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7741B - 防振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7741B
CN101887741B CN200910302349XA CN200910302349A CN101887741B CN 101887741 B CN101887741 B CN 101887741B CN 200910302349X A CN200910302349X A CN 200910302349XA CN 200910302349 A CN200910302349 A CN 200910302349A CN 101887741 B CN101887741 B CN 101887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padded coaming
storage device
proof structure
w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3023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7741A (zh
Inventor
欧柏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Shund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Shunde Ltd filed Critical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Shunde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3023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7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87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7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振结构,用以使一储存装置防振,其包括有一壳体、一支撑架及至少一第一缓冲材料,其中壳体具有一底板及一顶板,且壳体的底板及顶板相互对合并包覆于储存装置外。支撑架具有若干个由一延伸方向延伸而出的翼板,且支撑架结合于储存装置侧壁。支撑架的翼板与壳体的底板之间定义出一第一缓冲材容置空间。第一缓冲材料配置于第一缓冲材容置空间中,且第一缓冲材料具有一预定高度,以使储存装置的底面与壳体的底板保持一预定间距。本发明于防振结构受振荡时,冲击力经由壳体传导至储存装置途中,由第一缓冲材料予以吸收其冲击力。

Description

防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防振结构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储存装置的防振结构。
背景技术
于现今生活中计算机装置已普遍使用于各种不同商业场合及民生需求中,并借由计算机装置使工作效益、工商活动效果及便利的生活条件优化,特别为计算机装置外围的可携带式硬设备更提供使用者便利性。
但由于使用者将可携带式硬设备置放于身上或是交通工具上时,常发生振荡或是摔落可携带式硬设备的意外。其中特别为可携式硬盘,若是振荡或摔落而造成可携式硬盘中重要数据损毁,而使得使用者所受的损失不可计数,此一问题已然困扰各计算机产业业者及众多使用者。因此,计算机产业业者致力于开发各式各样不同种类的储存装置容置盒。
如中国台湾专利号第M294728号所揭露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硬盘防震结构,其包括有:一硬盘容置盒,该硬盘容置盒具有一盒体及一盒盖,该盒体一周边的端面具有一开口,以供讯号传输排线及电源线由该开口与硬盘机连接,以及一硬盘机,该硬盘机安置于该硬盘容置盒中;其中,该硬盘容置盒的盒体底部及周边设有弹性缓冲垫,该硬盘容置盒的盒盖向盒体的一面周边设有弹性缓冲垫,将该硬盘机置入硬盘容置盒的盒体,并以该盒盖覆盖于盒体上,则硬盘容置盒中的弹性缓冲垫包覆该硬盘机;依此,外界的震动将由弹性缓冲垫所吸收,而不会直接影响到硬盘机内部机件的动作。
然而,以上所述的先前技术,因其储存装置本身所具有的质量受地心引力所影响,而使缓冲条一部份被储存装置所压实,造成缓冲材料得以提供储存装置吸收冲击力的缓冲空间减少,进而降低储存装置防振结构受外力冲击并传导至储存装置途中的缓冲能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防振结构,提升储存装置于防振结构中的缓冲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的技术手段:一种防振结构,适用于一储存装置,其包括有一壳体、一支撑架及至少一第一缓冲材料,其中壳体具有一底板及一顶板,且壳体的底板及顶板相互对合并包覆于储存装置的外。支撑架具有若干个由一延伸方向延伸而出的翼板,且支撑架结合于储存装置侧壁。支撑架的翼板与壳体的底板之间定义出一第一缓冲材容置空间。第一缓冲材料配置于第一缓冲材容置空间中,且第一缓冲材料具有一预定高度,以使储存装置的底面与壳体的底板保持一预定间距。于防振结构受振荡时,冲击力经由壳体传导至储存装置途中,由第一缓冲材料予以吸收其冲击力。
经由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在缓冲材料因储存装置的质量受地心引力所影响并压实一部份时,可提升缓冲材料被压实部份外的缓冲空间,使储存装置于防振结构中得到更佳的缓冲效果,进而达成提升防振结构缓冲能力的功效。且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缓冲材料填充于支撑架的翼板两侧,而使得防振结构不论于正向放置或反向放置皆能得到最佳的缓冲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图2的3-3断面示意图;
图4显示图3的局部扩大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扩大断面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半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其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防振结构100,适用于一储存装置1,并由储存装置1定义一平面方向D1(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及一与该平面方向D1略呈垂直的垂直方向D2,该防振结构100包括有一壳体2、一支撑架3及至少一第一缓冲材料4,其中壳体2具有一底板21、一顶板22及一侧板23,并形成有一容置空间P。壳体2的侧板23垂直形成于底板21的侧缘,并连结于顶板22。支撑架3具有若干个翼板31及至少一固定孔32,其中支撑架3的各个翼板31沿一对应于该平面方向D1的一延伸方向D3所延伸而出,且支撑架3的固定孔32系对应开设于储存装置1侧壁所形成的一定位孔11位置,并以一定位结构5使支撑架3结合于储存装置1的侧壁。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5为一螺栓,贯通于支撑架3的固定孔32及储存装置1的定位孔11,使支撑架3结合于储存装置1的侧壁。本发明所适用的储存装置1可为硬盘、固态硬盘或光驱等装置。
第一缓冲材料4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41并使储存装置1及支撑架3定位于壳体2中,第一缓冲材料4的第一凹槽41对应于支撑架3的翼板31开设,并用以使支撑架3的翼板31稳定地结合于第一缓冲材料4。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材料4藉由一胶层6与支撑架3的翼板31相互结合,但亦可以其它方式结合两者。
同时参阅图2及图3所示,图2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图2的3-3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支撑架3结合于储存装置1的侧壁并配置于壳体2中时,支撑架3的翼板31与壳体2的底板21之间沿该垂直方向D2(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定义出一第一缓冲材容置空间P1。第一缓冲材料4配置于第一缓冲材容置空间P1中,并抵接于翼板31及底板21,且第一缓冲材料4具有一预定高度L,藉由该第一缓冲材料4使储存装置1的底面12与壳体2的底板21保持一预定间距H。于本实施例中,壳体2的侧板23对应支撑架3的各个翼板31的延伸方向D3开设有一对应的贯孔231,用以使防振结构100受到横轴向的冲击力时,防止支撑架3的翼板31撞击至壳体2的侧板23。值得一提的是,支撑架3的翼板31的延伸方向D3可设计为与该平面方向D1呈一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可由0度至85度依实际需求作调整。于本实施例中,延伸方向D3与平面方向D1相夹30度,以此于储存装置1在壳体2的底板21及顶板22间来回振动时,通过翼板31的延伸方向D3与平面方向D1所夹角度得以令第一缓冲材料4吸收较多的振动分力。
参阅图4所示,其系显示图3的局部扩大示意图。如图所示,于防振结构100未受振荡时,储存装置1受地心引力影响因而压制的第一缓冲材料4,第一缓冲材料4因储存装置1的质量而被部份压实而产生一压实空间S,第一缓冲材料4的压实空间S所占的空间其外留余有一缓冲空间B,且缓冲空间B用以吸收防振结构100所受到的冲击力。
本发明与先前技术相比较,因第一缓冲材料4配置于第一缓冲材容置空间P1中,并将储存装置1的侧缘结合支撑架3的翼板31以承置于第一缓冲材料4,而非直接将缓冲材料配置于储存装置1与壳体2间,因此两者相比对可明显地分辨出本发明的第一缓冲材料4在压实空.间S所占的空间相同的情形下,缓冲空间B的范围较先前技术为广,因此本发明得以提供更佳及更稳定的缓冲能力。
参阅图5及图6所示,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与局部扩大断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组成及作用原理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组件符号表示,不再赘述。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防振结构100a更包括有一第二缓冲材料4a,该第二缓冲材料4a配置于壳体2的顶板22与支撑架3的翼板31之间所定义出一第二缓冲材容置空间P。第二缓冲材料4a相对称于第一缓冲材料4,并具有相对应于该第一缓冲材料4的第一凹槽41的第二凹槽42,以提供不同于第一缓冲材料4对储存装置1的缓冲能力,以使储存装置1的一顶面13与壳体2的顶板22保持一预定间距H。相对应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翼板31的延伸方向D3平行于平面方向D1,以将振动分力平均地分配至第一缓冲材料4及第二缓冲材料4a。
参阅图7及图8所示,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与立体半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组成及作用原理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故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组件符号表示,不再赘述。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防振结构100b的第三缓冲材料4b由第一缓冲材料4及第二缓冲材料4a相互结合为一体成形的构件,以包覆于储存装置1外,且第一缓冲材料4的第一凹槽41及第二缓冲材料4a的第二凹槽42对应于翼板31对合成一贯孔43,以供各个翼板插置于其中。
由以上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振结构确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故本发明业已符合于专利的要件。惟以上的叙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凡精于此项技艺者当可依据上述的说明而作其它种种的改良,惟这些改变仍属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及以下所界定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防振结构,适用于一储存装置,并由该储存装置定义一平面方向及一与该平面方向略呈垂直的垂直方向,其特征在于,该防振结构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底板且于该壳体内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提供该储存装置容纳于该壳体内;
一支撑架,与该储存装置紧密结合,且该支撑架沿一延伸方向延伸出若干个翼板,且该翼板与该底板之间沿该垂直方向定义出一第一缓冲材容置空间,其中该延伸方向与该平面方向呈一预设角度;
一第一缓冲材料,配置于该第一缓冲材容置空间中并沿该垂直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相抵接于该翼板及该底板,且该第一缓冲材料沿该垂直方向具有一预定高度,借由该第一缓冲材料所提供的支撑力使该储存装置的一底面与该底板保持一预定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材料具有若干第一凹槽,且每一该第一凹槽容置单一该翼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更具有一顶板,该顶板与该翼板之间定义出一第二缓冲材容置空间,且在该第二缓冲材容置空间中更配置有一第二缓冲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材料与第二缓冲材料相互结合为一体成形的构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缓冲材料具有若干第二凹槽,且每一该第二凹槽容置单一该翼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缓冲材料借由一胶层与该支撑架的翼板相互结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更具有一侧板,且该侧板对应该支撑架的各个翼板延伸方向分别开设有若干贯孔,且每一贯孔对应单一翼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材料借由一胶层与该支撑架的翼板相互结合。
CN200910302349XA 2009-05-15 2009-05-15 防振结构 Active CN101887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2349XA CN101887741B (zh) 2009-05-15 2009-05-15 防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2349XA CN101887741B (zh) 2009-05-15 2009-05-15 防振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7741A CN101887741A (zh) 2010-11-17
CN101887741B true CN101887741B (zh) 2012-05-30

Family

ID=43073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02349XA Active CN101887741B (zh) 2009-05-15 2009-05-15 防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877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002A (zh) * 2013-05-28 2014-12-0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承载框架
CN110223720A (zh) * 2018-03-02 2019-09-10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硬碟防震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2868A (ja) * 2003-05-09 2004-11-25 Sony Corp 緩衝機構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
TWM294728U (en) * 2006-01-04 2006-07-21 Twinhead Int Corp Hard disk shockproof structure of notebook computer
CN1949390A (zh) * 2006-10-23 2007-04-18 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防震的硬盘
CN200947194Y (zh) * 2006-08-04 2007-09-12 凌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计算机的硬盘防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2868A (ja) * 2003-05-09 2004-11-25 Sony Corp 緩衝機構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
TWM294728U (en) * 2006-01-04 2006-07-21 Twinhead Int Corp Hard disk shockproof structure of notebook computer
CN200947194Y (zh) * 2006-08-04 2007-09-12 凌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计算机的硬盘防震装置
CN1949390A (zh) * 2006-10-23 2007-04-18 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防震的硬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7741A (zh) 201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1509B1 (en) Shock protection for disk drive embedded in an enclosure
US9165607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component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06130304B (zh) 纵向振动马达
US7810639B2 (en) Container for consumer electronics
RU89750U1 (ru) Ударопрочный и виброустойчивый отсек для жесткого диска
CN101887741B (zh) 防振结构
AU2009317232A1 (en) Hard disc drive counter-vibration system
CN101850747A (zh) 悬空式车载硬盘的抗震机构
JP6067118B2 (ja) 基板収納容器を梱包するための梱包構造
CN209804265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JP2012188121A (ja) 薄型テレビジョンの梱包構造
CN213400558U (zh) 一种车载机双硬盘固定装置
CN109737177A (zh) 高性能减震装置及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2063927A (zh) 数据储存装置防震结构
CN215852903U (zh) 一种用于超导磁体海运运输的减振装置及超导磁体
US20140174972A1 (en) Dummy hard disk drive
CN201583881U (zh) 硬盘阵列结构机箱
CN220333538U (zh)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用高缓冲瓦楞内衬
CN211663763U (zh) 一种电子信息设备保护装置
CN219085652U (zh) 一种具有缓冲抗震结构的固态硬盘
CN210466229U (zh) 一种一体式计算机主板
CN216483421U (zh) 一种防摔式电子秤
CN21295219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集装箱
CN201025581Y (zh) 六面柔性连接硬盘组合
CN220431026U (zh) 加湿组件用包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NDA PRECISIO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OSHAN SHUNDE DISTRICT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28308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TO: 215300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04

Address after: 215300 No. second, 269 Avenue, comprehensive bonded area, Jiangsu, Kunshan

Patentee after: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Kunshan) Corp.

Address before: 528308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Lunjiao Street Chung Hei Lun Xing Zhong Lu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District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