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70B - 食用菌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食用菌栽培方法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070B CN1019070B CN 89105827 CN89105827A CN1019070B CN 1019070 B CN1019070 B CN 1019070B CN 89105827 CN89105827 CN 89105827 CN 89105827 A CN89105827 A CN 89105827A CN 1019070 B CN1019070 B CN 10190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shroom
- extraordinary
- soil
- close
- bacter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食用菌的栽培用“特种四合土”作覆土材料,其“特种四合土”组成为:别种菌料灰10-40%、煤渣10-40%,碎土20-35%,蘑菇发酵料5-20%等。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栽培盛行。但是,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由于从堆料到采摘均由人工操作,又完全依靠自然气候栽培,因此单产普遍较低,就蘑菇而言,平均单产最多9kg/m2,达不到西方发达国家蘑菇单产的高水平。
本发明者认为,目前我国蘑菇单产低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太低,菇农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很难制备出高质量的蘑菇培养料,因为高质量的培养料是获得蘑菇高产的基础。二是由于目前我国蘑菇栽培的复土材料质量太差,这是目前我国蘑菇产量低的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三是由于出菇期的管理方法不当。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发明一种富含蘑菇生长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吸水性强、保温性好,又可防止因喷水伤料和土层板结的复土材料,即“特种四合土”。
本发明者通过多年研究,发明了一种“特种四合土”。它很适合作蘑菇、草菇、平菇等食用菌的培养覆土材料,“特种四合土”的组成及配制方法为:别种菌料灰10-40%,煤渣10-40%,碎土20-35%,蘑菇发酵料5-20%,按上述比例配制的“特种四合土”,
另加占“特种四合土”总量1-4%的石灰粉,充分拌和,然后用水调节手捏得偏而不粘手,再用浓度为4%的甲醛和浓度为0.5%的敌敌畏溶液喷洒,并堆积盖膜密闭熏闷4-5天。熏闷后,覆盖于发菌至料层2/3的食用菌床面,复盖厚度3-6厘米即可。
这里所谓的别种菌料灰,是指将出菇(耳)的培养料(蘑菇下床料除外)通过燃烧产生的灰。因为以它为主的“特种四合土”具有吸水性强,有利保温,又可防止因喷水伤料和土层板结,并能有效地控制绿霉等杂菌生长。同时,以它为主的“特种四合土”富含蘑菇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特种四合土”对蘑菇栽培所显示的效果,是令人惊叹的。
蘑菇栽培时,“特种四合土”作复土材料,试验结果取得比对照区增产100%的收获。此外,对照区复土后需要15天左右才能出菇,但本方法可缩短近一周。同时,对照区每潮菇产菇高峰期只有2-3天,且出菇稀、转潮慢,结菇连续性差,但用本方法可使每潮产菇高峰期延长5天左右,且出菇均匀,菇色白亮,菇形圆整,菇质结实,结菇连续性强,转潮时间比对照区快一倍以上。
如上所述,本方法是一种促进蘑菇增产100%的划时代的新方法,它不仅经济效益大,而且在出菇管理中,无论菇农管理水平高低,无论是初次还是多年栽培者,均可达到同样的增产效果。因此本方法的实用性强,有利于加快我国广大农村普及科技致富的步伐。
本方法除可用于蘑菇人工培养之外,还可用于草菇、平菇食用菌的培养。
本方法所用别种菌料灰,可以是单一的或多种菌料灰的混合物,但以菌料灰混合物为好。本方法所用的别种菌料灰,无论单一的或是多种菌料灰混合,其成本是极其低廉的,收集亦十分容易,便于推广普及。下面介绍实施例:
实施例:第一步:配制“特种四合土”。“特种四合土”配比:别种菌料灰30%、煤渣30%、碎土30%、蘑菇发酵料10%(别种菌料灰、煤渣、碎土均为干燥成分),另加占特种四合土总量2%的石灰粉,充分拌和,然后用水调至手捏成团、自然落地会散,再用4%甲醛和0.5%敌敌畏溶液喷洒,并堆积盖膜熏闷4-5天。
第二步,将上述配制的“特种四合土”复盖于发菌至料层2/3的蘑菇床面48平方米,复盖厚度为5厘米,作为试验区,将常规干粗土粒和干细土粒覆土材料分期复盖于58平方米,复盖厚度为5厘米,作为对照区。在蘑菇栽培房中进行培养试验,试验条件和结果,如表所示:
项 面 复 采 总 一 二 三 单 增 杂菌 备
积 土 菇 产 级 级 级 产 产 污染
期 期
目 m2月/日 月/日 kg % % % kg/m2% % 注
9.24 10.6
试验 48 -26 -12.15 708.5 65 33 2 14.7 112.4 0
9.24 10.13
对照 58 -26 -12.15 397.8 25 66 9 6.86 0 6
综上所述,以别种菌料灰为主的“特种四合土”覆土材料,不仅能克服常规覆土材料的各种缺陷,而且能克服常规覆土法在出菇期的调水所产生的各种不利因素,从而使蘑菇栽培更为容易,技术更易掌握,能确保蘑菇产量达到18公斤/平方米的高水平,促进我国蘑菇生产在短期内快速发展起来。
Claims (3)
1、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食用菌的栽培用“特种四合土”作覆土材料,其“特种四合土”组成为:别种菌料灰10-40%,煤渣10-40%,碎土20-35%,蘑菇发酵料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特种四合土”适用于作蘑菇、草菇、平菇的培养覆土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用一定比例配制的“特种四合土”,另加占“特种四合土”总量1-4%的石灰粉,充分拌和,然后用水调节至手捏成团,自然落地会散,再用浓度4%的甲醛和浓度为0.5%的敌敌畏溶液喷洒,并堆积盖膜密闭熏闷4-5天,熏闷后,覆盖于发菌至料层2/3的食用菌床面,复盖厚度3-6厘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89105827 CN1019070B (zh) | 1989-12-23 | 1989-12-23 | 食用菌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89105827 CN1019070B (zh) | 1989-12-23 | 1989-12-23 | 食用菌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766A CN1052766A (zh) | 1991-07-10 |
CN1019070B true CN1019070B (zh) | 1992-11-18 |
Family
ID=4856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89105827 Expired CN1019070B (zh) | 1989-12-23 | 1989-12-23 | 食用菌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07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5148B (zh) * | 2007-12-12 | 2010-10-06 | 王庆才 | 草腐生食用菌生产用的覆土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28907A1 (en) * | 2001-03-26 | 2004-07-08 | Ralph Noble | Casing material and its use in crop cultivation |
CN100502637C (zh) * | 2007-02-01 | 2009-06-24 | 朱华高 | 一种蘑菇营养土 |
CN102173915A (zh) * | 2010-12-29 | 2011-09-07 | 天津市金三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种植食用菌覆土的制备方法 |
CN103130578A (zh) * | 2013-03-22 | 2013-06-05 |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CN103262753A (zh) * | 2013-05-23 | 2013-08-28 | 邬金飞 | 一种毛木耳覆土栽培技术 |
CN104058875B (zh) * | 2014-07-11 | 2016-04-1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一种绿色蔬菜的培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47858A (zh) * | 2015-11-20 | 2017-05-31 | 梁成湖 | 一种富硒食用菌栽培的培养基 |
CN106748444B (zh) * | 2016-12-09 | 2021-03-23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
-
1989
- 1989-12-23 CN CN 89105827 patent/CN10190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5148B (zh) * | 2007-12-12 | 2010-10-06 | 王庆才 | 草腐生食用菌生产用的覆土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766A (zh) | 1991-07-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59477B (zh) | 一种葡萄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09011B (zh) | 一种促根型枣树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86328B (zh) | 发酵料、植生基材及制备方法 | |
CN103274829A (zh) | 一种西红柿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17238A (zh) | 一种烟草活性生物有机无机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20298B (zh) | 一种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及质量的双孢蘑菇覆土及制备方法 | |
CN104446698B (zh) | 一种富硅生物炭有机肥 | |
CN104892111A (zh) | 一种香菇栽培料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 |
CN102617208A (zh) | 一种食用菌菌渣有机肥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03630B (zh) | 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37033A (zh) | 一种改善苗期水土的营养添加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93508A (zh) | 一种复合有机型环保育苗基质块的制备方法 | |
CN105016919A (zh) | 一种使用珍珠岩土壤深松剂的盐碱地土壤熟化方法 | |
CN108329086A (zh) | 一种园林苗木用有机肥 | |
CN1019070B (zh) | 食用菌栽培方法 | |
CN105198629B (zh) | 一种水稻育秧基质及其产业化生产方法 | |
CN102086139B (zh) | 一种防治花生空秕的专用钙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913640A (zh) | 一种用于竹炭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 |
CN1312982C (zh) | 利用山核桃壳生产的无土栽培基质 | |
CN1608410A (zh) | 利用粉碎棉秆栽培食用菌新技术 | |
CN110229039A (zh) | 一种生物活化木质泥炭中腐殖酸的方法及制备的生物有机肥 | |
CN109651021A (zh) | 一种适于平原地区的甘薯全源高效缓释生态肥 | |
CN111109042B (zh) | 一种新型营养土 | |
CN104725103A (zh) | 一种蘑菇栽培技术 | |
JPH03159981A (ja) | 完熟醗酵堆肥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3 | Decision | ||
GR02 |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