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7466A - 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7466A
CN101887466A CN2010102167345A CN201010216734A CN101887466A CN 101887466 A CN101887466 A CN 101887466A CN 2010102167345 A CN2010102167345 A CN 2010102167345A CN 201010216734 A CN201010216734 A CN 201010216734A CN 101887466 A CN101887466 A CN 101887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unctional module
packet
record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67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7466B (zh
Inventor
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167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7466B/zh
Priority to EP10853940.4A priority patent/EP251864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0/077034 priority patent/WO2012000237A1/zh
Priority to US13/522,525 priority patent/US952123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887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7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4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4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subscribers;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H04M1/65Recording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a message from the calling party
    • H04M1/656Recording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a message from the calling party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29Admission control
    • H04L2012/563Signalling, e.g. protocols, reference mod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29Admission control
    • H04L2012/5631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llocation
    • H04L2012/5636Monitoring or policing, e.g. compliance with allocated rate, corrective a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38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L2012/5646Cell characteristics, e.g. loss, delay, jitter, sequence integrity
    • H04L2012/5652Cell construction, e.g. including header, packetisation, depacketisation, assembly, re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 H04L2012/6443Network Node Interface, e.g. Routing, Path fi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463/00Addi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covered by H04L63/00
    • H04L2463/121Timestam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6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logging of communication history, e.g. outgoing or incoming calls, missed calls, messages or UR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21Conversation record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包括:设置各功能模块之间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并为所述各功能模块设置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各功能模块运行过程中,依据关系条件网络或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以及是否结束数据记录操作;各功能模块数据记录操作结束后,将各自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存储。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装置,运用该方法和装置可对终端数据进行模糊记录,且能集中存储不同功能模块的数据,简化查询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监控领域中的数据记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终端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常用生活工具,人们所进行的很多活动都与终端密不可分,所以,要了解一个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掌握该人利用终端所执行的操作,如:拨打电话、收发短信和下载信息等,例如:如果父母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一天中都做了什么事情,则可通过查询终端中的通话记录或已接收/发送短信的记录等进行了解,所述查询即终端各功能模块将之前的记录进行回放,呈现给有查询需求的用户。
所述查询操作的前提是终端需对终端用户执行操作时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现有的记录方法为:如果用户进行通话,通话模块则对通话的具体时间和通话长度等数据进行记录,最终生成通话记录列表;如果用户收发短信,则将所接收或所发短信的内容和时间等数据进行记录,存于短信信箱。
但上述的记录方法存在一定缺陷:首先,功能模块记录的内容太详细,如短信的记录,例如:父母在查询孩子的短息时,不但了解到收发短信方是谁、短信收发时间,还能完全知道短信的具体内容,但是短信内容可能涉及到孩子的隐私,孩子并不希望父母了解太详细;此外,功能模块记录内容单一,因为终端不同功能模块只能记录自身业务数据,如果有人想全面了解某终端用户的活动,则只能分别查看终端各功能模块的运行记录,操作麻烦,可以说非常浪费终端监控方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可对终端数据进行模糊记录,且能集中存储不同功能模块的数据,简化查询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各功能模块之间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并为所述各功能模块设置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还包括:
各功能模块运行过程中,依据关系条件网络或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以及是否结束数据记录操作;各功能模块数据记录结束后,将各自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为:单向触发或双向互触发。
其中,所述各功能模块在数据记录的过程中,还产生与各自数据形成的数据包对应的编号;所述编号中包括组编号以及与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标识。
其中,所述各功能模块向数据管理模块所发的数据包中包括各自对应的已产生的编号。
其中,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存储各功能模块所发的数据包为:根据各数据包中包括的组编号将各数据包集中归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装置,该装置包括:功能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管理模块设置的关系条件网络和各自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运行过程中,依据关系条件网络或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以及是否结束数据记录,并在记录操作结束后,将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各功能模块运行前,设置各功能模块之间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以及各功能模块各自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并将设置结果发送给各功能模块;存储各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功能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数据记录的过程中,产生与各自数据形成的数据包对应的编号;
其中,所述编号中包括组编号以及与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标识。
其中,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存储各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包,为:数据管理模块根据各数据包中包括的组编号将各数据包集中归档。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首先设置待监控的各功能模块之间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并为所述各功能模块设置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各功能模块运行过程中,依据关系条件网络或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以及是否结束数据记录操作。在上述数据记录过程中引入了随机概率的因素,使得各功能模块最终所记录的数据仅为业务运行数据的一部分,因此所记录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可避免现有技术中记录结果过于详细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各功能模块数据记录操作结束后,将各自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存储,即:根据各功能模块记录数据时产生的组编号将接收到的各数据包归档在一起,形成一个记录组。监控方查询时,数据管理模块将同一记录组中的所有数据同时回放给监控方,方便监控方查询,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呼叫控制模块的数据记录方法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块的数据记录方法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终端数据的记录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设置待监控的各功能模块之间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并为所述各功能模块设置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各功能模块运行过程中,依据关系条件网络或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以及是否结束数据记录操作;各功能模块数据记录操作结束后,将各自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存储。
本发明中,按照监控需求可将终端所有功能模块中的几个设为待监控的功能模块,将待监控的各功能模块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形成一个记录组,一个记录组对应一个组编号,一个记录组中各功能模块所记录数据组成的数据包各自对应一个编号,该编号中包括组编号,还包括与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标识。这样,按不同的监控需求最终可生成多个不同的记录组。在查询过程中,同一记录组中的所有数据可同时回放给监控方,以便监控方从多角度了解终端用户的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01:设置待监控的各功能模块之间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并为所述各功能模块设置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
具体为:可按照监控需求将终端中的几个或所有功能模块作为被监控对象,设置所述待监控的各功能模块之间触发数据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并为所述各功能模块分别设置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
这里,所述关系条件网络是为实现数据记录管理用的,表示各功能模块相互之间的触发关系。一般情况下,所有功能模块中开始执行记录操作的第一个功能模块依靠随机概率产生器发起记录,其它功能模块依靠关系条件网络依次或同时发起记录;其中,所述执行记录操作的第一个功能模块可任意设置,例如:待监控的功能模块为A、B和C,那么,功能模块A、B或C均可设为关系条件网络中开始执行记录操作的第一个功能模块。
此外,所述关系条件网络可为单向触发,如:三个功能模块A、B和C,只有在A处于记录状态时,B和C才被触发进行记录;也可为双向互触发,如:两个功能模块A和B,如果A处于记录状态,B处于未记录状态,那么则触发B进行记录;反之也成立。
所述随机概率产生器用于实现概率事件,以体现记录数据的模糊性,随机概率产生器可为标准C库的随机函数rand,同样依据监控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如果监控方欲实现50%概率的数据监控,则可设置当rand()%2=0时,执行记录操作;当rand()%2=1时,不执行记录操作,其含义为:设随机函数rand的输入值为整数0、1、2、3...,那么,当随机函数rand的输入值为偶数时,执行记录操作;当随机函数rand的输入值为奇数时,不执行记录操作。当然,欲实现50%概率的数据监控,随机函数rand可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法。
步骤102:各功能模块依据关系条件网络或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如果记录,则执行步骤103;如果不记录,则返回步骤102;
具体为:各功能模块运行过程中,依据关系条件网络或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所有待监控的功能模块中的第一个功能模块依据设置的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其它功能模块依据已设置的关系条件网络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例如:如果第一个功能模块处于数据记录状态,则触发其它功能模块开始记录数据;如果第一个功能模块未处于数据记录状态,则不触发其它功能模块记录数据;上述判断过程中,如果确定记录,则继续执行步骤103;否则继续执行本步骤的判断操作。
步骤103:各功能模块保存自身的运行数据;
具体为:各功能模块将自身运行时产生的数据进行保存,得到各自对应的数据包。
进一步地,各功能模块在保存数据时,还产生与各自数据形成的数据包对应的编号,该编号中包括组编号以及与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标识,所述组编号可用序号表示,如:A、B、C等;也可为时间戳等标记;所述与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标识可表示为1、2、3等,那么所述各功能模块各自的数据包对应的编号最终可表示为:A-2,代表A组中的第二个功能模块对应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组编号也可以由待监控功能模块中的第一个功能模块产生,例如:功能模块A为第一个功能模块,当前处于记录状态,功能模块B是由功能模块A触发开始进行记录的,那么功能模块B最终所生成编号中的组编号与功能模块A生成的组编号相同。
此外,如果一个功能模块先后被多个关系条件网络触发,则该功能模块最终生成的多个编号中会分别包括各自不同的组编号,也就是说,一个关系条件网络对应一个组编号,先后被不同关系条件网络触发的同一功能模块在每次生成的编号中所包括的组编号不同。
步骤104:各功能模块依据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结束数据记录,如果结束,则执行步骤105;如果不结束,则返回步骤103;
具体为:各功能模块依据随机概率产生器的运行结果确定是否结束数据记录,判断方法可如步骤101中所述的内容,如果结束,则执行步骤105;如果不结束,则返回步骤103,继续对运行数据进行保存。
这里,所述功能模块结束记录操作的前提条件除了随机概率产生器的运行结果外,还可为数据管理模块所发的其它终止记录操作的通知等。
步骤105:各功能模块结束记录,并将各自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存储;
具体为:各功能模块结束当前的数据记录操作,并将各自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存储,所述数据包中均包括各自对应的编号,也就肯定包括组编号信息,那么,数据管理模块在存储过程中,根据各数据包中的组编号将接收到的各数据包集中归档,形成一个记录组便于后续执行回放操作。
其中,各功能模块结束记录后,还将自身的记录状态设置为记录完成状态,并通知数据管理模块,以便数据管理模块确定可开始进行存储归档操作。
进一步地,在监控方对记录数据进行查询时,同一记录组中的所有数据可同时回放给监控方,以便监控方从多角度了解终端用户。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实现一个简单的语音通话片断的模糊记录,对所有通话实现50%概率的片断记录,需要监控的功能模块设为:液晶显示模块、下行语音帧数据处理模块、上行语音帧数据处理模块和呼叫控制模块共四个模块,分别对应记录显示数据、音频播放数据、音频发送数据和呼叫连接事件数据;设置的与待监控的四个功能模块对应的关系条件网络为一到三的触发关系,即:只要呼叫控制模块处于记录状态,则触发其它三个功能模块进行数据记录;依据50%的概率为各功能模块设置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
下面首先对本实施例中呼叫控制模块的数据记录方法实现流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该流程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201:呼叫控制模块的记录状态为记录空闲状态;
这里,所述记录空闲状态为记录的初始化状态。
步骤202:呼叫控制模块依据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如果记录,则执行步骤203;如果不记录,则返回步骤202;
这里,所述随机概率产生器可设为标准C库的随机函数rand,又因预设的概率为50%,那么,可设置当rand()%2=0时,呼叫控制模块不执行记录操作,并返回步骤202;当rand()%2=1时,呼叫控制模块执行记录操作,则继续执行步骤203。
其中,所述rand()%2是为实现50%概率提出的一种实现方式,其结果是0或1,且两种结果符合平均分布的原始需求设计,即符合50%的概率需求,当概率需求改变时,对应的概率实现公式也会相应变化。
步骤203:呼叫控制模块将呼叫连接事件数据保存;
这里,由于呼叫控制模块刚开始建立呼叫事件,所述呼叫连接事件数据可为呼叫建立完成事件的数据,将该数据进行保存。
进一步地,呼叫控制模块在保存数据时,还产生与自身所保存数据形成的数据包对应的编号,所述编号中包括组编号以及与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标识,这里,所述组编号可取为呼叫建立完成的本地时间,如T1;模块对应的标识可设为call,那么,呼叫控制模块最终产生的编号可表示为:T1-call。此外,呼叫控制模块还将产生的组编号T1发送到其它三个功能模块。
本步骤中,呼叫控制模块开始保存数据时,可将自身的记录状态设为在记录状态,并将该记录状态通知其它三个功能模块。
步骤204:呼叫控制模块依据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结束记录操作,如果结束,则执行步骤205;如果不结束,则返回步骤203;
具体为:呼叫控制模块依据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结束数据记录,例如:如果此时随机函数rand的输入值为偶数,则结束,继续执行步骤205;为奇数,则不结束,返回步骤203;
或者,还可判断是否收到数据管理模块所发的结束记录操作的通知,如:记录组终止的通知消息,如果结束,则执行步骤205;如果不结束,则返回步骤203,继续对运行数据,例如呼叫结束事件数据进行保存。
步骤205:呼叫控制模块结束记录,并将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存储。
这里,呼叫控制模块上传的数据包中包括步骤203中设置的编号。
本实施例中,因关系条件网络为一到三的触发关系,且设置的概率均相同,因此,液晶显示模块、下行语音帧数据处理模块和上行语音帧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记录实现流程相同,下面以液晶显示模块为例对数据记录方法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液晶显示模块的记录状态为记录空闲状态;
这里,所述记录空闲状态为记录的初始化状态。
步骤302:液晶显示模块依据关系条件网络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如果记录,则执行步骤303;如果不记录,则返回步骤302;
这里,根据关系条件网络可确定液晶显示模块是否开始记录数据,如果此时收到呼叫控制模块所发的处于在记录状态的通知,则执行步骤303;如果此时未收到呼叫控制模块所发的处于在记录状态的通知,则返回步骤302。
步骤303:液晶显示模块将刷新数据保存;
这里,液晶显示模块对刷新数据进行保存时,还产生与自身所保存数据形成的数据包对应的编号,因呼叫控制模块已将产生的组编号发送给液晶显示模块,所以液晶显示模块也将组编号设为T1,并生成自身的标识,那么,液晶显示模块最终产生的编号可表示为:T1-lcd。
步骤304:液晶显示模块依据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结束记录操作,如果结束,则执行步骤305;如果不结束,则返回步骤303;
具体为:液晶显示模块依据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结束数据记录,例如:如果设计需求要求液晶显示模块从触发开始,连续记录n秒后结束,其中,所述n为随机分布的整数:1、2、3、4或5,那么,可将随机概率产生器设为rand()%5+1来控制液晶显示模块是否执行记录数据的操作;
或者,还可判断是否收到数据管理模块所发的结束记录操作的通知,如:记录组终止的通知消息,如果结束,则执行步骤305;如果不结束,则返回步骤303,继续对刷新数据进行保存。
步骤305:液晶显示模块结束记录,并将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存储。
最终,数据管理模块收到四个模块所发的记录数据包,根据组编号将所述数据包归档在一起,当监控方需查询记录数据时,数据管理模块将同一记录组中的所有数据回放给监控方,简化了监控方的查询操作。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功能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当然,所述装置中有多个功能模块;其中,
所述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管理模块设置的关系条件网络和各自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运行过程中,依据关系条件网络或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以及是否结束数据记录,并在记录操作结束后,将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各功能模块运行前,设置各功能模块之间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以及各功能模块各自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并将设置结果发送给各功能模块;存储各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功能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数据记录的过程中,产生与各自数据形成的数据包对应的编号;其中,所述编号中包括组编号以及与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标识。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存储各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包,为:数据管理模块根据各数据包中包括的组编号将各数据包集中归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设置各功能模块之间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并为所述各功能模块设置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还包括:
各功能模块运行过程中,依据关系条件网络或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以及是否结束数据记录操作;各功能模块数据记录结束后,将各自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为:单向触发或双向互触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功能模块在数据记录的过程中,还产生与各自数据形成的数据包对应的编号;所述编号中包括组编号以及与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功能模块向数据管理模块所发的数据包中包括各自对应的已产生的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存储各功能模块所发的数据包为:根据各数据包中包括的组编号将各数据包集中归档。
6.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功能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管理模块设置的关系条件网络和各自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运行过程中,依据关系条件网络或随机概率产生器确定是否开始记录数据,以及是否结束数据记录,并在记录操作结束后,将记录所得的数据包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各功能模块运行前,设置各功能模块之间触发记录的关系条件网络,以及各功能模块各自对应的随机概率产生器,并将设置结果发送给各功能模块;存储各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数据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数据记录的过程中,产生与各自数据形成的数据包对应的编号;
其中,所述编号中包括组编号以及与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数据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存储各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包,为:数据管理模块根据各数据包中包括的组编号将各数据包集中归档。
CN2010102167345A 2010-06-30 2010-06-30 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8874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67345A CN101887466B (zh) 2010-06-30 2010-06-30 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EP10853940.4A EP2518648B1 (en) 2010-06-30 2010-09-17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data of terminal
PCT/CN2010/077034 WO2012000237A1 (zh) 2010-06-30 2010-09-17 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US13/522,525 US9521233B2 (en) 2010-06-30 2010-09-17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data of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67345A CN101887466B (zh) 2010-06-30 2010-06-30 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7466A true CN101887466A (zh) 2010-11-17
CN101887466B CN101887466B (zh) 2013-06-05

Family

ID=4307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67345A Active CN101887466B (zh) 2010-06-30 2010-06-30 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21233B2 (zh)
EP (1) EP2518648B1 (zh)
CN (1) CN101887466B (zh)
WO (1) WO20120002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7777B (zh) * 2013-11-07 2017-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以及语音业务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3040A1 (en) * 2001-11-01 2003-05-01 Todd Ruth Method of logging call processing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852355A (zh) * 2005-10-17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用户通信特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02941A (zh) * 2006-12-13 2008-06-18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监护功能的通信终端及其监护方法
CN101478715A (zh) * 2009-01-19 2009-07-08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记录的保存方法、显示方法及通信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2677A (en) * 1994-08-04 1996-11-05 Canon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sing over a network
US6052454A (en) * 1996-01-16 2000-04-18 Global Tel*Link Corp. Telephone apparatus with recording of phone conversations on massive storage
US6101186A (en) * 1996-12-24 2000-08-0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rganizing data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US5872777A (en) * 1997-09-30 1999-02-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data packets in a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TW392402B (en) * 1997-10-22 2000-06-01 Hitachi Ltd Method for using audio and video machine and audio and video machine system
US6754311B1 (en) * 2000-05-11 2004-06-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nhanced subscriber line call monitoring
US20020107954A1 (en) * 2000-10-31 2002-08-08 Glen Ferguson Data model for automated server configuration
KR100460970B1 (ko) * 2002-01-10 2004-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DE10337144A1 (de) * 2003-08-11 2005-03-1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alo Alto Verfahren zur Aufzeichnung von Ereignis-Logs
US7502797B2 (en) * 2003-10-15 2009-03-10 Ascentive, Llc Supervising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activities performed on a client device
US7551922B2 (en) * 2004-07-08 2009-06-23 Carrier Iq, Inc. Rule based data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60093325A1 (en) * 2004-11-02 2006-05-04 Mitsuhiro Imai Data recording controller, method of controlling data recording controller, program, data recording system, and data recording device
JP4487761B2 (ja) * 2004-12-21 2010-06-2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出力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593962B2 (en) * 2005-02-18 2009-09-22 American Tel-A-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reating records
US20060288347A1 (en) * 2005-06-20 2006-12-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xploiting entity relationships in proximity-based scheduling applications
US8126456B2 (en) * 2007-01-17 2012-02-28 Eagency,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5163653B2 (ja) * 2007-12-05 2013-03-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車載装置、優先度送信方法および優先度送信プログラム
US20100100494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Ricardo Polo-Malouvier Determination of paths between entities in a multi-relationship social network
US9356843B2 (en) * 2009-10-30 2016-05-31 Symantec Corporation Flow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3040A1 (en) * 2001-11-01 2003-05-01 Todd Ruth Method of logging call processing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852355A (zh) * 2005-10-17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用户通信特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02941A (zh) * 2006-12-13 2008-06-18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监护功能的通信终端及其监护方法
CN101478715A (zh) * 2009-01-19 2009-07-08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记录的保存方法、显示方法及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8648A1 (en) 2012-10-31
US20120297045A1 (en) 2012-11-22
EP2518648A4 (en) 2013-09-04
EP2518648B1 (en) 2014-03-05
US9521233B2 (en) 2016-12-13
WO2012000237A1 (zh) 2012-01-05
CN101887466B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6094B (zh) 门禁系统及用移动终端解锁门禁设备的方法
US20150003595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Universal Call Capture Device
US20160125363A1 (en) Attendance system and method
EP1943824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apturing of voice during a telephone conference
CN103200396B (zh) 基于信息展示平台的实时视频流显示方法及系统
US8243904B2 (en) Methods to improve security of conference calls by observation of attendees' order and time of joining the call
PT1763174E (pt) Sistemas e métodos papa gravadores de vídeo digitais em rede
CN105262977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和网络视频会议的云客服平台
CN102577341A (zh) 基于终止事件的媒体会议记录
CN106708612A (zh) 一种实现音频录制的方法及终端
CN102291693B (zh) 一种基于终端的融合消息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8111396A (zh) 对话消息排序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828351B (zh) 一种对终端或群组进行监听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81093B (zh) 一种数据报送方法、装置及报送系统
CN103457747A (zh)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语音播报系统及其方法
US20230230188A1 (en) Incident response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20173624A1 (en) Interest-based meeting summarization
CN104618162A (zh) 一种系统对接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635683B2 (en) Method to improve fraud detection on conference calling systems by detecting re-use of conference moderator passwords
CN101887466B (zh) 一种终端数据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CN103116839A (zh) 日程管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194169B (zh) 统一通信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50395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办公系统及方法
CN109587121A (zh) 安全策略的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15002280A (zh) 一种监管催收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