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4988A - 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4988A
CN101924988A CN2009102037692A CN200910203769A CN101924988A CN 101924988 A CN101924988 A CN 101924988A CN 2009102037692 A CN2009102037692 A CN 2009102037692A CN 200910203769 A CN200910203769 A CN 200910203769A CN 101924988 A CN101924988 A CN 101924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ts
information
omc
configuration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37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飞
高健
蔡庆玲
夏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037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249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24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4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属于移动通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在OMC上进行BSC以及BTS站点配置,BTS站点配置中包括BTS站点标识及对应的位置信息;当BTS上电后,建立其与OMC的操作维护通道,并通过该通道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到OMC;OMC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与本地的各BTS站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该BTS的站点标识,并将与该BTS的站点标识对应的BTS站点配置下发到该BTS;BTS接收到OMC发送的BTS站点配置,重新启动,并以所接收的BTS站点配置运行。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大批量基站同时免维护开通入网,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移动通讯系统设备越来越多的采用全IP架构。全IP架构的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信台)与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之间有大量复杂的相关网络参数配置需要在双方相同配置下才能使得基站正常运行。目前全IP基站开通的通常做法是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到基站站点进行基站侧参数配置,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站点开通工作费时,费力,而且对基站开通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也就使得大数量的基站同时快速开通运行在实际应用中实施困难,而移动通讯系统设备大覆盖范围内同时快速割接入网是移动通讯运营商的基本要求。
而目前,在家庭网关业务领域,提出了一种自动开通的方式,该方法省略了现有技术中人工配置参数的步骤,但该方法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实现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在出厂前为每台家庭网关设置管理参数,这样对设备的发货前的管理要求非常严格;
二,需要配置模板文件,并为其建立管理通道,这使得接入不同营运商的不同管理中心的设备需要保存不同的配置模板文件。
而上述问题的实质是设备需要进行出厂前的差异化参数配置,这种差异化的处理使得该专利的通用性受限,不能适用于移动通讯系统设备的免维护开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从而实现大批量无配置差异发货的基站同时割接入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系统的开通方法,包括:
在操作维护中心OMC上进行基站控制器BSC配置以及基站收发信台BTS站点配置,所述BTS站点配置中包括BTS站点标识及对应的位置信息;
当BTS上电后,建立其与所述OMC的操作维护通道,并通过所述操作维护通道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OMC;
所述OMC接收到所述BTS发送的位置信息,将所接收的位置信息与本地配置的各BTS站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该BTS的站点标识,并将与该BTS的站点标识对应的BTS站点配置下发到该BTS;
所述BTS接收到OMC发送的BTS站点配置,重新启动,并以所接收的BTS站点配置运行。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BTS发送的自身的位置信息是所述BTS上电后测量的。
其中,所述位置信息为全球定位系统GPS坐标信息,所述GPS坐标信息至少包括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
所述OMC位于所述BSC中,或者位于独立的服务器中。
当所述OMC将所接收的位置信息与本地配置的各BTS站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时,若匹配结果至少包括两个站点标识,则所述BTS与所述OMC进行二次匹配以确定所述BTS的站点标识。
所述BTS上电后,至少获取自身的IP信息和BSC的IP信息以建立所述操作维护通道,其中,所述BTS通过专网提供的动态主机分配协议服务,或者通过公共网中动态主机分配协议服务器获取所述IP信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系统,包括操作维护中心OMC以及基站收发信台BTS,其中:
所述OMC,用于进行BTS站点配置,所述BTS站点配置中包括BTS站点标识及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用于接收所述BTS发送的位置信息,将所接收的位置信息与本地配置的各BTS站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该BTS的站点标识,并将与该BTS的站点标识对应的BTS站点配置下发到该BTS;
所述BTS,用于建立其与所述OMC的操作维护通道,通过所述操作维护通道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OMC,并接收所述OMC下发的BTS站点配置,重新启动,并以所接收的BTS站点配置运行。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中,所述BTS发送的自身的位置信息是所述BTS上电后测量的。
其中,所述位置信息为全球定位系统GPS坐标信息,所述GPS坐标信息至少包括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
当所述OMC将所接收的位置信息与本地配置的各BTS站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时,若匹配结果至少包括两个站点标识,则所述BTS与所述OMC进行二次匹配以确定所述BTS的站点标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收发信台BTS,包括收发模块,以及与所述收发模块均相连的定位模块以及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该BTS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建立与基站控制器的操作维护通道,并将所述定位模块发送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控制器,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BTS站点配置,将所接收的BTS站点配置发送到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收发模块发送的BTS站点配置,重新启动该BTS,并按照所接收的BTS站点配置运行该BTS。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收发信台中,所述定位模块为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模块,用于对该BTS进行GPS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GPS坐标信息发送到所述收发模块,其中,所述GPS坐标信息至少包括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
其中,该基站收发信台还包括与所述收发模块相连的获取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BTS上电后,至少获取所述BTS自身的IP信息和基站控制器的IP信息,并将所述IP信息发送到所述收发模块,其中,所述获取模块通过专网提供的动态主机分配协议服务,或者通过公共网中动态主机分配协议服务器获取所述IP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根据所接收的IP信息,建立所述操作维护通道。
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大批量基站同时免维护开通入网,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减少了基站系统开通的复杂度,节省了人力成本,缩短了业务开通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全IP基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开通图1所示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全IP基站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BSC以及多个BTS。下面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BSC,进一步包括OMC模块(Operation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OMC模块,用于BSC和BSC下所有的BTS的参数配置,接收BTS上报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坐标信息,并将接收到的GPS坐标信息与参数配置中的GPS坐标信息相匹配,以确定各BTS的站点标识(在本实施例中即为确定站点号),为各BTS发送相应的软件版本及配置,下发完毕后,向BTS下发重启命令;
其中,BTS的参数配置包括完整的站点基本属性配置,承载配置,无线参数配置以及软件版本配置等,站点基本属性配置中包含该站点的GPS坐标信息,各站点的GPS坐标信息是安装BTS设备后,利用手持GPS设备记录的坐标信息,也可以是基站系统在选址规划过程中根据GPS定位设备所测的各BTS的GPS坐标信息。
上述GPS坐标信息包括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这是由于目前普通GPS水平精度在5~10米,垂直方向上定位精度较差,其误差通常为水平定位误差的2~3倍。而基站系统中各BTS站点相隔最少为百米级以上,远大于GPS的测量精度,并且不关心高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BTS站点的GPS坐标信息仅包括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在其他实施例中,GPS坐标信息也可以包括经度坐标、纬度坐标和高度坐标。
BTS,进一步包括获取模块、定位模块、处理模块以及收发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在BTS开通上电后,至少获取BSC的IP信息以及BTS自身的IP信息等,并将这些IP信息发送到收发模块,其中,IP信息至少包括IP网址,网关,掩码等;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可以通过专网提供的DHCP(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服务获取各种IP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可以通过一些公共网中的DHCP服务器获取各种IP信息。
定位模块,用于BTS上电后实时测量自身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到收发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采用GPS定位模块,该GPS定位模块实时测量BTS的位置信息为GPS坐标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BTS也可以通过其他定位模块来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
收发模块,用于将GPS定位模块发送的GPS坐标信息发送BSC,以及接收BSC发来的软件版本及配置以及重启命令,并将接收的软件版本、配置以及重启命令发送到处理模块,其中,收发模块根据获取模块发送的BSC的IP信息以及BTS自身的IP信息,建立与BSC的操作维护通道;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收发模块发来的软件版本、配置及重启命令,根据重启命令重新启动BTS,并按照所接收的软件版本及配置运行。
在其他实施例中,OMC也可以从上述基站系统中的BSC中分离出来,实现BSC和BSC下所有的BTS的参数配置,接收BTS上报的GPS坐标信息,并将接收到的GPS坐标信息与参数配置中的GPS坐标信息相匹配,以确定各BTS的站点号,为各BTS发送相应的软件版本及配置,此时,BTS中的收发模块,可以根据BSC的IP信息以及BTS自身的IP信息,先建立与BSC的通道,再由BSC建立与OMC的通道,最终建立BTS与OMC的操作维护通道,或者获取模块可以直接获取OMC的IP信息,收发模块就可以根据BTS自身的IP信息以及OMC的IP信息,直接建立BTS与OMC的操作维护通道。
还有一些实施例中,BSC或OMC也可以只向BTS下发专属于该BTS的软件版本及完整配置,而不向该BTS下发重启命令,此时,当BTS收到软件版本及完整配置后,由BTS中处理模块自动重启,再以所接收到的新的软件版本及配置运行。
下面介绍上述系统的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BTS设备无差异化发货,基站设备出厂前无需特别的设置,仅需要保存一套基础的通用软件版本;
步骤202.安装BTS和BSC设备,安装BTS时利用手持GPS设备记录该站点的GPS坐标信息,其中,GPS坐标信息至少包括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关注BTS的高度信息,因此在BTS的GPS蘑菇头下采集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BTS站点规划过程中,就完成各BTS站点的GPS坐标信息的采集工作,即无需在安装BTS站点后实时记录GPS坐标信息。
步骤203.在BSC侧OMC(Operation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进行BSC以及BTS站点配置,所述BTS站点配置包括完整的站点基本属性配置,承载配置,无线参数配置,软件版本配置等,其中,BTS站点基本属性配置中包括该BTS的GPS坐标信息,该BTS的GPS坐标信息是通过步骤202所获得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OMC也可以外置于BSC,使用一个独立的商用服务器。
步骤204.BTS上电后,以发货时的通用软件版本运行;
步骤205.BTS通过专网提供的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服务获取BSC的IP信息以及BTS自身的IP信息等,其中,IP信息至少包括IP网址,网关,掩码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BTS还可以通过其他公共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获取上述IP信息。
步骤206.BTS通过步骤205中所述获取的IP信息与OMC建立操作维护通道;
该步骤中,BTS可以根据根据自身的IP信息以及BSC的IP信息,先建立与BSC的通道,再由BSC建立与OMC的通道,最终建立BTS与OMC的操作维护通道;或者BTS可以直接获取OMC的IP信息,这样,就可以根据BTS自身的IP信息以及OMC的IP信息,直接建立BTS与OMC的操作维护通道。
步骤207.BTS上报自身的GPS坐标信息到OMC;
该步骤中,BTS所上报的自身的GPS坐标信息是BTS上电后,由BTS中的GPS模块实时测量所获取的。
步骤208.OMC收到BTS上报的GPS坐标信息后,将该GPS坐标信息与本地所配置保存的各BTS站点的GPS坐标信息模糊定位匹配,以获得该BTS对应的站点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站点标识为站点号,在其他实施例中站点标识也可以为站点名称等区别于其他BTS站点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OMC将该GPS坐标信息与本地所配置保存的各BTS站点的GPS坐标信息模糊定位匹配指:利用BTS上报来的GPS坐标信息中的纬度信息在查找在±0.0002°范围内的所有BTS站点,即找出与该BTS同纬度的带状区域范围内的所有BTS站点,所述带状区域南北向宽度大约为45米,再根据经度查找这些站点里与该BTS经度相差在±0.0002°范围内的站点。该GPS模糊匹配定位方法利用并不精确的站点GPS坐标信息进行模糊定位匹配的过程仅有简单的减法及比较运算,避免了利用导航坐标系进行精确空间距离定位匹配的复杂运算,方法简单、有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中的BTS为GSM900/1800共站的情况时,即同一个地理位置上的站点有两个,则需要OMC与BTS交互射频硬件信息后对模糊匹配结果的两个站点进行二次匹配确认。
步骤209.判断匹配是否成功,如果是,进入步骤210,否则上报匹配失败告警,基站免维护开通失败,需要人工干预,流程结束。
步骤210.OMC为该BTS站点下发专属于该BTS的软件版本及完整配置,下发完毕后,OMC向该BTS下发重启命令;
步骤211.收到软件版本及完整配置的BTS,重新启动,并以所接收到的新的软件版本及配置运行,完成BTS的免维护自动开通过程。
在其他实施例中,OMC也可以只向BTS下发专属于该BTS的软件版本及完整配置,而不向该BTS发送重启命令,此时,当BTS收到软件版本及完整配置后,由BTS自动重启,再以所接收到的新的软件版本及配置运行。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技术方案根据站点BTS上报的其GPS位置信息来匹配站点号,再将专属该站点的软件版本和完整配置发送给BTS,从而降低了基站开通工作的复杂性,实现了大批量基站同时免维护开通入网。同时,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了无差异化的出厂设备,使得生产流程简单化。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有参数均在BSC或者OMC进行配置,从而避免了由于BTS和BSC两端参数配置的不一致导致的BTS断站,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优选的实施中,针对基站系统的特点提供了一种仅有简单比较运算的GPS模糊定位匹配的方法,从而避免了目前惯常采用GPS导航信息进行空间计算匹配的复杂运算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基站系统的开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操作维护中心OMC上进行基站控制器BSC配置以及基站收发信台BTS站点配置,所述BTS站点配置中包括BTS站点标识及对应的位置信息;
当BTS上电后,建立其与所述OMC的操作维护通道,并通过所述操作维护通道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OMC;
所述OMC接收到所述BTS发送的位置信息,将所接收的位置信息与本地配置的各BTS站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该BTS的站点标识,并将与该BTS的站点标识对应的BTS站点配置下发到该BTS;
所述BTS接收到OMC发送的BTS站点配置,重新启动,并以所接收的BTS站点配置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TS发送的自身的位置信息是所述BTS上电后测量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信息为全球定位系统GPS坐标信息,所述GPS坐标信息至少包括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OMC位于所述BSC中,或者位于独立的服务器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OMC将所接收的位置信息与本地配置的各BTS站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时,若匹配结果至少包括两个站点标识,则所述BTS与所述OMC进行二次匹配以确定所述BTS的站点标识。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TS上电后,至少获取自身的IP信息和BSC的IP信息以建立所述操作维护通道,其中,所述BTS通过专网提供的动态主机分配协议服务,或者通过公共网中动态主机分配协议服务器获取所述IP信息。
7.一种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维护中心OMC以及基站收发信台BTS,其中:
所述OMC,用于进行BTS站点配置,所述BTS站点配置中包括BTS站点标识及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用于接收所述BTS发送的位置信息,将所接收的位置信息与本地配置的各BTS站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该BTS的站点标识,并将与该BTS的站点标识对应的BTS站点配置下发到该BTS;
所述BTS,用于建立其与所述OMC的操作维护通道,通过所述操作维护通道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OMC,并接收所述OMC下发的BTS站点配置,重新启动,并以所接收的BTS站点配置运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BTS发送的自身的位置信息是所述BTS上电后测量的。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信息为全球定位系统GPS坐标信息,所述GPS坐标信息至少包括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OMC将所接收的位置信息与本地配置的各BTS站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时,若匹配结果至少包括两个站点标识,则所述BTS与所述OMC进行二次匹配以确定所述BTS的站点标识。
11.一种基站收发信台BTS,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以及与所述收发模块均相连的定位模块以及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该BTS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建立与基站控制器的操作维护通道,并将所述定位模块发送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控制器,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BTS站点配置,将所接收的BTS站点配置发送到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收发模块发送的BTS站点配置,重新启动该BTS,并按照所接收的BTS站点配置运行该BTS。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收发信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模块为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模块,用于对该BTS进行GPS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GPS坐标信息发送到所述收发模块,其中,所述GPS坐标信息至少包括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基站收发信台,其特征在于,该基站收发信台还包括与所述收发模块相连的获取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BTS上电后,至少获取所述BTS自身的IP信息和基站控制器的IP信息,并将所述IP信息发送到所述收发模块,其中,所述获取模块通过专网提供的动态主机分配协议服务,或者通过公共网中动态主机分配协议服务器获取所述IP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根据所接收的IP信息,建立所述操作维护通道。
CN2009102037692A 2009-06-12 2009-06-12 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 Pending CN1019249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37692A CN101924988A (zh) 2009-06-12 2009-06-12 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37692A CN101924988A (zh) 2009-06-12 2009-06-12 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4988A true CN101924988A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39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37692A Pending CN101924988A (zh) 2009-06-12 2009-06-12 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24988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496A (zh) * 2011-01-14 2011-07-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d2d用户对复用蜂窝用户资源的方法
CN103200593A (zh) * 2013-03-06 2013-07-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自启动和自启动辅助方法及设备
WO2014090028A1 (en) * 2012-12-11 2014-06-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aster recover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failover
US8762339B2 (en) 2010-11-29 2014-06-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aster recovery utilizing collapsible virtualized capacity
US9104607B2 (en) 2012-10-31 2015-08-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imulation engine for use in disaster recovery virtualization
CN102123496B (zh) * 2011-01-14 2016-12-1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d2d用户对复用蜂窝用户资源的方法
CN109688536A (zh) * 2018-12-13 2019-04-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实现小基站开站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WO2020042982A1 (zh) * 2018-08-31 2020-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开站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42079A (zh) * 2020-04-30 2020-08-14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开通中匹配后台配置与实际站点的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2339B2 (en) 2010-11-29 2014-06-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aster recovery utilizing collapsible virtualized capacity
CN102123496B (zh) * 2011-01-14 2016-12-1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d2d用户对复用蜂窝用户资源的方法
CN102123496A (zh) * 2011-01-14 2011-07-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d2d用户对复用蜂窝用户资源的方法
US9471447B2 (en) 2012-10-31 2016-10-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ization simulation engine including assuming a dormant state for a lower priority application
US9104607B2 (en) 2012-10-31 2015-08-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imulation engine for use in disaster recovery virtualization
WO2014090028A1 (en) * 2012-12-11 2014-06-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aster recover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failover
US9104625B2 (en) 2012-12-11 2015-08-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aster recovery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failover
CN103200593B (zh) * 2013-03-06 2016-05-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自启动和自启动辅助方法及设备
CN103200593A (zh) * 2013-03-06 2013-07-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自启动和自启动辅助方法及设备
WO2020042982A1 (zh) * 2018-08-31 2020-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开站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75826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开站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88536A (zh) * 2018-12-13 2019-04-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实现小基站开站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1542079A (zh) * 2020-04-30 2020-08-14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开通中匹配后台配置与实际站点的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42079B (zh) * 2020-04-30 2023-01-31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开通中匹配后台配置与实际站点的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4988A (zh) 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基站系统及其开通方法
CN101217770B (zh)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质量自动评估分析装置及方法
KR101495388B1 (ko) 무선 위치 추적 시스템의 자동 구성
JP6159321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カバレージ・エリア内で動作パラメータをマッピング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179580B (zh) 一种自适应覆盖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4486835A (zh) 一种基于无线接入点和视频监控的定位装置
CN102883348B (zh) 一种将智能终端作为无线网网络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US20130343212A1 (en) Method for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operation
CN102860100A (zh) 基础设施装置和终端装置的位置确定
CN104244307B (zh) 异常事件上报、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管理服务器
CN105277920A (zh) 蓝牙实时动态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3281778A (zh)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物联网智能手机室内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9995579A (zh) 一种资产配置的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4135740B (zh) 配电自动化无线通信故障定位的方法
KR101429953B1 (ko) pCell 측위를 위한 데이터베이스 갱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6438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4349455A (zh) 一种通过wifi热点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36324B (zh) 定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25594A (zh) 基于用户感知的无线网络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6959645A (zh) 一种基于NB‑IoT的资产监管终端装置
CN104918265A (zh) 室内信标的管理配制系统与方法
CN105611535A (zh) 伪基站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KR20150139072A (ko) 비콘장치의 자동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2905220B (zh) 测试文件获取方法、装置、测试终端与服务器
CN105792132A (zh) 一种楼宇在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