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6795B - 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6795B
CN101906795B CN2009101427253A CN200910142725A CN101906795B CN 101906795 B CN101906795 B CN 101906795B CN 2009101427253 A CN2009101427253 A CN 2009101427253A CN 200910142725 A CN200910142725 A CN 200910142725A CN 101906795 B CN101906795 B CN 101906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hydraulic oil
water
torque
fi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27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6795A (zh
Inventor
张厚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osan Infracore China Co Ltd
Doosan Infracore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osan Infracor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osan Infracor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osan Infracor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427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6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6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6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6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67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on Control Of Excavator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包括:位于迎风面并且并排排列的液压油散热器和水冷散热器;以及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和所述水冷散热器之后的变矩器油液散热器。本发明使风先对工作温度较低的液压油散热器进行降温,解决现有技术在风吹过工作温度较高的散热器之后不能很好的再对液压油散热器进行冷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工程机械的一种,广泛用于建筑、道路、矿山、港口等工程领域。装载机的主要作用是进行装载作业,装载作业是将沙土、岩石、矿石等物,倒入卡车、货车、集装箱的作业,当然,装载机也可以实现挖掘作业、卸载作业、整地作业、填平作业等等很多其它功用。
在工程应用中,因为装载机经常需要长时间高功耗的工作,因此要求装载机各发热部件都能进行良好的散热,普通的装载机需要进行散热的部件包括:
发动机,采用水冷散热器;
液压系统使用的液压油,采用液压油散热器;
变矩器的油液,采用变矩器油液散热器。
图1为装载机的外形结构图,图2为装载机车尾内部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装载机的车尾100内部,设置有发动机110、风扇120和散热模块130。图3为现有装载机的一种散热模块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散热模块按照从左到右的风向顺序排列液压油散热器131、水冷散热器132和变矩器油液散热器133,这种散热模块的缺点是:整个散热模块的厚度较大,从而造成风阻较大,不利于散热。
图4为现有装载机的另一种散热模块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散热模块将水冷散热器132设置在迎风面,其后并排设置液压油散热器131和变矩器油液散热器133。这种散热模块的缺点是:虽然减小了总厚度,但是因为液压油散热器131设置在水冷散热器之后,不利于液压系统的散热,使装载机在作业过程中液压油的温度偏高,影响作业效率,并且降低了液压系统部件的使用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使风先对工作温度较低的液压油散热器进行降温,解决现有技术在风吹过工作温度较高的散热器之后不能很好的再对液压油散热器进行冷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载机的散热模块,包括:
位于迎风面并且并排排列的液压油散热器和水冷散热器;以及
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和所述水冷散热器之后的变矩器油液散热器。
优选地,上述的散热模块中,
所述液压油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12至18平方米;
所述水冷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52至58平方米;
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23至29平方米。
优选地,上述的散热模块中,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之比为15∶55∶26。
优选地,上述的散热模块中,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铝制散热器。
优选地,上述的散热模块中,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板翅式散热器。
优选地,上述的散热模块中,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的迎风面积之和等于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迎风面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装载机,包括设置在机尾内部的发动机、风扇和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
位于迎风面并且并排排列的液压油散热器和水冷散热器;以及
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和所述水冷散热器之后的变矩器油液散热器。
优选地,上述的装载机中,
所述液压油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12至18平方米;
所述水冷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52至58平方米;
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23至29平方米。
优选地,上述的装载机中,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之比为15∶55∶26。
优选地,上述的装载机中,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铝制散热器,并且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板翅式散热器。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液压油散热器放在了迎风的第一层,从而风先对工作温度较低的液压油散热器进行降温,经过液压油散热器之后的风仍能很好的对其他工作温度高的散热器进行冷却,避免了风吹过工作温度较高的水冷散热器或变矩器油液散热器之后不能很好的再对液压油散热器进行冷却的问题。
2)散热器采用铝材质,降低了成本。
3)根据两层结构和散热器材质从新设计了各散热器的散热总面积,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还优化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装载机的外形结构图;
图2为装载机车尾内部的结构图;
图3为现有装载机的一种散热模块的结构图;
图4为现有装载机的另一种散热模块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机散热模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机散热模块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装载机的散热模块包括:
位于迎风面并且并排排列的液压油散热器531和水冷散热器532;以及
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和所述水冷散热器之后的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
可见,本发明装载机的散热模块也分为两层,液压油散热器531和水冷散热器532都放在了迎风的第一层,这是因为,水冷散热器532和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的工作温度一般是不高于90摄氏度,而液压油散热器531液压油的工作温度需要低于水冷散热器532和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如果把液压油散热器531放在水冷散热器532或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之后,风吹过工作温度较高的水冷散热器532或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之后就不能很好的再对工作温度较低的液压油散热器531进行冷却了,所以本发明把液压油散热器531放在了第一层。
因为是本发明是两层结构,所以因为要总体设计,位于第一层的液压油散热器531和水冷散热器532的迎风面积之和大致等于位于第二层的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的迎风面积。在这种迎风面的设计下,本发明根据实际散热需求重新设计了各散热器的散热总面积,具体如下:
液压油散热器531的散热面积为12至18平方米,优选为15平方米;
水冷散热器532的散热面积为52至58平方米,优选为55平方米;
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的散热面积为23至29平方米,优选为26平方米。
所以,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之比最优为15∶55∶26,这个比例是考虑装载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工作液体的温度、风扇的风量范围和正常天气的冷却空气的温度以及冷却空气与各工作液体的温度差之后确定的,能够保障冷却空气吹过液压油散热器531和水冷散热器532之后,还能与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具有适当的温度差。该比例具有最好的通用性和适用性,能在绝大多数工作状况和天气状况下取得最优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板翅式散热器。散热器材料可以采用铜、铝或合金,为了节约成本,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铝制散热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包括设置在机尾内部的发动机、风扇和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位于迎风面并且并排排列的液压油散热器531和水冷散热器532;以及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和所述水冷散热器之后的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
其中,液压油散热器531的散热面积为12至18平方米,优选为15平方米;
水冷散热器532的散热面积为52至58平方米,优选为55平方米;
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的散热面积为23至29平方米,优选为26平方米。
所以,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之比最优为15∶55∶26。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铝制板翅式散热器。
下表给出本发明实施例装载机在连续进行挖掘装车作业120分钟后的散热数据,单位均为摄氏度(℃)。
Figure G2009101427253D00051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装载机不但实现了所有工作液体的冷却温度的目标值,而且其各工作液体的最高值(“绝对”)和液气温差相对值都低于用来对比的现有装载机。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势:
1)液压油散热器放在了迎风的第一层,从而风先对工作温度较低的液压油散热器进行降温,经过液压油散热器之后的风仍能很好的对其他工作温度高的散热器进行冷却,避免了风吹过工作温度较高的水冷散热器或变矩器油液散热器之后不能很好的再对液压油散热器进行冷却的问题。
2)散热器采用铝材质,降低了成本。
3)根据两层结构和散热器材质从新设计了各散热器的散热总面积,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还优化了散热效果。
4)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之比最优为15∶55∶26,这个比例是考虑装载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工作液体的温度、风扇的风量范围和正常天气的冷却空气的温度以及冷却空气与各工作液体的温度差之后确定的,能够保障冷却空气吹过液压油散热器531和水冷散热器532之后,还能与变矩器油液散热器533具有适当的温度差。该比例具有最好的通用性和适用性,能在绝大多数工作状况和天气状况下取得最优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装载机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迎风面并且并排排列的液压油散热器和水冷散热器;以及
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和所述水冷散热器之后的变矩器油液散热器,
所述液压油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12至18平方米;
所述水冷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52至58平方米;
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23至29平方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之比为15∶55∶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铝制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板翅式散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的迎风面积之和等于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迎风面积。
6.一种装载机,包括设置在机尾内部的发动机、风扇和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
位于迎风面并且并排排列的液压油散热器和水冷散热器;以及
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和所述水冷散热器之后的变矩器油液散热器,
所述液压油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12至18平方米;
所述水冷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52至58平方米;
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23至29平方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之比为15∶55∶2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铝制散热器,并且所述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所述变矩器油液散热器均为板翅式散热器。
CN2009101427253A 2009-06-02 2009-06-02 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6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27253A CN101906795B (zh) 2009-06-02 2009-06-02 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27253A CN101906795B (zh) 2009-06-02 2009-06-02 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6795A CN101906795A (zh) 2010-12-08
CN101906795B true CN101906795B (zh) 2012-05-23

Family

ID=43262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272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6795B (zh) 2009-06-02 2009-06-02 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679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9501Y (zh) * 2002-10-29 2004-01-14 潍坊恒安散热器有限公司 组合式散热器
CN2780848Y (zh) * 2005-04-22 2006-05-17 扬州通宇散热器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用并联式换热器
CN1800601A (zh) * 2006-01-05 2006-07-12 浙江大学 装载机优化布置冷却组
CN1807853A (zh) * 2006-01-11 2006-07-26 浙江大学 增压柴油机发电机组优化布置冷却组
CN101209669A (zh) * 2006-12-30 2008-07-02 卡特彼勒技术研发(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策略性排列的换热器列的冷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9501Y (zh) * 2002-10-29 2004-01-14 潍坊恒安散热器有限公司 组合式散热器
CN2780848Y (zh) * 2005-04-22 2006-05-17 扬州通宇散热器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用并联式换热器
CN1800601A (zh) * 2006-01-05 2006-07-12 浙江大学 装载机优化布置冷却组
CN1807853A (zh) * 2006-01-11 2006-07-26 浙江大学 增压柴油机发电机组优化布置冷却组
CN101209669A (zh) * 2006-12-30 2008-07-02 卡特彼勒技术研发(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策略性排列的换热器列的冷却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247466A 2007.09.27
JP特开平11-350530A 1999.12.2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6795A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0283Y (zh) 双循环水路双风扇起重机散热装置
CN104235800A (zh) 一种间歇性大功率led相变温控装置
CN102720242A (zh) 一种液压油温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及包括该装置的挖掘机
CN101906795B (zh) 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模块
CN201908328U (zh) 一种挖掘机及其散热器组件
CN200962013Y (zh) 一种铝质管片焊接式散热器
CN216474352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浇筑式沥青搅拌设备
CN201093888Y (zh) 装载机箱式散热器
CN216401143U (zh) 一种电动装载机双电机驱动装置
CN201944039U (zh) 一种双电子风机换热器
CN211950656U (zh) 复合散热器
CN201599034U (zh) 一种悬臂式掘进机的散热装置
CN203080585U (zh) 一种装载机及其散热器
CN206524325U (zh) 用于雷达战车的散热元器件
CN214346913U (zh) 一种半自磨机筒体结构
CN213807736U (zh) 一种矿井辐射供冷系统
CN218750287U (zh) 一种大吨位装载机的散热系统
CN204024471U (zh) 一种旋挖钻机
CN214741633U (zh) 工程机械的分布式散热系统
CN105987630B (zh) 一种单方向异型散热带
CN214627790U (zh) 智能节能型矿用高压变频电源柜
CN213450577U (zh) 一种推土机用双循环冷却系统
CN102995695A (zh) 一种用于8吨级挖掘机散热器装置
CN205088995U (zh) 利用自然冷源对数据中心内部降温的建筑结构
CN217206635U (zh) 一种装载机用高效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