关于CE决定方式的草案,只有针对PE决定方式有一篇基于边界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的草案在讨论,该草案对运营商设备的要求太高,需要BGP路由通告方和BGP路由反射器都支持VPLS组网中的网络层可达信息(NLRI,Network Layer Reachability Information)的通告,VPLS组网内所有的PE通过特定的数据转发选择算法来确定活跃的转发节点。这种方法对于那些只能够通过标签分发协议(LDP,Label DistributionProtocol)创建PW冗余的运营商设备来说,实现起来很困难。
此外,现有的数据流触发源MAC学习,即根据收到的数据流中的源MAC表项中的地址,生成目的MAC地址条目,该目的MAC地址条目为该源MAC表项的MAC地址条目;但是这个过程中不能区分源MAC表项是处于单归属CE侧还是双归属CE侧,以至所生成的目的MAC地址条目都无区别的继承了PW FRR信息;如图1所示,PE1上所生成的至CE3和CE4的目的MAC地址条目,都继承了PW FRR信息,这样导致PW FRR切换势必影响单归属CE的流量。
现有协议约定的两种类型的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表项(List)的类型/长度/值的封装格式(TLV,Type Length Value)都包含在LDP的地址回收消息(AWM,Address Withdraw Message)中,其中,MAC ListTLV空或者非空。如果MAC List TLV非空,则表示VPLS组网内需要撤销相应的MAC地址条目;如图1所示,PE2可以在检测到接入链路(AC,AttachmentCircuit)3失效后,之前从AC3学习到的MAC地址条目都可以包含在MAC ListTLV中发送给PE1,PE1将撤销该MAC地址条目;当MAC地址条目较多时,需要发送多次消息来撤销,使得业务流量收敛较慢;如果MAC List TLV为空,则表示相应VPLS组网内仅需要保留收到该MAC List TLV的PW上学习到的MAC地址条目,而撤销所有其它MAC地址条目,如图1所示,PE2在检测到链路AC3失效后,若给PE1发送一个空的MAC List TLV,则PE1上继续保持从PW1学习到的MAC地址条目,使得到达CE3的单播业务流量继续从PW1转发,显然没有进行业务流量的切换,业务流量会在到达链路AC3时丢弃,并不能实现业务流量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当双归属CE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在不影响单归属CE的流量的情况下,快速进行双归属CE的链路和PW的切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当双归属客户端设备(CE)或双归属提供商设备(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PE发送消息给远端PE,其中,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
所述远端PE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所述双归属CE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
上述方法中,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为:当双归属PE收到的流量来自主链路时,进行源MAC学习,得到的目的MAC地址条目。
上述方法中,所述当双归属CE或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PE发送消息给远端PE具体为:
当双归属CE检测到主链路失效时,通知与其相连的双归属PE“链路收发缺陷”;或,双归属PE检测到主链路失效,发送“链路收发缺陷”的消息给与其相连的双归属CE或收到与其相连的双归属CE发送的“链路收发缺陷”的消息;
当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失效并确定失效的主链路存在与其关联的PW时,双归属PE发送“冗余PW收发缺陷”的消息给远端PE,其中,所述“冗余PW收发缺陷”的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法中,所述当双归属CE或所述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所述双归属PE发送消息给所述远端PE之前进一步包括:
配置双归属CE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配置远端PE与双归属PE间的主PW和备用PW。
上述方法中,所述配置双归属CE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具体为:
在双归属CE上配置两条链路,将其中一条链路的冗余状态设置为主,将另一条链路的冗余状态设置为备;双归属CE根据配置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生成AC快速重路由(FRR)转发表项。
上述方法中,所述配置远端PE与双归属PE间的主PW和备用PW具体为:
在远端PE上配置多条PW,远端PE通过配置的PW与其相邻的每个PE相连,将其中一条PW的冗余状态设置为主,将另一条PW的冗余状态设置为备;将主PW和备用PW关联到主链路和备用链路;远端PE根据配置的主PW和备用PW生成PW FRR转发表项。
上述方法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双归属CE且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双归属PE通知远端PE;双归属CE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上述方法中,所述该方法还包括:
当双归属PE或远端PE确定主PW失效时,双归属PE通知双归属CE;双归属CE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
当双归属PE且远端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双归属PE通知双归属CE;双归属CE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换系统,该系统包括:双归属PE、双归属CE、远端PE;其中,
双归属PE,用于双归属CE或自身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发送消息给远端PE,其中,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
双归属CE,用于当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
远端PE,用于收到通知后,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
上述系统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双归属CE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并配置远端PE与双归属PE间的主PW和备用PW;
所述双归属PE还用于,当双归属CE或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时,双归属PE通知远端PE;
所述双归属CE还用于,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时,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
所述远端PE还用于,收到通知时,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上述系统中,
所述双归属PE还用于,当自身或远端PE确定主PW失效时,通知双归属CE;所述双归属CE还用于,当收到通知时,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所述远端PE还用于,当确定主PW失效时,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
所述双归属PE还用于,自身且远端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时,通知双归属CE;所述双归属CE还用于,当收到通知时,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还用于,当确定主PW恢复有效时,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本发明提供的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在PW冗余和链路冗余时,如果主链路失效,则将流量快速切换到备用链路和备用PW进行传输,实现了VPLS组网中链路和PW的冗余保护,以及流量的快速收敛;同时当双归属CE或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PE发送消息给远端PE,其中,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因此双归属PE并没有发送携带单归属CE的相关的目的MAC地址条目给远端PE,因此不对单归属CE的流量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当双归属CE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在不影响单归属CE的流量的情况下,快速进行双归属CE的链路和PW的切换;此外,如果主链路恢复有效,还可以进行流量的回切;因此,本发明较好的解决了VPLS组网的流量的切换和回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VPLS组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现切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现切换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现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当双归属客户端设备(CE)或双归属提供商设备(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PE发送消息给远端PE,其中,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所述远端PE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所述双归属CE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图2是本发明实现切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配置双归属CE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
具体的,在双归属CE上配置两条链路,将其中一条链路的冗余状态设置为主,即该链路为主链路;将另一条链路的冗余状态设置为备,即该链路为备用链路,用于保护主链路;设置原则可以是指定其中任意一条为主;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仅有一条能够收发流量,通过能够收发流量的链路与双归属CE相连的PE是活跃的转发节点;该步骤还可以包括:双归属CE根据配置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生成AC FRR转发表项,该转发表项将被其他业务转发表项(例如MAC地址条目)继承使用。
例如,将该步骤应用于图1的VPLS组网中,配置双归属CE3的主链路AC3和备用链路AC4方法是:如图1所示,在PE2上配置CE3的接入链路AC3,配置CE4的接入链路AC5,在PE3上配置CE3的接入链路AC4;将CE3接入PE2的接入链路AC3的冗余状态设置为主,即接入链路AC3作为CE3的主链路;将CE3接入PE3的接入链路AC4的冗余状态设置为备,即接入链路AC4作为CE3的备用链路,用于保护主链路AC3;
CE3根据配置的主链路AC3和备用链路AC4生成一个AC FRR转发表项,其中的主链路条目和备用链路条目分别包括出端口AC3和出端口AC4;CE3如果从主链路AC3收到流量,进行源MAC学习,即根据CE3收到的流量的源MAC地址(入端口AC3),生成目的MAC地址(出端口AC3)条目,将该目的MAC地址条目作为流量的业务转发表项,生成的目的MAC地址条目继承AC FRR转发表项,使得生成的目的MAC地址条目的出端口不只有AC3,还包括AC4;同理,CE3如果从备用链路AC4收到流量,进行源MAC学习,即根据CE3收到的流量的源MAC地址(入端口AC4),生成目的MAC地址(出端口AC4)条目,将该目的MAC地址条目作为流量的业务转发表项,生成的目的MAC地址条目继承AC FRR转发表项,使得生成的目的MAC地址条目的出端口不只有AC4,还包括AC3;因此,当主链路AC3有效时,CE3上收发的流量均默认由主链路AC3传输;所述继承是指目的MAC地址条目中原本只有一个出端口,因为AC FRR转发表项中存在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两条链路,所以在其继承AC FRR转发表项后,目的MAC地址条目中就有两个出端口。
步骤202,配置远端PE与双归属PE间的主PW和备用PW;
具体的,在远端PE上配置多条PW,远端PE通过配置的PW与其相邻的每个PE相连,将其中一条PW的冗余状态设置为主,即作为主PW,将另一条PW的冗余状态设置为备,即作为备用PW,用于保护主PW;设置原则可以是指定其中任意一条为主,但必须与主链路AC和备用链路AC保持一致;远端PE可以将流量在主PW和备用PW之间切换;该步骤还可以包括:将主PW和备用PW关联到主链路和备用链路;远端PE根据配置的主PW和备用PW生成PW FRR转发表项,该转发表项将被其他业务转发表项(例如MAC地址条目)继承使用。
例如,将该步骤应用于图1的VPLS组网中,PE2和PE3是双归属PE,在PE1、PE2和PE3之间分别建立主PW和备用PW的方法是:如图1所示,在PE1上创建PW1,通过PW1与相邻的PE2相连,由于PE2与CE3之间的链路AC3是主链路AC,为了保持一致,将PW1的冗余状态设置为主,即PW1作为主PW;再在PE1上创建PW2,通过PW2与相邻的PE3相连,由于PE3与CE3之间的链路AC4是备用链路AC,为了保持一致,将PW2的冗余状态设置为备,即PW2作为备用PW,用于保护主PW;PE1根据配置的主PW1和备用PW2生成一个PW FRR转发表项,该转发表项将被其他业务转发表项(例如MAC地址条目)继承使用;在PE2上创建PW1,通过PW1与相邻的PE1相连,在PE2上创建的PW1没有冗余PW,该PW1的冗余状态默认为主;在PE2上配置与PW1关联的主链路AC3,还可以配置多个关联的链路AC,形成关联的链路AC组;在PE3上创建PW2,通过PW2与相邻的PE1相连,PE3上创建的PW2没有冗余;在PE3上配置与PW2关联的备用链路AC4,还可以配置多个关联的链路AC,形成关联的链路AC组。
PE2如果收到的流量来自主链路AC3,则进行源MAC学习,得到目的MAC地址条目;PE2根据配置的与PW1关联的主链路AC3,确定主链路AC3与PW1关联;当主链路失效时,PE2需要将得到的目的MAC地址条目通过LDP的地址消息发送给PE1,用于告知PE1该目的MAC地址条目需要继承PW FRR转发表项,本实施例中携带目的MAC地址条目的LDP的地址消息为“冗余PW收发缺陷”的消息;PE2如果收到的流量来自链路AC5,PE2进行源MAC学习,但是确定链路AC5没有与任何一个PW关联,当主链路失效时,无须向PE1发送消息;PE3收到的流量如果来自备用链路AC4,则进行源MAC学习,得到目的MAC地址条目;确定备用链路AC4与PW2关联后,PE3将得到的目的MAC地址条目通过LDP的地址消息发送给PE1,用于告知PE1该目的MAC地址条目需要继承PW FRR转发表项;
PE1收到的流量如果来自PW1,则进行源MAC学习,得到目的MAC地址条目,目的MAC地址条目的默认出端口都是PW1;当PE1收到来自PE2的关于PW1的需要继承PW FRR转发表项的目的MAC地址条目时,PE1对该目的MAC地址条目进行维护,并允许目的MAC地址条目继承PW FRR转发表项,使得其不再只根据出端口PW1来转发流量,而是根据继承得到的PW FRR转发表项来转发流量,转发的出端口包括PW1和PW2;同理,PE1收到的流量如果来自PW2,则进行源MAC学习,得到目的MAC地址条目,目的MAC地址条目的默认出端口都是PW2;当PE1收到来自PE3的关于PW2的需要继承PW FRR转发表项的目的MAC地址条目时,PE1对该目的MAC地址条目进行维护,并允许目的MAC地址条目继承PW FRR转发表项,使得其不再只根据出端口PW2来转发流量,而是根据继承得到的PW FRR转发表项来转发流量,转发的出端口包括PW1和PW2;所述继承是指目的MAC地址条目中原本只有一个出端口,因为PW FRR转发表项中存在主PW和备用PW两条链路,所以在其继承PW FRR转发表项后,目的MAC地址条目中就有两个出端口。
利用这种方法,PE1根据LDP的地址消息中的目的MAC地址条目,确定需要继承PW FRR转发表项的目的MAC地址条目,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目的MAC地址条目都继承PW FRR,对于PE2收到的流量来自链路AC5这种情况下,得到的目的MAC地址条目就不继承PW FRR;因此,当进行流量在主链路和备用链路或者主PW和备用PW之间切换和回切时,并不影响单归属CE和PE之间的流量的传输;因此,利用该方法既实现了双归属CE和PE间的流量的保护,又保证了单归属CE和PE之间的流量正常传输。
步骤203,当双归属CE或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PE发送消息给远端PE,其中,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
具体的,双归属CE(如图1的CE3)可以检测到主链路失效也可以收到与其相连的双归属PE(如图1的PE2)发送的“链路收发缺陷”的消息;其中,检测方式可以是主链路所在的物理接口被置为DOWN或被删除导致的物理失效,导致双归属CE可以自动感知主链路失效;如果是CE检测到主链路失效,CE还需要发送“链路收发缺陷”的消息给与其相连的双归属PE;或,双归属PE检测到主链路失效,或收到与其相连的双归属CE发送的“链路收发缺陷”的消息;其中,检测方式可以是:双归属PE所在的物理接口被删除导致的物理失效,导致双归属PE可以自动感知主链路失效;如果是双归属PE检测到主链路失效,双归属PE还需要发送“链路收发缺陷”的消息给与其相连的双归属CE;
当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根据在将主链路与主PW进行关联时产生成的相关信息确定失效的主链路存在与其关联的PW,所以还需要触发远端PE(如图1的PE1)进行主PW与备用PW的切换;因此双归属PE还需要发送“冗余PW收发缺陷”的消息给与主链路关联的主PW的对端即远端PE;该消息中需要携带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该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为在步骤202中当双归属PE收到的流量来自主链路时,进行源MAC学习,得到的目的MAC地址条目。
步骤204,双归属CE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
具体的,当双归属C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CE根据自身生成的ACFRR转发表项确定有备用链路,则确定备用链路是否有效;如果确定备用链路有效,则双归属CE将流量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即双归属CE根据自身生成的目的MAC地址条目中的两个出端口,停止从这两个出端口中的正在发出流量的出端口发出流量,将流量从另一个出端口发出;如果确定备用链路无效,则继承AC FRR转发表项的目的MAC地址条目将变为无效,双归属CE停止向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发送流量;
当与主链路关联的主PW的双归属PE的对端即远端PE确定收到“冗余PW收发缺陷”的消息时,远端PE根据自身生成的PW FRR转发表项确定有备用PW,则确定备用PW是否有效;如果确定备用PW有效,则远端PE将流量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即双归属PE根据自身生成的目的MAC地址条目中的两个出端口,停止从这两个出端口中的正在发出流量的出端口发出流量,将流量从另一个出端口发出;如果确定备用PW无效,则继承PW FRR转发表项的目的MAC地址条目将变为无效,远端PW停止向主PW和备用PW发送流量。
步骤205,当双归属CE且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时,双归属PE通知远端PE;
具体的,当双归属CE(如图1的CE3)优先于双归属PE检测到主链路恢复有效时,则双归属CE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并发送“链路收发正常”的消息给与其相连的双归属PE,当双归属PE收到与其相连的双归属CE(如图1的CE3)发送的“链路收发正常”的消息,并自身通过检测确定主链路有效时,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其中,双归属PE的检测方式可以是:双归属PE所在的物理端口增加链路导致的物理有效;双归属CE的检测方式可以是:主链路所在的物理接口被置为UP或增加链路导致的物理有效,导致双归属CE可以自动感知主链路有效;
或,当双归属PE(如图1的PE2)优先于双归属CE检测到主链路恢复有效时,发送“链路收发正常”的消息给与其相连的双归属CE,当双归属CE收到与其相连的双归属PE(如图1的PE2)发送的“链路收发正常”的消息,并自身通过检测确定主链路有效时,双归属CE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双归属CE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后发送“链路收发正常”的消息给双归属PE;此时双归属PE既自身检测到主链路恢复有效,又收到双归属CE的“链路收发正常”的消息,因此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
当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后,触发远端PE进行备用PW与主PW的回切;即双归属PE(如图1的PE2)通知与主链路关联的主PW的对端即远端PE(如图1的PE1)发送“冗余PW收发正常”的消息。
本实施例中,双归属PE只能根据自身物理端口的状态确定主链路是否有效,双归属CE同样只能根据自身物理端口的状态确定主链路是否有效,双归属PE和双归属CE都不能确定对方检测的主链路是否有效,因此这里双归属PE和双归属CE都需要确定主链路有效。
步骤206,双归属CE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具体的,当双归属CE确定主链路有效时,将流量由备用链路切回主链路;当与主链路关联的主PW的双归属PE的对端,即远端PE(如图1的PE1)收到“冗余PW收发正常”的消息时,远端PE确定主链路有效,则远端PE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默认为主PW和备用PW一直有效,因此当远端PE收到“冗余PW收发正常”的消息时,则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因此执行流量的回切。
图3是本发明实现切换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配置双归属CE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
步骤302,配置远端PE与双归属PE间的主PW和备用PW;
步骤301和步骤302详见步骤201和步骤203。
步骤303,当双归属PE或远端PE确定主PW失效时,双归属PE通知双归属CE;
具体的,如果是主PW先于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PE(如图1的PE2)可以检测到主PW失效,或收到与其相连的远端PE(如图1的PE1)发送的“Pseudowire Not Forwarding”的消息,其中PE检测PW失效的检测方式是PE检测到承载PW的外层隧道不通或者PW自身保活失败;如果是双归属PE检测到主PW失效,双归属PE还需要发送“Pseudowire Not Forwarding”的消息给远端PE,相当于远端PE也确定主PW失效;同理,其他双归属PE(如图1的PE3)的处理方法同上;或,远端PE检测到主PW失效,或收到与其相连的双归属PW发送的“Pseudowire Not Forwarding”的消息;如果是远端PE检测到主PW失效,远端PE还需要发送“Pseudowire Not Forwarding”的消息给与其相连的双归属PE,相当于双归属PE也确定主PW失效;
当双归属PE确定主PW失效时,根据在将主链路与主PW进行关联时产生的相关信息确定失效的主PW存在与其关联的主链路,所以还需要触发双归属CE进行主链路与备用链路的切换;双归属PE还需要发送“链路收发缺陷”的消息给与主PW关联的主链路的对端双归属CE(如图1的CE3)。
步骤304,双归属CE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
具体的,当双归属CE收到双归属PE发送的“链路收发缺陷”的消息时,双归属CE根据自身生成的AC FRR转发表项确定有备用链路,则确定备用链路是否有效;如果确定备用链路有效,则双归属CE将流量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即双归属CE根据自身生成的目的MAC地址条目中的两个出端口,停止从这两个出端口中的正在发出流量的出端口发出流量,将流量从另一个出端口发出;如果确定备用链路无效,则继承AC FRR转发表项的目的MAC地址条目将变为无效,双归属CE停止向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发送流量;
当与主链路关联的主PW的双归属PE的对端即远端PE确定主PW失效时,远端PE根据自身生成的PW FRR转发表项确定有备用PW,则确定备用PW是否有效;如果确定备用PW有效,则远端PE将流量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即双归属PE根据自身生成的目的MAC地址条目中的两个出端口,停止从这两个出端口中的正在发出流量的出端口发出流量,将流量从另一个出端口发出;如果确定备用PW无效,则继承PW FRR转发表项的目的MAC地址条目将变为无效,远端PW停止向主PW和备用PW发送流量。
步骤305,当双归属PE且远端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时,双归属PE通知双归属CE;
具体的,当双归属PE(如图1的PE2)优先于远端PE检测到主PW恢复有效时,发送“Pseudowire Forwarding”的消息给与其相连的远端PE(如图1的PE1);当远端PE收到与其相连的双归属PE发送的“Pseudowire Forwarding”的消息,并自身通过检测确定主PW有效时,远端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远端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后发送“Pseudowire Forwarding”的消息给双归属PE;此时双归属PE既自身检测到主PW恢复有效,又收到远端PE的“PseudowireForwarding”的消息,因此双归属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其中,PE检测PW有效的检测方式是PE检测到承载PW的外层隧道开通并且PW自身保活有效;
或,当远端PE优先于双归属PE检测到主PW恢复有效,则远端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并发送“Pseudowire Forwarding”的消息给双归属PE,当双归属PE收到与其相连的远端PE发送的“Pseudowire Forwarding”的消息,并自身通过检测确定主PW恢复有效时,双归属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
当双归属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时,根据在将主链路与主PW进行关联时产生成的相关信息确定恢复有效的主PW存在与其关联的主链路,触发双归属CE进行备用链路与主链路的回切;即双归属PE发送“链路收发正常”的消息给与主PW关联的主链路的对端双归属CE(如图1的CE3)。
步骤306,双归属CE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具体的,当双归属CE收到双归属PE发送的“链路收发正常”的消息时,将流量由备用链路切回主链路;当与主链路关联的主PW的双归属PE的对端,即远端PE(如图1的PE1)确定主PW恢复有效时,则远端PE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默认为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一直有效,因此当双归属CE收到“链路收发正常”的消息时,则确定主PW恢复有效,因此执行流量的回切。
上述实施例中,“Pseudowire Not Forwarding”和“Pseudowire Forwarding”消息,区别于“冗余PW收发缺陷”和“冗余PW收发正常”消息,前者是由于PW自身无效而产生,后者由于与PW关联的链路AC的无效而产生;此外,两组消息可以并存,同时影响PE的行为。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换系统,图4是本发明实现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双归属PE41、双归属CE42、远端PE43;其中,
双归属PE41,用于双归属CE41或自身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发送消息给远端PE43,其中,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42的地址信息;
双归属CE42,用于当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
远端PE43,用于收到通知后,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配置模块44,用于配置双归属CE42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配置远端PE43与双归属PE41间的主PW和备用PW;
所述双归属PE41还用于,当双归属CE42以及双归属PE41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时,双归属PE41通知远端PE43;
所述双归属CE42还用于,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时,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
所述远端PE43还用于,收到通知时,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所述双归属PE41还用于,当自身或远端PE43确定主PW失效时,通知双归属CE42;所述双归属CE42还用于,当收到通知时,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所述远端PE43还用于,当确定主PW失效时,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
所述双归属PE41还用于,自身且远端PE43确定主PW恢复有效时,通知双归属CE42;所述双归属CE42还用于,当收到通知时,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43还用于,当确定主PW恢复有效时,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所述配置模块44配置双归属CE42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具体为:
在双归属CE42上配置两条链路,将其中一条链路的冗余状态设置为主,将另一条链路的冗余状态设置为备;双归属CE42根据配置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生成AC FRR转发表项。
所述配置模块44配置双归属PE41的主PW和备用PW具体为:
在远端PE43上配置多条PW,远端PE43通过配置的PW与其相邻的每个PE相连,将其中一条PW的冗余状态设置为主,将另一条PW的冗余状态设置为备,即作为备用PW;将主PW和备用PW关联到主链路和备用链路;远端PE43根据配置的主PW和备用PW生成PW FRR转发表项。
所述当双归属CE42或双归属PE41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PE41通知远端PE43具体为:
当双归属CE42检测到主链路失效时,通知与其相连的双归属PE41“链路收发缺陷”;或,双归属PE41检测到主链路失效,或被与其相连的双归属CE42通知“链路收发缺陷”;当双归属PE41检测到主链路失效时,通知与其相连的双归属CE42“链路收发缺陷”;当双归属PE41确定主链路失效并确定失效的主链路存在与其关联的PW时,双归属PE41发送“冗余PW收发缺陷”的消息给远端PE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双归属客户端设备(CE)或双归属提供商设备(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PE发送消息给远端PE,其中,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
所述远端PE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所述双归属CE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为:当双归属PE收到的流量来自主链路时,进行源MAC学习,得到的目的MAC地址条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双归属CE或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双归属PE发送消息给远端PE具体为:
当双归属CE检测到主链路失效时,通知与其相连的双归属PE“链路收发缺陷”;或,双归属PE检测到主链路失效,发送“链路收发缺陷”的消息给与其相连的双归属CE或收到与其相连的双归属CE发送的“链路收发缺陷”的消息;
当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失效并确定失效的主链路存在与其关联的PW时,双归属PE发送“冗余PW收发缺陷”的消息给远端PE,其中,所述“冗余PW收发缺陷”的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双归属CE或所述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失效时,所述双归属PE发送消息给所述远端PE之前进一步包括:
配置双归属CE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配置远端PE与双归属PE间的主PW和备用PW。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双归属CE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具体为:
在双归属CE上配置两条链路,将其中一条链路的冗余状态设置为主,将另一条链路的冗余状态设置为备;双归属CE根据配置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生成AC快速重路由(FRR)转发表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远端PE与双归属PE间的主PW和备用PW具体为:
在远端PE上配置多条PW,远端PE通过配置的PW与其相邻的每个PE相连,将其中一条PW的冗余状态设置为主,将另一条PW的冗余状态设置为备;将主PW和备用PW关联到主链路和备用链路;远端PE根据配置的主PW和备用PW生成PW FRR转发表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双归属CE且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双归属PE通知远端PE;双归属CE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方法还包括:
当双归属PE或远端PE确定主PW失效时,双归属PE通知双归属CE;双归属CE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
当双归属PE且远端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双归属PE通知双归属CE;双归属CE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9.一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双归属PE、双归属CE、远端PE;其中,
双归属PE,用于双归属CE或自身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发送消息给远端PE,其中,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双归属CE的地址信息;
双归属CE,用于当确定主链路失效时,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
远端PE,用于收到通知后,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双归属CE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并配置远端PE与双归属PE间的主PW和备用PW;
所述双归属PE还用于,当双归属CE或双归属PE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时,双归属PE通知远端PE;
所述双归属CE还用于,确定主链路恢复有效时,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
所述远端PE还用于,收到通知时,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归属PE还用于,当自身或远端PE确定主PW失效时,通知双归属CE;所述双归属CE还用于,当收到通知时,将流量由主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进行传输;所述远端PE还用于,当确定主PW失效时,将流量由主PW切换到备用PW进行传输;
所述双归属PE还用于,自身且远端PE确定主PW恢复有效时,通知双归属CE;所述双归属CE还用于,当收到通知时,将流量回切到主链路进行传输;远端PE还用于,当确定主PW恢复有效时,将流量回切到主PW进行传输。
CN201010270185.XA 2010-09-02 2010-09-02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1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0185.XA CN101931520B (zh) 2010-09-02 2010-09-02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76671 WO2012028029A1 (zh) 2010-09-02 2011-06-30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0185.XA CN101931520B (zh) 2010-09-02 2010-09-02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1520A true CN101931520A (zh) 2010-12-29
CN101931520B CN101931520B (zh) 2014-01-01

Family

ID=43370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018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1520B (zh) 2010-09-02 2010-09-02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31520B (zh)
WO (1) WO2012028029A1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155A (zh) * 2011-08-01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伪线pw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2028029A1 (zh) * 2010-09-02 2012-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694718A (zh) * 2011-03-25 2012-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pls快速重路由方法和设备
CN102801630A (zh) * 2012-08-23 2012-11-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连接实现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33774A (zh) * 2012-08-29 2012-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无线接入网系统及其主用伪线故障的处理方法
CN103023772A (zh) * 2012-09-14 2013-04-03 中兴国通通讯装备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支持多Flex通道的软终端及其自适应动态接入方法
CN103905571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更新地址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35418A (zh) * 2013-05-03 2014-11-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二层与三层虚拟专用网协调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02498A (zh) * 2013-12-04 2015-06-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协调保护减少设备间光连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196676A1 (zh) * 2014-06-24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网保护方法、装置及组网中的汇聚主用网元
CN106685817A (zh) * 2016-12-27 2017-05-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盒端设备流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66196A (zh) * 2017-10-20 2018-01-09 北京星河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组网方法和组网装置、用户边缘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12738A (zh) * 2017-09-22 2018-01-1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9189542A (zh) * 2018-09-28 2019-01-11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运维审计系统的远程桌面访问方法
CN110138605A (zh) * 2019-04-30 2019-08-16 浙江亿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端口的pw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311861A (zh) * 2019-05-31 2019-10-08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引导数据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31035A (zh) * 2019-12-18 2020-05-08 新华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237639A1 (en) * 2019-05-31 2020-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13595895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控制方法、第一pe设备、第一ce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3794A (zh) * 2013-12-26 2015-07-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路由信息传递方法、系统及路由反射器
CN114157606A (zh) * 2021-12-09 2022-03-08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网元设备切换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9494A (zh) * 2006-08-24 2007-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双归属或多归属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267360A (zh) * 2008-04-10 2008-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241B (zh) * 2009-09-15 2012-07-0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e双归属网络中避免rip环路的方法及设备
CN101800662A (zh) * 2010-01-22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pls的双归保护倒换方法及系统
CN101753464A (zh) * 2010-01-22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收敛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及虚拟专用网系统
CN101931520B (zh) * 2010-09-02 2014-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9494A (zh) * 2006-08-24 2007-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双归属或多归属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267360A (zh) * 2008-04-10 2008-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8029A1 (zh) * 2010-09-02 2012-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694718A (zh) * 2011-03-25 2012-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pls快速重路由方法和设备
US9143396B2 (en) 2011-03-25 2015-09-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VPLS fast rerou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2281155A (zh) * 2011-08-01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伪线pw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01630B (zh) * 2012-08-23 2015-07-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连接实现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01630A (zh) * 2012-08-23 2012-11-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连接实现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33774A (zh) * 2012-08-29 2012-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无线接入网系统及其主用伪线故障的处理方法
CN102833774B (zh) * 2012-08-29 2015-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无线接入网系统及其主用伪线故障的处理方法
CN103023772A (zh) * 2012-09-14 2013-04-03 中兴国通通讯装备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支持多Flex通道的软终端及其自适应动态接入方法
CN103023772B (zh) * 2012-09-14 2015-12-09 中兴国通通讯装备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支持多Flex通道的软终端及其自适应动态接入方法
CN103905571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更新地址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05571B (zh) * 2012-12-26 2018-01-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更新地址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35418A (zh) * 2013-05-03 2014-11-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二层与三层虚拟专用网协调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35418B (zh) * 2013-05-03 2017-09-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二层与三层虚拟专用网协调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02498A (zh) * 2013-12-04 2015-06-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协调保护减少设备间光连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6330A (zh) * 2014-06-24 2016-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网保护方法、装置及组网中的汇聚主用网元
WO2015196676A1 (zh) * 2014-06-24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网保护方法、装置及组网中的汇聚主用网元
CN106685817B (zh) * 2016-12-27 2020-05-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盒端设备流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85817A (zh) * 2016-12-27 2017-05-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盒端设备流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12738A (zh) * 2017-09-22 2018-01-1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WO2019056923A1 (zh) * 2017-09-22 2019-03-2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pls双归属业务模型的上行流量快速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7566196A (zh) * 2017-10-20 2018-01-09 北京星河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组网方法和组网装置、用户边缘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89542B (zh) * 2018-09-28 2021-10-15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运维审计系统的远程桌面访问方法
CN109189542A (zh) * 2018-09-28 2019-01-11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运维审计系统的远程桌面访问方法
CN110138605A (zh) * 2019-04-30 2019-08-16 浙江亿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端口的pw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138605B (zh) * 2019-04-30 2022-06-17 浙江亿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端口的pw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311861A (zh) * 2019-05-31 2019-10-08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引导数据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237639A1 (en) * 2019-05-31 2020-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10311861B (zh) * 2019-05-31 2021-10-22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引导数据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US11811591B2 (en) 2019-05-31 2023-1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11131035A (zh) * 2019-12-18 2020-05-08 新华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595895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控制方法、第一pe设备、第一ce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1520B (zh) 2014-01-01
WO2012028029A1 (zh) 201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1520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330424B (zh) 一种虚拟专用网服务故障处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96193B (zh) 通过分组交换提供商网络的客户端数据传输方法
CN102664788B (zh) Mpls l3vpn中ce双归链路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25646B (zh) 链路倒换方法及其装置
US8179900B2 (en) Edge node redundant system in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CN100459531C (zh) 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协议通告伪线故障的方法
CN102571426B (zh)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1902353B (zh) 分组网络的保护方法
CN101924654B (zh)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业务的路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0512148C (zh) 基于vpls双归属的全连接网络的收敛方法和装置
US2012023673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ervice traffic based on pseudo wires
CN101155076B (zh) 一种检测二层虚拟专用网伪线故障的方法
CN104956628A (zh) 对计算机网络使用以太网环保护交换
WO2011060667A1 (zh) 一种虚拟专用局域网络中链路保护的方法及设备
CN101753464A (zh) 路由收敛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及虚拟专用网系统
CN101719834B (zh) 一种虚拟专用组播业务保护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217470A (zh) 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16014B (zh) 分层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环境下的负载分担方法及路由器
CN101783743B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及倒换节点
CN102185712B (zh) Vpls网络和以太环网的倒换方法及装置
CN102594651A (zh) 一种pbb h-vpls网络中的业务保护方法
CN102143060B (zh) 一种建立主用伪线和备用伪线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26905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tecting semi-ring network
CN103036781A (zh) 一种主路径链路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