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7637B - 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7637B
CN101917637B CN201010218137A CN201010218137A CN101917637B CN 101917637 B CN101917637 B CN 101917637B CN 201010218137 A CN201010218137 A CN 201010218137A CN 201010218137 A CN201010218137 A CN 201010218137A CN 101917637 B CN101917637 B CN 101917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on
free
viewing angle
target object
transmission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8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7637A (zh
Inventor
戴琼海
李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218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7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7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7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7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7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多视角拍摄的可控光照下的场景成像信息;根据物体表面各点法线、光照、观察方向三者间的相对位置,生成支持各向异性光照特性表示的目标物体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并结合依赖视角的模型渲染算法,实现自由视角的场景重光照操作。本发明针对各向异性的光照特性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表示方法,并且支持自由视角的重光照效果观察。另外,本发明原理简单、明确,且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采集及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静态图像和动态视频已成为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媒体格式。而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光照条件对场景的成像质量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拍摄视角的变化,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而由于许多理想光照条件在现实环境中是难以实现或实现成本过高的,因此需要真实感的重光照方法,能够将我们感兴趣的目标物体,渲染至任意光照条件,并支持任意视角的场景显示;且真实场景的光照特性往往也是复杂且难以利用解析光照模型进行描述的,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光照特性表达方式,对物体表面各向异性的光照特性进行记录及表示。
根据物体光照特性表达方式的差异,现有的重光照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解析光照模型及光照传输矩阵两类。
基于解析光照模型的重光照方法,主要通过在多种可控光照条件下,对物体进行拍摄,并结合参数化光照模型,恢复物体表面的几何及反射属性信息,从而根据光照模型在新的光照条件下对物体进行重光照操作,并渲染至自由视角进行显示。由于需要使用参数化光照模型进行求解(如漫反射光照模型,球谐函数,双线性模型,张量样条等),此类方法往往只能对有限类别的理想材质表面(如朗伯表面)进行准确、简洁的表示及处理;在对真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真实物体进行描述时,真实度往往不够理想,且利用解析光照模型进行渲染的计算复杂度也较高。
基于图像的重光照方法,是将多种密集可控光照条件下采集的物体图像作为基向量,表示物体表面接受各种情况的入射光对光照进行传输发射反射光照的过程,即利用这些基向量组成光照传输矩阵对物体光照特性进行描述;通过对基向量进行线性组合,实现目标物体的重光照操作。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无需利用解析光照模型进行参数求解,而是直接将采集图像作为基向量进行组合,因此重光照效果的真实性较高。但相应的代价是,此种方法需要对目标物体在密集光照条件下进行采集,采集成本及复杂度较高,且由于三维几何信息的缺失,此类方法很难实现自由视角的渲染,且目前已有的光照传输矩阵,只能对固定视角观察得到的物体表面反射特性进行表示,不能对视角各向异性的光照特性进行记录。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目前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的,能够对各向异性的光照特性进行表示的,支持自由视角观察的场景重光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及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下,利用摄像阵列在预设的多个曝光程度下分别采集目标物体对应的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根据获得的所述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反照率信息和在起始时刻的三维模型和表面法向;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光照方向和观察方向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对多视角变光照的目标信息进行融合,以生成支持各向异性光照特性表示的所述目标物体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和所述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重光照操作,以生成重光照目标物体模型;和结合依赖视角的模型渲染算法,实现自由视角的动态场景重光照。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装置,包括:可控光源,用于产生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摄像阵列,用于在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下,在预设的多个曝光程度下分别采集目标物体对应的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和重光照装置,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反照率信息和在起始时刻的三维模型和表面法向,并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光照方向和观察方向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对多视角变光照的目标信息进行融合,以生成支持各向异性光照特性表示的所述目标物体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接着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和所述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重光照操作,以生成重光照目标物体模型,以及结合依赖视角的模型渲染算法,实现自由视角的动态场景重光照。
本发明针对各向异性的光照特性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表示方法,并且支持自由视角的重光照效果观察。另外,本发明原理简单、明确,且易于实现。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流程图;
图2a和图2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动态场景采集示意图和摄像阵列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获得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由视角重光照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在于,利用多视角拍摄的可控光照下的场景成像信息;根据物体表面各点法向、光照、观察方向三者间的相对位置,生成支持各向异性光照特性表示的目标物体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并结合依赖视角的模型渲染算法,实现自由视角的场景重光照操作。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对目标物体,在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下,利用摄像阵列在预设的多个曝光程度下分别采集目标物体对应的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由200组LED光源形成的200种可控变化光照条件(L1,L2,...,LM,M=200)下,利用20摄像阵列采集目标物体的变光照成像视频,如图2a和图2b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动态场景采集示意图和摄像阵列布置示意图。具体地,该步骤包括:
1.1、对摄像阵列进行几何及颜色校准,并将摄像阵列与可控光源进行同步校准。
1.2、在采集场景中央放一枚水晶球,在完整的由200种光源组合构成的光照序列下利用摄像阵列对水晶球进行同步采集。
1.3、对20组视角拍摄视频中的各帧水晶球图像进行全景拼图,得到对应1.2中100种光照条件的场景光照环境图。
1.4、将目标物体置于采集场景中,利用摄像阵列采集得到多视角成像信息,且采集过程中控制同一光照条件分别采集曝光程度为1/2、1、2的三组图像,从而合成高动态范围图像,以对目标物体的光照特性进行充分展示。
本发明通过对可控光源和摄像阵列的控制,可以保证目标物体在光照空间的高效采样。
步骤S102,根据获得的所述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反照率信息和在起始时刻的三维模型和表面法向。参照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获得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流程图。该步骤具体包括:
2.1利用初始时刻均匀光照条件下拍摄的多视角图像,计算物体三维模型及表面法向。
2.2结合匹配特征点及多视角相机校准参数,利用鲁棒的主分量分析方法(RPCA)对物体表面各点在不同光照条件各视角采集数据中的置信度进行筛选,选择高置信度的成像信息计算物体表面各点的反照率信息。
因为对于常见的多种材质,光照特性主要还是以低频分量为主,而视频图像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噪声、遮挡阴影、高光区域的过饱和状态等则是以不符合这一低频特性的差残分量存在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考虑利用RPCA对这类区域首先进行剔除,选出正常表示物体光照特性的像素区域进行后续计算,这部分正常表示物体光照特性的像素区域即为高置信度区域。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置信度进行筛选包括对各像素在不同时刻采集数据中的过饱和和/或不可见性进行筛选。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过饱和和/或具有不可见性的像素进行筛选,从而能够使光度立体的恢复结果准确性得到保证。
步骤S103,结合球谐函数光照模型,对目标物体表面各点法向进行优化,获取更为精准的目标物体的法向信息及三维模型。
3.1、结合球谐函数模型,设计能量函数,对上述步骤计算得到的物体表面法向进行优化,对由于遮挡等问题造成的错误法向进行修正。I=LS可以看作是基于球谐函数的光照模型,能量函数可以为如下形式:
min||W(I-L·S)||+c·ΔS
其中W为权重矩阵(应为对角阵的形式),对于I-LS具有较大误差的表面点j,W(j,j)的取值应较小。
S对应物体表面各点球谐图像,由物体表面的反照率和法向情况共同决定,ΔS是对物体表面各点的反照率及法向一致性进行约束。C为可调整的一个系数,用以决定前后两项的约束强弱。
具体优化过程,可以利用初始反照率和法向信息,计算得到W0,然后利用上式优化求解S′,然后根据S′,将权重矩阵更新为W′,然后继续利用设定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实现对S′的迭代优化,即达到对物体表面法向进行优化的目的。
3.2、利用优化后的物体表面法向信息,获得更为精准的物体三维模型。
步骤S104,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光照方向和观察方向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对多视角变光照的目标信息进行融合,以生成支持各向异性光照特性表示的所述目标物体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在本发明中自由视角重光照传输矩阵可以对各向异性的物体光照特性进行表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对目标物体表面的各顶点,在各采集时刻,计算3.1中优化得到的该点法线方向(法向)与该时刻光照方向间的相对位置(相对光源方向),及该时刻定点法向与各拍摄视角见的相对位置(相对观察方向)。
4.2、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是用以表示场景反射特性的三维矩阵,三个维度分别对应场景空间位置、光源方向、观察视角的变化,矩阵元素对应场景中一点接受某一相对光源方向的入射光,并从某一相对观察方向进行拍摄时,采集得到的成像信息。根据4.1中的计算结果,可将多视角变光照采集数据中的高置信度区域中的各像素分别填充至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相应位置。
4.3、利用目标物体表面各点反射属性的局部平滑及低秩特性作为约束,对步骤4.2中填充后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中可能存在的缺损元素进行恢复,生成完整的场景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本发明采用局部平滑及低秩特性作为约束,对由于遮挡或采样密度有限造成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中的缺损元素进行恢复。
步骤S105,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和所述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重光照操作,以生成重光照目标物体模型。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由视角重光照流程图。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1、根据用户给定的光照环境,生成光照环境图,并将其表示为多种基光照环境图的线性叠加。
5.2、分别计算5.1中得到的各种基光照条件,与各采集时刻物体表面各点的相对光源方向,并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中选择相应元素,生成各时刻的目标物体的基光照自由视角成像信息。
5.3、按照5.1中计算得到的线性叠加方式,对5.2中得到的基光照自由视角成像信息进行线性加权,生成目标物体对应各采集时刻的重光照自由视角成像信息,从而获得重光照目标物体模型。
步骤S106,结合依赖视角的模型渲染算法,实现自由视角的动态场景重光照。具体包括:
6.1、对于任意观察视角,计算该观察视角与该时刻物体表面各点的相对观察方向,从而根据该时刻目标物体的重光照自由视角成像信息,结合依赖视角的渲染方法,生成场景的自由视角重光照效果。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装置结构图。该装置包括可控光源100、摄像阵列200和重光照装置300。可控光源100用于产生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摄像阵列200用于在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下,在预设的多个曝光程度下分别采集目标物体对应的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重光照装置300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反照率信息和在起始时刻的三维模型和表面法向,并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光照方向和观察方向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对多视角变光照的目标信息进行融合,以生成支持各向异性光照特性表示的所述目标物体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接着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和所述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重光照操作,以生成重光照目标物体模型,以及结合依赖视角的模型渲染算法,实现自由视角的动态场景重光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重光照装置300还用于获得所述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中各个光照状态对应的场景光照环境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重光照装置300还用于结合匹配特征点和多视角相机校准参数,利用鲁棒的主分量分析方法RPCA对所述目标物体的表面各点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各视角采集数据中置信度进行筛选,选择高置信度的成像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物体表面各点的反照率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重光照装置300还用于结合球谐函数光照模型对所述目标物体各点的法向进行优化,以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精确的方向和三维模型。
本发明针对各向异性的光照特性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表示方法,并且支持自由视角的重光照效果观察。另外,本发明原理简单、明确,且易于实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下,利用摄像阵列在预设的多个曝光程度下分别采集目标物体对应的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
根据获得的所述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反照率信息和在起始时刻的三维模型和表面法向;
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光照方向和观察方向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对多视角变光照的目标信息进行融合,以生成支持各向异性光照特性表示的所述目标物体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
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和所述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重光照操作,以生成重光照目标物体模型;和
结合依赖视角的模型渲染算法,实现自由视角的动态场景重光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得所述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中各个光照状态对应的场景光照环境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中各个光照状态对应的场景光照环境图进一步包括:
在采集场景中央放置一枚水晶球,在所述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下利用所述摄像阵列对水晶球进行拍摄;
对所述摄像阵列拍摄的视频中的各帧水晶球图像进行全景拼图,以获得所述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下各光照状态对应的场景光照环境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摄像阵列进行几何和颜色校准,并将所述摄像阵列和可控光源进行同步校准,所述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由所述可控光源产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结合匹配特征点和多视角相机校准参数,利用鲁棒的主分量分析方法RPCA对所述目标物体的表面各点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各视角采集数据中置信度进行筛选,选择高置信度的成像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物体表面各点的反照率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结合球谐函数光照模型对所述目标物体各点的法向进行优化,以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精确的方向和三维模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表面法向、光照方向和观察方向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对多视角变光照的目标信息进行融合,以生成支持各向异性光照特性表示的所述目标物体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进一步包括:
在各个采集时刻,计算所述目标物体表面各个顶点的法向与该时刻光照方向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该时刻所述法向与各个拍摄视角之间的相对位置;
根据获得的所述法向与该时刻光照方向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所述法向与各个拍摄视角之间的相对位置,将高置信度区域中的各像素分别填充至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所述目标物体表面各点的反射属性的局部平滑及低秩特性作为约束,对填充后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进行恢复以生成完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表面法向和所述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重光照操作,以生成重光照目标物体模型包括:
根据用户给定的光照环境,生成光照环境图,并将所述光照环境图表 示为多种基光照环境图的线性叠加;
根据所述多种基光照环境图计算多种基光照条件,以及各个采集时刻所述目标物体表面各点的相对光源方向,并从所述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中选择相应元素,以生成各个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物体的基光照自由视角成像信息;
对所述各个基光照自由视角成像信息进行线性加权,以生成所述目标物体对应的重光照目标物体模型。
10.一种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控光源,用于产生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
摄像阵列,用于在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下,在预设的多个曝光程度下分别采集目标物体对应的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和
重光照装置,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多组多视角视频图像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的反照率信息和在起始时刻的三维模型和表面法向,并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光照方向和观察方向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对多视角变光照的目标信息进行融合,以生成支持各向异性光照特性表示的所述目标物体的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接着根据所述表面法向和所述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重光照操作,以生成重光照目标物体模型,以及结合依赖视角的模型渲染算法,实现自由视角的动态场景重光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光照装置,还用于获得所述预设的可控变化光照条件中各个光照状态对应的场景光照环境图。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光照装置,还用于结合匹配特征点和多视角相机校准参数,利用鲁棒的主分量分析方法RPCA对所述目标物体的表面各点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各视角采集数据中置信度进行筛选,选择高置信度的成像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物体表面各点的反照率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光照装置,还用于结合球谐函数光照模型对所述目标物体各点的法向进行优化,以获得所述目标物体精确的方向和三维模型。 
CN201010218137A 2010-06-24 2010-06-24 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917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8137A CN101917637B (zh) 2010-06-24 2010-06-24 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8137A CN101917637B (zh) 2010-06-24 2010-06-24 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7637A CN101917637A (zh) 2010-12-15
CN101917637B true CN101917637B (zh) 2012-10-10

Family

ID=4332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8137A Active CN101917637B (zh) 2010-06-24 2010-06-24 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76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8988A (zh) * 2018-12-30 2019-06-21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结合成像仿真技术的可移植的无人机检测系统
CN110033055A (zh) * 2019-04-19 2019-07-19 中共中央办公厅电子科技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语义和材质解析与合成的复杂物体图像重光照方法
CN113240622B (zh) * 2021-03-12 2023-01-06 杭州新畅元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场景图像本征分解与重光照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6451A (zh) * 2005-02-14 2007-07-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确定图像中的主要光源的方向的方法
CN100386780C (zh) * 2003-10-10 2008-05-07 微软公司 用于自然光照环境中对象实时重点亮的健壮采样系统和方法
CN101354784A (zh) * 2008-08-21 2009-01-28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图像的真实光源获取及重光照的方法
CN201335934Y (zh) * 2009-01-22 2009-10-28 上海交通大学 重光照基图像采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7176B2 (en) * 2003-08-15 2007-01-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Clustered principal components for precomputed radiance transfer
KR100609145B1 (ko) * 2004-12-20 2006-08-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실시간 전역조명 효과를 위한 렌더링 장치 및 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6780C (zh) * 2003-10-10 2008-05-07 微软公司 用于自然光照环境中对象实时重点亮的健壮采样系统和方法
CN101006451A (zh) * 2005-02-14 2007-07-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确定图像中的主要光源的方向的方法
CN101354784A (zh) * 2008-08-21 2009-01-28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图像的真实光源获取及重光照的方法
CN201335934Y (zh) * 2009-01-22 2009-10-28 上海交通大学 重光照基图像采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7637A (zh)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2491B (zh) 基于光度立体的自由视角重光照方法和系统
JP7048995B2 (ja) 3dライトフィールドカメラ及び撮影方法
US10848743B2 (en) 3D Camera calibration for adjustable camera settings
CA3019936C (en) Three-dimensional, 360-degree virtual reality camera exposure control
US10015469B2 (en) Image blur based on 3D depth information
US6940538B2 (en) Extracting a depth map from known camera and model tracking data
Moreno-Noguer et al. Active refocusing of images and videos
CN1965578B (zh) 数码3d/360度照相机系统
US20110128412A1 (en) Actively Addressable Aperture Light Field Camera
CN108475327A (zh) 三维采集与渲染
EP0511101A1 (fr) Procédé de modélisation d'un système de prise de vues et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réalisation de combinaisons d'images réelles et d'images de synthèse
RU2453922C2 (ru) Способ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исходной трехмерной сцены по результатам съем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в двумерной проекции (варианты)
CN104601978A (zh) 自由视点图像的获取系统与方法
US20120068996A1 (en) Safe mode transition in 3d content rendering
CN104094318A (zh) 适用于拍摄视频电影的系统
CN101917637B (zh) 基于自由视角光照传输矩阵的重光照方法及系统
CN108391116A (zh) 基于3d成像技术的全身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Michels et al. Simulation of plenoptic cameras
Hach et al. Cinematic bokeh rendering for real scenes
EP3220185B1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the plenoptic capture of images
KR102454773B1 (ko) 픽셀 빔을 나타내는 데이터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8513122A (zh) 基于3d成像技术的模型调整方法及模型生成装置
EP3229070B1 (en) Three-dimensional, 360-degree virtual reality camera exposure control
JP6768431B2 (ja) 画像生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418125B (zh) 一种集成成像系统的元素图像阵列快速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