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9324A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9324A
CN101909324A CN2010101989766A CN201010198976A CN101909324A CN 101909324 A CN101909324 A CN 101909324A CN 2010101989766 A CN2010101989766 A CN 2010101989766A CN 201010198976 A CN201010198976 A CN 201010198976A CN 101909324 A CN101909324 A CN 101909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ell edge
area
resource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89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片山伦太郎
玉木谕
山本知史
石井裕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09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93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本发明进行小区边缘频带量的限制。另外,对各小区中的小区边缘频带的量设置上限,进行基于上限的小区边缘频带量的限制。此外,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限制。另外,对各小区中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设置上限,进行基于上限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限制。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涉及例如采用OFDMA(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存取)的通信方式的、用于实现蜂窝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背景技术
作为无线通信中的用户复用方式,很多采用OFDMA。在OFDMA中,通过将利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式准备的许多副载波每若干个作为频率资源而分配给移动站,由此实现多个移动站的同时存取。在OFDMA方式中,在进行数据发送之前,必须要进行数据通信中所使用的频率资源的分配。例如,在采用OFDMA方式的蜂窝无线系统中,基站决定频率资源的分配,将频率资源分配信息通过专用的控制信息信道通知给移动站。
例如,在从基站面向移动站的下行链路中的数据发送中,首先,基站按照应该向各移动站发送的数据量等对各移动站分配频率资源。将频率资源分配信息在发送数据的同时或者在发送数据之前,通过控制信息信道,从基站通知给移动站。基站使用分配给各移动站的频率资源发送数据。从基站接收数据的移动站,根据基站所通知的频率资源分配信息,判别使用哪个频率资源发送数据,并根据它来接收数据。
此外,在从移动站面向基站的上行链路中的数据发送中,首先,各移动站向基站通知数据发送请求和想发送的数据量的信息。基站根据来自移动站的数据发送请求等的通知,进行对各移动站的频率资源的分配。将频率资源分配信息从基站通过控制信息信道通知给移动站。之后,各移动站根据基站所通知的频率资源分配信息,判别使用哪个频率资源发送数据为好,并根据它来发送数据。基站使用分配给各移动站的频率资源来接收数据。
这样,在OFDMA中,通过在基站与移动站之间共用基站所决定的对各移动站的频率资源分配的信息,实现了按照发送数据量适当地进行频带分配的数据通信。
在使用OFDMA的蜂窝无线系统中,由于使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因此,在与同一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站彼此之间通常不具有小区内干扰的问题。反倒是在与邻近的多个基站分别进行通信的移动站彼此之间被分配了同一频率资源时所发生的小区间干扰是支配性的。因此,在OFDMA系统中,必须要有控制小区间干扰的结构。在标准化组织3GPP中,作为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和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对使用OFDMA和DFT-S(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OFDMA的无线通信系统作出标准化规定,在非专利文献1“3GPP R1-075014”和非专利文献2“3GPP R1-081595”中研究了利用频率调度的小区间干扰控制方式,此外,在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423 V8.5.0,8.3.1 Load Indication”中规定了用于支持小区间干扰控制的基站间接口X2。在X2中,在基站间交换有关发送功率等的信息。
在上述X2中,对于每个被称作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的频率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在基站间,将被称作RNTP(Relative NarrowbandTransmit Power Indication:相对窄带传输功率指示)的下行链路的发送功率的信息进行交换。各基站利用从邻接基站通知的RNTP,得知在哪个频率中邻接基站的发送功率大。在邻接基站的发送功率大的频率中,与本站进行通信的移动站的接收干扰功率一般都大。此外,位于靠近小区边缘的位置上的移动站一般比位于靠近小区中心的位置上的移动站接近邻接基站,因此有下行链路的接收干扰功率变大的趋势。
此外,在X2中,将在上行链路中基站所接受的干扰信息作为OI(Interference Overload Indication:干扰过载指示)在基站间进行交换。OI包含有各RB中的基站的接收干扰功率的信息。另外,在X2中,将上行链路的对于干扰的脆弱性的信息作为HII(High Interference Indication:高干扰指示),在基站间进行交换。HII包含有在邻接小区中不想使用于小区边缘移动站的RB的信息。一般而言,位于某基站和邻接基站的各个小区边缘中的移动站彼此之间可能相互成为大的干扰源。
通过由基站对容易受到干扰影响的小区边缘的移动站分配邻接基站的发送功率小的频率资源,对不容易受干扰影响的小区中心的移动站分配邻接基站的发送功率大的频率资源,能够压制移动站的接收干扰功率。此外,若在灵活运用用HII通知的信息,在某基站中决定分配给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副载波时,在邻接基站中避开分配给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副载波来进行选择,则能够抑制小区边缘移动站彼此之间的干扰。
为了进行这样的小区间干扰控制,将系统频带分割成例如以分配给位于小区边缘的移动站为前提的小区边缘频带和以分配给位于小区中心附近的移动站为前提的小区中心频带。在小区边缘频带中容许高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在小区中心频带中压制为比小区边缘频带低的发送功率。
在各小区中进行向小区边缘频带和小区中心频带的分割时,若增加小区边缘频带的量,则发送功率的限制就变少,因此,期待本小区的吞吐量增加。但是,对于周边小区的干扰增大,有可能导致周边小区的吞吐量降低。
此外,在将各小区中的连接移动站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和小区中心移动站时,若增加小区边缘移动站,则有时在小区边缘频带中不能彻底收容小区边缘移动站。该情况下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吞吐量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限制小区边缘频带量。另外,对各小区中的小区边缘频带的量设置上限,基于上限来限制小区边缘频带量。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使用由多个副载波构成的频率资源,利用第一基站装置,与1个以上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取得与第二基站的第二小区关联的小区信息,上述第二小区是与第一小区不同的通信范围,上述第一小区是上述第一基站的通信范围,上述第一小区包含第一区域和比上述第一区域更远离上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区域;根据上述小区信息,将分配给上述第一区域的由第一副载波构成的第一资源,变更为在上述第二区域中由第二副载波构成的第二资源;以及将上述第一资源和上述第二资源分别与不同的发送功率建立对应关系。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问题,另外的方式限制小区边缘移动站数。另外,对各小区中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设置上限,基于上限来限制小区边缘移动站数。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使用由多个副载波构成的频率资源,利用第一基站装置,与1个以上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取得与第二基站的第二小区关联的小区信息,上述第二小区是与第一小区不同的通信范围,上述第一小区是上述第一基站的通信范围,上述第一小区包含第一区域和比上述第一区域更远离上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区域;将由1个以上的上述副载波构成的资源分配给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根据上述小区信息和上述第二区域中所包含的上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数量,判定是否应该将已分配给上述第一区域的资源向上述第二区域进行分配;根据上述判定结果,变更上述资源的分配;以及将上述第一资源和上述第二资源分别与不同的发送功率建立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通过抑制对于到周边小区的干扰功率增大,能够进行考虑了小区间的公平性的小区间干扰控制,以便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基站对第一小区提供由多个副载波构成的频率资源,以用于与第三基站进行通信;以及第二基站与上述第三基站进行通信,上述第一基站包括:资源分配部,对上述第一小区中包含的第一区域和比上述第一区域更接近上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区域分配频率资源;监视部,监视属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第三基站;变更控制部,根据上述监视结果,控制是否对属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第三基站进行变更以使其属于上述第二区域;以及功率设定部,按照是上述第一区域还是上述第二区域,设定不同的发送功率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进行下行链路的数据发送的过程的顺序图。
图3是示出进行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的过程的顺序图。
图4是示出频带的分割例的图。
图5是示出各小频带中的发送功率限制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小区边缘频带和小区中心频带中的发送功率限制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用于根据通过了基站间接口的信息交换来进行频带分割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示出下行链路中的频带分割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上行链路中的频带分割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小区边缘频带量的调整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上限设定的图。
图12是示出决定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的过程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一实施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二实施例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三实施例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四实施例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五实施例的图。
图18是示出移动站的位置与分类的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19是示出移动站的分类例的图。
图20是示出各小频带中的发送功率限制与移动站的分类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21是示出小区边缘移动站与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分类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2是示出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调整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设定的图。
图24是示出决定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值的过程的例子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六实施例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七实施例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七实施例的图。
图2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八实施例的图。
图2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八实施例的图。
图3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九实施例的图。
图31是示出以RSRP为基准对移动站进行分类的例子的图。
图32是示出图6的发送功率限制的结果的表。
图33是示出图20的移动站的分类的表。
图34是示出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起见,在必要时分成多个段落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外,它们相互之间不是无关系的,一方与另一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变形例、详细内容、补充说明等有关。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涉及要素的数量等(包括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和原理上明确地限定于特定数的情况等以外,不限定于其特定的数,也可以在特定数以上或者以下。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其结构要素(也包括要素步骤等)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和原理上明确认为必需的情况等以外,当然不一定是必需的。同样地,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涉及结构要素等的形状和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和原理上明确地认为不是那样的情况等以外,也包括实质上与其形状等近似或者类似的。这种认识关于上述数值和范围也是同样的。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再有,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全部图中,在同一部件上原则上标记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关于适用本实施例的蜂窝通信系统,以E-UTRA和E-UTRAN为例,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采用E-UTRA和E-UTRAN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如图1所示,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基站和多个移动站构成。基站101利用有线线路与基站控制装置103连接,另外,基站控制装置103利用有线线路与网络104连接。移动站102利用无线与基站101连接,成为能够通过基站控制装置103与网络104进行通信的结构。
在图1的系统中,基站101进行频率资源的分配,将分配信息通知给移动站102。小区105示出了移动站102能够利用无线连接与基站101进行通信的大概的范围。基站间接口X2是逻辑接口,在图1的例子中,基站彼此之间经由基站控制装置103,通过有线线路进行X2的信息的交换。此外,在基站101中实施本实施例中的、系统频带的向小区边缘频带和小区中心频带的分割以及小区边缘移动站和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分类。
图3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的结构例。在图34的例子中,基站包括:收发天线3401,为了与移动站进行通信而进行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的收发;无线收发电路3402,进行基带信号与RF信号的变换和信号功率的放大等;基带发送电路3403,进行基带发送信号的生成处理;基带接收电路3404,进行基带接收信号的检测处理;无线控制部3405,进行频率资源分配和所谓功率控制的无线接口的控制;无线协议处理部3406,进行无线协议的处理;X2协议处理部3407,进行基站间接口X2的处理;X2收发部3408,进行X2信号的收发;基站与上位装置接口协议处理部3409,进行与上位装置的接口的处理;基站与上位装置接口收发部3410,进行基站与上位装置间的信号的处理;存储器3411。无线控制部3405也可以是处理器(processor)。在存储器3411中保存后述的表和与流程图对应的程序。
关于下行链路中的数据发送过程,使用图2进行说明。再有,在图2的例子中,假设利用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进行移动站的向小区边缘移动站或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分类。图2是示出下行链路的数据发送过程的一例的顺序图。基站在顺序201中发送被称作RS(ReferenceSignal)的参照信号。移动站测定RS的接收强度,在顺序202中,将测定结果以RSRP的方式通知给基站。通过上位层发信号(signaling)进行RSRP的通知。基站例如以移动站所报告的RSRP为基础,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和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分类。例如,最好将RSRP不满足一定阈值的移动站看作位于远离基站的位置,作为小区边缘移动站,其它移动站则看作位于基站附近,作为小区中心移动站。
基站原则上在与移动站的分类相对应的频带中进行频率资源分配。例如,对小区边缘移动站分配小区边缘频带的频率资源。此外,对于小区中心移动站,由于发送功率可以很小,因此既可以在小区中心频带中分配频率资源,也可以在小区边缘频带中分配频率资源。
在顺序203中,基站在向移动站通知所分配的频率资源的同时,向移动站发送数据。在E-UTRA中,分别通过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所分配的频率资源的通知和数据发送。移动站在从基站通知的频率资源中接收数据。在顺序204中向基站通知移动站所接收到的数据的解码是否已成功。该解码结果的通知主要通过被称作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来进行。根据该解码结果的通知,基站根据需要进行重发等处理。
关于上行链路中的数据发送过程,使用图3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过程的一例的顺序图。再有,在图3的例子中,假设利用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进行移动站的向小区边缘移动站或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分类。顺序301的RS发送和顺序302的RSRP报告与图2的相同。基站以移动站所报告的RSRP为基础,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和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分类。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移动站的分类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
基站在与移动站的分类相对应的频带中进行频率资源分配。例如,对小区边缘移动站分配小区边缘频带的频率资源。此外,由于距基站近的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发送功率可以很小,因此既可以在小区中心频带中分配频率资源,也可以在小区边缘频带中分配频率资源。
在顺序303中,基站对移动站通知所分配的频率资源。在E-UTRA中,通过控制信道PDCCH进行所分配的频率资源的通知。移动站使用从基站通知的频率资源,在顺序304中发送数据。该数据发送是通过数据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进行。在顺序305中向移动站通知基站所接收到的数据的解码是否已成功。该解码结果的通知主要是通过被称作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控制信道来进行。根据该解码结果的通知,根据需要进行重发等处理。
频带的分割先于频率资源分配来进行。图4是示出频带的分割例的图。在图4中,系统频带被分割成若干小频带。此外,假设各小频带属于小区边缘频带或小区中心频带中的某一个。
图5是示出各小频带中的发送功率限制的一例的图。在图5的例子中,系统频带被分割成6个小频带,小频带1、小频带2和小频带3构成小区边缘频带,小频带4、小频带5和小频带6构成小区中心频带。在图5中,为了简化,小区边缘频带和第二小频带群分别由连续的小频带组成,但也可以由非连续的小频带组成。在图5中,在各小频带中设定容许的最大发送功率。将各小频带的容许发送功率设定为,属于小区边缘频带的任意小频带的容许发送功率大于属于小区中心频带的任意小频带的容许发送功率。
图6是示出各小频带中的发送功率限制的另外的例子的图。在图6中,在小区边缘频带和小区中心频带中,各自所属的小频带的容许发送功率相同。例如,在需要向移动站通知发送功率和容许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通过如图6所示减少容许发送功率值的种类,能够削减对移动站通知时所产生的总开销(overhead)。
图32是示出图6的发送功率限制的结果的表。在图32的表中,关于各小频带3210,包含有小区边缘频带或小区中心频带的信息3220和容许发送功率值3230的信息。基站将如图32所示的表保持在图34的存储器3411中,图34的无线控制部3405进行对移动站的频率资源分配和发送电力设定时利用上述表。
根据从周边的基站所取得的信息来进行频带的分割。图7是示出用于根据E-UTRAN中的基站间接口X2的信息进行频带分割的结构例的图。基站A、B、C分别具有X2发送部702和X2接收部703。再有,在图7中,为了简化而省略了基站与移动站间的接口。此外,在图7中,为了简化,关于基站B和基站C,省略了用于实现X2接口的处理块以外的结构。再有,如已经说明,图7中的X2接口是逻辑上构成的,例如在图1的结构例中,最好基站彼此之间经由基站控制装置103,通过有线线路进行X2参数的交换。
在图7中,各基站为了实现与周边的1个或多个基站间的X2接口,具有所谓RNTP和HII、OI等的对在基站间进行交换的X2参数进行处理的X2参数处理部701。X2参数处理部701生成X2参数,将生成的X2参数通过X2发送部702向周边基站发送。X2参数处理部701通过X2接收部703取得来自周边基站的X2参数。
基站A除了X2接收部和X2参数处理部以外,还具有频带分割决定部704、功率设定部705、移动站分类决定部707和频率资源分配部706。频带分割决定部704使用从X2参数处理部701得到的X2参数进行频带的分割。功率设定部705对在频带分割决定部704中所分割的小频带进行容许发送功率的设定,并且,对根据频率资源分配部706所决定的对移动站的频率资源分配信息等所决定的发送功率的信息进行管理。频率资源分配部706以从频带分割决定部704得到的频带分割信息和从功率设定部705得到的各小频带的容许发送功率信息等为基础,对移动站进行频率资源的分配。此外,X2参数处理部701根据在频率资源分配部706中决定的资源分配信息、在频带分割决定部704中决定的频带分割信息、在移动站分类决定部707中决定的移动站的分类信息和在功率设定部705中管理的发送功率信息等,决定向周边基站发送的X2参数。再有,在图7中省略了基站与移动站间的接口的记载。
频带的分割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既可以共通,也可以不同。在下行链路中,例如根据如图2的202所示从周边基站通知的RNTP来进行频带的分割就可以。在上行链路中,例如根据如图3的302所示从周边基站通知的OI和HII来进行频带的分割就可以。
再有,也可以图34的无线控制部3405调用存储器3411中所保存的各程序,进行与频带分割决定部704、功率设定部705、频率资源分配部706和移动站分类决定部707相对应的处理。
使用图8说明下行链路中的频带分割方法的具体例。图8是示出根据从周边基站取得的下行链路发送功率信息的频带分割的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8的例子中,作为下行链路发送功率信息,使用在E-UTRAN中规定的RNTP。此外,在图8的例子中,对每个频率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的RB(Resourc Block),通过判定是小区边缘频带还是小区中心频带来实施频带的分割。以下,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对每个RB进行是小区边缘频带还是小区中心频带的判定,但也可以适用在对由若干个RB构成的每个RB群或每个小频带进行是小区边缘频带还是小区中心频带的判定的实施方式中。在基站中,对每个RB进行从周边基站收集到的RNTP的统计处理(801)。所述RNTP的统计处理,例如是指对有RNTP标志的周边基站的数量和/或来自周边基站的RNTP,用本站与周边基站之间的距离的倒数进行加权求和等的、求RNTP统计量的处理。在某个RB中的RNTP统计量超过了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802的“是”),认为该RB中的周边小区中的发送功率平均很高,判定该RB为小区中心频带(804)。否则(802的“否”),认为该RB中的周边小区中的发送功率平均很低,判定该RB为小区边缘频带(803)。
使用图9说明上行链路中的频带分割方法的具体例。图9是示出根据从周边基站取得的、表示上行链路的对于接收干扰的脆弱性的干扰灵敏性信息的频带分割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9的例子中,作为上行链路干扰灵敏度信息,使用在E-UTRAN中规定的HII。此外,在图9的例子中,对每一个作为频率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的RB,通过判定是小区边缘频带还是小区中心频带来实施频带的分割。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假设对每个RB进行是小区边缘频带还是小区中心频带的判定,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在对由若干个RB构成的每个RB群或每个小频带进行是小区边缘频带还是小区中心频带的判定的情况中。在基站中,对每个RB进行从周边基站收集到的HII的统计处理(901)。所述HII的统计处理,例如是指对有HII标志的周边基站的数量和/或来自周边基站的HII,用本站与周边基站之间的距离的倒数进行加权求和等的求HII统计量的处理。在某个RB中的HII统计量超过了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902的“是”),认为该RB中的周边基站中的接收干扰功率平均较高,判定该RB为小区中心频带(904)。否则(902的“否”),认为该RB中的周边基站中的接收干扰功率平均较低,判定该RB为小区边缘频带(903)。
原则上,在小区边缘频带中对小区边缘移动站进行频率资源分配,在小区中心频带中对小区中心移动站进行频率资源分配。在小区边缘移动站增加而小区边缘频带的频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暂时将小区中心频带的频率资源分配给小区边缘移动站。但是,在不遵循上述原则的状况、即在小区中心频带中对小区边缘移动站进行频率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变成对需要较高的发送功率的小区边缘移动站适用小区中心频带的较低的发送容许功率,可能会导致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吞吐量降低。
根据上述所述,在小区边缘频带的频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期望增加小区边缘频带的频率资源。使用图10说明小区边缘频带量的调整方法。图10是示出各小区中的、根据小区边缘频带的过与不足的小区边缘频带增减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0中,基站在小区边缘频带中对小区边缘移动站分配频率资源,确认是否能够将小区边缘移动站全部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1001)。在不能将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全部都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的情况下(1001的“否”),基站判断为小区边缘频带不足,增加小区边缘频带的量(1004)。在能够将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全部都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的情况下(1001的“是”),基站确认小区边缘频带中是否存在剩余频率资源(1002)。在小区边缘频带中存在剩余频率资源的情况下(1002的“是”),基站判断为小区边缘频带的量过大,并减少小区边缘频带的量(1003)。
再有,进行频带分割的时间周期可以不与频率资源分配的时间周期相同,也可以大于频率资源分配的时间周期。即,也可以对在上一次频带分割以后的频率资源分配中所产生的小区边缘频带的不足和剩余的量进行累积,根据该累积值判断小区边缘频带的过与不足。也可以在频率资源分配时小区边缘频带不足的情况下,对小区边缘移动站分配小区中心频带的频率资源,直到在下一个频带分割定时增加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此外,图10的小区边缘频带的过与不足的判定定时和小区边缘频带量的变更定时可以在同一时隙内,也可以在不同时隙内。在它们处于不同时隙内的情况下,在判定为小区边缘频带不足时开始到小区边缘频带被变更为止的期间,小区边缘频带不足,因此可以在小区中心频带中对小区边缘移动站分配频率资源。
但是,若某个小区按照该小区的通信量状况而增加了小区边缘频带,则因为发送功率增加而该小区的吞吐量上升,但对于周边小区的干扰变大,周边小区的吞吐量减少。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各小区的小区边缘频带的量设置上限。使用图11,关于本实施例中的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上限设定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小区边缘频带的量、小区中心频带的量和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的图。在图11的例子中,当前小频带1和小频带2属于小区边缘频带,小频带3、小频带4、小频带5和小频带6属于小区中心频带。也可以将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设定为4个小频带,加之小频带1和小频带2,将小频带3和小频带4也设为小区边缘频带,在该情况下,不能将小频带5和小频带6设为小区边缘频带。如上,将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抑制在一定以下。再有,在图11的例子中,为了简化,小区边缘频带和小区中心频带分别由连续的小频带组成,但也可以由非连续的小频带组成。
利用管理多个基站的上位装置,以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RB数和小区边缘频带在系统频带中所占的比例的上限值等的形式,对各基站赋予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所述上位装置例如是图1中的基站控制装置103。或者也可以设置用于管理多个基站控制装置103的新的管理装置,将该管理装置作为上位装置。或者,也可以使某个基站具有上位装置的功能。从上位装置向各小区通知各小区的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例如,在将基站控制装置103作为上位装置时,通过有线线路向各小区通知各小区的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
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例如可以固定地设定。或者也可以根据各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来决定。或者也可以按照各小区的通信量来决定。图12是示出在上位装置中根据各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决定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2中,首先,上位装置根据所管理的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的总和和所管理的小区的数量,计算平均连接移动站数(1201)。接着,对各小区进行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的控制。关于某个小区,在(该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平均连接移动站数)在预定的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下(1202的“是”),增加该小区的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1203)。在(该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平均连接移动站数)不足阈值Th1的情况下(1202的“否”),进行与阈值Th2的比较(1204)。在(该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平均连接移动站数)不足阈值Th2的情况下(1204的“是”),减少该小区的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1205)。在(该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平均连接移动站数)在阈值Th2以上的情况下(1204的“否”),不变更该小区的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
从上位装置向各小区通知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但若假设仅在初始设定时和有变更时进行通知,则能够抑制通知次数。
【实施例1】
使用图13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下行链路中,根据从周边小区取得的信息,禁止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不必要增加。
图13是示出在基站中进行频带分割时,根据从周边小区取得的信息,判定是否禁止将小区中心频带变更为小区边缘频带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3的例子中,作为从周边小区取得的信息,使用RNTP。在图13中,首先,基站计算从周边小区取得的RNTP信息的统计量(1301)。所述RNTP信息的统计量,例如可以是在频率方向上对来自周边小区的RNTP进行求和,或者也可以是对整个某期间的累计。在RNTP统计量在阈值以上的情况下(1302的“是”),基站实施频带的分割(1303)。在RNTP统计量不足阈值的情况下(1302的“否”),基站不实施频带的分割。
通过适用本实施例,例如图8所示,若使用在各RB中从周边小区通知的RNTP整体都低时判定该RB为小区边缘频带的结构,则即使在周边小区中发送功率高的RB少,并且周边小区所报告的RNTP低,也能够防止基站不必要地增加小区边缘频带。
【实施例2】
使用图14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上述上行链路中,根据从周边小区取得的信息,禁止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不必要增加。
图14是示出在基站中进行频带分割时,根据从周边小区取得的信息,判定是否禁止将小区中心频带变更为小区边缘频带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4的例子中,作为从周边小区取得的信息,使用HII。在图14中,首先,基站计算从周边小区取得的HII信息的统计量(1401)。所述HII信息的统计量,例如可以是在频率方向上对来自周边小区的HII进行求和,或者也可以是对整个某期间的累计。在HII统计量在阈值以上的情况下(1402的“是”),基站实施频带的分割。在HII统计量不足阈值的情况下(1402的“否”),基站不实施频带的分割。
通过适用本实施例,例如图9所示,若使用在各RB中从周边小区通知的HII整体都低时判定该RB为小区边缘频带的结构,则即使在周边小区中干扰灵敏性高的RB少,并且周边小区所报告的HII低,也能够防止基站不必要地增加小区边缘频带。
【实施例3】
使用图15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按照是否能够将移动站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来禁止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不必要增加。第三实施例可以适用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任一个中。
图15是示出在基站中按照是否能够将移动站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来判定是否禁止将小区中心频带变更为小区边缘频带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5中,基站首先确认频率资源分配的结果是否能够在小区边缘频带中收容全部移动站(1501)。例如,也可以根据过去某一定期间的实绩结果来进行是否能够在小区边缘频带中收容全部移动站的判断。若能够在小区边缘频带中收容全部移动站(1501的“是”),基站就判断为不需要增加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禁止将小区中心频带向小区边缘频带变更(1502)。但是,这时也可以容许将小区边缘频带变更为小区中心频带。若不能在小区边缘频带中收容全部移动站,基站就容许从小区中心频带向小区边缘频带的变更,也容许从小区边缘频带向小区中心频带的变更。
通过适用本实施例,准备小区边缘移动站所需的量以上的、容许发送功率高的RB的情况变少,能够防止基站不必要地增加小区边缘频带。
【实施例4】
使用图16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根据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是否超过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来禁止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增加。第四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任一个中。
图16是示出在基站中根据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是否超过上限来判定是否禁止将小区中心频带变更为小区边缘频带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6中,基站确认进行频带分割的结果,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是否达到了从上位装置通知的上限量(1601)。若小区边缘频带的量达到了上限量(1602的“是”),就禁止将小区中心频带变更为小区边缘频带(1603)。但是,这时也可以容许将小区边缘频带变更为小区中心频带。若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未达到上限量(1602的“否”),基站就容许从小区中心频带变更为小区边缘频带,也容许从小区边缘频带变更为小区中心频带(1604)。
再有,可以在频带分割的定时对全部RB决定了是小区边缘频带还是小区中心频带之后,进行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是否达到了上限量的判定,也可以在对1个或多个RB决定了是小区边缘频带还是小区中心频带之后,进行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是否达到了上限量的判定。
通过适用本实施例,能在各小区中根据上位装置所通知的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来抑制小区边缘频带的量,能够防止小区边缘频带过多增加。
到此为止,关于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的设定和按照上限量的频带的分割方法进行了说明,可以同样地进行小区边缘频带的下限量的设定和按照下限量的频带的分割。在按照RNTP和HII等的、来自周边小区的信息进行频带分割的情况下,根据周边小区的状况,在频带的分割中小区边缘频带的量减少,其结果,本站的吞吐量有可能降低。能够通过设定小区边缘频带量的下限来避免上述问题。小区边缘频带的下限量与小区边缘频带的上限量同样被设定在上位装置中,从上位装置通知给各小区。或者,也可以设定在各基站中。以下说明按照小区边缘频带的下限量的频带分割的一例。
【实施例5】
使用图17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中,根据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是否低于小区边缘频带的下限量来禁止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减少、即小区中心频带的增加。第五实施例可以适用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任一个中。
图17是示出在基站中根据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是否低于下限来判定是否禁止将小区边缘频带变更为小区中心频带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7中,基站对进行频带分割的结果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是否达到了从上位装置通知的下限量进行确认(1701)。若小区边缘频带的量在下限量以下(1702的“是”),就禁止将小区边缘频带变更为小区中心频带(1703)。但是,这时也可以容许将小区中心频带变更为小区边缘频带。若小区边缘频带的量高于下限量(1702的“否”),基站就容许从小区中心频带变更为小区边缘频带,也容许从小区边缘频带变更为小区中心频带(1704)。
再有,与第四实施例中的是否达到了上限量的判定同样,可以是在频带分割的定时对全部RB决定了是小区边缘频带还是小区中心频带之后进行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是否在下限量以下的判定,也可以是在对1个或多个RB决定了是小区边缘频带还是小区中心频带之后进行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是否在下限量以下的判定。
通过适用本实施例,能在各小区中根据上位装置所通知的小区边缘频带的下限量抑制小区边缘频带的量,能够防止小区边缘频带减少得过多。
若某小区因该小区中的小区边缘频带不足而增加小区边缘频带,则因为发送功率增加而该小区的吞吐量提高,但对于周边小区的干扰增大,从而周边小区的吞吐量减少,对于这种情况已经进行了说明。这时,通过减少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能够解除小区边缘频带的不足。
使用图18和图31,关于移动站的分类进行说明。图18是示出小区边缘移动站和小区中心移动站在小区内的位置的例子的图。图31是示出以RSRP为基准对移动站进行分类的例子的图。在图18中,用小区1802表示基站1801的大概的通信范围。基站1801用有关图2和图3的已经说明的方法,即根据从移动站向基站通知的RSRP等,对移动站进行分类。例如,如图31所示,以RSRP为基准,对移动站进行分类。若使用图31的基准,在移动站的RSRP成为移动站分类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该移动站被分类为小区中心移动站,在移动站的RSRP不足移动站分类阈值的情况下,该移动站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进行移动站分类的结果,例如,在图18中,位于靠近基站1801的位置上的移动站1803的RSRP大,被分类为小区中心移动站,位于远离基站1801的位置上的移动站1804的RSRP小,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这样,就有一般位于小区中心区域1805中的移动站被分类为小区中心移动站,位于小区边缘区域1806中的移动站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的趋势。
移动站的分类先于频率资源分配来进行。图19是示出移动站的分类例的图。在图19中,如图4所示,系统频带被分割成若干小频带,移动站被分类到与各小频带对应的小群组的某一个中。此外,假设按照对应的小频带属于小区边缘频带或小区中心频带中的哪一个,将各移动站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或小区中心移动站中的某一个。
图20是示出在图5中说明的各小频带中的发送功率限制与移动站的分类的关系的图。在图20中,移动站被分类到与小频带1、小频带2、小频带3、小频带4、小频带5和小频带6对应的小群组中的某一个中。如图5所示,在各小频带中设定了容许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在与移动站所属的小群组相对应的小频带中对移动站分配了频率资源时,原则上各移动站受到与各自所属的小群组相对应的小频带中的容许发送功率所产生的发送功率限制。但是,在与所属的小群组相对应的小频带以外分配了频率资源的移动站,原则上受到与被分配的频率资源相对应的小频带中的容许发送功率所产生的发送功率限制。
图33是示出图20的移动站的分类的表。关于各移动站3310,在图33的表中包含有各移动站3310所属的小频带的信息3320。基站将如图33所示的表保持在图34的存储器3411中,在图34的无线控制部3405对移动站进行频率资源分配和发送功率设定时,组合利用图33的表和图32的表。移动站的分类在基站中进行。如图2和图3中已经说明,基站以移动站所报告的RSRP为基础,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和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分类。图21是示出基站中的基于RSRP的小区边缘移动站和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分类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1中,基站确认从移动站报告的RSRP是否在预定的阈值以上(2101)。若RSRP在阈值以上(2101的“是”),就将该移动站分类为小区中心移动站(2102)。否则(2101的“否”),将该移动站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2103)。移动站的分类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已经说明,原则上在小区边缘频带中对小区边缘移动站进行频率资源的分配,在小区中心频带中对小区中心移动站进行频率资源的分配。在小区边缘移动站增加而小区边缘频带的频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能够解决小区边缘频带的频率资源不足。使用图22说明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调整方法。图22是示出各小区中的基于小区边缘频带的过与不足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增减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22中,基站在小区边缘频带中对小区边缘移动站分配频率资源,确认是否能够将小区边缘移动站全部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2201)。在不能将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全部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的情况下(2201的“否”),基站判断为小区边缘移动站数多,减少小区边缘移动站数。(2204)。在能够将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全部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的情况下(2201的“是”),基站确认小区边缘频带中是否存在剩余频率资源(2202)。在小区边缘频带中存在剩余频率资源的情况下(2202的“是”),基站判断为小区边缘移动站数少,增加小区边缘移动站数(2203)。再有,在图22的例子中,在小区边缘频带中有剩余频率资源的情况下,增加小区边缘移动站数,但因为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增加而有可能导致对周边小区的干扰增加,因此,即使在小区边缘频带中有剩余频率资源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要增加小区边缘移动站数。
进行移动站分类的时间周期可以不与频率资源分配的时间周期相同,也可以大于频率资源分配的时间周期。即,对在上一次移动站分类以后的频率资源分配中所产生的小区边缘频带的不足和剩余的量进行累积,根据该累积值判断小区边缘频带的过与不足。也可以在频率资源分配时小区边缘频带不足的情况下,对小区边缘移动站分配小区中心频带的频率资源,直到在下一个移动站分类定时减少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此外,图22的小区边缘频带的过与不足的判定定时和移动站分类的变更定时可以在同一时隙内,也可以在不同时隙内。在它们处于不同时隙内的情况下,在判定为小区边缘频带不足时开始到移动站的分类被变更为止的期间,小区边缘频带不足,因而也可以在小区中心频带中对小区边缘移动站进行频率资源分配。
另一方面,在某个小区中,例如图21所示,按照移动站的RSRP等的状况进行了移动站分类的结果,在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急剧增加时,小区边缘频带量不足,因而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吞吐量急剧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各小区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设置上限。使用图23,关于本实施例中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设定进行说明。图23是示出小区边缘移动站数、小区中心移动站数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的一例的图。在图23的例子中,小区边缘移动站数和小区中心移动站数分别是8。此外,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是11,因此,能够在小区边缘移动站后面追加3台,但不能追加更多。这样就将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抑制在一定数量以下。
利用管理多个基站的上位装置,以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值,以及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相对于与小区连接的移动站数的比例的上限值等的形式,对各基站赋予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所述上位装置例如是图1中的基站控制装置103。或者,也可以设置管理多个基站控制装置103的新的管理装置,也可以将该管理装置设为上位装置。或者,也可以使某个基站具有上位装置的功能。从上位装置向各小区通知各小区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例如,在将基站控制装置103设为上位装置的情况下,通过有线线路向各小区通知各小区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
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例如可以固定地设定。或者,也可以动态地设定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例如,根据各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来决定,或者也可以按照各小区的通信量来决定。图24是示出在上位装置中根据各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决定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值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4中,首先,上位装置根据所管理的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的总和和所管理的小区的数量,计算平均连接移动站数(2401)。接着,关于各小区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值的控制。关于某个小区,在(该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平均连接移动站数)在预定的阈值Th3以上的情况下(2402的“是”),增加该小区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值(2403)。在(该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平均连接移动站数)不足阈值Th3的情况下(2402的“否”),进行与阈值Th4的比较(2404)。在该(该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平均连接移动站数)不足阈值Th4的情况下(2404的“是”),减少该小区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值(2405)。在(该小区的连接移动站数)/(平均连接移动站数)在阈值Th4以上的情况下(2404的“否”),不变更该小区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值。
从上位装置向各小区通知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但若假设仅在初始设定时和有变更时进行通知,则能够抑制通知次数。此外,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实施例6】
使用图25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第六实施例中,根据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超过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来禁止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增加。第六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任一个中。
图25是示出在基站中根据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超过上限值来判定是否禁止将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5中,基站对进行了移动站分类(2501)的结果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达到了从上位装置通知的上限值(2501)。若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达到了上限值(2502的“是”),就禁止将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2503)。但是,这时也可以容许将小区边缘移动站变更为小区中心移动站。若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未达到上限值(2502的“否”),基站就容许从小区中心移动站向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变更,也容许从小区边缘移动站向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变更(2504)。
再有,可以在移动站分类的定时对与基站连接的全部移动站决定了是小区边缘移动站还是小区中心移动站之后,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达到了上限值的判定,也可以在对1个或多个移动站决定了是小区边缘移动站还是小区中心移动站之后,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达到了上限值的判定。
通过适用本实施例,能在各小区中根据上位装置所通知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值来抑制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能够防止小区边缘移动站过多增加。
【实施例7】
使用图26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在第七实施例中,根据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超过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来变更用于进行移动站分类的阈值,以使得移动站难以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第七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任一个中。
图26是示出在基站中根据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超过上限值来变更用于进行移动站的分类的阈值,以使得移动站难以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6的例子中,如图21所示,假设根据移动站RSRP是否在阈值以上来进行移动站的分类。在图26中,基站对进行了移动站分类(2601)的结果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达到了从上位装置通知的上限值进行确认(2602)。若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达到了上限值(2602的“是”),就减少一定量的RSRP阈值,以使得移动站难以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2603)。若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未达到上限值(2602的“否”),就增加一定量的RSRP阈值,以使得移动站容易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2604)。在图26的例子中,通过比增加幅度小地设定RSRP阈值的减小幅度,能够防止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急剧增加。
再有,可以在移动站分类的定时对与基站连接的全部移动站决定了是小区边缘移动站还是小区中心移动站之后,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达到了上限值的判定,也可以在对1个或多个移动站决定了是小区边缘移动站还是小区中心移动站之后,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达到了上限值的判定。
通过适用本实施例,能在各小区中根据上位装置所通知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值抑制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能够防止小区边缘移动站过多增加。
在图26的例子中,假设在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未达到上限值的情况下增加一定量的RSRP阈值,但为了防止因为小区边缘移动站数增加而对周边小区的干扰,也可以在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未达到上限值的情况下不变更RSRP阈值。或者,在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未达到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RSRP阈值是高于还是低于预定的初始值来决定是否变更RSRP阈值。图27是示出在基站中根据RSRP阈值是高于还是低于初始值来决定是否变更RSRP阈值的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27中,基站进行了移动站的分类(2701)的结果,若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达到了上限值(2702的“是”),就在RSRP阈值不比阈值初始值低常数a时(2703的“否”),减少一定量的RSRP阈值,以使得移动站难以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2704)。在RSRP阈值比阈值初始值低常数a时(2703的“是”),不进行RSRP阈值的减少。若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未达到上限值(2702的“否”),就在RSRP阈值不比阈值初始值高出常数b以上时(2705的“否”),增加一定量的RSRP阈值,以使得移动站难以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2706)。在RSRP阈值比阈值初始值高出常数b以上时(2705的“是”),不进行RSRP阈值的增加。这样,就能控制成将RSRP阈值收纳在由阈值初始值、常数a及常数b决定的最大值及最小值之中。
【实施例8】
使用图28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在第八实施例中,根据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超过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来禁止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增加,在禁止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以上时,变更用于进行移动站分类的阈值,以使得移动站难以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第八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任一个中。
图28是示出以下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基站中根据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超过上限值来判定是否禁止将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并进一步在禁止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以上的情况下,变更用于进行移动站的分类的阈值,以使得移动站难以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的过程。在图28中,基站对进行了移动站分类(2801)的结果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达到了从上位装置通知的上限值进行确认(2802)。若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达到了上限值(2802的“是”),就禁止将小区中心移动站向小区边缘移动站变更(2803)。但是,这时也可以容许将小区边缘移动站变更为小区中心移动站。若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未达到上限值(2802的“否”),基站就容许从小区中心移动站向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变更,也容许从小区边缘移动站向小区中心移动站的变更(2804)。
另外,在图28中,基站对禁止将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的状态的持续期间进行测定(2805)。若禁止状态的持续期间在一定时间以上(2805的“是”),就与第七实施例同样,通过减少一定量的RSRP阈值来使移动站难以被分类为小区边缘移动站(2806)。若禁止状态的持续期间不足一定时间(2805的“否”),就增加一定量的RSRP阈值(2807)。
再有,可以在移动站分类的定时对与基站连接的全部移动站决定了是小区边缘移动站还是小区中心移动站之后,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达到了上限值的判定,也可以在对1个或多个移动站决定了是小区边缘移动站还是小区中心移动站之后,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达到了上限值的判定。
通过适用本实施例,能在各小区中根据上位装置所通知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上限值抑制小区边缘移动站数,能够防止小区边缘移动站过多增加。
在图28的例子中,在禁止从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的状态的持续期间不足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增加了RSRP阈值,但在禁止从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的期间内,也可以不变更RSRP阈值。图29是示出在基站中禁止状态的持续期间不足一定时间的情况下不变更RSRP阈值时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9中,基站与图28同样,根据进行了移动站分类(2901)的结果小区边缘移动站数是否达到了上限值(2902),来决定是否禁止将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在成为禁止状态的情况下(2903),若禁止状态的持续期间在一定时间以上(2904的“是”),就减少一定量的RSRP阈值。若成为了禁止状态,但禁止状态的持续期间不足一定时间(2904的“否”),则不变更RSRP阈值。在未成为禁止状态的情况下(2906),增加一定量的RSRP阈值(2907)。
在图29的例子中,在未成为禁止状态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定量的阈值,但也能够以禁止状态的持续期间在一定时间以上时所减少的RSRP阈值返回到初始值作为目的,在RSRP阈值达到了初始值时,不再增加RSRP阈值。
到此为止,已关于频带分割中的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控制和移动站分类中的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控制进行了说明。这些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控制、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控制不是只能适用其中的某一种控制,可以组合其中的两者来实施。以下说明该例子。
【实施例9】
使用图30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第九实施例是组合了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控制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控制来进行实施的情况的一例。第九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任一个中。
图30是示出在基站中组合了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的控制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控制来进行实施的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30中,在小区边缘频带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小区边缘移动站数的限制,并且,进一步在该限制进行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一边限制小区边缘频带的量,一边增加小区边缘频带的量。
在图30中,首先,基站在小区边缘频带中对小区边缘移动站分配频率资源,确认是否能够将小区边缘移动站全部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3001)。在不能将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全部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的情况下(3001的“否”),基站判断为小区边缘移动站数多,禁止将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3002)。从而抑制小区边缘移动站数。在能够将小区边缘移动站的全部收容在小区边缘频带中的情况下(3001的“是”),基站判断为小区边缘频带的量相对于小区边缘移动站数充足,许可将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3003)。
另外,在图30中,基站对禁止将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的状态的持续期间进行测定(3004)。若禁止状态的持续期间在一定以上(3004的“是”),基站就增加小区边缘频带的量(3005)。若禁止状态的持续期间不足一定时间(3004的“否”),基站就减少小区边缘频带的量(3006)。其结果,若小区边缘频带的量达到了预先赋予的上限量(3007的“是”),就禁止将小区中心频带变更为小区边缘频带(3008)。但是,这时也可以容许将小区边缘频带变更为小区中心频带。若小区边缘频带的量未达到上限量(3007的“否”),基站就容许从小区中心频带变更为小区边缘频带,也容许从小区边缘频带变更为小区中心频带(3009)。
在图30的例子中,若小区中心移动站的持续期间不足一定,基站就减少小区边缘频带的量,但也可以在禁止从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的期间内,不变更小区边缘频带的量。
此外,在图30的例子中,通过禁止从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来限制了小区边缘移动站数,但也可以如实施例7所示通过变更RSRP阈值来限制小区边缘移动站数,也可以如实施例8所示通过组合禁止从小区中心移动站变更为小区边缘移动站的方式和变更RSRP阈值的方式,来限制小区边缘移动站数。
此外,在图30中,在小区边缘频带量达到了上限的状态长时间持续的情况下,有可能小区边缘频带量的上限相对于连接移动站数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期待通过如图12所示对与连接移动站数相应的小区边缘频带量的上限进行控制来使该小区的小区边缘频带量的上限增加,以解除小区边缘频带的不足。或者,也可以在小区边缘频带量达到了上限的状态长时间持续的情况下,基站将其通知给上位装置,收到通知的上位装置增加该小区的小区边缘频带量的上限。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能够防止对周边小区的干扰过度增大,能够提高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利用效率。

Claims (15)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使用由多个副载波构成的频率资源,利用第一基站装置,与1个以上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取得与第二基站的第二小区关联的小区信息,上述第二小区是与第一小区不同的通信范围,上述第一小区是上述第一基站的通信范围,上述第一小区包含第一区域和比上述第一区域更远离上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区域;
根据上述小区信息,将分配给上述第一区域的由第一副载波构成的第一资源,变更为在上述第二区域中由第二副载波构成的第二资源;以及
将上述第一资源和上述第二资源分别与不同的发送功率建立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
对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第二资源进行监视;以及
根据上述监视结果,判定是否应该将上述第一资源变更为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
上述监视结果,在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资源的量超过了第一值的情况下,不将上述第一资源变更为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在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资源的量未超过上述第一值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资源变更为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
对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资源的量进行监视;
上述监视结果,在上述第二资源的量超过了第二值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二资源分配给上述第一区域,该第二值小于上述第一值;以及
上述监视结果,在上述第二资源的量小于上述第二值的情况下,禁止从上述第二资源向上述第一区域的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第一资源变更为第二资源的步骤中,将第一资源变更为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上述第一资源与已经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第二资源邻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第一资源及上述第二资源与不同的发送功率的制约建立对应关系的步骤中,将比与上述第一资源建立对应关系的发送功率高的发送功率,与第二资源建立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小区信息是相对窄带发射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小区信息是上行链路高干扰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区域是比上述第一区域靠近上述第二基站的区域。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使用由多个副载波构成的频率资源,利用第一基站装置,与1个以上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取得与第二基站的第二小区关联的小区信息,上述第二小区是与第一小区不同的通信范围,上述第一小区是上述第一基站的通信范围,上述第一小区包含第一区域和比上述第一区域更远离上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区域;
将由1个以上的上述副载波构成的资源分配给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
根据上述小区信息和上述第二区域中所包含的上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数量,判定是否应该将已分配给上述第一区域的资源向上述第二区域进行分配;
根据上述判定结果,变更上述资源的分配;以及
将上述第一资源和上述第二资源分别与不同的发送功率建立对应关系。
1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基站对第一小区提供由多个副载波构成的频率资源,以用于与第三基站进行通信;以及
第二基站与上述第三基站进行通信,
上述第一基站包括:
资源分配部,对上述第一小区中包含的第一区域和比上述第一区域更接近上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区域分配频率资源;
监视部,监视属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第三基站;
变更控制部,根据上述监视结果,控制是否对属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第三基站进行变更以使其属于上述第二区域;以及
功率设定部,按照是上述第一区域还是上述第二区域,设定不同的发送功率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监视部监视属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三站的数量,
在上述监视结果,上述第三站的数量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上述变更控制部禁止从上述第一区域变更为上述第二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由上述变更控制部禁止从上述第一区域向上述第二区域的变更的情况下,
上述监视部进一步监视已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的资源的量,
上述变更控制部根据上述监视部对上述资源的量的监视结果,控制是否将已分配给上述第一小区的区域的频率资源的分配,从上述第一区域变更为上述第二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监视部的监视结果,在上述资源的量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上述变更控制部禁止从上述第一区域变更为上述第二区域,
在上述资源的量未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从上述第一区域向上述第二区域变更资源的分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更控制部将第一资源变更为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上述一资源与已经分配给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第二资源邻接。
CN2010101989766A 2009-06-05 2010-06-04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Pending CN1019093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5688/2009 2009-06-05
JP2009135688A JP5222793B2 (ja) 2009-06-05 2009-06-05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端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9324A true CN101909324A (zh) 2010-12-08

Family

ID=42576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89766A Pending CN101909324A (zh) 2009-06-05 2010-06-04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309866A1 (zh)
EP (1) EP2259481A2 (zh)
JP (1) JP5222793B2 (zh)
CN (1) CN1019093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8046A (zh) * 2011-10-18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4780546A (zh) * 2014-01-15 2015-07-1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干扰协调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7684B2 (en) 2010-04-21 2015-09-15 Airhop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a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GB201010410D0 (en) 2010-06-22 2010-08-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laying communications
CN101917766B (zh) * 2010-08-12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JP5303538B2 (ja) 2010-11-19 2013-10-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2213061A (ja) * 2011-03-31 2012-11-01 Jvc Kenwood Corp 基地局、移動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基地局及び移動局の制御方法
JP5624951B2 (ja) * 2011-07-01 2014-11-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電力調整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EP2735185A4 (en) * 2011-07-21 2015-11-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COORDINATING A FREQUENCY BAND SELECTION FOR INTERRUPTIVE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MOBILE RADIO NETWORK
ES2645918T3 (es) 2011-07-22 2017-12-11 Intel Corporation Coordinación de la interferencia intercelda en redes inalámbricas
JP2013126154A (ja) * 2011-12-15 2013-06-24 Panasonic Corp 基地局及び基地局の協調方法
JP5857723B2 (ja) * 2011-12-20 2016-0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KR20130101294A (ko) 2012-03-05 2013-09-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협력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612776A (zh) * 2013-07-11 2016-05-25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代理基站的方法和系统
JP5938019B2 (ja) * 2013-08-06 2016-06-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HUE042554T2 (hu) 2014-02-24 2019-07-29 Intel Ip Corp Felhasználói készülék, számítógéppel olvasható közeg, valamint eljárás egy felhasználói készülék mobilitásának meghatározására egy Long Term Evolution rendszerû hálózatban
EP3119012B1 (en) 2014-03-11 2020-04-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user equipment to transmit discovery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08221A1 (zh) * 2015-07-13 2017-01-1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集群系统同频组网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JP7391275B2 (ja) 2021-11-24 2023-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システム及び地車間伝送方法
CN114585096B (zh) * 2022-05-05 2022-10-18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bwp切换功能降低干扰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693A (zh) * 2006-03-23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小区间消除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06082A (zh) * 2006-03-22 2009-04-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的相邻小区干扰管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6059B2 (ja) * 2002-03-06 2007-07-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7363039B2 (en) * 2002-08-08 2008-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reating and utilizing diversity in multiple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39664B2 (en) * 2003-05-30 2009-12-29 Alcatel-Lucent Usa Inc. Dynamic management of trunk group members
US8144725B2 (en) * 2008-05-28 2012-03-27 Apple Inc. Wireless femtocell setup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8023989B2 (en) * 2008-08-11 2011-09-20 Chu-Rui Chang Coordinated power boost and power back-of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6082A (zh) * 2006-03-22 2009-04-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的相邻小区干扰管理
CN101043693A (zh) * 2006-03-23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小区间消除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8046A (zh) * 2011-10-18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4780546A (zh) * 2014-01-15 2015-07-1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干扰协调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22793B2 (ja) 2013-06-26
US20100309866A1 (en) 2010-12-09
EP2259481A2 (en) 2010-12-08
JP2010283632A (ja) 201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9324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US9924524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1133815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230276444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2415181B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控制方法
KR10233136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단말의 자원 선택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A2675301C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control method
US9232428B2 (en)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user terminal
CA305733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nhanced scheduling request for 5g nr
CN107211280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856465B2 (en) Inter-band handover of the same physical frequency
US20230209558A1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530556B2 (en) Full-duplex power reporting
CN102318424A (zh) 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WO20190953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20210400710A1 (en)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a Terminal Device
KR20210064020A (ko) V2x 시스템에서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59683A1 (en) Network node, client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JP2012074855A (ja) 基地局および回路制御方法
KR2013012522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