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0734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0734A
CN101910734A CN2008801234517A CN200880123451A CN101910734A CN 101910734 A CN101910734 A CN 101910734A CN 2008801234517 A CN2008801234517 A CN 2008801234517A CN 200880123451 A CN200880123451 A CN 200880123451A CN 101910734 A CN101910734 A CN 101910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air
unit
condition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34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0734B (zh
Inventor
黄星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10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0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0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07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包括:主体(2),在所述主体中进气单元分别形成在下左侧和下右侧并且排气单元分别形成在上左侧和上右侧;左面板(90),该左面板构造成一起打开和关闭左进气单元和左排气单元,并布置在主体(2)的左边以便引导空气;右面板(100),该右面板构造成一起打开和关闭右进气单元(6)和右排气单元(10),并布置在主体(2)的右边以便引导空气;以及排放口单元(80),该排放口单元布置成从主体(2)向上提升,并具有形成在前表面上的排气口。相应地,所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改进漂亮视觉,结构简单,在正常时间经调节的空气可以以高速沿包括左、右和向上及向前方向在内的三个方向排放,而且向上和向前排放的强前向风可以长距离地提供给使用者。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涉及一种这样的空调,该空调设计成通过其两个下侧吸入空气,并沿上前方向长距离地排放空气或以高速沿左、右和上前方向排放空气。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给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空调构造成通过使用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而冷却或加热室内并净化空气,该制冷剂的制冷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构成。空调主要分为分体式和一体式。
分体式和一体式空调具有相同的功能。在分体式空调中,具有冷却/热耗散功能的室内单元安装在室内侧,具有热耗散/冷却和压缩功能的室外单元安装在室外侧,而且室内和室外单元通过制冷剂管耦联。一体式空调具有整合在其中的热耗散、冷却和压缩功能,并直接安装于窗户或房子的小隔间。
传统的空调具有安装在机柜下前侧的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进气单元和安装在机柜上前侧的排气口。空调适于通过下前部吸入室内空气、对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和接着通过上前部排放空气。
近年来,所存在的趋势是排气口安装在上左和上右两侧以及机柜的顶表面,而不将排气单元形成在机柜的上前侧。
韩国专利早期公开公布第10-2005-0014293号公开了一种空调,其中进气口安装在机柜的下左和下右两侧,排气口形成在机柜的上左和上右两侧,用于一起打开/关闭左进气口和左排气口的左叶片安装在机柜左侧,用于一起打开/关闭右进气口和右排气口的右叶片安装在机柜右侧,并且用于打开/关闭顶部排气口的顶部叶片安装在顶部处。
在韩国专利早期公开公布第10-2005-0014293号中公开的空调具有吸进/排放结构,其中当左叶片和右叶片打开时,室内空气通过机柜的下左和下右两侧吸入,并接着通过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排放。当左叶片关闭时,左进气口和左排气口都关闭,而且当右叶片关闭时,右进气口和右排气口都关闭。
然而,在韩国专利早期公开公布第10-2005-0014293号中公开的空调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左叶片打开和关闭左进气口和左排气口两者,而且右叶片打开和关闭右进气口和右排气口两者,而且室内空气通过多个进气口快速地吸入,但是经调节的空气只通过一个方向而不是左右两侧(比如,顶部排气口)而排放。相应地,该空调的问题在于通过多个进口吸入空气以及只沿一个方向长距离地排放空气,等等。
此外,在韩国专利早期公开公布第10-2005-0014293号公开的空调中,顶部排气口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开口,而且顶部叶片水平地布置并遮蔽排气口,或倾斜布置成朝向前向上部从而顶部叶片在主体的前上侧沿倾斜方向引导经调节的空气。相应地,该空调的问题在于难以在主体的前中部处将大量经调节的空气直接排放给靠近主体的使用者。
同时,韩国专利早期公开公布第10-2005-0014294号公开了一种空调,在该空调中进气口布置在下左和下右两侧,而且其前侧、左侧和左侧为开口的扩散器以提升的方式布置在顶部处。室内空气通过机柜的下左和下右两侧吸入,在空调内进行热交换,并接着通过扩散器的左、右和前三侧排放。
此外,韩国专利早期公开公布第10-2005-0091801号公开了一种空调,在该空调中进气口形成在下左和下右两侧,排气口形成在上左和上右两侧,并且其前侧、左侧和右侧为开口的排放口单元以提升的方式布置在顶部处。室内空气通过机柜的下左和下右两侧吸入,在空调内进行热交换,并接着通过机柜的上左和上右两侧以及排放口单元的左、右和前三侧排放。
但是,在韩国专利早期公开公布第10-2005-0014294号中公开的空调和韩国专利早期公开公布第10-2005-0091801号中公开的空调难以满足想要强前向风的使用者的要求,因为经调节的空气通过扩散器和排放口单元的前侧、左侧和右侧排放。特别地,在韩国专利早期公开公布第10-2005-0091801号中公开的空调的问题在于外来物质比如灰尘可以引入到排气口中,因为形成在机柜的上左侧和上右侧的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总是打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相应地,考虑上述问题而作出了本发明,而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在该空调中,当运行停止时,进气口和排气口通过使用一个面板而被打开和关闭,因此改进了外观并使结构简单,而且在正常时间经调节的空气通过多个排气口供应,从而整个室内可以得到均匀地调节,经调节的空气可以集中地提供给想要强前向风的使用者,而且经调节的空气甚至可以提供给位于远处的使用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能够集中地将经调节的空气排放给想要强前向风的使用者,并以倾泻的方式集中地排放经调节的空气。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在该空调中进气/排气模式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使得室内空气通过多侧快速地吸入,而且经调节的空气只沿一个方向集中地排放,从而经调节的空气可以提供给位于远处的使用者。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包括:主体,在所述主体中,分别在下左侧和下右侧形成有进气单元,并且分别在上左侧和上右侧形成有排气单元;左面板,所述左面板构造成一起打开和关闭左进气单元和左排气单元,并且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左边以便引导空气;右面板,所述右面板构造成一起打开和关闭右进气单元和右排气单元,并且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右边以便引导空气;以及排放口单元,所述排放口单元布置成从所述主体向上提升并具有形成在前表面上的排气口。
所述左排放叶片以与所述左排气单元相对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左面板中,并且所述右排放叶片以与所述右排气单元相对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右面板中。
所述主体具有形成在所述左排气单元中的左空间部分以及形成在所述右排气单元中的右空间部分,并且所述左排放叶片插入到并容置在所述左空间部分中,而所述右排放叶片插入到并容置在所述右空间部分中。
所述空调还包括:左面板驱动机构,所述左面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左边以便驱动所述左面板;右面板驱动机构,所述右面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右边以便驱动所述右面板;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所述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左面板中以便驱动所述左排放叶片;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所述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右面板中以便驱动所述右排放叶片;以及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用于提升所述排放口单元。
所述空调还包括:操控单元,所述操控单元用于输入所述空调的运行命令;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来控制所述左面板驱动机构、所述右面板驱动机构、所述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所述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
当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是所述空调的运行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左面板驱动机构和所述右面板驱动机构控制成均处在打开模式。当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是所述空调的运行并且还是长距离排放模式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和所述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控制成均处在关闭模式,并且还将所述提升机构控制成处在打开模式。当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是所述空调的运行并且还是高速排放模式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所述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控制成全部都处在打开模式。
当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是运行停止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左面板驱动机构、所述右面板驱动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控制成处在关闭模式。
当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是运行停止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和所述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控制成处在关闭模式。
所述空调还包括风向控制机构,所述风向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通过所述排放口单元排放的空气的风向。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向控制机构,从而所述风向控制机构在长距离排放模式中的旋转角度大于所述风向控制机构在高速排放模式中的旋转角度。
有益效果
当与进气单元和排气单元通过各自的打开/关闭构件来打开和关闭的情况相比时,根据本发明的如上所述地构造的空调可以具有简单的结构和改进的漂亮视觉,因为一个面板一起打开和关闭进气单元和排气单元。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中,在高速排放模式下,左面板、右面板、排放口单元、左排放叶片和右排放叶片全部都打开,从而室内空气通过主体的下左和下右两侧吸入,进行空气调节,并接着沿主体的左侧、右侧和上前侧三个方向被分配和排放。相应地,在正常时间室内空间可以得到均匀地调节。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中,在长距离排放模式下,左面板、右面板和排放口单元打开,而且左排放叶片和右排放叶片关闭,从而室内空气通过主体的下左和下右两侧吸入,进行空气调节,并接着只沿主体的上前方向集中地排放。相应地,本发明的空调是有利的,因为它可以满足想要强前向风的使用者的要求。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中,当运行停止时,左排放叶片和右排放叶片插入到并容置在形成于主体中的空间部分中。相应地,本发明的空调是有利的,因为左排放叶片和右排放叶片不与主体干涉,而且空调可以以紧凑的方式运行和关闭。
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中,风向控制机构在长距离排放模式中的旋转角度大于风向控制机构在高速排放模式中的旋转角度。相应地,本发明的空调是有利的,因为它可以以倾泻的方式均匀地将强前向风提供给使用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运行停止时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高速排放模式下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长距离排放模式下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下截面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高速排放模式下的空调的上截面平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长距离排放模式下的空调的上截面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运行停止时的空调的上截面平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当排放口单元降低时的空调的纵向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当排放口单元升高时的空调的纵向截面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右面板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右面板和右排放叶片的纵向截面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面板驱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面板驱动机构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面板支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面板支撑装置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排放口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排放口单元的截面图;以及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控制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结合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运行停止时的空调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高速排放模式下的空调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长距离排放模式下的空调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下截面平面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高速排放模式下的空调的上截面平面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长距离排放模式下的空调的上截面平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运行停止时的空调的上截面平面图。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中,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进气单元4和6以及用于排放经调节的空气的排气单元8和10形成在主体2中,该经调节的空气在主体2内被加热、冷却或净化。
主体2可以应用于立式空调、壁挂式空调、吊顶式空调等等。在下文中,出于方便考虑,立式空调作为示例来描述。
在下文中,主体2具有形成在下侧的进气单元4和6,和形成在上侧的排气单元8和10,而且包括流动通道,其中空气通过下部吸入,在主体内被调节,而且经调节的空气通过上部排放。主体2还包括基座12、机柜20、下面板30和40以及上面板50。
基座12构成主体2的底部的外观,并适于支撑机柜20,下面板30和40等等。基座12具有形成在它的周边的倾斜部分14。倾斜部分14朝向基座12的底部逐渐变宽。
机柜20构成主体2的后部的外观,并包括后板部分22、左板部分24和右板部分26。机柜20安装在基座12的后上部上。在机柜20中,左板部分24和右板部分26可以弯折成使得与后板部分22正交,或可以弯折成使得在一方向上相对于后板部分22倾斜,在这个方向上,左板部分24和右板部分26的宽度向前逐渐变大。
下面板30和40包括构成左进气单元4的左下面板30和构成右进气单元6的右下面板40。
左下面板30布置在基座12的前侧的左上部上,即,机柜20的左板部分24的下前位置。左下面板30包括左进气口31,该左进气口沿左右方向或左前方向开口,并且,还包括左过滤器壳体34,左过滤器32安装在其中。
右下面板40布置在基座12的前侧的右上部上,即,机柜20的右板部分26的上前位置。右下面板40包括右进气口41,该右进气口沿左右方向或右前方向开口,并且,还包括右过滤器壳体44,右过滤器42安装在其中。
如图4所示,在左下面板30和右下面板40中,以凹槽部分、孔或阶梯形状形成有连杆贯穿部分38和48。面板驱动机构159和160的驱动连杆164分别穿过贯穿单元38和48。
上面板50布置在机柜20的上前侧,并具有形成在左侧的左排气单元8和形成在右侧的右排气单元10。上面板50主要包括前板部分52、左板部分53和右板部分54。
左排气单元8包括形成在前板部分52和左板部分53之间的左倾斜部分55。左倾斜部分55相对于前板部分52和左板部分53倾斜设置。左排气口56沿左前方向或左右方向的倾斜方向而开口在左倾斜部分55中。
左排气单元8具有左排放导向部分92,该左排放导向部分设置成在左面板90关闭时突进左面板90中。左排放导向部分92包括左空间部分S1,左排放叶片94等插入并容置到左空间部分中。当左倾斜部分55沿主体2的内部方向凹入,并接着相对于前板部分52和左板部分53倾斜时,形成了左空间部分S1。
右排气单元10包括形成在前板部分52和右板部分54之间的右倾斜部分57。右倾斜部分57相对于前板部分52和右板部分54倾斜设置。右排气口58沿左前方向或左右方向的倾斜方向而开口在右倾斜部分57中。
右排气单元10具有右排放导向部分102,该右排放导向部分设置成在右面板100关闭时突进右面板100中。右排放导向部分102包括右空间部分S2,右排放叶片104等插入并容置到右空间部分中。当右倾斜部分57沿主体2的内部方向凹入,并接着相对于前板部分52和右板部分54倾斜时,形成了右空间部分S2。
参考图4,上面板50在上左部和上右部具有连杆贯穿部分59。接下来将会描述的面板支撑装置170的支撑连杆171穿过连杆贯穿部分59。此处,连杆贯穿部分59可以与排气单元8和10的上侧上的排气口56和58连通或与排气口56和58间隔开。
主体2包括设置在上面板50的前侧的前罩60。前罩60安装成遮蔽上面板50的前侧,并具有大体方形板形状。前罩60的左侧的部分62遮蔽左空间部分S1的前侧,而前罩60的右侧的部分64遮蔽右空间部分S2的前侧。
前罩60起到一种空气导向部分的作用,其用于将流过左排气口56和右排气口58的空气引到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而不沿向前方向直行。
此外,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处在关闭位置时,前罩60起到一种遮蔽构件的作用,用于防止左排放导向部分92和右排放导向部分102被从前方看见。
同时,前罩60可以安装成只覆盖上面板50的前侧,或可以覆盖左和右下面板30和40之间的前侧,和左和右下面板30和40的前侧以及上面板50的前侧。在下文中,描述的是前罩60只覆盖上面板50的前侧。
同时,前面板70以主体2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侧为基础而可旋转地耦联到主体2的前侧。前面板70形成空调前侧的外观,并可以固定到基座12、左下面板30、右下面板40和上面板50中的至少一个。前面板70也可以沿左方向或右方向可旋转地耦联到基座12、左下面板30、右下面板40和上面板50中的至少一个,从而能打开左下面板30和右下面板40之间的空间。
在下文中,描述的是,前面板70可旋转地耦联到基座12、左下面板30、右下面板40和上面板50中的至少一个,并在前罩60和上面板50的顶端和基座12的前部之间打开。
此处,前面板70具有多元结构,其中,分别定位于前面板70的内和外侧或前和后侧的多个构件71和72在前面板70关闭时相互耦联。前面板70包括形成空调的前侧的漂亮视觉并定位于主体2的外部的外构件71、设置在前面板70的内侧并可旋转地耦联到主体2的前侧的内构件72和将外构件71耦联到内构件72的保持件73。
外构件71制成透明的并也可以在它的底部具有装饰部分。装饰部分可以成具有颜色和装饰饰品的板体、薄片或层结构。外构件71也可以具有颜色或图案并制成半透明。另外,外构件71可以由如玻璃、纤维或陶瓷等的材料形成。
一个或多个开孔形成在内构件72中。用于通过外构件71而显示空调的运行信息的显示器74安装在开孔中或安装于开孔的后位置。
用于产生通风力从而室内空气被吸入到主体2中并接着被排出主体2的通风机310,和用于使从通风机310输送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75进一步包括在主体2内。
通风机310安装在主体的内下侧,并且是用于在主体的前侧或后侧吸入空气并使空气向上输送的离心式通风机。通风机310包括具有沿前后方向突出的旋转轴的风扇马达76、耦联到风扇马达76的旋转轴的通风风扇77、形成为环绕通风风扇77和风扇马达76并具有形成在前侧和后侧中的一侧的开口部分和形成在顶部处的排放口的风扇外壳78,和布置在风扇外壳78的开口部分中的孔口件79。热交换器75设置在通风机310上方,具体为设置在风扇外壳78上方。
同时,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排放口单元80从主体2的内上部上升到主体2的上部,并从主体2的上部到主体2的内上部。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当排放口单元降低时的空调的纵向截面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当排放口单元升高时的空调的纵向截面图。
主体2可以具有其整个顶表面沿上下方向开口的开口表面,或可以在它的顶表面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开口的开口部分。排放口单元80通过主体2的开口表面或开口部分而被提升和驱动。
参考图4,排放口单元80具有至少在前、后、左和右四个周边表面中的一个中开口的排气口81,和具有开口成与主体2连通的底表面。排放口单元80包括将形成在其中的底表面与排气口81连接的空气流动通道。
用于提升和引导排放口单元80的提升导向部分82安装在主体2中。排放口单元80升高并被引导到提升导向部分82中,并接着到达提升导向部分82的上位置,从而打开/关闭排气口81,或者,排放口单元80落入提升导向部分82中并覆盖提升导向部分82的顶表面,即,主体2的顶表面,从而遮蔽/隐藏排气口81。此处,提升导向部分82安装在机柜20和上面板50之间的空间的上部。
参考图4,导向凹槽部分83沿上下方向长形地形成在排放口本体210中,从而当排放口单元80上升和下落时,排放口单元80沿着固定齿轮87被引导,这将会在后面描述。
提升导向部分82设置在机柜20和上面板52之间的空间的上部。为了指示机柜20和上面板52之间的向上突出部分,上装饰构件84设置在提升导向部分82中。
参考图4,提升机构85包括提升马达86,和耦联到提升马达并构造成当提升马达86被驱动时提升排放口单元80的动力传输单元87和88。
提升马达86布置在排放口单元80中。动力传输单元87和88包括:固定齿轮87,其沿上下方向长形地形成在提升导向部分82中并由齿条构成;和安装在提升马达86中并包括小齿轮的移动齿轮88。当提升马达86被驱动时,移动齿轮88沿着固定齿轮87被提升并旋转。
排放口单元80包括排放口本体210,该排放口本体通过提升机构85提升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排气口81、用于控制通过排气口81排放的空气的左/右风向的左/右风向控制机构290和用于控制上/下风向的上/下风向控制机构320。
左/右风向控制机构290包括用于控制所排放的空气的左/右风向的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和用于驱动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30的左/右风向控制驱动机构260。
上/下风向控制机构320包括用于控制所排放的空气的上/下风向的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和用于驱动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的上/下风向控制驱动机构310。下面会详细描述排放口单元80和提升导向部分82。
同时,参考图1至8,用于一起打开和关闭左进气单元4和左排气单元8的左面板90沿上下方向长形地布置在主体2的左侧。类似地,用于一起打开和关闭右进气单元6和右排气单元10的右面板100沿上下方向长形地布置在主体2的右侧。
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下部用作用于打开和关闭进气单元4和6并还将空气引导到进气单元4和6中的吸进门和吸进导向部分。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上部用作用于打开和关闭排气单元8和10并还引导从排气单元8和10排放的空气的排放门和排放导向部分。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上部沿上下方向大致形成为长板形状。
左面板90绕着旋转轴旋转,并一起打开和关闭左进气单元4和左排气单元8,该旋转轴在主体2外部具体为在主体2的沿左右方向的左位置处是竖直的。
当左面板90关闭时,左面板90是形成空调的前左表面的外观的一种前左表面面板,并形成为具有覆盖左下面板30和上面板50两者的左侧的尺寸和形状。左面板90侧向地移动到左下面板30和上面板50的左表面,并打开和关闭左下面板30和上面板50两者的左侧。
换句话说,左面板90形成为比左进气口31的底部和左排气口56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并具有比左进气口31的前/后宽度和左排气口56的前/后宽度宽的前/后宽度。左面板90形成为具有这样的尺寸,该尺寸覆盖左进气口31和左排气口56形成在其上的整个表面。
另外,当左面板90打开时,左面板90在对应于左排气单元8具体为左空间部分S1的位置处,控制通过左排气单元8排放的空气的风向,而且当左面板90关闭时,使左排放导向部分92从其中突出。左排放导向部分92插入到并容置在左空间部分S1中。
左面板90包括用于在左面板90和左排气单元8的前端之间打开和关闭、并还在左面板90打开时引导所排放的空气的左排放叶片94,和用于驱动左排放叶片94的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95。
同时,右面板100绕着旋转轴旋转,并一起打开和关闭右进气单元6和右排气单元10,该旋转轴在主体2外部具体为在主体2的沿左右方向的前右位置处是竖直的。
当右面板100关闭时,右面板100是形成空调的前右表面的外观的一种前右表面面板,并形成为具有覆盖右下面板40和上面板50两者的右侧的尺寸和形状。右面板100旋转并侧向地运行到右下面板40和上面板50的右表面,并打开和关闭右下面板40和上面板50两者的右侧。
换句话说,右面板100形成为比右进气口41的底部和右排气口58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并具有比右进气口41的前/后宽度和右排气口58的前/后宽度宽的前/后宽度。右面板100形成为具有这样的尺寸,该尺寸覆盖右进气口41和右排气口58形成在其上的整个表面。
另外,当右面板100打开时,右面板100在对应于右排气单元10具体为右空间部分S2的位置处,控制通过右排气单元10排放的空气的风向,而且当右面板100关闭时,右排放导向部分102从其中突出。右排放导向部分102插入到并容置在右空间部分S2中。
右面板100包括用于在右面板100和右排气单元10的前端之间打开和关闭、并在右面板100打开时引导所排放的空气的右排放叶片94,和用于驱动右排放叶片94的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
同时,如果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每个由沿上下方向是长形的一个构件构成,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每个的问题在于制造、运输等等是不容易的,并且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每个安装在主体2中并移动时,其一些部分会震动或弯曲。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每个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是完全长形的,并成多个构件耦联在一起的组件。在这种情况下,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每个面板的每个构件可以容易地制造和运输等,而且当它们安装在主体2中并移动时,其构件中的一些构件可以最小程度地震动或弯曲。在下文中,描述的是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每个包括多个耦联构件120、130和140。
此外,如果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每个的、作为通常从外部看见的部分的外构件120由具有高度美感的构件形成,比如具有装饰部分的玻璃、木材、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则由于具有装饰部分的玻璃、木材、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而可以改进美感。通过替换玻璃、木材或合成树脂,可以实现新设计。
参考图4,用于驱动左面板90的左面板驱动机构159和用于驱动右面板的右面板驱动机构160安装在主体2中。
同时,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中,左排放导向部分92、左排放叶片94和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95设置在左面板90内,而且类似地,右排放导向部分102、右排放叶片104和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设置在右面板100内,所以它们具有完全左右对称的结构。
在图6至8中示出的附图标记52A和52B指叶片容置凹槽部分,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关闭时,左排放叶片94和右排放叶片104的部分分别插入并容置在该叶片容置凹槽部分中。叶片容置凹槽部分在上面板50的前板部分52的左侧和右侧均分别呈阶梯状。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右面板100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右面板100和右排放叶片104的纵向截面图。左面板90和左排放叶片94分别具有和右面板100和右排放叶片104相同的构造和对称的结构。它们被一起描述。
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耦联在一起,或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多个构件上下耦联在一起。此外,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该结构中,上下形成的构件耦联在一起。
在下文中,描述的是内构件110设置成使得上内构件140和下内构件130耦联在一起,而且外构件120以能覆盖内构件110的尺寸形成,并耦联到内构件110的外部分。
即,内构件110对于面板是一种本体,其中内构件110形成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内侧外观,而外构件120对于装饰构件是一种外观构件,其中外构件120形成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外侧外观。
同时,下内构件130是构成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下部的下面板的下本体,而且上内构件140是构成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上部的上面板的上本体。
此时,外构件120包括上下长形地形成的外观构件或装饰构件。外观构件或装饰构件具有构成左面板90、右面板100以及上内构件140的顶部的顶部,和构成左面板90、右面板100以及下内构件130的底部的底部。
此外,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中的一个的边缘呈凹槽状,而且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中的另一个的边缘插入到凹槽状边缘中,从而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耦联在一起。
在下文中,描述的是下容置部分132和134形成在下内构件130的边缘处,上容置部分142和144形成在上内构件140的边缘处,而且因此外构件120的边缘的一部分插入到上容置部分142和144以及下容置部分132和134中。
内构件110具有定向成朝向主体2并用作引导空气的空气导向部分的表面,而外构件120用作通常从外部看见的外观构件。
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中的每个形成为板形状并大致相互靠近。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三维形状而非板形状,从而空的空间136和146布置在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内。
然而,在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都形成为板形状并相互靠近的情况下,当冷空气引导到内构件110中时,所具有的缺点在于露珠可能会落在外构件120的外部分上。
同时,在空的空间136和146形成在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之间的情况下,即,在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三维形状而非板形状的情况下,空的空间136和146形成一种隔热层,从而防止露珠滴落在外构件120的外表面上。
此外,因为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每个具有厚的厚度,所以空调被驱动时的震动或弯曲可以最小化。
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可以包括位于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之间的空间136和146中的附加的隔热材料(未图示),并还具有构建在其中的、为了通过外构件120显示运行信息的显示器,如前面板70。在下文中,描述的是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每个都具有三维形状的内构件110。
参考图5至图8,内构件110的中央部分包括朝向主体2突出的板部分112,和形成为接近板部分112的倾斜部分114。
另外,用于遮盖上面板50与机柜20之间的间隙以及下面板30和40与机柜20之间的间隙的板部分116形成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边缘部分132和142与倾斜部分114之间。
板部分112和倾斜部分114与外构件120间隔开,从而形成空间136和146。板部分116与外构件120紧密贴附。
空间136和146形成在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之间,从而形成空间136和146的外侧的、外构件(120)的部分可以下压。相应地,用于支撑外构件120、使得形成空间136和146的外侧的外构件120的部分不会下压的一个或多个肋138和148形成在内构件110中,从而朝向外构件120突出。即,外构件120与肋138和148接触,并具有与板部分116和边缘部分132和142碰触的外部分。
同时,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可以使用粘合方法比如粘结而耦联在一起,可以使用紧固构件比如螺钉而被紧固,或使用锁定结构比如钩或锁定夹具而耦联在一起。
在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使用锁定结构而耦联在一起的情况下,外构件120锁定到其上的锁定部分134和144形成在内构件110的边缘部分132和142中。
详细描述内构件110和外构件120的耦联结构。边缘部分132不形成在下内构件130的顶端处,而是以突出的方式只形成在下内构件130的前端、底端和后端处。另外,锁定部分134形成在边缘部分132中,从而从其中突出。外构件120的底部在上下方向上沿着锁定部分134滑动并被引导,而且还由锁定部分134限制,从而外构件120不会从锁定部分134脱离。
即,下内构件130的锁定部分134包括前端锁定部分,该前端锁定部分从下内构件130的前端侧上的边缘部分132向后突出,后端锁定部分,该后端锁定部分从下内构件130的后端侧上的边缘部分132向前突出,和底端锁定部分,该底端锁定部分从下内构件130的底端侧上的边缘部分132向上突出。相应地,当从外部看时,锁定部分134大致呈“U”形。
此外,边缘部分142不形成在上内构件140的底端处,而是以突出的方式只形成在上内构件140的前端、底端和后端处。另外,锁定部分144形成在边缘部分142中,从而从其中突出。外构件120的顶部在上下方向上沿着锁定部分144滑动并被引导,而且还由锁定部分144限制,从而外构件120不会从锁定部分144脱离。
即,上内构件140的锁定部分144包括前端锁定部分,该前端锁定部分从上内构件140的边缘部分142的前端向后突出,后端锁定部分,该后端锁定部分从上内构件140的边缘部分142的后端向前突出,和底端锁定部分,该底端锁定部分从上内构件140的边缘部分142的顶端向上突出。相应地,当从外部看时,锁定部分144大致呈“⌒”形。
换句话说,在外构件120放置在下内构件130的顶部处的状态下,外构件120通过下内构件130的开口顶端向下滑动,而且因此在前侧、后面、左侧、右侧和下侧,使下部锁定到下内构件130、边缘部分132和锁定部分134。另外,在外构件120放置在上内构件140的底部处的状态下,外构件120通过上内构件140的底端的开口部分向上滑动,而且因此在前侧、后面、左侧、右侧和上侧,使上部锁定到上内构件140、边缘部分142和锁定部分144。相应地,下内构件130和上内构件140通过上部和下部的约束而成一体并装配在一起。
同时,如果外构件120由具有高度美感的构件形成,比如上述的具有装饰部分的玻璃、木材、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则可以显著改进整体的美感尤其是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关闭时的美感。在下文中,描述的是外构件120由玻璃形成。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在外构件120和内构件110之间具有装饰部分122,比如具有装饰性的印刷纸、印刷层或涂履层。
装饰部分120由片状材料制成比如印刷纸,并使用粘合剂等而可以附接到外构件120和内构件110中的一个,或也可以通过使用印刷层或涂履层而直接形成在外构件120和内构件110中的一个中。
内构件110由下内构件130和上内构件140构成。因此,用于耦联下内构件130和上内构件140的耦联装置形成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
耦联装置包括第一耦联部分152,该第一耦联部分从多个内构件130和140中的一个突出(比如,下内构件130的一侧),和第二耦联部分154,该第二耦联部分从多个内构件130和140中的另一个突出(比如,上内构件140的一侧)并接着耦联到第一耦联部分152。插入空间部分156形成在耦联装置中,其中第一耦联部分152和第二耦联部分154中的一个154沿上下方向插入到第一耦联部分152和第二耦联部分154中的另一个152中,并被限制在其中。当第一耦联部分152和第二耦联部分154耦联在一起时,被耦联部分的顶表面引导所排放的空气,且其底表面引导所吸入的空气。
此处,形成耦联装置的第一耦联部分152和第二耦联部分154中的每个都包括两个或更多的板部分,而且第一耦联部分152通过与第二耦联部分154耦联而被支撑和限制。在下文中,出于方便考虑,描述的是第一耦联部分152插入到第二耦联部分154中。
详细描述耦联装置。第一紧固部分152呈具有至少前板部分、后板部分和侧向板部分的三维形状。第二紧固部分154开口成大于这样的空间,在该空间中由第一紧固部分152的前板部分、后板部分和侧向板部分形成插入空间部分156。第二紧固部分154呈具有至少前板部分、后板部分和侧向板部分的三维形状,第一紧固部分152与其紧密贴附。
另外,第二紧固部分154具有上板部分155,第一紧固部分152的顶端向上闩锁到该上板部分。
同时,耦联装置的第一紧固部分152和第二紧固部分154通过使用紧固构件158比如螺钉、以及第一紧固部分152和第二紧固部分154的上述耦联而耦联在一起。紧固构件158所穿过的第一紧固孔153形成在第一紧固部分152中,而且穿过第一紧固孔153的紧固构件158耦联到其上的第二紧固孔155a形成在第二紧固部分154中。
此处,第二紧固孔155a也可以形成在形成于第二紧固部分154内的上板部分155中,或也可以形成在从上板部分155突出的突部157中。
换句话说,第一紧固部分152插入到第二紧固部分154中,并接着耦联到第二紧固部分154,从而紧固构件158穿过第一紧固部分152。在这种耦联时,多个内构件130和140互相支撑和牢固耦联在一起,因为第一紧固部分152和第二紧固部分154在上、下、左、右、前和后方向的所有方向上被限制。
同时,排放导向部分102起到引导通过排气单元8和10而排放的空气的作用,并设置在内构件110中,即,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具体为面向排气单元8和10的上内构件140---的面向主体2的表面。排放叶片104和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安装在排放导向部分102中。
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具有形成在面向主体2的表面上的分隔部分103。分隔部分103从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突出并分隔进气口31和41的侧向部分和排气口56和58的侧向部分。
此处,分隔部分130用作用于对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进气被吸入到其中的部分与所排放的空气被排放和引导到其中的部分进行分隔的空气阻塞部分,从而可以防止被引导到排放导向部分102---即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内上部---中的空气移动到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内下部,并接着通过进气口31和41而被直接吸入。分隔部分103可以与耦联装置分开地形成,并布置在耦联装置的前侧或后侧,或者上部或下部。另外,分隔部分103也可以用作耦联装置。在下文中,描述的是分隔部分103也用作耦联装置。
此外,分隔部分103是一种空气导向部分,其阻塞左面板90及右面板100和左排气单元8及右排气单元10之间的下部,并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打开时,将朝向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排放的空气向前引导。分隔部分103相对于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的底部侧向地定位。分隔部分103具有一宽度,该宽度大于或等于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前部与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的前端---即前罩70的侧向端---之间的距离。即,分隔部分103的顶部形成排放导向部分92和102的一部分。
右排放叶片104设置成在右面板100和右排气单元10的前端之间打开和关闭,并起到和右面板100一起以多级方式引导空气的作用。右排放叶片104以板的形式形成,并包括竖直地形成在右排放叶片104顶部处的支撑轴104a和竖直地形成在右排放叶片104底部处的旋转轴104b。
右排放叶片104具有一高度,该高度小于排放导向部分102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距离,和一宽度,该宽度大于或等于排放导向部分102的前端和右排气单元10的前端(即前罩70的侧向端)之间的距离。
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包括耦联到排放叶片104的旋转轴104的排放叶片马达。
左排放叶片92具有和右排放叶片102相同的构造并与右排放叶片102对称,而且省略其描述。
同时,排放导向部分92和102分别包括弯曲导向部分106,该弯曲导向部分分别形成为从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大致向上突出,并具有弯曲表面。弯曲导向部分106弯曲成具有这样的形状,从而它们具有靠近排气单元8和10的后端,但是朝向它们的前端与排气单元8和10变远,从而流过排气单元8和10的空气可以平滑地向前流动。
排放导向部分102还包括水平地位于弯曲导向部分106上的上导向部分107。上导向部分107是一种空气导向部分,其用于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打开时阻挡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与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之间的空间的顶部,从而排放到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的空气被引导而不会向上扩散。上导向部分107具有一宽度,该宽度大于或等于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前端与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的前端---即前罩70的侧向端---之间的距离,并以板的形式突出。
轴支撑部分107a形成在上导向部分107中。轴支撑部分107a耦联到形成在排放叶片104中的支撑轴104a,并可旋转地支撑支撑轴104a。
同时,排放导向部分102还包括马达安装部分108,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安装在该马达安装部分中,而且该马达安装部分设置在分隔部分150上。
具有开口成使得马达安装部分108插入到马达容置单元109中的顶表面的马达容置单元109形成在分隔单元103的顶部处。马达安装部分108从马达容置单元109的上位置插到马达容置单元109的内部,并接着在覆盖马达容置单元109的顶表面时与马达容置单元109装配。换句话说,马达安装部分108和马达容置单元109一起构成分隔部分103的顶部,并也构成排放导向部分102的底部。
同时,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的旋转轴105a穿过形成在马达安装部分108中的轴贯穿孔108a,并接着耦联到排放叶片104的旋转轴104b。通过使用紧固构件105b比如螺钉,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耦联到形成在马达安装部分108中的突部108b。
同时,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呈沿上下方向的大致长形。因此,如图12所示,面板驱动机构160耦联到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上部、下部和中部中的至少一个,而且用于可移动地支撑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面板支撑装置170耦联到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上部、下部和中部中的、面板驱动机构160没有耦联到其上的另一个。
在下文中,描述的是面板驱动机构160耦联到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底部,而且面板支撑装置170耦联到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顶部。
同时,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具有形成在底部处的下连接部分139和形成在顶部处的上连接部分149。面板驱动机构160耦联到下连接部分139,而面板支撑装置170耦联到上连接部分149。
下连接部分139是随后将作描述的面板驱动机构160的驱动连杆164耦联到其上的连杆连接部分。
下连接部分139包括紧固构件139a比如螺钉,从而当驱动连杆164绕着它的旋转中心旋转时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通过驱动连杆164而被推或拉,和紧固突部139b,紧固构件139a耦联到该紧固突部,从而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与驱动连杆164通过紧固构件139a比如螺钉而耦联在一起。紧固构件139a形成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面向主体2的表面(即,下内构件130)中。
上连接部分149是随后将作描述的面板支撑装置170的支撑连杆171到其上的连杆连接部分。上连接部分149包括紧固构件149a比如螺钉,从而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绕着它的旋转中心旋转时,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与支撑连杆171一起绕着支撑连杆171的旋转中心旋转同时推或拉支撑连杆171,和紧固突部149b,紧固构件149a耦联到该紧固突部,从而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与支撑连杆171通过紧固构件149a比如螺钉而耦联在一起。紧固构件149a形成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朝向主体2的表面(即,上内构件140)中。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面板驱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面板驱动机构的截面图。
参考图13和图14,面板驱动机构160包括耦联到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驱动连杆164和用于旋转驱动连杆164的连杆旋转装置。连杆旋转装置包括安装在主体2中的马达161,和包括动力传送装置,该动力传送装置耦联到马达161并将马达161的驱动力传输到驱动连杆164。
另外,动力传送装置包括耦联到马达161的驱动齿轮162和与驱动齿轮162啮合并形成在驱动连杆164的从动齿轮163。
此处,面板驱动机构160的驱动连杆164可以直接耦联到马达161而不通过动力传送装置与马达结合地运行。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连杆164必须在驱动连杆164与马达161或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一个装配的状态下与马达161或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的另一个装配。相应地,马达161、驱动连杆164和叶片90和100的整体装配工作是不方便的。另外,当马达161和驱动连杆164中的一个毁坏或错误装配时,必须拆除马达161和驱动连杆164的耦联,这使得它的维护不方便。相应地,优选的是驱动连杆164和马达161通过动力传送装置相互结合地运行,而不直接相互耦联。
同时,马达161安装在基座12中,而且马达161插入到其中的插入单元13形成在基座12中。
马达161具有从基座12的顶表面突出的旋转轴161a和本体,该本体以埋置的方式插入到基座12的插入单元13中。插入单元13包括凹槽部分,该凹槽部分具有和马达161的本体相同的形状和比马达161稍大的尺寸。
此外,线槽部分13a形成在插入单元13的周边的一侧,耦联到马达161的本体的导线161b定位于该线槽部分中。
驱动齿轮162的旋转中心耦联到马达161的旋转轴161a。
驱动连杆164包括耦联到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具体为下连接部分139)的面板连接部分166,可旋转地耦联到基座12的旋转连接部分167,和在面板连接部分166和旋转连接部分167之间形成的中间连接部分168。旋转连接部分167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从动齿轮163,并成为旋转中心。
紧固构件139a所穿过的紧固孔166a形成在面板连接部分166中与下连接部分139的紧固突部139b相对的部位处。
旋转连接部分167可旋转地耦联到基座12,即主体2的底部,并成为驱动连杆164以及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旋转中心。
旋转连接部分167定位于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中央C的后侧和主体2的内侧,从而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打开时,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向后移动并接着旋转,而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关闭时,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向前移动并接着旋转。特别地,旋转连接部分167定位成侧向于机柜20的左板部分和右板部分中的一个板部分26,这是主体的内后向位置。
旋转轴164a形成在驱动连杆164和基座12中的一个中,而且旋转轴164a插入到其中并接着相对于其被可旋转地支撑的支撑部分16形成在驱动连杆164和基座12中的另一个中。
旋转轴164a也可以直接插入到支撑部分16中并接着被可旋转地支撑。然而,可以优选地包括用于最小化旋转轴164a和支撑部分16之间的摩擦的附加轴套164b。即,旋转轴164a形成在驱动连杆164和基座12中的一个中,旋转轴164a用轴套164b覆盖,而且轴套164b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其中的支撑部分16形成在驱动连杆164和基座12中的另一个中。
此处,旋转轴164a从驱动连杆164的连接部分168的后向侧至向下侧竖直地突出,并因此构成了驱动连杆164的旋转连接部分167。
中间连接部分168在旋转连接部分167和面板连接部分166之间形成为呈弯曲形状。中间连接部分168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以相对于面板连接部分166侧向地突出的形状延伸,和弯折部分,该弯折部分使旋转连接部分167形成在它的后向侧,并从突出部分弯曲,从而它被设置成在一个方向上与叶片90和100大致平行。
在中间连接部分168中,弯折部分具有比突出部分的长度长的长度,因为旋转连接部分167相对于机柜20的左板部分和右板部分中的一个侧向地定位。
中间连接部分168的突出部分穿过形成在下连接部分139中的贯穿部分139c,而且中间连接部分168的弯折部分大致沿前后方向长形地形成。
换句话说,面板驱动机构160适于通过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底部的大致侧位置处推或拉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底部来移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当马达161被驱动时,在驱动连杆164绕着它的旋转中心旋转的同时,驱动连杆164推或拉左叶片90和右叶片100的底部,其中驱动连杆164的旋转中心侧向于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底部。
同时,用于覆盖驱动齿轮162和从动齿轮163并保护驱动齿轮162和从动齿轮163的外壳165安装在主体2中。外壳165是用于覆盖并保护驱动齿轮162和从动齿轮163的一种齿轮罩。外壳165具有开口底部和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位于上板部分和一些周边部分处的连杆贯穿单元165a。驱动连杆164露出并穿过连杆贯穿单元165a。当驱动连杆164的弯折部分168穿过连杆贯穿单元165a同时与连杆贯穿单元165a接触时,外壳165起到用于引导驱动连杆164的旋转的连杆导向部分。
同时,外壳165通过紧固构件165b耦联到基座12。紧固构件165b所穿过的紧固部分165c分别形成于外壳165。已穿过外壳165的紧固部分165c的紧固构件165b耦联到其上的紧固孔15形成在基座12中。
另外,外壳165可以用作用于在驱动连杆164可旋转地耦联到其上时引导驱动连杆164的旋转、并还用于防止驱动连杆164从其中脱离的连杆保持件。旋转轴164c形成在驱动连杆164和外壳165中的一个中,而旋转轴164c插入到其中并接着相对于其被可旋转地支撑的支撑部分165d形成在驱动连杆164和外壳165中的另一个中。
旋转轴164c可以由支撑部分165d直接支撑,但是可以包括用于最小化旋转轴164c和支撑部分165d之间的摩擦的附加轴套164d。即,旋转轴164c形成在驱动连杆164和外壳165中的一个中,旋转轴164c用轴套164d覆盖,而且轴套164d支撑到其上的支撑部分165d形成在驱动连杆164和外壳165中的另一个中。
此处,旋转轴164c从驱动连杆164的连接部分168的后向侧至向下侧竖直地突出,并因此构成了驱动连杆164的旋转连接部分167。
当支撑部分165d形成在外壳165中时,支撑部分165d在外壳165的左侧和右侧形成为多个,从而它们可以通用地安装在主体2中,具体为安装在基座12的左侧和右侧。
同时,上述面板驱动机构160还包括安装于驱动连杆164的滚子169。滚子169在主体2上滚动,具体为在基座12的顶表面上滚动。
此处,滚子169是用于降低驱动连杆164和主体2---具体为基座12---之间的摩擦的摩擦降低装置。滚子169起作用而使驱动连杆164平滑地关于主体2(具体为基座12)旋转而没有大的摩擦,同时将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重量分配至主体2(具体为基座12)而没有集中于驱动连杆164的旋转连接部分167,并且,滚子169安装在驱动连杆164的底表面上。
另外,滚子169包括轴部分169a和轮部分169b。轴部分169a具有向上弯曲的两端并通过压入配合方法等固定到驱动连杆164。轮部分169b可旋转地设置在轴部分169a的中央圆周表面。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面板支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面板支撑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15和17所示,面板支撑装置170包括耦联到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支撑连杆171,和连杆导向部分172,该连杆导向部分可旋转地支撑支撑连杆171并还引导支撑连杆171。
通过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顶部的大致侧向位置处支撑叶片90和100的顶部,面板支撑装置170有助于移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通过马达161的驱动而移动时,支撑连杆171旋转,同时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顶部的大致侧向位置处由连杆导向部分172支撑和引导,从而有助于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运行。
支撑连杆171包括紧固到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具体为上连接部分149)的面板连接部分173,可旋转地耦联到连杆导向部分172并成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连接部分174,和在面板连接部分173和旋转连接部分174之间形成的导向部分175。
换句话说,在支撑连杆171的面板连接部分173耦联到上内构件140(即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内表面)并且其旋转连接部分174通过连杆导向部分172而被可旋转地支撑的状态下,导向部分175设置成穿过连杆贯穿部分59或附加地形成为接近排气单元8和10的排气口56和58。
紧固构件149a所穿过的紧固孔173a在与紧固突部149b(即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上连接部分149)相对的位置处形成在面板连接部分173a中。
面板连接部分173具有大致形成为开口盒形的底部,并且紧固孔173a沿上下方向开口。
面板连接部分173布置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上导向部分107的顶表面上从而环绕紧固突部149b,并也被安装成和上内构件140接触。
同时,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上连接部分149包括相互间隔开的多个紧固突部149b。用于加强多个紧固突部149b的强度的加强筋149d长形地形成在多个紧固突部149b中。加强筋149d紧密贴附至面板连接部分173的内壁,因此加强耦联强度。
旋转连接部分174定位于并耦联到主体2的内前和后侧中的内后侧,从而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打开时,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向后移动和旋转,而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关闭时,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向前移动和旋转。换句话说,旋转连接部分174不定位成侧向于上面板50,而是定位成侧向于机柜20的左板部分24和右板部分26中的一个。
旋转轴174a和174b形成在支撑连杆171和连杆导向部分172中的一个中。旋转轴174a和174b插入到其中并相对于其被可旋转地支撑的支撑部分176a和177a形成在支撑连杆171和连杆导向部分172中的另一个中。
旋转轴174a和174b也可以由支撑部分176a和177a直接支撑,但是可以设置用于最小化旋转轴174a和174b与支撑部分176a和177a之间的摩擦的附加轴套176b和177b。换句话说,旋转轴174a和174b形成在支撑连杆171和连杆导向部分172中的一个中,旋转轴174a和174b用轴套176b和177b覆盖,而且轴套176b和177b支撑到其上的支撑部分176a和177a形成在支撑连杆171和连杆导向部分172中的另一个中。
旋转轴174a和174b从支撑连杆171的导向部分175的后侧竖直地上下突出,因此构成了支撑连杆171的旋转连接部分174。支撑部分176a和177a具有孔部分,这些孔部分沿上下方向开口在连杆导向部分172(具体为下导向部分176和上导向部分177)中。
同时,导向部分175在旋转连接部分174和面板连接部分173之间形成为弯曲形状。
导向部分175的从旋转连接部分174大致向前形成的长度比导向部分175的大致沿左右方向形成的部分的长度长。
连杆导向部分172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空间172a以及开口和形成在其中的、位于一些它的周围部分的连杆贯穿部分172b。空间172a使支撑连杆171在特定的角度内可旋转地移动,而连杆贯穿部分172b使支撑连杆171穿过其中。
此处,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处在关闭模式时,支撑连杆171的导向部分175全部插入到并容置在连杆导向部分172中,连杆导向部分172支撑支撑连杆171的整个导向部分175,并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旋转时引导支撑连杆171的导向部分175。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处在打开模式时,连杆导向部分172突出从而支撑连杆171的导向部分175穿过,并且也支撑支撑连杆171的导向部分175的一部分。空间172a比旋转连接部分174和导向部分175大,而且连杆贯穿部分172b从周围部分的大致前部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侧开口至前侧。
连杆导向部分172包括具有开口顶表面的下导向部分176和具有开口底表面从而与下导向部分176对应的上导向部分177。空间172a形成在上导向部分177和下导向部分176之间。
同时,连杆导向部分172具有通过紧固构件178比如螺钉而耦联的下导向部分176和上导向部分177。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紧固孔的下紧固部分176c形成在下导向部分176的周围部分,从而从其中突出。与下紧固部分176c对应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紧固孔的上紧固部分177c形成在上导向部分176的周围部分,从而从其中突出。紧固构件178穿过下紧固部分176c和上紧固部分177c中的一个并接着耦联到下紧固部分176c和上紧固部分177c中的另一个。
连杆导向部分172通过紧固部分179a和179b在主体2内耦联。紧固部分176d和177d形成在连杆导向部分172的周围部分,从而从其中突出。紧固部分176d和177d通过紧固部分179a和179b耦联到紧固突部58,该紧固突部形成在上面板50的内表面从而从其中突出。
附图标记149c指连接部分遮蔽部分。连接部分遮蔽部分形成为从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具体为上导向部分107的前端)向上延伸,并起到遮蔽左面板90及右面板100的上连接部分149和支撑连杆171的面板连接部分173的前侧的作用,并也与支撑连杆171的面板连接部分173接触。
附图标记149d指空间遮蔽部分。空间遮蔽部分形成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连接部分遮蔽部分149c的上位置,并起到遮蔽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之间的空间的前侧以及连接部分遮蔽部分149c和主体2的顶部的作用。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排放口单元80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排放口单元80的截面图。
提升导向部分82呈盒形。该盒形具有开口成使得排放口单元80下落到提升导向部分82中、而且从主体2向上输送的空气可以穿过提升导向部分82的顶表面和底表面,并且,具有沿上下方向敞通的内部。
提升机构85优选地安装在排放口单元80和提升导向部分82的左侧和右侧或四个拐角中的至少之一上,这是提升马达86、移动齿轮88和固定齿轮87不会最大程度地阻碍空气的流动的位置。提升机构85优选地安装成多组,从而排放口单元80得以更稳定地提升。优选的是,提升马达86分别安装在排放口单元80的下左侧和下右侧两处,移动齿轮88分别安装于提升马达86,而固定齿轮87则分别安装在提升导向部分82的左右两侧。
每个固定齿轮87可以一体地突进提升导向部分82的周围部分的内壁,并可以通过紧固构件比如螺钉耦联到提升导向部分82的周围部分的内壁。在下文中,描述的是每个固定齿轮87包括容置部分87A和滑入容置部分87A中的齿轮部分87B。容置部分87A形成为突进提升导向部分82的内壁。齿轮部分87B通过紧固构件比如螺钉而耦联到容置部分87A,并与移动齿轮88啮合。
排放口本体210具有形成于它的底部的马达容置单元和耦联到其上的马达罩89。提升马达86插入到并容置在马达容置单元中。马达罩89和马达容置单元一起覆盖提升马达86。
排放口本体210适于使已从主体2向内和向上输送的空气流过排放口本体、然后沿一个方向排放到主体的上前侧、上后侧、上左侧和上右侧中的至少一侧。排放口本体210可以具有用于沿几个方向比如前侧、左侧和右侧排放空气的流动通道结构,或用于沿一个方向比如向前排放空气的流动通道结构。在下文中,描述的是排放口本体210具有用于沿向前方向排放空气的流动通道结构。
排放口本体210具有这样的流动通道结构,在该流动通道结构中,从主体2的内部输送的空气从底部向上移行,并且它的流动方向向前弯曲,然后从排放口单元80向前排放。相应地,排放口本体210具有开口的底表面和前表面和堵塞的左、右、后和顶表面,因此大致形成了空气在底表面和前表面之间流过的流动通道。
排放口本体210具有设置在内后侧的、用于引导已向上到达的空气的流动通道导向件211。
当排放口本体210下落到主体2(具体为提升导向部分82的内部)中时,排放口本体210形成空调的顶表面的外观同时覆盖主体2的顶表面(具体为提升导向部分82的顶表面)。排放口本体210包括形成在其上的电子安装部分212。电子安装部分212具有开口顶表面和各种电子安装部件,比如安装在其中的马达和PCB。顶罩213安装在排放口本体210的顶表面上,该顶罩形成空调的顶表面的外观同时覆盖电子安装部分212的顶表面。
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的竖直旋转中心大致定位于排放口本体210的前、后和中央部分的后部或中央。
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以排放口本体210内的竖直的旋转轴为基础而可左右旋转地设置,并起作用而沿其布置方向引导流过排放口本体210的经调节的空气。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相互间隔开,并沿左右方向布置为多个,从而它们向左和向右扩散经调节的空气。
多个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中的任意一个230通过左/右风向控制驱动机构260绕着竖直轴线旋转,并和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64结合地运行,其余的部分220、240和250通过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64旋转和运行,因此绕着竖直轴线旋转。
在下文中,描述的是,由左/右风向控制驱动机构260直接旋转的左/右风向控制构件称作驱动风向控制构件230,而在和驱动风向控制构件230结合地运行时旋转的其他左/右风向控制构件称作从动风向控制构件220、240和250。
此处,驱动风向控制构件230具有设置在它的上侧的旋转轴232和设置在它的下侧的旋转轴234。旋转轴232耦联到左/右风向控制驱动机构260。旋转轴234由支撑器270可旋转地支撑。驱动风向控制构件230还包括用于连接从动风向控制构件220、240和250和关联构件264的连接轴236。
另外,从动风向控制构件220、240和250具有分别设置在它们的顶部的旋转轴222、242和252和分别设置在它们的底部的旋转轴224、244和254。旋转轴222、242和252由排放口本体210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224、244和254由支撑器270可旋转地支撑。从动风向控制构件220、240和250还分别包括用于连接驱动风向控制构件230和关联构件264的连接轴226、246和256。
此处,关联构件264是一种连接连杆,当驱动风向控制构件230通过左/右风向控制驱动机构260而旋转时,该连接连杆使从动风向控制构件220、240和250沿与驱动风向控制构件230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关联构件264和左/右风向控制驱动机构260一起构成左/右风向控制机构290,这将在下面描述。
关联构件264沿左右方向长形地设置在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的下后侧。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的连接轴226、236、246和256分别插入到其中的连接孔265、266、267和268以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的距离相互间隔开。
左/右风向控制驱动机构260包括安装在电子安装部分212中的左/右风向控制马达260。紧固部分263形成于左/右风向控制驱动机构260,该紧固部分具有紧固孔,其形成在电子安装部分212中,并且通过紧固构件262耦联到紧固突部214。
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的水平旋转中心大致定位于排放口本体210的前侧。
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以和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相同的方式包括多个控制构件,并可以使多个控制构件和关联构件结合地运行。多个上/下风向控制部分301和302上下地形成在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中,其中它们相互间隔开,而且左端部303和右端部304形成在多个上/下风向控制部分301和302的两端上。相应地,多个上/下风向控制部分301和302与左侧向端部303和右侧向端部304可以一体地形成。在下文中,描述的是多个上/下风向控制部分301和302与左侧向端部303和右侧向端部304一体地形成。
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绕着它的水平轴线旋转,并具有设置在它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侧的旋转轴305。旋转轴305耦联到上/下风向控制驱动机构310的旋转轴,并从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突出。旋转轴306设置在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的左侧和右侧中的另一侧,该旋转轴由支撑器270可旋转地支撑并从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突出。
同时,支撑器270包括用于支撑多个左/右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的下旋转轴224、234、244和254的多个支架271、272、273和274,和用于使空气在多个支架271、272、273和274之间流过的通道276、277和278。位于最左边位置的左支架271与支撑器270的左部分282间隔开,而且左通道275形成在左支架271的左边。位于最右边位置的右支架274与支撑器270的右部分282间隔开,而且左通道279形成在右支架274的左边。
支撑器270包括耦联到排放口本体210的耦联单元280。多个支架271、272、273和274从耦联单元280突出,并接着在风向控制构件220、230、240和250下方延伸,从而不会震动。
支撑器270包括耦联单元280左右长形地形成在其中的板部分。紧固孔280a形成于排放口本体210的下部,该紧固孔对应于长形地形成的紧固部分219的紧固孔219a。相应地,穿过排放口本体210的紧固孔219a的紧固构件281比如螺钉耦联到耦联单元280的紧固孔280a。
支撑器270包括:定位于排放口本体210的左部分的内侧的左部分282以便支撑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和安装上/下风向控制驱动机构310;和侧向地定位于排放口本体210的右板的内侧的右部分283。左部分282和右部分283具有包括排放口本体210的左部分和右部分的结构以及具有空间。
上/下风向控制驱动机构310是安装在排放口本体210的内壁或支撑器270的外壁上的上/下风向控制马达,从而它定位于排放口本体210的内壁和支撑器270的外壁之间。上/下风向控制驱动机构310具有沿左右方向突出的旋转轴311。
上/下风向控制马达,即,上/下风向控制驱动机构310包括紧固部分313,该紧固部分通过紧固构件312比如螺钉耦联到紧固突部282a。紧固突部282a形成在支撑器210的左部分282和右部分283中的一个中。
附图标记285表示轴贯穿孔。轴贯穿孔形成在支撑器210的左部分282和右部分283中的任意一个中,并使旋转轴305和上下旋转机构310的旋转轴311中的至少一个穿过其中。旋转轴305和旋转轴311朝向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侧突出。
附图标记286表示轴支撑部分。轴支撑部分形成在支撑器210的左部分282和右部分283中的任意一个中,并可旋转地支撑朝向上/下风向控制构件300的左侧和右侧中的另一侧突出的旋转轴306。
附图标记215表示旋转轴通孔。旋转轴通孔形成在排放口本体210中,并使驱动风向控制构件230的上旋转轴232和左/右风向控制马达---即左/右风向控制驱动机构260---的旋转轴261穿过其中。
附图标记216、217和218表示可旋转地支撑从动风向控制构件220、240和250的上旋转轴222、242和252的轴支撑部分。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控制方块图。参考图19,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还包括操控单元400和通过操控单元400操控的用于控制风扇马达76、左面板驱动机构159、右面板驱动机构160、提升机构85、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95和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的控制器410。
当通过操控单元400输入空调运行命令比如冷却运行时,控制器410控制风扇马达76而驱动从而通风风扇77旋转,并且将左面板驱动机构159和右面板驱动机构160两者控制成处在打开模式从而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都打开。
当执行上述控制运行时,左面板90以主体2为基础使它的前部打开到左边,而且左进气单元4和左排气单元8同时打开。右面板100以主体2为基础使它的前部打开到右边,而且右进气单元6和左排气单元10同时打开。
另外,控制器410根据通过操控单元400输入的长距离排放模式、高速排放模式等控制提升机构85、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95和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
比如,当通过操控单元400输入的模式是高速排放模式时,控制器410将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95控制成处在打开模式从而左排放叶片94在左排气单元8和左面板90之间打开,将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控制成处在打开模式从而右排放叶片104在右排气单元10和右面板100之间打开,并且将提升机构85控制成处在打开模式即上升模式从而排放口单元80的排气口81暴露于主体2的上部分。
在上述控制运行时,空调的室内空气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引导下通过左进气单元4和右进气单元6而被吸入到主体2的下左和下右两侧,并与主体2内的热交换器75进行热交换。一部分经热交换的空气通过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排放到主体2的上左和上右两侧,而经热交换的空气的其余部分流入到排放口单元80中。
排放至左排气单元8的空气在左排气单元8和左面板90的顶部之间流过时由左排放叶片94和左面板90引导,并接着沿由左排放叶片94和左面板90引导的方向输送。排放至右排气单元10的空气在右排气单元10和右面板100的顶部之间流过时由右排放叶片104和右面板100引导,并接着沿由右排放叶片104和右面板100引导的方向输送。流入到排放口单元80中的空气在流过排放口单元80时由左/右风向控制机构290和上/下风向控制机构320引导,并接着沿由左/右风向控制机构290和上/下风向控制机构320引导的方向输送。
即,在主体2内被调节的空气沿三个方向以高速排放,包括主体的上前左方向、上前右方向和上前方向。
同时,当通过操控单元400输入的模式是长距离排放模式时,控制器410将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95控制成处在关闭模式从而左排放叶片94阻塞在左排气单元8和左面板90的前端之间,将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控制成处在关闭模式从而右排放叶片104阻塞在右排气单元10和右面板100的前端之间,并且将提升机构85控制成处在打开模式即上升模式从而排放口单元80的排气口81暴露于主体2的上位置。
在上述控制运行时,在空调中,室内空气通过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的下部而被引导,通过左进气单元4和右进气单元6而由主体2的下左侧和下右侧吸入,在主体2的热交换器75内进行热交换,并接着流入到排放口单元80中。流入到排放口单元80中的空气接着由左/右风向控制机构290和上/下风向控制机构320引导,并接着沿由左/右风向控制机构290和上/下风向控制机构320引导的方向输送。即,在主体2内被调节的空气只沿在主体的上前方向上的一个方向而被长距离排放。
同时,在上述长距离排放模式中,控制器410将左/右风向控制机构290和上/下风向控制机构320中的至少一个的旋转角度控制成比在高速排放模式中的旋转角度大。换句话说,经调节的空气主要沿主体2的向上及向前方向排放,但是沿主体2的向前及上/下方向和沿向前及左/右方向扩散。空调主要以三维方式调节主体2的前侧同时限制主体2的左右空气调节。
另外,当通过操控单元400输入的模式是运行停止模式时,控制器410停止风扇马达76的运行以便停止通风风扇77的旋转,并将左面板驱动机构159和右面板驱动机构160控制成都处在关闭模式从而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都关闭。
左面板90以主体2为基础使它的前部关闭到右边,而且左进气单元4和左排气单元8同时一起关闭。右面板100以主体2为基础使它的前部关闭到左边,而且右进气单元6和左排气单元10同时一起关闭。
另外,控制器410控制左面板驱动机构159和右面板驱动机构160,并还将提升机构85控制成处在关闭模式即下降模式,从而排放口单元80的排气口81由提升导向部分82阻塞同时定位于主体2内。
此外,在运行停止模式时,控制器410将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95和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控制成处在关闭模式。当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关闭时,如果左排放叶片94和右排放叶片104处在打开模式,左排放叶片94和右排放叶片104可以与左排气单元8的左倾斜部分45和右排气单元10的右倾斜部分57干涉。相应地,为了避免这种干涉,控制器410将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95和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控制成处在关闭模式。
当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95和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被控制成处在关闭模式时,左排放叶片94和右排放叶片104通过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而与前罩60大致平行地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处,左排放叶片94和右排放叶片104阻塞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与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之间的前部,如图7所示,并接着移动到前罩60的后位置。相应地,左排放叶片94和右排放叶片104插入到空间部分S1和S2中并封闭在其中,同时没有与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的左倾斜部分55和右倾斜部分57干涉。
同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且左排放叶片94和右排放叶片104以及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95和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105可以不安装在左面板90和右面板100中,而是安装在主体2(具体为上面板50)中,从而左排放叶片94和右排放叶片104可以直接打开和关闭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另外,左排放叶片94和右排放叶片104可以在控制器410的控制下运行,从而在高速排放模式下,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打开,而在长距离排放模式下,左排气单元8和右排气单元10关闭。
尽管已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明白,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相反地,本发明旨在涵盖包括在附加权利要求的主旨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型和等同装置。
工业应用性
通过使排放经调节的空气的方法多样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可以用于令人舒适地维持室内空气。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包括:
主体,在所述主体中,分别在下左侧和下右侧形成有进气单元,并且分别在上左侧和上右侧形成有排气单元;
左面板,所述左面板构造成一起打开和关闭左进气单元和左排气单元,并且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左边以便引导空气;
右面板,所述右面板构造成一起打开和关闭右进气单元和右排气单元,并且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右边以便引导空气;以及
排放口单元,所述排放口单元布置成从所述主体向上提升并具有形成在前表面上的排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还包括:
左排放叶片,所述左排放叶片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左排气单元与所述左面板之间的前部并布置成引导空气;
右排放叶片,所述右排放叶片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右排气单元与所述右面板之间的前部并布置成引导空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左排放叶片以与所述左排气单元相对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左面板中,并且
所述右排放叶片以与所述右排气单元相对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右面板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还包括:
左面板驱动机构,所述左面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左边以便驱动所述左面板;
右面板驱动机构,所述右面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右边以便驱动所述右面板;
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所述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左面板中以便驱动所述左排放叶片;
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所述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右面板中以便驱动所述右排放叶片;以及
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用于提升所述排放口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还包括:
操控单元,所述操控单元用于输入所述空调的运行命令;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来控制所述左面板驱动机构、所述右面板驱动机构、所述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所述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是所述空调的运行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左面板驱动机构和所述右面板驱动机构控制成均处在打开模式;
当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是所述空调的运行并且还是长距离排放模式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和所述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控制成均处在关闭模式,并且还将所述提升机构控制成处在打开模式;并且
当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是所述空调的运行并且还是高速排放模式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所述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控制成全部都处在打开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是运行停止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左面板驱动机构、所述右面板驱动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控制成处在关闭模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操控单元的输入是运行停止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左排放叶片驱动机构和所述右排放叶片驱动机构控制成处在关闭模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还包括:
风向控制机构,所述风向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通过所述排放口单元排放的空气的风向,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向控制机构,从而所述风向控制机构在长距离排放模式中的旋转角度大于所述风向控制机构在高速排放模式中的旋转角度。
10.如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主体具有形成在所述左排气单元中的左空间部分以及形成在所述右排气单元中的右空间部分,并且
所述左排放叶片插入到并容置在所述左空间部分中,而所述右排放叶片插入到并容置在所述右空间部分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还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前部处。
CN2008801234517A 2007-10-29 2008-05-23 空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07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108964 2007-10-29
KR1020070108964A KR101403002B1 (ko) 2007-10-29 2007-10-29 공기조화기
PCT/KR2008/002889 WO2009057869A2 (en) 2007-10-29 2008-05-23 Air condition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0734A true CN101910734A (zh) 2010-12-08
CN101910734B CN101910734B (zh) 2013-03-27

Family

ID=40591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345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0734B (zh) 2007-10-29 2008-05-23 空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03002B1 (zh)
CN (1) CN101910734B (zh)
WO (1) WO2009057869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5433A (zh) * 2011-07-20 2012-01-0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
CN104676764A (zh) * 2013-11-28 2015-06-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00504B1 (ko) * 2009-01-22 2015-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20110075475A (ko) * 2009-12-28 2011-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1781845B1 (ko) 2010-05-13 2017-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기
CN202955832U (zh) * 2012-04-19 2013-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送电装置
CN103727585B (zh) * 2012-10-15 2016-12-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KR102513480B1 (ko) 2015-07-17 2023-03-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5135650B (zh) * 2015-09-11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顶盖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5135652B (zh) * 2015-09-11 2019-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顶盖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5135651B (zh) * 2015-09-11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顶盖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5222308B (zh) * 2015-09-11 2018-06-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顶盖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6642618B (zh) * 2017-01-11 2022-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顶出风装置、空调器及顶出风装置的运动控制方法
JP6823493B2 (ja) * 2017-02-24 2021-02-03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US11566796B2 (en) 2019-12-10 2023-01-31 Lg Electronics Inc. Air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2944467A (zh) * 2019-12-10 2021-06-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49909B1 (ko) * 1995-12-14 1999-05-01 김광호 공기조화기
KR100371926B1 (ko) 2002-02-19 2003-02-12 디아이에스테크(주) 실내 환기구의 그릴제어장치
KR100758949B1 (ko) * 2003-07-30 2007-09-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DE10339842B4 (de) * 2003-08-29 2008-02-14 Angell-Demmel Europ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asten, Zier- und Instrumentenblenden mit Feinsymbolik und eine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 Bedientaste
KR100867953B1 (ko) * 2003-09-30 2008-1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0715338B1 (ko) * 2005-12-30 2007-05-08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패키지형 에어컨의 블레이드 구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5433A (zh) * 2011-07-20 2012-01-0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
CN104676764A (zh) * 2013-11-28 2015-06-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676764B (zh) * 2013-11-28 2018-07-1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43227A (ko) 2009-05-06
WO2009057869A3 (en) 2009-09-17
WO2009057869A2 (en) 2009-05-07
CN101910734B (zh) 2013-03-27
KR101403002B1 (ko) 2014-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0734B (zh) 空调
CN101424420B (zh) 空调机
EP2199694B1 (en) Ceiling air conditioner
KR101466299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1424422B (zh) 空调机
CN101520222A (zh) 空调机的运转方法
KR101403005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1424421B (zh) 空调机
CN101424415B (zh) 空调机
CN101424416B (zh) 空调机
KR100907716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40084281A (ko) 공기조화기
KR101450564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879602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958389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467946Y (zh) 埋入型空调机出风面板装置
CN101424414A (zh) 空调机
KR20090041611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0881124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1402157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43239A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90888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1737863A (zh) 空调机
KR20090047230A (ko) 공기조화기
KR20100012305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