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7360A - 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7360A
CN101267360A CNA2008100897933A CN200810089793A CN101267360A CN 101267360 A CN101267360 A CN 101267360A CN A2008100897933 A CNA2008100897933 A CN A2008100897933A CN 200810089793 A CN200810089793 A CN 200810089793A CN 101267360 A CN101267360 A CN 101267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tested
detection messages
targe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97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7360B (zh
Inventor
王鹏
子康
常继百
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897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673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7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7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用户边缘CE设备与远端服务商边缘PE设备间的伪线PW故障检测方法,包括:远端PE设备通过与目标CE设备间的被测PW的承载隧道,向与所述目标CE设备相连的近端PE设备发送携带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双标签的检测报文;所述近端PE设备若接收到所述检测报文,则去除该报文中的MPLS双标签,将该报文转化为所述目标CE设备可处理的检测报文后向所述目标CE设备发送;所述目标CE设备若未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所述被测PW的检测报文,则判定所述被测PW发生故障。本发明还公开相应的用户边缘设备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伪线故障的检测速度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户边缘(Client Edge,简称CE)设备与远端服务商边缘(Provider Edge,简称PE)设备间的伪线(PseudoWire,简称PW)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简称VPLS)是一种在以太网上提供二层虚拟专用网服务的解决方案。通常情况下,在VPLS网络中,不同的用户组映射为不同的局域网,任意两个PE设备之间使用虚拟链路链接形成,报文通过PE设备之间的隧道和伪线进行传递,当用户报文从一个PE设备到达另一个PE设备后,将不再被转发到第三个PE设备,避免了网络环路,而CE设备在网络中则一般起到汇聚用户的作用。以下为方便说明,将CE设备所归属的PE设备称为近端PE设备,将通过VPLS骨干网络与近端PE设备相连的PE设备称为远端PE设备。
为了保证转发的可靠性,需要对CE设备和远端PE设备间的链路进行故障检测。现有技术中一种链路故障检测的方案先通过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简称BFD)机制或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称MPLS)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简称OAM)对PE设备间的隧道进行检测,再通过以太网本地管理接口(Ethernet 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简称E-LMI),将PE设备间的链路故障信息传递给相关的CE设备,CE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故障通知,即可获知与远端PE间的链路发生故障。
现有技术中还提供另一种链路故障检测方案,该方案对PE设备间的隧道,以及CE设备和其所归属的PE设备间的链路分别进行检测,并将PE设备间的链路故障信息传递给相关的CE设备,CE设备根据两个检测结果获知与远端PE设备间的链路状态。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PE设备间的隧道发生故障时,该故障信息必须由CE设备所归属的PE设备传递给CE设备,再由CE设备根据传递的故障信息做出判断,因此对CE设备所归属的PE设备的要求较高,且检测速度较低,可靠性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户边缘设备与远端服务商边缘设备间的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户边缘CE设备与远端服务商边缘PE设备间的伪线PW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远端PE设备通过与目标CE设备间的被测PW的承载隧道,向与所述目标CE设备相连的近端PE设备发送携带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双标签的检测报文;
所述近端PE设备若接收到所述检测报文,则去除该报文中的MPLS双标签,将该报文转化为所述目标CE设备可处理的检测报文后向所述目标CE设备发送;
所述目标CE设备若未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所述被测PW的检测报文,则判定所述被测PW发生故障。
一种用户边缘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远端PE设备与本CE设备间的被测PW的检测报文,并输出判断结果;
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判定所述被测PW是否发生故障。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近端PE设备收到检测报文后,不需要判断链路是否发生故障,而是直接将检测报文转发给CE设备,由CE设备直接对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的伪线做出故障检测,由于省去了近端PE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和故障信息传递的环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对CE设备所归属的PE设备的要求,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PW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PW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PW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三中CE设备双归属接入VPLS网络的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用户边缘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的PW故障检测方法,以及用户边缘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的PW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描述所述PW故障检测方法的基本流程,参考图1,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101、远端PE设备通过与目标CE设备间的被测PW的承载隧道,向与目标CE设备相连的近端PE设备发送携带MPLS双标签的检测报文。
102、近端PE设备若接收到所述检测报文,则去除该报文中的MPLS双标签,将该报文转化为目标CE设备可处理的检测报文后向目标CE设备发送。
103、目标CE设备若未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所述被测PW的检测报文,则判定所述被测PW发生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中,近端PE设备收到检测报文后,不需要判断链路是否发生故障,而是直接将检测报文转发给CE设备,由CE设备直接对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的伪线状态做出检测,由于省去了近端PE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和故障传递的环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对CE设备所归属的PE设备的要求,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检测的可靠性。
BFD是一种用来检测一对转发引擎之间的转发路径是否可用的机制,当需要检测的两个系统之间的BFD会话建立之后,双方周期性地向对方发送BFD报文,同时,在使能了BFD的链路上,周期性检测对方BFD报文到达的情况,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对方的BFD报文,则认为该链路出现故障,从而实现链路故障的检测。本发明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的PW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二给出通过BFD检测机制实现PW检测的具体实例,其中,近端PE设备向目标CE设备发送BFD报文时采用组播方式;参考图2,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201、远端PE设备根据预先配置好的信息,生成携带MPLS双标签的BFD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来说,所述预先配置好的信息包括BFD配置信息、VPLS网络标识信息以及被测PW的标识信息等。
生成携带MPLS双标签的BFD报文时,外层标签的内容为VPLS网络标识信息,内层标签的内容为被测PW的标识信息,BFD报文的内容则与BFD配置信息相适应,其中包括配置BFD报文的标识符为与预置的被测PW的BFD报文标识符相匹配。
202、远端PE设备通过被测PW的承载隧道,向隧道另一侧的近端PE设备发送所生成的携带MPLS双标签的BFD报文。
203、近端PE设备若接收到带MPLS双标签的BFD报文,则去除该报文中的MPLS双标签,将该报文转化为目标CE设备可处理的BFD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当近端PE设备与目标CE设备之间通过IP网络互连时,所述将该报文转化成目标CE设备可处理的BFD报文可以是将该报文转化成IP协议的BFD报文。
204、近端PE设备通过组播方式发送进行上述转换后的BFD报文。
205、目标CE设备若未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被测PW的BFD报文,则判定所述被测PW发生故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定时间是可配置的,其取值可以是毫秒级的。
其中,目标CE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被测PW的BFD报文:
205A、目标CE设备判断是否在预定的用于检测被测PW的BFD报文应到达的时间内接收到BFD报文,若是,则执行S52;若否,目标CE设备未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被测PW的BFD报文。
205B、目标CE设备进一步判断所接收BFD报文的标识符是否与预置的被测PW的BFD报文标识符相匹配,若是,则目标CE设备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被测PW的BFD报文,若否,目标CE设备未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被测PW的BFD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CE设备判定所述被测PW发生故障后,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远端PE设备与所述目标CE设备的转发链路切换到两者之间的另一PW上。
在本实施例中,近端PE设备向目标CE设备发送BFD报文时采用组播方式,由于不用关心目标CE设备上具体的IP配置,因此实现较简单。
本发明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的PW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三:本实施例适用于被测PW承载在多个隧道上的情况,在被测PW上发送检测报文,而承载PW的隧道则可能实时的更新,本实施例与本发明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的PW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二类似,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远端PE设备通过被测PW的隧道,向与所述目标CE设备相连的近端PE设备发送携带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双标签的检测报文后,若用于承载所述被测PW的隧道发生切换,则远端PE设备通过切换后的隧道向所述近端PE设备发送后续的携带MPLS标签的检测报文。这样,承载被测PW的隧道对于被测PW的检测来说是透明的,当承载隧道发生切换时,并不会影响对被测PW的检测。
通信系统中,为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常常会选择双归属网络结构的组网方式。在双归属网络中,一个设备分别与另外两台设备连接,设备之间的连接构成链路,该设备与另外两台设备形成的两个链路互为备份,当其中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另外一条链路。图3给出了CE设备双归属接入VPLS网络的示例图,其中PE1、PE2、PE3是PE设备,各PE设备之间用相互连接(例如可以是通过隧道相互连接);CE1和CE2是CE设备,CE2双归属连接到PE2和PE3上,PE1-PE2-CE2间的伪线(以下称为主用伪线)和PE1-PE3-CE2形成的伪线(以下称为备用伪线)互为备份,当PE1和CE2之间其中一条伪线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另一条伪线上。下面以上述应用为例,对本发明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的PW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四进行描述,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401、PE1设备根据预先配置好的信息,生成携带MPLS双标签的BFD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来说,所述预先配置好的信息包括BFD配置信息、VPLS网络标识信息以及被测PW的标识信息等。
生成携带MPLS双标签的BFD报文时,外层标签的内容为VPLS网络标识信息,内层标签的内容为被测PW的标识信息,BFD报文的内容则与BFD配置信息相适应,其中包括配置BFD报文的标识符为与预置的被测PW的BFD报文标识符相匹配。
402、PE1设备通过主用伪线的承载隧道,向隧道另一侧的PE2设备发送所生成的携带MPLS双标签的BFD报文。
403、PE2设备若接收到带MPLS双标签的BFD报文,则去除该报文中的MPLS双标签,将该报文转化为目标CE设备可处理的BFD报文。
404、PE2设备通过组播方式发送进行上述转换后的BFD报文。
405、CE2设备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主用伪线的BFD报文,若否,则获知主用伪线发生故障,将与PE1设备间的转发链路由主用伪线切换到备用伪线上。
若CE2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检测到主用伪线又恢复正常,可以将与PE1设备间的转发链路由备用伪线切换回主用伪线上。
在本发明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的PW检测方法更多实施例中,近端PE设备向目标CE设备发送BFD报文时还可以采用单播方式,即在近端PE设备上配置目标CE设备的IP地址,通过与该地址相应的端口向该目标CE设备发送BFD报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以包括:远端PE设备通过与目标CE设备间的被测PW的承载隧道,向与所述目标CE设备相连的近端PE设备发送携带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双标签的检测报文;所述近端PE设备若接收到所述检测报文,则去除该报文中的MPLS双标签,将该报文转化为所述目标CE设备可处理的检测报文后向所述目标CE设备发送;所述目标CE设备若未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所述被测PW的检测报文,则判定所述被测PW发生故障。这里所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本发明提供用户边缘设备的实施例一: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用户边缘设备包括判断单元410和决策单元420:
判断单元410用于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远端PE设备与本CE设备间的被测PW的检测报文,并输出判断结果。
决策单元420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判定所述被测PW是否发生故障。
其中,判断单元4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判断单元411、第二判断单元412和结果输出单元413:
第一判断单元411,用于判断所接收检测报文的标识符是否与预置的被测PW的检测报文标识符相匹配。
第二判断单元412,用于判断所述检测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是否未超过被测PW的检测报文应到达的时间。
结果输出单元413,用于根据第一判断单元411和第二判断单元412的判断结果,输出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所述被测PW的检测报文的判断结果。
本发明用户边缘设备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适用于在目标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有多条伪线的情况,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用户边缘设备实施例一类似,区别之处在于,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切换单元,用于在决策单元决策所述被测PW发生故障时,将所述远端PE设备与所述目标CE设备的转发链路切换到两者之间的另一PW上。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检测被测PW的检测报文可以是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近端PE设备收到检测报文后,不需要判断链路是否发生故障,而是直接将检测报文转发给CE设备,由CE设备直接对CE设备与远端PE设备间的伪线状态做出检测,由于省去了近端PE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和故障传递的环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对CE设备所归属的PE设备的要求,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检测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边缘设备与远端服务商边缘设备间的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户边缘CE设备与远端服务商边缘PE设备间的伪线PW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端PE设备通过与目标CE设备间的被测PW的承载隧道,向与所述目标CE设备相连的近端PE设备发送携带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双标签的检测报文;
所述近端PE设备若接收到所述检测报文,则去除该报文中的MPLS双标签,将该报文转化为所述目标CE设备可处理的检测报文后向所述目标CE设备发送;
所述目标CE设备若未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所述被测PW的检测报文,则判定所述被测PW发生故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PE设备将该报文转化为所述目标CE设备可处理的检测报文后向所述目标CE设备发送具体包括:所述近端PE设备将该报文转化为所述目标CE设备可处理的检测报文后采用组播或单播方式向所述目标CE设备发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PE设备通过承载与目标CE设备间的被测PW的隧道,向与所述目标CE设备相连的近端PE设备发送携带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双标签的检测报文后还包括:
若用于承载所述被测PW的隧道发生切换,则远端PE设备通过切换后的隧道向所述近端PE设备发送后续的携带MPLS标签的检测报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PE设备若接收到所述检测报文包括:
判断所接收检测报文的标识符是否与预置的被测PW的检测报文标识符相匹配,若是,则接收到所述检测报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被测PW发生故障后还包括:将所述远端PE设备与所述目标CE设备的转发链路切换到两者之间的另一PW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报文是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
7、一种用户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于检测远端PE设备与本CE设备间的被测PW的检测报文,并输出判断结果;
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判定所述被测PW是否发生故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接收检测报文的标识符是否与预置的被测PW的检测报文标识符相匹配;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检测报文的实际到达时间是否未超过被测PW的检测报文应到达的时间;
结果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输出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所述被测PW的检测报文的判断结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决策单元决策所述被测PW发生故障时,将所述远端PE设备与所述目标CE设备的转发链路切换到两者之间的另一PW上。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报文是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
CN2008100897933A 2008-04-10 2008-04-10 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Active CN101267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97933A CN101267360B (zh) 2008-04-10 2008-04-10 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97933A CN101267360B (zh) 2008-04-10 2008-04-10 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360A true CN101267360A (zh) 2008-09-17
CN101267360B CN101267360B (zh) 2010-08-18

Family

ID=39989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97933A Active CN101267360B (zh) 2008-04-10 2008-04-10 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67360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759A (zh) * 2010-04-21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捆绑链路的检测方法及分布式设备
CN101931520A (zh) * 2010-09-02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984591A (zh) * 2010-10-13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中业务收敛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35665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点到多点伪线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WO2011047610A1 (zh) * 2009-10-22 2011-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边缘设备自动管理方法及pe设备
WO2011120301A1 (zh) * 2010-04-02 2011-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归保护倒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857421A (zh) * 2012-08-31 2013-01-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3460061A (zh) * 2010-12-10 2013-12-18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为伪线提供改善的故障转移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47241A (zh) * 2017-05-18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e隧道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8809792A (zh) * 2017-04-26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数据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38605A (zh) * 2019-04-30 2019-08-16 浙江亿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端口的pw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995594A (zh) * 2019-12-23 2020-04-10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pw bfd受到攻击震荡的方法
CN113630427A (zh) * 2020-05-07 202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6023C (zh) * 2005-09-30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维护多跳伪线的协商控制方法
CN100459531C (zh) * 2006-06-28 2009-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协议通告伪线故障的方法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665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点到多点伪线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2035665B (zh) * 2009-09-25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点到多点伪线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US9537672B2 (en) 2009-10-22 2017-0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managing customer edge device automatically and PE device
WO2011047610A1 (zh) * 2009-10-22 2011-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边缘设备自动管理方法及pe设备
CN102045184B (zh) * 2009-10-22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边缘设备自动管理方法及pe设备
WO2011120301A1 (zh) * 2010-04-02 2011-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归保护倒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34759A (zh) * 2010-04-21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捆绑链路的检测方法及分布式设备
CN101931520B (zh) * 2010-09-02 2014-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931520A (zh) * 2010-09-02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984591B (zh) * 2010-10-13 2015-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中业务收敛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84591A (zh) * 2010-10-13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中业务收敛的方法及系统
US9025437B2 (en) 2010-12-10 2015-05-0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mproved failover performance for pseudowires
CN103460061B (zh) * 2010-12-10 2016-04-13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为伪线提供改善的故障转移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60061A (zh) * 2010-12-10 2013-12-18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为伪线提供改善的故障转移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57421A (zh) * 2012-08-31 2013-01-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2857421B (zh) * 2012-08-31 2015-12-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8809792B (zh) * 2017-04-26 2020-09-08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报文数据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09792A (zh) * 2017-04-26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数据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47241A (zh) * 2017-05-18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e隧道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138605A (zh) * 2019-04-30 2019-08-16 浙江亿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端口的pw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138605B (zh) * 2019-04-30 2022-06-17 浙江亿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端口的pw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995594A (zh) * 2019-12-23 2020-04-10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pw bfd受到攻击震荡的方法
CN113630427A (zh) * 2020-05-07 202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及装置
WO2021223646A1 (zh) * 2020-05-07 2021-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及装置
CN113630427B (zh) * 2020-05-07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360B (zh) 201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7360B (zh) 伪线故障检测方法和用户边缘设备
CN101483558B (zh) 网络设备接入分组交换网络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009569B (zh) 数据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US7940645B2 (en)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based on change in link status in ethernet link aggregation sublayer
CN102025541B (zh) 一种实现组播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EP2951959B1 (en) Using 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with computer networks
CN102571426B (zh)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1938377B (zh) 链路聚合故障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317388B (zh) 多协议标签切换的标签切换路径保护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01924654B (zh)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业务的路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841408A (zh) 主备路由设备切换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01217470B (zh) 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70724A (zh) 用于以太网线服务的双归属
CN101710877A (zh) 基于伪线的业务流量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2092824A1 (en) Pseudo wire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490933B (zh) 双向转发检测切换方法及边缘设备
EP3029883B1 (en)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ext-ring node, and system
CN100466564C (zh) 虚拟租用线路的故障监听方法与装置
CN104618189A (zh) 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447095A (zh) 双向转发检测切换方法、双向转发检测模块及边缘设备
CN101674239A (zh) 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68616B (zh) 网络中虚mac地址表项建立的方法、路由器及系统
CN102882779A (zh) Vrrp通告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2255759A (zh) 一种基于pw冗余备份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0466615C (zh) 一种直连网段路由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