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6397A - 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16397A CN101916397A CN2010102233506A CN201010223350A CN101916397A CN 101916397 A CN101916397 A CN 101916397A CN 2010102233506 A CN2010102233506 A CN 2010102233506A CN 201010223350 A CN201010223350 A CN 201010223350A CN 101916397 A CN101916397 A CN 1019163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getation
- 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 mesh node
- bury
- ground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7794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VMXUWOKSQNHOCA-UKTHLTGXSA-N ranitidine Chemical compound [O-][N+](=O)\C=C(/NC)NCCSCC1=CC=C(CN(C)C)O1 VMXUWOKSQNHOCA-UKTHLTGX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937 topological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620 method outpu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Abstract
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及方法,数据库与输入模块连接接收并存储地物分布数据;纹理编辑模块和生态水文模型控制模块分别与数据库连接接收地物分布数据并存入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生成并输出植被纹理数据;生态水文模型控制模块接收生态水文模型,生成并输出生态水文模型数据;数据库接收植被纹理数据和生态水文模型数据,建立植被纹理和生态水文模型的数据信息;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与数据库连接,接收植被纹理和生态水文模型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栅格计算,生成并输出每个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植被高度以及该群落的植被密度;显示模块与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连接,对植被类型、植被高度以及该群落的植被密度进行植被三维可视化。
Description
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湿地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描述 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方法,特别是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决 策支持与湿地生态水文科普教育。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途径,而在具体的实施过 程中需要了解湿地植被的生态水文响应。传统的方法从模型、统计的角度分析生态水文响 应,预测水文环境对湿地植被的生理生态影响。传统的方法输出结果表现为数字或二维尺 度的图件,缺乏形象的描述。一些动画技术虽然具备可视化的形式却缺乏定量的生态水文 响应机理,无法提供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描述。
[0003]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型实用的方法,综合生态水文响应机理与三维可视化表 现形式,对湿地植被的生态水文响应进行三维可视化表达。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具备专业知 识的决策者和中小学生来说,定量的、三维的、可视化的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描述将更有 助于他们理解水文环境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准确地描述 湿地植被的生态水文响应,解决当前方法在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时无法兼顾定量化 与形象化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及 方法。
[0005]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 维可视化装置,该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输入模块、纹理编辑模块、数据库、控制模块、三维 可视化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
[0006] 数据库与输入模块连接,数据库接收输入模块输出的地物分布数据,并以二进制 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输入模块对地物分布数据中的地下水埋深的钻孔数据进行双克里 金方法(DK)插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网格大小、范围一致的地下水埋深格网;输入模块 通过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洪水淹没模拟,利用洪水淹没模型模拟得到无源淹没或有源淹没 情况下的地表水深;
[0007] 纹理编辑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与数据库连接,纹理编辑模块从数据库接收地物分 布数据并存入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对植被纹理进行编辑,生成并输出植被纹理数据;控制 模块从数据库提取生态水文模型,并通过控制模块实现模型编辑,生成并输出生态水文模 型的数据;数据库接收并建立植被纹理数据和生态水文模型的数据信息;所述生态水文模 型形式表现为:H = f (gwd, swd, GffDi, SffDi, Hi) ;D = f (gwd, swd, GffDi, SffDi, Di),其中 H、D 分别表示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gwd、swd为当前环境下的地下水埋深和地表水深,GWDpSWDi 为第i种情况下的地下水埋深和地表水深,Hi, Di为该i种情况下的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对选择的不同植被建立模型数组,模型编号与植被在数据库中的顺序一致罗
[0008] 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与数据库连接,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接收植被纹理和生态水 文模型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栅格计算,生成并输出每个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植被高度以及 该群落的植被密度;
[0009] 显示模块与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连接,显示模块根据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输出的 植被类型、植被高度以及该群落的植被密度进行植被三维可视化。
[0010]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使用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 维可视化装置的三维可视化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0011] 步骤Sl :以文件的形式读入数字高程模型、地下水埋深钻孔数据、植被分布矢量 数据;对地下水埋深钻孔数据进行双克里金方法(DK)插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网格大 小、格网范围一致的地下水埋深格网;利用洪水淹没模型模拟得到无源淹没或有源淹没情 况下的洪水淹没范围和地表水深;
[0012] 步骤S2 :根据植被分布矢量数据,建立植被分布矢量数据的数据库;
[0013] 步骤S3 :从数据库中选定需要建立生态水文模型的植被,根据所选择植被在不同 地下水埋深、地表水深情况下的植被高度、群落密度建立其生态水文模型;
[0014] 步骤S4 :从数据库中选择需要三维可视化的植被,然后通过文件的形式为各种植 被选择其对应的纹理图像,建立纹理数组,纹理编号与植被在数据库中的顺序一致;利用 Adobe Photoshop软件对纹理图像进行处理,然后输出为位图格式的纹理数据;
[0015] 步骤S5 :首先建立需要三维可视化的植被编号数组,植被编号与其在数据库中的 顺序一致,并结合植被分布矢量数据对数字高程模型上网格结点与植被分布范围进行拓扑 分析,获得拓扑分析结果,则根据拓扑分析结果判断数字高程模型上每个网格结点的植被 编号,如果网格结点在当前植被分布范围内,把该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赋值为当前植 被编号,如果网格结点不在当前植被分布范围内,把该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赋值为0 ; 然后遍历数字高程模型上所有网格结点,对植被类型属性不为0的网格结点进行生态水文 响应计算:根据该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得到该结网格结点的植被编号和生态水文模 型,利用生态水文模型判断该网格结点地下水埋深与地表水深符合此模型的第几种水文情 况,并由此得到该网格结点的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
[0016] 步骤S6 :根据上述得到的数字高程模型上所有网格结点的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 利用纹理绘制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首先根据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得到它的植被编号 和纹理编号,并利用植被高度表示纹理大小、群落密度表示格网密度;然后根据格网密度在 数字高程模型网格结点进行纹理绘制。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 本发明提供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及方法,以便综合 湿地植被生态水文模型与三维可视化表现形式,提供定量的、三维的、可视化的湿地植被生 态水文响应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湿地植被生态水文模型与三维可视化表现形式相结 合,实现了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描述。本发明技术可以根据二维的植被分 布矢量数据得到不同地下水埋深、地表水深环境下的植被个体高度、群落密度的植被三维 可视化。
[0019] (1)通过控制模块实现了多种类型植被对于地下水埋深、地表水深的响应建模,使
6得植被生态水文响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0020] (2)通过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实现了多种类型植被的生态水文响应与三维可视化 视觉效果的关联,使得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可以定量化。
[0021] (3)通过显示模块实现了地下水埋深、地表水深对多种类型植被影响的三维表达, 使得植被生态水文响应具有三维的可视化表现形式。
[0022] (4)通过双克里金方法(DK)克服了湿地区域钻孔数量少而引起的地下水埋深插 值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的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 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 如图1示出本发明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实现本发 明装置在计算机中实现,所需的基本的硬件条件为:一台主频为1. 66GHz,内存为512M的计 算机;所需软件条件为:MiCrOSOftViSual C++6. 0编程环境。本发明装置的结构包括:输入 模块1、纹理编辑模块2、数据库3、控制模块4、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5和显示模块6,其中:
[0027] 数据库3与输入模块1连接,数据库3接收输入模块1输出的地物分布矢量数据, 并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3中。输入模块1对地物分布数据中的地下水埋深的钻孔 数据进行双克里金方法(DK)插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网格大小、范围一致的地下水埋深 格网;输入模块1通过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洪水淹没模拟,模拟无源或有源情况下的洪水 淹没范围和水深;
[0028] 纹理编辑模块2和控制模块4分别与数据库3连接,纹理编辑模块2从数据库3接 收通过Microsoft sqlserver 2000存储的地物分布矢量数据(shapefile格式文件)并存 入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5,对植被纹理进行编辑,生成并输出植被纹理数据;控制模块4从 数据库3接收生态水文模型,并通过控制模块实现模型编辑,生成并输出生态水文模型数 据;数据库3接收植被纹理数据和生态水文模型的数据,建立植被纹理和生态水文的数据 fn息ο
[0029] 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5与数据库3连接,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5接收植被纹理和 生态水文模型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栅格计算,生成并输出每个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植被高 度以及该群落的植被密度。
[0030] 显示模块6与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5连接,显示模块6根据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 5输出的植被类型、植被高度以及该群落的植被密度进行植被三维可视化。
[0031] 输入模块1的地物分布矢量数据包括水文环境、植被分布、地形三部分,其中:
[0032] 所述水文环境是地下水埋深和地表水深,所述地下水埋深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点坐 标(X,ι, ζ),分别表示横坐标X、纵坐标y和地下水埋深Z ;所述地表水深具体表现形式点坐 标(χ,y, ζ),分别表示横坐标χ、纵坐标y和ζ值表示地表水深。[0033] 所述植被分布是某一种类型植被的空间分布范围,为shapefile格式数据。
[0034] 所述地形是数字高程模型(DEM),为ArcGIS的二进制格式规则格网栅格数据。水 文环境的地表水深通过洪水淹没模型模拟得到;针对湿地区域钻孔数量比较少的特点,本 发明通过对离散钻孔的水位埋深进行双克里金(Double Kriging,简称DK)插值,得到数字 高程模型上所有网格结点的地下水埋深。地形数据来源于相关数据中心或部门。
[0035] 图2是本发明的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流程图,按照图 2的步骤描述实现本发明方法的步骤如下:
[0036] 步骤Sl :以文件的形式读入数字高程模型、地下水埋深钻孔数据、植被分布矢量 数据。对地下水埋深钻孔数据进行双克里金方法(DoubleKriging,简称DK)插值,生成与 DEM网格大小、格网范围一致的地下水埋深格网,利用洪水淹没模型模拟得到无源淹没或有 源淹没情况下的洪水淹没范围和地表水深。所述DK插值方法:先利用现有技术的克里金 (Kriging),以钻孔地下水埋深数据为观测数据,插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范围一致、网格 大小为5倍的地下水埋深格网;然后再次利用现有技术的克里金,以地下水埋深网格结点 为观测数据,插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范围一致、网格大小一致的地下水埋深格网。通过基 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洪水淹没模型模拟得到无源淹没(降水)或有源淹没(溃坝)情况下的 洪水淹没范围、地表水深。无源淹没通过比较数字高程模型上网格结点高程Ztl与洪水高程 Z1来确定,如果Ztl ^ Z1则该网格结点不淹没,反之Z1 ^ Z0则该网格结点淹没并且该网格结 点的地表水深SZ1-Ztlt5有源淹没通过种子蔓延算法实现步骤如下:对于一个给定的洪水淹 没起始网格结点,把该网格结点作为种子点,然后利用种子蔓延算法找出DEM上所有淹没 网格结点并计算地表水深Z1-Ztl,所述模拟无源为降水,所述模拟有源为溃坝。
[0037] 步骤S2 :根据步骤Sl读入的植被分布矢量数据(shapefile格式数据),建立植被 分布矢量数据的Microsoft sqlserver 2000数据库3。
[0038] 步骤S3 :从数据库3中选定需要建立生态水文模型的植被(可以多选),根据所选 择植被在不同地下水埋深、地表水深情况下的植被高度、群落密度建立其生态水文模型。生 态水文模型形式表现为=H = f(gwd, swd, GffDi, SffDi, Hi) ;D = f(gwd, swd, GffDi, SffDi, Di), 其中H、D分别表示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gwcUswd为当前环境下的地下水埋深和地表水深, GffDi, SffDi为第i种情况下的地下水埋深和地表水深,Hi, Di为该种情况下的植被盖度和群 落密度。某种植被在不同情况(如,生长状况好、一般、差)下的水文环境及其对应的植被 状况可以通过野外调查或根据经验知识得到。对选择的不同植被建立模型数组,模型编号 与植被在数据库3中的顺序一致。
[0039] 步骤S4 :从数据库3中选择需要三维可视化的植被(可以多选),然后通过文件的 形式为各种植被选择其对应的纹理图像,建立纹理数组,纹理编号与植被在数据库中的顺 序一致。利用Adobe Photoshop软件对纹理图像进行处理,然后输出为位图格式的纹理数 据,所述纹理图像是普通植被照片。
[0040] 步骤S5 :首先建立需要三维可视化的植被编号数组,植被编号与其在数据库3中 的顺序一致,并结合植被分布的矢量数据对数字高程模型上网格结点与植被分布范围进行 拓扑分析,获得拓扑分析结果,则根据拓扑分析结果判断DEM上每个网格结点的植被编号, 如果网格结点在当前植被分布范围内,把该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赋值为当前植被编 号,如果网格结点不在当前植被分布范围内,把该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赋值为0。然后遍历数字高程模型上所有网格结点,对植被类型属性不为0的网格结点进行生态水文响应 计算:根据该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得到该网格结点的植被编号和生态水文模型,利用 生态水文模型判断该网格结点地下水埋深与地表水深符合此模型的第几种水文情况,并由 此得到该网格结点的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
[0041] 步骤S6 :根据上述得到的数字高程模型上所有网格结点的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 利用纹理绘制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首先根据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得到它的植被编号 和纹理编号,并利用植被高度表示纹理大小、群落密度表示格网密度。然后根据格网密度在 数字高程模型结点进行纹理绘制。所述群落是植被分布图上各个多边形所包含的范围,格 网密度通过群落内的数字高程模型网格大小来控制。例如,当群落密度为50%时,纹理绘制 时的数字高程模型网格大小是原始大小的1/0. 5 = 2倍。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 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理解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 本发明的包含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9
Claims (9)
- 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输入模块、纹理编辑模块、数据库、生态水文模型控制模块、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数据库与输入模块连接,数据库接收输入模块输出的地物分布数据,并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输入模块对地物分布数据中的地下水埋深的钻孔数据进行双克里金方法(DK)插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网格大小、范围一致的地下水埋深格网;输入模块通过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洪水淹没模拟,利用洪水淹没模型模拟得到无源淹没或有源淹没情况下的地表水深;纹理编辑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与数据库连接,纹理编辑模块从数据库接收地物分布数据并存入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对植被纹理进行编辑,生成并输出植被纹理数据;控制模块从数据库提取生态水文模型,并通过控制模块实现模型编辑,生成并输出生态水文模型的数据;数据库接收并建立植被纹理数据和生态水文模型的数据信息;所述生态水文模型形式表现为:H=f(gwd,swd,GWDi,SWDi,Hi);D=f(gwd,swd,GWDi,SWDi,Di),其中H、D分别表示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gwd、swd为当前环境下的地下水埋深和地表水深,GWDi、SWDi为第i种情况下的地下水埋深和地表水深,Hi、Di为该i种情况下的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对选择的不同植被建立模型数组,模型编号与植被在数据库中的顺序一致;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与数据库连接,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接收植被纹理和生态水文模型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栅格计算,生成并输出每个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植被高度以及该群落的植被密度;显示模块与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连接,显示模块根据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块输出的植被类型、植被高度以及该群落的植被密度进行植被三维可视化。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模块的地物分布数据包括 水文环境、植被分布、地形三部分,其中:所述水文环境是地下水埋深和地表水深,所述地下水埋深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网格结点 坐标(X,1,ζ),分别表示横坐标χ、纵坐标y和地下水埋深ζ ;所述地表水深具体表现形式为 网格结点坐标(X,1,ζ),分别表示横坐标χ、纵坐标y和ζ值表示地表水深;所述植被分布是某一种类型植被的空间分布范围,为shapefile格式矢量数据;所述地形是数字高程模型,为ArcGIS的二进制格式规则格网栅格数据。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淹没通过比较数字高 程模型上网格结点高程Ztl与洪水高程Z1来确定,如果Ztl ^ Z1则该网格结点不淹没,反之 Z1彡Z0则该网格结点淹没并且该网格结点的地表水深为Z1-Zc^
-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淹没通过种子蔓延算 法实现步骤如下:对于一个给定的洪水淹没起始网格结点,把该网格结点作为种子点,然后 利用种子蔓延算法找出数字高程模型上所有淹没网格结点并计算地表水深Z1-Ztlt5
-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克里金方法插值是利用 克里金(Kriging),以钻孔地下水埋深数据为观测数据,插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范围一 致、网格大小为5倍的地下水埋深格网;然后再次利用克里金,以地下水埋深格网结点为观 测数据,插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范围一致、网格大小一致的地下水埋深格网。
- 6. 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步骤如下所 述:步骤Sl :以文件的形式读入数字高程模型、地下水埋深钻孔数据、植被分布矢量数据; 对地下水埋深钻孔数据进行双克里金方法(DK)插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网格大小、格网 范围一致的地下水埋深格网;利用洪水淹没模型模拟得到无源淹没或有源淹没情况下的洪 水淹没范围和地表水深;步骤S2 :根据植被分布矢量数据,建立植被分布矢量数据的数据库; 步骤S3 :从数据库中选定需要建立生态水文模型的植被,根据所选择植被在不同地下 水埋深、地表水深情况下的植被高度、群落密度建立其生态水文模型;步骤S4 :从数据库中选择需要三维可视化的植被,然后通过文件的形式为各种植被选 择其对应的纹理图像,建立纹理数组,纹理编号与植被在数据库中的顺序一致;利用Adobe Photoshop软件对纹理图像进行处理,然后输出为位图格式的纹理数据;1步骤S5 :首先建立需要三维可视化的植被编号数组,植被编号与其在数据库中的顺序 一致,并结合植被分布矢量数据对数字高程模型上网格结点与植被分布范围进行拓扑分 析,获得拓扑分析结果,则根据拓扑分析结果判断数字高程模型上每个网格结点的植被编 号,如果网格结点在当前植被分布范围内,把该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赋值为当前植被 编号,如果网格结点不在当前植被分布范围内,把该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赋值为0 ;然 后遍历数字高程模型上所有网格结点,对植被类型属性不为0的网格结点进行生态水文响 应计算:根据该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得到该结网格结点的植被编号和生态水文模型, 利用生态水文模型判断该网格结点地下水埋深与地表水深符合此模型的第几种水文情况, 并由此得到该网格结点的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步骤S6 :根据上述得到的数字高程模型上所有网格结点的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利用 纹理绘制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首先根据网格结点的植被类型属性得到它的植被编号和纹 理编号,并利用植被高度表示纹理大小、群落密度表示格网密度;然后根据格网密度在数字 高程模型网格结点进行纹理绘制。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输入模块的双克里金方法(DK)插值是利用克里金,以钻孔地下水埋深数据为观测数据,插 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范围一致、网格大小为5倍的地下水埋深格网;然后再次利用克里 金,以地下水埋深网格结点为观测数据,插值生成与数字高程模型范围一致、网格大小一致 的地下水埋深格网。
-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洪水淹没模型模拟得到无源淹没或有源淹没情况下的洪水淹没 范围和地表水深;无源淹没通过比较数字高程模型上网格结点高程Ztl与洪水高程Z1来确 定,如果Ztl ^ Z1则该网格结点不淹没,反之Z1 ^ Ztl则该网格结点淹没并且该网格结点的地 表水深为Z1-Ztl ;有源淹没通过种子蔓延算法实现步骤如下:对于一个给定的洪水淹没起始 网格结点,把该网格结点作为种子点,然后利用种子蔓延算法找出数字高程模型上所有淹 没网格结点并计算地表水深Z1-Ztlt5
-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水文模型形式表现为=H = f(gwd, SwdjGffDi, SffDi, Hi) ;D = f (gwd, swd, GffDi, SffDi,Di),其中H、D分别表示植被高度和群落密度,gwd, swd为当前环境下的地下水埋深和地表 水深,GWDpSWDi为第i种情况下的地下水埋深和地表水深,HpDi为该i种情况下的植被盖 度和群落密度;对选择的不同植被建立模型数组,模型编号与植被在数据库中的顺序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233506A CN101916397B (zh) | 2010-06-30 | 2010-06-30 | 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233506A CN101916397B (zh) | 2010-06-30 | 2010-06-30 | 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16397A true CN101916397A (zh) | 2010-12-15 |
CN101916397B CN101916397B (zh) | 2013-08-28 |
Family
ID=43323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233506A Active CN101916397B (zh) | 2010-06-30 | 2010-06-30 | 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16397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26708A (zh) * | 2011-06-02 | 2011-10-26 | 北京师范大学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地下生态水物理参数遥测及传输装置 |
CN102419788A (zh) * | 2010-12-16 | 2012-04-18 | 南京大学 | 基于渗蓄一体化动态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设计方法 |
CN104395948A (zh) * | 2012-06-14 | 2015-03-04 | 亚洲航测株式会社 | 光栅图像立体化处理装置、光栅图像立体化方法以及光栅图像立体化程序 |
CN109829031A (zh) * | 2019-02-25 | 2019-05-31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流域植被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 |
CN110134643A (zh) * | 2019-04-24 | 2019-08-16 | 南京库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真三维模型数据格式 |
CN110222656A (zh) * | 2019-06-11 | 2019-09-10 | 成都理工大学 | 基于遥感技术的地上植被生态水定量反演方法 |
CN110544288A (zh) * | 2019-09-05 | 2019-12-06 | 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呈现水文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
CN113111672A (zh) * | 2021-04-13 | 2021-07-13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一种真湿地植物的判定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09909A (ja) * | 1999-10-13 | 2001-04-20 | Sony Corp | グラフィックス処理方法、テクスチャ構成方法、および、テクスチャを生成するためオブジェクトを撮像する方法 |
US20070265781A1 (en) * | 2006-05-12 | 2007-11-15 | Harri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 Image-Textured 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 for a Geographical Area of Interest |
US20080133554A1 (en) * | 2004-11-26 | 2008-06-0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e | Method for Storing Multipurpos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CN101290222A (zh) * | 2008-06-13 | 2008-10-22 | 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通过真正射影像快速构建三维建筑物场景的方法 |
CN101702245A (zh) * | 2009-11-03 | 2010-05-05 | 北京大学 | 一种可扩展通用三维地景仿真系统 |
CN101763657A (zh) * | 2008-10-10 | 2010-06-30 |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视频制作的三维地形的显示方法 |
CN101853386A (zh) * | 2010-05-14 | 2010-10-06 | 武汉大学 | 基于拓扑树的局部形状模式的图像纹理基元特征提取方法 |
-
2010
- 2010-06-30 CN CN2010102233506A patent/CN1019163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09909A (ja) * | 1999-10-13 | 2001-04-20 | Sony Corp | グラフィックス処理方法、テクスチャ構成方法、および、テクスチャを生成するためオブジェクトを撮像する方法 |
US20080133554A1 (en) * | 2004-11-26 | 2008-06-0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e | Method for Storing Multipurpos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US20070265781A1 (en) * | 2006-05-12 | 2007-11-15 | Harri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 Image-Textured 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 for a Geographical Area of Interest |
CN101290222A (zh) * | 2008-06-13 | 2008-10-22 | 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通过真正射影像快速构建三维建筑物场景的方法 |
CN101763657A (zh) * | 2008-10-10 | 2010-06-30 |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视频制作的三维地形的显示方法 |
CN101702245A (zh) * | 2009-11-03 | 2010-05-05 | 北京大学 | 一种可扩展通用三维地景仿真系统 |
CN101853386A (zh) * | 2010-05-14 | 2010-10-06 | 武汉大学 | 基于拓扑树的局部形状模式的图像纹理基元特征提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61106 潘云 地下水三维信息提取与可视化研究 全文 1-9 , 2 *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0930 宫辉力 等 基于生态响应的水文生态学模型研究进展与趋势评价 889-895 1-9 第19卷, 第9期 2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19788A (zh) * | 2010-12-16 | 2012-04-18 | 南京大学 | 基于渗蓄一体化动态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设计方法 |
CN102226708A (zh) * | 2011-06-02 | 2011-10-26 | 北京师范大学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地下生态水物理参数遥测及传输装置 |
CN104395948A (zh) * | 2012-06-14 | 2015-03-04 | 亚洲航测株式会社 | 光栅图像立体化处理装置、光栅图像立体化方法以及光栅图像立体化程序 |
US9430862B2 (en) | 2012-06-14 | 2016-08-30 | Asia Air Survey Co., Ltd. | Raster image three-dimensionalization processing device, raster image three-dimensionalization method, and raster image three-dimensionalization program |
CN104395948B (zh) * | 2012-06-14 | 2017-08-01 | 亚洲航测株式会社 | 光栅图像立体化处理装置、光栅图像立体化方法以及光栅图像立体化程序 |
CN109829031A (zh) * | 2019-02-25 | 2019-05-31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流域植被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 |
CN110134643A (zh) * | 2019-04-24 | 2019-08-16 | 南京库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真三维模型数据格式 |
CN110222656A (zh) * | 2019-06-11 | 2019-09-10 | 成都理工大学 | 基于遥感技术的地上植被生态水定量反演方法 |
CN110222656B (zh) * | 2019-06-11 | 2020-05-05 | 成都理工大学 | 基于遥感技术的地上植被生态水定量反演方法 |
CN110544288A (zh) * | 2019-09-05 | 2019-12-06 | 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呈现水文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
CN113111672A (zh) * | 2021-04-13 | 2021-07-13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一种真湿地植物的判定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16397B (zh) | 2013-08-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16397B (zh) | 一种描述湿地植被生态水文响应的三维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 |
Cordonnier et al. | Large scale terrain generation from tectonic uplift and fluvial erosion | |
CN103236086B (zh) | 一种顾及地表水文上下文的多尺度dem建模方法 | |
Fonstad | Cellular automata as analysis and synthesis engines at the geomorphology–ecology interface | |
De Carli et al. | A survey of procedural content generation techniques suitable to game development | |
Ruth et al. | Modeling spatial dynamics of sea‐level rise in a coastal area | |
Venugopal et al. | Wave resource assessment for Scottish waters using a large scale North Atlantic spectral wave model | |
CN103065361A (zh) | 三维海岛沙盘实现方法 | |
CN101739887A (zh) | 一种获取三维古地形图的方法及装置 | |
Zhu et al. | Dam-break flood routing simulation and scale effect analysis based on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 |
CN109472390A (zh) | 基于机器学习的规划方案智能生成方法及系统 | |
Zhang et al. | Synthetic modeling method for large scale terrain based on hydrology | |
CN110120083A (zh) | 水质预报分布图绘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1763659B (zh) | 基于图像集的大规模数字化高程数据模型自动生成方法 | |
Pratomoatmojo | LanduseSim Methods: Land use class hierarchy for simulations of multiple land use growth | |
Gao et al. |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ecological-living-productive land changes on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Xining City on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 | |
CN111475969B (zh) | 一种大规模人群行为仿真系统 | |
CN108765560A (zh) | 一种将dem数据转化为网格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142155A (zh) | 面向网络交互可视化的地面三维模型数据组织方法 | |
Olivera et al. | DEVELOPMENT OF LARGE SCALE GRIDDED RIVER NETWORKS FROM VECTOR STREAM DATA 1 | |
Paik |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4-D natural landscape evolution | |
Karadağ | Use of Watersheds Boundariesin the Landscape Planning | |
Zhou et al. | Prediction of the changes in ecological pattern of wetlands due to a new dam establishment in China | |
Sala et al. | Applications of mathematics in the real world: Territory and landscape | |
Lorenzo-Eiroa | Data and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Rezoning New York City through big dat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