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4590A - 西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脱毒发酵方法,及产品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西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脱毒发酵方法,及产品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4590A
CN101914590A CN2009100005822A CN200910000582A CN101914590A CN 101914590 A CN101914590 A CN 101914590A CN 2009100005822 A CN2009100005822 A CN 2009100005822A CN 200910000582 A CN200910000582 A CN 200910000582A CN 101914590 A CN101914590 A CN 101914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xylitol
hemicellulose hydrolysate
detoxification
fermentation
pectin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05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厚瑞
覃香香
蔡爱华
周玉恒
陈海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omson Biotech Xiamen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omson Biotech Xiamen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omson Biotech Xiamen Pte Ltd filed Critical Thomson Biotech Xiamen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005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45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4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4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西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先脱毒后发酵方法、脱毒发酵同步方法,以及用所述方法制备木糖醇、乙醇、阿拉伯糖的具体工艺步骤。它能显著提高生物脱毒效率,提高木糖醇、乙醇、阿拉伯糖生产效率和品质。

Description

西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脱毒发酵方法,及产品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东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先脱毒后发酵方法、脱毒发酵同步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制备木糖醇、乙醇、阿拉伯糖的工艺。
背景技术
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中除纤维素之外的聚糖类,含量随不同植物而有所差别,大致占植物体重量的20-35%,是地球上除纤维素之外最丰富的多糖。
纤维素是完全由葡萄糖单元聚合成的均一性聚糖,而半纤维素则主要是由木糖以β-(1-4)糖苷键构成主链,阿伯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形成支链结构的非均一性聚糖。半纤维素的木聚糖主链一般含有50-150个木糖单位,无结晶结构,结合在纤维素微纤维的表面。
半纤维素比纤维素容易水解得多,用稀酸在100-130℃条件下,就很容易将半纤维素,水解生成以五碳糖为主要成分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发酵半纤维素水解物生产市场容量大的木糖醇、乙醇等各类化工产品,是能够大规模利用半纤维素资源的有效途径。
虽然用稀酸将半纤维素水解生成以单糖为主要成分的水解物的过程并不困难,但是,稀酸水解过程会伴随产生一系列微生物代谢抑制物,要改善半纤维水解物的发酵性能,必须除去其中的微生物代谢抑制物,即脱毒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在半纤维素水解物中已鉴定的毒物成分已经有几十种,其中代表性毒物包括三大类,即:糠醛类化合物,如糠醛,5-羟甲基糠醛;脂肪酸类化合物,如甲酸,乙酸,丙酸;木质素降解生成的一系列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愈创木酚,苯甲醛,阿魏酸等。
已经报道真空蒸发,溶剂抽提,活性炭吸附,大孔树脂吸附,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都可以脱去某些毒物,改善水解物的发酵性能。然而,一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只能除去某一类有毒物质,通常需要联合采用多种理化措施处理,半纤维水解物才能达到比较好的脱毒效果。但是,脱毒是一个耗费成本的过程,同时使用多种理化措施对半纤维素水解物进行脱毒处理,必须大幅度提高产物发酵的成本。
事实上,自然界的一些微生物对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某些毒物具有降解活性。例如,例如降解木质素及由木质素降解生成的一系列酚类化合物的白腐菌(林海 陆钢 张庆娜,降解造纸废水木质素菌种的筛选鉴定及应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29(6):569-573;陶杨 廖俊和 罗学刚,生物制浆技术最新应用研究进展。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7,15(1):70-74,降解糠醛,5-羟甲基糠醛细菌,酵母(代书玲,张鲁嘉,糠醛及其衍生物微生物降解(转化)研究进展。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7,29(4):41-45;刘爱平 许学书 樊行雪,利用酵母生物转化植物纤维为乙醇的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讯,2004,15(2):193--196),降解短链脂肪酸的子囊菌(何刚强 堵国成 刘立明,嗜热子囊菌利用短链有机酸生产角质酶。生物工程学报,2008,24(5):821-828)
近年有人开始尝试以生物酶法去除水解物中的毒物。Jonsson等人用漆酶与过氧化物酶联合处理木材酸水解物,能除去了大部分的单环酚性物(monoaromatic phenolic copounds)。处理后的水解物用于乙醇发酵,结果葡萄糖消耗速率与乙醇生成速率提高了近5倍(Jonsson J L,Palmqvist E,Nilvebrant N O.,Detoxification of wood hydrolysates with laccase andperoxidase from the white-rot fungus Trametes versicolor.Appl.Microbiol Biotechnol.1998,(49):691-697))。但复杂的毒物成分需要复杂的酶系的联合降解,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脱毒的成本。
Lopez等人以微生物Conichaeta ligniaria NRRL 30616发酵处理木质纤维稀酸水解物,不仅去除糠醛、5-羟甲基糠醛的效果显著,同时也明显减少了水解物中的酚类物质。经过这一菌株处理的水解物再用产乙醇酵母发酵,80h产生1.66%0乙醇,而未处理的却没有乙醇产生(Lopez J M,Nichols N N,Dien B Set al.Iso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for biological detoxification oflignocellulosec hydrolysates.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4,64(1):125-131)。
上述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水解物中复杂有毒物质是可能实现的。尤其是,如果能够获得一种同时具备降解半纤维水解物中的三大代表性毒物的代谢系统,即可以同时降解糠醛、脂肪酸及含有苯环结构化合物的微生物,并且这种微生物又不能利用木糖的话,那么直接利用这种微生物发酵半纤维水解物进行脱毒物质处理,就能有效克服现有理化脱毒方法工艺繁琐、成本高的缺点,并具有环境友好的优势。
此外,半纤维素容易水解,用稀酸或酶处理植物纤维材料,很容易生成以木糖、阿拉伯糖为主要糖类,还包括其它杂糖的水解物。只有将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木糖、阿拉伯糖分别纯化出来之后,它们才能实现各自的商业应用价值。
纯净的木糖主要用途是制备木糖醇。木糖醇由木糖还原生成,具有甜度与蔗糖相当,无致龋性,在体内代谢不需胰岛素参与,也不会造成血糖的急剧变化等重要特性,在防龋齿食品,糖尿病人食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纯净的阿拉伯糖不仅风味与蔗糖极为相近,它的许多特殊的功能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例如阿拉伯糖能够抑制蔗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人体对蔗糖的吸收,可用于控制因食用蔗糖引起的血糖升高;阿拉伯糖具有抑制脂肪合成酶的活性,可用于预防肥胖。此外,阿拉伯糖还可用作合成核苷类药物的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有应用范围。
然而,无论木糖或阿拉伯糖,只有达到很高的纯度之后才可能体现出较高的商业价值。木糖、阿拉伯糖的分离纯化,就成为其制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美国专利6,086,681,(从溶液中回收木糖的方法,Method for recovery ofxylose from solutions,United States Patent(2000)6,086,681)提供了一种以结晶工艺从植物纤维的稀硫酸水解物中分离木糖的方法,该法将纯度为30-60%(对总糖)的木糖溶液浓缩到木糖过饱和,然后冷却析出晶体木糖。不过这一发明没有涉及如何分离残余在母液中的木糖,也没有涉及如何分离已知存在于水解物中的阿拉伯糖。
美国专利6,872,316(木糖的回收,Recovery of xylose,United StatesPatent(2005)6,872,316)提供了一种纳滤(nanofiltration)工艺提高植物纤维水解液中的木糖纯度的方法。因为木糖能够较容易地透过纳滤膜,其它杂质如低聚糖、二价盐,己糖,色素等则较多地被截留滤膜内侧。因而植物纤维水解液的纳滤透过液的木糖纯度,可比原始水解液提高1倍以上,其后续的离子交换,脱色等工艺负担也随之减轻。在这一发明中,阿拉伯糖与木糖一样容易透过纳滤膜,因此它不能实现木糖与阿拉伯糖之间的分离。另外,纳滤对于单糖的分离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
阳离子对单糖(或糖醇)有吸附作用,利用携带有阳离子材料作色谱填料分离不同的单糖或糖醇,是人们从多种单糖的混合溶液中分离目标单糖(或糖醇)的手段之一。
美国专利6,506,897【用甜菜根制备阿拉伯糖,Method of preparing1-arabinose from sugar beet pulp.United States Patent(2003),6,506,897】提供的一种制备阿拉伯糖的方法,包括了下几个步骤:a)用强碱溶液提取已经榨过糖的甜菜根。b)用强酸水解前一步骤所获得的粗阿拉伯聚糖。c)酸水解液中和,过滤。d)用单价阳子树脂(选用钠,或钾型)作为分离树脂,色谱分离出阿拉伯糖组分。e)经阳、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吸附树脂进一步纯化所获得的阿拉伯糖溶液。f)结晶回收晶体阿拉伯糖,纯度98%以上。这一专利先用碱提取物料,再用酸水解的工艺显然比较繁琐,另外,专利中有介绍水解液中是否存在木糖,也没有介绍如何分离木糖的问题。
中国专利01816511.7(专利名称: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色谱分离法从溶液中回收单糖;国际申请:PCT/FI2001/000848 2001.9.28;专利权人:芬兰,达尼斯科甜味剂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H海基莱,J云帕伊宁等)介绍了利用结合了Na+、Mg2+、H+或Ca2+型的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色谱分离,使用包括至少一个步骤的色谱分离的多步骤工艺,从含鼠李糖、阿糖、木糖和其混合物的单糖的溶液中回收选自鼠李糖、阿拉伯糖(阿戊糖)、木糖和其混合物的单糖的方法。这一专利的正文及附图描述均显示,它所提供的色谱分离方法中,其木糖组分与阿拉伯糖的组分并未完全分离。此外,它也未述及选择性转化糖为糖醇,以及如何进行糖醇与糖之间的分离问题。
除了将阳离子交换树脂上作为糖的色谱分离填料之外,一些结合了阳离子的无机材料也被用于糖类的分离纯化。
美国专利4,664,718【从戊糖/己糖混合物中分离阿拉伯糖的方法;Chang;Chin-Hsiung,Process for separating arabinose from a pentose/hexose mixture()。United States Patent(1987),4,664,718】介绍了以钙Y-型沸石,或钙X-型沸石作吸附剂,从戊糖/己糖混合物中分离阿拉伯糖的方法,但这一专利没有涉及分离回收木糖,或木糖醇。
美国专利4,857,642【从其它醛糖混合物中分离阿拉伯糖的工艺;Kulprathipanja,Process for separating arabinose from a mixture of otheraldoses,United States Patent(1989),4,857,642】介绍用铵X-型沸石作吸附剂,从其它醛糖混合物中分离阿拉伯糖的方法。美国专利4,880,919【从醛糖混合物中分离阿拉伯糖的工艺;Kulprathipanja,Process for separatingarabinose from a mixture of aldoses,United States Patent(1989),4,880,919】介绍用钙-铵型混合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吸附剂分离阿拉伯糖。这两个专利也均未涉如何回收木糖或木糖醇的问题。
以水为洗脱剂,单糖、糖醇在阳离子树脂(或沸石)上的色谱分离效果,取决于它们分子结构的亲/疏水性能。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同一类糖(例如,属于五碳醛糖的木糖与阿拉伯糖),或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糖醇(如五碳的木糖醇与阿拉伯糖醇)之间,彼此互为同分异构体,而其化学性质十分相近,同一种阳离子树脂对它们之间吸附能力的差异也就很小。所以,无论用阳离子树脂(包括Na+、Mg2+、H+或Ca2+)直接分离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五碳糖(木糖与阿拉伯糖),或者是分离水解物经化学氢化后所生成的醇液(糖生成相应的醇),都存在设备分离效率不高,产品的收率与纯度偏低等难于解决的困难。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许多学者采用了生物发酵辅助纯化的手段,即利用只能同化特定单糖的微生物选择性除去不需要的糖类,使水解液中目标单糖的纯度相对提高,以提高后续分离工序的效率。
Nyun等人【Nyun Ho Park,Shigeki Yoshida,Akira Takakashi,et al.A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rystalline L-arabinose fromarabinoxylan by 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selective fermentation withyeast.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1,23:411-416】用来源于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培养物的粗酶液水解富含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含28.1%阿拉伯糖,32.8%木糖)的玉米皮,结果有21.3%(w/w)阿拉伯糖,18.7%(w/w)木糖被水解出来。此外,水解物中还含有一些其它单糖及低聚糖。水解物用能够代谢木糖,但不能代谢阿拉伯糖的土星拟威尔逊酵母(Williopsis saturnus)通气培养96小时,结果95%%的阿拉伯糖在发酵液中保存下来,而木糖仅残留量只相当于原始阿拉伯木聚糖重量的0.002%。这种发酵液经活性碳脱色,离子效换树脂脱盐,浓缩后结晶,所获得的晶体中未检测出木糖。用生物发酵选择性地除去木糖的方法,虽然可以解决阿拉伯糖与木糖难于分离的困难,但却浪费了宝贵的木糖资源。
李道义等人【李道义,闫巧娟,江正强等(中国农业大学),酵母菌发酵玉米皮酸水解液制备结晶L-阿拉伯糖。食品科学,2007,28(4):125-127,】用自己筛选的酵母菌株WYS15-3发酵玉米皮的稀酸水解物7天,结果选择性地除去了水解液中的葡萄糖与木糖。发酵液经脱色,脱离子、浓缩结晶等步骤,获得含量为97%的阿拉伯糖,得率为玉米皮干基的9.6%。按这一实验所用的菌株与方法纯化玉米皮水解液制备阿拉伯糖,不仅没有利用木糖资源,而且生产过程太长(7天)。此外,由于所用酵母菌株不能同化水解液中的半乳糖,存在于阿拉伯糖过饱和溶液中的半乳糖,直接影响了阿拉伯糖的结晶收率。
中国专利200510040433.0【专利名称:一种从木糖母液或木糖水解液提取 木糖和木糖醇的方法;发明人:彭奇均】提供了一种从木糖水解液或木糖母液中分离制备高纯度木糖或木糖醇的技术。具体方法是:以木糖水解液或木糖母液为原料,以酿酒酵母发酵除去其中的葡萄糖,以合成的专用钙型阳离子树脂作为色谱分离树脂,以水为洗脱剂,通过模拟移动床使木糖与阿拉伯糖等杂质分离,得到富含木糖的组分。或者将富含木糖,阿拉伯糖的糖液直接氢化,使它们生成为相应的醇之后,再通过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获得不同的糖醇组分。但是,在本发明的举例中,分离水解液(糖液)的过程未能将木糖与其它杂糖(主要是阿拉伯糖)彻底分离,将水解液中的糖加氢还原为糖醇之后再进行的色谱分离,也未能将不同的糖醇(主要是木糖醇与阿拉伯糖醇)彻底分离。此外,这一专利虽然已经使用了微生物除葡萄糖的技术,也介绍了糖液氢化后木糖醇的分离,但并没有涉及如何选择性地将木糖转化为木糖醇,然后再将木糖醇与其它的糖分离的问题。
由于以水为洗脱剂的离子色谱法在分离糖类方面的固有缺陷,人们也尝试用其它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美国专利20060100423【从单糖混合物中分离与制备阿拉伯糖及木糖的工艺Hollingsworth;Rawle I,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separation ofarabinose and xylose from a mixture of saccharides;United States PatentApplication,20060100423】利用单糖与酮或醛试剂反应,生成糖乙缩醛(acetals of the saccharides),根据不同的糖乙缩醛对极性、非极性有机溶剂溶解性能的差异,可以使不同的糖乙缩醛彼此分离,最后再分别将其水解为相应的单糖。不过,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冯亚青等人介绍【冯亚青,刘燕同,张晓东等,从L-阿拉伯树胶提取L-阿 拉伯糖,精细化工,2003,20(5):288-290】,以微晶纤维素,或硅胶为固定相,以正丁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与水的混合物为流动相,连续进行二次色谱分离,最后可获得含量99%的阿拉伯糖晶体。但是,本文并没有使来源于植物细胞壁的半纤维素作原料,它所介绍利用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在大规模工业性生产中也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可见,当前工业化生产木糖醇的化学工艺、或直接从半纤维水解物中分离阿拉伯糖,都无法解决木糖与阿拉伯糖之间难于分离的问题。此外,由于化学还原过程的非选择性,以现有的化学工艺也无法直接利用半纤维素水解物同时制备出木糖醇与阿拉伯糖。
微生物也能够催化木糖生成木糖醇。利用微生物直接发酵半纤维素水解物生产木糖醇,由于具有节能,无需化学工艺所必不可少的木糖纯化过程等优势,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但目前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效率还很低,尽管相关的研究报道甚多,但大多数仍局限于半纤维素水解物的制备方法,木糖醇发酵工艺优化方面。从木糖发酵液制备结晶木糖醇方面的研究甚少,也没有人研究发酵工艺木糖醇与阿拉伯糖制备相结合的问题。
本发明人【蔡爱华,张厚瑞,何成新等:从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木糖醇。食品科学。2006,27(7):136-139】曾经介绍,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物发酵液经超滤处理,超滤透过液经离子交换柱层析脱盐之后,再经活性炭脱色,这种木糖醇液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0%,即可结晶得到含量≥98.5%的木糖醇产品。本发明人在该报道中还注意到,结晶母液的阿拉伯糖浓度超过木糖醇浓度的45.0%,木糖浓度超过木糖醇浓度的12.6%时,它们都容易随木糖醇一起结晶析出。如果发酵液中的木糖或阿拉伯糖超过这一浓度比例范围,将难于通过结晶的方法有效纯化出木糖醇。这一由发酵液制备结晶木糖醇工艺的特点是,将发酵液净化处理之后直接浓缩结晶,得出木糖醇晶体产品,剩下难以进一步结晶纯化,含有木糖醇,阿拉伯糖,木糖等成分的结晶母液。发明人当时显然没有意识到木糖醇发酵与阿拉伯糖提取结合的问题。
丁兴红等人【丁兴红 夏黎明:影响半纤维素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木糖醇关键 因子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06,6(6):87-90】以木糖醇溶液与半纤维素发酵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木糖醇初始浓度、残糖(阿拉伯糖)、晶种和结晶温度对木糖醇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并确定了木糖醇初始质量浓度为750g/L,结晶温度为-4℃。在木糖醇溶液中添加1‰木糖醇晶种,能缩短结晶诱导期的延续时间,提高结晶速度。木糖醇溶液中少量的阿拉伯糖能提高木糖醇结晶速度,但当阿拉伯糖质量浓度高于120g/L时,木糖醇晶体的纯度会降低。这篇报告所述工艺路线,也是将净化后的发酵液直接浓缩,浓缩液直接结晶制出木糖醇产品。虽然它提到了发酵液中阿拉伯糖的存在将影响木糖醇晶体的纯度,但并没有论述木糖醇与阿拉伯糖之间的分离问题。
应国清等人【应国清,王普,张峰,虞炳钧: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分离纯化工艺。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3):117--123】则在含有残余木糖的发酵液(转化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沸水回流约2h,将残留在发酵液中的木糖降解为相应的酸和并生成相应的盐类,再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盐,最后浓缩结晶得到木糖醇晶体。这一工艺显然不考虑回收发酵液中的其它糖类。
我们用钙型阳离子树脂对木糖、阿拉伯糖及木糖醇进行色谱分离的过程中发现,木糖与阿拉伯糖的色谱峰大部分相互重叠,但是,这两种糖与木糖醇的色谱峰却基本不重叠(图1)。显然,木糖醇-阿拉伯糖(糖-醇)之间的色谱分离效率,要比木糖-阿拉伯糖(糖-糖)之间的分离效率高得多。如果我们能够选择性地将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木糖转化为木糖醇,并使阿拉伯糖不参与反应,那么就可以实现将对原料木糖-阿拉伯糖的分离,转变成为对产品木糖醇-阿拉伯糖的分离,木糖与阿拉伯糖之间的分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某些酵母菌具有代谢消耗葡萄糖,转化木糖生成木糖醇,但不能利用阿拉伯糖的特性。原来以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为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水解物,经这种微生物发酵之后就会转变为以木糖醇-阿拉伯糖为主要成分的发酵液。于是, 用这种酵母对半纤维素水解物进行一次发酵,不仅能达到生物转化(木糖转化为木糖醇)与生物纯化(细胞代谢消耗除去葡萄糖,木糖醇与阿拉伯糖的纯度相对提高)的双重效果,而且后续的产物色谱分离的效果也将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对发酵液的一次色谱分离过程,事实上同时纯化了木糖醇与阿拉伯糖两个产品,从而避免了单纯生产木糖醇或阿拉伯糖时对原料选择的严格限制,并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水平,节约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半纤维素水解物理化脱毒工艺所存在的过程烦琐,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内容包括:发明人自造纸厂,木糖厂,糠醛厂周围土壤污泥样富含培养、分离、筛选,获得能有效改善木质纤维水解物发酵性能的两个分离物:S-7和Lj-3。发明人鉴定分离物S-7属于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orientalis),它在2006年9月18日被保存到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号为CCTCC NO:M206098,不能利用木糖;分离物Lj-3属于西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它在2006年9月18日被保存到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号为CCTCCNO:M206097,利用木糖的能力极微弱。发明人用这种脱毒活性新菌株建立了半纤维水解物的生物脱毒法;将脱毒活性菌株与发酵木糖生成木糖醇微生物混合接种,实现半纤维素水解物同步脱毒发酵生产木糖醇;将脱毒活性菌株与发酵木糖生成乙醇的微生物混合接种,实现半纤维素水解物同步脱毒发酵生产乙醇。上述两种酵母的保藏信息参见本专利申请所附的两份保藏受理通知书。
属于本发明的两个生物脱毒活性菌株S-7(CCTCC NO:M206098)和Lj-3(CCTCC NO:M206097),其分离筛选、及分类鉴定的过程如下:
用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物为分离培养基的基本成分,适当真空后用碱调节pH5-6。如果制成平板,外加琼脂20g/L作为固形剂。
从纸浆厂废水污染的环境采集的土壤、淤泥作分离样品。250m1三角瓶装量25ml,接入废水或淤泥分离样品约1g,30℃,200rpm摇瓶富集培养72h。取有菌体生长的培养液在同一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分离,选择能够快速生长的类型,转到斜面保存。
斜面培养物转移到半纤维稀酸水解物中并在摇瓶条件下培养24小时,离心除去菌体,然后接入能够同化木糖的酵母菌株进行发酵,选留那些能够有效改善半纤维素稀酸水解物发酵性能的脱毒活性菌株。如此经过十余个批次的样品分离,获得改善半纤维素水解物发酵性能活性最强的两个分离物,编号分别为S-7和Lj-3。
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结果表明,S-7和Lj-3对半纤维素稀酸水解物中的代表性毒物:醋酸,糠醛及酚性物均有良好的降解活性,其中S-7不利用木糖,Lj-3只能微弱利用木糖。
上述方法分离得到的两个菌株于4℃冷藏或冻干法保藏。
按照《酵母菌鉴定手册》(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一书提供的方法,鉴定了S-7和Lj-3的细胞、菌落与生理生化特征(表1,表2)。分离物S-7的生理、生化特征与《酵母菌鉴定手册》中所描述的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orientalis)完全相同;分离物Lj-3的生理、生化特征与同一书中所述的西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完全相同。
用引物5’-GCATATCAAAAGCGGAGGAAAAG-3’和5’-GGTCCGTGTTTCAAGACGG-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7和Lj-3的26S rDNA D1/D2区域核酸序列(方法参照Kurtzman C P,Four new Candida species from geographically diverselocations.Antonie van Leeuwenhoek,2001,79:353-361)。测定扩增产物的核酸序列(表3,表4),并用此序列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Nucleotide-nucleotide BLAST)。搜索结果表明,S-7的26S rDNA D1/D2区域的核酸序列,与GenBank现有Issatchenkia orientalis同一区域核酸序列同源性均达100%;Lj-3与其中与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同一区域核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100%。
根据上述的细胞、菌落形态、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可以确定,S-7的分类地位属于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Lj-3的分类地位属于的西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
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S-7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6098,它的26S rDNA D1/D2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在GenBank的登记号为EF030708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viewer.fcgi?db=nucleotide & val=116834296;
西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Lj-3在CCTCC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6097,它的26S rDNA D1/D2区域的核苷酸序列的GenBank登记号为EF030710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viewer.fcgi?db=nucleotide & val=116834298。
表1分离物S-7、Lj-3的细胞与菌落形态特征
  菌落形态   细胞特征
  S-7   表面干燥,边缘辐射状。   多端出芽,细胞平均长度为:10~20um之间。
  Lj-3   有光泽,表面粘稠,边缘整齐平滑。   多端出芽,细胞平均长度为:5~15um。
表2分离物S-7、Lj-3的生理生化特征(+,利用;-,不利用)
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S-7(CCTCC NO:M206098)26SrDNA D1/D2区域的核酸序列(GenBank登记号EF030708):
1   taagcggagg aaaagaaacc aacagggatt gcctcagtag cggcgagtga agcggcaaga
61  gctcagattt gaaatcgtgc tttgcggcac gagttgtaga ttgcaggttg gagtctgtgt
121 ggaaggcggt gtccaagtcc cttggaacag ggcgcccagg agggtgagag ccccgtggga
181 tgccggcgga agcagtgagg cccttctgac gagtcgagtt gtttgggaat gcagctccaa
241 gcgggtggta aattccatct aaggctaaat actggcgaga gaccgatagc gaacaagtac
301 tgtgaaggaa agatgaaaag cactttgaaa agagagtgaa acagcacgtg aaattgttga
361 aagggaaggg tattgcgccc gacatgggga ttgcgcaccg ctgcctctcg tgggcggcgc
421 tctgggcttt ccctgggcca gcatcggttc ttgctgcagg agaaggggtt ctggaacgtg
481 gctcttcgga gtgttatagc cagggccaga tgctgcgtgc ggggaccgag gactgcggcc
541 gtgtaggtca cggatgctgg cagaacggcg caacaccgcc cgtcttgaaa cacgga
西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Lj-3(CCTCC NO:M206097)的26S rDNA D1/D2区域核酸序列(GenBank登记号EF030710):
1   tatcaataag cggaggaaaa gaaaccaaca gggattgcct cagtagcggc gagtgaagcg
61  gcaaaagctc agatttgaaa tcgtgtttcg gcacgagttg tagattgcag gttggagtct
121 ttgtggaagc gtgtgtctaa gtcccttgga acagggtgcc attgagggtg agagccccgt
181 gagacgcgtg cggaagctgt aaggcccttc tgacgagtcg agttgtttgg gaatgcagct
241 ctaagtgggt ggtaaattcc atctaaggct aaatattggc gagagaccga tagcgaacaa
301 gtactgtgaa ggaaagatga aaagcacttt gaaaagagag tgaaacagca cgtgaaattg
361 ttgaaaggga agggtattgg gctcgacatg ggatttgcgc accgctgctc cttgtgggcg
421 gcgctctgtg cttttcctgg gccagcatcg gtttttgccg caggagaagg cgtgctggaa
481 tgtggctctt cggagtgtta tagccagtgc gagatgctgc gtgcggggac cgaggactgc
541 gacatctgtc tcggatgctg gcacaacggc gcaataccgc ccgtcttgta a
本发明按下述方法制备所需要的半纤维素水解物:
将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等作物秸秆粉碎至适当粒度,按固液比1∶6~7加入0.3~3%(w/w)的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搅拌均匀,在耐酸的压力容器内加热至100~130℃,维持0.5~3小时。水解结束后滤除残渣,滤液即为半纤维素水解物。用固体碳酸钙或氢氧化钙将半纤维素稀酸水解液调至pH值3~8,可直接或浓缩后再进行生物脱毒。一般地,较高酸浓度的条件可以使用较低的水解温度,或相应缩短水解时间,较低的酸浓度则必须提高水解温度或延长水解时间。
本发明按下述方法培养用于半纤维水解物生物脱毒,木糖醇发酵,乙醇发酵的微生物菌种:
脱毒菌株种子液的培养:将CCTCC NO:M206098或CCTCC NO:M206097的斜面培养物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装液量为摇瓶容量的20%,在27--30℃,转速200rmp条件下摇床培养12~18小时,即可获得可用于脱毒的种液。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0g/L,MgSO4.7H2O 2g/L,K2HPO4 4g/L,KH2PO4 6g/L,酵母膏5g/L。
发酵木糖生成木糖醇的菌株种子液培养:所用的菌株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它在2005年6月15日被保存到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号为CCTCC NO:M205067,分类命名为热带假丝酵母1-18 Candida tropicalis 1-18,(见发明专利“热带假丝酵母菌株的分离及其用于木糖醇生产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037580.2),含葡萄糖20g/L,木糖20g/L,其余成分与培养条件同脱毒菌株种子培养。
发酵木糖生成乙醇的菌株种子液培养:所用的菌株为保藏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的嗜单宁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CICC 1770,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同发酵木糖生成木糖醇的菌种培养。
本发明按下述方法进行半纤维素水解物生物脱毒:
半纤维素水解物总糖含量为4~20%(w/w),其中还原性单糖占总糖含量>90%以上,以木糖为主成分。用碱液(氢氧化钙,氨水等)调节至pH3-7,按10%(v/v)接种量接入培养好的CCTCC NO:M206098或CCTCC NO:M206097种子液,在25~35℃,通气条件下发酵脱毒5~20小时,其中的大部分微生物有毒成分 即可被降解除去。收集离心沉淀的菌体重复用于下一批新鲜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离心上清液可直接或者浓缩后用于木糖醇发酵,或乙醇发酵。
本发明按下述方法发酵脱毒后的半纤维素水解物生产木糖醇:
已经过CCTCC NO:M206098,或CCTCC NO:M206097发酵脱毒过的半纤维素水解物,真空浓缩至木糖约150g/L,氨水调节至pH=6,另加入酵母膏5g/L,得到用于木糖醇发酵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培养基。木糖醇发酵用摇瓶进行,摇瓶装量10%,按5%(v/v)接种量接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CCTCCNO:M205067种子液,200rmp,33℃进行发酵至木糖消耗完。收集离心沉淀的菌体,投入到新鲜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培养基中继续新一轮的木糖醇发酵,离心上清液用于制备木糖醇。
本发明按下述方法利用半纤维素水解物进行同步脱毒发酵生产木糖醇:
真空浓缩半纤维素水解物至木糖含量约100--150g/L,用碱(氢氧化钙,或氨水)调至pH3--pH7,,离心或过滤除去沉淀,加入酵母膏5g/L,得半纤维素水解物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取培养好的株CCTCC NO:M206098种子液,或者CCTCC NO:M206097的种子液,并与等体积的CCTCC NO:M205067种子液混合,然后按5%(v/v)和用种量接入半纤维素水解物中,摇瓶培养至木糖消耗完。离心收集沉淀的酵母细胞并用于新鲜的培养基中,继续同步脱毒发酵。如此不断地循环,直至酵母细胞不能利用。
对预先进行脱毒处理后获得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后续进行木糖醇发酵和制备阿拉伯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经过CCTCC NO:M206098发酵脱毒的半纤维素水解物真空浓缩至木糖约150g/L,氨水调节至pH=6,另加入酵母膏5g/L,得到用于木糖醇发酵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培养基;
S2.木糖醇发酵用摇瓶进行,摇瓶装量10%,按5%(v/v)接种量接入CCTCCNO:M205067种子液,200rmp,33℃进行发酵至木糖消耗完;
S3.收集离心沉淀的菌体,投入到新鲜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培养基中继续新一轮的木糖醇发酵,离心上清液制备木糖醇;
S4.对木糖醇发酵液除去细胞后,经离子交换净化,再用钙型阳离子树脂进行色谱分离,获得纯净的木糖醇分流,所述分流的木糖醇发酵液经浓缩、结晶,获得结晶木糖醇;
S5.分流木糖醇发酵液后,获得阿拉伯糖分流发酵液,对阿拉伯糖分流发酵液用铵型阳离子树脂进行色谱分离,提高阿拉伯糖纯度,再通过浓缩、结晶,获得结晶阿拉伯糖。
利用半纤维素水解物进行同步脱毒发酵生产木糖醇和阿拉伯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真空浓缩半纤维素水解物至木糖含量约100--150g/L,用碱(氢氧化钙,或氨水)调至pH3--pH7,,离心或过滤除去沉淀,加入酵母膏5g/L,得半纤维素水解物培养基;
S2.取培养好的CCTCC NO:M206098种子液,并与等体积的CCTCC NO:M205067种子液混合,然后按5%(v/v)和用种量接入半纤维素水解物中,摇瓶培养至木糖消耗完;
S3.离心收集沉淀的酵母细胞并用于新鲜的培养基中,继续同步脱毒发酵;如此不断地循环,直至酵母细胞不能利用;
S4.对木糖醇发酵液除去细胞后,经离子交换净化,再用钙型阳离子树脂进行色谱分离,获得纯净的木糖醇分流,所述分流的木糖醇发酵液经浓缩、结晶,获得结晶木糖醇;
S5.分流木糖醇发酵液后,获得阿拉伯糖分流发酵液,对阿拉伯糖分流发酵液用铵型阳离子树脂进行色谱分离,提高阿拉伯糖纯度,再通过浓缩、结晶,获得结晶阿拉伯糖。
本发明按下述方法利用半纤维素水解物进行同步脱毒发酵生产乙醇:
同步脱毒发酵生产乙醇所用的半纤维素水解物的培养基,与同步脱毒发酵生产木糖醇的培养基相同。取培养好的株CCTCC NO:M206098种子液,或者CCTCCNO:M206097的种子液,与等体积的CICC 1770种子液混合,然后按5%(v/v)和用种量接入半纤维素水解物培养基摇瓶中,培养至木糖消耗完。离心收集沉淀的酵母细胞循环用于发酵新鲜的培养基,继续同步脱毒发酵,如此不断地循环,直至酵母细胞不能利用。蒸馏回收离心上清液中的乙醇。
本发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生物脱毒菌株对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代表性毒物质,及主要酚类物质降解活性。
选择乙酸、糠醛及愈创木酚作为半纤维素水解物中不同类型抑制物的代表,将这三种化合物一起加入到普通酵母培养基中,并接入脱毒活性菌株(CCTCCNO:M206097,或CCTCC NO:M206098)进行发酵。利用这三种化合物均在198nm处均有较强的紫外吸收的特点,在如下色谱条件:Waters486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 XDB-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磷酸(0.2%,w/w)=75∶25(v/v),对比检测这三种化合物在发酵前后的含量变化,判断这两个菌株对这三种代表性有毒成分均具有降解活性(图1)。
由于酚类化合物在270nm附近均有强的紫外吸收,故以270nm为检测波长,以高效液相对比检测操作1的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物、操作3的经东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8生物脱毒,经西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7生物脱毒的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物(图2)。并分析这一检测波长条件下的一些特征峰的信息(表4),可知半纤维素水解物经生物脱毒处理之后,其中的糠醛及许多有毒的酚类 物质已被降解。
本发明用对比生物发酵的方法检测生物脱毒菌株对半纤维素水解物的脱毒效果:
用CCTCC NO:M205067对比发酵经CCTCC NO:M206097,或经CCTCCNO:M206098脱毒处理前后半纤维素水解物,检测发酵产物木糖醇;或用CICC1770对比发酵经CCTCCNO:M206097,或经CCTCC NO:M206098脱毒处理前后半纤维素水解物,检测发酵产物乙醇。可以发现,经过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菌株及脱毒方法处理后的半纤维水解物,无论用于木糖醇发酵或乙醇发酵,发酵物的产量、生成速率均有大幅度提高。由此即可肯定,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脱毒菌株及生物脱毒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半纤维素水解物的发酵性能。
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是:
1.本发明发现并提供的东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7,西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8这两个菌株,对半纤维水解物中三大代表性微生物代谢抑制物:以醋酸为代表的有机酸,以糠醛为代表的糖类降解产物,及以愈创木酚为代表的酚类化合物,均同时具有降解活性,它们对半纤维水解物均具有突出的生物脱毒活性。
2.本发明利用东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7,或西方伊萨酵母CCTCCNO:M206098生物降解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多种有毒成分,事实减少了基质中的杂质。与传统的理化脱毒工艺相比,用本发明对半纤维素水解物进行脱毒,显然具有简捷、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的突出优势。
3.本发明提供的两个脱毒活性菌株,其中CCTCC NO:M206097完全不能同化木糖、CCTCC NO:M206098对木糖的代谢能力也十分微弱,利用它们对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并并不会造成其中的木糖损失。由于这一特点,将它们与发酵木糖生成木糖醇,或发酵木糖生成乙醇的微生物置于同一发酵系统中,可实现半纤维水解物脱毒过程与木糖醇发酵,或与乙醇发酵相偶联,极大地简化发酵半纤维素水解物生产木糖醇发酵,或生产乙醇的工艺。
具体而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套通过发酵半纤维素水解物生产木糖醇,与从半纤维素水解物提取阿拉伯糖相结合的新方法,有效解决了化学工艺生产木糖醇的过程中,以及由半纤维素水解物提取阿拉伯糖的过程中,由于木糖与阿拉伯糖之间化学性质相近带来的分离效率低,产品收率低,或使用有机溶剂带来的安全隐患。与现有从发酵液制备木糖醇的工艺相比,本发明多收获了阿拉伯糖;与现有的阿拉伯糖的生产工艺相比,本发明多收获了木糖醇。本发明对于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木糖醇及阿拉伯糖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
本发明的整个过程包括用酸或酶水解富含木聚糖的原料,获得以木糖,阿拉伯糖为主成分,同时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等杂糖的水解物。这种水解物经除去微生物生长抑制物的脱毒处理之后,接入能够同化利用葡萄糖,专一性地转化木糖为木糖醇,但不能利用阿拉伯糖的酵母菌株。当发酵液木糖浓度低至一定限度之后停止发酵,得到以木糖醇与阿拉伯糖为主成分的发酵液。发酵液经细胞分离,离子交换脱盐,脱色之后适当浓缩,直接用钙型阳离子树脂为吸附剂,以纯水为洗脱剂进行色谱分离,分别得到纯度99%以上的高纯度木糖醇液,及以阿拉伯糖--杂糖溶液。高纯度木糖醇液减压浓缩,降温结晶获得晶体木糖醇。阿拉伯糖--杂糖溶液改用铵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吸附剂,仍以纯水为洗脱剂进行色谱分离,获得纯度1较高的阿拉伯糖液。最后将阿拉伯糖浓缩结晶,获得晶体阿拉伯糖。
虽然上述色谱分离过程可以在填充了阳离子树脂的固定色谱柱上完成,但工业化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能有效提高分离效率。
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整个工艺过程。
用于本发明的半纤维素水解物是按如下方法制备的。将富含半纤维素的材料如玉米皮(corn fiber)、玉米芯(corn cob),蔗渣(sugar cane bagasse)等,以质量分数为0.5-2.5%(w/w)的稀硫酸,或盐酸,以酸液能够浸泡过物料为宜,在110-140℃条件下水解O.5-2.5h。水解后收集液体部分,用Ca(OH)2或CaC03调节至pH3-pH4,除去沉淀,上清液再用相当于原料重量1--3%的活性碳吸附处理。滤去活性碳的溶液再依次通过阳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浓缩后即得到可用于发酵的半纤维素水解物。
本发明按如下的方法,在发酵罐内利用酵母细胞选择性地催化将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木糖经生物催化转化为木糖醇,而阿拉伯糖不参与生物催化反应。
本发明所指的微生物主要是热带假丝酵母。这种酵母能够利用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六碳糖作为碳源生长,而不会生成相应的糖醇;对于五碳醛糖,热带假丝酵母能够转化木糖为木糖醇,却不能利用同属五碳醛糖的阿拉伯糖。本发明实际使用的菌株由本发明人筛选的,并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热带假丝酵母菌株Candida tropicalis CCTCC M205067【专利申请号:200510037580.2,公开号:CN1982460】。
种子培养基组成:木糖20g/L,葡萄糖30g/L,酵母膏10g/L,KH2PO4,5g/L,NH4H2PO4,3g/L,MgSO4.7H2O,0.1g/L,pH5-6,液体装量一般控制在三角瓶容积的10-20%,115℃灭菌15分钟。取酵母的斜面培养物接种冷却后的培养基,28-35℃摇床活化培养10--12小时。按5-10%(v/v)的接种量将活化的酵母种子培养液转入新鲜培养基,继续摇瓶培养以获得足够量的液体种子。
制备好的半纤维素水解物浓缩至总糖浓度至大约200-250g/L,注入发酵罐,每升培养液另加入来自50-150g米糠或麦麸的热水浸出物,以满足酵母细胞生长的营养需要。按5-10%(v/v)的接种量接入酵母种子,33℃通气发酵培养,至木糖消耗完毕,结束发酵。
每一批发酵结束,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将发酵液与酵母细胞分离。除去细胞的发酵液用于制备结晶木糖醇与阿拉伯糖,所收集细胞则转入新鲜的水解物培养基中,开始下一批发酵。培养基中的木糖浓度,培养基的配方,发酵罐内的装液量与前一批保持一致。如此反复循环,直至细胞不能利用。
本发明按如下的方法分离发酵液中的木糖醇与阿拉伯糖。
已经除去细胞的发酵液首先经过超滤,除去蛋白质、多糖及部分色素,再用活性碳吸附脱色,然后用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处理,得出无色透明的木糖醇发酵净化液。减压浓缩木糖醇发酵净化液至40-60%(w/w)浓度,供第一次色谱分离用。
在装有钙型阳离子树脂的色谱柱上端加样,开启色谱柱下端出口,当样品 完全进入柱床后,用30-90℃纯水洗脱。在下端流出液的第一个色谱峰是以阿拉伯糖为主成分的糖类混合物,第二个色谱峰是几乎不含任何其它杂质,纯度>99%的木糖醇。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个色谱峰基本不重叠。
将色谱分离获得木糖醇组份减压浓缩至浓度90%(w/w)左右,降温结晶,获得纯净的晶体木糖醇。
将第一次色谱分离获得的糖组分减压浓缩到总糖40-60%(w/w),用铵型阳离子树脂作为吸附剂,仍以纯水为洗脱剂进行第二次色谱分离。在此次分离中,其流出的第一个峰是杂糖,第二个峰以阿拉伯糖为主成分。收集第二个色谱峰组分,然后减压浓缩至总糖60-80%,降温结晶,并分离出纯净的阿拉伯糖晶体。
用同一类型的阳离子树脂作为模拟移动床填料,可以比单柱更加高效地分离将木糖醇与阿拉伯糖分离,大幅度提高单位重量树脂在单时间内的生产效率,并节约用水量。
在制备阿拉伯糖方面,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第一,本发明通过特定的酵母菌株发酵半纤维素水解物,将其中大部分杂糖消耗于细胞代谢,木糖被高效率地转化为木糖醇,而阿拉伯糖不参与任何生物催化过程。于是,通过同一工艺过程能同时获得两个产品,这是以往报道的工艺所不能实现的。
第二,本发明通过生物的选择性催化作用,将以往的木糖-阿拉伯糖之间的糖-糖分离,转换为木糖醇-阿拉伯糖之间的糖-醇分离,净化后的发酵液利用色谱分离即可获得纯度>99%的木糖醇液,且产物回收率接近于100%。这两个指标水平是以往任何报道所没有达到的。
第三,本发明在第一次色谱分离过程就直接获得高纯度的木糖醇液,后续的木糖醇结晶过程纯粹是产品的物理成型过程,而不是产品的纯化手段。所以,本发明不存在不可利用的木糖醇结晶母液,这是以往的工艺所不能实现的。
第四,由于本发明在第一次色谱分离完全回收了木糖醇,所以第二次色谱分离过程主要是阿拉伯糖-杂糖之间的分离,它比阿拉伯糖-木糖之间的分离要相对容易。本发明通过第二次色谱分离将阿拉伯糖液的纯度提高到85%以上,这也是以往的工艺所不能实现的。
第五,本发明拓宽了木糖醇或阿拉伯糖生产的原料来源。无论用半纤维素水解物制备木糖或阿拉伯糖,所用原料的目标单糖含量必须较高,否则目标单糖将无法结晶析出。例如,以往生产阿拉伯糖就只能选用阿拉伯聚糖含量十分丰富的原料,并在严格控制酸用量以减轻木聚糖主链降解,降低水解物中的木糖相对含量,才能制备出结晶阿拉伯糖。同样,以往生产木糖也不能使用阿拉伯聚糖含量较高的原料。而本发明能在阿拉伯糖含量很高的条件下转化木糖为木糖醇,并通过色谱分离过程将其与阿拉伯糖完全分离。所以,无论选用原料中阿拉伯糖与木糖的比例如何,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都能方便地同时生产出高纯度的木糖醇与阿拉伯糖。
第六,与现有的阿拉伯糖生产工艺相比,本发明更有效地利用了纤维水解 物中的木糖。本发明要求能够同时充分水解出原料中的木糖,然后将其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木糖醇,并回收利用。而现有的阿拉伯糖生产工艺中,则尽可能减少木质纤维原料中木聚糖的水解程度,对已经水解出的木糖,只能酵母细胞将其消耗,或任其存在于结晶母液,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第七,与现有的木糖醇生产工艺相比,本发明更有效地利用了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木糖与阿拉伯糖。在现有的木糖醇化学生产工艺中,必须从半纤维水解物中结晶纯化出木糖,才能进一步用于氢化生产木糖醇,因此有大量的木糖、阿拉伯糖混合于存在结晶母液中无法利用。现有的发酵液分离木糖醇工艺,结晶母液中也存在大量的阿拉伯糖不能利用。借助本发明技术,不仅完全回收了木糖醇,有效回收利用了其中的阿拉伯糖。
附图说明
图1为抑制物经脱毒活性菌株降解后的高效液相色谱变化。其中参数为:(A)抑制物,(B)培养基,(C)添加了抑制物的培养基,(D)含抑制物的培养基经CCTCC NO:M206097发酵脱毒,E含抑制物培养其经CCTCC NO:M206098发酵脱毒。峰号与化合物:1乙酸,2糠醛1,3愈创木酚,4、5培养基成分,6糠醛降解产物,7愈创木酚降解产物。
图2为蔗渣半纤维水解物生物脱毒前后的HPLC图谱(检测波长270nm)。其中参数为:A,糠醛标样;B,蔗渣半纤维水解物;C,经CCTCC NO:M206098脱毒的蔗渣半纤维水解物;D,经CCTCC NO:M206097脱毒的蔗渣半纤维水解物。
图3为木糖,阿拉伯糖及木糖醇的钙型阳离子树脂色谱分离流出曲线。
图4生物转化半纤维水解物同时生产木糖醇与阿拉伯糖的工艺
图5为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物的HPLC色谱(1.葡萄糖,2.木糖,3.阿拉伯糖)。
图6为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物的木糖醇发酵液HPLC色谱(1.木糖,2.阿拉伯糖,3.木糖醇)。
图7为钙型阳离子树脂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的木糖醇分流,在HPLC上显示为单个色谱峰。
图8为钙型阳离子树脂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的阿拉伯糖-杂糖分流HPLC色谱(1.阿拉伯糖,2杂糖,3.杂糖)。
图9为第二次色谱分离(铵型阳离子树脂)的阿拉伯糖分流HPLC色谱,主峰为阿拉伯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操作1
称已经水洗并重新干燥过的蔗渣3kg,按固液比(w/v)为1∶7加入H2SO4溶液(2.5%,w/w),120℃水解2h,离心收集滤液,滤渣水洗一次,合并滤液,用碳酸钙固体调pH值至3,抽滤除去沉淀,得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物。此水解物还原糖含量3%,木糖单糖占总糖的80%以上。
操作2
取已经粉碎的干玉米芯2kg,按固液比1∶7加入2%(w/w)的H2SO4溶液,120℃水解2h,收集液体部分,碳酸钙中和至pH值3,抽滤除去沉淀物,得以玉米芯半纤维素稀酸水解液。此水解液总糖含量5%,其中木糖约占总糖的60%。
操作3
将东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8斜面接种到液体种子培养基上,200rmp,30℃摇床培养12h,得活化种子液。按15%(v/v)的接种量接入操作1,所得的蔗渣半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中,200rmp,33℃摇床发酵脱毒45h,离心上清液即为经东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8生物脱毒的蔗渣半水解物。
(或者按同条件,用西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7处理操作1的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物,得到经西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7生物脱毒的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物。)
操作4
操作3所得的经生物脱毒处理的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物,继续真空浓缩至木糖150g/L,氨水调节至pH=6,另加入酵母膏5g/L,接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CCTCC NO:M205067种子液,接入量为5%(v/v),200rmp,33℃进行发酵。对比HPLC检测结果(表3),经过生物脱毒处理后的半纤维素水解物用于木糖醇发酵,不仅产物生成速率提高了一倍以上,产物转化率也接近提高一倍。
表3.生物脱毒处理对木糖醇发酵的影响(初始木糖浓度,150g/L;发酵时间,61.5h)
Figure G2009100005822D00211
操作5
将操作1所得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减压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木糖含量约 120g/L,氨水调节至pH5,一组等量接入离心收集的东方伊萨酵母CCTCCNO:M206098和热带假丝酵母CCTCC NO:M205067细胞,另一组则等量接入西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7细胞和热带假丝酵母CCTCC NO:M205067细胞。它们的总接种量均约为干细胞50g/L。33℃,200rpm条件下摇瓶同步脱毒发酵30小时。结果(表4)表明,同步脱毒发酵能明显提高发酵产物浓度,产物生成速率与产物转化率。
表4.半纤维素水解物同步脱毒发酵与直接发酵生产木糖醇性能的比较(初始木糖,120g/L;发酵时间,30小时)
Figure G2009100005822D00221
操作6.
将操作2所得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减压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木糖含量约60g/L,氨水调节至pH5,分别按东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8与热带假丝酵母CCTCC NO:M205067组合,西方伊萨酵母CCTCC NO:M206097与热带假丝酵母CCTCC NO:M205067组合的方式,进行等量混合细胞接种,总接种量约为培养其体积的5%,33℃,200rpm条件下摇瓶同步脱毒发酵80小时。结果(表5)表明,同步脱毒发酵能明显提高发酵产物乙醇的生成速率与乙醇浓度。
表5生物脱毒处理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残渣同步糖化发酵乙醇性能的影响
参见图1.抑制物经脱毒活性菌株降解后的高效液相色谱变化。其中参数为:(A)抑制物,(B)培养基,(C)添加了抑制物的培养基,(D)含抑制物的培养基经CCTCC NO:M206097发酵脱毒,E含抑制物培养其经CCTCC NO:M206098发酵脱毒。峰号与化合物:1乙酸,2糠醛1,3愈创木酚,4、5培养基成分,6糠醛降解产物,7愈创木酚降解产物。图2为蔗渣半纤维水解物生物脱毒前后的HPLC图谱(检测波长270nm)。其中参数为:A,糠醛标样;B,蔗渣半纤维水解物;C,经CCTCC NO:M206098脱毒的蔗渣半纤维水解物;D,经CCTCCNO:M206097脱毒的蔗渣半纤维水解物。
表6生物脱毒处理之后蔗渣半纤维水解物中某些紫外吸收物的含量变化(检测波长270nm)
Figure G2009100005822D00232
实施例2
具体步骤1
40kg玉米皮,加清水160L,煮沸。滤去液体部分,用清水洗一遍残渣,滤干后的残渣中加入2%(w/w)硫酸溶液80L,在水解反应器中125℃水解2小时。过滤 除去残渣,滤液用碳酸钙调节至pH3,过滤除去沉淀物,滤液中加入1kg活性碳,吸附处理30分钟后除去活性碳,再依次通过阳离子、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得到无色透明的糖浆,并在减压条件下浓缩至要求的浓度。这种糖浆的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含量比例近似为1∶2∶1(图5)。
具体步骤2
干燥的蔗渣40Kg,加2.4%(w/w)硫酸溶液280L,125℃水解2小时。其余后续的处理步骤同具体步骤1。这种来自于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物制备的糖浆,其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的含量比例约为1∶10∶1。
具体步骤3
取具体步骤1所得的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物,并且每升发酵液另加入自于100g米糠的热水提取物,调节至总糖250g/L,其中含木糖约120g/L,阿拉伯糖80g/L,110℃灭菌10分钟。5L发酵罐(Biotech-5BG;Shanghai BaoxinBioengineering.Equipment,Shanghai,China)装量3L,接种新鲜的热带假丝酵母CCTCC M205067(Candida tropicalis CCTCC M205067),接种量5%(v/v),通气量1vvm,搅拌转速300rpm,33℃培养约30h,木糖被转化为木糖醇,阿拉伯糖不参与反应(图4)。停止发酵后离心收集细胞沉淀,用新鲜的培养基将沉淀的细胞调成浆状,注回发酵罐。培养基加满至第一次发酵的装量体积,维持与第一罐相同的通气与搅拌速率水平。如此连续进行5次循环的发酵结果如表七。
表七选择性转化玉米皮水解物生成木糖醇
Figure G2009100005822D00241
具体步骤4
用木糖厂的木糖结晶母液为底物,在3T发酵罐用预先培养好的菌体发酵,工业离心机离心发酵液收集菌体,其它控制条件与具体步骤3相同。连续进行5次循环的发酵结果如表八。
表八木糖结晶母液选择性转化生成木糖醇
Figure G2009100005822D00242
具体步骤5
取具体步骤3所得的发酵液10L,经截留分子量5Kdal的超滤膜超滤脱蛋白,然后通过次序为:阳离子--阴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的柱层析脱盐(阳离子树脂,001×7;阴离子树脂,D301。中国,南开大学树脂厂),同时除去色素,得到无色透明的木糖醇-阿拉伯糖净化液。减压条件下将净化液再浓缩到可溶性物含量60%。
浓缩的净化液首先用共有20根2.5×50cm柱子,填充了钙型阳离子树脂(AMBERLITE CR1320Ca)为吸附剂的模拟移动床色谱系统,进行第一次色谱分离。分离温度60℃,进料速率5ml/min,纯水洗提速率25ml/min。系统平衡之后流出液的组成为:1.木糖醇部分,木糖醇含量≥99%(图7),浓度12-13%;2.阿拉伯糖-杂糖部分,总可溶性物浓度5-7%,其中阿拉伯糖含量55-60%(图8),其它杂质30-40%。木糖醇液直接浓缩之后结晶,获得晶体木糖醇,阿拉伯糖-杂糖部分则需进一步纯化。
将上一步骤获得的阿拉伯糖-杂糖液减压浓缩至可溶性物含量60%,用铵盐将AMBERLITE CR1320Ca树脂转换为铵型,仍用上述的20根2.5×50cm柱子组成模拟移动床色谱系统进行第二次色谱分离。分离温度30℃,进料速率3ml/min,,纯水洗提速率23ml/min。系统平衡之后收集阿拉伯糖部分,其阿拉伯糖的纯度由进料之初的55-60%,提高到85%以上(图9),浓缩之后结晶得出纯度≥99%的阿拉伯糖产品。

Claims (12)

1.一种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物用西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Lj-3)为生物脱毒菌株,用能发酵五碳糖生成木糖醇的微生物为发酵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西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Lj-3)为CCTCC NO:M 20609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酵母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为CCTCC NO:M205067。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纤维素水解物用如下步骤制备:
S1.向浸水的植物材料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使所述植物材料中的半纤维素发生水解;
S2.水解结束,压滤获得溶液部分,该溶液部分即为半纤维素水解物;
S3.将S2步骤获得的半纤维素水解物用碱调节pH值,获得可用于生物脱毒的半纤维水解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毒菌株种子液的培养步骤如下:
S1.按照如下组分要求制备种子培养基:葡萄糖50g/L,MgSO4.7H2O2g/L,K2HPO44g/L,KH2PO46g/L,酵母膏5g/L;
S2.将所述CCTCC NO:M206098的斜面培养物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装液量为摇瓶容量的20%,在27--30℃,转速200rmp条件下摇床培养12~18小时,获得可用于脱毒的种液。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包含如下步骤:
S1.向半纤维素水解物接入CCTCC NO:M206097活细胞,培养温度20~33℃,通气培养一定时间;
S1.除去S2步骤中的半纤维素水解物所含的菌体,得到发酵性能良好的,以五碳糖为主要成分的半纤维素水解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株种子液的培养步骤如下:
S1.按照如下组分要求制备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0g/L,木糖20g/L,MgSO4.7H2O 2g/L,K2HPO44g/L,KH2PO46g/L,酵母膏5g/L;
S2.将所述CCTCC NO:M205067的斜面培养物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装液量为摇瓶容量的20%,在27--30℃,转速200rmp条件下摇床培养12~18小时,获得发酵菌株种子液。
9.根据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对预先进行脱毒处理后获得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后续进行木糖醇发酵,并且其步骤如下:
S1.对经过CCTCC NO:M206097发酵脱毒的半纤维素水解物真空浓缩至木糖约150g/L,氨水调节至pH=6,另加入酵母膏5g/L,得到用于木糖醇发酵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培养基;
S2.木糖醇发酵用摇瓶进行,摇瓶装量10%,按5%(v/v)接种量接入CCTCCNO:M205067种子液,200rmp,33℃进行发酵至木糖消耗完;
S3.收集离心沉淀的菌体,投入到新鲜的半纤维素水解物培养基中继续新一轮的木糖醇发酵,离心上清液制备木糖醇。
10.根据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所述半纤维素水解物进行同步脱毒发酵生产木糖醇,并且其同步脱毒发酵步骤如下:
S1.真空浓缩半纤维素水解物至木糖含量约100--150g/L,用碱(氢氧化钙,或氨水)调至pH 3--pH7,,离心或过滤除去沉淀,加入酵母膏5g/L,得半纤维素水解物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
S2.取培养好的CCTCC NO:M206097种子液,并与等体积的CCTCC NO:M205067种子液混合,然后按5%(v/v)和用种量接入半纤维素水解物中,摇瓶培养至木糖消耗完;
S3.离心收集沉淀的酵母细胞并用于新鲜的培养基中,继续同步脱毒发酵;如此不断地循环,直至酵母细胞不能利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木糖醇发酵液除去细胞后,经离子交换净化,再用钙型阳离子树脂进行色谱分离,获得纯净的木糖醇分流,所述分流的木糖醇发酵液经浓缩、结晶,获得结晶木糖醇;
S2.分流木糖醇发酵液后,获得阿拉伯糖分流发酵液,对阿拉伯糖分流发酵液用铵型阳离子树脂进行色谱分离,提高阿拉伯糖纯度,再通过浓缩、结晶,获得结晶阿拉伯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纤维素水解物脱毒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木糖醇发酵液除去细胞后,经离子交换净化,再用钙型阳离子树脂进行色谱分离,获得纯净的木糖醇分流,所述分流的木糖醇发酵液经浓缩、结晶,获得结晶木糖醇;
S2.分流木糖醇发酵液后,获得阿拉伯糖分流发酵液,对阿拉伯糖分流发酵液用铵型阳离子树脂进行色谱分离,提高阿拉伯糖纯度,再通过浓缩、结晶,获得结晶阿拉伯糖。
CN2009100005822A 2009-01-16 2009-01-16 西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脱毒发酵方法,及产品制备工艺 Pending CN1019145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05822A CN101914590A (zh) 2009-01-16 2009-01-16 西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脱毒发酵方法,及产品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05822A CN101914590A (zh) 2009-01-16 2009-01-16 西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脱毒发酵方法,及产品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4590A true CN101914590A (zh) 2010-12-15

Family

ID=43322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05822A Pending CN101914590A (zh) 2009-01-16 2009-01-16 西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脱毒发酵方法,及产品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45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0830A (zh) * 2020-03-06 2020-07-24 浙江大学 一种玉米芯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的方法
US10759727B2 (en) 2016-02-19 2020-09-01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Processes to create multiple value streams from biomass sourc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9727B2 (en) 2016-02-19 2020-09-01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Processes to create multiple value streams from biomass sources
US11840500B2 (en) 2016-02-19 2023-12-12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Processes to create multiple value streams from biomass sources
CN111440830A (zh) * 2020-03-06 2020-07-24 浙江大学 一种玉米芯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7904B (zh) 一种同时生产木糖醇与阿拉伯糖的方法
CN100572543C (zh) 利用玉米芯或农林废弃物制备木糖醇的方法
US10927388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sugar, bioethanol or microbial metabolite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US7625728B2 (en) Process for the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of xylitol and ethanol
CN102268490B (zh) 农林废弃物为原料联产木糖、木糖醇和阿拉伯糖清洁工艺
Che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pH and acetic acid concentration for bioconversion of hemicellulose from corncobs to xylitol by Candida tropicalis
US20120021467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xylitol and arabinose at same time from hemicellulose hydrolysates
BG100071A (bg) Метод за получаване на захари чрез хидролиза съссилна киселина на целулозни и хемицелулозни продукти
CN102876732B (zh) 一种利用木质纤维原料制备糖醇的方法
JPH05503844A (ja) キシリトールおよびエタノールの同時生産方法
CN101538589A (zh) 一种新型清洁生产木糖醇和阿拉伯糖的方法
CN102010833B (zh) 毕赤酵母菌株及其混合培养用于半纤维素水解物生物脱毒的方法
CN101497903B (zh) 一种选择性转化分流生物制品的方法
CN102249856A (zh) 一种从酵母发酵液中分离纯化赤藓糖醇的方法
CN101555503A (zh) 一种从生产木糖的废木糖母液中分离提取l-阿拉伯糖的方法
CN100569946C (zh) 热带假丝酵母菌株的分离及其用于木糖醇生产的方法
US10597688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fermentable sugar from wood-based biomass
CN101914591B (zh) 一种热带假丝酵母制备木糖醇的用途与高纯度木糖醇产物的制药、保健用途
Jr et al. Evaluation of sugar cane hemicellulose hydrolyzate for cultivation of yeasts and filamentous fungi
KR101504197B1 (ko) 목질계 바이오매스로부터 바이오에탄올을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1914590A (zh) 西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脱毒发酵方法,及产品制备工艺
KR101484610B1 (ko) 단수수 착즙액을 이용한 바이오 에탄올의 제조 방법
CN101914592A (zh) 东方伊萨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配合使用的脱毒发酵方法,及产品制备工艺
CN112746088B (zh) 一种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发酵联产木糖醇和燃料乙醇的方法
CN101805762A (zh) 一种热带假丝酵母发酵分离阿拉伯糖的用途与高纯度阿拉伯糖分离产物的制药、保健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